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注册链接_江西省地质学会成立科技志愿者队伍

杏鑫注册链接_江西省地质学会成立科技志愿者队伍

  江西省首支科技志愿者队伍5月17日在江西省地质学会成立。由4名教授级高工、10名高级工程师、2名工程师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将在今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下企业、下基层,以自己掌握的科学技术帮助地热开发应用企业攻坚克难。   5月7日,中国科协召开2019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电视电话会议,将今年的活动主题确定为“礼赞共和国、追梦新时代——科技志愿服务在行动”,决定组织全国百家学会、百支科技志愿者队伍的“双百”,开展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双服务”,创建“双百双服务”科技志愿者品牌。江西省科协近日就2019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题系列活动做出布置,重点组织全省十家学会、十支科技志愿者队伍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下企业、下基层。   为响应中国科协、江西省科协的号召,5月17日,江西省地质学会在江西省地矿局水文地质大队召开江西省地质学会科技志愿者成立大会,启动2019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下企业下基层活动。5月23日,16名科技志愿者将组成若干地热专家组前往宜春温汤、奉新九仙汤和宜丰百岁山等江西重点地热开发应用企业,帮助解决技术方面难题。这也成为江西省第一个下企业、下基层的科技志愿者队伍。他们希望以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为契机,深入开展科技志愿服务,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贡献科技工作者的智慧、能力和成果。

杏鑫在线注册_全国地勘单位财税管控高级培训班开班

杏鑫在线注册_全国地勘单位财税管控高级培训班开班

  为期三天的全国地勘单位财税管控高级培训班于6月11日正式开班。本次培训旨在推动和保障地勘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充分享受减税降费红利,降低财税管理成本,并在防范财税管理风险等方面进行指导。培训班由中国矿业联合会和中国会计师协会地质勘查分会共同举办。   本次培训邀请了业内财税领域的著名专家进行授课,内容包括6个方面:地质调查项目监审与风险防控;地质勘查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衔接规定和实施重点难点问题解读及管理要点;国家财税改革对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的影响分析;减税降费形势下,大数据时代企业如何规避税务风险;增值税、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改革与业务实操及税收筹划;“八项规定”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案例分析等。   当前一个时期,全球矿业市场深度调整,国内地勘投资持续低迷。走过“十年黄金期”的地勘单位再次面对生存与发展的严峻挑战。与此同时,来自国内宏观层面的一系列利好政策也在不断提振地勘单位的信心与希望。其中,税收制度改革就是一个突出的亮点。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税收制度是维护国家权益的重要保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2019年是我国税收改革至关重要的一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实施更大规模减税、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的措施,降低企业税收负担。3月15日,财政部公布了《财政部关于修改<注册会计师注册办法>的决定》,对《注册会计师注册办法》(财政部令第25号)进行了修改。财政部《关于地质勘查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衔接规定》自2019年1月1日执行。   上述政策动向对于地质勘查单位的改革发展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减税降费为地质勘查单位提高利润、维持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一个新的制度出台之初,各单位在实际操作中必然会出现一些困惑和疑问。为了保证地质勘查事业单位和勘查企业有效贯彻新税法、新制度,充分享受新税法、新制度带来的红利,中国矿业联合会和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地质勘查分会联合,适时举办这期“地勘单位财税管控高级培训”。来自全国120家地勘单位的财务、审计、纪检等部门的近200名学员参加本次培训。

