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怎么注册_陇南地区关键矿产找矿成果交流研讨会召开
为进一步明确陇南地区关键矿产地质找矿新思路、新目标、新方向,发挥院士专家在找矿一线的技术指导作用,7月30日~8月1日,由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行业管理司部署的陇南地区关键矿产找矿成果交流研讨会在甘肃省成县举行。 陇南地区地处秦巴山区、黄土高原、青藏高原结合部,成矿条件好,矿产资源丰富,近年来发现多处大型超大型金矿、铅锌矿床。与会院士专家认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陇南地区在找矿中取得重要新进展,金铅锌等矿种资源储量大幅增加,新发现钴铋矿产,在成矿理论研究中也取得重要认识,产学研融合促进了矿产勘查。 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高位运行且需求结构持续优化、美欧重视关键矿产掌控等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推进找矿工作?院士专家在研讨时指出,应提高认识,坚定发展信心,从国家长远发展着眼,积极谋划部署工作,守住国家资源安全底线;要让绿水青山理念深深扎根在思想深处,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绿色矿业,全面推进绿色勘查建设,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绿色矿产勘查试点;要从根本上解决国家的矿产资源保障问题,摸清我国矿产的分布格局与资源潜力,预测找矿战略新区,须加强基础研究,深入理解地球深部过程;地质找矿要转变思路,更加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寻找浅覆矿;要重视战略性关键矿产勘查工作,要积极寻找,为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提供支撑;中西部地区发展依赖于资源开发,找到更多更大的矿仍是地质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找矿难度日益增大,需要成矿理论和找矿技术持续创新,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方法;要重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认识成矿规律,更加有效地部署找矿等。 王瑞江、李文渊、周琦等专家出席。部地质勘查管理司、中国地质调查局以及甘肃自然资源厅、相关地方政府、地勘单位、矿山企业等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甘肃省自然资源厅、甘肃省地勘局主办。
杏鑫怎么注册_江西有色地勘局大力实施“大地质立局,多产业并举”战略
记者从江西有色地质勘查局7月30日召开的2019年年中经济工作会上获悉,上半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和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该局坚持新发展理念和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高质量发展目标,以效益为中心不断扩大“大地质立局,多产业并举”战略成果。下半年,该局将全力延续稳健良好的发展态势,以“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为原则推进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努力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上半年,该局传统地质工作克难求进,共争取政府资金项目9个,新签社会项目16个,经费合计约1200万,完成产值1850万元。地质延伸产业开拓有力,新立项目406个,新签合同额近亿元,完成产值2.5亿元,收入1.5亿元。工程建设业稳中提质,局属有色建设集团新签合同总额近50亿元,收入超3亿元,同比均大幅增长。此外,产品制造业保持强劲发展态势,商贸服务业稳步回升。 关于下半年重点工作,该局做了6个方面的安排。 一是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新内涵,适应新时代行业发展新要求。在构建“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和谐统一的新格局下,努力提供以大数据为先导的大资源、大生态、大保障的大地质基础性服务;通过资源、环境、空间多要素整合,提供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地质工作方案和实施能力;不断调整地质勘查结构,从传统的地质找矿向水工环等更贴近生态和民生的“大地质”方向发展,必须紧跟国家政策走向和市场需求,通过转型升级争取新的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是持续优化结构,彰显大地质产业特色优势。加快推进局地质产业全方位的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拓展服务领域,扩大有效供给。继续巩固传统地质优势地位。加强重要成矿区带成矿理论及成矿预测研究,提高政府类项目立项命中率。加强项目实施组织管理,坚持找矿思路、方法及手段创新,优化地质效果,为项目续作提供保障。