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在线注册_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这五年
承载着为国家寻找非常规油气的历史使命,2012年12月27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在北京挂牌成立。
5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业务发展、队伍建设、综合管理等全面推进,业务体系初步建立,队伍建设粗具规模,初步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
5年来,该中心累计完成货币工作量26.75亿元,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1:5万油气(页岩气)地质填图11300平方千米、野外地质路线调查9600千米、实测地质剖面640千米、二维地震测量5300千米、重磁电测量14700千米、化探测量1690千米、地质调查井和参数井100余口(累计进尺167700米)、地层含油气性测试4口井。
5年来,该中心紧紧围绕国家需求,以问题为导向,以理论创新为引领,以技术攻关为驱动,加强平台建设,科学部署、精心实施油气地质调查,在油气和页岩气等调查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成果获得中央领导以及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调局党组的充分肯定。
一大批重大成果不断涌现:黔北安页1井在滇黔桂地区实现天然气重大突破;湖北宜昌鄂阳页1井在我国最古老层系首获页岩气流;煤系气等非常规油气调查取得重要发现;青海木里首次在南祁连盆地取得油气和水合物发现;我国新区新层系油气地质调查取得多项重要突破;河南尉参1井开辟北方页岩气新区和新领域……
从今天开始,该中心将迈入新的征程。他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往开来,用党的十九大精神统领新时代油气调查工作。
从燧石取火到电子打火,人类经历了数千年。
《韩非子·五蠹》有记载:“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
这恐怕是人类最早使用能源的记载。恩格斯曾对这样的摩擦取火给了高度评价:“就世界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起火还是超过了蒸汽机。”这就是说,火,不仅在生活上促进了人类的文明,而且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上成为巨大的动力。
石油、天然气的发现和利用,使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得以彻底改变,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式几乎被其所左右。作为一种高效清洁能源,石油天然气是一个国家工业的血液,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对石油天然气的需求,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可以概括的。中国是一个以燃煤为主体能源的国家,但燃煤对环境的污染一直是引人诟病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放在突出地位,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石油天然气工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我国石油工业经过几代地质和石油人的艰苦努力,已经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油气资源工作体系,但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我国油气资源调查工作仍面临诸多问题。
中国地质调查局适时而为,申报成立一支公益性油气地质调查专业队伍。2012年12月27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在北京正式挂牌成立。
近些年来,随着美国等国家在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勘查方面的突破,这个号称将改变世界未来能源格局的新矿种,就已经引起了各国政治家们的高度重视。实际上,油气调查中心的成立,从一开始就承载了为国家寻找非常规油气的历史使命。
2017年6月,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党组书记钟自然(中)调研鄂阳页1井。
因使命而成立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永续发展的目标。十九大对生态文明建设又做了呼应。而由于我国能源资源具有“富煤、贫油、少气”特点,我国能源消耗以煤为主,且能源利用率低,专家预测,在本世纪前30年内,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构成中仍将占主体地位,这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我国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重任务。随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的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兴起,为了保护环境并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改变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加大油气资源调查,增加油气储量、产量,充分利用石油、天然气这种高效清洁的能源是必然的选择。
