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怎么注册_首钢矿业公司深入推进科技创新
一年多以来,首钢矿业公司围绕职代会确立的重点工作和生产经营重点环节,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取得了明显效果。 创新取得明显效益。2016年,该公司通过强化组织,推进创新课题研究,取得了多项成果。“地面远程遥控井下电机车运输系统研发与应用”获冶金科学技术三等奖,“首钢水厂铁矿选矿工艺流程和设备优化及应用研究”等5项成果获得冶金矿山科学技术奖,“露天转地下高效转型建设大型数字化地下金属矿山的研究与实践”等4项成果获得首钢科学技术奖,8项成果申请专利;《大型深凹露天矿山采矿智能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实施》、《基于高效安全生产的地采矿山爆破管理模式的构建》、《选矿标准流程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3项成果获得钢铁工业协会、冶金矿山企业协会和首钢总公司管理创新成果奖等等。该公司通过集中优势力量,实施水厂铁矿尾矿全流程一体化处置研究与实践,可延长尾矿库使用年限5.31年,还可减少尾矿库加高、搬迁和征地等费用近19亿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巨大。 协同攻关推动重点工作。首钢矿业公司采矿系统围绕增加矿石资源和减少剥岩量开展深入细致的研究,选矿系统围绕提高原矿品位和流程优化开展技术攻关,主流程自动化和信息化管理工作不断推进。其中,在地采矿山智能化技术研究方面,结合杏山铁矿-330米一期倒段工程,实现了4台电机车自动控制;以副井-180米水平为试点,开展了副井操车信号系统无人值守试验,取得较好效果。下一步,将重点结合国家安监总局“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综合实验系统建设项目,开展中深孔台车远程遥控、1354台车可视范围内无线操作、主井提升机远程控制下移等8项自动化技术研究,进一步提升地采科技水平。在选矿全流程自动控制方面,大石河铁矿通过自主研发设计,实施了“一键式启停”磨选工艺连锁控制,开发了生产操作系统,为实现选矿全流程自动控制奠定基础。在管理软件编制方面,2016年研发并投入运行矿服公司信息管理平台、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系统、矿业公司总成件管理系统、矿业公司隐患排查与安全生产预警系统、无人值守称重系统、医保个人账户持卡实时结算系统等,为管理提效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创新带动核心竞争力提升。2017年,首钢矿业公司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走“产学研用”一体化道路,加快科技成果研发、转化步伐,推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健全完善两级科技创新管理体系,确保有效运行;坚持顶层设计、严格计划、强化过程管控,实现闭环管理;坚持领导、专家技术带头人带课题管理,培育专业领军人才;发挥奖励机制作用,调动各级人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搭建科技创新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快新技术、新成果转化,推进相关产业发展;做好科技创新工作的顶层设计和计划管理,将创新工作与人才队伍建设有机结合,培育专业领军人才;健全运行机制,加强管理创新工作的日常管控,确保立项课题善始善终。
杏鑫在线注册_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
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实现连续超过7天的稳定产气,取得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的历史性突破。本次试采工作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负责,5月18日,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现场会在南海神狐海域召开,宣告我国进行的首次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
杏鑫注册链接_院士专家研讨新时代地质力学创新发展
“地质力学研究所应该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有更大担当;在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有更实举措;在实施‘三深一土’重大科技任务、深入推进国土资源科技创新中有更大作为。”1月25日~2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裴荣富、赵文津、康玉柱,中国科学院院士石耀霖,20余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及近百位地质力学所科研人员,在北京召开的“弘扬李四光精神 推进地质力学创新发展”研讨会上畅所欲言,围绕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和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精神,共同谋划新时代地质力学发展思路和方向。 会议通过2个主旨报告和18个专题报告,介绍了地质力学研究所业务结构调整总体方案。地质力学研究所所长邢树文表示,党的十九大对地质调查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地质力学所将把地质力学各分支方向理论进展进一步凝练、汇总,提升地质力学理论;围绕地质力学这个业务核心,部署中长期地质调查与研究工作领域和方向;理顺机制,把研究领域聚焦整合,形成区域地质与大地构造、能源资源地质力学、地壳稳定性与工程地质、极地地质四大特色鲜明的研究中心;充分发挥地质力学的系统性优势,主动瞄准国家新的重大需求,通过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找准攻关点、发力点,取得地质力学理论和经济社会效益双飞跃。 与会院士专家认为,地质力学所必须适应和紧跟新时代地质工作发展的大趋势,秉承地质力学蕴含的系统论、整体论思维,结合自身优势和资源条件,聚焦地调科研主攻领域,将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广泛运用到国民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中,实现地质力学理论第二次创新。
杏鑫注册链接_国际博物馆日 | 博物馆都有什么防震措施呢?
