杏鑫注册链接_新时代地质工作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大调研启动

杏鑫注册链接_新时代地质工作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大调研启动
2年前 (2022-10-04) www.nxdzgc.com 杏鑫注册服务 236℃

  5月21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京召开新时代地质工作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大调研活动动员大会。会议提出,要在准确把握地质调查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需求,深入学习研究地球系统科学理论和发展方向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如何在土地、矿产、水、森林、草地、湿地等多门类自然资源调查以及生态修复技术支撑中发挥重要作用。   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自然资源管理迈入新阶段,地质工作正面临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转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自然资源综合管理等重大形势变化带来的一系列新的更高要求,正在经历大调整大变革,突出表现在以服务矿产资源管理为主向以服务包括矿产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管理转变。为此,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决定,从今年5月到年底,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局系统深入开展新时代地质工作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大调研、大讨论、大实践活动。   会议强调,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阶段,要求地质工作加快转型升级;经济发展由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要求地质工作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地质工作提供全方位、全流程技术支撑;地球系统科学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要求地质工作为重大资源环境问题提供地学解决方案;面对自然资源综合管理的需求,地质调查工作的理论指导体系、业务布局、队伍结构、科技创新能力等还存在不足,亟待加强创新、加快调整,不断提升地质队伍整体能力和素质。大调研的主题是“新时代地质工作如何更好地支撑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实质是要全面增强“支撑服务战略资源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精心服务自然资源中心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地质工作从以服务矿产资源管理为主,向以服务包括矿产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管理转变。   此次大调研的重点内容包括:一是研究水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方案,肩负起全国水资源调查与评价的重任;二是制定矿产资源地质潜力、开发条件和环境影响“三位一体”调查评价工作方案;三是探索土地、矿产、海洋、水、森林、草原、湿地等多门类自然资源调查评价与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四是创新土地(耕地)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方法,打造土地地球化学调查的升级版,实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土地调查;五是掌握森林、草原、湿地资源调查评价的技术方法,发挥地质技术方法的独特作用;六是提出生态修复的地质解决方案;七是推广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及其服务城市规划建设和运行的经验。调研活动将与自然资源管理需求相结合,与当前正在开展或即将开展的重大(专题)研究相结合,形成中国自然资源专题图集、分省自然资源图集,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地质工作支撑自然资源管理试点示范等图集和报告类成果,以及地质调查业务布局调整方案、地质调查计划—工程—项目调整优化方案、地质调查队伍结构调整方案等一系列方案和建议,全面支撑地质工作转型升级。

