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登录注册_中矿联地热专委会换届 齐如明当选理事长
12月21日,中国矿业联合会地热开发管理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中矿联地热专委会”)换届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13个省市(直辖市)的42家会员单位的61位会员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选举齐如明为理事长、于湲为秘书长。 会议听取了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财务报告,审议并通过了中矿联地热专委会组织简则修订案。同时,会议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了中矿联地热专委会第五届理事会,以及理事长、常务副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秘书长等。 新当选的理事长齐如明向大会宣讲了第五届理事会的工作计划。齐如明表示,当前正面临着地热勘查、开发利用、资源管理与保护的新局面和新任务,中矿联地热专委会将牢记“三个服务”的宗旨,继承历届委员会的敬业精神,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更好地发挥地热委员会在地热勘查、开发、设计、生产、科研等方面的作用,发挥企(事)业间、企(事)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全国地热产业经济的创新发展和“中国温泉之乡(城、都)”的发展建设做好服务工作。近期,将积极做好七项工作:推进“中国温泉之乡(城、都)”的发展建设,启动“5A级中国温泉度假区”的命名活动,积极参与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新技术、新经验的交流活动,积极开展地热资源勘查、开发技术咨询服务,及时总结地热(温泉)文化成果,建立中华温泉网、发行《中华温泉》杂志,加强地热开发管理委员会能力建设。 当前,地热开发利用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此次,会员大会的成功举办,以及新一届理事会的顺利当选,标志着中矿联地热专委会进入新的时期,将会促进地热行业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杏鑫注册链接_河南有色地矿局与五矿开展战略合作
为构建地勘单位与中央企业合作机制,推动矿产资源领域创新合作,近日,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与五矿勘查开发有限公司在郑州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建设矿业大数据平台、开展地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方面合作,持续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和技术交流,共同推动建设符合中国矿产勘查现状并接轨国际的商业矿产勘查标准和规范,实现双方合作共赢。
杏鑫注册链接_我国地灾防治标准体系初步形成
春节前夕,中国地灾防治工程行业协会1000余个会员单位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地质灾害分类分级标准(试行)》等53项团体标准规范。至此,我国地灾防治工程行业已发布和审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88项,标志着我国地灾防治标准体系初步形成。 从2012年开始,中国地灾防治工程行业协会组织制订了地灾防治调查评价、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监测预警、应急、预算、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等10大类标准规范的编制框架,编制完成并发布试行后,经过进一步修改完善再上升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在这项工作中,按照地灾类型,由重庆、四川、湖北、广东、陕西、上海6省(市)自然资源部门和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等为编制牵头单位,在地灾防治工程行业选定了77个主编单位、125个参编单位,共计有4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编制。 在88项标准规范中,《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已发布为国家标准;《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规范》《地质灾害灾情统计标准》《地质灾害排查规范》《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比例尺1∶5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集镇滑坡崩塌泥石流勘查规范》已发布为行业标准;《地质灾害分类分级标准(试行)》等53项已发布为团体标准;《滑坡防治设计规范》已列入国家标准发布规划;《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27项团体标准已审批通过,将在2019年第一季度发布。
杏鑫怎么注册_“海洋地质十号”完成中巴联合海洋地质科考航次
