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登录注册_全国城市地质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杏鑫登录注册_全国城市地质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1年前 (2022-11-05) www.nxdzgc.com 杏鑫官网 129℃

  11月15日,全国城市地质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城市地质工作的指导意见》,研究部署加快推进城市地质工作。国土资源部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对会议作出批示。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钟自然出席会议并讲话。   姜大明在批示中指出,加强城市地质工作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中国地质调查局和有关地勘单位要按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加强城市地质调查的工作部署,落实国土资源部的指导意见,主动作为,扎实工作,推动建立城市政府主导的地质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和制度保障体系,加快构建现代化的城市地质科技支撑体系,将城市地质工作纳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为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出更大贡献。   钟自然在讲话中指出,加强城市地质工作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的重要措施,是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扩展城市地下空间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美丽城市、提高城市宜居水平的迫切需求,是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支撑,是推进地质工作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对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在技术方法、工作机制、服务模式等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我国城市地质资源环境的认识水平显著提升,服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能力大幅增强,创建了一套三维城市地质调查技术方法,探索了不同层次的城市地质工作机制。钟自然强调,要努力开创新时代城市地质工作的新局面。   分类有序推进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确保实现总体目标;主动服务城市开发建设,拓展国土利用新空间;推动优势地质资源绿色开发,培育新产业;加强城市地质灾害防治,构建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城市地质与地下空间探测科技创新;建设城市地质共享服务信息系统。要强化城市地质工作的组织保障,加强组织领导,将城市地质纳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主流程,做好技术支撑保障和服务。   会上,中国地质调查局介绍了城市地质调查取得的成果、《城市地质调查总体方案(2017-2025年)》。会议就雄安新区、上海市、江苏省、成都市等城市地质工作经验进行了交流。   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有关司局,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杭州、武汉、成都、西安、延安等12个城市的人民政府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国土资源部有关直属单位负责人,中国地质调查局各部室和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杏鑫登录注册_全国地热资源调查评价研讨会提出 打好京津冀地热资源调查评价攻坚战

杏鑫登录注册_全国地热资源调查评价研讨会提出 打好京津冀地热资源调查评价攻坚战
1年前 (2022-11-01) www.nxdzgc.com 杏鑫注册服务 119℃

  全国地热资源调查评价研讨会于11月21日~22日在天津市召开。会议系统总结了全国地热资源调查评价成果,认真谋划新时期地热清洁能源勘查开发重点,并提出要坚决打好京津冀地热资源调查评价科技攻坚战。   中国地调局副局长王昆出席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汪集旸,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吉、曹耀峰到会指导。会议由中国地调局水文中心主任文冬光主持。   近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全国60多家单位的3000多名技术人员,全面完成了336个地级以上城市浅层地温能、31个省(区、市)地下热水资源和干热岩资源的调查评价,编制了各重点城市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区划方案,基本摸清了全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资源潜力,圈定了具有开发潜力的地热区(田),估算了我国陆区干热岩资源潜力,实现了我国干热岩勘查的重大突破。   会议提出,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进一步明确地热资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体系调整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坚决打好京津冀地热资源调查评价科技攻坚战。一是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全力支撑服务雄安新区高起点规划和高标准建设。重点在雄安新区、北京通州副中心和天津东丽地区,探明深部地热储层地质结构,拓展深部第二找热空间,评价地热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为京津冀地区地热规模化、可持续高效利用提供支撑。二是加强合作,瞄准干热岩科技前沿,加快开展干热岩资源勘查开发理论、技术与装备等研究与研发。选择重点地区建设世界一流干热岩勘查开发示范工程,力争早日实现干热岩资源勘查开发重大突破,为国家开发利用新型、绿色、高效、清洁能源提供战略保障。三是积极支撑服务“地球深部探测”国家重大项目中的“地热资源探测与评价”任务 ,为国家提供深部资源能源绿色利用方案,服务绿色发展。   会议还围绕中国地热资源调查评价现状与展望、雄安新区地热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中国地热产业发展新机遇及问题建议、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勘查及开发先导试验等11个主题报告和地热资源调查评价、地热勘查与利用技术等30个专题报告开展了研讨交流。   中国地调局和天津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单位,有关科研院所及全国各省、区、市相关单位近3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杏鑫注册链接_核工业二九○研究所发展转型小记