在博物馆这并不大的一方天地中保存有承载着灿烂文明与悠久历史的文物。美誉的各种釉彩大瓶,还有代表华夏第一女战神的妇好鴞尊,每一件国宝都让我们感受到那看似遥远却血脉相连的民族文化。 地震时的危机 地震时对于文物来说可是危险重重,地面晃动时,由于卡位没有阻止文物掉落的棱边,且没有防滑处理,导致文物在架子上碰撞、跌落;或者因为文物架未与房顶连接固定,只固定了底部,从而造成架台翻倒,使文物损坏;又或者由于长时间断电,展厅、展柜及库房的温度和湿度无法调整,温度、湿度变化都会造成部分贵重文物的损坏……
杏鑫注册链接_芯片都叫“寒武纪”,这个时期为什么这么牛?
2017年有一则新闻颇受关注,就是“寒武纪芯片”,一款由中国科学院科研人员设计制作的芯片一举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中国从此有了自己的高端芯片,摆脱了长期以来受国际芯片打压的困境,将迎来人工智能大爆发的时代。 图1 安装在板卡上的寒武纪1A人工智能处理器(图片来自网络) 那么,为什么要将芯片名冠以“寒武纪”,寒武纪究竟何以提上这样的高度,被跨领域的同行捧为至高无上的标志? 原来,发生在距今5.2亿年前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是地球生命史上里程碑式的演化事件,其规模和强度前所未有,与之前生命世界形成截然不同的反差,更是深刻影响了后来地球生命史的发展,开启了通向现代生物多样性的征程。寒武纪大爆发精彩的背景故事,所带来的哲理思考和社会影响,对于理解地球与生命,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启示。
杏鑫在线注册_中国地调局与青岛市人民政府、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合作 三方共推“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设
中国地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金发,局总工室主任肖桂义,局科技外事部副主任刘凤山,局装备部副主任周昶日前出席了“梦想号”大洋钻探船科学任务鳌山论坛。 李金发在讲话中指出,中国地调局与青岛市人民政府、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合作共建“梦想号”大洋钻探船是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海洋强国战略的需要,是深入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和全国国土资源系统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的重大举措,也是三方进一步巩固合作成果、拓展合作领域、共享合作平台的实际行动。 对深化三方合作,他提出两点要求。一是以深海探测战略为契机,进一步优化“梦想号”大洋钻探船科学功能需求。要深刻理解国家对深海探测战略的要求,准确把握合作方向;要充分认识到,建造“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对于引领深海科技发展、支撑深海探测战略、改变我国在国际大洋钻探计划中“受制于人”的局面具有重大意义。二是以深海科学考察为切入点,谋划实施国际性大科学计划,提升我国海洋科技的竞争力和影响力。通过加强国内外合作,促进多学科、多部门协同创新;瞄准世界前沿深海科学问题,牵头组织大洋科学钻探等国际性大科学计划,迅速提升我国海洋科技竞争力和国际话语权。 据悉,本次论坛围绕“一带一路”倡议,聚焦印度洋-太平洋资源开发,组织各领域顶级科学家进行了多角度、跨学科的深入交流。主要议题是全面布置“两洋一海”深海钻探区钻探研究,分为深海深地动力、深海深部生物圈、深海深时环境和洋底系统演变等4个专题。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朱日祥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刘丛强院士、海洋国家实验室吴立新院士联合担任本次论坛的执行主席。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孙卫东、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李三忠、中国地调局青岛所所长吴能友担任本次论坛的组委会主席。 随后,李金发一行考察了青岛所东部基地建设现场,对该所的管理和工程推进、施工进展予以了肯定。
杏鑫登录注册_创新激发无尽“核能” ——记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调中心铀矿调查评价项目组
从中国第一座核电站建造运营到目前中国已经拥有多座核电站,清洁能源正源源不断地流入千家万户。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重要的原材料铀矿。 在我国地质大军中,就有一支找铀劲旅。这是一支具有高素质、人员结构合理、专业覆盖全面、充满热情活力的专业科研团队——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调中心铀矿调查评价项目组。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调中心铀矿调查评价项目组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平均年龄36岁,40岁以下人员占81%。这是一支技术成熟的队伍——高级职称15人、中级职称13人、初级职称9人,全部为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 据了解,该项目组在承担铀矿调查评价之前,主要承担华北地区铁矿、贵金属、铝土矿等矿产的找矿工作任务。