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在线注册_宅在家里学科普系列之二

杏鑫在线注册_宅在家里学科普系列之二
5个月前 (10-20) www.nxdzgc.com 杏鑫官网 58℃

       在这众志成城,防控疫情,抗击肺炎的时刻,我们应该怎样做到宅在家里又能自我学习和锻炼呢?今天教大家手工制作古生物海洋杯,快和子豪哥哥一起动手做起来吧。        这个海洋杯是画出了从寒武纪的海洋生物群到奥陶纪的海洋生物群。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地介绍一下。 寒武纪海洋      在地球生命演化中有着一段扑朔迷离的早期演化历史,距今约5.42亿年前的寒武纪时期出现了一次生命大爆发事件。在短短1百万~2百万年的时间内,几乎所有现代动物的祖先同时来了个“集体亮相”,生物界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三叶虫、怪诞虫、谜虫、跨马虫、海怪虫、足杯虫、灰姑娘虫、抚仙湖虫、云南虫、奇虾等动物舞动起来,对地球进行了一次光彩夺目的历史性访问。 奥陶纪海洋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是地球生命史上第一次大辐射,即第一次生物多样性大幅度增加。而第二次大辐射发生在5000万年后的奥陶纪(距今4.85亿~4.44亿年),且生物多样性是寒武纪大爆发时期的三倍。奥陶纪生物大辐射以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为基础,紧跟其后,“乘胜追击”,大辐射事件几乎贯穿了整个奥陶纪,是一个时间非常长、规模非常大的事件。 随着奥陶纪生物大辐射事件的到来,海洋霸权也开始易主。在奥陶纪地层中发现的化石以三叶虫、腕足动物、笔石动物、角石动物数量最多,珊瑚、苔藓虫、海百合、介形虫和牙形石等化石的数量也很多。节肢动物中的鲎类、脊椎动物中的有颌鱼类和无颌鱼类均已出现。      生命大爆发带来多样性的同时,加剧了竞争的残酷性,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想要在海洋中占一席之地,必须不断地改变自己。寒武纪末期,奇虾渐渐没落,取而代之的是游泳速度更快、体型更大、适应不同环境的肉食头足类,例如角石,这些头足类的后代是现代海洋中的章鱼、乌贼、鹦鹉螺。它们以超强的游泳和捕食能力占据着奥陶纪海洋霸主的一席之地。      那么我们该如何制作海洋杯呢?下面这个视频告诉你……

杏鑫注册链接_以科技创新为沈阳地调中心黑土地名片增色——新型土壤样品自动碎样装置样机成功试运行

杏鑫注册链接_以科技创新为沈阳地调中心黑土地名片增色——新型土壤样品自动碎样装置样机成功试运行
7个月前 (09-15) www.nxdzgc.com 杏鑫注册服务 75℃

以科技创新为沈阳地调中心黑土地名片增色——新型土壤样品自动碎样装置样机成功试运行 作者: 赵恩好 发布时间: 2020-05-12 来源:地调局沈阳地调中心    发布时间:2020-04-10 2020年4月7日,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实验测试中心牵头,联合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海珀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研制的土壤样品自动碎样装置样机试运行喜获成功。 该设备从设计到试产历时近一年,其间经过三次集中论证,在重锤的锤击力度、频率等方面完全模拟人工样品加工过程,在重锤及垫板的选材上,以实木为主,进而保证不破坏样品的原始组构特征,不对样品后期测试造成污染。7日下午,沈阳地质调查中心实验测试中心、土地生态室、航空航天大学、海珀科技有限公司等相关人员悉数到达样机生产场,以土壤实际样品来检验该设备的运行效果,结果令人满意,一致认为达到预期设计要求,完全满足黑土地野外制样需要。 黑土地相关科研项目,作为沈阳中心的重中之重工作,业绩突出,成果显著。新型土壤样品自动碎样装置的研制成功,将大大提高黑土地项目科研人员野外制样的效率、保证工作质量、改善工作环境,从而有力保障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实验测试中心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切实发挥技术支撑作用,为沈阳地质调查中心黑土地名片增色。 上一篇: 实验测试中心获批6种天然气水合物气体国家二级标准… 下一篇: 科普专著《爱恨交织的化学元素》正式出版