主动“靠大联强”,密切与大型矿企的业务合作,为江铜“三年创新倍增”计划和江钨的增储挖潜行动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以地勘基金项目、整装勘查区矿调项目为纽带争取更多财政资金支持。切实加强“走出去”战略,力争地质勘查工作走进非洲、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要培养壮大延伸产业新动能。践行“两山”理论,以实施绿色矿山建设为契机,积极开展矿山环境调查评价,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及生态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市场开拓和技术保障能力建设,做大做强工勘、测绘和地灾传统业务。提升延伸产业层次,将产业链条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探索国土空间规划、城市地质调查、地下空间探测、智慧城市、环境修复等新兴市场。创造条件提升延伸产业资质水平,加强资质申办需要的人才队伍和技术装备建设,职称评聘向资质需求倾斜。 三是紧盯风险管控,促进工程建设产业做优做强。工程建设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本土,拓展经济发达地区,优化区域布局,增强竞标能力,抢占市场份额。坚持量力而行的方针,严把PPP项目立项审核关,更加突出风险管控,注重标前、标后管理和全过程成本管理,扩大自主盈利空间。坚定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海外施工壮大发展。 四是坚持创新引领,巩固产品制造业领军优势。该局所属的产品制造企业将充分依托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的科研创新优势,抢占5G通信、军民融合等应用领域的战略先机;主动对接市场新需求,开发手机背板、结构陶瓷等新产品业务。积极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和原材料价格波动等负面影响,努力拓展市场新领域,提升市场占有率,打造具有全产业链的生产研发集聚地;保持稳定的盈利能力,坚守安全生产和环保底线,抓住江西省“映山红行动”大好机遇,梳理问题有的放矢、突出实效全力攻坚,力争早日实现上市目标。 五是深挖管理潜能,提升商贸服务业核心竞争力。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密切关注中央和地方政府调控政策动态,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努力创新营销手段,打造精干团队,持续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抓好在建项目的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酒店餐饮企业坚持稳字当头,努力增收节支改善经营局面,保障安全经营和队伍稳定;充分利用新媒体等互联网渠道创新丰富营销手段,强化全员营销激励机制;以差异化特色和高性价比服务争取优质客户群,打造知名品牌扩大行业影响力;持续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经营资源利用率。 六是激发制度活力,将各项改革措施引向深入。切实贯彻中央、江西省委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结合发展实际大力推进各项改革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完善制度建设、提升自身软硬实力。着力开展经营机制创新,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深入推进激励机制、用人机制、容错机制和分配办法等重点领域的改革,为改革者撑腰,为实干者鼓劲,落实“以亩产论英雄”导向,充分保护和调动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高质量发展建功立业。要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发挥好该局公职律师办公室职能,与法律顾问协同配合,当好依法决策的“智囊团”、制度文件的“守门员”、法律风险的“防火员”及处理法律纠纷的“先锋队”。
杏鑫注册链接_广东召开地质灾害防治紧急视频会议
8月6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召开全省主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紧急视频会议,要求全省各级自然资源部门加强隐患排查,加密监测预警,强化应急值守,提前做好受威胁群众转移避险工作,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据气象部门预测,8月~9月登陆或严重影响广东省的台风将有4~5个,地质灾害防御形势十分严峻。同时,上半年全省新增地灾隐患点185处,新旧地灾隐患叠加影响加大。全省约有削坡建房风险点30万处,风险排查治理尚未到位,引发地灾可能性较大。 