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怎么注册_贵州六盘水地区石炭系压裂测试获页岩气工业气流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在贵州省六盘水地区部署实施的黔水地1井,日前经直井压裂测试获得日产1.1万立方米的页岩气流。这是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贵州六盘水地区针对石炭系页岩压裂测试首次获得工业气流,该发现将有力引领带动滇黔桂地区石炭系页岩气勘查开发,有望为“十四五”时期页岩气调查拓展新领域。 黔水地1井于2019年6月开钻,当年11月底完钻。该井在打屋坝组钻遇近600米厚优质页岩地层,钻井过程中气测显示活跃,展示了该层段良好的页岩气勘探潜力。之后,工作人员优选打屋坝组1600~1928米直井段分4段实施压裂,近期测试获得日产1.1万立方米的工业气流。 下一步,中国地调局将加强探采可行性及环境影响研究,开展石炭系资源潜力、技术经济、环境影响“三位一体”页岩气资源综合评价,深入探索页岩气成藏规律,进一步优选优质勘查区块,为油气勘查开采体制改革提供有力支撑。
杏鑫在线注册_四川宜宾市兴文县发生5.7级地震 自然资源系统迅速开展震后地灾排查
图为地质队员正在现场用无人机勘察灾情。罗会江 供图 12月16日12时46分,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发生5.7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发生后,自然资源系统迅速开展地灾排查。 16日14时,四川省自然资源厅派出专家组一行5人紧急赶赴地震灾区。此前,宜宾市国土资源局已第一时间组织人员赶往现场配合抢险救灾,组织开展震后次生地质灾害排查和应急处置工作。四川省地矿局202、405地质队也派出了专业队伍赶往现场。其中,202队成立4个应急小组,派出两辆车共计13名专业技术人员前往灾区第一现场——兴文县周家镇开展工作。同时,无人机分队也赶赴灾区。 截至16日17时30分,兴文县共有16人受伤,均在乡镇卫生院治疗,无生命危险;各乡镇有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因地震产生的小范围道路、电力、通讯受损,正在抓紧抢修恢复,相关救援队伍已在现场开展救护工作。据四川省地震预报研究中心介绍,初步研判,兴文地震属主余型地震,烈度为7度,短期内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但存在发生4.5级左右强有感余震的可能。
杏鑫登录注册_陕西两个地质遗迹调查项目野外验收获评优秀
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主办的“陕西宁强禅家岩落水洞村地质遗迹调查与保护科普示范”和“陕西汉中典型地质遗迹调查综合利用示范”项目野外验收近日圆满收官,野外工作成果均被评为优秀级。 上述两个项目由地质环境监测院组织实施,旨在充分挖掘地质遗迹资源,进行科学宣传和保护利用,助力地方脱贫和经济发展。“陕西宁强禅家岩落水洞村地质遗迹调查与保护科普示范”是2018年首批在陕西、浙江和江西三省实施的全国地质文化村示范项目之一,由陕西省地质调查院承担;“陕西汉中典型地质遗迹调查综合利用示范”由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承担。 专家组一行首先对宁强工作区内的西流河峡谷、大洞门洞穴、文家坪褶皱、地洞河天坑、落水洞等典型地质遗迹点,以及宁强禅家岩落水洞地质文化村展览馆等进行了野外验收。随后,专家组深入被称为“世界最美天坑”的宁强禅家岩地洞河天坑,对天坑和地下暗河系统进行调研。 在项目野外验收会上,专家组听取了项目野外工作全面汇报。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党委书记、院长洪增林向与会领导和专家介绍了汉中天坑群近几年取得的成果和下一步研究的具体方案,受到上级领导和专家的肯定。专家们一致认为,项目取得的原始资料丰富,真实可靠,野外调查成果突出,达到了设计书的要求,地质文化村示范初见成效,野外验收均被评为优秀级。 地质文化村是地质遗迹调查工作成果转化应用形式的创新,是一种集当地的地质遗迹资源、地质科普、特色乡土文化于一体,旨在实现宜居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乡村。该项目的实施,必将助力宁强县禅家岩脱贫致富,促进地方经济绿色发展。
杏鑫在线注册_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成都)正式挂牌
12月10日,青藏高原及东南亚南亚地学学术交流暨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成都)挂牌活动在四川成都举行。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巡视员张陟,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严光生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宝珺、翟明国、许志琴出席会议。 张陟表示,地质矿产一直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框架下,中国自然资源部与东盟国家矿业主管部门建立了长期深厚的合作友谊,双方高层往来密切,对话沟通频繁,在政策协调、信息共享、合作研究、人才培训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合作,为中国-东盟地质矿产领域务实合作营造了良好环境。 严光生表示,地学合作中心要坚持目标导向,围绕中国、东盟在资源、能源、环境等领域的共同需求,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聚焦区域重大地球科学问题,切实推进区域地学矿业一体化。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将继续加强与东盟国家地学机构的项目合作、学术交流、人员培训和实验室建设,重点开展跨境地质对比与编图研究,地学与矿业信息数据库共建等工作,服务好双方民生与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是在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和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联合东盟各国地学矿业机构共同建设与管理的国际合作交流平台,下设成都和南宁两个基地,按照“两地挂牌,分体运行,统筹协调,无缝对接,责任明确”的原则运行。 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主任、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主任李文昌介绍了近年来中国-东盟地学合作成果以及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成都)建设方案。 学术交流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青藏高原及东南亚南亚地学研究最新进展作了学术报告。 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有关部室,成都市国土资源局、成都市科技局、天府新区管委会有关部门,广西、四川、云南、贵州、重庆、西藏相关地勘单位,冶金、核工业、煤田、有色等行业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杏鑫怎么注册_为“地球之肾”固本培元 ——记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滨海湿地团队