杏鑫注册链接_核工业二九○研究所发展转型小记
1年前 (2022-10-25) www.nxdzgc.com 杏鑫注册服务 107℃

  驻地在粤北山区,行业性质特殊,队伍规模也只有170多人,今年预计经济总量近亿元。这一成绩,核工业二九○研究所是如何做到的?带着这一疑问,记者日前走进了粤北门户韶关市。   和全国其他地勘单位一样,在上世纪最后20年间,核工业二九○研究所面临着生存的巨大压力,全年53万元的事业费,让全体干部职工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与其他地勘单位不同的是,受核工业性质限制,二九○研究所与社会的接触更少,行业的市场规模也更小。   可贵的是,全体二九○人不等不靠,主动投入市场,寻求突围,并最终形成了点上突破后再“深耕细作”的转型发展特色。   “1982年我们尝试开展桩基检测和印刷业务,当年就实现产值40万元。”所长朱捌说,现在看40万元不算啥,可当时却是一笔大收入,它相当于全年事业费的七成多。   试水成功,一个以已有专业技术为支撑、在市场寻找新的应用领域、靠市场谋发展的转型思路,在二九○研究所逐渐形成。上世纪90年代,他们又以自己的分析测试中心为基础,研发并生产了硫酸、盐酸试剂。到2000年,考虑到环境保护因素退出“两酸”试剂生产后,全所的市场收入也达到了1100万元,是全年事业费的5倍。   突围方法已经找到,二九○研究所干部职工进行了扩大市场容量的深入思考。他们在分析成功经验后认识到,凡是自己拥有专业技术优势的产业,都展现了较好的发展前景,围绕突破点深耕细化产业链条的转型发展思路也日渐成熟。于是,他们在认真评估后,果断将印刷业务转让出去。   “自2005年开始,以已有专业人员的地质、物探、遥感、测绘、分析测试等为基础,二九○研究所陆续成立了地质矿产开发中心、环保中心、分析测试中心、测绘与遥感信息中心、地球物理勘查中心、地质工程院、地质调查院、普查队等市场开拓机构。”朱捌说,这些机构的成立,使二九○研究所的转型发展道路进入快车道。   二九○研究所在自己所涉足的每个领域力求耕得更深、做得更细。以地质分析测试为例,二九○研究所除开展区域地质调查相关业务外,还将专业技术延伸到地质灾害评估、地质灾害勘查、地质灾害治理、建设工程质量机构检测、环境地质调查等多个领域。在退出“两酸”试剂生产后,分析测试专业除进行岩矿石样品测试分析外,还先后进入土壤、水质、放射性元素、居室污染物成分、动植物样品有害物质、废水废气噪声等检测以及固体废物浸出毒性鉴别、重金属污染监测、辐射监测等多个领域。   党的十八大以后,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二九○研究所再次在分析测试的细作上下功夫,先后开发出为清洁生产审核、节能评估、环境评价和监测、环境监理等新兴产业的服务市场。二九○研究所也成为广东省环境保护核辐射追踪研究重点实验室和政府购买环境监测服务机构。   二九○研究所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实现了根本转变,原来矿产地质一枝独秀的经济模式,转变为环保、节能、地理信息、地质工程等产业百花齐放。地、物、化、遥、测、钻等在保证铀矿找矿和研究需要的同时,分别开拓出了自己的市场空间,发展成了单位发展的助推器。   “‘十二五’期间,全所经营收入年均7500万元,其中地质找矿和科研以外的平均收入达到3214 万元,年均利润624万元,相当于事业费的17倍。”朱捌说,“2016年经营收入达到8220万元,今年预计可以达到9300 万元。”   “转型发展还给二九○研究所带来了新气象。”朱捌介绍说,全所事业费即使全部用于保障离退休人员的工资,每年仍有120万元的缺口。现在,利用转型发展的成果,二九○研究所在补齐缺口后,每年还投入几十万元用于改善离退休人员生活、娱乐条件。在不具备地理优势的情况下,二九○研究所近十年来共吸引大专院校毕业生75 名,其中研究生20名、本科47 名,使研究所逐步走上了以高学历为主的人才队伍发展道路。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二九○研究所又对转型发展进行了新的部署。朱捌说,今后,他们将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按照以铀为本、同心多元的产业导向,在深耕细作的基础上实施集群化发展战略,力争到2020年,工程物探产业、环保产业、地质勘查工程产业等三个产业年业务收入达到1.4亿元以上的规模。

杏鑫怎么注册_新时代地质工作“大家谈”