视频会议要求,全省自然资源系统一要落实好主体责任,严格按照“分级分类管理,属地为主”要求,防止出现地灾防治工作断档、措施不到位等问题;二要加强地灾隐患点排查,确保村庄、人员密集区、在建在用工程及削坡建房地区拉网式排查无遗漏,要对在册的地灾隐患点落实风险防控措施及防治责任;三要做好监测预警信息发布,加强与网络信息部门合作,扩大监测预警信息发布覆盖面;四要提供技术支撑保障,全力提供预警信息保障、应急技术保障、综合技术保障、规划技术保障,与应急管理、气象、住建等部门形成工作合力;五要强化地灾群测群防队伍建设和装备建设,确保地灾简易监测工具、防治技术装备配置到位,抓好全省170处地灾监测监控设备更新维护,落实好地灾巡查系统推广应用,全面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六要加强宣传,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 今年入汛以来,广东多次遭受大范围强降雨袭击。截至7月底,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共出动巡查排查人员11万人次;巡查地灾隐患点风险点、削坡建房点和施工场所91775处,组织18544人转移避险;发出省级地灾气象风险预警461次;派出专家队伍2893人次到防灾一线指导开展地灾防御、灾情应急处置及灾后重建工作。
杏鑫在线注册_甘肃舟曲成功避让3起泥石流灾害
8月4日,受强降雨天气影响,甘肃省舟曲县武坪镇拱坝河暴发山洪,其3条支沟发生泥石流灾害并形成3处堰塞体,导致拱坝河水位升高3米,147间房屋出现不同程度损毁,直接经济损失约981.3万元。由于监测预警及时,当地紧急转移群众32户118人,未造成人员伤亡。 灾害发生后,舟曲县委县政府和自然资源部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撒离了危险区群众,并组织人员对拱坝河河道进行开挖、疏通。目前,河道疏浚工作进展顺利,己能确保拱坝河洪流通过。同时,甘肃省地灾防治指导中心和省地矿局三勘院甘南分院的专家也在第一时间赶现场,实地勘查灾害点后建议:在拱坝河河岸、道路垮塌段设置警戒线,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在汛期降雨相对集中时段,进一步加强地灾群测群防;受灾房屋应另行选址重建,并做好安全选址和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利用有利天气,加快主河道疏通工作,在泥石流积扇上开挖行洪通道,修建简易护堤。同时,要对全县类似地灾隐患点开展全面排查,加强防灾避险宣传和应急演练,切实提高群众防灾意识。 据介绍,2010年“8·8”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以来,舟曲县始终把地灾防治作为“生命任务”来抓,全面推进地灾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并成立了舟曲县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指挥中心,进一步健全地灾气象风险预警预报和应急响应联动机制。中心成立以来,已成功预报博峪镇开麻沟山洪泥石流等20多起地灾,避免伤亡人员460余人,避免经济损失3000多万元。
杏鑫怎么注册_两岸青少年地学科普与文化交流活动启动仪式在中国地质博物馆举行
2019年8月7日上午,由中国地质博物馆主办,台湾花莲县文化局和台湾花莲县石艺文化推行协会协办的“两岸青少年地学科普与文化交流”活动启动仪式在中国地质博物馆举行。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党委书记姚义川和台湾花莲县文化局局长江跃辰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启动仪式由中国地质博物馆副馆长刘树臣主持。 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党委书记姚义川在致辞中指出,这次活动是一次增进友谊之旅、科学探索之旅、文化交流之旅、合作共赢之旅,同学们将在活动中汲取知识的营养和传统文化的精髓。新时代是中华民族大发展、大作为的时代。希望中国地质博物馆与台湾花莲县携手联心,希望两岸同胞和衷共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努力。 台湾花莲县文化局局长江跃辰在致词中指出,这次活动为两岸青少年交流搭建了友谊的金桥,也为两岸和平及地学科普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同学们将通过地学主题教育,了解中国地质构造演化,对中国地质有更深层的认识与学习。希望同学们能愉快地学习、尽情地交流,彼此留下一个难忘、美好的回忆。 出席启动仪式的还有自然资源部和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有关司局负责同志,花莲县石艺文化推行协会负责人,以及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华夏女子中学、北京市三帆中学和花莲县自强国中的师生。 启动仪式上,两岸中小学生分成10组,现场设计本小组的团队口号,绘制logo旗帜,并集体亮相展示。活动现场每名队员积极开动脑筋,建言献策,气氛活跃,热闹非凡。 随后,中国地质博物馆副馆长、自然资源部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刘树臣研究员为同学们带来了“恐龙之谜”主题讲座,从最早的恐龙什么样、恐龙会飞吗、恐龙的食物有哪些、恐龙有羽毛吗、恐龙究竟为什么灭绝等方面,带领同学们一起探秘恐龙世界。 活动现场还举办了“点石成画”主题活动。中国地质博物馆科普员、北京市优秀科普使者唐驰以“矿物颜料”为主题,为同学们讲述了矿物颜料的特征、使用历史及其绘画功用,并带领同学们利用矿物颜料在团扇上绘制古典青绿山水的经典构图,感受传统矿物颜料在绘画艺术领域使用的奥妙之处。 