按: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强调地球系统内部多圈层的有机联系,对生态修复与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湿地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生态净化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在人口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双重压力下,大量湿地被改造成农田。另外,加上过度的资源开发和污染,湿地面积大幅缩小,湿地物种受到严重破坏。而湿地破坏导致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八月盛夏,时值酷暑。在江苏盐城滨海湿地,伴随着夕阳的逐渐消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滨海湿地团队成员也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拖着疲惫的身体从3米高的芦苇丛中走出,脱掉自己的“装备”——防晒帽和厚重的叉裤,汗水早已浸透贴身衣服,每个人身上都布满了蚊子留下的“累累战果”。既然如此,何不来比拼一下,“1、2、3……25”“好,我宣布获胜者是新加入的女队员小谢,下面请小谢发表感言。”小谢则意味深长地说:“看来今天是公蚊子多啊!”欢声笑语过后,大家开始乘车返回驻地,颠簸中不觉渐入梦乡……这就是滨海湿地调查平常的一天,累并快乐着。 多年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滨海湿地团队长期致力于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综合地质调查与研究工作,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在滨海湿地形成演化、水文特征与生态系统模拟、海水入侵对湿地生态系统影响、湿地系统碳循环、湿地移除污染物研究以及湿地修复和湿地可再生资源绿色开发利用等方面,获得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其中部分成果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不辞劳苦 成绩斐然 战高温、斗严寒,一年四季、风雨无阻地深入野外调查一线,闯芦苇荡、穿沼泽地,用脚步丈量每一寸湿地的沟沟坎坎,平均年龄38岁,具有博士学位人数占93%……这就是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滨海湿地调查队伍。10多年来,这支队伍主持地质调查项目5项,原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1项,科技部支撑计划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项,发表论文255篇(其中被SCI收录119篇),获得专利19项,出版专著2部,获国土资源科技奖、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奖、部国际合作先进集体等多个荣誉称号。在团队负责人叶思源研究员的带领下,这支精干团队以国家需求为目标,在湿地理论创新、生态修复实践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为支撑服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 为建设覆盖我国首个盐沼湿地生态功能监测网系统,学科带头人叶思源研究员带领团队奋战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炎炎夏日,她带领团队深入到芦苇沼泽,不仅要忍受芦苇荡中40℃的高温炙烤,任由汗水湿透了层层衣衫,而且还要直面成群的蚊虫、吸血的蚂蟥、危险的沼泽。最终,他们凭借顽强的意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完成了一次次精准测量,取得了一组组科学数据。多少次披星戴月、多少个不眠之夜,他们坚持着、奋斗着,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建成了我国首个覆盖长江以北滨海盐沼湿地生态系统多圈层原位监测网络(CROWN:Coastal-wetland Research on Warming Network),并与欧美同类监测网构成全球滨海湿地多圈层监测系统,形成了不同纬度、不同地质环境、不同生境的对比,可持续产出科学数据,服务于政府决策和重大生态问题的解决。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21世纪初,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滨海湿地领域的调查和研究还有一定差距,亟需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形成适合于我国实际的湿地研究的科学体系和开发治理有效模式。为此,该团队在2010年组织了“美国滨海湿地可持续发展与全球变化学术前沿青岛夏季讲习班”,10多名欧美顶尖湿地科学家齐聚青岛,交流湿地调查研究的经验、方法,拓宽研究思路,帮助湿地团队建立了立足于国际前沿的学科发展平台。 2012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滨海湿地生物地质重点实验室挂牌成立,实验室以“滨海湿地地质、环境、生态、资源”为特色,围绕国际滨海湿地生物地质科学技术发展前沿和热点,突出国家中长期国民经济建设和开发管理需求,集中力量开展滨海湿地基础地质与沉积环境演化、地表过程与生态地质遥感、水动力环境、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生态系统固碳功能评价、生态环境地质监测以及生态修复技术等调查和研究,为地质调查事业长远发展提供知识储备、技术储备和专业技术人才储备,引领中国地调局滨海湿地研究走向国际先进水平。 通过国际合作实现资源和人才的优势互补是该实验室的一个重要特色。依托局重点实验室,湿地团队积极开展与美国、丹麦、西班牙、新西兰等国的10多个科研机构开展科技合作和技术互助,实现资源和人才的优势互补,合作发表论文50余篇,联合培养来自美国、丹麦、瑞典研究生6名。2016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滨海湿地生物地质重点实验室在江苏常熟成功承办了第十届国际湿地大会的“全球变化和环境因子对滨海湿地服务功能的影响”分会。来自欧美国家的23位学者齐聚江苏常熟,围绕滨海湿地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生物地球化学等多个学科展开研讨。滨海湿地团队也全面展示出了近年来在滨海湿地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研究成果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2018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滨海湿地生物地质重点实验室客座教授劳斯获得“2018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受到了李克强总理和刘鹤副总理等国家领导人接见。 