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在线注册_金刚石深部探测理论技术研讨会侧记

杏鑫在线注册_金刚石深部探测理论技术研讨会侧记
3年前 (2022-07-05) www.nxdzgc.com 杏鑫官网 416℃

  琅琊之郡,沂水河畔。清晨的阳光,没有了夏日的狂燥,显得亲和近人。 在林荫小道上,东方一轮红色冉冉升起,透过雨夜留下的薄雾缓缓洒向这座革命老区,给大地罩上了一层红晕。   近日,由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以下简称“山东省地矿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主办,山东省第七地质矿产勘查院(以下简称“山东地矿七院”)承办的金刚石深部探测理论技术研讨会在红色革命老区、中国金刚石之都——临沂召开。   早上8点,在会场门口汇聚了来自全国的地质老前辈和业界精英,有原地质矿产部部长宋瑞祥、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经绥等。   一位来自地质专业学生,看到了正在会堂门口与其他代表交谈的杨经绥院士,快步走上前去,一把握住杨院士的手激动地说:“杨院士,我一直在拜读您的大作,关注着您在地质找矿方面的学说,可谓是您的铁粉呀!”她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最硬最锋利的工业牙齿”   金刚石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最坚硬的物质,自古以来用途就非常广泛,例如切割工具等。   金刚石作为超硬材料及制品,被誉为“最硬最锋利的工业牙齿”。机件加工、航空航天、国防军工以及光伏与电子信息等领域里的各种高难材料加工难题,在它面前都迎刃而解,因此利用金刚石超硬的力学性能,可加工很多材料。   1870年,南非开普敦发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原生金刚石矿床,当地以当时的英国殖民大臣金伯利命名,就是后来的金伯利城,在那里发现的金刚石母岩也被称为金伯利岩。   我国在1964年确定了以地质观察为基础,以重砂普查为主要手段的寻找金刚石原生矿的工作方法。其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分别在贵州、山东发现了“东方1号”和“红旗1号”金伯利岩,尤其是在山东省发现了“中国第一个具工业价值金刚石原生矿”。依据金伯利岩易成群成带展布特征,到上世纪80年代之前,相继在山东、辽宁查明3个金伯利岩带,共探明6个大型矿床。   上下联动 开创新局面   山东省地矿局作为山东地质工作主力军,建局60余年来,始终不忘地质报国初心,牢记保障能源资源安全和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使命,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立足山东,辐射全国,走出国门,不断拓展地质工作服务领域和空间,在地质找矿、地质服务、地质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突出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和地质服务。   在此次研讨会上,山东省地矿局局长张忠明表示,山东地矿七院作为全国金刚石找矿的一支劲旅,于1965年8月24日在蒙阴县常马庄发现中国第一个具有工业价值的金伯利岩脉——红旗1号岩脉,结束了中国没有金刚石原生矿的历史,开创了中国金刚石找矿的新纪元;之后,相继勘探和评价了两个大型矿区,提交金刚石储量1000余万克拉,形成了我国第一个金刚石原生矿基地;近年来又集中力量在蒙阴县常马庄深部、西峪岩管群深部等地实现了金刚石地质找矿新突破,在江苏等地亦有新发现,为我国金刚石地质找矿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另据了解,山东地矿七院还积极“走出去”,在津巴布韦合作开展金刚石勘查开发,找到了大型金刚石古砂矿。该院始终坚持地质科技创新引领,推动金刚石地质找矿工作,并成立了山东省金刚石地质研究中心和金刚石成矿机理与探测重点实验室,着力加强金刚石地质科学研究和创新团队建设,有力推动了金刚石地质工作持续创新发展。   