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怎么注册_高精度航空电磁测量结果可直接用于钻探工程设计
在经过3年实践后,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专家认为,高精度航空电磁测量资料不仅可以快速圈定找矿靶区,而且可以直接用于钻探工程的钻孔设计。 据了解,自2013年从加拿大引进Geotech公司的VTEM航空电磁测量系统后,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先后在青海、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省(区)完成了12个航空电磁测量项目,累计飞行近4万测线千米,测量区域涵盖高海拔山区、荒漠戈壁区、森林草原区等地貌景观区。据不完全统计,项目委托单位根据异常槽探或钻探验证建议进行了相应查证工作,查证异常均发现矿体、矿化体或矿化线索。其中,新疆哈密阿奇山—黑尖山测量区,根据航电异常在地表发现长1500多米、宽26米的孔雀石化带,槽探揭露发现银、铜矿化体,经钻孔验证深部发现厚1米的银矿体和20多米的铜矿化体。在青海五龙沟测区,44号航电异常与已知矿对应,但通过分析该异常的航空电、磁特征,推测已知矿体可能继续向深部延伸;为了验证推断分析结果,2015年底施工钻孔1个,在孔深285~330米揭露到总厚约16.7米的金银铅锌矿体;同时,在已知矿体的外围也进行了查证,深部揭露到总厚约8米的金银铅锌矿体。在内蒙古翁牛特旗测区,对L1140线、L1110线航电异常设计了2个揭露验证钻孔,在深部均钻遇金银铅锌铜低品位矿体。在黑龙江嘎米奥伊塔源测区,共提交航电异常47个,但受制于林区管制尚未进行验证。 以上实践表明,与地面电磁测量相比,高精度航空电磁测量具有测点密(平均测点间距2.2米)、地面干扰影响小、信噪比高、信息量大等优点,发射—接收装置位于同一水平面保证了垂直发射垂直接收的应用条件,获取的电磁信号更接近客观实际情况。因而在快速圈定找矿靶区的同时,还可直接用于钻探工程设计,是实现找矿快速突破的利器。 在进行测量的同时,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还进行了矿种适应性和矿体异常特征的综合研究。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高精度航空电磁测量对多金属矿特别是块状硫化物矿、地下水等低阻目标体探测行之有效,可根据航电异常准确圈定靶区、确定揭露钻孔位置和施工参数,突破了传统的普查、详查、勘探的矿产勘查模式,可大大缩短勘查周期,实现多金属矿产勘查的快速突破。大量矿体航电异常研究表明,矿产赋存区往往与航电弱异常高度吻合,该特征与国外矿体异常特征有较大的差异,进行钻探设计时应改变地面电磁测量选择异常高值区的习惯。
杏鑫怎么注册_新时期应更加重视地质工作
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是实现“五大发展理念”、“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础保证。 随着大地质观、大资源观、大生态观的提出,地质工作被赋予新的内涵。地质工作服务于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于防灾减灾,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重大工程建设,服务于海洋强国等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如:近些年来地质工作围绕“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在沿线国家广泛开展地质工作合作及国际地学交流,油气资源勘查、“水工环灾”勘察;围绕国家重要发展战略开展能源与战略性矿产勘查,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试采、地球深部探测、深海探测、大洋极地地球科学考察、深空对地观测、页岩油气调查、铀矿调查,“三稀”矿产勘查,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围绕国家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在重要城市群和地区、重大工程、重要基础设施建设中发展地质服务优势,开展城市地质、灾害地质和民生地质工作;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深入实施城市环境地质调查、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三维城市地质调查、城市群综合地质调查,以及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地下水和地热资源利用、灾害防治、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地质工作;围绕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开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土壤污染区域、地块详查评估,服务生态农业产业发展,开展地质遗迹调查打造特色地质旅游资源,等等。这些表明,地质工作不仅发挥了在国家资源能源安全中的保障作用,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发挥了重要服务与技术支撑作用。 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更加重视地质工作在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经济建设中的先行性、基础性,重视地质工作在国家重大战略决策、能源结构调整、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海洋强国战略,保护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等方面的支撑和服务作用。同时,应为地质工作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度保障。
杏鑫登录注册_浙江地勘局锁定2017年重点工作 着力推进矿产、海洋、城市、环境、地灾等地质工作