2019年2月26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地质十号”调查船完成中巴印度洋联合海洋地质科学考察,返抵广州海洋地质专用码头。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钟自然在码头迎接全体科考队员凯旋。 本次任务是“海洋地质十号”调查船入列后的首个远洋调查科考航次,是深化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友好合作的一次重要科学合作。自2018年11月28日从广州启航,历时91天,航程26100千米,中巴两国科学家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圆满完成航次任务,实现了预期科考目标。航次期间,巴基斯坦多家组织机构科研人员到船访问交流,科考船成为两国深海地质合作交流的科技使者,有效增进了两国友谊。 “海洋地质十号”调查船为我国自主建造的全新一代高精度具有钻探功能的综合海洋地质调查船,自2017年12月26日入列,累计海上作业262天,稳定航行57000千米,整体性能和调查设备得到了全面检验。本航次“海洋地质十号”船经历了长时间作业的磨合考验,先进技术装备安全高效运转,展现出一船多能、综合效益突出的创新优势,长周期远洋综合科学考察的优秀作业能力得到验证。 巴基斯坦驻华使馆广州总领事迪亚尔•可汗出席活动。巴基斯坦驻华使馆海军武官谢夫塔出席并致辞。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金发出席活动并讲话。局有关负责同志宣读局党组贺信。外交部有关部门、自然资源部有关司局、国家自然资源督查广州局、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有关负责同志应邀出席。中国地质调查局机关有关部室及直属单位负责同志,“海洋地质十号”调查船全体科考队员参加活动。 “海洋地质十号”调查船
杏鑫在线注册_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2018年度成果交流会扫描
“这次成果交流是展示中心2018年度代表性成果,展现职工良好风貌,接受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和专家检阅的重要平台。”在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近日召开的2018年度成果交流会上,中心主任徐勇如是说。 记者了解到,这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连续第10年举办年度成果交流会,已成为该中心业务交流和人才团队建设的重要平台。此次交流共有8项研究成果参加汇报交流并获得了与会领导和专家细致而深入的点评。此次交流会还设置展台展示最新地质图件和成果专著,该中心各项目组向与会代表分享了部分报告、图件和光盘。 陈毓川院士,李廷栋院士、国务院参事张洪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邓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周宏春,以及来自自然资源部相关司局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的学术顾问、特邀专家及部分职工等200余人参加了交流会。 数据采集、成熟应用,地质填图有了翅膀 据了解,PRB地质数据采集模型最早是基于区调工作规程创建的,基于粒度理论的地质数据采集模型,能够适用于各种比例尺的数字填图工作。PRB模型在区调工作中成熟应用后,成功扩展到矿产调查、探矿工程、化探数据、环境和灾害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地质遗迹调查等领域的数据采集。 据信息化部刘畅介绍:“随着地质调查工作的深入开展,传统的开发与应用模式正面临挑战。主要表现为某些综合性标准内容过多,开发工作量巨大,开发周期长。如矿调数据采集模型,包含273个数据表,8000多个数据项;专业领域标准分类细,更新快;综合地质调查项目增多,用户面临多种标准交叉融合使用等困扰。” 该模型实现了扩展表的设计字段创建与编辑、野外数据采集、数据导入与输出等基本操作。并支持对字段属性进行编辑,或者对其关联的多媒体、文件或素描数据进行浏览。在输出方面支持简单二维表单输出和复杂表单输出等多种模式。 据了解,此项成果在2017年完成原型系统开发,并完成DGSInfo(数字地质调查综合数据管理平台)和Rgmap(数字地质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的集成工作,目前已申报发明专利一项,并进入实审期。 在实际应用方面,目前该项成果与青岛海洋所、北京地质矿产研究院、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武汉大学水利工程学院4家单位开展了“海岸带地质调查数据采集”示范、新疆东天山综合地质调查项目开展示范应用、“钦杭成矿带德兴-歙县地区地质矿产调查”二级项目覆盖区区调槽型钻调查等多项合作。 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自然资源“把把脉” 众所周知,随着工业化、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对相互之间的资源环境影响不断加大。全球性与区域性资源、环境、生态、灾害问题相互交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资源开发引发环境生态与灾害问题、大气CO2浓度上升呈加剧趋势、区域资源消费引发其他区域资源环境问题。 纵观我国地质调查事业,目前正处在一个大变革、大调整、大转型时期。