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注册链接_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得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调中心
五月的鲜花,为可敬的人绽放;节日的颂歌,为可爱的人唱响。 4月27日,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受到表彰。作为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的事业单位,天津地调中心主要承担国家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全力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现有职工27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17人,管理人员27人,高级以上职称96人,博士学历42人,硕士学历130人。 历久弥新的优良传统 多年来,天津地调中心在精神文明建设上硕果累累。该中心先后荣获2015年度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状、天津市科技系统文明单位。1人获天津市劳动模范称号。铀矿调查评价项目组分别荣获天津市模范集体和全国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资料信息室获得天津市“三八”红旗集体,离退休人员管理处分别被国土资源部和天津市评为“十二五”离退休干部管理先进集体,离退休党支部被评为天津市“五好党支部”示范点。1人获天津市和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其家庭荣获全国和天津市“最美家庭”称号。1人获天津市“三八红旗手”,1人获天津市“最美科技巾帼”,1人获国土资源部离退休管理工作先进个人。今年5月1日,天津地调中心又荣获了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扎实开展,有利地促进了地调科研结出丰硕成果。 天津地调中心多年来一直以支撑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己任,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围绕“六个服务”的要求,着力提升地质调查与科研能力和水平,取得了重大地质调查和科研成果。2015年10月《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及关键技术研究》获国土资源部科技一等奖;2015年10月《天津滨海新区超深分层标建设关键技术》获国土资源部科技二等奖;2016年10月《1∶500万国际亚洲地质图》获国土资源部科技一等奖;典型盆地砂岩型铀矿找矿取得历史性突破,入选2015年度全国地质科技十大进展;2017年3月“华北发现距今15.6亿年前地球上最早的大型多细胞生物群”研究成果,入选2016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 科技创新驱动找矿突破 我国是铀矿资源不甚丰富的国家,甚至很长时间都被认为是一个贫铀国。天津地调中心以创新思维指导铀矿找矿突破,创新建立了一套利用以往钻孔资料信息寻找深部砂岩型铀矿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法,创新性地提出了大盆地、大砂体、大规模成矿作用和成大矿的找矿理论,指导找矿理论创新与技术攻关。采用煤铀兼探、油铀兼探的找矿新思路,在不同类型的铀矿调查中成效显著,技术方法成为我国铀矿地质调查项目工作的技术规范,并陆续在我国煤炭、核工业、化工、石油等地质勘查单位以及矿山、油田广泛应用。依托“973”科技攻关项目和中国地质调查局铀矿地质调查工程的平台,天津地调中心打破行业壁垒,组织全国多个行业系统的近百家单位,统领全国铀矿地质调查评价工作,先后在鄂尔多斯盆地、准噶尔盆地、松辽盆地北部、豫西等多地发现铀矿产地和远景区,取得了铀矿找矿的重大突破,打破了我国一直以来贫铀的历史,开创了我国铀矿找矿工作新局面。其中仅2016年就新增成矿远景区71个、找矿靶区86个,新发现矿产地5处,矿点8处,矿化点20处。 天津地调中心在铁、金、钼、铝土找矿上也实现了重大突破。天津地调中心根据“华北陆块区铁矿勘查专题研究”的科研新成果,在华北地区部署了一批铁矿调查评价项目,相继找到河南新蔡县连村、山东单县、河北滦南县杜豪坨、山西五台山等4个大型铁矿,扩大华北大区铁矿资源储量近40亿吨;深入研究相关勘查资料,探索金矿深部找矿技术方法,先后在胶东和小秦岭成矿带部署了综合研究与矿产远景调查项目,并进行了深部钻探验证,促成了2个金矿整装勘查区的设立,在胶东金矿深部第二空间勘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资源储量实现了翻番,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在“华北地区铝土矿勘查专题研究”的科研成果指导下,在山西、河南部署了一批铝土矿调查评价项目,先后找到礼庄寨、阳崔庙、山西庞家庄、牛家庄等4个特大型铝土矿床,共求得铝土矿资源量12亿吨;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在项目承担单位协作下,先后评价出乌兰德勒大型钼矿、阿巴嘎旗必鲁甘干钼钨矿2个大型钼矿床和乌日尼图钨钼矿等2个中型规模矿床,在内蒙古乌和尔楚鲁图与狠麦温都尔发现2处钼、铅锌矿产地,经钻探验证,均已达到中型矿床规模。 创新思想服务国家决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产业升级转移方面实现突破需要地质工作提供先行性、基础性支撑,为京津冀产业升级转移提供地质资源和地质安全保障,是当前地质工作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天津地调中心以大地质观为指导,整合物化遥和水工环、基础地质、矿产地质等资料,根据京津冀地区资源环境禀赋特征,编制了《京津冀地区国土资源与环境地质图集》,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规划布局提供资源环境承载力基础数据。国家领导人对该图集做出了重要批示。图集已被国家发改委和国土资源部及时利用,获得高度评价,创造了该中心地质调查成果在国家战略层面应用的新历史。该中心还牵头编制了《支撑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地质调查报告(2015年)》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综合地质调查工作方案(2016~2020)》,并向社会发布。