“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围绕浙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快实现由传统地质向海洋地质、农业地质、城市地质、工程地质、旅游地质、环境地质等大地质领域发展”。这是日前浙江省地质勘查局召开地勘工作会议上确定的2017年工作重点之一。 据悉,该局在新的一年中,着力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做精矿产地质。加快推进地质工作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组建高效精干的地质找矿队伍。完善重点勘查区找矿方案,重点做好新兴产业、环保产业、高精尖产业所需矿种的研究与勘查,做好国家急需紧缺矿种的深部找矿研究工作,在贵金属、新能源等国家战略性矿种,地热、干热岩、温泉等地方政府关注矿种,新兴产业所需矿种以及萤石、叶蜡石等浙江省优势非金属矿上狠下功夫。继续梳理现有自主矿权,提升矿区的基础地质工作程度。探索矿业权与勘查服务分离,培育大型矿业企业集团。 二是做好海洋地质工作。推进浙江海洋地质勘探事业发展总体规划,探索海洋地质产业生态链,初步建立起服务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海洋地质项目库,促进海洋地质勘探产业发展。推动舟山服务基地和码头基地建设,启动省海洋地质灾害防治与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和海勘船建设前期工作。拓展海洋地质项目渠道,抓好舟山市、嘉兴市海岸带重点区综合地质调查与监测项目和舟山渔山绿色石化基地海域工程地质调查与评价项目等工作。深化与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等单位战略合作,提供好产品,助力沿海经济社会发展。 三是做专城市地质。组织实施好现有城市地质调查项目,做优宁波、温州城市地质调查项目。加快构建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新机制,加强城市地质基础理论研究,努力开拓三维城市地质调查,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地下管廊建设、城市环境地球化学监测、城市活动断裂调查与监测、城市地面塌陷调查与监测等新项目。通过以“一个项目开拓一方市场”的要求,造就技术领头人,培养一批骨干。 四是做大环境地质。从地质工作以资源为主,转向资源环境并重。积极参与浙江“711”土地质量地质调查工程,做大农业地质市场,努力走出地质工作服务农业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加大旅游地质需求供给,配合地方政府地质遗迹调查、地质公园申报。促进“实验测试、测绘与地理信息、物化探”转型升级,加快测绘与地理信息深度融入大地质工作,打造现代化检测机构,推进物化探工作服务领域拓展。 五是做强地灾防治专业支撑服务。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三年行动的总体部署,主动服务地质灾害重大隐患点村庄避让搬迁和综合整治工作。组建省内地灾防治专业化队伍,提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水平。推进地勘单位与驻地政府部门应急联动,发挥好地灾应急中心作用,全力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技术保障工作。配合省国土资源厅做好“送科技下乡”活动,为平安浙江建设发挥好专业技术支撑。 六是转变地勘支柱产业发展方式。积极承接政府主导性重大建设项目,强化自营,提高现代企业科学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总承包项目、PPP项目和大项目的比重。推进跨界发展,精心选择服务领域、地域、合作伙伴,加强与大型企业、设计院等大客户的战略合作关系,努力在轨道交通、水利水电、能源、新测绘等领域实现重大进展。加强资质体系建设,提高高等级资质的比重并优化资质的配置,打造有特色的产业链。科学划分事业和企业之间的人财物配置,有序推进地勘单位下属企业资源整合,逐步形成一个地勘单位下属一家或若干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探索内部专业化联合,增强局系统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七是切实提升地勘人才科技水平。加快人才结构转型,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引进高层次人才,鼓励各单位创造条件设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继续推进与中国地科院、青岛海地所等单位的项目合作。积极申请增设海洋地质专业中高级任职资格评审,补齐海洋地质专业中高级人才紧缺的短板。落实人才培养措施,继续推行“师带徒”制度,启动各专业领域领军型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细化分解“1226”人才培养指标。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制定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办法,重视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的应用和仪器设备更新升级,研发配置重点领域仪器设备,提升单位综合实力。
杏鑫怎么注册_天水段地灾调查项目取得创新性成果 为我国黄土地区历史滑坡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由中国地调局发展中心组织,中国地调局地科院力学所承担的“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天水段地震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项目成果近日通过评审验收,获评优秀。该项目在活动断裂的地质灾害效应、历史地震滑坡识别、地震滑坡形成机理和成灾模式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有力地支撑了中国地调局下一阶段的地调项目和科技创新,为我国黄土地区历史滑坡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项目组在深入研究历史地震滑坡特征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历史地震黄土滑坡的识别标志。天水地区历史地震滑坡具有规模大、形态多变、斜坡坡度缓、滑坡体切割深度大等特点。地震滑坡的平面形态多变、高位、滑距远,且具优势滑动方向等是确定天水地区历史地震滑坡的可靠标志。 项目组还通过典型地震滑坡形成机理的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天水地区历史地震滑坡的成灾模式。