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注册链接_《天然气水合物实验测试技术规范》团体标准正式获批发布实施
《天然气水合物实验测试技术规范》团体标准正式获批发布实施 来源: 地调局青岛海洋所 作者: :刘昌岭 孟庆国 发布时间: 2020-11-20 近日,中国海洋工程协会发布公告(中海协发〔2020〕7号),由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研制的团体标准《天然气水合物实验测试技术规范》正式获批发布、实施,标准编号T/CAOE 23-2020。该标准是青岛海洋所科研人员2018年承担的海洋工程标准化建设课题(CCSOA-OEAS-2018-02)的成果,编写组在多年来天然气水合物实验测试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标准编制要求,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反复修改完善了标准文稿,于2020年11月9日获批发布。 《天然气水合物实验测试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包含14个章节和6个资料性附录。其中,主体内容包括前言、引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一般规定(样品、测试项目、测试环境、测试报告及安全事项)以及天然气水合物晶体结构测定、水合数测定、客体分子测定、分解焓测定、表面形貌观测、微观赋存模式观测、生成分解微观观测、气水比测定、气体成分分析及气体碳氢同位素测定等10项具体测试项目的方法要求。 《天然气水合物实验测试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填补了天然气水合物实验测技术领域的标准空白,是青岛海洋所天然气水合物实验测试技术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该标准的发布实施为天然气水合物相关实验测试提供了标准依据,有利于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可比性,有助于天然气水合物实验测试领域的规范性发展。随着该标准的不断推广应用,必将会在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探开发及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 上一篇: 实验测试中心圆满完成“分析测试技术及质量管理”… 下一篇: “一带一路”框架下中沙地学领域合作结硕果 中国地…
杏鑫登录注册_“一带一路”框架下中沙地学领域合作结硕果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功中标沙特地球化学勘查项目
“一带一路”框架下中沙地学领域合作结硕果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功中标沙特地球化学勘查项目 来源: 中国地调局科外部、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0-10-23 10月18日,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钟自然与沙特工业和矿产资源部部长班达尔Bandar bin Ibrahim Al-Khorayef分别代表中国自然资源部与沙特工业和矿产资源部举行线上授标仪式,沙方正式授标我方一项总额为3.75亿元人民币的地球化学勘查项目合同。中国地质调查局成功中标“沙特阿拉伯地盾水系沉积物及重砂样品高精度地球化学勘查”(简称“地球化学勘查”)项目,是继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落户中国以后,中国凭借先进的勘查地球化学理论与技术体系再次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提升了中国在国际地学界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作为“一带一路”框架牵引下新的合作成果,是中国与沙特阿拉伯,乃至中国与中东国家经贸领域实质性合作的一件大事,丰富了中沙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合作新内涵,也为2020年中国与沙特阿拉伯建交30周年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自2009年中国地质调查局与沙特地质调查局建立合作关系,其间多次互访交流,分别签署了地学科技合作协议与地学合作谅解备忘录。此次成功中标,一方面是得益于“一带一路”框架下形成的互惠共赢的合作共识;另一方面是我国几十年来在勘查地球化学方面的深耕细作和厚重积淀,在国际勘查地球化学领域方面形成的理论、技术优势。 我国自1978年开始组织实施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该计划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覆盖面积最广、技术最为系统,找矿效果最为突出的研究与调查密切结合的地球化学勘查计划,通过四十年的攻坚克难、不辍努力,建立了完备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形成了高效实用的地球化学资源勘查方法,为资源勘查支撑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积极促进了国际勘查地球化学的发展,为支持服务全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在逐步走向世界舞台,被世界同行认可的过程中,中国地质调查局一直保持开放自信、务实高效的态度,特别是在本次参与国际竞标过程中,从与法国、南非、英国等多国地质调查机构组成的国际联合体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凭借实力成功中标。 本次国际招标是沙特地质调查局为支撑破解制约工业发展的资源瓶颈,提升矿业对国家经济发展贡献,助力实现沙特“2030愿景”而做出的一系列战略安排。据悉,沙特于2016年启动“2030愿景”,推动国内全面改革。愿景中提出,随着经济的多元化,在持续推动石油、天然气相关产业链条发展的同时,将加倍鼓励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采。在这个大的框架下,沙特地质调查局部署了沙特阿拉伯地盾地球化学调查、地质填图,以及岩心库建设与岩心数字化等项目,并将陆续启动国际招标,聚合多方优势力量促进国内经济社会发展。 根据合同约定,中国地质调查局将在沙特阿拉伯地盾区54万平方千米内开展1∶25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实地采集水系沉积物样品90,000件、重砂样品10,000件,采用高精度仪器分析获得样品中76种化学元素高质量数据,并依此圈定一批找矿靶区,为沙特阿拉伯地盾区成矿潜力和远景评价提供地球化学依据,助力实现找矿突破。