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怎么注册_砥砺奋进,地质调查这五年 ——十八大以来地质调查工作七大亮点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7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地质调查事业发展取得喜人成绩的一年。中国地质调查局以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功试采、长江经济带页岩气调查重大突破和雄安新区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等重要成果,向党的十九大献礼。
在1月23日召开的2018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研在工作报告中系统总结了十八大以来的地质调查工作。
王研表示,过去的五年是砥砺奋进的五年。五年来,地质调查工作取得丰硕成果,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对重大成果作出重要批示,给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功试采发来贺电;五年来,地质调查工作出现一系列积极变化,地质调查和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科研条件进一步改善,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管理机制进一步理顺,地质文化进一步丰富,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新型地质调查局的信心进一步增强。
低碳清洁能源调查成果丰硕
五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将保障能源资源安全作为首要职责,精心实施了重大科技攻坚战,实现新区新层系新类型能源调查的新突破。
一是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取得历史性成就。南海北部发现两个超千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初步完成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评价。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创造了持续产气时间最长、产气总量最大的世界纪录,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发来贺电。
二是长江经济带页岩气调查取得重大突破。长江上游贵州遵义安页1井钻获日产10.22万立方米的高产工业气流;长江中游湖北宜昌鄂宜页1井、鄂阳页1井均钻获高产工业气流,被院士专家们评价为具有历史性、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长江下游安徽宣城页岩气勘查取得重要发现,实现页岩气调查从长江上游向中、下游的战略拓展。
三是常规油气调查在新区新层系取得重大进展。新疆温宿新温地1井钻获日产超40立方米的高产工业油流,为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查开辟了新区新层系。突泉盆地突参1井钻获轻质原油,阜新盆地首次钻获高产工业油流,有望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新资源。
四是页岩油、煤层气等其他能源调查取得重要进展。贵州六盘水杨煤参1井、四川宜宾川高参1井均钻获煤层气高产工业气流,最高日产气为8307立方米。与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共同组织,在青海共和盆地钻获236℃高温优质干热岩体,取得我国干热岩勘查重要突破。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成效明显
五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以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为价值追求,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一是服务精准脱贫攻坚战。在江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市、县)国土资源部门和地勘单位支持配合下,深入赣南和乌蒙山等贫困地区,逐县对接需求,精准实施“订单式”地质调查项目,走出一条“地质调查+”特色扶贫之路。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圈定绿色富硒土地1084万亩,指导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7个,支撑调整富硒农产品种植面积 800万亩,使1500 万贫困群众受益,助力支撑150万人脱贫。在乌蒙山、沂蒙山、太行山、赣南、陕甘宁等地区,完成探采结合井1400余眼,解决300多万人饮水困难。在赣南钻获多处富锂、富锶的天然优质饮用矿泉水,带动地方矿泉水产业发展。支撑石漠化治理成效明显,在广西马山县形成可推广的荒山变绿洲“弄拉模式”。支撑贫困地区完成1处世界级、1处国家级和8处省级地质公园申报,有力地促进了贫困地区旅游产业发展。
二是服务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紧密围绕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保护需求,编制《京津冀地区国土资源与环境地质图集》、《长江经济带国土资源与重大地质问题图集》和《粤港澳大湾区海岸带自然资源与环境图集》,提供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使用。试点开展了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主动支持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成都天府新区等地区的规划建设。与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合作,开展了皖江经济带综合地质调查,为其产业发展规划提供支撑。
三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与“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合作,完成1∶100万到1∶5万地质地球化学填图近千万平方千米。编制了“一带一路”能源资源系列图集,呈送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有关部门参阅。充实完善了全球矿产资源信息系统,五年累计为400多家单位、4000多人次提供信息服务,直接引导50余家矿业企业到境外投资,登记矿权80余处。累计举办地质矿产类国际培训班85期,为90个国家培训2200多名地学人才,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学合作与交流。