我国国土广袤,盆地类型多样,油气资源丰富,资源潜力较大;但油气勘探开发工作多数在松辽、渤海湾、四川、鄂尔多斯、柴达木、准噶尔、塔里木、南海北部、东海等工作程度较高的盆地,而对西藏、海域等新区工作程度极低,多年投入不足,基础地质研究程度较低,资源不落实。另一方面,由于油气区块分割,油气公司多限于自己区块内的勘查开发活动,对油气盆地的整体研究缺乏,工作程度差别较大。
我国已开发油田探明储量动用程度较高,油田综合含水率高,剩余经济可采储量较少,滚动勘探新增探明储量难度较大,且由于老油气区新领域、新层系、新类型勘探风险较大,勘探发现效果不明显,石油公司难以下决心加大勘探投资力度,油气储量、产量增加乏力。
资料显示,2011年我国的石油消费量4.7亿吨,进口量2.41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到56.7%,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也在上升,达到了22%。油气供需形势非常严峻,能源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油气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重要、最急缺的战略性矿产资源,过高的对外依存度,势必对于我国的石油供给形势及石油供应安全产生极大影响。因此,加快国内的油气特别是非常规油气的公益性调查工作势在必行。
但是,由于体制改革和结构性调整,从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结构来看,亦缺少一支专门从事全国油气资源基础性、战略性调查的专业队伍。而油气资源基础性、战略性地质调查,虽然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见效慢,但却是油气勘探开发前期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性地质工作,是取得油气勘探新发现和重大突破的重要前提,是大幅提高油气储量、产量的重要保证。
面对我国复杂的油气资源形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多次要求立足国内提高油气资源的保障能力。成立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主要目的就是组织实施中央政府负责的油气资源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油气资源勘查工作,为油气勘查开发提供靶区,促进油气企业增储增产,提高油气资源保障能力。
新成立的油气调查中心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的国家公益性地质事业单位,按照工作安排,主要职责是开展油气资源基础性地质调查评价、重点地区油气资源战略调查以及相关综合研究工作,开展油气资源调查评价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的研究与推广工作,承担相关技术规范与标准研制,开展相关国际合作与交流,为国家油气资源战略、规划、管理以及勘查开发提供基础支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油气地质基础信息资料和公益服务。
黔北安页1井在滇黔桂地区实现天然气重大突破。
煤层气调查取得重大突破。
油气调查中心物探队在新疆开展作业。
这五年的快速发展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切从零开始,这就是油气调查中心首先要面临的困局。众所周知,对于一个专业的科研单位,不同于一般单位招工,要在短期内笼络一批专业人才并非易事。
中心筹建组在筹备期间,克服资金不到位、办事人员少等困难,积极沟通和协商,对60余处办公房源进行了查看和优选,经上报中国地调局批准,将中心临时办公基地确定在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东小楼,一切工作井然有序地向前推进。
根据《关于成立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的批复》(中央编办复字〔2011〕256号),明确中心编制150人。中心根据组建方案,研究制订了人才引进工作方案,明确了引进的原则、方式和工作流程,经中国地调局同意,采取从部油气中心和资源所整体划转一部分,从石油公司等单位选调一部分,从社会上公开招聘一部分的办法,理清职责、严把进人关,在保证人才质量的前提下加速队伍建设进程。到2012年12月27日中心挂牌前,近70名职工到位,基本业务开始了正常运转。
根据中国地调局的统一安排,油气调查中心在筹建的同时,承担了“中国西部主要大型盆地碳酸盐岩油气资源调查评价”和“非常规能源矿产调查评价”2个计划项目,以及7个工作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初步编制完成了《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2012-2020年业务发展规划》、《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2012-2015年组建规划》、《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重大技术装备建设方案》(油气资源调查装备体系)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标准化工作方案》。同时,多次开展了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
2013年,是油气调查中心建设的“基础年”,初步完成顶层设计,按照“统筹谋划、找准位置、锁定目标、选好路径、获得突破”的思路,确立了“一年有模样,两年成规模,三年上水平”的阶段性建设目标;通过公开招聘迅速壮大人才队伍规模;研究制定业务发展、装备建设、基地建设、油气资源调查等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依托专业和人才优势,开展全盆地、跨区块、跨盆地的专业性研究,实现“全盆地研究、大背景工作”的业务发展思路。