杏鑫在线注册_岷江
不朽的丰饶与美丽

杏鑫在线注册_岷江
<br>
<span>不朽的丰饶与美丽</span>
11个月前 (05-04) www.nxdzgc.com 杏鑫官网 106℃

全长735公里的岷江,是长江上游最大的一条支流。她从仙境般的阿坝州走来,向物产丰饶的成都平原而去,一路穿山越岭,奔向大海。她造就了泽被千古的都江堰,留下了奇异瑰丽的远古文明三星堆,养育了沿河两岸逐其而居的人民……她的惠泽之功,无论用怎样的言语表彰都不过分。 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阿坝州,西北部为川西北高原,东南部为高山峡谷地带。西北丘陵起伏,草原广阔,绿草既像海洋又像美丽的地毯。 一条河流的名分 对于四川来说,拥有神奇梦幻的阿坝羌族藏族自治州,是有福的。这里万峰竞起,河流密布。岷山主峰雪宝顶海拔高达5588米,有蜀山皇后之称的四姑娘山海拔6250米;水则有东南流而纳入岷江的大渡河及青衣江,北流而纳入黄河的黑河和白河。大河源于青山雪峰,青山得河流的围绕而更见雄奇妩媚,而人类便生息在这青山绿水间,逐水草而居,傍青山而眠。 一年没有绝对无霜期的阿坝州,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草泽风沛。岷江就发源于此,而后在乐山与南面的大渡河汇合后,直奔金沙江而注入长江。

杏鑫怎么注册_“刀山”敢上因景美
马来西亚的“刀山”PK中国的石林

杏鑫怎么注册_“刀山”敢上因景美
<br>
<span>马来西亚的“刀山”PK中国的石林</span>
11个月前 (04-23) www.nxdzgc.com 杏鑫注册服务 107℃

沙捞越姆鲁石林是由第三纪的石灰岩经150万年溶蚀、侵蚀而成,密布在山崖之上,片片直立,高耸入云,是世界上最高大的石林之一。 图1 沙捞越姆鲁石林 图2 比规模:精华集中,群星灿烂 云南路南石林(2)被誉为“世界喀斯特的精华”,它涵盖了地球上众多的喀斯特地貌类型,在面积约12平方公里中心景区内世界各地的石林仿佛汇集于此。沙捞越姆鲁石林(1)构成单一,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剑状石林分布区,它的面积比云南路南石林要小很多。 摄影/杨新民 攀岩 这座石灰岩构成的山的名字叫做“API”,海拔1700余米,而我们出发的营地则处于海拔100米左右的河谷。山的坡度极为陡峭,很多地方需要借助绳子、藤蔓才能攀爬上去。为了登上这面竖直的崖壁,执行总编单之蔷小心翼翼地踩着石尖、揽紧绳索。这是一次 “攀岩”,他身下遍布着刀尖状的石刃,仿佛置身“刀山”。 沙捞越——喀斯特的圣地 雨,不停的雨。屋顶被雨点敲击的像是架子鼓,没有一丝“残荷听雨”的浪漫,倒像是千军万马在屋顶衔枚疾走。一股股水流从屋檐倾泻而下如瀑布。雨是一阵一阵的,突然而来,倏忽而去,我统计了一下,从早6点到晚6点,12个小时里,下了10场雨。每一线雨好像都有一个铅坠儿坠着,直直的,沉沉的。风雨——这是我们温带人的经验,在赤道的热带雨林里,没有风,只有雨。几天来都是如此。这里年降雨量4000—5000毫米,约为北京的10倍。 我们是在马来西亚沙捞越州的姆鲁山国家公园5号营地。这里离马来半岛的吉隆坡很远很远,隔着大海,确切地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海岛——加里曼丹岛,岛的北部属于马来西亚和文莱,南部属于印尼。人们习惯称这部分马来西亚为“东马”,以便跟马来半岛的“西马”相区别。

杏鑫登录注册_家里有矿!矿物到底多有用?