2007年,该项目组开阔思路、拓宽视野,开始着手收集整理有关铀矿的煤田钻孔地质资料,开展铀矿找矿综合选区研究。 自2012年以来,该项目组组织开展了我国主要盆地煤铀等多矿种综合调查评价项目、北方砂岩型铀矿调查工程和科技部973计划铀矿项目,先后在鄂尔多斯盆地、准噶尔盆地、松辽盆地北部、豫西等北方主要盆地新发现铀矿产地15处,矿(化)点80余处,保持了平均每年新增3个以上的矿产地和15个以上的矿(化)点的频率,实现了铀矿找矿重大突破。 坚持技术创新 实现找矿新突破 “要把科技创新摆在地质调查事业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问题导向,用科技创新改造地质调查工作。”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党组书记钟自然在多个场合强调。 该项目组始终将科技创新摆在第一位,秉承科技创新与地质调查相融合的理念,持续加强铀矿找矿理论创新与技术攻关,以理论创新带动铀矿调查评价,快速推进铀矿战略选区和钻探验证工作,实现铀矿资源的重大找矿突破。 2007年,天津地调中心根据地质调查发现的一批航空放射性异常,部署了铀矿找矿工作,但由于当时对此类矿床的形成条件没有深刻的认知,致使找矿效果不理想,找矿工作一度陷入了迷茫。 经过苦心研究,2010年,该中心项目组发现了以往的煤田和油田勘查钻井资料对砂岩型铀矿找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煤田钻孔资料的综合研究,他们首先瞄准了我国找矿远景大和易采易用的砂岩型铀矿,根据煤铀共生规律研发了一套利用煤田勘查资料寻找铀矿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法,并于2012年编写了《我国主要盆地煤铀等多矿种综合调查评价计划项目工作技术要求》和《我国主要盆地煤铀等多矿种综合调查评价计划项目铀矿潜力评价和选区研究工作技术要求》,成为我国铀矿调查项目工作的技术规范,并在地质、煤炭、核工业、化工、石油等地质勘查单位以及矿山、油田广泛推广应用。 2015年,该项目组还依托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新理论的指导下,将砂岩型铀矿的找矿重点放在松辽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等五大盆地上,并积极拓展铀矿找矿新领域,与石油部门进行项目合作,进行资料的二次开发,开展油铀兼探,将铀矿调查不断引向深入。铀矿项目组还率领全国近百家地质勘查单位和油田等企事业单位,当年就查阅以往煤田和油田地质勘探钻孔超过10万个。他们通过对我国北方新生代沉积盆地煤田、油田资料进行二次开发,盘活了大量沉睡多年的地质资料,不仅为国家节省了大量铀矿前期找矿经费投入,也缩短了铀矿勘查周期。 据统计,截至2017年6月,该项目组在北方主要盆地共筛查煤、油田勘查区660余个,圈定270个铀矿靶区;新发现铀工业孔100余个、矿化孔近300个;累计新发现铀矿产地15处,矿(化)点80余处,充分显示了我国北方巨大的铀资源找矿潜力。 “铭记先行使命,勇攀地学高峰”。随着调查工作的不断深入,该项目组对控制中国北方砂岩型铀矿形成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探索,创新了许多理论成果,为我国当今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引领理论创新 开启找矿新时代 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核工业系统将前苏联、美国等国的铀矿理论技术引入进来,几十年来在伊犁、二连浩特、吐哈、鄂尔多斯盆地北缘等地陆续找到和开发了一批铀矿资源。随着时代的发展,当时的理论技术显然不能满足现时的发展需要。在此背景下,2015年,中国地质调查局铀矿调查工程首席科学家金若时,创新性地提出了大盆地、大砂体、大规模成矿作用成大矿新理论。依据这一思路,天津地调中心成功申报了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国北方巨型砂岩铀成矿带陆相盆地沉积环境与大规模成矿作用”项目,并据此开展找矿理论创新与技术攻关,在砂岩型铀矿调查中成效显著。 对实际勘查成果进行系统总结的同时,项目组提出了含铀岩系,形成环境的模式层序,并从种、类、型、式四个角度对全球铀矿进行系统科学分类,将矿床划分为3种7类26型6式。在煤铀共生关系方面,建立了含煤盆地中砂岩型铀矿的模式地层和铀矿产出的垂向模式地层层序。在成矿模式研究方面,提出了不同类型盆地中混合流体对砂岩型铀矿的影响,丰富了砂岩型铀矿成矿模式。 通过不断调查实践和理论总结创新,该项目组瞄准“陆相盆地含铀岩系沉积环境对成矿的制约”、“表生流体作用下铀的超常富集机理”、“煤等有机质对铀成矿的影响”等重大地质科学问题,从国家需求出发突出重点,注重原始基础理论创新,以超前的视野,运用高科技手段,开展“973”项目科研攻关。近日,该项目组又提出“含铀岩系构造样式”、“红、黑岩系藕合対砂岩型铀矿形成环境的制约”等一系列创新建议,丰富了陆相盆地砂岩型铀矿理论,同时为我国砂岩型铀矿实际找矿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这些认识,打破了中国砂岩型铀矿工作部署重点放在伊犁盆地、吐哈盆地、二连盆地及鄂尔多斯盆地北缘等一些狭长盆地或局部区域的做法,将工作重点转向以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和松辽盆地等为中心的中国北方巨型、大型盆地开展勘查工作,并迅速在准噶尔盆地发现了多处工业矿体,填补了准噶尔盆地铀矿找矿空白。 