基于之前良好的国际合作基础,湿地团队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部署,积极筹备建立国际滨海湿地研究中心,与国内包括北京大学、中科院等16家科研机构和国际13家研究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围绕滨海湿地学科发展国际前沿和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重大生态地质问题,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深入开展全球典型滨海湿地生物地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使中心成为解决全球滨海湿地重大科学问题的创新平台以及人才培养基地。 目前,湿地团队正在牵头实施全球典型滨海湿地生态地质环境监测网建设工程大科学计划,该工程可同时开展不同纬度带、不同生境、不同历史演化阶段地质体对比研究,能有效阐明滨海湿地水-土-气-生不同圈层相互作用机制,深受国内外科技界关注。目前,监测网已在国内辽河三角洲湿地、黄河三角洲湿地和江苏盐城湿地建成使用,并在国外的美国佛罗里达湿地、西班牙埃布罗三角洲以及丹麦斯凯灵恩半岛湿地投入使用。该监测网除自动获得一些观测数据外,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气候条件、不同植物生境条件下进行现场精确数据测量,包括对二氧化碳通量、植物呼吸温室气体、孔隙水化学、土壤微生物群落、地表高程、碳分解速率及植物生理参数等方面的测量。该大科学计划的实施,将在解决海平面变化、气候变暖等全球重大科学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 “产学研”让成果开花结果 近年来,团队围绕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转化,自主开发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10多项,开创性地将自主研发的滨海湿地生态功能探测技术应用于湿地资源调查评价,获得国内外专家高度评价。其研制的设备为滨海湿地生态功能监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和调查手段,并且获得多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成果,且部分成果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湿地修复技术能有效改善滨海湿地的生态环境,并且取得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团队首次向世界推出了湿地植被芦苇纤维生长新技术,服务于造纸工业,开辟了湿地资源绿色利用新途径,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科技扶贫带来可观经济效益,并为发展中国家开发利用和保护湿地资源提供了新思路。 团队建立了一个专业型的滨海湿地科技网站(www.coastalwetland.org) ,推进湿地学科发展,同时建立了一个科普型网站(www.shidikepu.org),通过科普教育向大众普及滨海湿地环境保护、地质演化、生态修复等方面的知识,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服务社会大众。 征程万里再奋蹄 10多年来,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已形成一支初具规模的湿地调查研究队伍,在未来3年内将整合建成一个具有行业特色和优势的滨海湿地科技创新团队,并争取利用5~10年时间汇聚国际一流滨海湿地多学科创新人才和团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杰出创新能力的领军人才和国际一流专业团队,打造一支人员精干、高素质、高水平、装备精良的具有较高水平和国际影响的科研队伍,创新一套国际化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 同时,未来他们将围绕国际滨海湿地科技前沿热点和我国滨海湿地资源、环境、灾害等地质问题,致力于滨海湿地前沿领域国际合作调查和研究,主导实施全球典型滨海湿地地质演化及生态环境效应对比研究大科学计划,持续记录滨海湿地生态地质环境动态变化等科学数据,建立不同类型典型滨海湿地生物地质演化模式,引领湿地多学科交叉发展和理论、技术体系创新,打造滨海湿地调查、监测、模拟、测试和研究一体化的国际合作平台,为全球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力量;倡导滨海湿地可再生资源绿色利用、蓝碳交易以及生态红线保障体系等成果的转移转化,提高国际社会服务能力,推进科普教育,促进国际滨海湿地知识共享,搭建科学团体、政府决策机构和社会公众的国际网络,保障中国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在全球变化和生态环境效应等一些关键问题获得充足发展,引领国际滨海湿地领域研究。 滨海湿地科研团队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责任、创新、合作、奉献、清廉”的新时代地质工作者核心价值观,以执着创新的科学精神、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展示了新时代海洋地质工作者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杏鑫在线注册_专家评出我国世界级地质遗迹248处
近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在京召开全国重要地质遗迹名录专家鉴评会,专家根据全国重要地质遗迹调查项目的调查成果,评鉴出世界级地质遗迹248处。 据了解,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依托全国重要地质遗迹调查项目10多年来的调查成果,在广泛收集筛选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重要地质遗迹进行分析对比和初步鉴评,提出了全国第一批世界级地质遗迹推荐名录,共推荐世界级地质遗迹307处,内容包括地质遗迹的命名、地理位置、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和保护级别等。 专家组对全国第一批世界级地质遗迹推荐名录进行了审查、核定和补充,最终鉴评提出世界级地质遗迹248处。其中,基础地质大类地质遗迹126处,包括地层剖面49处、岩石剖面4处、构造剖面13处、重要化石产地35处、重要岩矿石产地25处;地貌景观大类地质遗迹103处、包括岩土体地貌47处、水体地貌26处、构造地貌6处、火山地貌8处、冰川地貌13处、海岸地貌3处;地质灾害大类地质遗迹19处,包括地震遗迹6处、地质灾害遗迹13处。 专家组表示,此次鉴评成果是全国重要地质遗迹资源概括性、总结性和精华性的体现,为下一步鉴评国家级地质遗迹名录和第二批重要地质遗迹名录奠定了基础。
杏鑫怎么注册_中国国际地学计划(IGCP)项目学术研讨会暨全国委员会2018年工作会议召开
