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注册链接_地质灾害隐患遥感智能识别研讨会召开

杏鑫注册链接_地质灾害隐患遥感智能识别研讨会召开

  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地质环境监测院主办的地质灾害隐患遥感智能识别研讨会(暨地质云“智能化”工作营地灾遥感智能识别专题启动会)近日在京召开。会议旨在研究解决“地质灾害隐患在哪里”的问题,推进地质云平台、智能化和大数据“三位一体”建设。   会上,北京邮电大学孙松林教授和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潘春洪研究员围绕人工智能在目标识别和影像识别的研究成果作了精彩报告,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环境监测院和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分别汇报了地灾隐患遥感智能识别工作进展。会议还启动了地质灾害隐患遥感智能识别工作营,并开展了技术研讨。   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地灾隐患遥感智能识别工作定位和“两步”实施路径,提出了强力推进措施,规划了示范区选择范围,进一步完善了样本库建设思路和智能算法研发及应用思路,达到了预期效果。来自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环境监测院、西安地调中心、发展研究中心、地质力学研究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等局属单位的技术人员和特邀专家共计40余人参加了会议。

杏鑫怎么注册_全国地质资料管理年报编报暨信息报送工作会在太原召开

杏鑫怎么注册_全国地质资料管理年报编报暨信息报送工作会在太原召开

  11月22日,全国地质资料管理年报编报暨信息报送工作会在太原召开。全国地质资料馆副总工程师胡小平、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副总工程师刘凤民出席会议。     会议对2019年全国地质资料管理信息报送工作进行总结,对2019年全国地质资料管理年报编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对全国有关信息报送工作先进集体、个人进行表彰。与会人员还就地质资料管理年报编报及信息报送工作进行了交流研讨。   会上,山西省自然资源厅有关处室负责人介绍了山西省地质资料管理工作进展情况。   全国各省(区、市)地质资料馆藏机构负责地质资料信息报送及年报编报工作人员50余人参加会议。(刘雨奇)

杏鑫在线注册_《全国地质环境图系》编制完成

杏鑫在线注册_《全国地质环境图系》编制完成

  近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牵头负责的《全国地质环境图系》编制完成。该图系是我国首次统一组织编制的地质环境图系,对国土资源大调查以来开展的环境地质调查、监测数据资料和研究成果进行集成和提升,为环境地质学科建设和理论创新、地质环境管理和地质灾害防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生态修复等领域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   该图系编制工作始于2013年,历时7年。截至目前已完成了《中国地质环境图系》的编制工作,图系包含地质环境条件类图件19张、地质灾害类图件5张、地下水类图件8张、矿山地质环境类图件2张、地质遗迹类图件2张,近期已全部公开出版。同时,31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质环境图系也已经编制完成,共计编制图件270张,包括地质环境条件类图件43张、地质灾害类图件71张、地下水类图件78张、矿山地质环境类图件61张、地质遗迹类图件17张,其中山西、宁夏等省(区)地质环境图系已相继公开出版发行。   此外,该图系还统一了全国地质环境图系地理信息底图库,编制了《全国地质环境图系编制技术要求》《全国地质环境图系数据库建设技术要求》《全国地质环境图系专业术语汇编》等技术文件。