《支撑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地质调查报告(2015年)》系统梳理了京津冀地区以往地质调查成果,全面研究了京津冀地区地下水、耕地、地热、地质遗迹、区域地壳稳定性等地质资源环境条件以及活动构造、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水土污染等问题,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具备的6个有利资源环境条件和需要关注的8个重大地质问题,一经发布就引起了广泛关注。除此之外,天津地调中心还组织召开了一部三省市京津冀协同发展地质工作研讨会,搭建了京津冀三省市协调联动机制和“服务沟通”平台,并为北京行政副中心、冬奥会规划场区等重大工程建设及时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为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实施提供了有效服务。 薪火相传的地质精神 弦歌不辍声自远,薪火相传铸伟业。天津地调中心的职工们继承了老一代地质人的“三光荣”优秀传统,并不断践行着新时期地质工作者核心价值观,以国家需求为己任,履职尽责,立足岗位,建功立业。该中心的科技人员全部奔赴野外生产一线,改变在办公室开会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创新型思维推进工作。该中心现在具有野外找矿经验的领军人才30名、青年技术骨干27名,其中4人被评为天津市授衔专家、8人被评为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人才、5人荣获全国青年地质学家银锤奖。多人在抗旱找水等国家急难险重任务及推动找矿突破工作中表现突出,受到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等部委表彰。 2017年,新的地质百年已经开启,我们迎来了地质科技发展的春天。天津地调中心的干部职工将以神圣的使命感和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实现世界一流的新型地质调查局的目标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杏鑫注册链接_在市场不景气形势下如何保持经济稳定发展 西安地勘院走出四步活棋
针对当前市场,西安地勘院积极谋划应对举措,在推动主业稳健发展的同时,延伸产业链,发展新型化、多元化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持经济稳步发展。 调整产业结构。该院对原有的产业和实体进行重新优化组合,成立了地勘分院、环境分院、西北分院、钻探公司、经营管理中心,实行分块管理,分头把关。其中,经营管理中心主要负责管理经营资质、矿权、地权,管理经营合同和内部银行,对院管项目和各部门生产经营情况的管控和考核,随时掌握全院经营状况,从全院整体实现资源共享。 推行“公司化”管理。在“公司化模式”下实现多元经营,院与各经营单位以“经营目标责任书”的形式确定经济和工作关系。各单位在院宏观政策指导下具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人事管理权、设备采购权和利益分配激励权。同时采取院班子领导下的经理人承包制经营。院与单位负责人为代表的管理层签订经营目标责任书,明确目标责任、权利和义务。 强化干部管理。加大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力度,为年轻干部施展才干拓展空间,促进干部队伍年轻化,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50周岁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干部,实行解除现领导岗位聘用,干部解聘提前退出领导岗位,由干部管理部门负责办理相关手续。 完善激励措施。全院不再统一发放年终奖。各单位完成院下达目标任务、当年有利润的,可以全额发放效益工资和年终奖;没有完成目标任务、当年亏损的,不得发放年终奖,并按亏损比例扣发效益工资和主管领导的效益年薪。在完成省地矿集团年度目标任务的情况下,机关管理部门可以发放年终奖金,但年终奖金不得高于全部经营单位年终奖金的平均数,如没有完成目标任务,不得发放全额效益工资,没有年终奖。
杏鑫注册链接_中国地球物理科学技术奖揭晓 高精度大深度广域电磁探测系统荣获一等奖
10月15日,在京召开的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举行“中国地球物理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以何继善院士广域电磁法理论为基础研发的高精度大深度广域电磁探测系统,斩获科技进步一等奖。 电磁法探测理论诞生于上世纪初,并在上世纪70年代先后发展为大地电磁法(MT)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两大理论和探测装备系列。上世纪末开始,何继善院士在潜心研究后发现,无论是大地电磁法(MT)还是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都存在探测精度低、效率低、深部探测能力差和抗干扰能力差等缺陷。2005年,何继善院士提出了广域电磁法理论,受到国际地球物理界的高度关注。 以广域电磁法理论为基础,应用先进的电子和计算机技术,2006年湖南继善高科技有限公司开始了这一原创理论的产业转化工作,于2014年正式推出了广域电磁仪的发射、接收和配套反演解释系统,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智造”,可广泛应用于油气藏、页岩气、地热、煤田采空区、金属矿、水资源等的探测。在贵州、湖北、安徽、辽宁、内蒙古、新疆、湖南等不同地质环境、不同矿产的探测实践中,均获得了比西方仪器更好的数据。鉴于该系统优异的表现,2015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将其作为投标页岩气调查项目的基本硬件之一。目前,该系统已完成市场销售8套,多个单位表达了强烈的购买愿望。 为使该系统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继善高科组建了专门的电磁探测野外工作队,累计为30余个地质项目提供了电磁探测服务。在全面总结实战经验的基础上,编制了《广域电磁仪野外工作纲要》。
杏鑫怎么注册_勘探技术所 “一种适用于深部钻探的井下动力钻具”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勘探技术研究所“一种适用于深部钻探的井下动力钻具”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2022036976.8)。 随着地球深部探测工程的推进和干热岩勘查开发的进行,井下动力钻具作为最佳钻井工具之一,在钻探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专利提出的“一种适用于深部钻探的井下动力钻具”可满足井下高温工作条件的要求,实现较大扭矩的输出,且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的特点。 目前,高温硬岩钻进技术研究是勘探技术所重点任务之一,本专利的授权将为项目组继续开展耐高温井下动力钻具等提速增效器具的研究奠定基础,为高温硬岩钻井器具及工艺方法有效支撑服务中国地质调查局“十四五”规划和重大决策部署提供技术支撑。