同学们分组参观展厅 在为期一周的“两岸青少年地学科普与文化交流”活动中,来自北京和台湾花莲县的60名中小学生,以及20名教师和科普工作者,将通过野外地质科学考察、博物馆研学、主题互动活动、地学科普讲座等形式,围绕地学科普与文化主题进行深入学习和交流。此次活动将增进海峡两岸青少年相互了解,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求知欲和求真欲,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认同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促进博大精深的地球科学知识和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峡两岸的宣传与普及。
杏鑫怎么注册_全国青少年地学夏令营在赣举行
8月4日~7日,2019年全国青少年地学夏令营江西营以宜春市温汤镇为营地,在万载竹山洞、宜春明月山潭下瀑布展开活动。夏令营以水资源为主题,组织青少年们考察了喀斯特岩溶、断裂构造瀑布等地质地貌。活动现场,地质专家对青少年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滑晓晖 摄)
杏鑫怎么注册_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普办公室组织局属单位开展地质调查科普研学活动
研学放飞新梦想 助力扶贫送关怀 “瞧,我们看见北京的彩虹啦!”这是记者在加入2019地调科普研学微信群后,看见的第一条留言。随即刷屏的,是江西赣县五云中心小学校长钟丽丽发来的孩子们在车上即将进京的兴奋笑脸。闷热的北京,在前一夜迎来了一场难得的大雨,洗刷了城市的高温。精心筹备研学活动近一个月的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普办公室的老师们,也在翘首期盼着孩子们的到来。 地学研学的初心 研学不同于旅行,并不仅是让孩子们来到北京走走看看,而是希望他们能带着问题去行走,去思考。活动准备之初,承办单位文献中心、青岛海洋所、地质所、地质力学所、实物资料中心和中国矿业报社的老师们就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了《畅游盐湖》、《嗨,恐龙》、《飞跃珠穆朗玛》、《洞穴之旅》、《燃烧的冰》、《地质灾害手册》等科普丛书,让孩子们对地质有最基本的认识。“孩子们知道的多了,想知道的也就更多了。” 事实上,前期的准备工作可不仅仅是这几本读物。早在今年6月份,科普办就在萍乡小学召开过一次别开生面的科普进校园活动,邀请多位地质专家深入浅出到讲授地质知识。 正如自然资源部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的那样,中国地质调查局把科普作为服务赣南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2017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科普进校园的基础上,不断深化科普扶贫的内容和形式,不但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送去了最新的科学知识,更最重要的是为他们带去了憧憬科学殿堂的梦想。 扎实的工作在这次研学活动中得到了体现。许多孩子在课堂中不仅能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也能配合进行良好的互动,他们的储备知识让讲解老师多次发出由衷的赞叹。 地学研学的初心就是开拓孩子们的视野,让他们带着问题去思考。也正是这份初心决定了研学活动的起跑线。 地学研学的特色 7月25日,同学们迎来的是特殊的一天——他们要追随着李四光先生学习工作的脚步,去探寻他追求真理的决心和矢志不渝的报国情怀。李四光先生是我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奠基人之一,无论是创新地学理论、开拓地质力学,还是发展地质教育事业,李四光毕生的奋斗都与国家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 上午,同学们来到了李四光纪念馆,李四光先生的外孙女邹宗平女士迎接了远道而来的大家。李四光纪念馆原是李四光先生的旧居,他于1962年迁居至此,度过了去世前的最后10年。1989年,李四光诞辰100周年时,其旧居被辟为李四光纪念馆,并由时任全国政协主席李先念题名。2015年,纪念馆经扩建、重新修缮后向公众开放。李四光先生的衣物和手稿,在海外留学时的成绩册、毕业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时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藏品还原了他当年辗转各国求学的场景。 “我想把我学到的知识,尽快地贡献给我的祖国,这样更有意义。”李四光先生学成归来的故事深深震撼了小朋友们。当听到了李四光先生家中“一门三院士”的佳话后,同学们更是连连感叹。 当天下午,同学们又来到了北京大学,在这里继续追随者李四光先生的脚步。在他留恋的博雅塔、在他驻足的未名湖、在他工作过的地学楼,都留下了孩子们的身影。在未名湖畔,同学们还争先与北大的“锦鲤”讲解员哥哥合影,小小的研学娃心中有了一个朴素的愿望,就是像哥哥那样好好学习,考上北大,就是像李四光先生那样探索科学,报效祖国。 地学研学的课堂 地学研学的课堂上需要多听。鸟是由恐龙进化而来的——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力学所的老师带来了生动的一课。