杏鑫在线注册_贵州有色和核工业地质七总队转型升级小记

杏鑫在线注册_贵州有色和核工业地质七总队转型升级小记
2年前 (2022-09-29) www.nxdzgc.com 杏鑫注册服务 148℃

  仅用5年时间,就从原来仅有的工程勘查、铀矿地质勘查和简易民用建筑业务,发展到涵盖固体矿产勘查、液体矿产勘查、水文地质调查、各类地质灾害工程、土地整治、核设施建设勘察、核辐射检测等多个领域。贵州有色和核工业地质七总队队长伍守荣介绍,在巩固传统已有产业转型发展成果的基础上,目前,七总队新一轮转型发展的升级版已拉开序幕。   贵州有色和核工业地质七总队是原核工业西南地质局在贵州的一个地质大队。属地化改革至2012年底,该队业务仅以工程勘查、铀矿地质和简易民用建筑3个方面为主,经济总量小、职工收入低、队伍不稳定。2012年10月,新领导班子在全面调研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认真分析市场形势后,明确了单位创新发展的新思路,即在同质化竞争中必须努力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紧密结合市场和社会需求,大胆开拓创新,把相关产业做特做优做强。七总队以此为依据,制定了从打基础、抓起步、谋提升、推发展到争跨越的五步走发展战略。   在开拓创新思想的指导下,七总队领导班子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以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的风险激励约束机制为基础,以发挥自身优势为依托,以找好项目、干好项目、算好账目、管好债务为主线,先后形成了以核地质技术优势、区位地理优势和其他相对技术能力优势为特色的产业。   针对贵州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省,新成立了辐射检测院,主动建议并与省环境辐射监测站合作,积极承担了《贵州省重点地区核辐射环境调查评价与监管平台建设项目》,独立承担了原环境保护部《全国核辐射污染源调查试点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经验。   为适应贵州省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产业,保护好绿水青山而建设内陆核电站的强烈需求,在世界范围内没有任何先例和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在喀斯特地区为内陆核电厂选址预可研工程开展了《岩溶地质专项调查》和《岩土工程专项勘察》两个专题项目,为我国将来实施内陆地区核电厂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为积极响应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温泉大省的发展战略,七总队反应迅速,及时将地热资源勘查列为重点业务发展方向。先后在省内各地实施完成地热井勘查5口,成功率100%,单井井口出水温度最低52℃,最高达72℃,单口井出水量最低430吨/天,最高达2900吨/天。其中清镇市鸭池河地热井直流量达150吨/天,赫章县六曲河地热井自流量达2900吨/天,而赫章县六曲河地热井和丹寨县石桥地热井是在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和不利的高风险地热盲区取得成功的,填补了行业的技术空白。目前,七总队正在实施的地热井还有3口,有意向协议勘查的4~5口。根据市场和客户的需求,七总队还创造了地热井勘查的劳务技术承包、联合投资、风险共担和全风险承担四种合作勘查模式。高度灵活的经营方式,极大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地区、不同业主、不同需要的要求,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有效地争取了大量业务项目。   进入新时代,七总队又迈开了发挥比较优势进行差异化竞争的新步伐。“就目前大多数国有地勘单位而言,无论业务领域拓展得多宽,还是没有走出打工经济的窠臼,受地质勘查市场波动影响太大,经济发展的基础并不牢固。”伍守荣说,从2017年开始,他们开始谋划打造转型发展升级版,即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积极开拓有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实体经济项目。   一是事企合作、优势互补、双赢多赢。地勘单位以地质找矿技术优势与矿山企业的资源开采技术优势结合,开展勘查开发一体化紧密型合作。   二是紧紧抓住当前和今后国家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对清洁高效安全新能源的迫切需求,及时做好新能源的地质勘查和新能源运用技术的学习和使用推广。如自身成立或者通过与相关社会资金合作,组建浅层地温能资源开发公司,开展浅层低温能的地质勘查和开发项目,甚至建立新能源供应站,向社会提供冷暖气商业化供应业务。   三是利用地域、区域或资源优势,按照坚持保障职工群众根本利益、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开发商有合理利润三个原则,通过将地勘单位的老基地结合市场与社会需求,进行合理开发后,打造可持续发展项目,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杏鑫登录注册_地学文献中心:精准服务《中国矿产地质志》编写

杏鑫登录注册_地学文献中心:精准服务《中国矿产地质志》编写
2年前 (2022-09-25) www.nxdzgc.com 杏鑫官网 141℃

  在新时代自然资源管理大调研活动中,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着力推进精准服务工作,日前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矿床地质专家陈毓川,全国“三稀”找矿技术首席科学家王登红研究员等到中心座谈。   陈毓川院士、王登红研究员对地学文献中心多年来提供的文献服务及情报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希望进一步为《中国矿产志》编写工作提供相关文献支撑。地学文献中心相关领导表示,将充分发挥地学文献中心的自身优势,在文献资源、地质情报、矿种资源研究、区域成矿区带研究、矿种科普等方面全力支撑服务《中国矿产志》编写工作。(臧小鹏)