杏鑫注册链接_中国地质博物馆借力“一带一路” 共建科普场馆科学传播丝绸之路
11月28日下午,首届“一带一路”国家科普场馆发展国际研讨会平行会议在中国地质博物馆召开。此次会议为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主办的“一带一路”国家科普场馆专题研讨会之一,主题是“新时代自然科学博物馆的使命与责任”,旨在探讨自然科学博物馆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的形势与挑战、目标与任务,以及科普场馆对当地社会发展的影响。 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贾跃明研究员做主题报告。中国地质博物馆副馆长刘树臣主持会议。安徽省地质博物馆馆长胡雪松、中国古动物馆社教部主任葛旭及北京科学中心主任何丹在会上分别发言,分享了他们在科普场馆建设、管理、运行等方面的经验以及对科普场馆未来发展的思考。 中外嘉宾首先参观了中国地质博物馆,重点是“百年历程——中国地质博物馆建馆百年成就与精品展”专题展和“一带一路”国家矿物·宝石邮票专题展,领略了百年老馆厚重的历史沉淀和文化底蕴,欣赏了典藏精品,并了解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丰富的矿产资源、多彩的矿物宝石和精美的地质邮票,共话沿线国家科普场馆间长远交流合作愿景。 此外,中国地质博物馆还在27日的“一带一路”国家科普场馆发展国际研讨会开幕式上,分别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国家地质博物馆、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和澳大利亚国家恐龙博物馆3家单位签署《关于地学与博物馆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未来,将通过科技信息交流、研究访问、单个或多个领域的研究合作、专题研讨会等形式,开展基础地质研究对比、标本交换、标本采集与修复技术、临时展览等方面的合作,促进彼此在地学与博物馆领域共同提高。 此次研讨会通过搭建“科普互惠,共享资源”平台的方式,为各博物馆提供了一次深入交流的机会,共享各方在人员交流、展览展示、科学教育等方面的资源,共建科学传播丝绸之路。中外代表从不同侧面与角度,开展了广泛深入细致的专业研讨,以期实现真正的场馆战略对接、人员优势互补、资源融合联动、科普成果共享之势,达到“行稳致远、惠及未来”的“一带一路”科普场馆科学传播愿景。
杏鑫怎么注册_“全球黑土地关键带地质生态调查(BASGES)学术研讨会”召开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联合国际黑土地协会、吉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成都理工大学、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和北京绿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日前在沈阳召开了“全球黑土地关键带地质生态调查(BASGES)学术研讨会”。来自全球十个国家的地质与生态专家齐聚一堂,共商全球黑土地的保护与利用。 全球黑土地主要发育在中纬度地区,共有四大黑土地,分别在中国东北、北美洲、乌克兰到南俄罗斯和南美洲的潘帕斯草原。北半球的三大黑土地主要分布在位于以北纬46°带为核心的中低纬度地区。由于其富含有机质,且土壤肥沃,因此对各国农业和牧业具有重要贡献,是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地区,也是全球和全人类共同的资源。经过几百年的开垦,特别是近几十年的高强度开垦,使得黑土地面临着很严重的退化问题,例如土壤侵蚀、盐碱化等,也有部分黑土地由于工业活动受到污染。因此,全球黑土地资源急需抢救性的调查和监测,明确保护方法,并做好可持续的土地利用规划。 长期以来,沈阳地质调查中心一直从事黑土地地质生态相关的遥感、地球化学和地面长期定点观测等相关调查和监测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完成了35万平方千米黑土地1∶25万地球化学调查、10万平方千米卫星遥感调查、1500平方千米的航空高光谱遥感飞行。基于以上工作,沈阳地质调查中心对我国东北黑土地的现状形成了基本判断:一是无重金属污染耕地2.63亿亩,占已调查耕地的99.58%;绿色产品适宜区耕地2.56亿亩,可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推动东北地区现代化农业发展。二是土壤质量优良面积达55.17%,其中优质耕作区面积为1.0亿亩,占总调查面积的23.85%,同时发现197万亩集中连片绿色富硒耕地,具有特色土地资源开发优势。三是调查发现土壤有机质下降明显,与上世纪80年代农业部门调查数据相比,调查区土壤有机碳总体减少131吨,下降了12.8%,不同生态系统对土壤有机碳变化具有明显影响:农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下降14.58%;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基本保持不变;草原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下降最为明显,达20.5%。 2015年2月,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钟自然访问美国地质调查局,与Suzette Kimball局长对话,重点讨论了地球关键带的研究,为黑土地调查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至此以后,沈阳地质调查中心一方面从地球关键带的视角全面开展黑土地关键带地质生态调查,另一方面开始寻求全球有黑土地分布的国家和从事相关研究的顶尖科学家,共同开展国际合作研究。 此次交流会,与会专家就全球黑土地关键带地质生态调查未来研究方向展开了热烈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黑土地关键带地质生态调查对全球气候变化、所在国家的农业极为必要,也是全球尺度土壤地球化学研究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但目前存在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各国调查方法不统一,应尽快搭建国际合作平台,建立统一的方法技术体系,充分发挥遥感技术方法的优势,开展黑土地关键带土壤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及大气圈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与监测。