天水地区广泛发育的黄土/泥岩二元结构是坡体变形破坏乃至下滑的前提条件,地震作用是导致坡体整体下滑的主要因素,而后期降雨、人类工程活动等是滑坡体现今变形破坏的诱发因素。地震滑坡的成灾模式表现为铲刮滑移式、裂解流滑式、整体下挫式、高位远程滑移式。 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在活动断裂与地质灾害的关系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活动断裂的地质灾害效应是项目成果的亮点之一。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天水段地震滑坡常成群成带发育,集中分布于田家下-白草洼地震滑坡发育带、红旗山-水眼寨地震滑坡发育带、崔山村-柿园地地震滑坡发育带。其发育分布受西秦岭北缘断裂及分支断裂活动的控制影响。此外,受区域构造和天水历史地震影响,天水麦积区地震黄土滑坡的主滑方向具有明显的优势方位,多集中在南北向和北西向、南东向,滑坡多发育于地震波传播方向的背面斜坡上,具“背面坡效应”。 据了解,项目组在开展工作期间,与甘肃环境监测院和天水市国土资源局等部门,一起对天水地区地震地质灾害进行了考察、汇报和交流,了解当地防灾减灾的需求,向当地国土资源部门提供了《天水市北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和防治对策》报告,为当地防灾减灾及国土资源空间规划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杏鑫注册链接_国产绿色地热专用钻机面世
日前,中国地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举行新型电传动地热水井装备发布会,正式发布ZP30DB型绿色节能型交流变频电传动钻探成套装备。 据悉,该套设备由集团公司研究院设计,张家口中地装备探矿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这台绿色地热专用钻机是吉林地矿局定制,将运往吉林省地质矿产局第二地质调查所承揽的地热井施工现场。 ZP30DB新型地热钻机,以绿色、智能、环保、节能为设计理念,采用交流变频电传动为主传动方式,最大钻进能力为3000米,与以往钻探装备相比,具有安全、节能、高效、泥浆不落地等优点。 据设计人员介绍,ZP30DB新型地热钻机的研制在3个方面实现了地质装备领域地热钻机自主创新的突破:第一次在地质装备领域研制了大功率钻探装备电控系统,单台套功率在800千瓦以上;第一次在地质装备领域研制了大功率双速单轴变频绞车;第一次在地质装备领域集成配套第三代数字一体化司钻系统。 据了解,该型地热专用钻机是专门针对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特点设计的。我国地热资源以中低温地热为主,埋藏深度一般为4000米以浅,地热井的开凿基本以现有石油和水文钻机为主。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该钻机的面市,为我国地热资源的全流程绿色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杏鑫怎么注册_2017年地质调查成果年度盘点
2017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召开 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对2017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作出批示,要深入贯彻执行新发展理念,建设世界一流的新型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党组书记钟自然在会上总体概括了中央国务院和部党组对地质调查工作提出的9项重点要求,深刻分析了当前地质工作与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的6个问题,突出强调了2017年要完成的10项重点任务。会议期间,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了《中国地质调查年度报告(2016年)》、《关于地质调查支撑服务脱贫攻坚情况的报告》、《支撑服务能源资源重大突破地质报告》。 点评:2017年是实现“十三五”目标关键的一年,也是地质调查新百年的起始之年。会议指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对地质工作的需求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地质工作要顺势而为,着力在各个方面调整工作结构。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地质调查工作的思路是:用科技创新改造、引领、支撑地质调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新型地质调查局。 多方联动打造地质调查“皖江模式” 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安徽省政府联合召开皖江经济带综合地质调查第一次联席会议暨成果交流会,展示并交流皖江经济带地质调查成果,部署下一步工作。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党组书记钟自然,安徽省副省长张曙光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期间,发布了《支撑服务皖江经济带发展地质报告(2017年)》,皖江9市政府负责同志围绕地质调查工作需求作了典型发言。 点评:皖江经济带综合地质调查坚持行政协调与业务推进相结合,进一步完善中央与地方协调联动的“联席会商”机制,打造了可复制推广的地质调查“皖江模式”,为构建新型的国家公益性地质工作体系提供宝贵经验。 海洋地质调查“九龙探海”新格局形成 中国地质调查局海洋地质保障工程配套装备项目中的3艘调查船,“海洋地质八号”、“海洋地质九号”、“海洋地质十号”综合地质调查船在今年陆续出坞下水。其中,“海洋地质八号”是世界第一艘六缆高精度短道距地震电缆三维物探船,“海洋地质九号”是以短道距地震电缆二维多道地震为主的多功能综合地质调查船,“海洋地质十号”是我国自主建造的高精度地质调查船。这3艘调查船投入使用后,将与现有的“海洋六号”、“海洋四号”、“探宝号”、“奋斗四号”、“奋斗五号”、“叶治铮号”调查船一起,形成“九龙探海”新格局。 点评:9条海洋地质调查船构成中国地质调查局覆盖浅水、深水及大洋等全海域海洋地质调查船舶及技术装备探测体系,也标志着我国海洋地质综合调查能力跻身世界前列,极大地提升了地质调查服务海洋强国战略的能力。 “海洋六号”取得丰硕科考成果 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局“海洋六号”科考船完成2016年深海地质航次、中国大洋41航次和中国第33次南极科学考察航次任务,取得五方面重要成果:获得了南极海域宝贵的地质地球物理实测资料,开辟了深海地质调查新区域,履行了中国大洋协会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的勘探合同义务,实现了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双轮驱动”,积累了全海域航行保障及复杂环境下开展海洋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调查的经验,大幅提升了我国海洋地质综合调查能力。 点评:本航次历时232天,航程近7万千米,是一次从深海大洋向极地冰海跨越的历史性航程,是落实“三深一土”国土科技创新战略的具体举措,彰显了我国深海进入和深海探测的能力。 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 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在南海神狐海域实现连续8天稳定产气,超额完成“日产万方、持续一周”的预定目标。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试采现场宣布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首次试开采成功。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来贺电,盛赞试采成功“是中国人民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标志性成就,对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点评:试采成功为实现天然气水合物商业性开发提供了技术储备,积累了宝贵经验,打破了我国在能源勘查领域长期跟跑的局面,取得了理论、技术、工程、和装备的完全自主创新,实现了在这一领域由“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雄安新区地质调查拉开序幕 中共中央、国务院4月1日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中国地质调查局根据新区规划建设需求,制订了雄安新区地质调查总体方案和2017年工作方案,确定了四大工作目标,一是构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透明雄安”;二是打造全球地热利用样板;三是建成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示范基地;四是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运行管理提供全流程地质解决方案。 8月,中国地质调查局向雄安新区移交第一阶段地质调查成果,可作为新区暨起步区总体规划的地质依据。 点评:雄安新区地质调查工作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新区规划建设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多家单位投入工程技术人员1700多人,坚持理念创新、科技创新、机制创新,获取90余万条数据,取得了丰硕成果。 《支撑服务赣南苏区脱贫攻坚地质调查报告》编制完成 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有关单位编写完成了《支撑服务赣南苏区脱贫攻坚地质调查报告》。报告回顾了30年赣南扶贫历程,阐述了期间取得的成效,总结了支撑服务赣南苏区脱贫攻坚的经验,并介绍了下一步的工作部署。 点评:中国地质调查局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发挥专业优势与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延伸服务、示范引领,举全局之力打通地质工作支撑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强力支撑赣南苏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多家单位投入茂县泥石流抢险救援 6月24日早上5:40左右,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叠溪镇新磨村突发一起山体高位崩塌,数十万方的崩塌体掩埋山坡下一处村民聚集点,40余户100余人被埋,堵塞河道2千米。 获悉灾情后,国土资源部立即启动地质灾害三级应急响应,中国地质调查局航遥中心、地质环境监测院、成都地调中心、探矿工艺所、地质力学所和全国地质资料馆积极组织力量投入救援。 点评:中国地质调查局系统积极投入地质灾害抢险救援,为决策部门提供依据,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鄂宜页1井页岩气调查取得重大突破 中国地质调查局7月7日在北京举办湖北宜昌鄂宜页1井页岩气调查重大突破成果研讨会。中国地质调查局在以往油气地质工作的基础上,瞄准久攻未克的南方复杂地质构造区,加大工作力度,部署实施的鄂宜页1井在寒武系水井沱组(地层形成于约5亿年前)获得6.02万方/日、无阻流量12.38万方/日的高产页岩气流,并在震旦系陡山沱组(地层形成于约6亿年前)获得迄今全球最古老页岩气藏的重大发现。 点评:鄂宜页1井页岩气调查的重大突破是历史性、开拓性、导向性、里程碑式的,填补了中扬子寒武系油气勘探的空白,首次确立了寒武系水井沱组为页岩气勘查开发新的主力层系,对广大南方复杂构造区块油气勘探具有示范引导作用,实现了我国页岩气勘查从长江上游向长江中游的战略拓展,对形成南方页岩气勘查开发新格局,支撑长江经济带战略和油气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中国地质调查局 中国地质科学院科技创新工作座谈会”召开 “中国地质调查局 中国地质科学院科技创新工作座谈会”7月2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通报了从去年11月8日召开中国地质调查科技创新大会暨中国地质调查百年学术研讨会以来,全局推进地质科技创新的主要进展与成果,部署了下一阶段的工作。