杏鑫登录注册_辽东“国家级”金资源基地建设有了坚实支撑

杏鑫登录注册_辽东“国家级”金资源基地建设有了坚实支撑
2年前 (2022-09-19) www.nxdzgc.com 杏鑫注册服务 12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华北克拉通辽东/胶东重要成矿区带金多金属矿深部预测及勘查示范”项目正式启动。10月18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在北京召开启动会,并对项目和课题实施方案进行评审。   据了解,未来3年,中央财政计划投入4000多万元,地方财政和企业匹配投入近1.2亿元,构建包含165位科技人员的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团队,通过示踪成矿系统深部空间结构,攻关示范深部探测技术方法,构建综合信息找矿预测模型,圈定深部找矿靶区,定位预测深部矿体,实施钻探工程,取得深部找矿新发现,验证和完善辽东、胶东区域成矿模式,评价区域3000米以浅金资源潜力,支撑辽东“国家级”金矿资源基地建设。   会上,科技部21世纪议程中心成永生对项目实施提出要求。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和山东省国土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协调地方关系和匹配资金方面给予支持。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自然资源部矿产技术指导中心常务副主任薛迎喜要求各项目参加单位要密切配合、发挥优势、潜心攻关,全面按时完成项目的各项目标任务。该项目负责人和课题负责人分别对实施方案进行了汇报,围绕目标任务、研究内容、工作手段、技术路线和工作部署作了详细介绍。   陈毓川和毛景文两位院士以及黄宗理、邓军、王保良、王瑞江、许文良、钟宏、徐涛、李月臣、宋明春等专家到会指导并提出了大量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项目的科学实施和合理部署“保驾护航”。   据了解,胶东和辽东隔海相望,地质背景类似,胶东多个矿区勘查深度已达3000米,最深钻孔达到4006米,查明金超过4000吨,而辽东勘查深度仅1000米左右,目前探明金500吨左右,辽东深部金资源潜力如何,深部是否发育类似胶东的巨型金矿集区,如何探测和定位深部矿体,这是该项目要着重解决的问题。项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牵头,于2018年8月正式获得科技部批准。

杏鑫注册链接_陕西省地调院获批设立博士后工作站

杏鑫注册链接_陕西省地调院获批设立博士后工作站
2年前 (2022-09-03) www.nxdzgc.com 杏鑫官网 136℃

  近日,陕西省新增10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此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的名单中,陕西省地质调查院是陕西省唯一一家获批的科研事业单位。这是陕西省地调院继获批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后的又一突破,必将为陕西省地调院乃至陕西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注入新的动力。   近年来,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始终把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摆在突出位置,全面提升地质科技创新能力,有效支撑自然资源事业。该院通过科研团队、科研项目、科技创新平台、野外科研基地、外向型协作、丝绸之路地质科学院、交流挂职等多种途径培养锻炼人才,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由王双明院士引领全院科研工作,组建了以院领导牵头的科研创新团队,建设高层次学术梯队,造就学术精英;与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努力营造鼓励创新、鼓励攻关、鼓励争当工匠的良好工作和科研氛围,增强地质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全院科研成果转化步伐。   记者了解到,目前,陕西省地调院已形成院士专家工作站、陕西地质大数据云平台、丝绸之路地质科学院、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控重点实验室、中国浅层地热能研究与推广中心陕西分中心、基础地质野外示范基地等10余个科研创新平台。   此次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在众多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激烈竞争中取得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设立资格,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家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对该院科研工作的肯定,也为陕西省地调院培养造就一批适应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需求的跨学科、复合型、战略型、创新型青年人才队伍提供了重要平台。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的要求,陕西省地调院将尽快做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组织领导和管理工作,落实与已创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和研究所的联系,确定联合招收单位和博士后合作导师,结合本单位现阶段重大科研任务,做好博士后研究人员的选聘、培养和使用工作。   今后,陕西省地调院将以科研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重点,积极创新博士后人员管理机制,努力顺应新形势下地质调查工作的新要求,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打造高端科研平台,营造人才至上的氛围环境,致力于高层次人才培养,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