杏鑫登录注册_家里有矿!矿物到底多有用?
1年前 (2023-02-28) www.nxdzgc.com 杏鑫官网 128℃

1.人类经济基础的矿石 从矿石中提炼出的金、银、铜、锡等贵重金属是人类最早的财富,人类以这些贵重金属为货币进行交易,以其为原料制造最早的金属生活用品。几千年来,金、银一直是公认的硬通货,至今,各个国家都有黄金储备,黄金仍然是世界经济最后的一颗“定心丸”。 2.为人间增添颜色的矿石 中国绘画所用的很多颜料来自矿石。矿物颜料有性状稳定、不易褪色的优点。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中所用的蓝色和绿色颜料,就取自石青与孔雀石。再如,赭黄色是取自于褐铁矿,正黄色取自于雄黄。 3.能治病救人的矿石 朱砂有静心安神的功效,在今天的中成药中仍在使用。雄黄有解毒杀虫的功效,中国一些地区至今仍有端午节饮雄黄酒的风俗。石膏则是中西医,内外科都有广泛用途的矿石,内服有清热泻火的作用,外用则可固定骨折病人的骨头。 4.矿石界的“防火卫士” 石棉、玻璃纤维是应用最广泛的隔热材料,而这两种材料都源于矿物。石棉的燃点很低,作为重要的防火材料,是锅炉设备常用的隔热保温层。玻璃纤维的主要原料是石英砂、氧化铝,具有很强的绝缘性、耐热性,因此被应用于制造电绝缘材料和绝热保温材料。 5.用“身体”造福人类的矿石 石英早在石器时代就被人类利用,制作成石斧、石箭来捕捉猎物。到了近代,石英又被用作光学仪器上的棱镜。石英晶体也被广泛用在时钟、手表上,因为石英晶体能产生高频震荡(每秒震动32768赫兹),而且极其稳定,好的石英钟每日计时可以精准到十万分之一秒。 6.化学元素:矿石中的精英 很多矿石提取其中的元素后,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例如,在赤铁矿中提取铁,在黄铜矿中提取铜,在铝硅酸盐矿中提取铝,在方铅矿中提取铅,用黄铁矿制作硫酸。国防工业中非常重要的元素铍是从含水硅铍石中提取的,铀元素主要是从沥青铀矿中提取的。 7.打开高科技之门的钥匙 芯片几乎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科技产品,而芯片的主要原材料是硅,同样取材于矿石。锂电池是如今电池领域的主流,锂则是从锂辉石、锂云母等矿石中提取的。 中国矿藏储量相对丰富的稀土,更是被称为“工业黄金”“新材料之母”。这是因为稀土在光、电、磁等物理特性上都有优良的性能,因此能够与多种性能各异的材料组合,形成性能优越的新材料。例如,被用作航天材料的钛合金、镁合金,都因为加入稀土而提高了性能。 随着科技的进步,一定还会有更多的新矿物被发现,而以矿物为原料开发出的新材料,也会不断丰富人类的生活,帮助我们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杏鑫注册链接_坚如磐石,到底有多“坚”?

杏鑫注册链接_坚如磐石,到底有多“坚”?
1年前 (2023-02-14) www.nxdzgc.com 杏鑫官网 118℃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石头,一直都是坚硬、坚贞、坚定、坚强的象征。我们用“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来形容一个人强大的意志和不懈的坚持,终能克服一切困难;“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珞(luò)珞如石“,则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理想信念坚定,思想有主见。 那么,坚如磐石,到底有多“坚”呢? 在现代岩石力学中,科学家们针对石头的强度进行了大量研究,可以为我们解答“石头到底有多结实”这一问题。当石头,或者说岩石,在受到力的作用,如锤子砸、斧头劈、凿子凿时,就会发生变形乃至破坏。但是需要多大的力才能使岩石破坏?这就涉及到岩石的强度问题。岩石在破坏前所能承受的最大的力,就是岩石的极限强度。

杏鑫登录注册_南极北极谁更冷?!一起看两极“真相”!