12月11日-12日,中国国际地学计划(IGCP)项目学术研讨会暨全国委员会2018年工作会议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成功召开。 本次年会是中国IGCP全委会首次以开放学术研讨会形式召开。中国国际地学计划全委会委员、特邀代表、国际地学计划项目国家工作组负责人、新申请项目代表、中国地质大学学生代表等近200人参加会议,中国地质大学殷鸿福院士、金振民院士、国际地科联主席成秋明教授、中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一级调研员乔正顺应邀参加会议。 全委会主任侯增谦在发言中表示,中国由地质大国走向地质强国,地球科学家必须要有全球视野,必须加强与全球科学家的合作交流、加强与国际学术机构的密切协作。IGCP科学计划是我国地学国际合作活动中持续最长、规模最大、成效最显著的国际科技合作活动之一,成为中国地质学家了解国际地学前沿的桥梁,也是国际地学界了解中国地学发展的窗口。更为重要的是,通过IGCP项目组织实施,造就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战略科学家和造诣深厚的学术大家。 会上通报了由我国科学家担任第一负责人或联合负责人的IGCP项目中国国家工作组与会交流了最新研究进展。项目成果涉及古生物学、地层学、沉积学、大地构造、深部过程、海洋-陆地生态系统、环境变化与地质灾害、地球关键带、第四纪地质等学科领域和前沿研究热点。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中国科学家共参与141项IGCP项目,其中128项已完成,13项仍然在研。中国科学家担任项目负责人的共68项,78人次。其中第一负责人30人次,共同负责人48人次。2018年8月,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周卫健院士当选国际地球科学计划理事会成员,分管全球变化科学主题,任期为2018-2021年,他的当选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地球科学计划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国际地球科学计划(简称国际地学计划)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自然科学计划之一,也是联合国系统唯一的国际地球科学发展计划。该计划于1974年正式实施至今。 截至目前,IGCP计划从全球科学家倡议、申请的600余个项目中,资助支持了360余项国际地学合作项目,全球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名地球科学家参与其中,为解决诸多具有全球性、洲际性和区域性意义的、与人类社会密切相关的重大地学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
杏鑫登录注册_改革开放40年的地质工作
改革开放40年来,地质工作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决策部署,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主线,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拓展服务,构建了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分体运行、中央与地方分工合作的地质工作体系,形成了以保障能源和其他重要矿产资源为主体,陆域与海洋统筹、境内与境外并举、支撑服务各行各业的地质工作新格局,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得到大幅提升,取得了丰硕成果,在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性、先行性作用不断增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地质工作更是取得了南海天然气水合物成功试采、长江经济带页岩气勘查开发重大突破等一批重要成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历史性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 地质工作的历史性贡献 改革开放的40年,是地质工作实现跨越发展、创造辉煌成就、作出巨大贡献的40年。 (一)有力保障了国家发展对能源矿产的巨大需求。 能源矿产是国家资源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命脉,中国经济奇迹的创造,离不开能源矿产的有力支撑和保障。40年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增长了近7倍,其中煤炭和石油5.7倍、天然气15.2倍,累计消费煤炭760亿吨、石油101亿吨、天然气2.2万亿立方米。 40年来,广大地质工作者继承优良传统,付出巨大努力,保障了国家能源安全。在煤炭地质方面,累计探明煤炭资源储量1.3万亿吨,生产原煤740亿吨,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油气地质方面,相继在渤海湾、鄂尔多斯、塔里木、四川等盆地,实现油气勘查的重大突破,再造了“三个大庆”(渤海湾、鄂尔多斯、塔里木等油气产量均超过5000万吨),形成了东西并重、海陆并举、天然气和页岩气快速发展的勘查开发新格局。累计探明石油和天然气技术可采储量104亿吨和8.2万亿立方米,生产原油63亿吨、天然气1.86万亿立方米,保障了这一时期62%的石油和84.5%的天然气消费需求。2017年石油、天然气剩余技术可采储量分别相当于1978年的1.8倍和32倍。石油产量2010年突破2亿吨,近十年来保持基本稳定。天然气产量2017年达1480亿立方米,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为能源结构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页岩气、砂岩型铀矿、地热能等勘查开发取得重要进展,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试采迈出历史性步伐,有望成为我国能源战略接续资源。 (二)有效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对非能源矿产的巨大需求。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21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非能源矿产消费全面高速增长,大宗矿产原材料消费量增长数倍至数十倍。2017年与1978年相比,粗钢消费量增长16.3倍、铝58倍、铜32.7倍、钾盐17倍。40年间,粗钢累计消费104亿吨,铝3亿吨、铜1.3亿吨,钾盐2.5亿吨、水泥300多亿吨。2017年,我国钢、铜、铝等20多种矿产消费量占全球消费总量的40%以上。 非能源矿产勘查成果有效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巨大需求。40年来,我国累计探明铁矿石资源储量515亿吨,铝土矿46亿吨,铜8400多万吨,钾盐11亿吨,等等。累计生产铁矿石198亿吨、铝土矿6.5亿吨,以及数以千万吨计的铜铅锌等大宗矿产,基本保障了这一时期大宗矿产50%以上的累计消费需求。钾盐国内供应能力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不足5%,近年来迅速上升到70%左右,对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在资源大量消耗的同时,绝大部分矿产的保有资源储量实现了增长,其中2017年铁矿石、铜、铝、铅、锌、钾盐保有资源储量分别相当于1978年的2倍、2倍、4.3倍、4倍、3.3倍和5.2倍,为我国矿产资源安全保障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地质工作不但为我国规模庞大、种类齐全的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化工和非金属等行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工业粮食”,而且为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及300多个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资源支撑。 (三)有力支撑了国家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规划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交通、能源、水利、海洋等领域的重大工程与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屡创奇迹。地质工作不仅争当规划建设的开路先锋,还为安全运营保驾护航,在重大工程与基础设施的规划选址选线、优化建设方案、工程勘查施工等方面,发挥了基础性、先行性支撑作用。无论铁路、公路、隧道、输油气管线、输水管道,还是机场、港口、桥梁、核电站、水库大坝等,都有地质工作者的贡献。地质工作有力支撑服务了三峡工程规划建设全过程,在大坝选址、百万移民迁建城镇选址、千里库岸防护、库区生命安全和三峡航道安全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针对青藏铁路穿越强烈活动断层和高寒冻土区的特殊复杂地质条件,地质工作提供了线路优化和路基改造工程技术方案。通过区域地壳稳定评价,为广东大亚湾、浙江秦山等核电站选址甄选出适宜建设的“安全岛”。有效处置了港珠澳大桥、杭州湾大桥选线建设遇到的海底隧道突水突泥、浅层气溢出、潮流侵蚀等工程地质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地质工作为我国13万公里高速公路、3万公里高速铁路、40多个亿吨级港口以及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天眼”FAST工程等国家超级工程规划建设与安全运行提供了基础保障。 (四)精心服务区域发展战略和城镇化建设。 近20年来,根据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需求,大力推进19个国家级重要经济区城市群环境地质调查,完成34个大中城市的城市地质调查,系统总结分析了337个主要城市的资源环境优势和需要关注的重大地质问题,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提供了基本地质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聚焦“一带一路”,围绕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河北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等规划建设,在加强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多门类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形成一系列关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的成果报告,为优化城市群发展布局、保障城市安全、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等提供了依据。 (五)多方位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发挥地质工作专业优势,在矿山修复治理、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水土污染防治和荒漠化治理等方面积极探索,成效显著。累计修复治理矿山面积110万公顷,建成国家矿山公园72处,促进了江苏徐州、湖北黄石等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充分发挥地质遗迹的科普、旅游和生态功能,建设国家地质公园209处,其中37处为世界地质公园,使我国成为世界地质公园最多的国家,累计带动旅游人次超过12亿,创造经济价值约6000亿元,提供300多万个就业岗位。开展土壤质量和地下水水质调查评价,基本建成由2万个站点组成的国家地下水监测网,为水土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技术支撑。通过土壤改良、地下水科学利用技术示范等,支撑了荒漠化、石漠化、土壤盐渍化综合治理,为率先在全球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贡献了地质智慧。近年来,以福建省、海南省、承德市、宜昌市为地质工作支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探索开展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生态地质调查、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等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六)卓有成效地服务民生改善。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发挥地质专业优势,在服务饮水安全、脱贫攻坚和粮食安全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建成了地下水供水水源地1800多处、各类开采井9700多万眼,满足了北方地区60%和南方地区30%的生活用水,其中,在全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区实施地下水供水勘查示范井2.6万多眼,解决了2200多万人饮水困难。这些工作,为我国提前6年实现联合国千年宣言确定的饮水安全发展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在赣南、乌蒙山区等贫困地区发现大量矿产地、矿泉水、地质遗迹、富硒土地等资源,促进了贫困地区绿色矿业、富硒特色农业、地质旅游业等产业发展,惠及2000多万人,带动2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走出了一条“地质+”特色扶贫之路。完成了主要粮食主产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圈定了一批富含硒等营养元素的耕地和部分受污染土地的分布范围,有效支撑了土地利用规划、特色农业发展。 (七)努力筑牢防治地质灾害的生命防线。 完成了全国地质灾害隐患的初步调查,对已发现的近30万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现了群测群防全覆盖,建立8500余处专业监测点,建成世界最大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平均每年成功避让地质灾害近千起。通过工程治理,消除数十万个重大地质灾害隐患。以多种方式协助完成了210余万人的搬迁避让。在三峡库区、汶川地震灾区等防治重点地区推进了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为工程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在长三角、华北平原、汾渭盆地等地区,建立了地面沉降立体监测网,实现地面沉降联防联控和长三角地区成功控沉。40年来,我国初步建立了以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和应急处置为核心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有效地减少了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和财产的损害。 