杏鑫在线注册_第五届全国地勘行业男子篮球赛决赛名单出炉

杏鑫在线注册_第五届全国地勘行业男子篮球赛决赛名单出炉
2年前 (2022-08-28) www.nxdzgc.com 杏鑫官网 141℃

  12月18日~20日,第五届全国地勘行业男子篮球赛预赛(北方赛区)在河南郑州举行。来自8个省(市)和中央直属地勘单位的12支参赛队伍参赛。经过角逐,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代表队、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代表队、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代表队并列获得第一名。   此前的12月15日~18日,第五届全国地勘行业男子篮球赛预赛(南方赛区)在浙江湖州举行。来自8个省(区)地勘行业的12支参赛队伍参赛。最终,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代表队、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代表队、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代表队分别夺得冠、亚、季军。   据悉,总决赛将于12月23日~27日在福建紫金矿业集团举行。届时,获得北方赛区并列第一名的3支代表队、北方赛区东道主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代表队,以及获得南方赛区冠、亚、季军的3支代表队、南方赛区东道主湖州新开元碎石有限公司代表队将参加最终的角逐。

杏鑫注册链接_全国绿色勘查技术交流会在成都召开

杏鑫注册链接_全国绿色勘查技术交流会在成都召开
2年前 (2022-08-05) www.nxdzgc.com 杏鑫官网 245℃

  风柔水暖景色美,行业精英汇蓉城。   5月16日,全国绿色勘查技术交流会在成都召开。会议由自然资源部勘查技术指导中心指导,中国矿业报社和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联合主办,山东中勘机械有限公司、四川矿产资源研究中心承办,英格尔特种钻探设备有限公司支持。   此次会议的主题是“科技引领发展,绿色成就未来”。会议旨在进一步落实绿色勘查理念,宣传贯彻绿色勘查《团体标准》,加强绿色勘查标准体系建设,推广展示绿色勘查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及地质调查相关成果,拓展地质调查成果传播推广渠道,全面推进绿色勘查。会议邀请了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司、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信息中心、储量评审中心及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中国矿业联合会等方面的专家,围绕当前全国勘查形势及相关政策、绿色矿业发展对绿色勘查的新要求、全国绿色勘查工作进展及下一步安排、绿色勘查团体标准的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绿色勘查行业和国家标准制定的思路和方法,绿色勘查的模式及提升、绿色勘查新装备新技术等进行探讨交流。   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副司长王少波、中国矿业报社社长杨智峰、成都探矿工艺研究所所长胡时友、成都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长李璞分别为会议致辞。   王少波对部地勘司开展的相关工作以及今后的安排进行了总结:一是标准先行,积极推进绿色勘查标准的研究及制定;二是示范引领,大力推进绿色勘查项目示范工作;三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要求,加强地勘行业管理和服务。   杨智峰表示,希望汇聚大家的智慧,借助大家的力量,为今后制定绿色勘查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及更好地传播推广地质成果搭建平台,为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绿色勘查、实施绿色项目示范提供技术支撑。   胡时友表示,探矿工艺所践行“绿色勘查宣言”,勇做绿色勘查的先行者、倡导者和实践者,早在2011年就开始探索开展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区综合钻探技术研究,致力于绿色勘查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取得了良好应用示范效果。   李璞表示,四川矿产资源研究中心是四川省社科联依托成都理工大学建设的四川省唯一围绕矿产资源开展综合研究的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将按照地质勘查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在绿色勘查相关标准体系的构建、创新技术方法、提高绿色勘查水平等方面积极作为,响应“绿色勘查行动宣言”,努力做先进理念的领跑者、建设美丽中国的践行者、保护生态和保障资源的双赢者、大自然的呵护者,为绿色矿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会议还邀请专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专题报告。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行业指导处处长谢弘阳作了题为《绿色勘查标准体系建设》的专题报告;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矿产勘查处处长叶海洋作了题为《绿色勘查示范区建设》的专题报告;中国矿业联合会会长彭齐鸣作了题为《地质勘查行业服务于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的专题报告;自然资源部勘查指导中心副主任谢国刚作了题为《全国绿色勘查进展及下步思考》的专题报告;自然资源部评审中心副主任杨强作了题为《绿色勘查国家标准制定的原则及路径》的专题报告;成都探矿工艺研究所教授级高工吴金生作了题为《绿色勘查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的专题报告;中国矿业报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赵腊平作了题为《全国绿色勘查模式的挖掘及提升》的专题报告。   同时,青海省有色地勘局、西南能矿以及山东中勘机械有限公司、珠海市英格尔特种钻探设备公司等相关单位展示了绿色勘查实践成果及新型绿色勘查装备。   来自自然资源部相关司局,相关省市区自然资源厅,中国地质调查局相关单位,中央地勘单位,属地化冶金地质、有色、煤田、建材、核工业地质局,部分省地调院、环境监测总站,机械装备企业、法律机构、高等院校、科技研发机构、行业协会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杏鑫怎么注册_第三届地质调查科普能力培训会掠影