杏鑫登录注册_南极北极谁更冷?!一起看两极“真相”!
1年前 (2023-02-13) www.nxdzgc.com 杏鑫注册服务 113℃

位于地球南北两端的南极和北极,常年为冰雪所覆盖,自然环境恶劣、气候寒冷。我们通常所讲的南极和北极并不仅仅指的是南极点和北极点,而是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南极地区,通常指南纬60°以南地区,包括南极大陆、亚南极岛屿和环绕南极大陆的南大洋,是一块被海洋包围的冰雪大陆; 而北极地区,一般指北纬66.5°以北地区,包括北冰洋、边缘陆地海岸带及岛屿,是一片被大陆包围的冰雪海洋。那么这两个地方究竟哪一个更冷呢? 极地为什么气候寒冷? 地球的公转和季节变化 地球万物离不开太阳,太阳也是大气运动和天气、气候形成的主要能量来源。地球斜着身子自转和绕太阳公转,造就了地球的昼夜,南北极的极夜、极昼和地球上的四季。在此过程中,春分和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夏至和冬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赤道地区是全球接收太阳辐射能最多的地区、气候炎热;南北极是接收太阳辐射能最少的地区,所以气候寒冷。 在南、北极的冬季,近地面受极地冷高压所控制,高空为极地涡旋。南半球海洋多于陆地,且南极是被海洋包围的冰雪大陆,其中心地区是平均高度为2350米的冰原。但北半球是陆地多于海洋,且北极是被陆地包围的冰雪海洋,其中心布满海冰,海冰表面海拔高度仅数米。 在北极地区的海洋上,除海冰外还有很多开阔水域,其整体反射率小于南极, 北极地区下垫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远多于南极。种种原因导致南极的近地面极地冷高压和高空极地涡旋都要比北极的强。再加上南极极地冷高压的中心就在南极大陆上空,而北极并不是冷高压的中心所在地,北半球冬季极地冷高压的中心在西伯利亚。因此,南极比北极更冷。 1983年7月21日,坐落在南极冰盖腹地的东方站(南纬78º)测得了-89.2ºC的地表最低气温,这是现今世界上记录到的地面气温最低值;而在北半球地面最低气温并不出现在北极地区,在北冰洋北极点附近的海冰漂流站上,测到的极端最低气温仅-59ºC。北半球的地面最低温度是1962年在西伯利亚奥伊米亚康(北纬63º)测得的-71.2ºC。北极地区平均温度和最低气温都要比南极地区高近20ºC。 南极昆仑自动气象站(摄影:效存德) 2008年,中国在毗邻南极昆仑站的冰盖最高点(南纬81º)设立了自动气象站,目前记录到的地面最低气温是-82.3ºC,由于该地的海拔高度较东方站高出600多米,将来有可能会测得比东方站更低的全球地面最低气温记录。 其实南极比北极更冷,在植物分布上也有反映。众所周知,在南极是看不到树木的,中国南极长城站(南纬62°,还未进南极圈)经常看到的绿植是苔鲜和地衣,在更靠南的的南极中山站(南纬69°)只能看见地上稍微有些绿。 北极挪威通索(北纬69°)生长的大树(摄影:陆龙骅) 南极中山站(南纬69°)的植物(摄影:陆龙骅) 而在与中山站(南纬69°)纬度相当的挪威通索(北纬69º)却还有大树。 在北极短暂的夏季竞相开放的北极罂粟(摄影:陆龙骅) 在南极(南纬76º),不论冬夏到处都是冰天雪地,而在中国北极黄河站所在的斯瓦尔巴(即使到了北纬78°-79º),到了夏季,那里水草丰美,鲜花盛开,你不但也可以看到“树”(趴在地上长的桦树和身高不足10厘米的柳木),而且像洁白的北极棉、金黄和蓝色的北极罂粟、虎耳草、仙女木等也都在北极短暂的夏季竞相开放。当然,还有品种繁多的多年开花草本植物。如果你足够幸运,你还可以在北极苔原上看到苍蝇和蚊子,这么说来,北极相对于南极,可以说是更加生机盎然了。 南极为什么会出现臭氧洞? 