会议介绍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落实推进方案》、《中国地质调查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试行)》、《中国地质调查局激发地质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实施办法(试行)》等关于促进科技创新的有关重要文件以及中国地质调查局区域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全国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案。 点评:会议再次明确,科技创新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立身之本,要把科技创新摆在地质调查事业更加突出的位置,务必牢固树立“用科技创新改造、支撑、引领地质调查”的理念。 我国首次钻获埋藏最浅、温度最高的干热岩体 中国地质调查局和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共同实施的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勘查项目通过专家评审。该项目在青海共和盆地成功施工5眼干热岩勘探孔,均钻获干热岩体。其中,GR1干热岩勘探孔,孔深3705米,孔底温度达236℃,孔内3366米以下深度平均地温梯度为8.8℃/100米。这是我国首次钻获埋藏最浅、温度最高的干热岩体,实现了我国干热岩勘查的重大突破。 点评:我国干热岩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理论研究和技术攻关面临重重困难,实现干热岩的大规模高效利用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还需要地质工作者为之继续努力。 《粤港澳大湾区自然资源与环境图集》编制完成 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组织编制完成的《粤港澳大湾区自然资源与环境图集》涵盖土地规划利用管理需要重视的资源环境条件、城镇和重大工程规划建设适宜性、产业规划布局需要考虑的能源与资源条件、生态环境保护需要重视的资源环境状况和防灾减灾需要重视的重大问题等5个方面的图件共计55幅。图集详细介绍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自然资源分布及变化情况、主要地质环境问题等多领域的调查成果,通过港口建设适宜性评价、渔业资源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等工作,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可为大湾区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9+2城市群国土空间布局、海洋经济发展、资源配置、重大工程建设、环境保护和减灾防灾等提供科学依据。 点评:图集编制完成将支撑服务大湾区经济建设,完善粤港澳三地创新合作机制,促进互利共赢。 三方合力推进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采先导试验区建设 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党组书记钟自然,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许瑞生,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刘宏斌分别代表国土资源部、广东省人民政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签署《推进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采先导试验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 点评:三方签署协议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贺电精神的重大举措。要通过加强部、省、企合作的组织领导、加快资源管理政策和产业政策研究与制定、发挥各自优势落实各方责任,依靠科技进步,发挥制度优势,加快研发进程,加快推进产业化进程。 中国-阿拉伯地学合作研究中心成立 在2017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期间,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阿拉伯国家地学合作研究中心于9月9日在银川揭牌成立。中心旨在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打造中阿地学共同体,提升环境治理能力,促进中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升区域地学研究水平,解决重大资源环境问题。中心研究区域包括埃及、沙特阿拉伯等22个阿盟国家和地区,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局共同建设与管理。中心学术委员会由中国及阿拉伯国家地学领域专家组成。 点评:中国和阿拉伯国家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合作伙伴。近年来,中阿在地学与地质调查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中国地质调查局与相关阿拉伯国家对口部门签署了9项合作谅解备忘录和合作协议,组织实施了7个合作项目。今后,相关部门将加强技术标准、地学信息等方面的交流,共同提升技术水平。 “地质云1.0”正式上线服务 全国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会议暨“地质云1.0”发布会 11月6日在京召开,会上宣布我国地质调查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地质云1.0”正式上线服务。中国地质调查局积极贯彻落实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三五”规划要求,在完成顶层设计、出台《地质调查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实现“地质云1.0”上线、初步构建信息化建设运行制度标准框架,打通数据孤岛、实现75个核心数据库的互联互通,实现“一站式”管理、提高了地质调查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成功研发了地质调查智能空间技术、探索建立了智能地质调查工作新模式等五方面取得了成果,地质信息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点评:“地质云1.0”正式发布并上线服务,标志着我国地质调查工作模式转型升级,开创互联网+地质调查全新时代,基础地质数据与产品向社会集中服务,开启我国地质信息共享服务全新局面。 