杏鑫怎么注册_第三届地质调查科普能力培训会掠影
2年前 (2022-07-31) www.nxdzgc.com 杏鑫注册服务 176℃

  “老师们讲得真好,可以把PPT分享一下吗?”   “科普视频还可以这样做,真是长知识啦!”   “这次收获颇丰,期待明年还可以来!”   ……   六月的青岛,海风习习,依然带着一丝丝凉意,但是花园大酒店一楼会议室却是一派火热,第三届地质调查科普能力培训班正在进行中。此次培训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重要指示精神,加强地质科普人才培养,推进《中国地质调查局科学技术普及规划(2017年-2020年)》实施。   此次培训围绕“地质调查科普作品策划与开发”这一主题,锁定三大目标:一是通过培训增强科技人员的科普意识;二是通过现场、实景授课,提高科普作品策划和开发能力;三是通过学习交流活动,探讨地质调查科普工作机制和科普作品制作方法。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大家对科普工作的认识,增强了做好地质调查科普的信心,为下一步工作打下了基础。   培训班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普办公室(地学文献中心)主办,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协办,中国地质调查局科外部对培训班的召开进行了全面指导。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局属单位及各工程的科普工作人员近80人参加了培训。   分析科普工作形势   探讨科普宣传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强科学普及是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创新发展的重大任务,而要做好科学普及必须具备一定的科普能力,培养一批专业的科普人才。地质调查科普能力培训班的召开可谓恰逢其时。   此次培训分为室内教学和现场教学两部分。在室内教学单元,中国地质调查局科外部有关同志作了题为《地调局科普工作形势》的专题报告。报告从科普意识、科普平台建设、重大地质调查成果的科普传播效果、科普活动能力、科普产品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全面总结了2018年度地质调查科普工作进展和取得的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要以全力推进局“十三五”科普规划实施、开展科普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工作为抓手,继续推进重大成果的科普传播工作,精心组织有影响的重大科普活动,同时积极探索地质科普工作支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等要求。   新华网科普事业部总监柯仲华作了题为《新媒体环境下的科普作品策划与传播》的专题报告,对如何运用新媒体做好科普宣传工作进行了解析。他表示,做科普要讲究方式方法,主动适应微信、微博、客户端、抖音等新媒体环境,把科普内容融合到可视化环境或故事环境中,这样才能真正讲好科普,确保“可看性,必看性”,取得应有的成效。此外,他还不忘忠告大家:“无论媒体环境如何变化,内容才是科普作品的生命力所在。”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作了题为《什么是好科普》的专题报告,就以什么方式开展科普工作与大家进行了分享。让科普内容有用是科普获得社会认可的关键,地质调查项目是为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的,地质调查科普要结合项目的成果、进展,针对社会公众需要,做好核心知识内容设计,选好切入点,强调实用性——这样的科普才是好的地质调查科普,好的科普作品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影响人们的世界观。   “既有对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普工作形势的分析,又有对科普宣传方式方法的探讨,使我们收获颇丰,增强了做好地质调查科普宣传工作的信心。”学员中肯的评价,正是此次培训班的价值所在。   行走在路上的科普   感悟自然的地质美   如果将地质调查科普局限于简单的座谈交流,那可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时代的科普手段不仅形式多样,而且更加有效。在本次培训的现场教学环节,学员们卸下了往日的“老师包袱”,从另一种角度体验地质科普工作,产生了许多奇思妙想。   坐落于青岛西海岸的青岛贝壳博物馆是国家级海洋意识教育基地,被誉为“国内惟一具备专业级水平的贝壳文化博物场馆”。走进场馆,大家的视线立刻被地上长达百米的玻璃展柜吸引住了——各具特色的贝壳躺在细腻的白砂上,在灯光的映射下闪耀着夺目的光芒。当记者回过神时,已不由自主地跟随该馆副馆长李宗剑迈入了贝壳世界。通过他的讲解,学员们了解了贝壳中蕴藏的丰富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值得注意的是,他将原本晦涩难懂的知识点与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讲解内容生动有趣、高潮迭起,加上各种可以与听众互动的小道具,将大家的注意力牢牢集中在自己身上,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当记者询问该馆的科普工作进展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们基本完成了12000种贝壳标本和1100枚贝壳化石的分类和鉴定工作,整理青少年科普档案《小贝壳大世界》、《贝壳说》等资料450余万字,海洋科普教育互联网系统开发也已进入测试阶段。”   和始发站充满人文情怀的小清新风格不同,第二站的目的地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和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是绝对的硬核科技风。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依山面海,拥有全国最大的科考码头、完善的功能车间及配套科考船舶,主要从事深海资源环境调查、大型深海装备管理和潜航员队伍建设,同时也负责开展我国深海科学与技术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在这里,你可以徜徉在占地面积2000余平米的展览馆,学习海洋科学、深海资源、深海环境和深海探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在拥有大型弧形影幕、LED显示屏等播放系统的放映厅,享受震撼的视听效果,同时了解我国深海事业发展里程和取得的成就;观察蛟龙号配件、深海矿石等实物资料,还有“蛟龙”、“海龙”、“潜龙”系列以及深海一号等深海调查装备、调查船舶的模型。或许是因为深海与地质密不可分的关系,来到这里的学员们异常兴奋,一路上都在和该中心展览馆馆长于怡交流科普能力建设、志愿者团队培养等问题,探讨合作开展科普活动的可能。