杏鑫怎么注册_新时代地质工作“大家谈”
1年前 (2022-10-18) www.nxdzgc.com 杏鑫官网 120℃

  新时代地质工作如何迎接新挑战,把握新机遇,谋求新发展?1月11日在贵州贵阳举行的中国矿业联合会地勘协会三届四次理事会上,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局长、党委书记,中国矿联地勘协会执行会长卢进,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局长、党委书记付贵林,山西省煤炭地质局局长王学军,河北省煤田地质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贵双,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总工程师郑桂森等围绕大会主题作了发言,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由于版面有限,本文根据大会发言作了删减。   卢进:   面临发展九大新机遇 工作发生六个重大调整   新时代地勘行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全球矿业经济增长乏力,地勘经济回暖尚需时日;我国城镇化进程加速,地勘投入持续下降,矿产资源瓶颈约束依然严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给地勘行业带来发展新机遇;积极响应国家需求,地勘行业面临发展新任务。   “建设美丽中国”将全面改观地质工作结构,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地勘行业将面临发展九大新机遇:一是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需要加大自然资源综合评价力度;二是新型城镇化需要加大城市地质三维空间工作力度;三是脱贫攻坚需要加大贫困地区水土质量、环境承载力评价力度;四是能源资源安全需要加大清洁能源和新兴矿产工作力度;五是海洋强国建设需要加大海洋地质工作力度;六是土地供给侧改革需要加大土地地球化学工作力度;七是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加大资源集中区环境评价力度;八是“三深一土”战略、地球系统科学发展需要加大地质科技创新力度;九是国防建设需要加大军民融合工作力度。   “大地质观、大资源观、大生态观”理念将促进地勘行业的主要工作发生6个重大调整:一是工作对象由矿产勘查向“山水林田湖地矿”等自然资源勘查的调整;二是工作要素由资源勘查向资源、环境、空间、灾害等综合勘查的调整;三是工作领域由国内陆域为主向境内外并举、陆海并重的调整;四是工作方式由“单兵作战”向“立体作战”的跨专业跨学科跨领域的调整;五是主攻矿种由固体矿产向清洁能源、战略新兴、大宗紧缺矿产并重的调整;六是工作成果由提交勘探报告向按需提交门类齐全工作成果的调整。   “资源环境并重、环境保护优先”对地勘行业提出了新要求,《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给新时代地质工作指明了方向,地勘行业面临四大新任务:一是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二是以保障资源安全为目标,提升地矿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三是强化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优化资源开发保护格局,加快转型升级,推动国际合作;四是实现资源开发惠民利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能源资源保障。   未来3年地勘行业应开展的5项重点工作:一是坚持创新发展,培育地质工作新动力;二是坚持协调发展,优化矿产勘查开发格局,加强对国家重大战略服务支撑作用,推进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形成陆海统筹、东西并重、油气并举、大宗矿产与战略新兴矿产并进的格局;三是坚持绿色发展,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和保障资源供给双赢;四是坚持开放发展,促进矿业合作共赢,加快利用境外资源步伐,特别是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提高矿业领域对外开放力度,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构建稳定、多元、安全的资源供应体系;五是坚持共享发展,完善资源开发利益分配制度,助力脱贫攻坚。   付贵林:   四大方向要有新作为 五条路径助力更大作为   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之一,贵州在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任重道远。生态文明与地质工作密切相关,作为研究地球科学的地质工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将有新的、更大作为。   就贵州而言,一是应在服务“推进绿色发展”中有新作为,要在天然饮用水开发利用中有新作为,要在推进页岩气、煤层气勘查开发方面有新作为。   二是应在服务“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中有新作为,要服务好打赢蓝天保卫战,要服务好水污染防治,要服务好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要服务好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   三是应在服务“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中有新作为,要积极参与长江、珠江流域上游水系保护,要加强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研究和科研成果转化,要主动参与地质灾害防治。   四是应在“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中有新作为,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等前沿技术与传统地质工作的对接,为政府提供生态环境监管方面的技术支撑和服务。   地质工作新作为的主要工作路径,一是充分利用好地勘单位的技术优势,积极向相关部门或地方政府建言献策,积极参与谋划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二是要尽快理清工作思路,重点是要指导地勘单位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传统地勘工作的力量逐步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转移;三是要用好用活地勘单位改革过渡期的优惠政策,抓住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节点,找准地质工作与生态文明的契合点,由点向面,逐步铺开;四是要培养一支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提升专业技术水平,进一步拓宽生态环保类的市场准入资格,打造出几个品牌型单位(企业);五是要将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工作打造成为一套完整的产业体系,提高科学技术研究水平,逐步建立起市场竞争优势。   王学军:   深入做好两篇大文章 加快推进转型升级   当前,“去煤化”已成为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政策主流,加快向绿色、多元、低碳的可持续能源体系转型,已成为重塑世界能源结构的总趋势。党的十九大指出,要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对于山西来说,国务院出台《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意见》(国发〔2017〕42号文),提出了30条支持山西转型发展的意见。