与会专家一致同意,在国际黑土地协会的组织下开展深入国际合作交流,并签署了共同开展全球黑土地关键带地质生态调查倡议书。主要合作内容包括: ——基于目前项目及已有工作,以地球化学、卫星遥感、土壤光谱等手段,开展南北半球黑土地关键带地质生态综合调查,厘定黑土分布和相关属性。 ——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下黑土的形成与演化。 ——研究黑土地关键带不同圈层间能量、水、固体运移机制。 ——研究黑土地碳循环及其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的关系。 ——对比研究黑土退化与修复下的不同管理实践。 ——开展黑土地关键带水、养分、碳循环等关键因素的研究,从而达到该关键带与其农产品和水质量等产品之间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基于多学科协同的黑土地关键带综合建模系统。 ——在中国东北建立可覆盖寒地黑土、农业区、矿业区及黑土过渡带等典型黑土地貌的空地一体化综合调查与监测技术体系与系统平台。 ——建立黑土地关键带广泛交流与合作、数据与信息共享的国际平台。 随后,各国专家在倡议书上签字,并对近期工作进行了具体规划与部署: ——2018年,黑土地所在国精诚合作,以资料收集和卫星遥感调查为手段,厘定全球黑土地边界,完成全球尺度黑土地地球化学采样部署、方法技术规范等准备工作。 ——2019年~2021年,密切合作,统一部署,通过开展遥感地质调查、地球化学调查、水文地质、基础地质调查,全面推进空地一体化的全球黑土地关键带地质生态调查监测,实现全球黑土地关键带土壤地球化学、遥感地质等填图,加强我国东北黑土区长期观测基地建设,并与美国CZO联网,形成全球黑土地关键带动态监测网络。同时,基于填图与监测成果,开展全球黑土地土壤-水-植被-大气模型探索。 ——2021年~2025年,形成全球黑土地关键带地质生态系统调查研究数据信息与成果共享平台,实现我国在全球黑土地关键带研究领域具有引领性的科技研究。 同时,中国地质调查局组建全球顶尖黑土地关键带地质生态研究团队。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将会在该研究领域领跑世界。
杏鑫注册链接_走进新时代落实新要求 实现地质调查事业新作为 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现场 李振涛 摄 1月23日,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地质调查工作,分析新形势、聚焦新目标,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和2018年地质调查重点工作任务。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孙绍骋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钟自然主持会议并讲话。 孙绍骋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地调局党组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和部党组部署,主动对接国家需求,强化问题导向,深入推进地质调查战略性结构调整,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历史性变革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是能源资源调查取得新突破,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成功试采,南方页岩气调查取得重大突破,塔里木盆地石油、共和盆地干热岩调查陆续取得重大进展。二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取得新进展,围绕国家三大战略,组织编制了系列图集和报告,积极主动为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提供地质方案,在脱贫攻坚、海洋强国建设、军民融合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支撑国土资源中心工作取得新成效,发挥技术优势,全力支撑国土规划纲要、矿产资源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支撑油气勘查开发体制改革和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全面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国家地下水监测网建设。四是地质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新提升,新增“海马号”和三条海洋地质调查船等重大科技装备,“化学地球”和“全球岩溶动力系统资源环境效应”两个国际大科学计划进展顺利。此外,地质调查人才队伍建设和业务总体布局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孙绍骋强调,新时代地质调查事业要有新作为。一要把牢支撑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方向,全面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做出的战略安排和部署,自觉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找准历史方位,聚焦加快建设安全、绿色、高效、法治、和谐的美丽国土,研究谋划新时代地质调查工作的创新发展。二要夯实保障“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的能源资源基础。要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牢牢守住能源、矿产、水和粮食资源安全的供给底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安全、稳定、经济、可靠的资源保障。三要为补齐民生短板提供支撑,加大服务精准脱贫的工作力度,聚焦美丽中国建设重大需求,为应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提供支撑,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力度,加快推进城市地质工作。四要全力推进“三深一土”科技创新战略。 孙绍骋要求,新时代要锻造高素质专业化队伍。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断提高地质调查能力和水平;持续开展作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学术生态;加强业务建设,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地质调查队伍。 