原地质矿产部部长宋瑞祥在会上指出,山东金刚石深部找矿成果喜人,山东地矿七院经过努力,在蒙阴常马、西峪两矿带深部及外围新增储量近500万克拉,成果得益于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山东省地矿局及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调中心、临沂市自然资源局鼎力相助,实现了山东金刚石深部找矿的突破。   同时他建议,金刚石找矿工作应开展如下工作,一、开展三大克拉通岩石圈地幔源区金刚石含矿性的深部地质研究;二、开展我国三大克拉通暗色岩系研究;三、开展全国金刚石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研究;四、采用快速、低廉、高效、大深度探测技术进行隐伏岩体的探测;五、实现将传统的指示矿物研究向精细的微区指示矿物地球化学研究转变想法;六、实现新一轮金刚石找矿计划;七、培养具有金刚石找矿新理论、新技术的新一代金刚石勘查技术人才;八、开展国际合作,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积极贯彻“走出去”找矿战略,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开展金刚石原生矿探矿。   勇担使命 砥砺前行   作为本次会议的东道主,山东地矿七院院长余西顺说:“金刚石是非常稀缺的矿产和重要战略资源。山东省金刚石矿资源潜力巨大,成矿地质条件良好,具有较好找矿前景。我们要贯彻省部合作勘查协议,持续深入实施深部资源探测计划,继续开展蒙阴金刚石原生矿深部及外围金刚石勘查,鲁中南地区及沂沭断裂带两侧金刚石找矿等工作。”   据了解,沂蒙山区地形起伏大,峰高坡陡,地层发育齐全,构造运动强烈。近年来,山东地矿七院在积极融入地方,为经济发展提供矿产资源保障的同时,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全力配合临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做好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排险和治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地质服务和技术支撑,受到地方政府特别是广大群众的赞誉。   他继续介绍,下一步为加强金刚石成矿理论研究、金伯利岩原生矿深部探测研究,指导金刚石找矿,山东地矿七院将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杨经绥院士团队合作,共同建设金刚石成矿机理与探测院士工作站,以院士工作站为载体,依托院士专家团队的技术支持,开展金刚石发展成矿理论研究,加强山东蒙阴金伯利岩带深部及外围成矿研究,实现金刚石找矿的新突破。   山东地矿七院院长余西顺与杨经绥院士共同签署了聘任院士协议书。来自各科研院所、高校与地勘单位的10位专家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分享了行业前沿科技成果,为新一轮金刚石找矿突破提供科学支撑。   会后,与会专家学者还前往费县朱田地区进行了详细考察。   有代表表示,通过此次研讨会,了解到近年来全国金刚石找矿取得的新成果。其中,在鲁南、苏北、安徽东北部及辽宁的基性岩体中找到了金刚石,并发现了含金刚石的基性——超基性岩管。在蒙阴金伯利岩带1000米以浅找矿效果显著,经分析研究,深部找矿潜力巨大,取得新突破还需要理论技术创新。   此次研讨会加强了金刚石地质成矿理论和深部探测技术研究交流,为下一步加快建立完善金刚石勘查理论、关键技术,形成金刚石勘查技术集成和技术标准,探索建立具有直接指导找矿意义的金刚石矿成矿理论模型和找矿新方法,提升我国在金刚石研究领域的国际学术地位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鲁南大地上,山东地矿七院在几代地质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久久为功,这片多情的土地也慷慨地回报了珍贵的宝石和黄金,及数十种宝贵的矿产资源。今后,在山东省地矿局的指导下,他们还将一如既往地奋发图强,用专业的实力,精湛的技术,在我国金刚石找矿方面再立新功,为打造山东“两金”(黄金、金刚石)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杏鑫登录注册_中国代表团参加地球观测组织2019年会议周活动