四是服务海洋强国战略。落实政府间合作协议,完成海上共同开发区块内钻探工作,首次发现新类型油气藏,开展了中越海上共同考察和项目合作。全面完成我国管辖海域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对南海海底245个大中型地理实体的命名获国务院批准,强化了国家权益表达。会同广西、海南、广东、福建、山东等沿海11个省(市、区)国土资源部门和地勘单位,编制了中国海岸带地质调查报告和资源环境图集,为沿海地区国土资源管理和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有效服务。
支撑国土资源中心工作主动有力
五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以支撑国土资源中心工作为己任,着力提升地质调查支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有力支撑国土资源领域“十三五”规划编制。支撑部完成国务院印发的《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20年)》和《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的编制,完成地热开发利用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找矿突破行动第三阶段总体方案。各省(市、区)地调院、环境监测总站有力支撑了省级国土资源领域的规划编制和研究。
二是有效支撑自然资源管理和改革。支撑国家油气勘查开发体制改革,向部提交新疆15个常规油气勘查区块和贵州正安等20个页岩气勘查区块及资料包。联合四川地调院、湖南环境监测总站、煤炭地质总局等30多家单位,完成全国矿山地质环境年度变化监测,监测结果已作为各省(市、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的重要依据。新完成耕地地球化学调查面积60多万平方千米,发布了《中国耕地地球化学调查报告(2015)》,调查成果广泛应用于全国及地方土地规划和土壤污染详查。浙江地调院支撑全省70个县(市、区)完成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和耕地建档工作。编制了中国地下水质量与污染调查报告,基本建成由2万个监测点组成的全国地下水监测工程。北京、河南、山东、福建、内蒙古、重庆等省(市、区)已启动省级地下水监测工程,建成省级监测点2213个。
三是有效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支撑31个省(市、区)基本建成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应急处置100余次重大地质灾害,形成了以陕西镇安“五化”模式和湖北“四位一体”、重庆“四重网格化”为代表的多种防治模式。近五年,年均因灾死亡失踪人数由1000人降至400人左右,湖北省实现10年无群死群伤地质灾害发生,李克强总理作出“成功经验值得推广”的重要批示。联合北京、天津、上海、山西等7省(市、区)环境监测总站,编制《全国地面沉降调查监测报告》,支撑了第四次全国地面沉降防治部际联席会议,获得11个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高度评价。支撑部完成《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加强地质灾害防治3年行动计划》编制。
四是完成全国首轮地质遗迹调查,共查明地质遗迹点6200余处。各省(市、区)地调院、环境监测总站积极推动本省地质旅游产业发展。贵州地调院参与全省旅游资源大普查,并为铜仁、兴义2个世界地质公园申报提供技术支撑。陕西地调院通过地质遗迹调查在汉中发现天坑群。福建地调院积极参加“生态示范省建设”,协助当地政府申报国家级和省级地质公园。
五是全面支撑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五年累计圈定找矿靶区2500多处,开辟西昆仑铅锌锰锂、大兴安岭中南段锡、东昆仑镍、皖东金、赣北钨铌钽锂、湘中-桂中锰等找矿新区;发现和评价了四川甲基卡锂矿、新疆黄羊山晶质石墨矿、青海夏日哈木镍矿、西藏山南错那洞铍矿等一批世界级矿床,拉动商业性勘查形成或扩大藏中铜矿、胶东金矿、黔东锰矿、新疆火烧云铅锌矿、赣北钨矿、柴达木盆地西部钾盐等一批大型资源基地,推动形成全国新的勘查开发格局雏形。支撑部完成天然气水合物新增为我国第173个矿种的申报工作。
六是促进城市地质工作大发展。会同相关省(市、区)国土资源部门和地勘单位,完成了环渤海、长三角、长株潭等10个重要城市群1∶25万地质环境调查,对我国19个城市群和337个地级以上城市地质资源环境进行了初步评价。支撑部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地质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城市地质调查规范》,召开全国城市地质工作会议,交流了北京、上海、成都、江苏等省(市)城市地质工作经验,发布全国城市地质调查总体方案,使城市地质调查工作驶入快车道。
地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迈出坚实步伐
五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把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摆在突出位置,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一是完成了地质科技创新总体布局。研究制定了中国地质调查“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科普规划和信息化建设三大规划,召开了中国地质调查科技创新大会暨纪念中国地质调查百年学术研讨会,确立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新型地质调查局目标,推出了百项理论、百项技术和百项成果,出台19个文件,促进和加强地质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
二是推进了“三深一土”科技创新工作。海洋六号完成第33航次南极科考和大洋科考任务,自主研制的“海马”号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成功投入使用。完成三颗光学卫星正样产品研制,提高了国产卫星遥感数据应用水平。国际地科联秘书处移址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落户中国,岩溶国际研究中心第二期建设协议续签。启动并实施了“化学地球”和“全球岩溶动力系统资源环境效应”两个国际大科学计划。