钟自然在讲话中指出,要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大对地质调查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坚定不移把党的十九大对地质调查工作的新要求落到实处,今后一段时期着力推进十项重点工作。一是加快推进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化进程。二是加快推进海洋地质调查重大装备建造。三是全力推进地球深部探测重大科技项目的立项和实施。四是精心实施陆域清洁低碳能源五大地质科技攻坚战。五是精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六是加快“地质云”建设和提高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水平。七是着力推进十大计划60多项工程300多个项目。八是改革完善新型的中央与地方、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体系。九是加大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十是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 钟自然强调,要落实党的十九大对地质工作的新要求,必须加快推进地质调查工作转型发展;要毫不动摇地把科技创新摆在新时代地质调查事业的突出位置;要把地质文化建设作为新时代地质调查工作的精神支柱,以“责任、创新、合作、奉献、清廉”作为新时代地质调查工作者核心价值观,用实践诠释地质调查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会上,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研作了题为《聚焦新目标 落实新任务 努力开创新时代地质调查工作新局面》的工作报告。
杏鑫注册链接_四川省地矿局科技工作会参会专家观点集纳
四川省地矿局科技工作会近日在成都召开,会议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矿床地质专家陈毓川到会指导,并聘请包括陈毓川院士在内的11位专家为四川省地矿局科学技术委员会首批特聘顾问。 会议透露,近年来,四川省地矿局积极推进“人才立局,科技强队”战略,地质科技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该局首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稀有稀土战略资源评价与利用省重点实验室”正式挂牌运行;“四川省环境保护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四川省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污染场地环境修复工程技术中心”等科创平台建设有序进行;开展了地质科学技术成果评奖工作,2017年全局16个单位共70项成果参评,评选出获奖项目48项,其中“四川省马尔康县党坝矿区锂矿补充详查及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等9个项目获得一等奖,39个项目获得二等奖,填补了该局地质科学技术奖的评选“空白”。 “地质工作是一项探索性工作,是我国长期需要的基础性产业工作,涉及范围广,是必须坚持的工作;但地质工作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无论个人还是团体,都应该把科技创新作为伟大目标,以科技创新工作解决实际问题,解决国家需求,解决地质工作需求。”陈毓川在会议期间接受采访时说,个人和团体的科技创新工作要分“五步走”:一是要高起点,科技工作就是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更进一步。因此,要总结前人成果,分析前人趋势,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二是必须结合工作选择创新目标,选准创新目标是科技创新的关键。三是要努力进取,不怕困难,要有拼劲和韧劲,要主动争取创新条件。四是要尽快把成果转化为实际运用,要交流,让社会和同行认可,并推广使用。五要不断前行,地质工作没有终点,不能停滞。 对于单位的科技创新工作,陈毓川建议,要分“三部曲”:一是要把本单位的个人和团队结合起来,作为科技创新工作的基础;二是要以本单位为核心,集聚单位内部力量,形成特色科技实力;三是要走向社会,走向开放,争取政府的承认和支持,形成“政、产、学、研、用”结合的新模式,把科技创新成果推向更高层次。 陈毓川表示,四川省地矿局要不断拓宽地质工作领域,发掘自身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陈毓川特别指出,四川的锂矿资源是受国际国内瞩目的新能源矿产资源,是四川独特的优势资源。四川省地矿局要积极探索与企业、矿山的联合,把四川的资源优势更快更好地转变为经济优势。 会上,四川省地矿局科技工作方面的专家对地质科技工作积极建言,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针对性的意见建议。现整理如下,供参考。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探索科技创新型地勘服务体系新路径 四川省地矿局总工程师李树表示,科技创新始终是地质事业改革发展的动力源泉,要不断强化地勘单位科技创新的主体责任意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地勘单位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瞄准国内外地质科技前沿,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原创性成果重大突破,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同时,积极探索地勘单位改革定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科技创新推动地勘产业优化升级。深入调研,摸清各地勘单位专业、产业优势,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研究局属地勘单位的科技定位、更名、重组等,对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队伍探索向有专业特色的地质科技单位转型,实现地勘产业转型发展。 四川省地矿局水文队总工程师钱江澎建议,应加强和完善各项科技创新政策、制度建设工作,加大政策、制度的执行力度,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能有效实施。应完善创新人员绩效保障制度,充分调动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优者能创,优者多创,优者愿创。 