杏鑫登录注册_中国代表团参加地球观测组织2019年会议周活动
3年前 (2022-06-28) www.nxdzgc.com 杏鑫注册服务 277℃

新华社堪培拉11月8日电(记者岳东兴 白旭)地球观测组织(GEO)2019年会议周正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来自中国参与GEO工作部际协调小组单位的60余名代表和4名中国企业代表受邀参加相关活动。 本次会议周于4日至9日举行,主题为“地球观测-数字经济中的投资”,包括GEO第十六届全会等核心会议以及地球观测成果展览等活动。此次活动参与范围广,除中国代表团外,还有来自各成员国及相关组织的近1500名代表参加。 在第十六届全会上,中国正式接任地球观测组织2020年轮值主席,开启全面主持下一年度工作新征程。中方表示,将继续推动该组织2020年各项重点工作,加强地球观测与数字经济的融合,服务于可持续发展、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三大优先事项,促进发展中国家的深度参与及与企业的全面合作,使国际社会、各国人民更好地享受地球观测带来的益处。 GEO中国首席代表、中国联合主席执行代表、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朋德8日代表GEO中国联合主席、科技部副部长黄卫主持了本次部长级峰会开幕式,并就地球观测支持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做专题发言,分享了中国应用地球观测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案例。他还在峰会上宣布中国设立了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专项以持续性支持GEO工作,并向与会代表分享了中国高分卫星16米数据面向国际社会开放共享的最新情况,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关注和赞赏。 此次部长级峰会通过了《堪培拉宣言》,鼓励岛屿国家加入GEO并加强区域、国家和地方各层面以及企业、个人参与,对指导GEO未来在地球观测应用于数字经济、推动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地球观测组织成立于2005年,是目前国际上地球观测领域最大的政府间合作组织。中国是GEO创始国之一,深度参与GEO工作,为GEO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杏鑫在线注册_我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新技术新方法显威

杏鑫在线注册_我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新技术新方法显威
3年前 (2022-06-22) www.nxdzgc.com 杏鑫注册服务 199℃

  11月28日,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新技术新方法交流推进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会议透露,今年1~10月,通过监测预警、群测群防等工作,我国准确预报地质灾害939起,24753人成功避险,避免直接经济损失8.3亿元。   据介绍,全国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8.8万余处,潜在威胁1600万人,受调查手段和精度限制,尚有大量地质灾害隐患没有发现。已发现的隐患点,受经费限制,绝大多数没有进行过地下情况的勘查,很难准确把握其性质、规模和发展变化。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防抗救工作任重道远。   历经30多年努力探索,我国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体系模式。2003年开始的全国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已覆盖全国30个省(区、市)、1660个县(市、区),实现了对区域降雨型地质灾害风险的有效防范。目前,全国已建立起县、乡、村、组四级群测群防体系,1765个县(市)完成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全国约有30多万名群测群防员,通过埋桩、埋钉、贴片等简易方法对房前屋后、村庄周边的地质灾害开展监测,初步实现了已知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群测群防全覆盖,为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增强公众防灾意识和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三峡库区、汶川地震灾区、云贵高原和西北黄土高原等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开展了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示范工作。在三峡库区巫山县新城区,建立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示范站。通过引进高精度GPS(全球定位系统)、固定式钻孔倾斜仪、BOTDR(光纤传感技术)等高新监测技术方法,研制开发TDR(时域反射技术)、孔隙水压力监测仪、滑坡地下水微流速监测仪、地温与氡气监测仪等新型监测仪器,探索出一套集成化程度高、体积小、功耗低、供电方便、运行稳定、控制灵活、性价比高、易于推广的箱体式实时监测台站建设方法,解决了监测数据实时采集、传输、处理、发布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实时监测。   在汶川地震灾区,选择绵竹、汶川、都江堰等重灾区典型泥石流沟为研究对象,集成GPRS(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北斗卫星及光纤等多种现代传输技术,运用降雨、视频、含水率、泥位、地声、深部位移、地表位移等监测手段,构建实时远程立体空间监测网络,研发泥石流预警模型以及信息管理、分析预警及信息发布平台,实现对汶川地震灾区的清平、映秀、龙池等“三大片区”七条大型泥石流沟谷的全天候动态监测、实时分析处理和预警防灾信息的实时发布。同时,三大片区泥石流监测预警系统还实现了与四川省汛期地质灾害会商系统、地方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的网络会商系统对接联网,达到了信息数据共享,为三大片区泥石流灾害防灾提供了详细信息,为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调度决策与指挥抢险救灾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在西南山区,选择大渡河流域中游28处地质灾害点建立了6个监测示范站,安装了深部位移计、地表GPS(全球定位系统)、三维激光扫描仪、InSAR(合成孔径差分干涉雷达技术)、水位计、雨量计、地声仪、泥位计等监测设备213台,建立了地质灾害单点和区域相结合、降雨和地质环境相结合的综合预测预报体系。2013年6月20日晚7点32分、2013年7月12日14点57分,该预测预报体系先后发布了海螺沟风景区3号营地的热水沟泥石流预警信息,100多人及时撤离,避免了人员伤亡。   在西北黄土地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甘肃省永靖县黑方台滑坡,研发集成滑坡诱发因素—坡体应力—滑坡变形的多参数综合监测系统,构建黄土滑坡灾变关键因子临界预警判据阈值,形成远程自组网多参数监测网络体系,建立了集关键理论、关键参数的黄土滑坡综合监测示范基地。2015年4月29日,成功预警黑方台南缘党川村罗家坡段滑坡,避免了450余人伤亡。2019年10月5日,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对当地发生的一起滑坡,提前近32小时向当地政府发送了红色预警信息,提前13分钟提供了较为准确的滑坡临滑时间预报。   目前,自然资源系统已累计建设多层次的滑坡、崩塌、泥石流自动化监测点5700余处,交通、水利、铁路、旅游等部门结合需求也建设了部分监测设施,为提高我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水平奠定了重要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有关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业务承担单位和设备研发与使用单位、以及相关方面等700多人参加了本次交流会。