杏鑫登录注册_中国硅灰石产业基地在新余揭牌

杏鑫登录注册_中国硅灰石产业基地在新余揭牌

  立足中国硅灰石产业基地,促进硅灰石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日,由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与新余市渝水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 “2019江西新余渝水区硅灰石产业发展大会”举行。   硅灰石作为一种重要的新兴非金属矿产,广泛应用于陶瓷、化工、冶金、造纸、塑料、涂料等领域。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成为硅灰石资源量、生产量、国际市场占有量第一大国。江西新余硅灰石资源丰富,拥有丰富的高品位硅灰石矿产资源,形成了区域特色产业。该市渝水区石竹山区域的硅灰石资源量为1.1亿吨,是世界最大硅灰石矿床,为当地硅灰石产业发展乃至中国硅灰石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近年来,当地政府大力推进区域特色产业培育行动,推动硅灰石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综合竞争能力不断增强,构建成集政策扶持、资源采选、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市场应用、标准检测于一体的政产学研用产业化体系,努力打造“中国硅灰石产业基地”。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文利谈到渝水区硅灰石产业未来发展时表示,要做好区域产业发展定位,打造新型工业化特色产业基地,从资源开发、加工、深加工到下游应用产业,将适合产业园区的产品集中到产业园,将资源优势化作产业优势;做好产品定位,通过创新拓展应用领域,发展系列化产品,实现资源的“优质优用、物尽其用”,提高产品附加值,支撑高端产品需求;推进行业绿色发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扰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节能降耗,减少粉尘排放;推进硅灰石产业整合,通过产业集群发展带动行业转型升级,形成特色硅灰石产业,实现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与会的专家代表们围绕我国及渝水区硅灰石产业现状及存在瓶颈问题,共同探讨区域特色非金属矿产业发展之路。他们纷纷表示,本次会议的举行,对实现渝水区硅灰石资源高效、有序、绿色开发,更好地打造中国硅灰石产业基地,推动我国硅灰石产业高质量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共建“中国硅灰石产业基地”揭牌仪式和新余市渝水区硅灰石产业招商推介。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与渝水区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新余市南方硅灰石有限公司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新余蒙和硅灰石有限公司与中南大学、新余聚源硅灰石有限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新余仁和顺安矿业有限公司与长沙矿冶研究院分别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与江西省等地方政府相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及全国硅灰石及上下游行业相关企业负责人80余位嘉宾与代表出席会议。

杏鑫在线注册_我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新技术新方法显威

杏鑫在线注册_我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新技术新方法显威

  11月28日,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新技术新方法交流推进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会议透露,今年1~10月,通过监测预警、群测群防等工作,我国准确预报地质灾害939起,24753人成功避险,避免直接经济损失8.3亿元。   据介绍,全国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8.8万余处,潜在威胁1600万人,受调查手段和精度限制,尚有大量地质灾害隐患没有发现。已发现的隐患点,受经费限制,绝大多数没有进行过地下情况的勘查,很难准确把握其性质、规模和发展变化。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防抗救工作任重道远。   历经30多年努力探索,我国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体系模式。2003年开始的全国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已覆盖全国30个省(区、市)、1660个县(市、区),实现了对区域降雨型地质灾害风险的有效防范。目前,全国已建立起县、乡、村、组四级群测群防体系,1765个县(市)完成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全国约有30多万名群测群防员,通过埋桩、埋钉、贴片等简易方法对房前屋后、村庄周边的地质灾害开展监测,初步实现了已知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群测群防全覆盖,为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增强公众防灾意识和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三峡库区、汶川地震灾区、云贵高原和西北黄土高原等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开展了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示范工作。在三峡库区巫山县新城区,建立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示范站。通过引进高精度GPS(全球定位系统)、固定式钻孔倾斜仪、BOTDR(光纤传感技术)等高新监测技术方法,研制开发TDR(时域反射技术)、孔隙水压力监测仪、滑坡地下水微流速监测仪、地温与氡气监测仪等新型监测仪器,探索出一套集成化程度高、体积小、功耗低、供电方便、运行稳定、控制灵活、性价比高、易于推广的箱体式实时监测台站建设方法,解决了监测数据实时采集、传输、处理、发布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实时监测。   在汶川地震灾区,选择绵竹、汶川、都江堰等重灾区典型泥石流沟为研究对象,集成GPRS(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北斗卫星及光纤等多种现代传输技术,运用降雨、视频、含水率、泥位、地声、深部位移、地表位移等监测手段,构建实时远程立体空间监测网络,研发泥石流预警模型以及信息管理、分析预警及信息发布平台,实现对汶川地震灾区的清平、映秀、龙池等“三大片区”七条大型泥石流沟谷的全天候动态监测、实时分析处理和预警防灾信息的实时发布。同时,三大片区泥石流监测预警系统还实现了与四川省汛期地质灾害会商系统、地方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的网络会商系统对接联网,达到了信息数据共享,为三大片区泥石流灾害防灾提供了详细信息,为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调度决策与指挥抢险救灾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在西南山区,选择大渡河流域中游28处地质灾害点建立了6个监测示范站,安装了深部位移计、地表GPS(全球定位系统)、三维激光扫描仪、InSAR(合成孔径差分干涉雷达技术)、水位计、雨量计、地声仪、泥位计等监测设备213台,建立了地质灾害单点和区域相结合、降雨和地质环境相结合的综合预测预报体系。2013年6月20日晚7点32分、2013年7月12日14点57分,该预测预报体系先后发布了海螺沟风景区3号营地的热水沟泥石流预警信息,100多人及时撤离,避免了人员伤亡。   在西北黄土地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甘肃省永靖县黑方台滑坡,研发集成滑坡诱发因素—坡体应力—滑坡变形的多参数综合监测系统,构建黄土滑坡灾变关键因子临界预警判据阈值,形成远程自组网多参数监测网络体系,建立了集关键理论、关键参数的黄土滑坡综合监测示范基地。2015年4月29日,成功预警黑方台南缘党川村罗家坡段滑坡,避免了450余人伤亡。2019年10月5日,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对当地发生的一起滑坡,提前近32小时向当地政府发送了红色预警信息,提前13分钟提供了较为准确的滑坡临滑时间预报。   目前,自然资源系统已累计建设多层次的滑坡、崩塌、泥石流自动化监测点5700余处,交通、水利、铁路、旅游等部门结合需求也建设了部分监测设施,为提高我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水平奠定了重要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有关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业务承担单位和设备研发与使用单位、以及相关方面等700多人参加了本次交流会。