经过不懈努力,该项目组在鄂尔多斯盆地圈定重点成矿远景区5片,找矿靶区30余处,发现铀工业孔47个,铀矿化孔80个,新发现矿产地8处,矿(化)点15处;在松辽盆地北部取得新区新层系发现,初步落实新发现铀矿产地2处,在吉林油田首次发现铀工业矿孔;在准噶尔盆地优选的找矿靶区内圈定3处重点成矿远景区,发现铀矿孔11个,铀矿化孔26个,改写了该地区以往工作从未发现大型规模铀工业矿体的历史。“创新引领准噶尔盆地砂岩型铀矿找矿取得历史性突破”,被中国地质调查局和中国地质科学院评为2015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 统领全国调查 为国家为人民 立足沉积盆地内钻孔资料的“二次开发”,该项目组还依托973计划项目和中国地质调查局铀矿调查工程的平台,开展铀矿地质调查和含煤岩系放射性地质环境调查工作。 无疑,此举可以快速有效地圈定铀矿找矿靶区,缩短了铀矿调查评价和放射性调查工作周期,极大地节省了国家勘查资金投入,使尘封的煤田、油田勘查资料再次服务于社会。 据了解,该项目组在积极参加国家重点项目之外,还积极联合多个地质勘查单位,组织开展铀矿调查评价,促进了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铀矿找矿为近百家参战单位开拓了新的业务领域,培养了数百名铀矿勘查和科学研究的技术骨干,促进了这些单位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业务领域的转型升级,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为新的铀资源基地建设、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找矿带动相关行业转型升级的同时,该项目组没有忘记服务生态环境建设,在铀矿工作中做好铀矿地质环境调查评价,把生态环境摆在资源开发突出位置,关注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关注可燃煤中的放射性物质研究,建立铀对环境影响的指标体系,为煤铀勘查开发利用、地下水含铀性和环境生态保护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提高铀矿开发的经济效益、社会资源利用效益以及环境效益。 该项目组在工作中坚持广泛合作,始终把有利于推动全国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有利于合理利用铀资源为工作准绳,坚决打破行业壁垒与障碍,以开放和谦虚的态度联合相关单位开展工作。这些合作不仅遵循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地质工作规律,也体现了公益性地质调查和商业性矿产勘查有效衔接的经济规律,同时还是科研、生产以及矿政管理三方的紧密结合和良性互动,体现了管理思路的创新。 “我们的合作不仅仅局限于国内,还把目光转向了国外,通过创新与学术交流,把国外勘查与科研专家请进来,对来自不同行业的项目承担人员开展集中培训、统一标准与认识,确保项目工作标准在统一的要求层面开展。”项目组相关负责同志向中国矿业报记者介绍。 据不完全统计,5年中,该项目组共邀请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知名专家20余人进行了学术交流或业务培训,开展砂岩型铀矿勘查技术培训及相关学术讲座20余次,培训人员约2000人次。 志向高远为民 脚踏实地做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下求索才能触碰科学的前沿;苦心孤诣才能领略人生的真谛。选择地质,就是选择无私奉献;选择地质,就要传承地质精神。在这一项项成绩单的背后,凝聚着该项目组全体成员的艰辛和汗水。每一年的春天,他们就要告别亲人,背上行囊,奔赴崇山峻岭、河川大漠,手握地质锤,脚踩登山鞋,开始一年的地质工作。 据介绍,该项目组年长的同志在工作中身先士卒,克服身体不利条件,带头跑路线,从来没有任何怨言。与此同时,老同志还发挥传帮带作用,向年轻人传授知识技能,热心帮助年轻人尽快成才。年轻技术人员在老同志的带动下,忘我工作,全力以赴,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使他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实现了一次又一次新的突破。 几年间,项目组历经酷暑严寒、风霜雪雨,行程万里、踏遍青山,足迹遍布黑龙江、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湖南、贵州、四川等工作区,每年有长达六七个月的时间进行野外工作。他们一心忙于事业,顾及家庭的时间少之又少,有些人甚至在妻子分娩的时刻也未能守候在身旁。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经过多年的发展,天津地调中心铀矿人才团队建设已实现长足发展。2015年,铀矿调查评价项目组先后荣获天津市模范集体和全国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在推进铀矿调查评价工作中,也涌现出一批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业务骨干和先进典型,先后培养出7名年轻的铀矿项目负责人和十余名技术骨干,其中2人获得“中国地质调查局杰出青年”荣誉称号。2016年~2017年,天津地调中心先后荣获天津市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薪火相传,弦歌不辍。2017年,新的地质百年已经开启,地质科技发展的春天也已来临。天津地调中心铀矿调查评价项目组将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打好六大地质科技攻坚战”的部署要求,以神圣的使命感和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凝聚智慧,为实现世界一流的新型地质调查局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杏鑫注册链接_如何测量一块岩石的年龄?