虽然一开始同学们瞪着大眼睛,满脸的不相信,但随着讲解的不断深入:始祖鸟具有典型的恐龙特征,恐龙蛋与鸟蛋非常相似,恐龙在飞行进化中体型变小,部分恐龙化石有羽毛痕迹……丰富的图片、详实的资料,大家听得聚精会神。 地学研学的课堂上还需要多看。来自地下7018米的松科二井的岩芯,代表着全球年代地层单位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的金钉子……这些珍贵的地质标本记载了不同时期地球气候、地质的变化,无言地讲述着地球科学的奥秘。目不暇接中,同学们已经领略了亿万年间的地球风采。 地学研学的课堂上还得多动手。在实物中心,同学们亲手将矿物薄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普通的薄片在显微镜的世界里竟是如此斑斓,引得同学们发出了一阵阵赞叹。 地学研学的收获 来自五云小学的方钰,记者对她印象一直特别深。这个六年级的姑娘在第一天代表同学们发了言,安静沉稳,犹如队伍里的小领队。在地质博物馆参加活动的时候,由于标本展台空间小,孩子们挤得里三层外三层,个子小的同学们急得在外圈蹦跶着想看上一眼。方钰走过去,抱起了小姑娘,帮助她看到了讲解的老师。这两个来自不同学校的孩子,经过短短三四天的接触,结下的友谊让人动容。 为期一周的地学研学,不仅仅让同学们开拓了眼界,树立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知欲,也让他们收获了一份友谊。 在研学途中,我们偶遇了一位从江西来京旅游的游客,当了解到整个研学活动的来由去脉后,她特别激动,反复说着一句话:“真是太好了,多照顾照顾我们江西,多照顾照顾我们的孩子。” 即使地学科普研学活动结束了这么久,我依然能在微信群里看见家长们、老师们感谢的话语。这些研学的孩子不仅自己收获着,也将所得所感分享给亲人朋友,让这次研学活动变得更有意义。
杏鑫登录注册_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防治部署 浙苏皖鲁辽自然资源系统奋力迎战台风“利奇马”
浙江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院地灾防治专家在余姚市鹿亭乡岙里村乡道边坡崩塌点进行应急调查。沈旭伟 摄 安徽省级地灾防治专家徒步赶赴绩溪县荆州乡地灾隐患点调查。徐生平 摄 今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挟风裹雨席卷浙江、江苏、安徽、山东等地,造成多地出现灾情和险情。8月9日,自然资源部召开紧急视频会,部署台风过境期间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防治工作,并派出2个海洋减灾工作组和3个地质灾害专家组赴浙江、江苏、山东指导灾害防治工作,查看了解应急值守、监测预警、信息平台、避险转移、应急处置等情况。截至目前,工作组仍在现场指导防灾救灾工作。各地自然资源系统迅速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部署,全力以赴投入地质灾害、海洋灾害防御应对及抢险救灾工作中,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从8月9日开始,浙江省自然资源厅防灾责任人全部进岗到位,实行24小时在岗值班。浙江厅派出工作组和专家组赴杭州、温州、宁波、台州等地指导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防御工作。“利奇马”袭来后,浙江各地自然资源部门靠前指挥,对地灾隐患点开展巡查、排查,督促乡(镇、街道)、村落实防治措施。全省地质勘查系统各单位逆风而行,深入防汛抗台第一线,为地灾防御工作提供技术保障。浙江省第二测绘院连续奋战永嘉、临安、临海3地多处受灾点,成功获取高质量受灾区地理信息数据,为应急救援提供测绘保障。截至8月11日16时,浙江厅共收到灾(险)情报告116起,其中,灾情55起,险情61起;成功避险3起。浙江省自然资源系统共组织5988组次、1.85万人次,排查、检查地灾隐患点1.42万点次,对2241处可能受地灾威胁的2.74万人及时进行撤离转移。浙江省地勘局地灾防治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进驻203个村庄,派驻专家178人,应急处置灾害点501个,参与应急值守368人次、应急巡查622人次,参与转移人员5014人。浙江省共发布地灾预警信息380次,短信24万多条。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发布海浪蓝色警报1期、海浪黄色警报2期、海浪橙色警报2期、海浪红色警报5期、风暴潮消息1期、风暴潮蓝色警报2期、风暴潮橙色警报3期、风暴潮和海浪实况分析速报5期。浙江海洋预报网近一周访问量达到30万人次。 9日夜间至11日,江苏省大部分地区开启“强风+暴雨”模式,局部地区遭遇暴雨、大暴雨,全省发布了今年第一个地灾气象风险黄色预警。江苏省地矿局9个地灾应急地质环境保护技术中心积极配合自然资源部门部署台风防御工作,研判预判地灾风险,实行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苏州、南通、盐城等直面台风地区的地灾中心畅通与自然资源、应急管理部门的沟通渠道,加强地灾隐患点巡排查,及时掌握重点区域的最新动态,并保证应急队伍、车辆、物资随时待命、快速响应。常州、淮安地灾中心提前派驻技术人员到溧阳、盱眙等地灾隐患点较多的县区待命,确保如遇突发状况随时可战。10日上午8点,大雨未歇,南京、镇江、南通等地灾中心的技术人员分成若干个专家组,配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可能发生地灾的危险区、隐患点及地灾治理项目进行了拉网式巡排查。