中国地质调查局领导审时度势,积极谋划,服务方向由过去以支撑服务矿产资源管理为主向支撑服务以清洁能源、关键矿产、水等战略资源为重点的整个自然资源管理转变;指导理论由传统的地质科学向地球系统科学转变;发展动力由主要依靠承担项目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转变。 在交流会上,发展研究中心杨建峰提出,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指导地质工作转型发展,需要思考为什么需要新的理论(形势与趋势);为什么是地球系统科学理论(地球系统科学内涵);我们准备好了吗(国外探索与国内进展);应该怎么办(思考与建议)的问题。从这五个问题中他提出了地球系统科学如何发展的问题。 他在报告中论述:“人类活动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地质应力,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已经接近或超过自然因素引发的环境变化,并正在继续加剧,或有可能产生不可逆转的后果。目前地球正从全新世跨入了新的地质年代——人类世。” 他建议,应统筹规划推进空地观测、地面监测、深地探测网络体系。积极推动部门合作、中央地方合作,逐步形成覆盖资源、环境、空间、灾害等多要素的星-空-地监测体系。要加强地表关键带、海岸带、城市群、深部地壳、大洋和两极调查监测和研究。加强地球表层关键带生态地质调查。实施地壳深部探测工程,解决成油、成矿、致灾机理,推动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深化认识海岸带关键地质过程,积极推进大洋资源调查与两极科学考察。 加强基础、互联互通,非洲投资“大有可为” 境外地质调查部的王秋舒在会上表示:“非洲是地球上已知最大的含有太古宙克拉通的大陆,前寒武纪地层特别是早前寒武系广泛发育,占据了非洲大陆约80%以上的地区,构成了非洲地台的核心,并成为非洲大陆最主要的控矿因素。” 独特的地质条件造就了非洲“世界自然资源仓库”之称。已发现近200种矿产资源,而铁矿资源在规模和品位上与巴西和澳大利亚的世界级铁矿相似。锰矿资源同样非常丰富,储量140 亿吨,占全球储量67%。 据了解,2018年,我国在非洲矿业投资额为1.73亿元,占境外总投资的70%,较2017年增加了30%。王秋舒建议,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应从国家层面研究制定非洲能源资源合作战略规划,中央财政设立专项加大对非洲地质矿产调查支持力度;加强与非洲各国及相关国际组织的密切联系,建立双边、多边国家合作机制;在资源丰富的国家,帮助非洲国家建立矿产勘查、开发、冶炼、加工、贸易产业链,促进非洲经济发展;在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派驻资源外交官和派遣维和部队承担国际维和任务,为中非能源资源合作保驾护航。 他还强调,要加强非洲基础设施项目合作力度,提升非洲互联互通水平,为中国在非洲能源资源合作提供有力支撑,建议围绕非洲“三网一化”建设需求,提升非洲国家互联互通水平。加强非洲国家铁路、公路、港口、电站、工业园区等基础设施项目合作力度,建设一批连接能源资源富集区与交通便利地区的大型基础设施,打造非洲能源资源输送大通道。 实施非洲能源资源潜力评价计划,摸清非洲能源资源禀赋,夯实中非矿业合作基础。全面开展与非洲国家地学合作交流与研究,建立“中国-非洲地学合作中心”。 另外,还要充分发挥基础性、战略性地质调查先导性作用,实施非洲能源和其它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计划,重点围绕主要含油气盆地和主要成矿区带,开展我国紧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圈定一批可供深度勘查的资源富集区,精准对接中资企业“走出去”需求,努力为中资企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信息服务,积极推介优质矿产勘查项目,有效降低投资风险,助力中非矿业投资合作取得实效。 夯实基础、提高认知,结构调整“山雨欲来” 发展研究中心规划研究室张万益、方圆、陈骥团队作了我国地质调查规划研究的报告。 据该团队报告:“我国传统地质调查在面临新形势、新挑战时,研究对象过于单一。具体主要表现在以研究地球表面岩石圈和水圈为主,对与之相互关联的大气圈、生物圈涉及较少,更没有把各圈层当作一个整体来平衡人与地球之间的关系。在学科方面,由于设置过细,各专业调查工作相互割裂,各学科之间交叉融合不够,解决重大问题的集成性成果较少。 该团队认为,未来我国地质调查的发展任务应该是夯实基础地质调查,提高地球认知水平。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指导,解决岩石地层构造古生物等基础地球科学问题及多圈层作用基础地质问题,并且要突出能源矿产调查评价,全力支撑国家能源安全保障以服务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为核心。 “要聚焦生产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加快推进油气、页岩油气、铀钍、地热等清洁低碳能源调查评价和加强战略性新兴和大宗紧缺矿产调查评价,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张万益说。 最后他们提出,国际国内形势变化需要我国地质调查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我国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仍处于高位运行,但对矿产资源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能源资源调查需要进一步调整找矿重点、优化调查布局。 