坚持生产与科学技术研究紧密结合 李树指出,地质工作的过程就是科学研究的过程,两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要根据自身实际,利用开展的项目加强综合研究和专题研究,突出成果的应用性和实用性,发挥科研对地勘单位产业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四川省地矿局化探队总工程师唐文春提出,应以解决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难点为目标,坚持地质找矿理论、方法、技术和工作部署等全方位的持续创新,开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资源找矿研究。一是以企业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抓手,主动与企业对接,与生产经营和市场开拓对接,增强技术服务能力和效果。二是针对生产中的问题研究、实践、再研究、再实践,将理论及勘查技术与矿床特殊性相结合,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科研与科普相结合。 钱江澎表示,应注重科技创新项目的实效性。坚持以项目为依托,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提高生产效益和质量为目标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后期的项目立项应注重发现问题,然后根据问题提出创新的目标和任务,这样才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面向重大需求,加强关键领域科技攻关 李树指出,要主动研究社会经济发展对地质工作新的需求,随时关注新材料、新产业带来的新变化、新机遇,适当开展一些基础性、应用型前沿预研究,向政府部门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方案,积极主动争取立项。一是聚焦资源能源安全保障工程,发展深地探测技术。二是聚焦地质安全保障工程,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环境需要。三是聚焦土地工程科技创新,主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四是聚焦国土空间开发监管服务支撑,积极推进地质工作信息化进程,积极参与“地质大数据”建设,用好地质调查和地质矿产成果资料,重点启动并初步建成“四川省地质大数据中心”。 唐文春建议,一是要以社会发展新趋势为导向,推动技术服务创新。加快绿色地矿需求和资源节约需求研究,紧跟美丽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实施“走出去”战略研究,从全球视域进一步加深成矿规律的研究与找矿勘查技术创新,为“走出去”提供技术支撑。二是要紧跟大数据时代,利用“互联网+”的思维开展矿业发展规律研究,准确把握矿产勘查矿种、地域、时间、及不同业主的需求,加强选区和找矿方向综合研究与论证,为投资者提供升级服务。 钱江澎建议,创新领域应密切把握地勘发展脉搏,以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点领域为创新方向。根据本单位未来转型发展战略,编制切实可行的科技创新短期、中期、长期的发展规划,提出明确的科研项目选题目标和实施路径。 四川省地矿局华地公司新能源公司总经理孙东提出,对于地下水环境的保护,从行政管理和技术支撑来看,以前多是在环保部门实施。但地下水从科学上讲,有其本身的专业性、复杂性、隐蔽性,这是水工环技术队伍本身的优势。华地公司作为一家长期从事水工环的专业技术队伍,集中力量开展地下水环境保护方面的科技创新工作,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自身优势为基础,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具体落实。 四川省地质调查院副院长文辉建议,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企业科技创新动力、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根据当前形势,地质工作向大地质转变,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融合,将改变和重塑地质行业长期以来形成的规则和套路。要实现“互联网+地质”的目标,一是要做好顶层设计,提前布局,形成创业激励机制,上下齐心,团结协作。二是要注重协调,地质大数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各个专业和全局地勘单位的通力合作。三是要有攻坚克难的决心,“互联网+地质”工作本身是一种创新,没有现成的平台可以借鉴,探索性强,需要攻克诸多技术难点。 稀有稀土战略资源评价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成都岩矿测试中心副主任杨晓军表示,从政策背景上讲,重点实验室是组织高水平研究、聚集和培养人才、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四川省绝大部分高水平科技成果出自四川省100余所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从产业背景上讲,四川是稀有稀土资源大省,稀有(锂辉石)稀土资源是四川发展新能源汽车、航空与燃机等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所需原料;从研究基础上讲,近5年,四川省地矿局所属的成都综合岩矿测试中心和四川省地质调查院在稀有稀土资源勘查评价与综合利用方面,累计承担了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专项、大调查、省地勘基金等类型项目40余个,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初步具备了申报的条件。围绕四川特色优势的稀有稀土资源开发中存在的科技问题,开展应用基础研究的实验室定位,成都综合岩矿测试中心和四川省地质调查院提出集中优势研究资源申报省重点实验室。目的是为了贯彻打造科技地矿的战略规划,以平台为支撑,增强单位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提升地矿单位的影响力。 创新科研项目管理,建立完善科技管理制度 李树表示,一是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已建立的“稀有稀土资源勘查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要发挥典型效应,并重点推动“四川地质大数据科创应用中心”“国土资源部四川省国产卫星应用中心”等专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要积极争取政府、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支持或合作,真正推动产学研用结合。