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在线注册_贵州有色和核工业地质七总队转型升级小记
仅用5年时间,就从原来仅有的工程勘查、铀矿地质勘查和简易民用建筑业务,发展到涵盖固体矿产勘查、液体矿产勘查、水文地质调查、各类地质灾害工程、土地整治、核设施建设勘察、核辐射检测等多个领域。贵州有色和核工业地质七总队队长伍守荣介绍,在巩固传统已有产业转型发展成果的基础上,目前,七总队新一轮转型发展的升级版已拉开序幕。
贵州有色和核工业地质七总队是原核工业西南地质局在贵州的一个地质大队。属地化改革至2012年底,该队业务仅以工程勘查、铀矿地质和简易民用建筑3个方面为主,经济总量小、职工收入低、队伍不稳定。2012年10月,新领导班子在全面调研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认真分析市场形势后,明确了单位创新发展的新思路,即在同质化竞争中必须努力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紧密结合市场和社会需求,大胆开拓创新,把相关产业做特做优做强。七总队以此为依据,制定了从打基础、抓起步、谋提升、推发展到争跨越的五步走发展战略。
在开拓创新思想的指导下,七总队领导班子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以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的风险激励约束机制为基础,以发挥自身优势为依托,以找好项目、干好项目、算好账目、管好债务为主线,先后形成了以核地质技术优势、区位地理优势和其他相对技术能力优势为特色的产业。
针对贵州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省,新成立了辐射检测院,主动建议并与省环境辐射监测站合作,积极承担了《贵州省重点地区核辐射环境调查评价与监管平台建设项目》,独立承担了原环境保护部《全国核辐射污染源调查试点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经验。
为适应贵州省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产业,保护好绿水青山而建设内陆核电站的强烈需求,在世界范围内没有任何先例和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在喀斯特地区为内陆核电厂选址预可研工程开展了《岩溶地质专项调查》和《岩土工程专项勘察》两个专题项目,为我国将来实施内陆地区核电厂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为积极响应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温泉大省的发展战略,七总队反应迅速,及时将地热资源勘查列为重点业务发展方向。先后在省内各地实施完成地热井勘查5口,成功率100%,单井井口出水温度最低52℃,最高达72℃,单口井出水量最低430吨/天,最高达2900吨/天。其中清镇市鸭池河地热井直流量达150吨/天,赫章县六曲河地热井自流量达2900吨/天,而赫章县六曲河地热井和丹寨县石桥地热井是在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和不利的高风险地热盲区取得成功的,填补了行业的技术空白。目前,七总队正在实施的地热井还有3口,有意向协议勘查的4~5口。根据市场和客户的需求,七总队还创造了地热井勘查的劳务技术承包、联合投资、风险共担和全风险承担四种合作勘查模式。高度灵活的经营方式,极大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地区、不同业主、不同需要的要求,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有效地争取了大量业务项目。
进入新时代,七总队又迈开了发挥比较优势进行差异化竞争的新步伐。“就目前大多数国有地勘单位而言,无论业务领域拓展得多宽,还是没有走出打工经济的窠臼,受地质勘查市场波动影响太大,经济发展的基础并不牢固。”伍守荣说,从2017年开始,他们开始谋划打造转型发展升级版,即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积极开拓有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实体经济项目。
一是事企合作、优势互补、双赢多赢。地勘单位以地质找矿技术优势与矿山企业的资源开采技术优势结合,开展勘查开发一体化紧密型合作。
二是紧紧抓住当前和今后国家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对清洁高效安全新能源的迫切需求,及时做好新能源的地质勘查和新能源运用技术的学习和使用推广。如自身成立或者通过与相关社会资金合作,组建浅层地温能资源开发公司,开展浅层低温能的地质勘查和开发项目,甚至建立新能源供应站,向社会提供冷暖气商业化供应业务。
三是利用地域、区域或资源优势,按照坚持保障职工群众根本利益、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开发商有合理利润三个原则,通过将地勘单位的老基地结合市场与社会需求,进行合理开发后,打造可持续发展项目,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