杏鑫在线注册_地质调查支撑服务承德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杏鑫在线注册_地质调查支撑服务承德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纳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地质调查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组建自然资源部是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地质调查工作必须适应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生态修复等新的重大需求,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努力延伸工作链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要求之下,地质调查工作该怎么选点布局呢?承德进入了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视野。   京津一杯水,半杯源承德。习近平总书记对承德作为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的定位,为承德更好地发挥生态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2014年7月,国家六部委将承德纳入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要求先行示范地区紧紧围绕破解本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瓶颈制约,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并以确定的制度创新点为重点,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力争取得重大突破,为地区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积累有益经验,树立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017年10月,中国地质调查局与承德市委、市政府共同商定,将承德作为支撑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自然资源综合地质调查示范区,并确定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牵头组织实施水文地质、土地质量调查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等工作。   地调支撑成果频现    自2017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发挥专业优势,与承德市合作开展综合地质调查,以承德市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需求的轻重缓急作为部署地质调查工作的轻重缓急,在承德建设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和京津冀西北部生态支撑区等方面给予强有力支持。从支撑武烈河百公里生态与文化产业长廊打造,服务承德市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生态保护修复,到提出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发展地学建议,这些探索在全国都走在了前面。   发掘特色资源优势,丰富生态与文旅产业内涵。    武烈河是承德市的母亲河,也是承德市的主要饮用水源,流域内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是一条连接城市与乡村的发展走廊、文化走廊、生态走廊和休闲走廊。中国地质调查局基于特色资源优势,从地球系统科学角度提出了武烈河百公里生态与文化产业走廊打造“六个核心区、十六个辐射区”的规划建议。一是打造承德市区皇家文化与丹霞地貌体验核心区,辐射带动周边4个生态旅游区发展;二是打造七家茅荆坝皇家温泉康养度假核心区,辐射带动周边2个特色旅游区发展;三是打造中游两家农耕文化休闲体验核心区,辐射带动周边5个休闲体验区发展;四是打造热河源森林氧吧核心区,辐射带动周边1个传统文化体验区发展;五是打造武烈河上游七家河谷景观核心区,辐射带动周边4个休闲康养区发展;六是打造高寺台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治理区。下一步,打造武烈河百公里生态与文化产业走廊还有不少工作要做。比如:开展深部地热、地下水资源勘查并系统评价资源量,提出开发利用方案;进一步开展武烈河廊道地质灾害和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提出避让与防治对策建议;统筹开展水土环境质量监测;完善地质环境监测体系。   探索市级“双评价”,支撑国土空间规划。    目前,各地都在积极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承德综合地质调查工作及时服务承德市国土空间规划,系统分析了该市已有的地理、气象、水文、土地、矿产、文化、生态、地质灾害等数据和相关成果,并结合2017~2019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承德生态文明示范区综合地质调查资料,编制完成了“双评价”报告和图集,整体刻画了承德市的资源环境禀赋特征,开展了承德市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矿产资源和文化空间适宜性评价,提出了未来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的潜力发展分布区域,优化了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水文地质调查支撑城镇用水需求。    兴隆位于承德市最南端,地处京津唐承四市接合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下,兴隆正以高端旅游服务业为战略支撑,打造“环首都休闲养生微中心”。随着城镇的发展、人口的增加,该县用水需求将大幅增长。此次调查圈定16处地下水供水水源和65处矿泉水潜力区,其中在兴隆县城附近实施了3口探采结合井。记者在探采结合井野外验收现场了解到,3口探采结合井日可供水量6000立方米,满足1.2万人的用水需求,有效缓解兴隆季节性供水紧张状况。   土地质量调查提出农业种植格局优化建议。    在适宜种植苹果的地方种植板栗,作物必然长势差,产量低,口感也不好。根据土地富含元素的不同选择适宜的品种,不仅可以给农民增产,也能为增收打好基础。此次调查提出了林果业空间格局优化建议和最适宜种植区域,初步圈定了一批富硒、锌、锰、钼等有益元素的耕地和园地,阶段性工作成果及时实现了转化应用。   矿产资源“三位一体”评价,促进矿业高质量发展。    承德是我国第二大钒钛磁铁矿生产基地,矿业及后续加工业是承德的重要支柱产业。结合目前矿山的开采水平和基础设施条件,通过开展矿产资源“资源潜力、环境影响、技术经济”三位一体调查评价,可以理清矿产资源的禀赋特征、可利用潜力,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提供本底数据,服务地方矿山关转停措施的科学规划和监管,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促进矿业高质量发展。   做好总结以利再战    成事之道在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根据地质调查支撑服务承德生态文明建设阶段工作进展报告,以上成果的取得绝不是偶然,离不开对承德高瞻远瞩的高点定位,离不开精准服务与科学部署,离不开大胆探索和创新思维,离不开科技和信息化支撑,离不开有力有效的组织和配合。   南有雄安,北有承德。中国地质调查局从整个京津冀一体化考虑,紧密围绕承德市作为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国家绿色发展先行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和国际旅游城市的功能定位,提出了与“透明雄安”相呼应的“生态承德”建设目标。   