历史这本厚厚的书是如何被翻阅的?这些岩石和化石的“岁数”到底是怎么测量出来的呢?其实测量方法并不难,我们只需要用一把合适的“尺子”来测量就可以了。
杏鑫怎么注册_《中国地质调查局科学技术普及规划(2017~2020年)》解读 ——排兵布阵,地学科普将这样成为创新发展另一翼
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地质报国不仅意味着形成高精尖科技成果,也意味着与地质调查业务发展相适应的科普能力,同时,地质事业转型发展也需要以全社会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作为支撑。作为我国首部地学科普规划,《中国地质调查局科学技术普及规划(2017~2020年)》将为我国专业领域科普工作带来哪些积极而深刻的变化?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科普工作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全面铺开。作为基础知识学科,地学科普一直都是国家科普工作的重要内容。 国土资源部党组高度重视地学科普工作,指出实现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必须努力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厚植国土资源科技创新的群众基础。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也明确提出,要用科技创新改造、支撑、引领地质调查,要把科学普及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要求地质调查每个计划、每个工程和每个项目都要设立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目标任务,并实行一票否决考核制。 在近日召开的2018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期间,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科学技术普及规划(2017~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中国地质调查局2020年、2025年两个阶段的科普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 记者从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了解到,2017年,局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大会、中国地质调查科技创新大会有关精神,共同推进科普工作,明确了各单位重点工作中的科普目标任务,对相关项目的科普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并通过开展有关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有力支撑了地质调查科技创新工作。 “这次发布的《规划》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的首个地学科普规划,其中将有关重点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将有助于局系统各单位、各项目组充分理解科普工作的重要意义,并根据实际情况创新手段、拓宽渠道,将科普工作做得更好。”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新时代要有新要求 新时代国家对地质调查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地质调查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学科普工作也必须在新形势下创新突破,通过各种方式介绍地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应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为提升全民地学素养作出贡献。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公众对地质知识的需求日益增长。青少年对地球深部奥秘、生命起源与演化等前沿科学问题兴趣浓厚,农民群体对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技能需求明显,城镇居民继续关心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对地质旅游的需求凸显,公务员群体始终关注地质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支撑科技强国建设的功能与作用等。”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加强科普工作是提升地质调查公共服务能力和满足社会公众对地学知识需求的现实需要。 