三是涌现了一批科技成果和高端人才。五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项,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5项,3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5人当选两院院士,其中高锐、杨经绥、侯增谦、毛景文是直属单位的科学家,王双明是陕西地调院的科学家。评选出卓越、杰出和优秀三级人才145名,打造了中国地质调查人才品牌。
四是改善了科技创新条件。李四光纪念馆、地科院京区科研基地全面建成,天津、西安、成都、青岛、广州、桂林、厦门等科研基地建设,在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得到快速推进。
五是完善了地质科技创新体系。充实加强地科院领导班子,组建深地探测中心,启动全国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建设。依托六个大区中心,联合区域内优势科技资源,推进六个区域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西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已在成都挂牌成立。推进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参与建设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六是出版了新一代地质志和矿产志。完成福建、海南、湖南、河北、宁夏、贵州、江西、陕西、辽宁、天津10个省(市、区)新一代中国区域地质志出版,完成中国矿产地质志矿产地名录卷、典型矿床总述卷、建材非金属卷、江西卷、陕西卷和新疆成矿系列图出版,加强了基础研究,促进了科技创新。
信息化建设和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迈上新台阶
五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将信息化建设与科技创新一同列为建设世界一流的新型地调局的核心驱动力,摆在优先发展位置。
一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较大发展。建成了覆盖全局的办公网、业务网、广域网和基于卫星通信的多级网络体系,实现数据采集、建库、处理、成果表达等覆盖地质调查全过程的数字化、集成化与标准化。研发基于云计算的地质调查智能空间技术,在阿尔金成矿带等项目中成功应用,探索建立了智能地质调查工作新模式。
二是地质资料数字化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幅提升。2015年,全面完成全国地质资料馆馆藏资料的数字化。解决地质资料脱密问题,实现1∶5万地质图件公开发布,被业界认为是“破冰之举”。五年共公开发布1∶5万区域地质图2600多幅、地质钻孔数据80多万个、岩芯扫描图像26万余米。
三是地质云1.0正式上线运行。全国陆域、海域1∶500万到1∶5万不同比例尺地质成果数据和全国重要地质钻孔、全国实物地质岩心等专题数据,实现在线查询、浏览和下载等服务。
国家地质调查工作体系基本形成
五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按照全面深化改革要求,推进地质调查运行机制改革。
一是改革中央地质调查项目运行机制。形成以局机关-大区项目办-承担单位为主线的三级项目管理体系和以计划-工程-项目为主线的三级业务推进体系,提高了管理效率。修订一批技术规范和预算标准,尤其是推进了1∶5万区调、矿调、环调技术标准的修订和试点。加强安全生产和保密工作,实现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
二是理顺地质调查预算管理关系。全面贯彻国家财政预算制度改革精神,将中央地质调查项目预算纳入部门预算,实现了常态化经费保障机制。2017年,配合财政部将原六个一级项目调整为八个,实现地质调查“计划”与财政一级项目的有机衔接。全面改进预算控制方式,加强和建实项目库,实现预算三年滚动管理。
三是初步构建新型中央与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关系。在“项目联系、业务指导”的基础上,强化了在科技创新、信息共享、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指导与合作,出台《关于加强对省级地质调查院和地质环境监测机构指导与合作的若干意见》,密切与地调院和环境监测总站的联系。2016年和2017年,共有江苏、陕西、湖北、浙江、河南、云南、甘肃、湖南8省的地调院和上海、内蒙古、贵州、河北、山东、甘肃、湖南、河南、安徽9省(市、区)的环境监测总站,因完成中央地质调查项目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绩突出,受到表扬。
四是形成多方合作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新机制。分别与京津冀三省(市)、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一带一路”6省(区)以及6所高校,建立工作协调联动机制。深化与海洋局、测绘局合作,建立数据资源共享机制。与广东省、中石油签署三方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采先导试验区建设。与浙江、安徽、新疆等省(区)人民政府建立中央与地方地质调查工作的联动机制,实现地调局与地方的需求、项目和成果“三对接”。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五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全面从严治党视为地质调查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
一是党的建设得到显著增强。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政治生态整治专项行动和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专项检查,增强了党员干部“四个意识”,强化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两个责任”落实,建立野外临时党支部和党小组,全面掌握干部职工“四态”,并督促各单位为职工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
二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初步形成压倒性态势。坚持以“八问”责任传导机制和“六个强力推进”为总抓手,以项目和资金管理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建立以目标责任制为核心的“两个责任”推进落实体系和廉政风险动态排查防控体系,廉政风险防控能力明显提升,正风肃纪高压态势基本形成。
三是传承和弘扬优秀地质文化。继承发扬“李四光精神”和“三光荣”传统,适时提出“责任、创新、合作、奉献、清廉”地质工作者核心价值观,丰富了新时代地质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