杏鑫注册链接_自然资源部召开全国主汛期地质灾害防治视频会议

杏鑫注册链接_自然资源部召开全国主汛期地质灾害防治视频会议

  25日上午,自然资源部召开全国主汛期地质灾害防治视频会议,认真传达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克强总理等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要求,部署今年主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部长陆昊出席并讲话,副部长库热西主持会议。   会议强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自然资源系统在机构改革后仍承担着地质灾害防治的重大职责,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克强总理等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要求,全力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积极配合应急管理等部门做好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各部门、各地区不断努力,我国初步建立了以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和应急处置为核心的综合防治体系,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要清醒看到,我国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地质灾害易发、多发、频发,是世界上突发性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8.8万余处,受技术等因素影响还有大量隐患尚未查明。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一是调查评价精度、国土覆盖明显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二是群测群防专业水平亟待提高;三是地质灾害防治与国土空间规划亟待统筹谋划;四是地质灾害成灾规律研究、隐患早期识别和精准预警预报面临技术挑战;五是地质灾害防治需大量资金投入。   会议要求,全国自然资源系统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应对和防范自然灾害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下一步,一要综合运用雷达测量、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无人机遥感等技术手段,不断提高调查精度。二要提升监测预警预报的科技支撑能力。加强成灾机理、监测预警预报和风险评价基础理论研究,将技术原理与防灾工作行政指挥需要结合起来。重点加强北斗导航系统、雷达测量和变形传感器等集成研发,加强对强降雨过程中已知滑坡体的雨量积累和位移变化的监测,最大限度对可能发生的滑坡、泥石流提前预警预报。三要将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作为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的特殊区域严格控制。四要加大工程治理力度。五要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会议对做好当前主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五点要求:一要确保防治体系到位,不能有丝毫放松懈怠。二要对已经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确保群测群防监控人员到位,技术措施、装备有效管用,确保对相关工程因素的影响控制到位。三要高度重视气象预报信息,遇有强降雨天气要格外提高警惕,坚持雨前、雨中、雨后观测。四要加强技术手段,大力推广实用性强、性价比高、简便易行的技术装备。中国地质调查局要继续加大集成研发和试验力度,尽快将近期已经研发的监测预警样机在全国范围内选择样本足够、分布合理的场地开展现场试验,不断改进技术性能。各地区也要从实际出发加强研发和采用有效的技术手段。五要进一步集成我部系统相关技术力量,特别是地球物理和基础地理测绘等科研力量,综合运用相关成果,形成工作合力。   部总规划师,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中国地质调查局和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会;各省(区、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及分管负责同志、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主管处室、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在分会场参会。   近日,部领导陆昊、库热西、凌月明、陈尘肇分赴有关地质灾害易发地区调研指导工作。

杏鑫登录注册_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防治部署 浙苏皖鲁辽自然资源系统奋力迎战台风“利奇马”

杏鑫登录注册_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防治部署 浙苏皖鲁辽自然资源系统奋力迎战台风“利奇马”