而且,围绕服务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和国土资源中心工作,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近年来逐步实现了战略性结构调整,在能源资源等领域取得了具有重大影响的成果,例如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新区新层系油气突破、地球深部探测、城市地质、“地质云”信息服务等重大成果和重点工作备受社会关注。地学科普工作的任务就是要进一步向社会公众解读重大成果和重要部署,进一步挖掘新时期地质工作者核心价值观的先进事迹,传播地质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扩大地质调查工作的社会影响。 “近几年,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普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地质调查科普产品体系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稳步推进,科普产品的种类、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在新形势下,地质调查科普工作也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如科普产品和平台单一、相关人员科普意识能力不强、激励考核机制不健全等等,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该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本次发布的《规划》提出,新时期地质调查科普要围绕国家重大需求,聚焦解决重大资源环境问题和地球系统科学问题的科技攻关,打造科普产品体系和传播平台体系,建立科学普及与地质调查科学研究融合发展机制,促进地质调查重点业务领域和重大成果方向的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地质调查公众服务水平,把中国地质调查局建成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地学科普服务机构。 具体来说,到2020年,要在天然气水合物、地球深部探测等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我国科学普及示范基地;构建相对完备的科普产品体系,打造有社会影响的科普传播平台,建成一定规模的高素质科普人才队伍,在天然气水合物、地球深部探测等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部分科学知识进入我国中小学教辅内容。到2025年,要形成与地质调查业务发展相适应的科普能力,重点业务方向科普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地学科普机构;建成完善的科普产品体系和科普平台体系,创建5~7个科普品牌,推动“李四光科普讲坛”成为国内地学科普最有影响的传播平台;科技人员的科普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等。 科技创新引领科普 “地质调查科普怎么做?做什么内容?”这两个问题时常会给从事地质调查科技工作的研究人员带来困扰。地质调查成果具有专业性和基础性特征,在社会化传播推广、科学普及、扩大公众影响力的过程中,既要注意避免过多生僻的专业词汇,还要注意创新形式,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特别是伴随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公众对科普传播方式也提出了便利化、体验化的新需求,这对于地质科技人员的科普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针对这一问题,《规划》依托地质调查重点工作,将地质调查科普的重点任务进行了细化,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地调科普做什么、怎么做”的难题。《规划》明确,要围绕“三深一土”科技领域、“七大地质科技攻坚战”重点方向、地质调查“十大计划”业务领域、行业精神与文化领域等四个方面开发重点科普产品。 例如,依托深地、深海、深空和土地地球化学调查等有关工程,围绕社会关心的深部能源资源、城市地下空间、深海地质调查、航空地球物理探测、土壤污染与安全利用等多个主题,编写实物资料专题画册等科普图书、撰写相关主题科普文章、制作科普视频作品和奥秘动画及虚拟现实产品(人机互动产品)等,向青少年、社会公众、公务员等特定群体量身定制科普产品,普及有关知识。 而针对地质调查“十大计划”业务领域和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北方新区新层系油气资源调查、南方复杂构造区油气页岩气调查、西藏羌塘油气调查、砂岩型铀矿调查、陆相盆地页岩油调查等“地质科技攻坚战”,除制作传统的图书、文章、视频等科普产品外,还可组织专门的讲座、活动,让有关专家针对社会工作关心关注的问题答疑解惑,凸显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解读相关地质调查成果的战略意义。 《规划》还特别提出,要围绕地质领域两院院士、李四光学者等人才,以及天然气水合物、页岩气、青藏高原地质调查、极地地质调查等科技创新团队,地质学历史上的先进人物、知名重大事件,编制地质人、地质重大成果事迹报告科普图书,撰写地质人才专访、地质人物报道等科普文章,开发李四光、徐霞客、丁文江等地质人系列音像制品,传播科学思想,弘扬新时期地质工作者核心价值观,塑造地质行业形象,扩大地质行业宣传影响力。 打造高效传播平台 本次发布的《规划》将打造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科普传播平台作为了一项重要的内容。 