“利奇马”过境后,地灾中心技术人员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再次对地灾隐患点进行巡排查,并及时反馈巡查情况。截至11日,南京、镇江、徐州、南通、连云港、淮安等中心已出动140余人次、开展巡排查479点次,未发现明显异常。 9日~11日,台风“利奇马”影响安徽省江北东部、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安徽省自然资源系统全力应对,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了台风引发地灾造成的损失。安徽厅积极与省应急管理厅、省水利厅、省气象局等单位会商,实时掌握雨情动态变化情况,及时发布地灾预警信息,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台风期间,安徽厅派出省级地灾防治专家深入一线指导地方防灾工作。相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级责任人靠前指挥,组织专业人员参与督查巡查,3288名群测群防员上岗到位,加强对人群居住密集的村镇、旅游景区、交通干道沿线等区域,以及房前屋后高陡边坡的巡查排查,及时分析预判隐患点地质条件变化情况,发现险情征兆,坚决果断转移受威胁群众。9日以来,安徽省共发布地灾黄色预警3次,发送手机预警短信3628条、传真36件;派出巡查指导组76个、248人次,巡查检查地灾隐患点336个,避险转移群众332户、774人;共接报地灾灾情4起,直接经济损失110万元。 受“利奇马”影响,连日来,山东多地暴雨如注,地灾防治形势严峻。山东省地矿局充分发挥地灾监测、预测、预警预报和防治专业技术优势,依托地质勘查与地灾应急技术指导中心,对济南、青岛、淄博、济宁、枣庄、临沂、烟台、潍坊、泰安、威海、日照、滨州12个地灾高易发区,开展台风过境期间的地灾巡查、监测、预测、预警预报和防治工作。截至发稿时,共现场处置暴雨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灾险情57处,协助各地乡镇、村庄转移受地灾威胁群众2259户、6442人,疏散学校师生350人。受河水水位上涨,山东多个村庄暴发洪水,其中“蔬菜之乡”寿光受灾较为严重。寿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全体干部职工、防汛包村干部及防汛突击队员连续奋战防汛抗洪救灾一线,积极支援城区防汛,组织50余人紧急装填沙袋用于堵截洪水。 10日,辽宁省自然资源厅与辽宁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联合紧急下发通知,要求各市落实值班值守,确保人员在岗在位和通讯畅通;加密开展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对已发现的地灾隐患点,做到雨前、雨中、雨后排查。辽宁厅成立了由42名专家组成的督导组,深入14个市进行隐患点排查和靠前指导,为汛情严重地区转移受威胁群众提供科学依据。(记者 胡盛东 景利年 首席记者 洪曙光 特约记者 李 风 王大伟 钟云山 实习记者 赵倩倩 洪勇刚 通讯员 黄智 程薇娜 田庆儒)
杏鑫登录注册_自然资源部对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防治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 加强台风“利奇马”过境期间地质灾害及海洋灾害防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8月9日,自然资源部召开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防治工作紧急视频会议。会议认真传达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防治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防治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指导各地全力做好台风应对工作。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凌月明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介绍了今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的基本情况。根据中央气象台8月9日6时发布的台风红色警报,9日14时,台风“利奇马”中心位于浙江温岭市东南方向约195公里的洋面上,预计10日凌晨至上午在浙江象山至苍南一带登陆,登陆级别为强台风级或超强台风级。福建北部、江苏南部、上海、安徽东南部、台湾岛等地有大到暴雨,其中浙江中东部、福建东北部及台湾岛部分地区有大暴雨,浙江东部沿海和台湾岛中部有特大暴雨。国家海洋预报台8月9日8时发布海浪红色警报,11时发布风暴潮橙色警报。预计10日东海南部、钓鱼岛附近海域将出现9至14米的狂涛到怒涛区,东海北部、浙江近岸海域将出现5到7米的巨浪到狂浪,海浪预警级别为红色。 会议要求,要切实做好台风“利奇马”应对工作。