杏鑫怎么注册中国—苏丹地学合作项目成果推介会召开

杏鑫怎么注册中国—苏丹地学合作项目成果推介会召开
3年前 (2022-06-14) www.nxdzgc.com 杏鑫注册服务 266℃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与苏丹共和国驻华使馆召开“中国—苏丹地学合作项目成果推介会”,以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达成的资源合作共识。会前,杏鑫注册链接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钟自然会见了苏丹驻华大使加法尔·卡拉尔。苏丹矿业部副部长阿卜杜拉·科迪通过网络线上参会并致辞。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朋德在现场参加会议。   李朋德代表中国地质调查局向苏丹驻华大使馆赠送了中国—苏丹地学合作项目成果图集。他在致辞中表示,中苏双方合作基础扎实,推介会旨在打造全新合作模式,建立互联互通长效机制,深化双方在地学领域务实合作,共同开拓互利共赢新局面。加法尔·卡拉尔大使表示,中苏双方联合实施了多个地球科学合作项目,取得显著成果,双方应该利用现有合作平台,扩大合作范围,实现互利共赢。   会上,苏丹矿业部官员穆罕默德·奥斯曼·贾祖里(网络)介绍了苏丹投资机会。杏鑫怎么注册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就中国—苏丹地学合作项目成果进行了推介,并围绕企业所关注的基础设施、社区环境、矿业政策等提出了投资建议。三家中资企业现场与苏丹政府代表签署了投资意向书。   外交部西亚北非司、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中国社科院中国非洲研究院及中资企业代表和专家,中国地质调查局机关有关部室、直属单位、国际矿业研究中心有关负责人在现场参会。苏丹矿业部有关人员通过网络线上参会。

杏鑫怎么注册自然资源部《关于做好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强调着力防范化解风险 切实减轻地灾危害

杏鑫怎么注册自然资源部《关于做好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强调着力防范化解风险 切实减轻地灾危害
3年前 (2022-06-14) www.nxdzgc.com 杏鑫注册服务 242℃