在参观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高性能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平台期间,学员们纷纷感叹“就像走进了科幻大片的拍摄现场”,对我国的深海科技实力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最后,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的相关负责人带领大家体验了青岛滨海一线地质地貌研学旅行。虽然整个研学旅行是以学生为目标群体而设计的,但对这些永远对地质充满兴趣的“大孩子”们来说同样具有吸引力,甚至因为涉及自己的专业领域而更加具有代入感。看到石老人海蚀柱,他们能从海蚀柱景观的形成原因说起,聊到海岸侵蚀地貌的发育过程,再延伸到判别地区构造运动和海平面变化的标志等。走在汇泉湾海岸,他们围着一大片潮间带兴致勃勃地比划起了潮汐活动的规律、成因、类型,望着远处的海岸花岗岩分析其成因及组成。这群高谈阔论的身影还吸引了来往市民的注意,偶尔驻足聆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增长知识。就像有的学员在参加讨论时提出的,科普不应该是特定节日的特定活动,我们身边的每一件小事都可以成为科普的契机。   提高地调科普能力   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提高全民地学素养,促进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此次培训班的召开,就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培养一批地质科普人才,探寻地质调查科普的有效方法,为在全社会开展地质调查科普工作提供支撑。   加强地质调查科普能力培训是创新发展的需要。中国地质调查局明确提出要用科技创新改造、支撑、引领地质调查,要求地质调查每个计划、每个工程和每个项目都要设立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目标任务,并实行一票否决考核制,对科学普及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加强地质调查科普能力培训才能满足社会公众对科学普及日益增长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青少年对地球深部奥秘、生命起源与演化等前沿科学问题兴趣浓厚,农民群体对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技能需求明显,城镇居民继续关心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和地质旅游,公务员群体始终关注地质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支撑科技强国建设的功能与作用,可以说,社会工众对科学普及的需求日益增长。   加强地质调查科普能力培训是建设世界一流新型地质调查局的需要。“十三五”以来,我国在能源资源等领域取得了具有重大影响的成果,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以及南方复杂构造区页岩气、砂岩型铀矿、地热、新区新层系油气等方面的突出成果产生了较广泛的社会影响。地质调查需要进一步向社会公众解读重大成果和重要部署,进一步挖掘新时代地质工作者核心价值观的先进事迹,传播地质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扩大社会影响,这样才能为建设世界一流新型地质调查局打下坚实的基础。   加强地质调查科普能力培训是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需要。“十三五” 以来,我国地质科普能力不断提升,科普人才队伍得以稳步发展,地质调查科研人员成为科普兼职人员,科普意识进一步增强。但是,新形势下,地质调查科普工作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必须不断加强科普工作,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做好地质调查科普工作。   抱着沉甸甸的收获   谋划科普未来之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整个培训活动中,学员们都在思索一个问题,未来的地质调查科普之路要如何走?   中国地质调查局科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形势给地质调查科普工作带来新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普工作的重要性,指出“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同时,局党组也高度重视科普工作,将其摆在地质调查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进行战略部署,印发《中国地质调查局科学技术普及规划(2017年-2020年)》,明确了局2017-2020年科普工作的总体思路、目标、重点任务并分解落实到各直属单位。新时代地质调查工作的转型发展更是赋予了地质调查科普工作新内容、新任务。   同时,科外部有关同志还介绍了中国地质调查局下一步的科普工作计划。一是全力推进局“十三五”科普规划实施,开展科普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加强经验总结与推广。二是继续推进重大成果的科普传播工作。围绕国家“五大平台“科技项目、“一核两深三系”为主的自然资源重大科技创新战略和地质科技攻坚战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创作科普精品,策划高层次科普活动,开展立体式传播成果知识,扩大重大成果的社会影响。三是精心组织有影响的重大科普活动。统筹部署重大成果科普作品,整合科技攻坚战、深地探测、深海探测等地质调查重点领域的科普精品,集中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展示周、中国国际科技成果交易会中国科普产品展、中国地矿科普大会(国际矿物博览会)、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以及其它国家展览活动中展出;参加国家“科技列车甘肃行”科普活动,设立地质调查专场等。四是探索以地质遗迹资源保护、旅游资源开发与地质文化为一体的地质文化村建设,积极拓展“地质调查扶贫+”活动,推动地质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地质科普工作支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   三天的时间转瞬即逝,学员们怀抱着沉甸甸的收获踏上了归程。未来,或许是在某一本生动有趣科普图书中,或许是在某一部广泛传播的宣传视频中,抑或是在某个备受好评的科普活动现场,我们必将看到这次会议的精神开花结果。(本文材料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普办公室提供。)