另外,地球系统科学的进步和以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对地质调查的影响日益广泛而深刻,迫切需要将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作为转型升级的发展动力。 信息共享、无缝对接,如此方可“油然而生” “截至2018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68%,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升至45.3%。我国应强化油气资源安全保障,加大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力度,但现实情况却是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对油气资料的需求与可提供公开服务的地质资料信息资源,成为了主要矛盾!”地质资料开发服务部张慧军在会上坦言。 张慧军认为,下一步油气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应高度重视,自上而下需要专人负责,全面梳理工作内容,研究制订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节点和要求,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全面推进工作进展;落实责任任务,强化工作措施,切实保障资料质量。 另外,还要严格按照《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和2017年1号文的要求,执行油气矿权有效期届满汇交,加强油气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和委托管理,促进地质资料及时汇交、应交尽交。同时,进一步加大油气地质资料矿权延续保护的力度,提升各油气公司汇交积极性和主动性。 据介绍,2014年,原国土资源部已经组织开展了渤海湾盆地油气钻井数据库试点建设工作。通过清理,全面掌握了油气钻井资料汇交情况,并具备了组织开展全国油气钻井数据库建设的条件,建议在开展补交工作时,一并考虑全国油气钻井数据库建设工作。 “并且,要充分考虑油气公司对于油气地质资料的权责关系,进一步完善油气地质资料共享服务与开发利用机制,发挥市场主体活力,全面提升油气地质资料共享服务的水平。”张慧军表示。 摸清家底、技术突破,“可燃冰”开发任重道远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后续任务依然艰巨繁重”海洋室张涛在会上坦言。 众所周知,天然气水合物是21世纪公认的可接替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的新型绿色能源。它具有分布区域广,在全球已累计发现超过220个水合物矿点;资源规模大,其资源量是全球约20万亿吨油的当量和清洁环保的特点。 但开发可燃冰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小觑。据张涛介绍,目前主要集中在:在资源层面勘探程度低,资源储量需进一步明确,相关规范标准有待完善;在技术层面开采方法和开采技术仍在探索,离规模化生产还有差距;在经济层面单井产量低、开发成本高,未能达到商业化开发要求等。 他提出,自从2017年5月18日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后,推动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化发展成为地调局一项重要工作。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化发展不仅面临资源、技术、环境、工程、经济等多方面的挑战,而且在国内外无成熟的经验可循,全靠自己去探索。通过分析发现,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化与美国页岩气在发展路径与发展模式等方面有较多相通之处,其成熟的经验对天然气水合物的产业化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通过分析美国页岩气发展的经验,报告提出了我国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化发展在资源、技术、政策、装备、人才等领域的方向和措施。”张涛说。 点上开发、面上保护,向地球深部“进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向地球深部进军是必须解决的战略科技问题。 据了解,地球内部可利用的成矿空间分布在从地表到地下一万米,目前世界先进水平勘探开采深度已达2500至4000米,而我国大多小于500米。走向深部,向深部要资源应是我国矿产开发的必然选择。 自然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薛建玲在会上提出,应改变铺摊子找矿的传统思路,由面上要资源转向向深部要资源,实现“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的开发格局。 他介绍:“深部找矿勘查活动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下,对地表生态扰动较小;受相同或相似控矿条件的影响,在已有勘查开发基地的深部发现优质资源的概念较大并可以充分利用现有产能和探采选设施,实现多快好省等优势。 数据集成、共享服务,“地质云”让工作更高效 我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如何将人工智能和信息云计算与我国地质调查数据结合发挥其互联互通、数据共享、智能计算等作用,将会给我国地质调查事业插上智慧的翅膀。 “中国地质调查局历来高度重视地质工作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在信息化推进地质调查工作的现代化中,取得了重要进展与成果。”“地质云”建设团队负责人高振记表示,近年来,“地质云”项目组技术团队攻克了一道道难关,跨越了一条条沟壑,历时多年,“地质云2.0”如期上线。 记者了解到,团队目前已完成了局系统29个节点单位数据互联互通和1个省级节点示范接入;建立了多门类自然资源数据库;全面接入地质资料服务;按雄安新区标准建设了城市地质信息平台4个标志性成果。 高振记介绍,下一步这一团队将围绕调查(科研)、管理、共享、服务不同类型用户需求,以地质大数据中心建设为核心,以地质调查“在线化”、“智能化”为目标,三位一体推进地质云、大数据与智能化建设。
