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登录注册_重点瞄准“三个点” 筑牢发展“生命线” ——对话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所长胡泽松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场春雨虽然让3月的成都增添了几分“乍暖还寒”的感觉,但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以下简称“成都综合所”)却是春潮滚滚。
“围绕基本定位,把握着力点、找准发力点、明确立足点,确保我所在公益性地调工作中的地位。”在3月15日该所召开的第六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暨全体职工大会上,所长胡泽松在工作报告中的讲话掷地有声。
“全力支撑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精心服务国土资源中心工作”的新工作定位,“用科技创新改造、支撑、引领地质调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新型地质调查局”的新总体思路,以及事转企步伐的加快,使担任所长才4个多月的胡泽松压力倍增,责任重大。
按照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统一部署,成都综合所既要巩固提升传统优势“寻生路”,又要适应新的形势要求谋划新发展方向“找活路”,还要转型升级打造新格局“谋出路”。胡泽松这几个月几乎是“连轴转”。尤其是今年以来,他带领相关人员马不停蹄,先后与贵州省地矿局、中核集团地质事业部、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盛康宁(上海)矿业投资有限公司,以及四川省内多家地勘单位就战略合作和协同配合进行洽谈。
即便是接受中国矿业报记者采访,胡泽松也是掐着点,利用吃饭的短暂时间,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工作节奏之快可见一斑。难怪所里许多人总说跟不上他的节奏。
记者:在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下,成都综合所如何调整转型,主动作为,确保在国家公益性地质工作中的地位?
胡泽松:善谋者谋势。要确保我所在国家公益性地质工作中的地位,必须应对新形势,适应新变化,引领并促进地质调查、矿产综合利用工作调整转型。
一是牢牢把握国家对地质调查工作的重大需求,找到着力点。在中国地调事业进入新百年之际,党中央发出了“向地球深部进军”的号令。国务院印发了《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国土资源部规划部署“三深一土”科技创新战略和服务国家资源能源安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2020前五、2030比肩,2050领跑”的“三步走”地质科技创新目标,部署了三大科学计划、五大科技创新攻坚战、六大服务领域。国家对战略科技支撑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迫切。作为国家公益性地调科研单位,我们必须围绕“全力支撑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精心服务国土资源中心工作”的基本定位,按照“用科技创新改造、支撑、引领地质调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新型地质调查局”的新时期地质调查工作总体思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深化改革,推进创新,找到地调科研与矿产综合利用支撑服务国家的着力点,走在国家科技创新的前列。
二是牢牢把握地质调查的发展机遇,找到发力点。近年来,地质调查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为我们的工作创造了更有利的环境。地质调查项目预算纳入了部门预算并实现了常态化,中央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之间、中央和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之间的定位准确了、关系清晰了。要坚持以精准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国土资源中心工作为导向,跨专业、跨学科、跨单位综合部署实施地质调查。全面深入推进地质调查结构调整,地质调查由单一区域调查转变为大型能源资源基地调查。同时,加强以大型能源资源基地为抓手,部署资源集中区资源潜力评价、技术经济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着力解决重大地质科学问题,精准对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向地球深部进军,实施“三深一土”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战略迫切需要加大地质科技创新的力度。这些变化,为我们的地调科研工作,尤其是解决长期困扰综合利用在国家公益性工作中的地位、作用等问题,明确了方向。
三是牢牢把握综合利用工作服务国家矿产资源管理的重大机遇,找到立足点。国土资源部等五部委发布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制度工作方案》,为综合利用工作支撑、服务国土资源管理指明了方向,这也是矿产综合利用工作可以长期维系的立足点。根据方案,要在现有27个矿种“三率”最低指标基础上,研究制定领跑者指标。到“十三五”末完成46个矿种“三率”最低指标和领跑者指标,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评估指标、评估方法、评估流程的评估体系。委托第三方评估单位,将矿山的具体指标与“三率”最低指标和领跑者指标进行比对,科学合理评估,公开调查评估结果。矿业权人进入“先进名单”的,在技术创新项目、绿色矿山建设等方面予以支持;列入“不达标名单”的,督促整改或惩戒。这项工作在郑州综合所的努力和推动下,确立了良好的工作局面,我们要加倍努力、迎头赶上。
记者:生态文明建设迫切需要改变资源调查方式。在这方面,成都综合所有哪些新的举措和方向?