   浙江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院地灾防治专家在余姚市鹿亭乡岙里村乡道边坡崩塌点进行应急调查。沈旭伟 摄    安徽省级地灾防治专家徒步赶赴绩溪县荆州乡地灾隐患点调查。徐生平 摄   今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挟风裹雨席卷浙江、江苏、安徽、山东等地,造成多地出现灾情和险情。8月9日,自然资源部召开紧急视频会,部署台风过境期间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防治工作,并派出2个海洋减灾工作组和3个地质灾害专家组赴浙江、江苏、山东指导灾害防治工作,查看了解应急值守、监测预警、信息平台、避险转移、应急处置等情况。截至目前,工作组仍在现场指导防灾救灾工作。各地自然资源系统迅速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部署,全力以赴投入地质灾害、海洋灾害防御应对及抢险救灾工作中,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从8月9日开始,浙江省自然资源厅防灾责任人全部进岗到位,实行24小时在岗值班。浙江厅派出工作组和专家组赴杭州、温州、宁波、台州等地指导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防御工作。“利奇马”袭来后,浙江各地自然资源部门靠前指挥,对地灾隐患点开展巡查、排查,督促乡(镇、街道)、村落实防治措施。全省地质勘查系统各单位逆风而行,深入防汛抗台第一线,为地灾防御工作提供技术保障。浙江省第二测绘院连续奋战永嘉、临安、临海3地多处受灾点,成功获取高质量受灾区地理信息数据,为应急救援提供测绘保障。截至8月11日16时,浙江厅共收到灾(险)情报告116起,其中,灾情55起,险情61起;成功避险3起。浙江省自然资源系统共组织5988组次、1.85万人次,排查、检查地灾隐患点1.42万点次,对2241处可能受地灾威胁的2.74万人及时进行撤离转移。浙江省地勘局地灾防治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进驻203个村庄,派驻专家178人,应急处置灾害点501个,参与应急值守368人次、应急巡查622人次,参与转移人员5014人。浙江省共发布地灾预警信息380次,短信24万多条。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发布海浪蓝色警报1期、海浪黄色警报2期、海浪橙色警报2期、海浪红色警报5期、风暴潮消息1期、风暴潮蓝色警报2期、风暴潮橙色警报3期、风暴潮和海浪实况分析速报5期。浙江海洋预报网近一周访问量达到30万人次。   9日夜间至11日,江苏省大部分地区开启“强风+暴雨”模式,局部地区遭遇暴雨、大暴雨,全省发布了今年第一个地灾气象风险黄色预警。江苏省地矿局9个地灾应急地质环境保护技术中心积极配合自然资源部门部署台风防御工作,研判预判地灾风险,实行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苏州、南通、盐城等直面台风地区的地灾中心畅通与自然资源、应急管理部门的沟通渠道,加强地灾隐患点巡排查,及时掌握重点区域的最新动态,并保证应急队伍、车辆、物资随时待命、快速响应。常州、淮安地灾中心提前派驻技术人员到溧阳、盱眙等地灾隐患点较多的县区待命,确保如遇突发状况随时可战。10日上午8点,大雨未歇,南京、镇江、南通等地灾中心的技术人员分成若干个专家组,配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可能发生地灾的危险区、隐患点及地灾治理项目进行了拉网式巡排查。“利奇马”过境后,地灾中心技术人员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再次对地灾隐患点进行巡排查,并及时反馈巡查情况。截至11日,南京、镇江、徐州、南通、连云港、淮安等中心已出动140余人次、开展巡排查479点次,未发现明显异常。   9日~11日,台风“利奇马”影响安徽省江北东部、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安徽省自然资源系统全力应对,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了台风引发地灾造成的损失。安徽厅积极与省应急管理厅、省水利厅、省气象局等单位会商,实时掌握雨情动态变化情况,及时发布地灾预警信息,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台风期间,安徽厅派出省级地灾防治专家深入一线指导地方防灾工作。相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级责任人靠前指挥,组织专业人员参与督查巡查,3288名群测群防员上岗到位,加强对人群居住密集的村镇、旅游景区、交通干道沿线等区域,以及房前屋后高陡边坡的巡查排查,及时分析预判隐患点地质条件变化情况,发现险情征兆,坚决果断转移受威胁群众。9日以来,安徽省共发布地灾黄色预警3次,发送手机预警短信3628条、传真36件;派出巡查指导组76个、248人次,巡查检查地灾隐患点336个,避险转移群众332户、774人;共接报地灾灾情4起,直接经济损失110万元。   受“利奇马”影响,连日来,山东多地暴雨如注,地灾防治形势严峻。山东省地矿局充分发挥地灾监测、预测、预警预报和防治专业技术优势,依托地质勘查与地灾应急技术指导中心,对济南、青岛、淄博、济宁、枣庄、临沂、烟台、潍坊、泰安、威海、日照、滨州12个地灾高易发区,开展台风过境期间的地灾巡查、监测、预测、预警预报和防治工作。截至发稿时,共现场处置暴雨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灾险情57处,协助各地乡镇、村庄转移受地灾威胁群众2259户、6442人,疏散学校师生350人。受河水水位上涨,山东多个村庄暴发洪水,其中“蔬菜之乡”寿光受灾较为严重。寿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全体干部职工、防汛包村干部及防汛突击队员连续奋战防汛抗洪救灾一线,积极支援城区防汛,组织50余人紧急装填沙袋用于堵截洪水。   10日,辽宁省自然资源厅与辽宁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联合紧急下发通知,要求各市落实值班值守,确保人员在岗在位和通讯畅通;加密开展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对已发现的地灾隐患点,做到雨前、雨中、雨后排查。辽宁厅成立了由42名专家组成的督导组,深入14个市进行隐患点排查和靠前指导,为汛情严重地区转移受威胁群众提供科学依据。(记者 胡盛东 景利年 首席记者 洪曙光 特约记者 李 风 王大伟 钟云山 实习记者 赵倩倩 洪勇刚 通讯员 黄智 程薇娜 田庆儒)