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构建内陆地区开放新高地三大目标定位,列出74项任务、300多条具体举措来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由此带来全省生态环境治理、地质灾害防治的全面推进,城市地质调查、地下空间资源开发的快速铺开,这些都为地质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新形势下,山西省煤炭地质局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新理念,深入做好“煤”与“非煤”两篇大文章,坚持“延伸、升级、转型”工作思路,加快推进煤炭地质工作从资源勘查向环境生态建设转型升级,构建“大地质、大生态、大服务、大市场”的发展格局。一是围绕煤炭供给结构优化,服务煤炭能源转型发展;二是围绕新能源技术开发利用,服务山西现代能源体系建设;三是围绕土地技术综合应用,服务国土资源工作;四是围绕地质灾害防治,服务生态环境治理;五是围绕城市地质基础调查,服务城市开发建设。   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要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加强城市地质调查。2017年9月,国土资源部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地质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实现地级以上城市地质工作全覆盖。当前山西城市地质工作基础相对薄弱,与此同时,城市公路、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的推进,对城市地质工作有了大量的需求,这正是我们开展城市地质工作的大好契机。一是开展多要素的城市地质调查。在山西11个地市大力推进“空间、资源、环境、灾害”多要素的城市地质调查,搭建三维城市地质模型,构建地质资源环境监测预警系统。二是推进城市绿色发展。促进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服务智慧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安全保障和防灾减灾水平。   张贵双:   “四个着力”主动谋转型 搭建平台增强新动能   河北省煤田地质局进一步树立了“大地质、大资源、大生态”的发展战略,确定了“转型升级、跨越提升、创新发展”的发展思路。   为适应国家和河北省经济发展需要,河北省煤田地质局主动进行了转型升级,并提出了“四个着力”:一是着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二是着力为能源结构调整做贡献;三是着力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四是着力拓展勘查和服务领域。   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立足清洁可再生能源矿产,重点围绕地热干热岩、非常规天然气做了大量工作,着力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清洁能源矿产。   地热干热岩方面,在河北省秦皇岛、唐山、保定、沧州、邢台等地开展了干热岩资源的调查评价工作。其中,2016年到2017年实施的《河北省中部平原沧县台拱带干热岩资源预查》项目,完成钻探进尺4025.82米,首次发现了华北平原区长城系高于庄组地层赋存的中温热水。估算地热资源量折合标准煤66亿吨,可为京津冀地区、雄安新区提供丰富的绿色清洁能源。目前正在献县建设华北平原区首个地热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作为雄安新区地热开发利用的试点。为推进全省地热干热岩开发利用,还安排2018年在唐山施工一口干热岩参数孔。   非常规天然气方面,完成了“河北省页岩气先期开发区域条件研究”项目,优选了有利区块,估算了河北省远景页岩气资源储量。8月份,邀请中国工程院康玉柱院士为首的专家组,对河北省页岩气的储存、发展潜力把脉会诊。河北省煤田地质局向省政府作了汇报,主管省领导、省主要领导都作了批示。根据省领导指示精神和专家建议,我们建立了专家智库,制订了《河北省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勘查与评价工作方案(2018~2020年)》,通过了专家论证评审。正在筹建院士工作站。下一步,将积极争取省政府支持,开展调查孔和参数孔的施工,力争实现3年见到气流。   除此之外,河北省煤田地质局还搭建平台,增强转型升级新的动能,努力培育科技创新中心,要求局属单位筹建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流动工作站,提升自身科研水平和能力。   郑桂森:   全面融入地方经济发展 拓宽城市地质工作领域   要认清特大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梳理城市地质工作思路,要转变传统地质工作观念,积极融入地方社会经济建设。   目前,传统地质工作向现代地质工作转变,北京地质工作的社会功能已由传统的矿产地质转向服务民生和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城市地质工作。传统地质工作的区域主要以人口稀少的山区为主,而现代地质工作主要研究区域为人口集中的平原区。要在思想上要树立大地质观,关注岩石圈、生物圈、水圈、大气圈之间相互作用,尤其关注城市发展对周边地质资源环境的改变作用;运用“协同论”的思想去解决地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树立“跳出地质学地质”的工作思路。   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可持续性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指城市发展的规模、结构不导致区域资源环境发生重大改变。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城市地质工作的主要目标,把握城市发展规律和地质演化规律,协调城市发展对资源环境的需求和对环境的负作用,是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公益性地质工作是立局之本,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要克服“单项目推进模式”的传统做法,将每一重大项目做成一项持续性工作,建立系统城市地质工作方法体系,包括调查、监测、评价、模型构建、趋势预测等,并研究制定系列技术要求、标准、规范。   就北京而言,新时代地质工作还要关注国家政策和热点问题,拓宽城市地质工作领域。要为政府各部门提供基础支撑,要关注国家政策,推动政策落实;积极融入北京市总规修编、多规合一的编制工作;全面融入北京建设城市副中心建设;关注热点问题,利用地质工作成果积极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   十九大报告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的方针,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构想。城市地质工作发展前景广阔,全国334个地级以上城市均要开展此项工作,近期已部署一批城市的地质工作。全国大城市群、长江经济带、京津冀首都圈均将部署开展城市地质工作。社会经济发展对城市地质工作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城市地质工作必须向定量化发展,需要城市地质工作精益求精,为政府各部门提供实用可靠的数据,真正发挥地质工作基础性、先行性作用,使地质部门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在城市地质工作方面还没有制定明确的管理办法和法律法规。为确保城市地质管理工作有法可依,强化城市地质工作作用,一是要提高对地质工作特别是城市地质工作的重视程度,将“地质条件适宜性评价”与重要规划、重大工程建设有机衔接,使其成为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前期的必要前置条件;二是理顺城市地质工作体制机制,做到各部门职责明确、分工协作;三是加大城市地质工作保障力度,在政策、经济、信息等多方面得到政府层面的支持。

