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注册链接_2017年公益性地质调查锁定四大目标
公益性地质调查作为引领地质找矿的先导,在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记者从2月23日召开的2017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17年,全国地质调查将围绕四大目标助力找矿工作。 ——全力推进五大科技攻坚战。一是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确保在今年9月底前获得重大突破。二是南方油气页岩气调查,开展四川盆地及周缘、武陵山、滇黔桂、中下扬子等页岩气新区勘查评价,建立2~3处页岩气勘查示范基地,开创页岩气勘查新格局。三是西藏羌塘油气调查,精心组织实施羌参1井油气参数井钻探工程,获得羌塘盆地钻井、录井、测井等地质地球物理系列重要参数,同时获得工业油气流。四是北方新区新层系油气资源调查,加强银额、准噶尔、柴达木、松辽等北方大型盆地新区新层系调查,围绕重点区域,特别是石炭系-二叠系部署参数井和调查井,力争实现战略突破。五是北方砂岩型铀矿调查,以松辽、鄂尔多斯、准噶尔、二连等盆地为重点开展评价示范,获得重要突破。 ——推进大宗紧缺和战略新兴矿产调查取得新发现。以铜、金、锰、锡、钾盐等大宗紧缺矿产和锂、石墨、“三稀”等战略新兴矿产为重点,加强重点成矿区带基础地质调查,深化区域成矿条件和成矿规律认识,圈定一批找矿靶区,引导和拉动商业性勘查,促进形成一批千吨级金、亿吨级锰、千万吨级石墨、百万吨级锂资源基地,形成亿吨级铜、铅锌远景地带,为重塑矿产勘查开发格局奠定基础。 ——推进大型能源资源基地地质潜力、技术经济、环境概略评价试点示范。围绕大型矿集区及大型能源资源基地,择优部署地质潜力、技术经济、环境概略评价等综合地质调查工作试点示范,开展大型能源资源基地综合地质调查区划研究,总结提出大型能源资源基地综合地质调查技术要求,为大型能源资源基地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围绕“三深一土”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战略,推进深部地质调查。坚决贯彻中央“向地球深部进军”的决策和国土资源部党组“三深一土”科技创新战略部署,聚焦国家能源资源重大需求,揭示大型含油气盆地和重要矿产资源集中区深部地质结构,评价深部油气资源、地热资源和矿产资源勘查潜力和利用前景,拓展油气资源“第二勘查深度”和矿产资源“第二找矿空间”,力争在深部能源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方面取得关键的勘查及利用技术突破,推动我国深部地质调查和研究率先实现国际领跑,为建设世界一流新型地质调查局提供示范,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提供强有力支撑。
杏鑫注册链接_甘肃省地矿局水工环地质及地质灾害治理成果显著 去年水工环地质工作完成产值12个亿
甘肃省地矿局近日召开的2016年度水工环地质及地质灾害治理成果专项汇报会议传来喜讯:去年,该局水工环地质工作不等不靠、奋力而为,服务保障有力有序,能力素质不断提升,市场开拓亮点纷呈,完成产值12亿元左右,为全局地勘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016年,该局水工环地质工作亮点突出,不仅创造了良好的产值,同时充分发挥资质和专业技术优势,主动与兰州、酒泉、张掖、金昌、定西、平凉、庆阳、天水、临夏等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着力推进地质工作与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深度融合,努力为全省防灾减灾、旱区找水、环境保护、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工程建设提供保障服务;积极参与全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整体工作按计划有为有序推进;成功实施兰州市伏龙坪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在地质灾害开发式治理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加强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积极开展全省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且成效显著;加强与中国地调局及水利等部门合作,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建设、黑河流域及巴丹吉林沙漠水文地质调查等项目顺利推进;嘉峪关大草滩水源地迁建和张掖市甘州区、武威市凉州区、平凉市崆峒区、瓜州县等县区水源地勘查,以及兰州市、张掖市、临夏州、天水市、平凉市、敦煌市等地区地热资源勘查成效显著,特别是甘肃二勘院承担的兰州市城区地热资源勘查取得重大突破,成井深度2502米,出口水温74℃,涌水量每日保持在2000立方米以上,是甘肃省迄今为止出水温度最高、出水量最大、揭露地层最为完整的地热井。 在谈到今后工作时,会议提出,作为全省惟一的综合性地勘单位,甘肃省地矿局必须树立大地质、大环境、大服务理念,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服务中,保障全局地勘经济持续、健康、稳步发展。同时,要以水工环地质的新业态、新需求、新业务为引领,推动地勘行业转型升级、科学发展。一要在主动提供服务支撑中拓宽发展空间;二要在提升队伍素质中增强核心竞争能力;三要在注重风险管控中强化经营管理。 据了解,该局近年来参与了大量重大基础性、公益性民生工程项目的建设,在水工环地质勘查、地质环境监测、地下水资源开发保护、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地质灾害勘查治理与预警排查、地质遗迹保护,以及城市地质、农业地质与旅游地质调查规划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杏鑫登录注册_河南省地矿局2017年工作目标确定 从五个方面推进河南新地矿建设