需求的多样性注定了服务必须是多样的。此次调查紧密围绕武烈河百公里生态与文化产业走廊规划建设、国土空间规划、城镇供水、特色农业和中草药基地发展、地质文化村建设等方面的需求,统筹部署开展了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工作,形成了系列阶段成果报告和图集。   武烈河百公里生态与文化产业走廊地质调查报告和图集、“双评价”报告和图集等都是探索性和开创性的工作。这不仅需要发挥地质工作自身优势,而且要综合考虑社会历史文化等要素,掌握了解规划理念和要求,对项目组成员来说是很大的挑战,需要创新思维和拓展知识结构。   此次野外调查运用“地质云”在线平台,大幅提高了地质调查的技术水平和可靠程度;充分应用GIS技术开展“双评价”和图件编制工作,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创新工作理念,分析了地质建造对农业和生态格局的控制关系。   中国地质调查局和承德市人民政府通力合作,密切协同,共同保障了地质调查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项目承担单位和承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有关部门建立了高效的协调联动机制。以地质环境监测院和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精干力量为基础,联合外围产学研合作单位,构建了作风优良、能打硬战的强有力专业技术团队。   以上经验和做法在地质环境监测院联合河北省地矿局第四地质大队编制的《兴隆县安子岭乡诗上庄地质文化村规划建议》中可见一斑。记者近日参加在诗上庄举行的相关座谈会时在该规划建议中看到,有对诗上庄基本概况、地质遗迹资源、水资源、耕地资源、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等情况的详细调查情况,有对诗上庄按地学科普研学区、诗歌文化体验区、特色农业采摘区和有氧登山探险区建设地质文化村近、中、远期规划的具体建议。诗上庄干部村民对工程及项目组主动对接该村需求、积极谋划地质文化村建设、为该村特色旅游事业发展提供支持,表示感谢。参加座谈的承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有关领导表示,将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在项目具体调查等工作中给予积极配合,并做好本辖区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工作。   全力开展深入合作    前不久,中国地质调查局与承德市委、市政府在承德进行交流研讨,共同探讨开展深入合作,全力推进地质调查工作支撑服务承德市生态文明建设。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与承德市人民政府的战略合作协议,下一步,中国地质调查局将深入探索实践新时代地质工作支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和新路径,与承德市委市政府紧密围绕承德“四区一市”建设,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全面深化自然资源综合调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应性评价、服务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与系统修复、支持服务矿业转型发展、建设自然资源长期监测研究基地以及地质灾害防范治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   在自然资源综合调查评价方面:加强全域水资源调查评价和重点地区水文地质调查,评价水资源保障能力和涵养条件,提出可持续开发与保护方案。深化农林牧区土地质量和生态地质调查,提出生态保护和农牧业、林果业、中草药基地等布局优化建议。加强承德全域山水林田湖草多要素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和动态监测,形成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技术方法和工作模式,探索开展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   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方面:在承德市全域“双评价”基础上,继续开展县(市、区)、乡(镇)村尺度的“双评价”,形成有针对性、可操作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按照承德市“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要求,建立地上地下一体化的自然资源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在服务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与系统修复方面:以滦河及支流武烈河流域、坝上地区等为重点,开展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地质灾害、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等综合分析评价,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与系统修复的规划建议方案,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保护与开发。   在支持服务矿业转型发展方面:加强钒钛磁铁矿、金矿等承德市特色优势矿产资源“三位一体”(开发潜力、环境影响和经济可行性)调查评价和矿山环境问题调查评价,提出合理开发利用规划和绿色矿山建设方案,加快发展安全、绿色、智能、高效、和谐的现代矿业。   在建设自然资源长期监测研究基地方面:按照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标准,联合建设坝上高原生态脆弱区自然资源野外科学监测研究基地,综合开展水、湿地、土壤、生态、大气等多参数长期监测,深入研究地球表层多圈层交互带水土气生等多要素耦合作用过程,为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在积极推进成果转化应用,构建新的工作机制和合作模式方面:以支撑服务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生态保护与修复为抓手,探索建立地质调查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全过程的工作机制和合作模式;以地质文化村(镇)建设、特色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地学科普与研学体验旅游、矿山修复治理与土地开发利用等为重点,按照公益支撑、地方主导的方式,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探索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成果转化应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因为是先行、探索,所以前进的路上肯定不会一帆风顺。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据工程首席介绍,随着工程的全力深入推进,可能会面临专业技术和人员结构上的问题,比如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认识和技术要求,地质调查支撑服务转型发展的工作模式有待进一步凝练,水土气生交叉学科领域的高层次专业人才有待补充完善等。下一步,将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优化人才团队的知识结构,积极探索地质工作支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模式,及早形成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等。   地质调查支撑服务承德生态文明建设,为承德带来了盎然绿意,也带来了勃勃生机。承德这颗塞北明珠将愈发熠熠生辉。