杏鑫登录注册_加强地质调查工作 服务美丽中国建设 ——专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印萍

杏鑫登录注册_加强地质调查工作 服务美丽中国建设 ——专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印萍
1年前 (2022-10-11) www.nxdzgc.com 杏鑫注册服务 122℃

  联动推进城市地质调查工作   我国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由于基础地质条件不明和对地质资源环境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影响制约了城市的绿色发展。新形势下,城市地质工作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就开始探索城市地质工作。虽然半个多世纪来,已经完成了306个地级以上城市地质环境资源摸底调查等工作,但是存在基础调查薄弱、法规建设滞后、统一规划缺失、政策激励不足等问题。我国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然而地质工作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结合不够紧密、融合不够。加强城市地质工作,已十分迫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新型城镇化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明确要求“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加强城市地质调查”。国土资源部党组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明确要求将城市地质工作作为战略任务来抓。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要求以及部党组的决策部署,提出要精准了解新型城镇化对城市地质工作的需求,加大力度推进调查工作。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带来的福利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实际工作当中,也面临诸多问题。   为此,印萍建议地方出台相关指导意见,促成多部门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共同推进城市地质调查工作。   印萍建议,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出台相应的指导意见,强化资源整合,构建新的城市地质调查体系,形成数据互动的信息平台,构建新时代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的法律法规体系。   共享国土资源大数据服务美丽中国建设   地质勘探由地质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组成。印萍表示,建立大数据平台可以为矿业地质勘探开发提供依据,可以打破信息孤岛现象,提高地质资料信息的综合运用,实现信息共享,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性投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在创新引领、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将大数据作为地质行业新兴增长点进行培育和挖掘,通过大数据实现地质工作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必将为地质工作带来新一轮变革和全新提升。   2017年11月,中国地质调查局宣布我国地质调查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地质云1.0”正式上线服务,只要登录中国地质调查局网站就能找到相应服务。   “但是放眼于国土资源系统,大数据的应用发展不尽如人意,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要求和国土资源事业发展新需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国土资源数据的完整性和及时性有待提高。”   为此,印萍建议,加快海洋地质数据保密分级,建立海洋地质调查数据共享机制。同时,国家建设相关平台,促进国土资源部等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共享机制。实现网上公开服务,要求以民生保障、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为重点,向社会提供查询服务,提高国土资源大数据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美丽中国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加快强制性生活垃圾分类立法   随着我国社会物质消费水平和城镇化程度的提高,生活垃圾问题已经成为重要的环境隐患和城市管理的难题。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更是屡屡引发社会群体问题。   “在日常地质调查工作中发现,很多环境污染和土地质量问题是由于生活垃圾和危险废弃物处置不当引起的。”印萍向记者阐述着议案的初衷。“国家层面的强制性生活垃圾分类立法工作是突破目前垃圾处理困境的保证,亟需以土壤和水污染、雾霾治理的决心和力度全力推进配套工作建设,尽快改善城市和农村人居环境,实现绿色发展。”   为此,印萍建议加快强制性生活垃圾分类国家立法工作,推进差别化垃圾处理收费和信用制度的法律环境建设,加快生活垃圾分类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垃圾回收处置技术研发,构建“节简”型社会。   当谈及首次履职人大代表的感受时,印萍慢慢说了八个字:“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她表示,下一步将会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围绕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中央的工作部署,面向国家能源资源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资源管理等重大需求,立足本职,履职尽责,展现新时代人大代表新风范。

杏鑫登录注册_航遥中心部署五大重点工作

杏鑫登录注册_航遥中心部署五大重点工作
1年前 (2022-10-08) www.nxdzgc.com 杏鑫注册服务 122℃

  记者日前从中国地质调查局航空物探遥感中心获悉,2018年,该中心将积极适应地质调查工作“六个转变”和六项重大调整,认真做好五项重点工作。   ——聚焦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全力支撑低碳清洁能源重大科技攻坚战。利用好新引进的3架飞机,在羌塘、塔里木、松辽等盆地,鄂尔多斯、东天山等重点地区部署高精度航空物探调查,形成最新的航空物探资料和解释研究成果。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全面提高航空物探遥感综合调查的精准服务水平,重点在“一带一路”建设、区域协同发展、精准扶贫、海洋强国等方面做好精准服务。   ——围绕服务生态文明和国土空间建设,全面提升遥感应用能力水平。综合分析全国耕地、林地、草地等更多门类自然资源和石漠化、沙漠化、地面沉降、矿山地质环境等生态地质环境监测数据,建成全要素矿产资源开发环境遥感监测技术体系和适应全国尺度的地质灾害遥感综合监测、预警技术体系,形成标准产品体系。   ——加强天基能力建设,提升卫星数据获取保障能力,建强中国地质调查局卫星应用中心。做好2米/8米光学卫星(3颗)研制与发射,推进后续业务科研卫星立项,建强北斗地基增强数据处理中心,攻关星空地一体化指标研建、自动化信息提取等先进技术,实施国土资源卫星业务运行系统2.0版本升级改造,形成全球对地观测完整技术链。   ——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推进“三深一土”科技创新工作,以组织申报航空地球物理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为抓手,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完善“地质云航遥节点”建设。