胡泽松:我们将从加强资源集中区地质潜力评价、技术经济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三方面入手:一是以稀土为核心,以“三稀”资源为重点,兼顾其它能源资源矿产,围绕重要矿产资源领域、能源资源领域和地质环境领域开展综合地质调查和科技创新;二是发挥我们技术经济评价的专业优势,推动建立与资源评价、环境承载力评价相适应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体系;三是发挥地调评价、成果集成、成果转化的作用,为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长期以来,矿产经济技术评价一直是我们的强项,但在矿产评价方法、标准方面存在短板。作为国家公益性地调队伍,我们要发挥传统优势和引领作用,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探索建立起新的评价标准体系。目前,我们围绕这个目标已启动了相关工作。
去年,我们部署开展了川西稀有金属矿集区综合地质调查。在甲基卡、可尔因和九龙矿集区开展了1∶5万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地质调查和资源技术经济评价工作。今年,我们要积极与四川省地矿局合作,在共建“可尔因-甲基卡大型锂资源能源基地”方面有所作为。在已有成果基础上,按锂矿床、铍矿床、锂铍铌钽共伴生矿床和多种金属共伴生矿床类型开展锂多金属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建立锂多金属矿产开发利用技术经济综合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
围绕构建矿集区资源利用技术经济绿色评价方法体系,在青海大场金矿矿集区开展应用示范。依托地质调查二级项目青海大场金矿矿集区技术经济与环境综合评价,在已完成1∶5万遥感地质解译和环境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重点针对青海大场金矿矿集区,开展资源潜力调查、环境地质调查、环境影响评价及资源可利用评价等工作。将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经济、人文及社会统一进行评价,形成可推广应用的矿集区资源与环境绿色评价指标体系。探讨矿集区资源与环境绿色评价指标体系在大型能源资源基地建设中的转化,做实项目,扩大成果与影响。
在攀西地区开展资源集中开采区地质环境调查。通过宝鼎煤矿,攀枝花、红格、白马钒钛磁铁矿和拉拉铜矿、德昌稀土矿等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查明攀西地区多金属资源集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危害,分析评价矿产资源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预测矿山地质环境发展变化趋势,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合理恢复对策建议,为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实施矿山生态恢复与重建提供依据。
记者:去年11月,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调局提出建设大型能源基地,成都综合所将如何更好地参与其中?
胡泽松:积极支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是我们的职责所在。2016年11月,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建设大型能源资源基地后,我们围绕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发展绿色矿业、促进高端利用发展需要,积极与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合作,共同打造贵州毕节-六盘水地区能源三稀资源大型基地建设,助推乌蒙山毕节地区脱贫攻坚。今年3月7日,双方在成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该地区大型能源资源基地建设正式启动。
大型能源基地建设需要地调引领,多兵种多手段齐上,局、大中心、所、地勘单位共同参与,真正构建一个集科学研究、调查与转化相结合的机制。成都综合所前期有调查,中期有集成,后期有转化,还有上市公司来支撑发展,在大型能源基地建设方面具有优势。该项目的正式启动符合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需求,是地调工作进入基层的具体体现,契合双方发展需要,是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2017年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继续加大三稀矿产勘查力度”要求的具体行动,是主动服务国家能源资源建设,助推乌蒙山脱贫攻坚战工作的重要举措。双方将以大型能源资源基地建设为引领,围绕“区调、矿调、环调”地质调查评价、能源资源经济性评价工作、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示范,结合精准扶贫行动,共建产学研创新平台,推动地质科技成果集成与转化,将为贵州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和矿政管理提供支撑服务。
记者:成都综合所如何践行“用科技创新改造、支撑、引领地质调查”,服务国土资源管理主场?
胡泽松:我们要加快地质科技创新,围绕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创新战略部署,将矿产综合利用工作作为贯彻落实部、局重大战略布局的落脚点,作为服务国家资源能源战略的支撑点,作为科技创新与服务“三深一土”和“五大科技攻坚战”的结合点。
一是围绕国土资源部“三深一土”科技创新战略,立足现有选冶技术成果,重点开展土壤重金属修复治理、矿山尾矿和地下水修复工作,为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提供服务。
二是抓住中国地调局“五大科技攻坚战”部署,今年要加快“中国地质调查局稀土资源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和“油气综合利用评价中心”组建,做实国土资源部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三是抢抓支撑服务国土资源“三率”管理机遇,推进矿产综合利用技术互联网+工程,突出三稀技术研发优势,力争出大成果。
四是发挥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的引领作用。
2017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入推进地质科技体制改革,促进调查与科研深度融合,用科技创新改造、支撑、引领地质调查。同时,深化战略合作和协同配合,实现联动与融合,目前我们已经与四川省地矿局、贵州省地矿局、中核集团地质事业部、四川核工业地质局、四川煤田地质局、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盛康宁(上海)矿业投资有限公司等单位积极对接,洽谈合作,抢抓机遇,强强联合,努力形成协同创新、融合创新的格局。
记者:在深化科技创新改革方面,成都综合所将有哪些举措?
胡泽松:我们要大力构建人才、成果、转化为一体的科技创新机制。一是推进地质调查成果评价机制改革。以解决重大资源环境问题为导向,以成果转化应用和服务效果为标准,建立科技创新的指标体系。二是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坚持“五问”、“五不唯”人才评价标准,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人才。建立符合我所实际的人才评价机制,促进高水平成果产出和优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三是推进地质调查运行机制改革。地调项目实行法人负责制和项目负责人责任制。坚持项目负责人在法人领导下开展工作的原则,明确负责单位和负责人的权利和责任,探索放权、问效、追责的新机制。四是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坚持突出科技人员在科研单位和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完善科技成果发明人、科技成果奖主要完成人的奖励制度,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