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登录注册_攀枝花
大裂谷的奇迹
在60年代的地图上是找不到攀枝花这个地名的这座位于攀西大裂谷的资源城市建立在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一条干热河谷里但是30多年后它已成为攀西及滇北方圆几百公里内最大和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既然江里没有金子,那么多人涌到这里做什么?”多年前,一位攀枝花诗人如此叩问这座万里长江第一城。 在中国的几百个城市中,轻易就可以数出好些个攀枝花的与众不同之处。比如,它是全国惟一一座以花命名的城市,一座在60年代以前的地图上找不到的新兴城市,一座因大型企业而兴建的城市,一座建立在自然环境恶劣地区的城市,等等。
杏鑫登录注册_西北遍布“魔鬼城”
“魔鬼城”是西北荒原上的传奇,它们变化多端,气象万千,仿佛是魔鬼建造和居住的“城池”。这些“城池”究竟是什么?数量有多少?为什么如此鬼魅多变?围绕它们又何来如此多的传闻和争论?就让本文作者为我们揭开魔鬼城庞大而神秘的“家谱”之谜。 五彩霞光下,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的一座魔鬼城苏醒了,“亭台楼阁”间充满了神秘。斑斑残雪告诉我们它不久前刚经历过一个可怕的风雪之夜。西北的荒原上,许许多多的魔鬼城就这样在千万年中站立成传奇。摄影/郭新 在我的办公室,有一张巨大的中国地图,在它的东南部,城市遍布如银河星斗,不可胜数,而当视线逐渐向西北移动,城市便逐渐稀少,如黎明的晨星逐渐寥落在大漠戈壁荒凉的背景之中。 一直以来,我习惯于这样的一幅政区图。
杏鑫在线注册_坎布拉
黄河上游的美景
青海高旷、博大,就连身在青海的人也这样认为。然而在青海尖扎县黄河深处,却隐藏着这样一块神秘的地方,是李家峡水电站的建成掠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它就是集宗教、丹霞、高峡和平湖于一体的坎布拉。 夕阳照在壮观、挺直的坎布拉丹霞地貌群上。很难想象在这些红色丹霞林立的峡谷里,有一道黄河上游的清水穿行于其中并流入到1996年建成的李家峡水库。摄影/单之蔷 第一次去坎布拉是1994年夏季,当时坎布在青海还鲜为人知,我对它的了解仅限于地学者张忠孝的地理资源调查文稿。那一年,中大学丹霞地貌专家黄进先生突然来到西宁,要去坎布拉考察,于是我作为随从一并前往。西宁到李家峡120余公里,汽车大约走了近4个时,到达李家峡已是午后。李家峡镇(后改名坎布拉镇)是以水利部水电四局机关、施工队和家属居住区形成的颇具规模的城镇,它要比途中经过的康杨镇发达而具现代气息。我去过龙羊峡、公伯峡、拉西瓦、长江三峡等水电工地,水电建设工人走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个现代化的城镇崛起。
杏鑫怎么注册_相隔41年,地质队员和“天外来客”的两次接触
上世纪60年代,新疆地矿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的8位年轻的地质队员进入了茫茫大漠,并跟这块陨石结缘(左页老照片),41年后,已经退休并居住在四面八方的8位老人又被重新邀请到这块陨石身边,留下极其珍贵的合影。 作为一名地质行业的摄影师,我收集了很多记录新疆地质工作者艰苦创业的历史照片,《陨石上的合影》是其中之一。它看起来只是一张普通的合影,背后却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1987年,新疆地质陈列馆科普作家宋建中和新疆地矿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党委书记刘余庆分别送给我一张地质工作者在陨石上合影的老照片,我1976年参加工作就分配到新疆地矿局第一区调大队,所以对照片上大部分人物的面孔都很熟悉。