杏鑫注册链接_紧紧围绕活动主题 务求实现四个目的 ——在新时代地质工作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大调研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杏鑫注册链接_紧紧围绕活动主题 务求实现四个目的 ——在新时代地质工作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大调研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2年前 (2022-10-04) www.nxdzgc.com 杏鑫官网 130℃

  开栏的话:    毋庸置疑,我国地质工作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巨大变化,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方面,地质工作正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转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自然资源综合管理等重大形势变化;另一方面,地质工作业务布局正在由传统的以地质找矿为中心向外部全面支撑服务整个自然资源拓展和转变,进入到深度调整、深度变革的关键节点。    地质工作如何抓住这个新的发展机遇?如何加快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更好地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如何在服务自然资源管理中找准位置,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围绕新时代、新使命和新任务,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研究决定,从5月份到今年年底,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局系统内深入开展新时代地质工作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大调研、大讨论和大实践活动。并于5月21日召开动员大会,正式启动这项活动。    为了全面宣传报道这次活动,从本期起,本报专辟“我为地质工作支撑服务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建言献策”专栏,将紧紧围绕本次大调研活动的主题,即新时代地质工作如何更好地支撑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在全系统内广泛深入地开展多层面、多领域的大讨论活动,全面反映活动的进程与成果。    本次大调研、大讨论、大实践活动要在准确把握地质调查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需求,深入学习地球系统科学理论和发展方向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如何在土、矿、水、林、草、湿地等多门类自然资源调查,以及生态修复技术支撑中发挥重要作用。希望广大读者关注这些重点内容,参与这次讨论。以此开栏,欢迎“高论”。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迈入新时期,自然资源管理转入新阶段,地质工作正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转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自然资源综合管理等重大形势变化提出的一系列新的更高要求,正在经历大调整、大变革,突出表现在,以服务矿产资源管理为主向以服务包括矿产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管理转变。围绕新时代的新使命和新任务,局党组研究决定,从今年5月份到年底,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局系统内深入开展新时代地质工作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大调研、大讨论和大实践活动。下面我代表局党组,就这次活动的重要意义、主要内涵及如何开展谈几点意见。   充分认识大调研活动的紧迫性与重要意义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这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地质工作发展的基本遵循。今年4月,自然资源部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和保护利用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意味着地质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只有加快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才能更好地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才能在服务自然资源管理中找准位置,做出贡献。在此背景下,开展大调研、大讨论、大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人类社会进入生态文明新阶段,要求地质工作加快转型升级。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依次经历了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认识自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目前,我国的工业化基本完成,社会发展步入了生态文明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全民共识。地质工作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对接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需求,由粗放型向精准型转变,由单一资源调查向多门类自然资源调查转变,由传统地质科学向地球系统科学转变。   二是地球系统科学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要求地质工作为重大资源环境问题提供地学解决方案。地质科学随着人类经济社会进步而发展。传统地质科学注重表生地质作用、岩石圈和水圈的调查研究,以矿产资源、地下水、地质灾害及地球形成演化等为主要研究对象。当前,人类面临着一系列资源、环境、生态、灾害等错综复杂的问题,愈发体现出全球性、综合性的特点,需要从系统论的角度加以研究和解决。地球系统科学把地球看成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系统,重点研究地核、地幔、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行星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解释地球的动力学、地球的演化、人地关系和全球变化,了解整个地球系统的过去、现今及未来的行为。时至今日,地质科学正在加速向地球系统科学发展,内容、方式和科研范式等均在发生深刻的、根本性的改变,地质工作要从为工业生产服务向以解决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灾害等重大问题转变,提供地学解决方案。   三是经济发展由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要求地质工作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要求地质工作拓展领域、延长工作链条,开展自然资源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多门类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实施资源潜力、技术经济条件,生态环境影响“三位一体”评价;要求加大地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力度,突破制约效率提升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地质工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地质工作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为能源、矿产、水、土地等资源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效的产品、信息和工具。   四是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地质工作提供全方位、全流程技术支撑。支撑自然资源部全面履行“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要求地质工作充分发挥地球系统科学优势,为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确权登记、国土空间规划与用途管制、开发利用监管、生态保护修复等提供全流程、全方位的数据支撑、技术支撑与队伍支撑。   五是当前地质调查工作存在不适应,要求加强创新加快调整,不断提升地质队伍整体能力和素质。