杏鑫怎么注册_陇南地区关键矿产找矿成果交流研讨会召开

杏鑫怎么注册_陇南地区关键矿产找矿成果交流研讨会召开
2年前 (2022-07-24) www.nxdzgc.com 杏鑫注册服务 161℃

  为进一步明确陇南地区关键矿产地质找矿新思路、新目标、新方向,发挥院士专家在找矿一线的技术指导作用,7月30日~8月1日,由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行业管理司部署的陇南地区关键矿产找矿成果交流研讨会在甘肃省成县举行。   陇南地区地处秦巴山区、黄土高原、青藏高原结合部,成矿条件好,矿产资源丰富,近年来发现多处大型超大型金矿、铅锌矿床。与会院士专家认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陇南地区在找矿中取得重要新进展,金铅锌等矿种资源储量大幅增加,新发现钴铋矿产,在成矿理论研究中也取得重要认识,产学研融合促进了矿产勘查。   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高位运行且需求结构持续优化、美欧重视关键矿产掌控等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推进找矿工作?院士专家在研讨时指出,应提高认识,坚定发展信心,从国家长远发展着眼,积极谋划部署工作,守住国家资源安全底线;要让绿水青山理念深深扎根在思想深处,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绿色矿业,全面推进绿色勘查建设,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绿色矿产勘查试点;要从根本上解决国家的矿产资源保障问题,摸清我国矿产的分布格局与资源潜力,预测找矿战略新区,须加强基础研究,深入理解地球深部过程;地质找矿要转变思路,更加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寻找浅覆矿;要重视战略性关键矿产勘查工作,要积极寻找,为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提供支撑;中西部地区发展依赖于资源开发,找到更多更大的矿仍是地质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找矿难度日益增大,需要成矿理论和找矿技术持续创新,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方法;要重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认识成矿规律,更加有效地部署找矿等。   王瑞江、李文渊、周琦等专家出席。部地质勘查管理司、中国地质调查局以及甘肃自然资源厅、相关地方政府、地勘单位、矿山企业等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甘肃省自然资源厅、甘肃省地勘局主办。