杏鑫注册链接_多国专家首次对陕北丹霞地貌开展联合科考
4月25日-30日,为期六天的陕北丹霞地貌首次国际联合科考圆满落幕。本次活动在中国地质调查局、陕西省科技厅、陕西省自然资源厅、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的指导下,由陕西省地质调查院、榆林市人民政府、中山大学、国际地貌学家协会(IAG)红层与丹霞地貌工作组、中国地理学会红层与丹霞研究工作组共同主办。 本次科考是陕北丹霞地貌第4次联合科考,也是第一次国际联合科考。 陕北丹霞地貌国际联合科考座谈会 4月29日科考专家汇聚榆林,召开了陕北丹霞地貌国际联合科考座谈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围绕陕北丹霞地貌基本理论及研究动态,资源环境保护现状、保护利用的理论与实践,与国际同类地貌进行了对比,并对陕北丹霞地貌下一步保护利用等进行了交流。 据介绍,陕北丹霞地貌景观带呈“S”形条带,包括沟谷型、孤峰型、峰林型等多种类型及罕见的丹霞天生桥、丹霞石蘑菇等地质遗迹点,其类型齐全,规模巨大,景观价值高,科研价值大,具有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自然遗产的资源禀赋。
杏鑫登录注册_首批地质填图科学家遴选结果公布 首席地质填图科学家21人、图幅地质填图科学家171人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近日公布首批地质填图科学家遴选结果,共遴选出首批首席地质填图科学家21人、图幅地质填图科学家171人。 为贯彻落实《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深化区域地质调查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深化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改革,秉承“只有科学家才能负责填图,填图质量由科学家终身信誉保障”的宗旨,构建地质填图科学家负责制,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展了首批地质填图科学家遴选。 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填图科学家管理办法(试行)》,此次遴选坚持“五问”“五不唯”的标准,按照个人申报、单位审核、全国区域地质调查专家委员会评选、中国地质调查局审定的程序,遴选出首批首席地质填图科学家21人、图幅地质填图科学家171人。入选的首席地质填图科学家,在国内地学界具有较大影响力,在推进区调改革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具有扎实的地质理论基础和突出的科研能力,在解决资源环境的重大基础地质问题或地球系统科学问题中取得了重大成果,在推进填图人才队伍和团队建设方面成效突出。入选的图幅地质填图科学家,在区域地质调查或基础地质研究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在解决资源环境相关的重大基础地质问题方面取得重要成效。 中国地质调查局要求,各单位要落实承担区调项目地质填图科学家的绩效激励,确保执行到位、不打折扣。各直属单位招标或委托的地质填图业务原则上应由地质填图科学家牵头。全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者要向入选者学习,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准确把握新形势、新要求,牢固树立调查过程就是研究过程的理念,勇于创新,勇于超越,为建设世界一流的新型地质调查机构作出更大贡献。
杏鑫登录注册_汉中天坑群第六次国际联合科考完成
4月21日,由陕西省地质调查院联合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产业专业委员会、汉中市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19年汉中天坑群第六次国际联合科考成果座谈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会议透露,汉中天坑群第六次国际联合科考以前五次科考成果为基础,以洞穴探测为中心,开展了基础地质、水文地质、旅游地质等多方面调查,取得了重大进展。 本次科考从4月8日持续到4月21日。洞穴探测方面,科考团队通过地下潜水、橡皮艇漂流、洞穴单绳等手段对小南海台原区地下河系统进行了洞穴探测,考察地下河和洞穴8处,约4000米,竖井深度约350米。天星岩地下洞穴系统探测长度延伸到9300米,为汉中市南郑区目前发现的最大洞穴系统。回军坝村向阳坪黑窝天坑底部地下河首次探测长度1400米,天星岩天坑附近竖井、老龙池洼地竖井共探测350米。发现多处超大规模洞穴大厅,充分证明了该区域岩溶演化过程中所处的古地理及古气候环境与现在的地理与气候环境存在明显差异,为该区域地理及气候环境演化提供了有力证据。 