近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重大战略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实践探索,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试采、页岩气调查取得重大突破,编制了支撑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战略的图集和报告,开展了雄安新区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和承德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多门类资源地质调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面对自然资源综合管理的需求,地质调查工作的理论指导体系、业务布局、队伍结构、科技创新能力等还存在着不足,急需在前期探索的经验总结基础上,形成可在全国推广的模式或样板,引领和带动全行业的观念、思想、行为等实现全方位的转变,积极投身于地质工作的转型发展之中。   二、准确把握大调研活动的实质和内涵    本次大调研活动的主题是,新时代地质工作如何更好地支撑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实质是要全面增强“支撑服务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和生态文明建设,精心服务自然资源中心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地质工作从以服务矿产资源管理为主,向以服务包括矿产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管理转变。大调研活动要把握好以下三方面的内涵——   一是把牢大讨论、大调研、大实践“三位一体”的总体思路。本次大调研活动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学习讨论中形成共识,在实践探索中形成经验,在调研思考中形成方案。大调研活动将采用学习讨论、调研总结、探索实践三种形式同步推进。学习讨论将贯穿于大调研的全过程,专题调研与日常工作调研紧密结合,最终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包括全局层面的工作总体方案、各单位的转型方案,以及多种形式的成果报告和工作经验总结等。   二是紧扣大调研活动的“四大目的”。通过开展大调研活动,要实现四大目标:第一,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全局上下要观大势、谋大事,紧紧围绕当前地质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新需求,将工作重心、优秀人才、先进设备等向国家重大需求、部党组的要求、局党组决策部署上聚集,形成合力,提高效率。第二,树立新理念,明确新任务。要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全面提升自然资源综合调查能力、支撑服务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的能力、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能力。第三,优化业务布局,明确业务定位。要紧扣自然资源综合管理、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生态保护修复等对地质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加快推进地质调查工作理念转变和业务布局与人才结构调整优化,努力成为多门类自然资源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权威数据的主要提供者,成为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支撑者,成为我国地质行业转型发展的示范引领者。第四,坚持全面创新,推动转型发展。加大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力度,推进地质工作对象、领域、内容、手段、成果和主体的转变,形成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核心的现代化地质工作体系,提升解决重大资源环境问题和关键地球科学问题的能力,推动地质工作高质量发展。   三是突出大调研活动的重点内容。本次大调研活动要在准确把握地质调查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需求,深入学习地球系统科学理论和发展方向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如何在土、矿、水、林、草、湿地等多门类自然资源调查,以及生态修复技术支撑中发挥重要作用。重点内容包括:第一,研究水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方案,肩负起全国水资源调查与评价的重任;第二,制订矿产资源地质潜力、开发条件和环境影响“三位一体”调查评价工作方案;第三,探索土地、矿产、海洋、水、森林、草原、湿地等多门类自然资源调查评价与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第四,创新土地(耕地)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方法,打造土地地球化学调查的升级版,实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土地调查;第五,掌握森林、草原、湿地资源调查评价的技术方法,发挥地质技术方法的独特作用;第六,提出生态修复的地质解决方案;第七,推广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及其服务城市规划建设和运行的经验。通过此次大调研活动,要梳理出各业务布局和人才结构调整优化的总体思路,引领地质工作加快转型升级。   三、扎实推进大调研活动并取得实效    此次大调研活动,要严格按照活动方案要求稳步推进。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是本单位大调研活动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职责。除了大调研活动方案中规定的学习讨论、培训研讨等形式外,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大胆创新,开展多种形式的探索与实践,及时总结经验,树立支撑服务自然资源管理的可推广、可复制的新样板。为确保此次大调研活动取得成效,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要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相结合,与党建团建活动相结合。要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学习部党组关于推进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指示精神,学习局党组推进新时代地质调查战略性结构调整的重要思路与举措。   二是要与自然资源管理需求相结合。主动思考与谋划,找准新时代地质工作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新定位,完成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地质调查支撑服务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总体思路与实施方案、各直属单位支撑服务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总体思路与实施方案。   三是要与当前正在开展或即将开展的重大(专题)研究相结合。形成中国自然资源专题图集、分省自然资源图集、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雄安、承德、海南、福建等地质工作支撑自然资源管理试点示范等图集和报告类成果,以及地质调查业务布局调整方案、地质调查计划-工程-项目调整优化方案、地质调查队伍结构调整方案等一系列方案和建议,全面支撑地质工作转型升级。   四是要与本单位2018年度两重工作相结合。通过大调研活动,找准本单位在地质工作转型升级中的新定位与发展方向,形成本单位“三定”方案修改建议、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修改建议等成果,推动重点工作更顺畅地实施,取得更好成效。   五是要与舆论引导相结合。在中国矿业报、局网站群上开辟“我为地质工作支撑服务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建言献策”专栏,利用微信等新媒体渠道,形成多层面、多形式、立体化宣传格局,加大正能量的宣传力度,为地质工作转型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获得广泛支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时代地质工作要有新思考、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部党组的坚强领导下,紧密围绕“全力支撑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和生态文明建设,精心服务自然资源中心工作”的职责定位,开拓创新,主动作为,来一次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实践大探索,推动全国地质工作转型升级,早日建成世界一流的新型地质调查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本文根据李金发同志5月21日在中国地质调查局举行的“新时代地质工作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大调研”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整理而成,略有删节,标题为编辑所加。)

