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怎么注册_震后评灾
卫星影像功不可没
卫星遥感图像被应用于地震灾害调查只不过才十来年的事,但是遥感图像的分辨率已经从最初的80米发展到如今的0.5米甚至更小。这次汶川地震发生后,卫星遥感部门提供的翔实数据和震区图像,更是让人意识到,信息技术对赈灾行动的掌控和影响作用,竟然是如此超乎想象。 这是地震之后拍摄到的都江堰市的第一张雷达图像,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的专家把它跟之前拍摄的高空间分辨率卫星图像进行对比分析,很快做出了灾情分析报告,上面用红线勾勒的地方就是连片受损的居民区。另外,图上分布的红点部位也是受损房屋。哪个街区的房子被毁,哪座学校倒塌,不同年代不同结构的建筑物倒塌率分别是多少,都能清晰地计算出来。供图/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汶川地震已经过去了很多天,让人凝聚力量的悲痛和温暖还在很多人的心间继续激荡。当我们循着一幕幕难忘的场景回顾和梳理抗震救灾细节的时候,才突然意识到,中国在灾难发生的很短时间内向外界彰显的国家快速反应和救援能力,原来是如此超乎想象。
不过很少有人意识到,在这种超强的快速反应背后,除了国家对民生的极度关注之外,其实还离不开卫星遥感应用给地震灾害调查提供的精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