南极臭氧洞(图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南极臭氧洞的出现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近40年来,南极每年春季都出现臭氧洞,而北极春季很难出现臭氧洞的原因,竟与南极比北极冷有关。 在春季,由于南极地区臭氧总量急剧减少,会出现低于全球平均值30%-40%的闭合低值区,通常这个值设定为220DU(多布森单位),与周围地区相比,就显得南极洲上空出现一个臭氧低值的“空洞”,这就是南极臭氧洞。南极臭氧洞并不是全年都存在的,只在南极春季出现。通常南极臭氧在7月下旬开始减少,8月中旬后就出现较为明显的臭氧洞,9月下旬到10月上旬臭氧空洞的面积最大,10月底后臭氧急剧增加,臭氧洞填塞,12月中旬恢复正常,就不再有臭氧洞了。南极臭氧洞的强度和范围时大时小,每年都有变化,因此“空洞”中的最低值也是波动的。 臭氧洞的形成需要满足2个必要条件:大气中存在有人类活动排放的氟里昂和溴化烃等消耗臭氧层物质(人为因素),这是春季南极臭氧洞形成的一个必要条件;而春季南极平流层极涡中较长时间的低温(自然因素),则是南极春季臭氧洞形成的又一必要条件。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在平流层极涡中低温(温度低于-78℃)条件下形成的冰晶云或液态硫酸气溶胶表面,吸附了大气污染物质,才能在极夜结束后,太阳再次照耀南极时,激发氯和溴的活性,通过光化学反应大量消耗臭氧,在南极春季形成臭氧洞。也就是说,只有这两个必要条件结合起来,才是形成臭氧洞的充分必要条件。 在南极,冬季平流层极涡的温度很低,通常在极夜结束后的春季,低温尚能维持一段时间,有利于臭氧洞的形成,也正是由于平流层温度、极涡强度和位置的变化,造成了各年南极臭氧洞强度和范围的变化。 北极居然也出现了臭氧洞? 1979-2018年南北极春季大气臭氧总量分布 (图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北极更加接近人类活动的地区,北极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也比较高,与南半球相比污染也更为严重;但由于南北两半球海陆分布和南北极下垫面差异等,对气候和大气环流也有很大影响。无论冬、春,北极平流层极涡中温度都比南极高,特别进入春季以后北极极涡很快崩溃导致温度升高。春季,当极夜结束后太阳光再次照耀北极地区时,北极平流层极涡中的温度大都在-78℃以上,很难满足形成平流层冰晶云的必要条件,加之在春季,北极地区臭氧总量通常为400-500DU(多布森单位)的高值区,故2019年以前,北极春季没有出现过臭氧洞。正是北极平流层春季温度高于南极,北极比南极暖,导致北极春季很难出现臭氧洞。 在1997年、2011年和2020年的春季,春季平流层极地涡旋中温度异常偏低,大气臭氧的化学亏损严重,出现了闭合的低值区,只是1997年和2011年最低值未达到出现臭氧洞的标准。而2020年由于北极地区大气环流异常,春季平流层极涡中温度持续偏低,平流层冰晶云面积也创新高,臭氧的化学损耗更大,低值低于220DU(多布森单位) ,故而首次出现了臭氧洞。 在目前大气环境被污染的情况下,南极臭氧洞的变化和北极臭氧洞是否出现,取决于南北两极春季平流层极涡及其低温状态的变化。2020年春,首个北极臭氧洞出现与春季平流层极涡的持续低温有关,是由大气环流等自然因素引起的,并无环境指示意义。 尽管我们对南极和北极的认识还停留在观察和摸索阶段,但为了尽可能地留住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也为了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对于南极和北极所做出的每一个改变,都需要怀着对地球母亲的敬畏之心。