杏鑫登录注册_2020年全国地质勘查成果发布

杏鑫登录注册_2020年全国地质勘查成果发布

  自然资源部近日发布的《2020年全国地质勘查成果通报》显示,去年全国地质勘查投入资金161.61亿元,在矿产勘查、基础地质调查和水文地质调查评价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探矿权设置方面,截至2020年底,全国有效期内非油气探矿权共9561个,登记勘查面积11.38万平方千米,新立非油气探矿权303个。矿产勘查方面,2020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96处,新发现矿产地数量排名前5位矿种为金、地热、铜、陶瓷土、水泥用灰岩。同时,全国457处矿产地完成阶段性勘查。   基础地质调查方面,完成1:5万区域地质调查5.5万平方千米;完成1:5万重力测量0.5万平方千米,1:25万区域重力测量6万平方千米,航空物探20.3万测线千米;完成1:5万地球化学调查4.6万平方千米,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3.8万平方千米,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4.7万平方千米,圈定清洁土壤面积1.3亿亩,圈定富硒(锌)土地820万亩;完成1:5万矿产地质调查5.4万平方千米,圈定见矿物探化探异常99处。此外,“海洋地质八号”船在南海完成5368千米二维地震调查,“海洋地质九号”船在印度洋完成7120千米二维地震调查;在海南东方—乐东近海海域圈定8个海砂矿体,在广东近海初步圈定35个海砂体,在福建、台湾浅滩圈定3个海砂资源有利区。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方面,一是完成1:5万水文地质调查3.6万平方千米。构建“全国—流域—省级”地下水资源评价组织体系,形成全国地下水资源量和储存资源年度变化成果,首次实现全国地下水资源年度出数。完成全国地下水位统一监测,测点总数达6.7万个,实现面积50平方千米以上的34个地下水漏斗年度变化监测。在江西赣南红层区、滇桂黔岩溶区和西部干旱区成功找水打井1600余眼。   二是完成1:5万环境地质调查5.7万平方千米。完成雄安新区“一主五辅”地区工程地质详查、土地质量调查、深部地质结构探测。编制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区等系列环境地质图件。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及广州、深圳等特大城市地质安全风险评估。完成黄河流域“双评价”研究。   三是完成1:5万地灾调查26.8万平方千米。对10省市312县开展地灾隐患综合遥感识别,覆盖118万平方千米,识别出1.1665万处疑似隐患。实现对2512处滑坡监测预警实验点实时监测,成功预警15次。完成云南泸水市为代表的县市级和浙江杭州市鸬鸟镇为代表的乡镇级地灾风险区划。   四是开展地热调查,在青海共和盆地完成深度超4000米、井底温度超200℃的双靶点干热岩定向井,成功实施超千万立方米干热岩规模化储层建造。初步建成雄安新区地热动态网,布设长期观测孔36个。