我国城市地质调查取得丰硕成果 全国城市地质工作会议于11月15日在北京召开。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对会议作出批示。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党组书记钟自然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中国地质调查局介绍了城市地质调查取得的成果——为支撑服务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城镇化建设,中国地质调查局联合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分析了我国19个城市群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337个主要城市的优势地质资源和重大地质问题,形成了我国城市地质资源环境状况的总体认识,提出了优化城市群发展规模和布局、发挥城市地质资源优势、保障城市地质安全的对策建议。 点评:加强城市地质工作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加快构建现代化的城市地质科技支撑体系,将城市地质工作纳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有利于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西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成立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技创新中心体系中首家区域创新中心——西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12月6日挂牌成立,以期更好地服务国家和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点评:这是中国地质调查局推进地质调查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打破体制机制障碍,在强化区域地质调查机构科技创新能力上迈出的第一步。
杏鑫注册链接_我国地质环境监测信息化发展趋势观察 防灾保安,“慧眼”护航不嫌早
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生态修复,管理者需要它,老百姓盼着它,企业少不了它。它就是地质环境监测。在《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以及不久前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中,地质环境监测都被放在了重要位置。现在,它又搭上“互联网+”的快车,用科技构建新时代的“天眼”。 过去,地质环境监测工作常常需要工作人员亲自上阵,不仅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且极为耗时耗力。而现今,或许有了更好的选择。 2017年12月20日,贵州北斗云环境地质工程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一贵州首家地质信息技术与物联网融合的“互联网+地质”自动监测平台平台,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物联网系统、大数据采集平台、无人机建模系统、位移分析系统、三维预警分析系统等,从天、空、地对地质灾害进行一体化位移变形监测。 信息技术在推动我国地质工作从传统手段和方式向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变的同时,也将为环境监测和预警工作带来质变。 强化“技防”迫在眉睫 我国是地质灾害多发国家,按致灾地质作用的性质和发生处所进行划分,仅常见的地质灾害就有12类、48种。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20个省、区内,共发生采空塌陷180处以上,塌陷面积超过1000平方千米。上海、天津、江苏、浙江、陕西等16个省(区、市)的46个城市出现了地面沉降问题。地裂缝出现在陕西、河北、山东、广东、河南等17个省(区、市)。每年因灾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几十至上百亿元经济损失。一些地区和县(市)的地质灾害已成为制约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全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防灾减灾救灾要做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更加突出“以防为主”。这个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对最大限度地降低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同样适应。 据国土资源部通报,近年来,我国防灾减灾成效显著,地灾发生数量、造成死亡失踪人数逐年下降,而这主要归功于综合防灾能力全面提升。多年经验亦表明,做好我国地质灾害防治,不仅要加强“人防”,更在强化“技防”。而当前,我国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存在着科技含量不足、能力不强等问题。 谋划新时代防灾救灾工作,需要新思维。当前,信息化智能化在各国环境监测和安全管理工作中都占据很大比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建设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的总体要求。在夯实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的基础上,依托物联网、大数据、卫星通讯、云计算等新技术提升我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水平迫在眉睫。在这方面,已有经验可循。 主管部门积极行动。