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视,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各地要充分认识台风“利奇马”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的严峻形势,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各有关责任人要迅速到位,加强领导,密切关注台风动向、影响范围和强度变化,按照当地政府的统一部署,与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切实做好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防范工作。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台风“利奇马”防范的极端重要性,要将责任细化到人、到事、到点。二是强化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要加强与气象,水利等部门会商,及时获取雨情,汛情,提高排查巡查、预警预报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加密开展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气象风险预警,进行滚动预测预报,确保预警到户到人。要加强与交通、建设等部门的协作,共同做好交通沿线,工程建设区周边隐患排查,预警等工作。要对已经发现的地灾隐患点,做到雨前、雨中、雨后排查,特别是要对农房、新建道路、新建房屋等进行排查。三是全力做好监测预警,减少海洋灾害损失。各有关单位要及时检查观测站点数据传输链路、提前采取加固和备份的措施,确保观测数据的正常获取和实时传输,如有故障要及时报告并补救。要加强会商研判,及时滚动做出预报警报。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向海上作业渔民的预警信息发布工作。四是要落实群测群防,切实做好群众避险转移工作。各地要针对“利奇马”带来强降雨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的情况,迅速部署,深入一线,加强群测群防,采取专业队伍和专家入驻市县等有效手段,及时对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防御的薄弱环节进行全面排查,特别是山区、丘陵区的高陡边坡附近,山道沟口的居民点,旅游区和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区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要落实监测责任人,坚决贯彻落实隐患点临灾处置预案,对已知地质灾害隐患点,特别是地质、地形、地貌在强降雨作用下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段以及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在建工程施工人员、在建工程临时居住区,景区旅游人员要果断转移和撤离受威胁群众,必要时,采取强制措施避让。要把防御台风“利奇马”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盯到底,防止回流,不漏一船,不留一人,切实做好群众避险转移工作。 会议指出,此次台风登陆强度强、风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各地各部门要清醒认识台风带来的灾害风险,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扎实到基层的工作措施,有效应对台风带来的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部有关司局、直属事业单位相关负责同志及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关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省(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部分地方市、县,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东海分局,上海市海洋局,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山东省海洋局在所在地分会场参加会议。全国共1000余人参加视频会议。
杏鑫在线注册_自然资源部召开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防治工作紧急视频会议 做好台风“利奇马”过境期间地质灾害及海洋灾害防治工作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8月9日,自然资源部召开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防治工作紧急视频会议。会议认真传达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防治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防治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指导各地全力做好台风应对工作。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凌月明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介绍了今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的基本情况。