杏鑫在线注册_中洞
苗民的洞穴部落
贵州省的中洞既是一个原始洞穴,又是一个自然村寨,里面生活着17户苗民。至今,洞穴里的近百口人仍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深居简出,并用种种借口拒绝搬出洞穴。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对洞穴生活如此依恋呢? 在春季,下午2点以后是中洞最美好的时光。因为这时西斜的阳光能折射进洞穴之中,给昏暗冷清的洞穴人家带去几个小时的光明与温暖。 中洞苗寨位于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格凸河畔水塘镇格丼(发音“蹦”)村的大山深处,离紫云县城约30公里。从贵州省紫云县出发去中洞有两种选择:一是先到下洞,下洞距中洞仅5华里的路程。但由于2008年的冰雪灾害压倒了许多树木,毁坏了山路,基本无路可走,故而,我们只能选择第二条路线,路程相对远些但比较稳妥 ——先至水塘镇,然后再翻山进中洞。我们是中午时分从紫云出发的,1个多小时后,来到了一个名曰宗地的小山村。绕上一个山坡后,原本平坦的柏油公路突然消失了,同时消失的还有那难得一见的阳光,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骤然下坠的山谷和一块标示中洞方向的路牌。站在路牌下的高坡上,举目远望,山谷中雨雾茫茫,远山驼峰若隐若现。一条逶迤于崇山峻岭之间的青石山梯,好像一条苍茫于云山之间的“天梯”,好不容易翻过一道山脊,又是一座高耸的山峰,让人有一种走不完的感觉。 中洞村的村民在洞内定居的历史并不长 在进入中洞以前,我曾幻想过许多热情欢腾的场面,如洞里的人见到陌生人来了,纷纷走出洞穴,或招手欢迎,或争先恐后下梯迎接等等。然而,直至我攀爬至离洞口最近的梯阶弯口,头顶上黑黝黝的洞穴,依然是一片寂静。周遭除了风过竹林发出的声响外,就是几个如石雕般竖立在洞口右侧石墩上的老人。面对我的呼喊和招手,那几个老人无动于衷。因此,当洞穴内的房舍、灯火、炊烟和鸡犬,由远至近、由暗转明依次呈现在我们眼前时,突然生出一种误入桃花源之感。
杏鑫在线注册_冰川的比较
冰清玉洁的美人与挥汗如雨的码头工人
新青峰冰川——冰清玉洁的大陆性冰川 图中的冰川位于青海省新青峰。新青峰又名布喀达坂峰,是昆仑山脉的极高山之一。这里是冰川的集中发育地,仅在新青峰的南坡就有十几条冰川,它们洁白如玉,如象牙雕刻一般。新青峰冰川属于大陆性冰川,冰川表面的石块、砂砾很少,与海螺沟的海洋性冰川形成强烈的对比。摄影/单之蔷 无论是青藏线还是川藏线,沿线都有一种非常值得欣赏的自然景观,那就是冰川。 在汽车或者火车上,我们就能看到一些冰川。比如青藏线上,火车驶出格尔木,爬上昆仑山,在一个叫西大滩的地方,就能看到昆仑山玉珠峰上的冰川。青藏线经过唐古拉山脉时也能看到冰川,但最壮观的地方要数念青唐古拉山上的冰川。火车一过那曲,念青唐古拉上的雪峰和冰川就遥遥在望了。然后这雪山和冰川就一直伴随着你,直到羊八井,才悄悄退去。在川藏线上,无论南线北线都能看到冰川。在北线,过雀儿山的时候,你会看到主峰上那悬挂在陡壁上的悬冰川,那冰川好像随时会轰然一声,崩塌下来。在南线,天晴的时候,一过康定,就能在折多山、高尔寺山上看到贡嘎山的雪山冰川群。南北两线会合后,在林芝附近的色季拉山上能看到南迦巴瓦雪峰挺立在众山之上的雄伟身姿。那里是一个冰川发育的中心。但是川藏线上有许多冰川藏在了深山峡谷和森林里,你只有离开公路,去到冰川脚下,才能欣赏到它们的魅力。