 近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做好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强调要坚持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严格落实各级主体责任,狠抓隐患排查,强化监测预警,落实应急预案,既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又防灾有方、治灾有法、救灾有略,着力防范化解地灾风险挑战,切实减轻地灾危害,积极防范、科学应对、高效处置各类突发地灾事件。   《通知》提出,要全力履行好“全力防,配合救”的部门职责。各地要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化、扁平化防治工作新格局,强化央地统一、分级负责的政府责任体系,全面落实政府主导、行业共治、全民参与的防治管理机制。组织编制好“十四五”地灾防治规划、年度计划和应急预案,统筹协调好地灾防治与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建设等工作,加强风险源头管控与综合治理。持续推进地灾防治组织管理体系、群测群防体系、技术装备体系等建设,将地灾防治工作纳入地方绩效考核体系,落实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建立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地灾防治制度体系。   《通知》强调,要聚焦关键重点,集中发力落实。要聚焦防灾减灾关键领域、关键问题、关键环节和重点地区、重点隐患和重点时段,持续集中精准发力,杏鑫注册链接推进各项任务落实。   一是加强隐患识别,突出解决“隐患在哪里”问题。充分利用基于星载平台、航空平台、地面平台的天—空—地一体化多源立体观测体系,开展多方法、分层次、多尺度综合遥感调查,全面开展高、中易发区地灾隐患早期识别和地面验证,解决地灾隐患发现不够的问题。   二是加快风险评价,推动“隐患点﹢风险区双控”。结合《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实施纲要》和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开展新一轮区域性1∶5万地灾详细调查和人口聚集或风险较大的重点区域1∶1万大比例尺高精度调查评价及风险区划工作,加强地质结构分析和致灾机理研究,把那些目前没有变形迹象但是具有成灾风险的地区划分为不同程度的风险地区管控起来,既要管住已有隐患点,又要管住风险区,推进防控方式由“隐患点防控”逐步向“隐患点﹢风险区双控”转变,探索总结双控管理制度、责任体系和技术方法。   三是人防技防并重,提高“什么时候发生”的预警能力。要进一步落实群测群防体系,加强群测群防员遴选、补齐、培训和激励,落实专业队伍驻守制度,提高技术支撑服务力度。加大详细调查和勘查工作力度,查明隐患点“结构是什么”及威胁对象并合理选定安装点位,继续推广应用普适型监测预警设备。完善地灾专群结合监测预警体制机制,杏鑫怎么注册提升地灾预警精准度、时效性和覆盖面,持续提升精准服务风险区内基层群众和交通、旅游、水利、能源等各行业的能力。   四是加强综合治理,提升防御工程标准。以最大限度减少受灾害威胁人员为目标,提高重点地区和重点部位防御工程标准,科学设计防范措施,集中必要财力实施工程治理或排危除险,特别是要加大力度开展人口聚集区的工程治理与避险移民搬迁。   五是提升基层能力,充分发挥第一防线作用。面向全社会开展多形式的防灾减灾知识科普宣传,针对各级行政管理人员、群测群防员等进行地灾防治知识培训,针对受威胁群众开展防灾应急演练,加强基层防灾备灾体系和能力建设,全面提高风险防御和应急处突能力。   《通知》要求,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加强与住房城乡建设、交通、水利、文旅、应急、能源、铁路、气象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加强信息和资源共享,统筹协调好各系统行政力量、专家团队、技术人员、群测群防员、应急物资装备等,充分发挥地勘、遥感、测绘等专业人员作用,形成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总合力,共同做好隐患巡查排查、监测预警、撤离避险、转移安置、抢险救援和次生灾害防范等各项工作。   《通知》强调,要全力做好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地灾防治工作。据预测,2021年我国地灾防治形势仍然严峻,总体趋势接近常年,局部地区可能加重。特别是华东地区南部、中南地区的西部和东部局部、西南地区的中南部和东北部、西北地区的东南部和西北局部,在汛期或受较强地震影响期间,地灾将呈高发态势。同时,要加强防范水利水电、铁路、公路等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建房切坡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灾。上述地区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将地灾防治作为年度重点工作,提前谋划,精心组织,加强趋势预测和监测预警,合理调配防灾备灾力量,全力做好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地灾防范工作。