基础地质调查方面,在法镇沙河一带,通过地质路线调查重新厘定了碳酸岩区与非碳酸岩区界线,即二叠系与志留系地层角度不整合接触界线。考察研究认为,小南海地区地下河洞穴的发育主要是由三期断裂构造引起的,天坑主要是早、中期构造叠加、岩石破裂,加之地下河作用塌陷形成。 此外,科考团队通过水文地质调查和地下水示踪试验等技术方法,重新对小南海台原面地下河系统进行了系统解析,探明了天坑与洞穴地下水及地表水的演化模式及补给排泄规律;初步确定了南郑区小南海地区地学旅游线路、宁强禅家岩天坑群地学旅游线路;并对龙头山陡崖、伯牛天坑、天星岩地下河、白水洞泉水及后河村峰林等地进行了景观地理学考察和规划,对青石关村和秦家坝村建设地质文化村进行了可行性评价。 与会专家就汉中天坑群成因机理、价值体系构建及保护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研讨,认为本次联合科考尤其是对小南海地区最大的地下洞穴系统——“天星岩”和“伯牛天坑”地下系统进行的考察成效显著,为摸清小南海西部地区的地下洞穴系统连通关系打下了坚实基础。本次联合科考的圆满完成,标志着汉中天坑群地质遗迹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迈出了新步伐,即将开启汉中天坑群多元价值体系研究与应用的新篇章。至此,历时3年、连续6次的汉中天坑群大型科考,初步揭开了汉中天坑群的神秘面纱,探明了天坑的基本类型、分布特点、成因机理等。
杏鑫怎么注册_地质调查科普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在京启动
研学放飞新梦想,助力扶贫送关怀。 7月22日下午,“弘扬李四光精神,探索地球奥秘”地质调查科普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在京启动。来自江西革命老区赣州赣县、萍乡莲花县的25名青少年学生将在北京体验一周的地球科学研学之旅。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研出席会议并向两所学校的学生代表授旗。自然资源部扶贫办、科技发展司,萍乡、赣州的扶贫工作负责同志,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单位相关领导、科普人员出席了本次活动。 中国地质调查局一直以来都把科普作为服务赣南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不断深化科普扶贫的内容和形式。本次活动很好将地学知识、科学精神与北京的人文特色融合在一起,是科普扶贫的一种崭新的探索。萍乡市莲花县县委副书记陈鲁南对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的一系列科普进校园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这次活动“犹如开启了一扇外部世界的大门,希望这次的研学经历能坚定孩子们追求科学真理的决心,树立远大的志向”。 被问及这次研学最大的期待,孩子们纷纷表示,在开往北京的火车上他们阅读了《畅游盐湖》、《嗨,恐龙》、《飞越珠穆朗玛峰》、《洞穴之旅》、《地质灾害画册》等地调科普丛书,从中看到了充满趣味的地球知识,了解到了祖国的地质地貌和防灾知识,也感叹祖国科技飞速发展的魅力,当然,更多的是体会到了地质科研人员的艰辛付出。“在接下来的研学活动中,我相信一定会探索更多的地球奥秘,会有更多收获。”一位小姑娘告诉记者。 科普研学活动是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普办公室联合局属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地质研究所、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矿业报社等单位,共同为江西老区的孩子们搭建的一个学习交流平台,分北京、青岛两条特色路线,研学内容不仅包括基础地学知识、天然气水合物研究、海洋地质、深地探测、李四光精神等方面丰富的研学课程,同时还参观了中国地质图书馆、实物标本园、地学实验室、李四光纪念馆等场所,系统地为大家展示了地球深部探测、基础地质等最新地质科技成果,通过参观、讲座、实验、动手观察等形式,让同学们近距离地感受了地质工作的魅力,激发了探索地球奥秘的兴趣。
杏鑫在线注册_塌陷区治理的一场革命性创新
“新型覆岩离层注浆技术很有意义,干好了对采煤塌陷区治理技术、煤矿矿山生态修复技术将是一场革命性、颠覆性创新,也为煤矿绿色开采、保护生态及地勘队伍产业结构调整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8月31日,在中国煤炭地质总局采空塌陷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汇报会上,原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会长汪民颇为赞赏地说。 采空区注浆技术在我国由来已久,为何新型覆岩离层注浆技术能赢得如此高的赞誉?这项技术与其他传统的注浆技术相比又“新”在哪? 绿色理念催生新型注浆技术 “新型覆岩离层注浆技术是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掌握的一项核心技术,主要应用于采空区地面减沉控制以及固体废物处理,同时向含水层保护、减少矿井涌水量、防治冲击地压、增强地基承载力等方面拓展运用。目前通过已实施的项目表明,该项技术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作为该技术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采空塌陷治理所副所长杜金龙说。 事实上,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研究采空区地表减沉技术,彼时主要是针对“三下”采煤,单纯地为解放压覆煤炭资源而进行的。 