杏鑫在线注册_武汉地调中心再获国际前沿成果

杏鑫在线注册_武汉地调中心再获国际前沿成果

  近日,国际地层委员会奥陶系分会对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提交的“华北大阳岔小阳桥剖面为全球寒武系-奥陶系辅助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ASSP)的建议书”进行了讨论和表决,正式批准该剖面作为寒武-奥陶系界线全球辅助层型剖面和点位(ASSP)。   按照全球年代地层划分准则,辅助层型点亦属于“全球层型”。这是武汉地质调查中心继2007年获得宜昌黄花场中奥陶统暨大坪阶底界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亦称“金钉子”)后,在地层古生物学和年代地层学研究方面取得的又一举世公认的重大国际前沿成果。   小阳桥剖面在寒武-奥陶系界线时期处于华北碳酸盐岩台地北缘外陆棚,海水相对较深的台缘斜坡地带。此次工作中,由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汪啸风研究员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重新厘定了全球寒武-奥陶系界线和划分的标志,研究证实与加拿大绿岬剖面相比,寒武-奥陶系界线位于小阳桥剖面底部标志层叠层石灰岩之上19.9米,牙形石Cordylodus intemedius 带上部,最早的营浮游生活的笔石化石Rhabdinopora proparabola之下1米,后者位于标志性牙形石Cordylodus lindstromi带之下0.5米;层型、事件、化学和磁性地层研究表明,该寒武-奥陶系界线位于Acerocare 低位域之中,特征的碳同位素负漂移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异常与磁性方向从正向转至负向的层位大致相当;从而为全球不论浅水还是深水,包括不含这些化石的地方,提供了精确划分和对比寒武-奥陶系界线的依据。   该成果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加强多边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科技创新成果之一,标志着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寒武系-奥陶系之交地层古生物学研究领域居国际领先水平,扩大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国际奥陶系领域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国际学术地位。通过与国内外知名学者开展合作研究与交流,拓展了思维,开阔了视野,促进了优秀青年地质人才的成长。该剖面及其研究成果将成为开展地质科普教育、弘扬地质文化的重要窗口以及开展研学旅游、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资源。