杏鑫注册链接_雄安新区建设,地质工作策马先行

杏鑫注册链接_雄安新区建设,地质工作策马先行
1年前 (2022-12-18) www.nxdzgc.com 杏鑫注册服务 125℃

  “你家离雄安新区有多远?”最近几天,这应该是身在外地工作而老家在河北的人被问到的最多的话题。   颇有一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数梨花开”的意境。早几天之前,雄县、容城、安新,这3个县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尚是陌生的,还只是河北省中部经济发展滞后的几个县域,或者是旅行者寻访宋辽相距战道的怀古之地。但随着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一份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里顷刻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瞩目的焦点。   “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新华社在其评论员文章中这样表述。而官方对这个战略更是同时使用了“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等重量级词汇。   自此,在设立深圳特区的36年、设立浦东新区的24年后,第三个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正式诞生。   为什么是河北雄安?   第三个国家级新区为什么要设在这个早先并不太起眼的区域?   有关权威专家和官员的解释是——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整体格局中,雄安新区地处京津保腹地,与北京、天津距离适中,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是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首选之地。   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有利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共同形成北京新的两翼;有利于加快补齐区域发展短板,提升河北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水平,培育新的区域增长极;有利于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对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打造全国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加快构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这样的阐释是有其充分的事实依据的。   我们不妨先来回顾一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提出背景——   经济学里有一个很有名的指数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又称“资金总量”,是用来反映一个城市对资金的吸附能力的,是一个地区或者城市经济运行的结果,也是经济运行的动力之源。在我国,城市资金总量反应的不仅是自身GDP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也和这个城市在区域的辐射影响力紧密相关,远比GDP等指标更能反映一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以及发展潜力。   京津冀被誉为我国北方经济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地区。数据显示,2010年到2015年,北京汇聚的资金是天津的4.5倍,是河北全省的2.6倍,占了京津冀的63%。然而,由于巨大的虹吸效应,过去几十年来,河北高端人才流失、产业发展失衡、低端制造业污染严重,资金增长普遍低于全国平均增速,甚至出现了“环首都贫困带”。天津相比于其他3个直辖市,长期以来也存在自身特色不明显、民营经济欠发达的情况。而被赋予各项功能的首都北京也落下了严重的“城市病”:水资源短缺、交通拥堵、雾霾锁城、房价居高不下……自身发展条件亦严重恶化。   201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并首次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会议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的需要,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   2015年3月23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审议研究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当年4月30日,这份文件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并明确提出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今年2月23日,习近平专程到河北省安新县进行实地考察,主持召开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工作座谈会,提出要高起点高标准推进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将新区打造成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按照要求,雄安新区将成为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   雄安新区的成立,标志着中央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两项重大战略举措已经清晰地浮出水面并决定正式实施。有专家表示,这样的发展思路与当年的深圳特区、浦东新区一样,是为城市发展提供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也将在未来为很多区域疏解、承接起到示范作用。   万马前行,需要“开路先锋”   一份由地质部门提供的有关保定市水文及工程地质报告,显示了雄安新区所在区域的地质特征及其具备的发展建设的良好潜力。“地表面平坦,地质条件单一,地下水埋藏较深,水量丰富。由白洋淀、藻杂店、烧车店、捞王淀等组成为天然积水区。地层冲洪积平原主要为第四系冲洪积物组成,沉淀环境稳定。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构造相对稳定。无不良地质现象,未发现有明显地质断裂,破碎等构造。”另据资料显示,雄安新区还集中拥有华北地区高质量地热资源。   首都功能转移、高速铁路、地热能供暖制冷、休闲旅游……详实的地质资料,让这些成为可能。   1956年初,毛泽东在听取地质部工作汇报后指出,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地质工作要提早一个五年、一个十年计划。地质工作必须先行,走在国民经济建设的前面。并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地质部是地下情况侦察部。地质工作搞不好,一马挡路,万马不能前行。”   1957年,刘少奇同志在接见北京地质勘探学院应届毕业生代表时也强调:“地质工作者是建设时期的游击队、侦察兵、先锋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开路先锋”。   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地质工作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地质勘查和科学研究成就卓显,这为新中国独立的工业体系建立提供了矿产资源保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事实证明,地质工作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新中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初期。当前,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党中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和新的发展理念的新的历史节点上,地质工作的重要性作用更加凸显。加强地质工作,不仅是缓解资源约束、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城乡建设、开展国土整治的重要基础,也是防治地质灾害、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手段。无论是从开展国土资源调查,还是进行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和矿产勘查工作,无论是开展农业地质、城市地质、旅游地质,还是为城市空间布局、产业升级转移、扶贫攻坚、废弃矿山生态治理恢复等提供技术支撑,都离不开地质工作。因此,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加强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等工作。   就京津冀协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7点明确要求,大都牵涉到地质工作。其中,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等,更是与地质工作紧密相关。   建设新区,地质工作先行   事实上,根据中央精神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2014年,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的地质工作迅即全面展开。   