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生产矿井建(构)筑物下、水体下、铁路下压煤约140亿吨,其中建(构)筑物下压煤约90亿吨。而这还不包括近些年来新建的高铁、高速公路,以及新划的生态红线、自然保护区内压覆的煤炭。 “我国煤矿建筑物(村庄)下压煤开采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煤矿的重大技术难题,也是‘三下’采煤中相对较易攻克的难题。如果为了安全起见,不对建筑物下的压覆煤炭进行开采,势必会造成资源浪费,并影响采区的正常接替。而如果要开采,矿区迁村采煤难度大、费用高、矿乡关系复杂,对矿山企业而言很可能‘得不偿失’,采出的煤炭价值还不够村庄搬迁安置费用。所以,研究不迁村采煤技术必要而紧迫。”杜金龙介绍。 也正基于此,我国相关科研院所及研究人员经过反复实践,研究出了条带开采法、井下充填法和离层注浆法等三种地表减沉技术,并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 条带开采法曾在早期释放我国“三下”压覆煤炭资源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技术工艺相对简单也比较成熟,可有效控制开采沉陷。但由于煤炭采出率与生产效率低、巷道掘进率高,目前已逐渐趋于淘汰。井下充填法是在条带开采法基础上更进一步优化的技术,近年来颇受关注,主要包括矸石充填(机械充填、风力充填、水砂充填等)、膏体(似膏体)充填和高水充填。但由于井下充填与采煤相互干扰严重,生产效率低,且初期投资大、成本高,煤矿企业常常难以承受。 “而覆岩离层注浆法由于成本低、煤炭回采率与生产效率高,适合高产能等特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日益受到重视。”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潘树仁介绍,覆岩离层注浆技术是针对矿山开采全生命周期的绿色技术,贯穿于采空塌陷绿色设计、采中预防和采后治理,是解决矿井开采破坏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的低成本、可持续、新型绿色开采技术。 如果说传统的地表防沉技术只是单纯地为了释放压覆的煤炭资源,那么这种新型的覆岩离层注浆技术则是释放压覆煤炭资源与防治地表塌陷、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机统一。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已有采空塌陷区约9000平方公里,且年增600平方公里~900平方公里,仅山西省就有采空塌陷区约3000平方公里。 通过这种注浆技术,在防治地表塌陷以及治理已有采空塌陷区过程中,不仅可以消化掉大量的粉煤灰、煤矸石等工业固体废弃物,还可以有效保护上部地层和含水层,利于生态文明建设。 “见缝插针”提前防沉 覆岩离层注浆技术之所以优于其他传统地表减沉技术,并能更加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关键是其提前主动防治,在采煤采空区上部地层出现离层尚未塌陷垮落之时,第一时间内进行“见缝插针”式的注浆处理,从而相对保持了稳定的地层结构,避免了形成塌陷区、造成地层破坏后的“亡羊补牢”的被动式治理。 “地下煤层开采后,会在煤层上覆岩层中形成上三带,即垮落带、裂隙带和弯曲带。在弯曲带内部软硬岩石之间,且上位岩层抗弯刚度大于下位岩层时,常常会出现离层。离层的发育经历始动期、扩展期和闭合期三个阶段。”杜金龙进一步解释说,“离层上部的硬岩层在覆岩移动中起主要控制作用,称之为关键层。若对其上部直至地表的全部岩层起控制作用,则称之为主关键层;若厚硬岩层只对其上局部岩层起控制作用,则称之为亚关键层。” 事实上,我国从1985年就开始从波兰引进离层注浆技术,并在抚顺老虎台矿进行试验。后来,该技术又先后在山东兖州东滩矿、济宁二号井、新汶华丰矿,淮南李一矿,江苏大屯矿,以及淮北、阳泉、临沂、义马等地进行了大量试验。根据各矿区试验结果表明,传统的离层注浆方法在不充分开采时减沉效果明显。若达到充分开采时,充填效果较好时减沉率可达到30%~50%,但往往不能满足建筑物下采煤的塌陷要求。 而新型的覆岩离层注浆技术的关键之处就在于控制住了关键层。该技术利用煤层开采后在上覆岩层形成的离层空间,使用压力泵将煤矸石粉末、粉煤灰、水泥或者混合物浆液,通过注浆管注入到关键层下的离层内,浆液沉淀后水去灰留,形成饱和压实体,从而对上部关键层起到支撑作用,形成“离层区充填体(压实区)+煤柱+关键层”的承载体,保证上部岩层及地面不发生破坏与变形。 据相关数据显示,传统离层注浆技术注浆浓度较低,一般在25%以下;注浆压力较低,多离层灌浆,不能支撑上部地层自重,同时还存在注浆时机把握不准、泵量较小、钻探技术限制、对关键层和离层空间要求高以及添加剂低劣等问题。而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研发的新型离层注浆技术,则完全克服了上述难点,注浆浓度可以达到75%,且泵流量大,单离层高压注浆,上撑下压,消除残余剩余变形,实现空间守恒。同时,新钻探技术有效突破了环境和地层的制约,可提前成孔,利用水压变化判断离层形成,第一时间内实施注浆。 “离层注浆后,会形成三方面的力学效应:一是高压浆体对离层上部岩层起到顶托作用,有效地阻止其上部岩层的下沉;二是承压浆液沿离层扩散,离层缝边缘将被撑开而扩大离层空间;三是承压浆液对离层下部岩层施加应力,使下部因煤层采空产生的垮落带和裂隙带被压实。”杜金龙介绍,与传统的离层注浆技术相比,新型覆岩离层注浆技术具有以下明显优点:浆体浓度高,一般不低于60%;注浆压力大,从而既保证浆体充填与运移效果,又有效支撑上部地层;提前成孔,利用水压变化判断离层形成,可抓住有利注浆时机;注浆泵流量大,且可无级变速;钻探技术的发展有效突破了环境和地层制约;优质添加剂的出现可以有效控制浆体凝固时间。 