杏鑫注册链接_溶洞的科学保护与灯光改造升级

杏鑫注册链接_溶洞的科学保护与灯光改造升级

  溶洞的形成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从溶洞探险到溶洞开发旅游,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必然选择。但在利用和保护之间又始终存在取舍的诸多矛盾。专家侧重研究溶洞的形成与保护,管理者侧重探讨溶洞的合理利用,两者均贯穿一条主线,即“永续利用”的问题。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溶洞旅游资源被开发,其中的碳酸钙沉积景观是主要的旅游吸引物之一,由于其形成环境比较封闭,以及景观照明灯散发出大量的热能,促使洞温升高。其次是大量游客释放出的二氧化碳无法依靠溶洞自身的弱风平衡和扩散,随着开放时间的推移,溶洞一般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风化、破损现象,最后是植被的破坏导致洞顶土壤保水和渗水能力下降,减缓了溶洞的发育。      光污染下的钟乳石    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很多溶洞在其旅游发展的初期,吸引了大量游客参观游览,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随着我国旅游洞穴开发数量的不断增多,市场竞争越来越大,且溶洞旅游资源本身又具有雷同性,因此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的溶洞旅游对游客的吸引力越来越差。为了应对这种形势,实现溶洞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在科学保护的前提下全面提升溶洞的软硬件设施,从各个环节上找出问题,对症下药,进行革新,让旅游洞穴重新焕发生命力。作为溶洞旅游开发利用的重要部分,溶洞景观灯光工程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亟须进行升级改造以实现溶洞的科学保护与有效利用。   旅游溶洞景观灯光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包括旅游、环境、生态、艺术、电力电子等多学科工程。从资源保护的角度来讲,不当的灯光设计与布展会导致溶洞景观发生退化,使景观美学价值降低,从而对洞穴资源的旅游寿命造成影响;从旅游开发的角度讲,不当的灯光设计与布展会导致对游客的视觉造成污染,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性。   旅游洞穴灯光设计与布展在内容上主要涵盖了洞穴照明光源的类型选择、照明灯具的选择与安装、灯光照明系统的设计、灯光的操控系统、灯光照明系统的安全控制等。经过对我国大量溶洞的考察,笔者发现,我国溶洞在灯光设计与布展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大量采用高能景观灯具使景观发生了脱皮掉块、砂状风化等退化问题,对溶洞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重大影响。目前我国旅游洞穴内景观照明光源主要以黄光金卤灯、蓝光金卤灯、绿光金卤灯及荧光灯等传统光源为主。在这些高能热光灯的照射下,溶洞的湿度会降低,被照射的钟乳石会发生温度升高、干热脱水破裂等现象,且频繁的开关灯也会使钟乳石在温差、干湿交替变化下发生热胀冷缩而导致干裂破碎或砂状风化现象。二是造成溶洞内灯光植物的滋生,灯光植物的滋生反过来又对溶洞景观造成破坏,使景观变黑、变暗。我国大多溶洞在光谱和灯光照度的选择上都没有考虑避开植物生长的光谱能量和光照强度,致使很多溶洞都存在灯光植物滋生问题。灯光植物的滋生会导致钟乳石的浅表层疏松多孔以及沉积物发生氧化分解破碎等,从而对钟乳石的美学价值和旅游价值造成影响和威胁。三是造成溶洞景观显色性差,不能表现出景观的本来面目,对游客造成视觉污染,最终造成了溶洞“千洞一面”的格局。   研究洞穴的灯光升级,科学保护洞穴资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实践证明,只有在观念上破除传统的灯光设计与布展方式,采用全新的理念、科学的方法、先进的技术,才能实现溶洞的科学保护和有效利用。

杏鑫登录注册_西部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论坛举行

杏鑫登录注册_西部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论坛举行

  8月18日,首届中国西部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论坛在甘肃省兰州市开幕。来自中国工程院、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分别作了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方面的学术报告。论坛对加快推进西部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全面保障农用地生产安全和人居环境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本届论坛由甘肃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甘肃省地质矿产开发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联合有关单位举办,旨在加强行业发展的引领和指导,切实提升西部地区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能力和修复水平,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论坛的主题为“土壤环境保护与污染修复”,围绕我国西部土壤环境现状、土壤环境保护政策法规、污染土壤和场地的调查与风险评估、污染土壤和场地修复技术等内容展开探讨与交流。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的技术和管理体制创新,标准体系的构建建言献策。   据介绍,甘肃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甘肃省从祁连山生态破坏问题和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入手,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以推动绿色发展崛起为导向,以实施重大生态工程为抓手,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呈现出生态破坏点位有效修复、绿色发展支撑不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进程逐步加快的良好态势。但同时,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仍处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窗口期和爬坡期。特别是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起步较晚,面临工作基础薄弱,技术力量不足等问题。

杏鑫在线注册_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第二轮第二批巡视和第一批巡视“回头看”动员部署会召开

杏鑫在线注册_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第二轮第二批巡视和第一批巡视“回头看”动员部署会召开