杏鑫在线注册_理论技术创新引领砂岩型铀矿重大找矿突破

杏鑫在线注册_理论技术创新引领砂岩型铀矿重大找矿突破
2年前 (2022-09-30) www.nxdzgc.com 杏鑫官网 127℃

  近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陈毓川、彭苏萍、马永生、王双明、毛景文等院士和专家,对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二○八大队承担的“内蒙古中西部中生代产铀盆地理论技术创新与重大找矿突破”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院士专家们认为,近年来,核工业二○八队联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高校持续开展产学研科技攻关,取得了一系列中生代陆相沉积盆地铀成矿理论和勘查技术的创新成果,引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陆续实现了铀矿找矿的重大突破,为打造我国天然铀“军工基石、核电粮仓”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了解,内蒙古中西部沉积盆地铀成矿作用研究成果,突破了国际上“次造山带控矿”“典型层间氧化渗入成矿”“古河道型”等传统铀成矿理论的束缚,取得了砂岩型铀矿理论创新和重大找矿突破,在鄂尔多斯盆地、二连盆地和巴音戈壁盆地发现了和落实了2个超大型、4个特大型、3个大型和2个中型铀矿床,其中大营、努和廷两个超大型矿床的发现结束了我国无世界级铀矿床的历史。 在这一成果的引领下,目前内蒙古中西部已形成3个万吨—十万吨级铀资源基地,对提高我国铀资源保障程度有重大意义。   专家表示,该项目成果总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古层间氧化带型”“古河谷型”和“同沉积泥岩型”等铀成矿理论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该成果是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与找矿勘查紧密结合的成功典范,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助推了找矿重大突破,重塑了我国铀资源勘查与开发的新格局,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杏鑫登录注册_全国省级地勘基金累计提交矿产地一千五百七十处

杏鑫登录注册_全国省级地勘基金累计提交矿产地一千五百七十处
2年前 (2022-09-20) www.nxdzgc.com 杏鑫注册服务 121℃

  近日,记者从全国地质勘查基金运行管理座谈会上获悉,自2006年设立地勘基金以来,全国各省级地勘基金累计提交大中小型矿产地1570处,已成为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推进找矿突破的重要力量。   2017年,全国各省级地勘基金(含资金)总投入33.62亿元,较2016年减少15.36亿元,同比下降31.4%。其中,矿产勘查投入25.82亿元,减少8.06亿元,同比下降23.8%。共设置矿产勘查项目780个,发现并提交矿产地128个,找矿成功率达16.4%。其中,大型33个、中型47个、小型48个,矿种主要集中在金、银、铁、锰、铝土矿、镍、铜、锌、铅、煤炭、钾盐、萤石、石墨和磷等。从地质找矿难度逐年增大的趋势看,2017年的找矿成功率仍保持了高位增长态势。   据统计,自2006年设立地勘基金以来,全国有21个省(区、市)设立地勘基金,7个省(区)设立地勘专项资金。截至2017年底,累计投入495亿元,设置各类项目9692个。其中,矿产勘查投入424亿元,设置矿产勘查项目8182个,累计提交大型矿产地551处、中型487处、小型532处。内蒙古、贵州、甘肃、河南、青海五省(区)提交的矿产地列前五位。   从各省级地勘基金找矿成功率看,按大中小型矿产地统计,找矿成功率19.2%;按大中型矿产地统计,找矿成功率12.7%;按大型矿产地统计,找矿成功率6.7%,均超出社会投资探矿权找矿成功率,同时远超国外主要矿产资源大国1%~2%的找矿成功率。

杏鑫怎么注册_广海局全力推进海洋地质调查事业转型升级

杏鑫怎么注册_广海局全力推进海洋地质调查事业转型升级
2年前 (2022-08-20) www.nxdzgc.com 杏鑫注册服务 129℃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近日召开2019年度工作会议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总结2018年海洋地质调查工作成果,分析新形势,聚焦新需求,部署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   会议指出,2018年是海洋地质事业发展不平凡的一年,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广州海洋局全体干部职工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天然气水合物勘查新区找矿取得重大突破,试采准备工作有序推进;服务海洋强国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重大战略方面成效显著,取得海域基础地质调查、基础性公益性油气资源调查、大洋调查等多项重要进展;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取得水合物成藏理论、深海结壳资源探测体系、海陆衔接带地质环境调查技术方法体系等一批理论或技术创新,科普工作社会反响良好,科技平台建设成效显著;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全面完成地质云2.0广海局节点体系建设等;基地和装备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深海科技创新中心基地开工建设,“海洋地质八号”、“海洋地质十号”调查船形成生产力;干部与人才队伍建设显著增强,人才结构显著优化;科技成果转化与多种经营迈出坚实步伐,综合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逐渐显现。   会议强调,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海洋地质调查工作进入转型升级新阶段,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将成为推进海洋地质调查转型升级的主要动力。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在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全力推进海洋地质调查工作转型升级;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新时代海洋地质调查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解放思想、精心谋划、科学组织、攻坚克难,全力以赴抓好2019年“两重工作”落实;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全面推进海洋地质调查工作实施和科技创新与平台建设,加强信息化建设、科技成果落地与转化和干部与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海洋地质调查业务管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会议还组织签订了年度安全、党风廉政建设及保密工作责任书,表彰了2018年度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并组织中层干部与职工代表对报告进行了讨论。广州海洋局领导班子成员、干部职工500余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