2017年9月,国土资源部发布《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明确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开展专业化监测,通过三年时间基本建成突发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络。 省份先行先试。在西部省份,地质灾害大多分布于高山地区,地形条件复杂、交通不便,人工监测困难且成本较高。如何提高监测预警的即时性、高效性,这些省份正在进行许多有益的尝试。2017年11月,贵州省政府出台《贵州省提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科技能力行动方案》,提出将运用高科技手段提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及对高位隐蔽性地质灾害隐患专业排查能力,打造“人防+技防”专业保障体系“升级版”,未来两年全省部分高风险地质灾害隐患点将实现自动化监测和报警。 矿山安全管理帮大忙 突破制约安全发展的深层次障碍,遏制事故多发频发势头,成为长期以来摆在地方政府、安全监管部门面前的一道待解难题。现在,在一些地区,矿山安全监管正从二维向三维的转变,从被动变为主动。 2018年2月10日,全国首个“互联网+煤炭地质”云服务平台“煤炭地质云(CGC)1.0”上线服务。这个由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依托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搭建的平台,实现了把煤炭资源现状、煤炭安全管理“装进口袋、拿在手里”,将颠覆以往传统勘查和煤炭资源管理理念。 2015年,由四川省第三测绘工程院自主研发,利用3S、VR、3D IVR技术,该省建立了首个实景三维矿山安全管理系统。2017年,四川省米易县与四川省安科院合作,通过运用三维扫描测控技术成功破解了非煤矿山安全监管的“查、防、救、治”四大难题,实现了从“重点监管县”到“重点示范县”的蝶变。米易县安监局局长曹德兵称,借助该技术,该县建立了集行政监管、企业排查治理、社会服务及监督等数据为一体的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平台,有效提升了安全监管的科学性、精准性和时效性。 随矿产资源开采深度和强度的不断增加,冲击地压已成为深部资源开采领域面临的主要灾害之一。在地下空间复杂环境下,岩体三维应力演化过程的动态长期监测非常困难,灾害机理及预警研究缺乏可靠的技术支撑。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施工过程力学陈卫忠课题组研发出煤矿冲击地压动态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可同时实现对工程建设期的岩体地应力测试和工程运营期的长期实时跟踪监测,还能对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和智能学习,建立动态应力风险预警指标和模型。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兖矿集团东滩煤矿、济三煤矿等国内多处地下工程,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 谋划新时代监测预警体系 我国矿业城市(镇)达400余座,大规模的矿产资源开发在保障国民经济发展和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引发了大量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传统监测手段日趋捉襟见肘。集中国土资源行业优势,开展典型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关键技术研究,实现监测的自动化、系统化、网络化显得尤为重要。 引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形成基于大数据的地质调查工作模式,是未来地质信息化的发展趋势。2010年,国土资源部启动“典型矿山地质环境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实施后,将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体系。 构建新时代地质环境监测预警体系,需要打破行业壁垒,让科研、企业、政府形成合力,更广泛地开展参与国际合作。目前,华为、百度、中国移动等科技公司已利用其信息技术和大数据优势,积极参与到构建现代化环境灾害防控、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行动中。 “加强科技创新与示范引领,提升解决资源环境、灾害与基础地质问题的能力。”这是2018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明确的重点任务。会议提出,未来将扩大“地质云”覆盖范围,逐步实现全国地质数据共建共享、互融互通。同时,以全面提升省级地调院、监测总站能力为核心的《关于加强对省级地质调查院和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指导与合作的若干意见》出台。将推动中央和地方在地下水、地质灾害、矿山地质环境、地面沉降等监测网络的统一规划、部署和建设。 近年来,北斗云技术探索进入地质灾害领域,在实践中不断取得喜人成绩:只需在灾体范围内设置几处监测点即可进行自动监测,效果突出;时、日监测数据还可对为专家和技术人员分析地灾点的稳定性及变化趋势判断提供科学依据;监测成果分析,可提高相关工程的经济效益。 2017年5~12月,贵州省地矿局111地质队与深圳市北斗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大胆采用北斗技术,对贵阳、兴仁、纳雍、开阳等9个原计划采用人工监测的地灾和边坡项目实施了自动化监测,取得了十分理想的工程效果。在某特大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活动中,北斗云技术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未来,他们的技术平台还将向地下水监测、浅层地温能、城市地质、矿山地质环境、深基坑监测方面延伸。 采矿业风险高,那就把“天眼”建到矿山上。利用北斗技术,武汉光谷北斗为湖北三鑫金铜股份有限公司矿区构建了一张“北斗矿山安全网”:一套高精度矿山形变监测预警系统。选定覆盖整个矿区的10个危险区域,进行全天候、无人值守的地表位移形变在线监测,监测精度可达毫米级,并支持声、光、短信等多种预警方式。 明天,因创新而更美好。抓住需求、满足需求、创造需求,这句话对地质环境监测预警同样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