二是加强局队自筹科研经费使用管理。重点支持包括重大地质问题和需求的预研究,重大地质项目的专题研究,重点实验室等科创平台的专题攻关,青年技术人员科技发明及论文撰写等方面。 钱江澎表示,应继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持续推进科技创新项目实施成效,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鼓励向国家、省部级等科研单位申报科技创新项目,积极争取外部科研经费。 努力培养造就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李树表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要培养年轻人才,用好现有人才,积聚创新人才,打造领军人才,建设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良好的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一是启动人才建设工程,在初步建成300余人的局专家库和19个科创团队的基础上,建立首席专家制度,充分发挥特聘专家、院士及高层次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引领、榜样作用。二是重点加强和关注领军人才、骨干人才的培养、成长,优化科技人才成长环境,敢于给年轻人成长留足空间、压重担子。三是积极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加大专业技术培训力度,定期开展经常性学术研讨会、讲座、培训班。四是坚定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三光荣”和“地矿铁军”精神。 钱江澎表示,应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逐步构建以项目为依托,抽调科技人才组成的科研精英团队,按项目组建项目创新团队或项目研发中心,集中力量搞创新,解决即搞生产又搞创新的矛盾,确保项目的人员投入、进度和质量。
杏鑫登录注册_地质调查助推皖江经济高质量发展
尽管安徽不是发达省份,但作为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与内陆的连接点,其战略贯通意义也非比寻常。 长江进入安徽段,为不易使人从地域上产生混淆,安徽人就赋予了它“皖江”的名号。5月17日,皖江经济带综合地质调查项目示范及成果移交工作会议在池州市举行。会议总结了近三年来皖江经济带综合地质调查工作的成果和经验,旨在促进皖江沿线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助力皖江九市生态优先,绿色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我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加强改革创新、战略统筹、规划引导,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皖江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分段,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定位和作用。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要立足安徽、依托皖江、融入长三角、联接中西部,把皖江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成为合作发展的先行区、科学发展的试验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从2015到2017年,安徽省国土资源厅会同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精神,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皖江经济带科学发展入手,开展了基础地质、矿产地质、页岩气、水工环和土地质量调查等工作。部省共投入资金7.39亿元,实施了207个综合地质工作项目。其中,中央财政投入2.63亿元,实施了44个项目;安徽省财政出资4.76亿元,实施了163个项目,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有效支撑服务了皖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记者从本次会议上了解到,近3年来,安徽省公益性地质调查取得了以下五大成果—— 一是皖江地区的非常规清洁能源调查取得重大发现。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调中心在皖江地区重点投资开展了下扬子地区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科学预测该区页岩气资源量3.37万亿立方米。在宣城市泾县实施的“泾页1井”煤层气解析点火成功,最高值可达9.33立方米/吨;在宁国市港口镇实施的“港地1井”钻获页岩气、致密砂岩气、煤层气、页岩油“三气一油”,开辟了2万平方千米页岩油气勘探新区。在宣城市杨柳镇部署的 “宣页1井(参数井)”,也发现气测异常。今年,南京地调中心还将继续在宣城等地区开展页岩气勘查,计划投资4128万元在安徽省宣城和巢湖地区部署三口页岩气战略调查井和两口地质调查井。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依托省地勘基金项目“淮南煤田潘集外围煤炭详查项目”,在安徽省两淮地区进行煤系天然气的勘查开发也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淮南潘集地区的“潘气1井”在煤系地层取得了非常规油气资源的重大发现。 二是皖江地区土壤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实施了全域覆盖。 皖江地区是安徽省水稻的主产区,同时也是工矿的密集分布区,土壤面源污染不同程度存在。为了摸清安徽省皖江地区土壤质量底数,为皖江地区土壤生态修复、发展特色农业,振兴乡村经济提供高质量的地质科学调查成果,部省两级有效衔接,从不同比例尺入手开展了皖江全域土壤地球化学调查工作。目前,中央财政投资的皖江地区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实现了全覆盖。1∶5万土地质量调查已完成南陵、桐城、青阳等3个市县,正在芜湖、宁国、全椒等11个市县实施。其中,池州市1∶10万富硒土壤资源地球化学调查新发现富硒土壤2309平方千米,使得池州市全域富硒土壤面积达到3824平方千米,占池州市域总面积的45.54%。足硒土壤面积1234平方千米,占池州市域总面积14.69%,集中连片分布于贵池区东南部、青阳县东部与南部、东至县东部等地。