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登录注册_自然资源部通报全国地灾防治监督检查情况
近日,自然资源部通报了2021年全国地质灾害防治活动监督检查情况。检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单位能够较好地遵守地质灾害防治活动有关法律法规。总体看,甲级资质单位情况较好,丙级资质单位问题较为突出。 按照国务院有关要求,自然资源部2021年5月下发通知,组织开展了全国地质灾害防治活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地质灾害防治活动合法合规情况、单位管理和专业能力情况、安全生产情况三个方面,同时对2020年度检查发现存在问题的47家单位进行复查。 通报显示,2021年全国地灾防治监督检查共随机抽查589家资质单位,其中甲级资质单位195家,占甲级总数16%;乙级资质单位145家,占乙级总数15%;丙级资质单位249家,占丙级总数11%。检查结果显示,522家单位未发现明显问题,67家单位存在问题需要整改。总体看,甲级资质单位情况较好,丙级资质单位问题较为突出。 检查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部分单位能力与资质等级不匹配,内部管理混乱。有的单位专业人员数量和类别不满足其持有的资质等级;有的单位内部管理制度混乱。二是部分单位作业行为不规范,工作质量保障不足。有的单位超越资质许可承揽业务,为了压缩成本擅自修改施工设计,工程偷工减料;有的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缺失或不完善。三是部分单位不遵守资质管理程序规定,不配合监督检查。 自然资源部强调,各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建立工作台账,督促问题单位整改到位,对违法问题要依法依规妥善处理,并按照有关要求纳入全国地质勘查行业监管服务平台管理,主动公示有关信息,不断完善检查工作制度和措施,提升检查效能。下一步,要按照《地质勘查活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规定,进一步打好工作基础,完善资质单位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强化项目日常监管,将质量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加强制度配套和业务培训,提高检查工作质量。
杏鑫在线注册_全国数字岩心系统上线运行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强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做好岩心数字化与信息共享工作的总体安排,在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司的指导下,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研发的全国数字岩心系统于12月15日在北京宣布上线试运行。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金发,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司司长鞠建华出席上线发布会议并发表讲话。 全国数字岩心系统的上线运行,将实现岩心从产生、汇交、保管、服务全生命周期数据信息的集成展示与深度融合,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查询和服务,提升岩心数字化与共享利用水平,推进信息化与地质工作深度融合,推动形成全国实物地质资料共建共享新格局。 此次上线系统为1.0版本,基于“地质云”构建全国统一的岩心大数据汇聚平台与服务窗口,基本实现全国实物资料统筹管理、岩心数字资源汇聚与服务、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等三项功能。本次上线服务的数据资源包括国家馆藏80万延米Ⅰ类岩心数据和河南、安徽等试点省份Ⅱ类岩心数据。数据内容包括钻孔基本信息、地质属性信息、样品测试分析、岩心图像扫描、岩心光谱扫描、X射线荧光光谱(XRF)、磁化率、测井曲线等,其中2万米光谱扫描数据为首次公开发布,广大用户可以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云”门户网站访问使用。 下一步,按照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司完善系统功能、丰富数据资源、发挥示范引领的要求,中国地质调查局将加强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在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中的支撑作用,谋划部署岩心管理体系,深入开展岩心数字化技术标准研究,完善全国数字岩心系统各项功能,加快推进野外岩心图像在线化采集,不断丰富数据资源,为支撑服务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作出更大贡献。 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司有关同志、中国地质调查局机关有关部室和局有关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杏鑫怎么注册_全国地勘行业信用监管制度全面实行
12月15日~16日,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组织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召开2021年度全国地质勘查通报编制暨全国地质勘查行业监管服务平台操作视频培训会。这标志着地质勘查资质取消后以地勘单位信息公示为基础的信用监管制度全面实行,为维护地质勘查活动秩序提供了保障。 按照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要求,取消地质勘查资质审批后,自然资源部开展了深入调研,研究加强和规范地质勘查活动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并于今年5月出台《地质勘查活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构建了以信用约束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随后,组织完成全国地质勘查行业监管服务平台建设,目前已上线运行。地勘行业主管部门通过该平台,定期组织地勘单位填报公示单位基本信息、地勘活动信息等,公示政府监督检查信息和行业动态等,实施异常名录和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管理,实现监管服务平台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信用中国”网站、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等多个平台的信息共享,营造更加诚信健康的地勘行业生态和市场,促进地勘行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指出,监管服务平台将成为今后地勘行业监督管理服务的重要抓手,是展示行业风采、反映行业动态、面向社会服务的重要窗口,在有效利用大数据监管和服务市场主体、推动行业信用建设、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积极建设好、应用好监管服务平台,组织地勘单位进行信息填报及公示,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及时在平台公示监督检查结果。各地勘单位要如实填报公示单位基本情况和地勘活动信息。对通过平台形成的信用记录实行异常名录和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管理,为整个行业发展建立有效约束机制,促使地勘行业形成诚实守信、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杏鑫注册链接_中国当选东亚东南亚政府间地学组织指导委员会主席国