河南省地矿局日前召开2017年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2016年的工作,分析了地质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安排部署了2017年地质工作和改革发展方面的工作。 2016年,河南省地矿局重点开展和完成的工作:一是地质找矿取得新进展;二是地质服务拓宽新领域;三是境外资源合作凸显新成效;四是基础地质及科研工作达到新高度;五是地勘单位改革发展呈现新气象;六是全面从严治党开创新局面。 河南省地矿局党组书记、局长郭轲在讲话中对当前地质工作和地矿经济面临新阶段的改革发展形势进行了分析和研判:一是坚持做到胸怀大局;二是坚持做到把握大势;三是坚持做到着眼大事。 郭轲要求,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河南省落实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河南省地矿局推进新阶段的河南新地矿建设上台阶的重要一年,要着力做好以下5个方面的工作:一要聚焦需求导向,着力提升地质工作保障服务能力。要持续做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第三阶段工作,加快推进清洁能源地质勘查工作,做好服务重大战略的基础地质工作,做好服务脱贫攻坚的地质服务工作。二要积聚发展动能,着力确保地矿经济稳中求进。要坚持走勘查开发一体化道路,提升地质科技能力,积极拓展地质关联产业。三要实施人才强局战略,着力创新发展。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局战略、为科技人员创新创造搭建平台,营造环境,支持科研人员围绕社会需要开展协同创新。四要坚持解放思想,着力开放发展。要精心组织、实施好境外矿产资源合作的重点项目;优势互补,与地方政府、国内企业进行跨界合作;眼睛向内,加强局属单位的内部合作。五要突出底线思维,着力实现平安和谐发展。要防范企业发展中的风险,加强对事业单位存量风险的化解。 郭轲强调,要以加强党的建设统筹全局发展的各项工作:一要加强党建促发展;二要坚持以发展论英雄的价值导向;三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规范化;四要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兴辽代表省国土资源厅党组充分肯定了河南省地矿局2016年取得的成绩,并介绍了河南省国土资源厅“五个国土”建设、“六抓”举措、“六个全覆盖”目标和2017年全省国土资源工作要点等情况;他还就河南省地矿局下一步如何融入“五个国土”、“六个全覆盖”工作提出了要求:一要聚焦社会发展新需求,谋划拓展发展新空间,着力在深度融入“大国土”事业上做文章;二要再接再厉,持续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三要创新驱动,加快地质勘查科研与创新步伐;四要正视现实,稳中求进,稳妥推进地勘单位改革发展。
杏鑫怎么注册_江苏省地质调查院2016年工作亮点采撷 以地质调查成果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为贯彻落实钟自然局长在全国省(区、市)地质调查院和全国地质环境监测系统科技创新研讨会上的讲话精神,建立新型局院(站)合作关系,引导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机构和行业院校地质调查单位不断加强能力建设,更好地支撑服务国家和地方国土资源中心工作,促进地质调查事业向世界一流迈进,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开展了2016年度省级地质调查院、省级地质环境监测机构、承担国家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的行业地勘单位和院校下设的地调院的评优工作,并决定对工作成绩突出的机构进行表彰并授予“先进单位”称号。 经评定,共有12家单位获评先进。其中包括,江苏省地质调查院、浙江省地质调查院、云南省地质调查院、湖南省地质调查院、甘肃省地质调查院等省级地质调查院;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河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等省级地质环境监测机构;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等行业地勘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院等院校地调院。在2017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上,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李海清宣读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对这些机构进行表彰并授予“先进单位”的决定。 