  9月23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第二轮第二批巡视和第一批巡视“回头看”动员部署会召开。本轮巡视,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派出6个巡视组,对8家直属单位开展为期3个月的常规巡视,同步对4家直属单位开展第一批巡视“回头看”。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书记、党组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钟自然出席会议并讲话。局党组副书记、党组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王研代表局党组宣布巡视组授权任职及分工并作动员部署。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自然资源部纪检监察组副组长、局党组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李海平出席动员部署会。   会议指出,巡视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和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巡视工作,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有力支撑。党的十九大对巡视工作作出新部署、新要求,强调要“深化政治巡视,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不动摇”。我们要自觉提升政治站位,深刻理解开展巡视工作的重大意义和重要性、必要性。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把握党中央关于巡视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深刻认识巡视是局党组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加强对下属党组织监督检查的重要举措和保证。   会议强调,一是要坚持政治巡视定位,用政治视角审视地质调查业务,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两个维护”作为根本任务,按照“六个围绕、一个加强”要求开展全面检查。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突出问题。发现问题是巡视工作的主要任务,只有发现问题,才能形成震慑,推动整改,促进发展。三是局党组赋予巡视组一切必要的权利,代表局党组依规依纪依法对被巡视单位进行政治监督,保证巡视工作扎实推进。四是被巡视单位领导班子要全力配合巡视组工作,各被巡视单位党委和领导班子要切实增强自觉主动接受监督的政治意识,自觉把局党组巡视作为接受政治体检、解决突出问题、改进各项工作的过程,作为一次党性锻炼和思想洗礼的过程,正确对待、坚决支持巡视工作。五是要强化巡视工作责任,实行目标责任制,巡视组长和被巡视单位党政负责人要严格落实工作职责,出现问题严肃追责。六是要加强对巡视工作的组织领导。在局党组和巡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局领导要对分管单位巡视和“回头看”工作负责,及时研判和推进解决巡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重要情况及时向局党组和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第二轮第二批巡视包括武汉地调中心、成都地调中心、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地质力学所、环境监测院、水环所、探矿工程所、郑州综合利用所8家单位,第一批巡视“回头看”包括西安地调中心、物化探所、矿产资源所、勘探技术所4家单位。动员部署会上,局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被巡视和“回头看”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纪委书记、6个巡视组全体成员和局机关各部室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动员部署会后,将举办为期两天的巡视业务培训班,对全体巡视组成员开展业务培训辅导。

杏鑫在线注册_中国旅游协会地学旅游分会在京成立

杏鑫在线注册_中国旅游协会地学旅游分会在京成立

  2019年10月12日,中国旅游协会地学旅游分会成立大会暨全国地学旅游(自然游憩)高峰论坛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会议现场   与会代表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选举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国际旅游研究院院士吴必虎为中国旅游协会地学旅游分会会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经管学院地质旅游研究所所长许涛博士为常务副会长,中国地质博物馆赵洪山为秘书长。   中国旅游协会地学旅游分会共有122家发起会员单位,其中会长单位1家,副会长单位5家,理事单位30家。   中国旅游协会领导、国家相关部门领导、特邀院士、相关兄弟协会领导、著名学者、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地学旅游分会发起会员单位代表共156人出席会议。   

杏鑫登录注册_“海洋六号”完成大洋55航次科考任务

杏鑫登录注册_“海洋六号”完成大洋55航次科考任务

  当地时间10月10日晚,富钴结壳原位声学测厚最后一个测站完成,随着设备回收甲板,大洋55航次科考任务圆满收官。目前,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六号”科考船船已驶离作业区,大约12天后可返抵母港——广州海洋地质码头。   本航次作业以深海浅钻项目为主,在24天内共完成了76个站位的取样作业。据介绍,今年的深海浅钻设备优化了钻具结构和钻进工艺,不仅取样效率得到提升,最大钻取深度也提高到7.5米。同时,得益于液压系统的改进,减轻了设备重量,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在全体科考队员的通力协作下,创造了取样数量多、作业耗时少等多项航次记录。   此外,面对今年第19号台风“海贝思”影响,“海洋六号”船及时调整作业计划,科考人员克服了海况较差,后勤补给匮乏等诸多困难,完成了海底摄像和“海马”号ROV下潜作业,并搭载进行了富钴结壳原位声学测厚海试工作,圆满完成了本航次调查任务。

杏鑫在线注册_大凉山区生态地质调查项目通过质量检查

杏鑫在线注册_大凉山区生态地质调查项目通过质量检查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南项目办近日赴西昌对大凉山区生态地质调查项目开展质量检查。   该项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实施,现已取得了初步成果:一是编制大凉山区生态地质系列图件15幅,为生态地质调查和分区评价工作奠定了基础;二是根据大凉山区的地质背景进行了建造分区、建立大凉山区土壤地质单元,初步讨论了地质背景、地球化学等因素对土壤发育的制约机制;通过遥感监测,分析了林地、草地、湿地近30年的变化情况;三是在东河流域开展多种物探方法试验,确定了探测林地、草地、湿地生态地质条件的有效方法。   专家组对项目采取野外调查与遥感、地球物理相结合的工作手段与所取得一系列新成果和新认识表示肯定,并组织检查了野外原始资料,对大凉山重点区生态地质剖面、野外路线、典型的林地、草地、湿地的地下结构物探剖面、遥感解译验证点、委托业务的典型生态地质调查路线等进行了详细的现场质量检查。专家组要求项目进一步总结提炼成果和亮点,打造生态地质调查团队,在新的研究领域,推动地质调查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