近日,中国成功当选东亚东南亚地学计划协调委员会(CCOP)指导委员会主席国,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中国驻CCOP常任代表李金发担任CCOP指导委员会主席。11月23日,CCOP指导委员会主席线上就职仪式在泰国曼谷举行。CCOP指导委员会前任主席、泰国自然资源与环境部矿产资源局局长颂迈·泰查万,印度尼西亚能源与矿产资源部地质调查局局长、CCOP指导委员会副主席埃科·布迪·勒隆诺出席会议并致辞。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要指示精神,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积极参与国际和区域地学合作机制建设,负责协调国内有关单位与CCOP开展合作,中国科学家积极参加国际组织并担任重要职务,不断增强中国在国际地质科学界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此次,中国成功当选CCOP指导委员会主席国,彰显了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促进区域互利共赢的成效,将为促进东亚东南亚地区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李金发在就职讲话中表示,CCOP作为东亚东南亚地区唯一的政府间地学合作组织,将加强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巴黎气候变化协议》等全球性重要协议的对接,积极推动相关国家开展碳中和碳达峰、地质灾害防治、海洋地质、城市地质以及地学大数据平台建设等领域的国际合作,着力推动区域内重大资源、环境、灾害问题的解决,促进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CCOP成立于1966年,原为联合国计划开发署的一个地区性组织,1987年独立成为东亚东南亚地区唯一的政府间国际地质科学组织,总部驻泰国首都曼谷。CCOP现有16 个成员国、14个合作国和17个国际合作组织,其使命是促进和协调东亚东南亚地学项目实施以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CCOP有关成员国地质调查机构负责人见证了就职仪式。就职仪式后,CCOP举行了第57届年会和77届指导委员会议。
杏鑫登录注册_全国泥炭沼泽碳库补充调查稳步推进
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近日组织召开“全国泥炭沼泽碳库补充调查工作进展研讨会”。会议对项目进展及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后续泥炭沼泽碳库调查提出了明确要求。 此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中国地调局西安地调中心、中国地调局成都地调中心、中国地调局探矿工程所项目负责人分别介绍了青海省、四川省与内蒙古自治区泥炭沼泽碳库补充调查所取得的进展、成果、认识,提出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中国地调局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生态地质调查工程”副首席介绍了黑龙江、吉林、辽宁、云南四个省所取得的调查进展与成果,并对全国泥炭沼泽碳库调查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对后续调查范围、全国调查成果数据库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关要求。与会人员就目前工作进展、采用技术手段、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会议在全面总结的同时,还对泥炭沼泽碳库调查工作机制、数据库建设、工作安排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下一步,相关项目组将根据会议要求,集成泥炭沼泽碳库调查成果,以查清我国泥炭沼泽碳库现状为目标,为泥炭沼泽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和决策依据。
杏鑫在线注册_中国当选东亚东南亚政府间地学组织指导委员会主席国
近日,中国成功当选东亚东南亚地学计划协调委员会(CCOP)指导委员会主席国,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中国驻CCOP常任代表李金发担任CCOP指导委员会主席。11月23日,CCOP指导委员会主席线上就职仪式在泰国曼谷举行。CCOP指导委员会前任主席、泰国自然资源与环境部矿产资源局局长颂迈·泰查万,印度尼西亚能源与矿产资源部地质调查局局长、CCOP指导委员会副主席埃科·布迪·勒隆诺出席会议并致辞。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要指示精神,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积极参与国际和区域地学合作机制建设,负责协调国内有关单位与CCOP开展合作,中国科学家积极参加国际组织并担任重要职务,不断增强中国在国际地质科学界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此次,中国成功当选CCOP指导委员会主席国,彰显了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促进区域互利共赢的成效,将为促进东亚东南亚地区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李金发在就职讲话中表示,CCOP作为东亚东南亚地区唯一的政府间地学合作组织,将加强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巴黎气候变化协议》等全球性重要协议的对接,积极推动相关国家开展碳中和碳达峰、地质灾害防治、海洋地质、城市地质以及地学大数据平台建设等领域的国际合作,着力推动区域内重大资源、环境、灾害问题的解决,促进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CCOP成立于1966年,原为联合国计划开发署的一个地区性组织,1987年独立成为东亚东南亚地区唯一的政府间国际地质科学组织,总部驻泰国首都曼谷。CCOP现有16 个成员国、14个合作国和17个国际合作组织,其使命是促进和协调东亚东南亚地学项目实施以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CCOP有关成员国地质调查机构负责人见证了就职仪式。就职仪式后,CCOP举行了第57届年会和77届指导委员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