那么,上述单位是如何以地质调查工作支撑中央与地方公益性地质工作,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呢?从本期开始,本报开辟“全国优秀地质调查、地质环境监测机构巡礼”专栏,对这些机构进行全面报道,敬请关注。 2016年,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按照“顺应国家部署、服务社会需求、培育创新业务”的发展战略,积极为江苏省政府、省国土资源厅及省内各市县地方政府、地方国土资源部门中心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该院围绕各级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资源管理需要,积极配合,主动服务,共承担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政策研究等项目73项,在生态文明建设、国土资源规划、监督、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地质灾害防治、地质资料以及地质信息化服务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发挥了重要作用,成效显著。 在支撑服务地方国土资源中心工作方面,该院主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承担了“江苏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对策研究”课题,凝练出的江苏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决策咨询建议得到江苏省省长石泰峰的亲笔批示;推动江苏省国土(耕地)生态地质环境监测工作连续3年成为江苏省省委、省政府和江苏省国土资源厅重点工作任务;以地质环境监测支撑防灾减灾,全省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成功预报地质险情17起、灾情6起;成功处置江苏省纪委大院北侧滑坡隐患、栖霞区笆斗山滑坡等突发地质灾害灾(险)情;积极协助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做好地质灾害培训及社会舆情解释工作,缓解舆情压力;完成江苏省及8市5县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十三五”国土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等编制。 在实施中央公益性地调项目、服务国家及地方经济建设方面,该院严格规范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网管理,完成江苏省50个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站点的运行维护,保证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网的正常运行。同时,该院建立全省地质环境数据中心,完成地质灾害、地质环境监测信息系统整合升级,实现地质环境监测、气象等数据实时传输,为地下水监测、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提供数据支撑;支撑江苏省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建立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平台,实现地灾气象数据“一张图”发布、管理及决策;支撑地灾气象风险预警业务移动办公需求,受到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及市局相关领导和部门的高度认可,已在无锡、镇江、连云港市国土资源局推广应用。 该院还设计并建成了国内首个基岩潜山型地裂缝成因机理物理模型实验系统;研发地裂缝分布式光纤监测系统,实时把握地裂缝变化的时空动态特征。
杏鑫在线注册_地方国土资源部门有关负责人谈地质调查工作 精准工作定位 拓展更广空间
瑞雪之后是明媚的春光,北京难得的好景象,对于参加2017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的代表们而言也预示着开启新的征程。2月24日,在分组讨论会上,与会代表们齐聚一堂,谈认识、说感受、建诤言、献良策,凝聚智慧,共话发展,吹响了战斗的号角。 荣誉感倍增 与会代表认为,近几年的地质调查工作有价值,有作为,并取得了社会认可。 “感受深,收获大。”安徽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潘海滨说,中国地质调查局对接国家战略,对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对接地方政府需求,安排制定项目,不仅取得了巨大成果,提升了影响力,同时也得到了中央、地方政府、国土资源部门以及地勘队伍的肯定,通过参与项目提高了地质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在国土资源部党组,特别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确定的项目定位原则指导下,安徽省积极对接需求,制定了服务方向,坚持服务方向就是项目立项的方向,得到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并取得了一些成果。