地质工作的历史性变化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地质工作发生了系统性、历史性的变化,体制机制日趋完善,市场体系逐步健全,勘查主体日益多元,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 (一)管理体制实现重大变革。地质工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沿着政企(事)分开、中央与地方合理划分事权的地质工作市场化改革路径,进行了改革探索。在油气领域,政企分开先行一步,组建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国有企业,逐步实现了探采一体化。在非油气领域,1999年推进了政企(事)分开改革,中央和省一级保留了一部分承担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勘查任务的骨干力量,原地矿部和工业部门所属的地质勘查单位实行属地化管理、企业化改革。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颁布,对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中央与地方地质工作关系等内容进行了进一步明确。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公益性地质调查和商业性地质勘查分体运行,中央与地方地质调查合理分工的地质勘查体制,基本确立了企业在商业性地质勘查中的主体地位。 (二)市场主体日益多元化。随着地质工作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地质工作的投资主体日益多元。40年来,地质勘查投入大幅提升,2012年达到1297亿元的最高峰,较1978年的20亿元增长了64倍,其中油气勘查投入增长212倍,固体矿产勘查增长31倍。进入新世纪以来,油气地质勘查投入占地质勘查总投入的70%,其中九成左右来自石油公司。非油气地质勘查投入总体占比30%,其中六成左右来自各类企业或公司。勘查主体实现多元化,上游地质勘查企业实现了向资源开发延伸,下游矿山企业通过纵向延伸、横向拓展成为集探采选冶为一体的矿业公司。以五矿为代表的矿产品贸易型公司通过多元化战略实现向资源勘查开发的延伸,以紫金矿业为代表的一大批混合所有制公司和以东方地球物理公司为代表的技术服务及中介机构等应运而生。 (三)服务领域不断拓展。40年来,地质工作服务领域实现了从以服务矿业为主,向支撑服务矿业、民生改善、城市规划、生态文明建设、防灾减灾、农业农村发展及国防建设等方面不断拓展,推动地质工作对象、工作范围、成果表达等发生深刻变化。工作对象上,实现了由单一型调查向综合型调查的拓展,向矿、地、海、水、林、草多门类自然资源和向资源、环境、空间多要素调查的延伸。工作范围上,实现由浅部向深部、由陆地向海洋、由境内向境外的拓展。工作内容上,实现了由只注重数量向数量、质量和生态综合评价的拓展,由传统矿产向非常规矿产、战略性新兴矿产的拓展,由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向生态地质、城市地质、农业地质、旅游地质等的延伸。成果表达上,实现由提供专业的地质图件和报告向提供地质知识和地质解决方案等的延伸。 (四)地质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40年来,地质科技实现了理论、技术、工程、装备的重大创新,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和技术装备体系,引领我国从地质大国向地质强国迈进。创建了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理论、复式油气聚集带理论、前陆冲断带成藏理论、特低渗透-致密油气田成藏理论、成矿系列(系统)等成矿成藏理论,指导我国地质找矿不断取得新突破。在地层、地球生命与环境协同演变、黄土地质、岩溶地质、华北克拉通破坏等研究方面,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在国际上占有重要位置。复杂地表地震勘查技术、大型压裂技术、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技术、勘查地球化学技术等进入世界领先行列。航空重力和航空电磁探测技术、地质岩心钻探技术、定向钻探技术、数字地质填图技术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万米科学钻机、海洋石油981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4500米级深海遥控无人潜水器“海马号”研发成功和对地观测卫星陆续发射并投入使用等,标志着我国地质勘查技术装备研发能力迈入国际先进行列。 (五)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我国地质工作者已在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地质勘查工作。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已成为全球巨型跨国公司,在国际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竞争优势日趋增强。中石油、中石化、振华石油等34家能源企业参与境外210个油气项目投资,境外石油权益产量保持快速增长,2017年境外油气权益产量达1.9亿吨。数百家企业在境外开展地质矿产勘查开发,获得大量权益资源,其中境外权益铜矿资源量与国内查明资源量相当,权益铝土矿资源量为国内的42%。我国地质科技对外合作与交流全面展开,影响力大幅提升。国际地球科学联合会秘书处2012年迁址中国,2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研究中心落户中国。先后与全球100多个国家建立了合作关系,累计为来自100个国家的2000多名地质矿产管理和技术人员提供了培训。 (六)地质工作程度和认知水平显著提高。40年来,我国系统地开展了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等专业类型的区域地质调查,全面完成陆域1∶20万(1∶25万)~1∶100万地质填图和海域1∶100万地质填图工作,重要成矿带、重要经济区1∶5万地质填图面积占全国陆域国土面积的41%。完成了两代全国区域地质志的编制和两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实施了地球深部探测先导专项。完成了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松辽盆地、青海盐湖和汶川地震断裂带等大陆科学钻探,主导完成4个航次南海国际大洋钻探,开展国际海底区域矿产资源勘查和极地科学考察,编制了国内首幅月球地质图,提升人类对深地、深海、深空及两极的认知水平。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年均服务量达到百万人次,打造了一批高质量的科普基地和科普产品,提升了全民地球科学素养。 地质工作的基本经验 在改革开放40年的征程中,地质工作不遗余力地为国家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一)坚持党的领导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地质工作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高度重视地质工作,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地质工作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改革开放以来,实施基建工程兵水文地质部队划转、武警黄金部队转制改革、野外基地搬迁进城、理顺地质工作体制机制、强化科技支撑、拓展服务领域,特别是一大批重大成果的取得,依靠的就是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二)坚持以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为导向。