杏鑫怎么注册自然资源部出台《指导意见》加强地质勘查和测绘行业安全生产管理

杏鑫怎么注册自然资源部出台《指导意见》加强地质勘查和测绘行业安全生产管理
3年前 (2022-06-14) www.nxdzgc.com 杏鑫注册服务 259℃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安全生产有关决策部署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行业稳定发展,3月22日,杏鑫怎么注册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加强地质勘查和测绘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提出,一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理念。各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及部派出机构要按照统筹发展与安全的要求,认真落实地质勘查和测绘行业安全生产属地管理职责,加强管理和指导,筑牢安全生产底线。   二要严格落实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地质勘查和测绘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要实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强化内设机构安全生产职责,按规定配齐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切实做到安全生产责任到位、投入到位、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和应急救援到位。   三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各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及部派出机构要结合实际,制定修订有关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完善艰险地区、危险作业等专项安全技术作业规程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不断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确保地质勘查和测绘行业安全生产落到实处。   四要抓好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地质勘查和测绘单位应对各类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掌握岗位安全操作技能和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   就加强地勘、测绘行业关键环节安全风险管理,杏鑫注册链接《指导意见》强调,做好野外安全风险防范;加强艰险地区作业安全管理,在危险性较高的区域开展野外作业,应有针对性地加强专项安全教育和物资保障,提升野外生存和自救互救能力;强化野外作业安全管理,针对不同野外作业方式,完善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安全操作规程;加强野外交通安全管理;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有关管理制度,完善操作规程,特别要加强危险化学品管理。   《指导意见》要求,各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及部派出机构要积极配合应急管理部门的部署,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按照职责把安全生产纳入地质勘查和测绘行业日常监督检查内容。

杏鑫怎么注册院士专家建言“十四五”基础地质研究应从四方面发力

杏鑫怎么注册院士专家建言“十四五”基础地质研究应从四方面发力
3年前 (2022-06-14) www.nxdzgc.com 杏鑫注册服务 254℃

以“传承精神·筑牢基础·延续辉煌”为主题的基础地质研究高层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指出,“十四五”时期应从四个方面加强基础地质研究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增谦,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常印佛,中国科学院院士沈其韩、任纪舜、杏鑫注册链接莫宣学、王成善、王焰新、肖文交等以视频方式参会。   会议提出,基础地质研究工作要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全面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尽职尽责。要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求,以提升地球系统科学和自然资源环境国情认知水平为目标,加强基础地质研究,做好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加强、拓展、创新区域地质填图,为国家矿产勘查开发规划、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与防治、重大工程建设、农业区划,以及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地学基础资料和信息。   会议指出,“十四五”时期,应从四个方面加强基础地质研究工作:杏鑫怎么注册一是构建地球系统科学框架,深化重大地质事件和关键地质过程认识;二是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推进基础地质调查改革,深化成油、成矿、致灾等资源环境地质背景认识;三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大力提升基础地质科技创新能力;四是发挥信息化核心引擎作用,全力推进基础地质工作动力、质量和效率变革。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矿业联合会主办,来自地勘单位、矿业企业、科研院所等160家单位的代表,通过“线下﹢线上”方式,在“科学精神传承”“前沿动态与进展”“学科建设”三个板块进行了深入交流与研讨。