该项目通过查明池州市富硒土壤宏观分布和资源总量以及土壤环境质量和土壤养分丰缺状况,研究土壤硒元素含量分布特征及生态效应,进行区域富硒农作物种植适宜性评价,提出土地利用规划、富硒农业产业发展和布局建议,为后续的富硒土壤资源详细评价与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池州市政府高度重视做好富硒资源文章,扎实推进成果转化。池州市政府将“池州市富硒土壤调查”纳入市政府6个重点督查项目之一。国土资源部门会同池州市委、市政府以及环保局、农委、招商局等,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多次就项目工作进度、阶段成果表达及后续工作安排等进行现场协调,提出“发展大健康产业,发挥‘富山、富水、富硒、富氧’的资源优势,实施大健康产业规划和三年滚动计划”。依据近年开展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池州市已建成万亩富硒水稻生产基地,石台大山富硒区已发展成为富硒茶叶基地和休闲养生基地,经济效益明显。池州的经验充分表明,只要党委政府重视,部门积极作为,科研成果和产业发展有机衔接,地质调查成果一定能够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三是皖江地区岩溶塌陷调查评价提出了减灾防灾的科学建议。 安徽省皖江地区是工矿企业密集区,也是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地区,人类工程活动和矿山企业抽排地下水诱发的岩溶塌陷时刻影响着城市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皖江地区岩溶塌陷调查评价项目面积达2650平方千米,覆盖了铜陵市辖铜官区、郊区和义安区,芜湖市南陵县、繁昌县、三山区,池州市青阳县、贵池区等。调查区内可溶岩地层大面积分布,分布面积为861.33平方千米,占调查区总面积的32.50%。 项目根据皖江地区岩溶塌陷易发程度划分了岩溶塌陷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等4个区,并将岩溶塌陷风险性分为高风险性、中等危险性、低风险性和无风险性。对岩溶塌陷重点地区提出了防治对策。 四是皖江地区水土重金属污染调查取得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成果。 为加强长江经济带沿线工矿城市的生态保护,对矿山开采引发的水土重金属污染摸清底数,提出有针对性的修复和防治建议,安徽省开展了沿江城市带水土重金属污染调查评价项目。截至2016年底,查清工作区内共有金属矿山266个,其中新建矿山7个,生产矿山68个,停产、关闭、闭坑191个,涉及金属矿种有金、银、铜、铁、钼、铅、铅锌等。经过调查,项目组查明了重金属污染物来源及主要污染物,在铜陵矿集区、马鞍山向山矿集区、合肥庐江矿集区、芜湖繁昌矿集区和安庆月山矿集区等6个矿集区开展了地表水、地下水、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评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区内重金属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整体污染呈减弱趋势;前期矿山开采造成土壤中重金属的累积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会随时间逐渐增强。针对矿集区水土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和趋势,项目组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防治对策,如加强矿山废水治理、废渣处置,开展水、土环境重金属污染治理,做好矿区浅层地下水保护措施等。 五是皖江地区的矿产勘查取得了新突破。 2015年至今,皖江地区新增大中型金属矿产地17处,新增铜170万吨、铅锌188万吨、金23吨、钨7.5万吨。一批重要的矿产勘查项目,如宣州区茶亭铜金多金属矿普查、钱村中舒家店大型铜矿、荷花山中型铅锌矿、兆吉口大型铅锌矿、逍遥大型钨矿、尚家山大型水泥用灰岩矿、马衙大型建筑用花岗岩矿等都取得了重大成果,为皖江地区的经济发展奠定了重要的资源基础。
杏鑫怎么注册_长篇报告文学《探秘第三极》出版
为展示改革开放以来地质调查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特别是在青藏高原等野外艰苦地区所做的贡献,7月19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北京召开《探秘第三极——青藏高原地质大调查纪事》出版座谈会。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庚胜,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王研,国务院参事张洪涛出席会议并讲话。 该书为长篇报告文学,以“青藏高原地质大调查”专项为背景,记录了地质人在青藏高原长达12年“填补地质空白”的战役。该书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中国作家协会理事、著名报告文学作家张亚明担纲执笔,在地质人创业创新的生动实践中挖掘素材、汲取营养、触发灵感、深入总结,通过一个个平凡的地质人身上发生的不平凡的故事,再现了青藏专项的辉煌历程,生动描述了地质人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情怀,诠释了地质人的“三光荣精神”、“李四光精神”,折射出地质文化创新的灿烂之光,展现出地质行业面貌的历史变化。 王研指出,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近年来,全局上下不断完善地质调查文化体系,坚定文化自信,搭建文化建设平台,构筑精神文明高地。青藏专项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多兵种、大规模、集成化开展工作,其重大理论创新颠覆了构造理论的“西方模式”,打破了传统成矿理论局限,确立了青藏高原重要战略资源储备基地,为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决策依据。他强调,党的十九大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地质工作需求发生深刻变化,要更加自觉运用地球系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开展探索研究,充分发挥地质科技创新源泉的关键作用,以科技创新改造地质调查、支撑地质调查、引领地质调查,推动地质调查工作升级转型。 会议期间,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北京文学》杂志社、地质出版社等有关单位负责同志讲话,作者张亚明、青藏高原大调查参加单位代表唐菊兴等作发言。 自然资源部地质出版社、局机关各部室及在京直属单位的有关负责同志,《探秘第三极》编委会代表等参加了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