回顾地质工作的发展历程,其中关键的一条,就是坚持面向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需求。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国家建立工业体系解决燃眉之急,到为实现“翻两番”的目标提供能源和其他矿产资源保障;从为国家重大战略提供地质支撑,到全方位服务社会民生事业发展,地质工作功勋卓著。历史证明,地质工作要提高在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焕发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就必须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区域发展需要。 (三)坚持市场化和国际化改革方向。40年地质工作改革发展的基本脉络,就是不断地推进地质工作的市场化和国际化。改革开放初期,通过引入地质储量、工程钻探包干等市场机制,调动了地质勘查单位的积极性。新世纪以来,地质勘查体制改革,催生了一大批从事地质工作的公司或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实现了“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有效利用,极大地激发了地质工作的活力和创造力。没有市场化、国际化改革,就无法有效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就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需求。 (四)坚持地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40年来,通过地质工作者的接续创新,我国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地质科学体系,形成了现代化的星-空-地立体地质勘查技术体系,每一次科技创新都极大地推动地质事业的快速发展。开设地质类专业的高校由1978年的30余所增长到80多所,累计培养了100多万地质人才,涌现了170多位“两院”院士及大量高端人才,为提高地质工作水平和创造重大科研成果提供了保障。只有把创新驱动和人才战略摆在核心位置,才能使地质事业获得不竭的动力源泉。 (五)坚持传承和发展优秀的地质文化。形成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李四光精神和形成于改革开放时期的“三光荣”传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地质人无私奉献在崇山峻岭、荒漠戈壁,义无反顾地把青春年华以至宝贵生命奉献给祖国的地质事业。以“责任、创新、合作、奉献、清廉”为内容的新时代地质工作者核心价值观,正凝心聚力推动地质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增强地质文化自信,努力构筑地质行业精神高地,才能取得一个又一个重大突破。 未来地质工作的愿景展望 党的十九大确定了未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总纲领、总部署和总目标,为新时代地质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展望未来,地质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以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为动力,树立地球系统科学观,推动地质工作不断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需求,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资源环境问题,提升支撑服务自然资源管理的能力,实现从地质大国向地质强国转变。 新时代地质事业改革发展,要重点抓好以下八方面工作。一是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提供稳定、经济、可靠的能源、矿产、水和其他战略资源安全保障。要加大低碳清洁能源矿产(油气、天然气水合物、地热、铀矿等)、大宗紧缺矿产和战略性新兴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力度,提高国内资源保障能力。二是要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等“七大战略”和打赢“三大攻坚战”等国家重大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乡村,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支撑服务。着力推进海洋地质、生态地质、农业地质等工作,拓展地质工作领域,延伸地质工作链条。三是要为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和高质量的解决方案。加强自然资源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调查评价,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生态系统修复和治理等工作。四是要为重大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基础性、先行性支撑服务。着力加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城市地质等工作,为重大工程实施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地质方案。五是要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及时、有效的调查评价和监测预警信息服务。加强各类地质灾害成灾机理、监测预警预报和风险评价基础理论研究,构建群测群防与专业调查预警相协调的监测预警体系,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六是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肩负起“向地球深部进军”的历史使命,着力推进深地探测、深海探测和深空对地观测等重大工程的实施,加强新方法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和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团队的培养。七是要扩大对外开放。加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地质矿产领域的合作力度,全面参与全球矿业治理,打造更为科学、有序的境外地质工作体系,促进全球矿业和地球科学发展。八是要深化地质工作改革。坚持市场化、国际化和法制化的改革方向,促进市场体系建设,培育商业性地质勘查主体,推进矿业及其他相关产业发展。 可以预计,到本世纪中叶,一个以地球系统科学为统领、以保障能源和其他战略资源安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的现代地质工作体系将全面形成;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协同发展、互相促进,中央与地方地质工作有机联动、相互融合,境内与境外地质工作统筹推进、互为补充,各类市场主体职责法定、竞争有序的地质工作体制将全面建成;地质工作者富裕体面、精神高尚,地质工作基础性、先行性作用得到充分显现的地质工作现代格局,将在支撑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同步推进,同期实现。(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办公室)