项目实施工作周期6年,计划按两个阶段,每个阶段3年,第一个阶段以开展野外样品采集和实验室化学分析为主,第二个阶段以数据解译和成果报告编写等工作为主。 近几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一直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新型地质调查局,本次合作是局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对于推进我局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也是引导和带领中国地质行业的技术队伍走出国门,到更广阔天地施展作为的一次重要机遇。中国地质调查局高度重视本次合作,将其列入未来重点工作计划。届时将组织国内的优势力量,选派一批优秀的地质科学家参与项目组织实施,严格按照合同和标书要求,高质量完成地球化学勘查任务,向沙特政府提交世界一流水平的地球化学勘查成果报告和图册。同时,将与沙特地质调查局全面分享中国在勘查地球化学领域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为沙特地质调查局地质科学家提供包括野外样品采集、实验室分析、数据统计、GIS制图、数据库建设、成果解译等在内的一系列技术培训,与沙特合作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地球化学调查人才。双方还将联合支撑、建设“沙特阿拉伯-中国地学合作研究中心”,全面提升沙特地球科学研究水平和沙特地质调查局的国际影响力。与此同时,双方将共同致力于深化地球化学勘查项目的调查成果及应用,服务沙特经济社会发展。 目前,中国地质调查局已成立了沙特地质调查项目指挥部,全力组织制定了项目实施计划以及科学严密的技术和管理方案。下一步将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形势允许的前提下,第一时间开展野外踏勘和方法技术试验工作,持续优化项目技术方案,全力做好项目启动准备工作。 2016年,习近平主席对沙特阿拉伯进行历史性访问,开启了中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沙两国元首本年度内已三度通话,充分体现了中沙两国战略互信的高水平。在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新型地质调查局的征程中,中国地质调查局将继续保持开放自信的态度,抓住中沙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屡结硕果的关键时期,以务实合作和优秀成果为前提,持续落实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支撑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与沙特“2030愿景”对接,不断拓宽和深化中沙地学领域合作,为推动沙特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工作、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服务沙特“2030愿景”贡献中国智慧,将中-沙地学领域的合作打造成为中沙两国高层次合作交流的新亮点,为中沙两国关系高质量发展,中沙两国人民得到切实利益贡献力量。 中国地质调查局领导王研、李金发、李朋德在局机关出席授标仪式。中地集团下属中矿公司、局有关直属单位、局机关有关部室负责人和相关技术专家参加授标仪式。 上一篇: 《天然气水合物实验测试技术规范》团体标准正式获… 下一篇: 沈阳地调中心顺利通过生态环境部质量监督检查
杏鑫怎么注册_沈阳地调中心顺利通过生态环境部质量监督检查
沈阳地调中心顺利通过生态环境部质量监督检查 来源: 地调局沈阳地调中心 发布时间: 2020-10-09 2020年9月18日下午,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对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承担营口、鞍山、本溪、锦州等地区企业用地调查分析任务开展质量监督检查工作。 此次检查工作组来自国家详查办人员、国家环境监测中心分析专家及省质控专家,通过座谈交流听取了工作进展情况及进度报告,查阅了实验室能力认证材料、内部质控方案及方法验证报告等各项原始记录;对现场实验环境、仪器设备、分析人员等进行现场逐一核实,并询问了分析人员检测过程中的操作细节,深入了解了企业用地分析工作质量完成情况。9月19日召开了反馈会议,检查组对现阶段分析工作给予了肯定,对后续数据填报工作提出了建议及要求。 通过此次生态环境质量监督检查指导工作,沈阳地调中心实验室对生态环境部分析测试标准有了更明晰的认识,提升了在环境样品分析方面工作能力。企业用地分析测试任务的开展,标志沈阳地调中心的业务拓展能力及科技创新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上一篇: “一带一路”框架下中沙地学领域合作结硕果 中国地… 下一篇: 张北脱贫攻坚生态修复成果展示会顺利召开
杏鑫怎么注册_张北脱贫攻坚生态修复成果展示会顺利召开
张北脱贫攻坚生态修复成果展示会顺利召开 来源: 地调局实验测试中心 作者: 孙倩 发布时间: 2020-09-22 9月20日上午,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和张北县人民政府共同组织的脱贫攻坚生态修复成果展示会,在张北县东西部协作项目-精准扶贫生态修复示范基地顺利召开。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严光生、实验测试中心主任齐亚彬、县长李鹏举、副县长文春参加了此次会议。 李鹏举县长充分肯定了实验测试中心生态地质调查的成果,在张北大地上用地质人的方法,为张北带来了实际的帮助。 齐亚彬主任表示,实验测试中心科研团队经过半年精心修复培育的百亩藜麦结出了丰硕成果,推动了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真正把论文写在了祖国大地上。我们将与张北县政府继续合作,扩大“根系微地球化学障” 技术在藜麦“重茬”修复治理上的推广应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合作双赢! 随后举行了开镰仪式,严光生总工宣布藜麦收割开始。与会领导参观了示范基地试验田和系列藜麦产品。朱晓华高工介绍了示范基地的建设情况、未来规划及实验测试中心在全国范围开展的水土修复、矿山覆绿、场地治理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使用自主创新研发的“根系微地球化学障”技术,利用生物质碳基有机肥,对藜麦第二年重茬地开展试验示范,调整土壤结构、提升保肥能力,在防治“重茬”问题的同时,预防重金属污染。目前已经完成100亩藜麦“重茬”修复实验,预计每亩增产90斤、增收超过2000元。2021年将扩大示范种植面积至1000亩,进一步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上一篇: 沈阳地调中心顺利通过生态环境部质量监督检查 下一篇: 物化探所科研团队和个人受到国家三部委联合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