杏鑫注册链接_第三届全球黑土地关键带地质生态调查学术研讨会召开

杏鑫注册链接_第三届全球黑土地关键带地质生态调查学术研讨会召开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东北的考察调研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确保黑土地不退化不减少,全球黑土地关键带地质生态调查(BASGES)第三届学术研讨会日前在成都召开。会议旨在继续深入开展全球黑土地调查与合作,为全球环境(气候)变化、黑土地保护以及地球关键带研究提供基础信息。   国际黑土地协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出席会议并做主题讲话,彭院士对近年来我国黑土地调查和科研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强调黑土地事业不仅是东北事业,也是全国事业,更是全世界共同瞩目的事业。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主任助理汪大明博士做了主题报告,介绍了IGCP665国际合作项目与BASGES年度进展,总结了2019年取得的三大科研成果。同时,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立足黑土地监测与保护,作了题为《 星载高光谱成像技术及在轨应用》《同位素指纹溯源技术及应用》《若尔盖草原退化砂地生态治理研究》等报告。   近年来,沈阳地质调查中心成立了国际黑土地协会、申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合作项目(IGCP665)、建立了中国地质调查局黑土地演化与生态效应重点实验室等,把黑土地提升到了全球高度,引起了广泛关注。近3年来,在沈阳地调中心黑土地团队与众多科学家的共同推动下,已经与美国、俄罗斯、乌克兰、蒙古、捷克、英国、澳大利亚、希腊、德国等多国机构达成合作,来自中外的数十名科学家共同参与研究,形成了国际化的黑土地团队;成立了国际黑土地协会,获得联合国项目支持,“天地一体化高光谱资源探测成功示范”入选“中国遥感领域十大事件”,沈阳地质调查中心成为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分支机构,为更深入地开展全球黑土地关键带系统、多学科交叉的国际合作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科研保障。   会议明确了2020年重点工作:一是开展全球黑土地关键带星-空-地一体化综合研究与集成,编制涵盖遥感、地球化学等多手段的黑土地关键带的星-空-地一体化调查与监测技术规范(规程);二是在中国东北地区试点选择1种~2种黑土土壤类型开展标准物质研制工作,探索应用于全球黑土地关键带分析测试工作的可行性,为全球黑土地关键带统一采样方法、统一分析测试方法及消除系统误差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会议由国际黑土地协会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主办。来自黑龙江自然资源厅、中国矿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以及全球地球化学基准国际地球科学联合会、捷克地质调查局、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地质科学研究所、蒙古国地质调查中心等国内外多家单位的8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杏鑫注册链接_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生态修复工作纪实