杏鑫登录注册_中矿联地热专委会换届 齐如明当选理事长
12月21日,中国矿业联合会地热开发管理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中矿联地热专委会”)换届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13个省市(直辖市)的42家会员单位的61位会员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选举齐如明为理事长、于湲为秘书长。 会议听取了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财务报告,审议并通过了中矿联地热专委会组织简则修订案。同时,会议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了中矿联地热专委会第五届理事会,以及理事长、常务副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秘书长等。 新当选的理事长齐如明向大会宣讲了第五届理事会的工作计划。齐如明表示,当前正面临着地热勘查、开发利用、资源管理与保护的新局面和新任务,中矿联地热专委会将牢记“三个服务”的宗旨,继承历届委员会的敬业精神,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更好地发挥地热委员会在地热勘查、开发、设计、生产、科研等方面的作用,发挥企(事)业间、企(事)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全国地热产业经济的创新发展和“中国温泉之乡(城、都)”的发展建设做好服务工作。近期,将积极做好七项工作:推进“中国温泉之乡(城、都)”的发展建设,启动“5A级中国温泉度假区”的命名活动,积极参与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新技术、新经验的交流活动,积极开展地热资源勘查、开发技术咨询服务,及时总结地热(温泉)文化成果,建立中华温泉网、发行《中华温泉》杂志,加强地热开发管理委员会能力建设。 当前,地热开发利用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此次,会员大会的成功举办,以及新一届理事会的顺利当选,标志着中矿联地热专委会进入新的时期,将会促进地热行业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杏鑫怎么注册_首届全国地质资料数据创新应用大赛圆满收官
12月14日,首届全国地质资料数据创新应用大赛总结表彰会在京召开。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司司长鞠建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室副主任邢丽霞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务院参事室参事张洪涛与会指导。全国地质资料馆纪委书记马江芬代表大赛组委会宣读获奖名单。会议由中国矿业报社副社长刘雅彦主持。 首届全国地质资料数据创新应用大赛总结表彰会现场 鞠建华表示,本次大赛既是贯彻国家大数据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为了推进以“创新”为主题的地质文化建设年活动。要充分挖掘地质资料潜力及内涵,充分利用地质资料数据创新应用大赛等开放平台,组织馆藏机构利用各种渠道和机会,加强对地质资料的宣传力度,引导公众更好地认识地质资料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作用,让地质资料更好地开发利用起来。同时,要推进地质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促进地质资料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也要进一步推进地球科技知识的普及,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邢丽霞表示,本次大赛是来自地质资料领域的创新尝试,中国地质调查事业百余年来的成果和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积淀,通过本次大赛得到了一次良好的传承和推广。同时,大赛也拉开了一个崭新的序幕,将会引导更多公众参与盘活地质资料、挖掘地质大数据,促进地质资料形成万众创新的局面,促进地质资料在驱动地质科技创新、支撑自然资源管理、提供广泛的社会化服务以及地球系统科学探秘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张洪涛指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地质资料工作取得了海量的馆藏资源和高度的数据化成果,地质资料服务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本次大赛以创新为主题,是地质资料成果和服务的集中展示,具有改革开放的实践意义。同时,大赛提高了地质资料服务社会的水平,有利于形成地质资料领域万众创新的新格局,具有服务社会的示范意义。 今年2月,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推进国土资源系统科技创新,开展以创新为主题的地质文化建设年活动,由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司与中国地质调查局作为指导单位,全国地质资料馆作为主办单位,中国矿业报社承办的“第一届全国地质资料数据创新应用大赛”拉开帷幕。大赛以数据应用创新为引擎,着力推进地质数据资料开放共享,着力提升地质资料共享服务新产品开发水平,特别是充分发挥数字化地质资料在线网络服务的重要作用,促进地质资料大数据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地学成果快速转化。 大赛历时8个月,得到了相关单位的广泛参与,从报名人数和参赛作品数量、质量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效果。大赛主办方共收到百余幅作品,经过层层选拔,最终有46幅获得奖项,其中,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提交的《面向土地质量评价的农业地球化学监测应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大学提交的《秭归野外实习辅助平台》,长江大学提交的《地质数据帮》,泰山学院提交的《北海市海水入侵的原因及影响分析》等4幅作品获得一等奖,并作为获奖作品代表在会上展示。 获奖单位领奖 本次大赛还得到了易智瑞(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协助,从技术方面给予了诸多支持,全方位保障大赛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