杏鑫在线注册_岷江
不朽的丰饶与美丽
全长735公里的岷江,是长江上游最大的一条支流。她从仙境般的阿坝州走来,向物产丰饶的成都平原而去,一路穿山越岭,奔向大海。她造就了泽被千古的都江堰,留下了奇异瑰丽的远古文明三星堆,养育了沿河两岸逐其而居的人民……她的惠泽之功,无论用怎样的言语表彰都不过分。 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阿坝州,西北部为川西北高原,东南部为高山峡谷地带。西北丘陵起伏,草原广阔,绿草既像海洋又像美丽的地毯。 一条河流的名分 对于四川来说,拥有神奇梦幻的阿坝羌族藏族自治州,是有福的。这里万峰竞起,河流密布。岷山主峰雪宝顶海拔高达5588米,有蜀山皇后之称的四姑娘山海拔6250米;水则有东南流而纳入岷江的大渡河及青衣江,北流而纳入黄河的黑河和白河。大河源于青山雪峰,青山得河流的围绕而更见雄奇妩媚,而人类便生息在这青山绿水间,逐水草而居,傍青山而眠。 一年没有绝对无霜期的阿坝州,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草泽风沛。岷江就发源于此,而后在乐山与南面的大渡河汇合后,直奔金沙江而注入长江。
杏鑫注册链接_下 四姑娘山
毛泽东——欣赏雪山第一人
四姑娘山距成都仅200多公里,现在一些时尚的青年开始去那里登山和旅游,但他们不太了解,早在68年前一个伟大的人物曾率领一支伟大的队伍行进在雪山冰峰之中,他是中国欣赏雪山、冰川的第一人。 中国西部有许多阿尔卑斯型的山 岂止四姑娘山 四姑娘山有4个山峰,分别是大姑娘、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然而她们的海拔高度排名却是倒过来的,四姑娘峰最高,海拔高度为6250米,山顶终年积雪。 四姑娘山是典型的冰川塑造出来的山,在四姑娘山你已经能够感受到中国人关于山的审美观点在变化,但仍然不能说这里是主流文化的世界。在四姑娘山管理局的大厅里,我见到了从上海来的某证券公司40多人的团队,他们在四川省登山队教练的带领下,要攀登四姑娘山最低的大姑娘峰。大姑娘峰说是一座峰有些勉强,因为她极为平缓,也许过去很高峻,现在已经风化得平缓了。但是这座山峰是初级登山者登山训练的最好地点。经过两天的野外宿营,最后从大本营出发,3小时后,一般体力的人都可到达峰顶。
杏鑫注册链接_中 稻城亚丁
雪峰在空中沉默
亚丁:遗忘和发现 比起贡嘎山,位于稻城县香格里拉乡亚丁村的3座雪山就更远离主流文化的审美视野了。我查看了许多地图,大部分四川的地图上都没有注明这3座山,甚至在地形图上,也没有白色显示那里有3座雪峰。 稻城亚丁的3座雪山,最早见于媒体报道,是洛克发表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的图片和文字。1928年,美国人洛克到这里考察,他在《国家地理》杂志上写到:“世界上还有什么地方,景致如此完美,等待着探险家、摄影家们……这真是美丽的香格里拉。”
杏鑫登录注册_序篇 古人不爱极高山
6月,当我要去四川西部(简称川西)看山时,我的桌上有一本《风景名胜》杂志,那上面公布了中国十大名山的评选结果:泰山、峨眉山、珠穆朗玛、玉山、长白山、武夷山、黄山、五台山、庐山、华山。评选中有些传统名山落选,杂志就此展开了讨论,仿佛这次选举是一场革命。 但是在我看来,这次选举还没有跳出传统的圈子,真正的革命还没有到来。譬如,谁是谁是四川第一名山?峨眉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