根据中央气象台8月9日6时发布的台风红色警报,9日14时,台风“利奇马”中心位于浙江温岭市东南方向约195公里的洋面上,预计10日凌晨至上午在浙江象山至苍南一带登陆,登陆级别为强台风级或超强台风级。福建北部、江苏南部、上海、安徽东南部、台湾岛等地有大到暴雨,其中浙江中东部、福建东北部及台湾岛部分地区有大暴雨,浙江东部沿海和台湾岛中部有特大暴雨。国家海洋预报台8月9日8时发布海浪红色警报,11时发布风暴潮橙色警报。预计10日东海南部、钓鱼岛附近海域将出现9至14米的狂涛到怒涛区,东海北部、浙江近岸海域将出现5到7米的巨浪到狂浪,海浪预警级别为红色。 会议要求,要切实做好台风“利奇马”应对工作。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视,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各地要充分认识台风“利奇马”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的严峻形势,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各有关责任人要迅速到位,加强领导,密切关注台风动向、影响范围和强度变化,按照当地政府的统一部署,与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切实做好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防范工作。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台风“利奇马”防范的极端重要性,要将责任细化到人、到事、到点。二是强化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要加强与气象,水利等部门会商,及时获取雨情,汛情,提高排查巡查、预警预报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加密开展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气象风险预警,进行滚动预测预报,确保预警到户到人。要加强与交通、建设等部门的协作,共同做好交通沿线,工程建设区周边隐患排查,预警等工作。要对已经发现的地灾隐患点,做到雨前、雨中、雨后排查,特别是要对农房、新建道路、新建房屋等进行排查。三是全力做好监测预警,减少海洋灾害损失。各有关单位要及时检查观测站点数据传输链路、提前采取加固和备份的措施,确保观测数据的正常获取和实时传输,如有故障要及时报告并补救。要加强会商研判,及时滚动做出预报警报。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向海上作业渔民的预警信息发布工作。四是要落实群测群防,切实做好群众避险转移工作。各地要针对“利奇马”带来强降雨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的情况,迅速部署,深入一线,加强群测群防,采取专业队伍和专家入驻市县等有效手段,及时对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防御的薄弱环节进行全面排查,特别是山区、丘陵区的高陡边坡附近,山道沟口的居民点,旅游区和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区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要落实监测责任人,坚决贯彻落实隐患点临灾处置预案,对已知地质灾害隐患点,特别是地质,地形,地貌在强降雨作用下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段以及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在建工程施工人员、在建工程临时居住区,景区旅游人员要果断转移和撤离受威胁群众,必要时,采取强制措施避让。要把防御台风“利奇马”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盯到底,防止回流,不漏一船,不留一人,切实做好群众避险转移工作。 会议指出,此次台风登陆强度强、风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各地各部门要清醒认识台风带来的灾害风险,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扎实到基层的工作措施,有效应对台风带来的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部有关司局、直属事业单位相关负责同志及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关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省(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部分地方市、县,自然资源部北海局、东海局,上海市海洋局,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山东省海洋局在所在地分会场参加会议。全国共1000余人参加视频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