杏鑫怎么注册湖南麻阳成功避险滑坡地质灾害

杏鑫怎么注册湖南麻阳成功避险滑坡地质灾害
3年前 (2022-06-14) www.nxdzgc.com 杏鑫注册服务 255℃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近日组织专家组赶赴湖南省怀化市麻阳县高村镇映潭小区突发性滑坡地质灾害现场,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支撑服务工作。   经过现场调查,专家组与湖南省自然资源厅事务中心,怀化市、杏鑫注册链接麻阳县相关部门和单位在会商后认为,此次滑坡为顺层浅层岩质倾覆式滑坡,总体方量为1.3万立方米,主要诱因为降雨。此次滑坡发现及时,提前预警,处置得当,未造成人员伤亡,是一起成功避险的典型案例。目前,受滑坡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已经撤离并安置妥当,现场正在进行清方等恢复性治理工作。   根据灾情,专家组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要严防二次灾害。加强现场监测,及时准确上报信息,强化应急处置过程中的安全管控。本次地灾险情转移群众人数众多,社会关注度高,要妥善做好群众安置工作等,管制周边交通。经评估风险可控后,群众方可返回居住地。杏鑫怎么注册二是开展隐患排查和分析评估。排查建房切坡、自然高陡边坡、危岩落石带等容易存在风险隐患的重要地段和重点部位,对存在地质灾害隐患风险的地区及时采取有效防护和处置措施。   专家组提议,要进一步加强建房切坡隐患的排查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尤其是规范人类工程活动的宣传培训,提高人民群众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临灾自救水平。

杏鑫怎么注册支撑西藏自治区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取得实质性进展

杏鑫怎么注册支撑西藏自治区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取得实质性进展
3年前 (2022-06-14) www.nxdzgc.com 杏鑫注册服务 269℃

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编写的《西藏自治区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实施细则(1:50000)》在成都通过专家评审,这标志着西藏自治区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工作进入新阶段。    根据自然资源部关于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的总体要求,杏鑫注册链接结合西藏自治区的实际需求,中国地质调查局对支撑地方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工作进行了统一部署,要求既要充分考虑地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可操作性,又要考虑西藏特殊地质灾害的特点,切实为西藏自治区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技术支撑,起到引领示范的效果。    据悉,《西藏自治区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实施细则(1:50000)》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牵头,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杏鑫怎么注册西藏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参与完成,充分结合西藏地区冰崩、冰湖等特殊地质灾害类型,对地质灾害风险调查内容、技术方法、技术流程及成果表达方面提出了统一的要求,为西藏自治区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的统一性和科学性提供有力支撑。下一步,将修改完善《西藏自治区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实施细则(1:50000)》并提交西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使用,为西藏自治区即将开展的74县/市1∶50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杏鑫注册链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贵州部署开展汛前地灾大排查

杏鑫注册链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贵州部署开展汛前地灾大排查
3年前 (2022-05-11) www.nxdzgc.com 杏鑫注册服务 351℃

近日,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办公室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汛前地质灾害大排查有关事宜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全省各地有关部门按照“属地管理为主、分级分部门负责”的组织形式,深入开展汛前地灾大排查,确保各项防治措施落实落地,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通知》提出,加强风险隐患排查,及时发现新增隐患。杏鑫注册链接全覆盖、无死角开展地灾隐患排查,重点对顺向坡、易风化岩土体、乡村公路、移民安置点、在建工程等进行隐患排查。   《通知》明确,加强风险源头管控,提升综合防范能力。属地县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实地调查,采用野外踏勘及实地测绘相结合的手段,初步查明地灾类型、成因、诱因、特征和危害等,划定危险区。编制防灾预案,落实监测人员,建立群测群防监测网络。逐一核实隐患新近变化情况及预测演化趋势,查看相应防御措施到位情况。对现场标牌毁损、标识不清及撤离线路模糊等情况,限时整改到位。同时,开展临灾避险演练,增强防灾能力。   《通知》要求,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作用,杏鑫登录注册利用优于1∶5万地灾详细调查成果,对接清楚风险斜坡四至范围并开展全面检查,重点查看有无人为工程活动扰动和异常地质现象。对切坡建房等工程活动,必须严厉禁止。将已发生形变的风险斜坡,按有关规定纳入台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