这得益于中国地质调查局确定的工作定位,以及各方无缝对接的指导。 “报告令人振奋,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积极作为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黑龙江国土资源厅总工程师李昱岩自豪地表示,作为老地质人,他感到由衷的高兴,祝愿地质调查事业发展得越来越好! “地质调查工作社会认可度高,事业发展后劲足。”江苏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刘聪肯定地说。 多次参加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的河南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张兴辽则感慨道:“一次比一次感受深。” 建诤言献良策 “思路决定出路。”内蒙古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赵昉说,当别人做不出来标准、设备时,只有你能做出来,这就是你独有的优势,也就是你的出路。 他提到,内蒙古资源比较多,但资源开发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针对国家的政策导向、市场需求情况,进行地质勘查结构性供给侧改革,尤其是应对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的产能过剩。目前,找矿融资下滑较大,在矿种、勘查布局、找矿目标、找矿方式上要把握好度。对于成果评价,不能仅停留在找到矿,更要侧重关注质量效益。据初步估算,内蒙古煤炭基本能满足500年开采需求,再实现找矿突破没有必要。 潘海滨建议,中国地质调查局通过项目帮助和指导地方制定项目的方向。中国地质调查局人才济济,他希望通过培训,不仅在业务上,把知识、智慧和经验传导给地方,而且还能在站位上,传输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的指导思想,以及国家的战略思考,指导省级单位进行有效对接、跟进,使地方服务更精准。 “长江经济带和城市地质工作更需要翔实可靠的地质资料。”刘聪建议,围绕江苏省实际,加强地质调查工作,在矿土融合等方面开展更大范围、更长周期的筹划,做出更好的规划。 “地质找矿要提前安排,提前做好基础布局。”贵州国土资源厅副厅长王赤兵说,今天的成绩得益于前两个五年,甚至前三个五年所做的布局。地质调查工作如果不提前10年,甚至20年考虑的话,对资源的需求将变得被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这方面有超前意识,下了很大功夫。同时,他建议,加强地质资料汇交和共享,做好地质云端。 “内蒙古鄂尔多斯有非常丰富的煤炭资源,还有石油、天然气、铀、煤层气等多种矿产重叠。有的企业把油采了,却把气放了,把宝贵的煤炭资源糟蹋了。”赵昉呼吁,在鄂尔多斯建立一个综合勘查示范点,为全国省市起到示范作用。目前,他们正在开展相关方面工作。 黑龙江省面积大,冬季漫长,覆盖层特别厚,还有永冻层,找矿难度大,历史上地质工作程度偏低。近几年,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特别重视地质找矿工作,于2015年批准实施了黑龙江省地质勘查三年专项行动。今年是该行动的收官之年,黑龙江省已实施地质找矿项目243个,很多成果显现。 “黑龙江省把矿业作为十大重点产业之一。近几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出台的政策与国家大政方略紧密衔接,黑龙江省也面临着振兴老东北工业基地及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挑战,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在这些方面的地质调查工作、矿山和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其中必大有文章可做。”李昱岩希望,继续得到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支持。 感受行业新变化 “地质勘查工作不仅仅是找矿。去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安排,由贵州省国土资源厅牵头,组织三大地勘单位开展全省旅游资源大普查。”王赤兵解释,贵州的旅游资源很丰富,但以前没有做过这方面工作,此次是开了先河——组织10万人的队伍进行了8个月的普查,全方位、全要素、全地域地开展工作,收获了一大批极具观赏价值和有开发前景的旅游资源,其中新发现的占62%。正如一位贵州省领导所说:“你们搞地学的往深部找,旅游资源是搞地表、地貌就更没问题了。”这也从另一侧面说出了专业队伍的优势。 明显感觉到变化的还有潘海滨。他说,安徽省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有地勘队伍,但不是所有城市都有地勘单位的基地;个别城市只有流动性的地勘队伍,有项目就在那儿工作,没有项目就撤离了。但在最近,一个没有固定地勘单位的城市,主动找到一家地勘单位,要求这支队伍定点长期驻扎在当地,最后双方还签订了合作协议,目前这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和落实当中。这是一个重大的拐点式变化,也是地质调查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地方政府的迫切需求。中国地质调查局准确的工作定位,为地勘单位、国土资源部门今后的工作拓展了更大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