近3年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深刻理解党中央的战略意图,充分发挥地质工作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基础性和先行性作用,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   为支撑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2015年7月,中国地质调查局发挥专业优势,会同京津冀三省(市)国土资源部门,系统梳理了京津冀地区以往地质调查成果,全面研究了京津冀地区地下水、耕地、地热、地质遗迹、区域地壳稳定性等地质资源环境条件,以及活动构造、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水土污染等问题,着手编制《支撑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地质调查报告(2015年)》,并向国务院呈报。   2015年8月,中国地质调查局决定联手京津冀三省(市),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地质工作联动机制,制定并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地质工作响应计划》。2015年11月,国土资源部与京津冀三省(市)人民政府正式商定构建地质工作协调合作机制,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国土资源和地质环境保障。   2016年2月26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地质工作研讨会在京召开。会上,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钟自然,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刚,天津市副市长尹海林,河北省副省长张杰辉,代表一部三省(市)签署会议纪要,标志着京津冀地质工作协调机制正式建立并运行。   会议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交通、产业、生态三个领域率先突破,迫切需要基础地质调查工作提供强力支撑;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迫切需要加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积极服务民生、支持脱贫攻坚,迫切需要充分发挥地质调查的独特专业优势;一部三省(市)合作具有良好基础,地质工作潜力巨大。   会上,《支撑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地质调查报告(2015)》正式发布。报告指出,“十三五”期间,国土资源部将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和京津冀三省(市)国土资源及地勘部门,按照“一网(重要交通通道)、三区(非首都功能疏解与产业升级转移承接区、生态环境保护区、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区)、一支撑(技术支撑体系)部署综合地质调查工作,不断深化地质环境演化规律的认识,构建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体系和京津冀综合地质信息平台,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实施提供基础支撑和服务。   会上,《支撑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地质调查实施方案(2016-2020)》正式启动实施。根据《方案》,2016~2020年,中央财政将部署完成京津冀地区11个节点城市和主要城镇(微中心)1∶5万综合地质调查,综合评价国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在白洋淀、衡水湖、七里海等重点湖泊湿地,开展1∶5万环境地质调查,重点查明湿地变化特征,包气带及含水层地层结构,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补排关系,分析湿地演变、退化、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湿地保护方案。此外,还将开展京津冀地质环境综合监测体系、京津冀综合地质信息平台、京津冀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以及地球关键带地质调查与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等科技创新工作。建立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监测预警平台。   事实上,作为京津冀三地地质工作任务的主要承担者,三省市地勘局也已开始了地质工作的转型升级,着力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实施提供基础支撑和服务。其中,北京着重开展城市地质工作,建设重要战略性资源地质保障工程、生态环境地质保障工程和首都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平台。天津服务都市现代农业、高产高效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发展和重大地质问题,推进地质工作服务区县生态城市建设改革试点,开展地热资源可持续利用。河北进一步推进京津冀地区地面沉降研究,积极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工作,加强省内土地质量地质调查与海洋地质矿产资源调查。   千年大计,任重而道远   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筑造经得起检验的历史性工程——这是中央对建设雄安新区提出的要求。从“快建大建”到“建慢点建好点”,新区承载的打造中国发展方式转型样板的任务不言而喻。   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矛盾突出,是京津冀可持续发展最大的阻力。把脉京津冀地区资源环境问题,需发挥地质工作基础先行作用。   《支撑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地质调查报告(2015)》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具备的6个有利资源环境条件和需要关注的8个重大地质问题。   其中,有利的资源环境条件包括——   地下淡水资源总体较好。调查显示,京津冀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188亿立方米/年。可直接或经适当处理后作为饮用水源的占62.6%。   耕地资源好于全国平均。调查显示,在京津冀已调查的8347万亩耕地中,99.2%为无重金属污染或超标的清洁耕地。富硒耕地284万亩,占全国已发现富硒耕地面积的5.4%,主要分布在天津周边、唐山东部、保定周边、石家庄东南部、邢台南部、邯郸西部等地区。   地热资源可以持续开发。调查评价表明,京津冀规划区13个地级以上城市浅层地温能每年可开采热量折合标准煤9200万吨。目前,京津冀地区采用浅层地温能供暖制冷面积8500万平方米,占全国利用浅层地温能供暖制冷总面积的20%,是我国浅层地温能开发程度最高、用于建筑物供暖制冷规模最大的地区之一。   工程地质条件总体良好。调查评价表明,京津冀区域地壳相对稳定区占全区面积的85%。可通过现有工程技术手段保障城市发展和重大建设工程运行安全。   旅游地质资源丰富多样。调查评价表明,区内分布地质遗迹326处,类型丰富,是记录地质历史事件的重要载体,也是开展地质科普教育、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   地质调查支撑精准脱贫。近10年来,通过实施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地下水勘查与打井示范,施工探采结合井226眼,直接解决了当地32万人饮水困难问题。   需要关注的是,《报告》也提醒,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内尚存在如活动断裂带、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地下水抽采、填海造陆导致的工程地质条件变化,以及老工业区和城镇区周边重金属严重污染或超标的耕地治理、矿山复垦等问题。   对此,《支撑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地质调查实施方案(2016-2020)》特别提出,在要坚持调查研究一体化,深化活动断裂、地裂缝、地面沉降等重大地质问题的认识,加强地热能开发利用、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水土污染调查与修复等技术方法的研发与创新,提升破解制约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资源环境问题的能力。   京津冀地区地质调查,需要突破传统地质工作方法。京津冀协同发展地质工作研讨会提出,要充分运用地球系统科学理论,加强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装备研究,不断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延伸地质工作服务链条,探索建立大地质工作模式。依托云计算技术,构建分类分级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体系,实现基础信息检索、资源环境情势监测、承载状态预警发布和决策响应等功能,打造地质工作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先行区等等。   建设雄安新区是一项历史性工程,是我们这代人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遗产,尤其需要保持历史耐心,有计划分步骤推动新区建设。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高标准高质量组织规划编制,科学规划空间布局、功能定位,规划好再开工建设,不留历史遗憾;以改革开道,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建立体制机制新高地;以民生为本,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补齐环京津冀周边地区社会事业发展、公共服务水平短板;以实干铺底,坚持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一件件事认真办,一茬一茬踏实干,一张蓝图干到底,让雄安新区建设经得起历史检验。   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地质工作带来了重大机遇。当前,一场地质调查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正在拉开序幕。地质工作,撸起袖子加油干!   