杏鑫注册链接_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生态修复工作纪实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大气、水体和土壤是共同体的基本要素,它们既是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环境介质,又是保障人类生存与生态系统运行的物质基础。   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凭借自身专业特长与技术优势,面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需要,早在“八五”、“九五”期间就统筹谋划、超前布局、投入精力开展生态修复工作相关研究。中心所属的自然资源部生态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经过长期的摸索与实践,系统提出了生态地球化学理论与调查评价技术方法,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酸性矿山废水修复、天然矿物材料研发等方面积累了技术经验,形成了示范工程。在安徽铜陵、辽宁沈阳、云南会泽、江西大余等地对污染矿山土壤和农田土壤进行了修复实验,使土壤质量得到极大改善,农作物中重金属含量显著减少;在江西德兴对矿山下游污染水体进行了修复,使原本污染严重的河水达到适宜鱼类生长的要求,符合农田灌溉水标准。在湖南株洲利用地球化学生物修复技术对水体修复,处理后水质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在江西龙南对离子型稀土矿区的污染山体进行修复和边坡治理,取得了丰硕成果。逐步形成了自主研发的,以地球化学技术、地球化学生物修复技术、地球化学与电动力学联合修复技术为主的地球化学工程技术修复体系,在重金属污染水土修复技术研发和示范建设中取得重大突破。这些先行先试的具体行动和丰硕成果,为中心在新时代开展生态修复治理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8年,围绕自然资源部新的职能定位,置身于地质调查事业转型升级的大潮中,中心超前谋划,主动担当,在自然资源调查评价管理中积极发挥支撑服务作用。明确将开展“生态修复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作为中心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力点,为履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提供支撑服务。中心深度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更加明确,系统开展生态修复的思路更加清晰,支撑服务生态文明的举措更加有效。中心生态修复工作多点开花,成果丰硕。   稀土矿山修复:积累厚重,取得实效    江西省赣州市18个县市区均有离子型稀土矿山分布。同时,大部分区域位于国家生态战略安全 “两屏三带” 中的“南岭山地带”东部,有8个县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价值。   2012年,中心开始在赣州龙南县足洞稀土矿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在全面调查了矿区及周边表层土壤的基础上,查清了稀土矿山表层土壤最大的问题是土壤酸化和土壤贫瘠,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严重缺乏。在此基础上,中心利用少量的天然黏土矿物对污染土壤进行原位修复,解决了矿区客土高成本修复的难题。同时,创新性地利用“地球化学障-生态袋柔性结构”技术实现了对修复后土壤的固定,解决了矿区地形陡峭修复后土壤难以固定的关键问题,实现了矿区植被的持续有效复绿。   中心生态修复团队还充分利用稀土矿山开采过程中残留在土壤中大量的氮元素和酸性土壤环境,在龙南修复实验区成功种植了喜酸且适宜赣州气候环境生长的高附加值经济作物——蓝莓。经过连续 4 年跟踪监测,蓝莓果实中有害元素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且富含有益人体健康的维生素、矿物质元素。   酸性矿山废水:攻克难关,源头修复    酸性矿山废水会对周边地下水、地表水及当地生态环境、人体健康造成严重污染,形成不可逆破坏,其治理修复对于预防、控制和治理金属矿山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中心生态修复团队深入江西德兴铜矿源头,以铜矿内具有代表性含有大量硫酸根、铁、铜、锰的杨桃坞废水库酸性矿山废水作为修复对象,发明设计了一种对酸性矿山废水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工艺流程装置,出水中总Fe、Cu2+、Mn2+、Al3+、Ni2+的平均去除率均大于99%,Zn2+的平均去除率大于95%,PH值升高至偏中性,出水指标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并满足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一级排放标准。每处理1吨废水最高成本仅6.4元,具有廉价、高效、管理简单、无二次污染的特点。此工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建立了示范工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源头修复,为其他类型矿山的源头修复提供了技术思路。   污染农田修复:符合实际,降低成本    江西省是我国的矿产资源大省,其中赣州被誉为中国的“稀土王国”,大余县素有“世界钨都”之称。但是,随着矿业活动的深入开展,矿山环境问题逐渐凸显,尤其是重金属对农田的污染日益严重。   中心生态修复团队利用地球化学工程技术在江西省赣州市开展农田镉污染修复工作,首创性地提出了“根系微地球化学障”修复模式和修复技术。该技术应用改性矿物材料,在水稻根系上形成微型障,阻滞镉向根系中迁移,减少了农作物对镉的吸收量,从而降低了稻米中的镉含量。目前,该技术已在赣县实验中取得“双80”的效果:稻米中镉含量降低80%,修复成本降低80%。   基于“根系微地球化学障”技术,中心生态修复团队在赣州大余县开展了大面积修复工作,修复农田超过200亩。   复合污染土壤修复:创新技术,用途广泛    中心生态修复团队针对多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建立了电动-稳定化(EK-SS)修复技术,以Zn、Pb、Cd、Cu和Hg为主要目标污染物,研发了中试实验装置,并进行典型示范。重点解决了如何使土壤中的多种重金属同时做快速定向运动和如何将EK-SS的具体修复方案和修复装置实用化两个技术难点。针对重金属-有机氯复合污染土壤,采用电动力学-渗透反应格栅技术(EK-PRB)技术,自主研发了EK-PRB装置,能同时去除“活动态”重金属和有机氯,可应用于野外现场污染场地修复。   这两种技术提高了污染场地绿色、可持续修复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形成实用的有机和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场地的修复方案和修复装置,现场小试和典型示范说明其应用效果明显,具有快速、高效和经济实用性等优点,为复合污染场地修复和复垦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编写《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    在全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狠抓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的形势下,中心编写了《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填补了目前相关领域工具用书的空白。   书中对矿山修复、酸性矿山废水、农田污染等实用有效的修复技术进行了归纳、分类与总结,对当前生态修复领域的理论方法体系进行了盘点、凝练与提升,对未来生态修复工作提出了规划和设想。   下阶段工作将由点及面、整装发力    新时代,中心服务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系统开展生态修复工作的蓝图已经逐渐展开,在云南安宁磷矿区、赣南南部稀土矿山,摸清家底,开展系统性生态修复治理工作,逐步形成生态修复治理标准的体系框架;在江西德兴铜矿区内持续开展酸性矿山废水治理示范工程,在江西赣南地区打造根系微地球化学障示范工程;在生态修复技术、低价高效修复材料研发、现场修复检测设备研发等方面,加强科技创新及应用推广,守住已有阵地,扩展领域,做大做强。   生态文明建设是系统工程,是造福中华民族子孙的千秋大业,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与魄力,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才可以不负人民的期望。在这个过程中,中心将继续主动担当作为,不负初心和使命,用所学的知识、所会的技术,一身本领,一腔热血,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科技创新,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