杏鑫怎么注册_“全球岩溶动力系统资源环境效应”国际大科学计划研讨会在广西桂林召开

杏鑫怎么注册_“全球岩溶动力系统资源环境效应”国际大科学计划研讨会在广西桂林召开
2年前 (2022-07-14) www.nxdzgc.com 杏鑫官网 391℃

  2019年9月24日,“全球岩溶动力系统资源环境效应”国际大科学计划研讨会在广西桂林召开。全国政协常委、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朋德出席会议并致辞。   自2016年11月“全球岩溶动力系统资源环境效应”国际大科学计划正式启动以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作为牵头单位,组织40多个国家6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和地勘单位在国内外开展了相关工作,在岩溶地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有力促进了岩溶地质国际合作与交流。   近三年来,科研人员通过开展岩溶地质基础研究,探索出土壤改良、造林种草、选择和培育水生植物等人工干预固碳增汇途径;研究出迄今时间精度最高、连续64万年以来的亚洲夏季风变化历史,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提供重要参考;调查评价了627处岩溶地质遗迹和3000多处具有开发价值的岩溶洞穴,为岩溶地质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保护提供地质方案。   相关单位通过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因地制宜形成了生态移民与科技扶贫相结合的“肯福模式”,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果化模式”、“毕节模式”等生态产业模式,以岩溶景观资源成功打造了“生态旅游”模式。相关模式在全国300多个县推广,带动近千万人脱贫。岩溶地下水“调查-探测-评价”技术方法体系和有效开发利用模式的建立,支撑解决了岩溶石山严重缺水地区20万人饮用水困难,为保障300万人提供了饮用水源保障。研发的岩溶塌陷监测预警技术体系在广东广州、湖南宁乡等地得到了大规模推广应用,为重大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岩溶塌陷治理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通过实施大科学计划,岩溶地质研究所先后与泰国、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等代表性岩溶区发育的典型国家达成合作建立监测站协议,进一步完善了全球岩溶环境监测网点;完成中国南部及东南亚地区岩溶环境地质系列图,发布了由40个国家参与完成的1:1000万全球岩溶分布图;举办了多次国际学术会议和3期国际培训班,来自28个国家的96名学员参加培训,岩溶地质科技国际合作得到加强。   会上,来自中国、美国等国家的专家先后做了“石笋古气候重建”、“美国德克萨斯爱德华含水层水资源管理”等专题学术报告。下一步,“全球岩溶动力系统资源环境效应”国际大科学计划将着力推进全球岩溶关键带监测网站建设和对比研究,在岩溶碳循环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石漠化治理与生态修复、景观资源-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力求取得新认识、新成果;推进岩溶地质调查研究向地球深时、深部发展,调查研究碳酸盐岩形成环境及时空演变,为认识地球大气演变、大陆漂移、生命演化提供科学数据;探索古岩溶在区域差异、垂向上分带、时代分期上的发育特征,为固体矿产、石油天然气和地热资源的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中国地质调查局有关部室和直属单位,有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地勘单位的代表,以及来自奥地利、巴西、俄罗斯、泰国、波兰、法国等20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