杏鑫在线注册_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推动“化学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实施

杏鑫在线注册_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推动“化学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实施
1年前 (2022-12-05) www.nxdzgc.com 杏鑫官网 138℃

  纪念欧洲联盟地质调查局地球化学工作组成立30周年、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全球地球化学基准委员会成立20周年会议近日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中国地调局物化探所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全球地球化学基准委员会共同主席王学求博士应邀参加了本次会议。   出席会议的有来自欧洲各国地质调查局的地球化学专家和部分国际地球化学家,共有包括来自挪威、法国、英国、西班牙、芬兰、奥地利、瑞典、荷兰、保加利亚、葡萄牙、匈牙利、意大利、德国、丹麦、斯洛伐克、塞尔维亚、纳米比亚、中国、智利、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的39位地球化学家参会。   会上,各国专家共同交流和分享了欧洲与全球地球化学基准计划及应用于环境、资源、农业、健康等领域内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欧洲及全球地球化学研究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建立各大洲及主要区域全球地球化学基准委员会工作组的可能性;探讨了建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国际合作网络,加强国际中心与全球地球化学基准委员会和欧洲地质调查局地球化学专家组等相关国际组织的联系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化学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全球地球化学基准计划的关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于2016年5月12日,依托中国地调局物化探所建立运行。该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派代表出访,对于宣传国际中心、加强其与欧洲等相关国际组织的联系,促进国际中心国际合作网络的建设,推动“化学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