《规划》明确,要创建以“李四光地质科普讲坛”和重要科普日活动精品为代表的地质调查科普活动品牌。据了解,针对地质调查重大突破性成果,特别是“三深一土”“七大科技攻坚战”中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地质调查局将定期组织地质调查工程首席等权威专家,面向社会公众举办科学普及讲座,打造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李四光地质科普讲坛”。而针对世界地球日、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土地日、全国科普日等重大科普活动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将与协会学会、地方政府、学校等合作,组织开展面向社会公众的地质科学普及活动,共同举办地学夏令营和地质调查社会实践活动等,解读地质调查成果,普及地球科学知识。 据了解,近几年来,地质调查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中国地质调查局系统共建成了1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14个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本次《规划》还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将重点在地质调查扶贫区、特色领域优先建设10个地质调查科普基地。同时,加强已有14个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科普功能,在海洋地质、环境地质、矿产资源、勘查技术等领域新建3~5个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此外还将开展科研基地科普功能建设,建设完善重点实验室、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的科普功能设施,合理规划新建科研基地的科普空间。 在科普媒介平台建设方面,《规划》也明确,将在“地质云”框架下,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建设完善“中国地质调查科学普及网”,并依托直属单位网站建设地质科学普及专栏。同时还将开发中国地质调查科学普及微信公众平台,研发全国重要地质遗迹信息平台、岩矿识别APP等地质服务专题应用平台。 此外,《规划》还提出,要建设《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科普期刊,围绕地质调查重大成果、重大业务方向等,组织发表科普文章;还将在《中国矿业报》开设科学普及专栏,解读地质调查重大成果,传播地质知识和地质科学精神。 建立多项保障机制 为更好做好地质调查科普工作,《规划》还明确了多方面的保障激励措施,这里面包括了工作机制、考核机制、奖励机制、经费来源等多个大家关心的问题。 《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围绕地质调查重要业务领域,发挥工程首席、项目负责人在科学普及工作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建立地质调查首席科学普及传播专家团队。“十三五”期间,优先在天然气水合物等战略性能源资源、“三深一土”、海洋地质、地质灾害、环境地质等专业领域遴选首席科学普及传播专家。《规划》还要求,中国地质调查局系统每个单位至少有1名专(兼)职人员负责科学普及工作,全体科研人员也均要作为地学科普的兼职人员开展相关工作。此外还将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系统举办科普培训班,提高地质科技人员的科普创作、科普活动策划、科普讲解等方面的能力。 而在工作体制机制方面,《规划》明确,要实施地质调查项目与科普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考核、同验收的项目科普制度,要求所有地质调查工程、项目都要设立科学普及目标与具体任务,在项目周期内至少开展一次科普活动,至少完成科普文章、科普图书、科普画册或科普视频等一件科普产品。同时,要求中国地质调查局系统各单位每年度要对科普工作进行统计与总结并提交报告。 《规划》还特别提出,要加大激励引导力度,设立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技奖科普专项奖。将评选和奖励优秀地质科普成果,激励和引导地质科研人员从事科普作品创作和科学传播活动;积极推荐科普成果申报国家、国土资源科技奖励;对于在科普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还将予以通报表扬。此外,《规划》还提出,中国地质调查还将加强与中国科协等部门合作,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鼓励、引导地质科研人员参与科普工作,各单位将科普工作成效纳入个人年度考核内容。探索建立科普工作成果纳入职称评定、人才评选考察内容的机制;探索建立科普工作成效纳入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平台建设重要内容的机制。 在科普经费方面,《规划》明确,将科普基地建设、科普活动组织等工作纳入单位年度工作重要内容及地质调查项目年度任务,确保经费投入。同时在地质调查项目中部署科普研究任务,开展地质调查科普规划、科普产品框架体系、传播平台体系研究,谋划重点科普产品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