越是先进的技术工艺,相关的要求也越严格。据了解,该新型离层注浆技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要突出把握好关键层确定、注浆层位、钻孔间距、注浆时机、注浆压力等5个环节。 “在确定了关键层后,关键层下部离层区内、采动导水裂隙带之上则是注浆层面。然后根据关键层破断距及浆液扩散半径确定钻孔间距,在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处于峰值时为注浆时机。而注浆压力则根据注浆层位自然地压确定,一般多在6MPa~10MPa之间。”杜金龙进一步分析说。 做好示范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针对目前常见的地面减沉方法,从煤炭产量、治理成本、工效、工作面采宽、回采率、机械化程度等关键性参数进行对比,该新型覆岩离层注浆技术在保证减沉效果的基础上,具有煤炭工作面采宽大、产量高、治理成本低、工效高、回采率高、适合机械化生产(不需要替换支架)等优点。 “基于大量工程实践,通过对原有的离层制浆、输浆、注浆技术以及设备工艺进行了改良优化,该新型覆岩离层注浆技术满足了高压、大流量、高效、低成本注浆要求,保证了采空区减沉效果,同时还首次提出了利用离层空间及相关的采空空间进行固废无害化、规模化处置方案。”杜金龙说。 众所周知,煤矿采空区塌陷后,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大的则是耕地和地下水的破坏。近年来,有关科研部门尽管研发了多项煤矿采空区防沉技术,但往往是治标不治本,塌了填、填了塌,即便是好不容易控制住了塌陷,也仅仅是保护了耕地,而对地下水的保护则因为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基本上没有涉及。 值得一提的是,该技术则有效地解决了地下水的保护问题。作为一项基于生态文明建设下、矿业开采全生命周期的绿色技术,该技术创造性将“三下”煤炭资源释放与固废处理、生态环境治理有机融合,利用地下空间进行固废充填。同时,利用“充填压实体+保护煤柱+覆岩关键层”的稳定框架结构,保护上部地层及含水层,有效阻截水源破坏、冲击地压及地面变形,达到固废处理、环境治理(地表减沉、含水层保护、防治冲击地压、增强老空区地基承载力)、资源释放等多重目的。 “矿业开发中最头疼的就是环境问题,而煤炭开采中的环境问题则是重中之重。煤炭开采造成大量塌陷区,对耕地及地下水造成了永久性破坏。但我国短期内很难改变的多煤少油(气)的局面,又决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离不开煤炭。所以,如何在开发煤炭资源过程中保护好生态环境,并做到煤炭的清洁利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汪民表示,坚持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实现矿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是矿业行业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矿业行业绿色发展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该项技术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的统一,对矿业绿色开发、矿区生态修复、采空塌陷区治理技术而言,是一个颠覆性的创新,很有推广意义。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不断完善深化,尤其是要加强采空区防沉过程、方法、机制的创新,使该项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武强对该项新型注浆技术也给予了高度肯定。他指出,离层注浆技术在我国并不少见,但在特定的地层实施离层注浆,既避免了采空区塌陷,又保护了地下水,能更好地为矿井生产和矿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则是一项国内领先的综合性技术。要成立专门的研究部门,组建研发队伍,抓紧时间申请专利,尽快制定出技术标准,在逐渐进行总结完善的基础上,尽快在全国推广。 “我国采煤塌陷区面积很大,当前国家及地方正在积极进行治理。该项技术应用领域宽、前景广阔,但从示范到实践还需要一个漫长过程,要加强商业模式的探索,尽快在全国铺开。”原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关凤峻建议。 在中国煤炭地质总局采空塌陷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汇报会上,绿色矿山推进会会长史京玺、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研究员陈从喜、自然资源部经研院研究员张维宸,以及中国矿业报社的代表针对该项技术也纷纷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新的发展理念与友好型环境的迫切需求,为新型覆岩离层注浆技术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我们要在做好示范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不断总结完善,尽快形成标准体系,使该项技术更好更全面地服务于绿色矿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任辉最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