经过一年的运转,油气调查中心严格按设计进度和工作部署推进各项工作,各项目运行良好,取得多项油气首次发现,在新区、新层系、新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在柴达木盆地侏罗系钻探发现3套良好的页岩气富气层段,开拓了我国西北地区陆相页岩气新领域。首次在青海祁连山地区钻探发现石油和天然气,开拓了油气勘探新区。首次在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构造带钻获重油,突破了山前构造带找油“禁区”。首次在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9层组发现页岩气富气层段,开拓了页岩气勘探新层系。
2014年,油气调查中心将其确立为“管理年”,将工作重心放在精细化管理上,不断完善风险防控体系,逐步推出了项目负责人遴选、报告内审、预算计划细化落实、部署和采购分体运行、业务决策广泛研讨、项目进展和预算执行跟踪、野外安全日报、成果效益与绩效分配挂钩、外协经费使用监督等九大内控机制,并对野外用车、样品测试实行合作单位清单制,从各个环节、各项流程加以规范,切实加强项目资金管理,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在业务推进方面,油气调查中心不断夯实业务基础,不断完善业务体系,加强创新驱动,并将2015年确立为“能力年”。油气调查中心围绕中国地调局党组重大部署,聚焦我国陆域能源矿产地质调查计划,北方瞄准新区域,南方主攻页岩气,以需求为导向,做好工程的整体设计和统筹谋划,合理设置目标任务,并做好层级分解,优先部署新区和外围油气调查、勘查,加大新层系探索,力避矿权区,不与企业争利,团结各方优势力量协同攻关;依托战略选区专项,大量投入实物工作量,获得好的找矿线索,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敢于布钻,先后实现多项油气调查重大发现和突破。
用科技创新引领油气调查工作,2016年,油气调查中心坚决贯彻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调局党组重大决策部署,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加强团队建设,狠抓成果,强化服务。能力建设有新提升,科技创新有大进展,油气调查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在支撑找矿突破、基础理论研究、服务部局工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得到中央领导和部局党组的充分肯定,取得“十三五”良好开局。
2017年,是油气调查中心的“科技创新推进年”和“能力建设深化年”,在业务上,坚持以科技创新为主导,抓好核心业务,夯实工作基础,落实工作责任,持续提升整体能力,向着“建成集油气调查、科学研究、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创新型油气调查机构”的长期发展目标不断迈进。
在队伍建设方面,油气调查野战军基本形成并具备较强作战能力。经过5年的发展,中心形成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主体的人员结构,拥有各类人才30余名,先后有9名职工获得局卓越、优秀、杰出人才称号,人才梯队基本形成。初步形成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油气调查队伍体系,包括:常规油气、页岩气、天然气水合物、非常规能源4个专业油气调查团队;综合研究、实验测试、地球物理数据处理3个科技支撑团队;1个地球物理勘查团队和1个油气资源数据公益服务团队。中心的一些人才不断在业内崭露头角,在某些领域让油田公司的大牌专家也刮目相看、交口称赞。
截至目前,油气调查中心业务发展、队伍建设、综合管理等全面推进,业务体系初步建立,队伍建设初具规模,初步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
油气调查成效斐然
随着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我国已步入能源消费大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第四大天然气消费国。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天然气短缺现象将更加凸显,油气供需紧张矛盾将更加突出。加快油气勘查找矿突破,提高油气供给自我保障能力,增强石油工业发展后劲,是地质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油气调查中心认真贯彻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定位,按照科技创新驱动、基础调查先行、战略选区突破、勘查示范引领四个层次,积极开展油气公益性地质调查,统筹规划部署十大计划之“陆域能源地质调查计划”,不断加强石油、天然气及页岩气、天然气水合物、页岩油等非常规油气的基础地质调查。5年来累计完成货币工作量26.75亿元,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1:5万油气(页岩气)地质填图11300平方千米、野外地质路线调查9600千米、实测地质剖面640千米、二维地震测量5300千米、重磁电测量14700千米、化探测量1690千米、地质调查井和参数井100余口(累计进尺167700米)、地层含油气性测试4口井。
——黔北安页1井在滇黔桂地区实现天然气重大突破。在黔北安场向斜油气有利区部署实施安页1井,在二叠系栖霞组、志留系石牛栏组钻遇四层天然气层。其中,石牛栏组含气层测试,稳产高产10.2万立方米/日。该井首次在南方志留系石牛栏组获得高产天然气流,并在志留系龙马溪组实现页岩气重要发现,该突破对带动南方复杂构造区常规油气和页岩气勘查开发具有重要引领作用。据初步估算,安页1井有利区天然气资源量近千亿方,有望成为新的大型气田。这项成果得到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批示。院士专家在对安页1井现场考察时认为,安页1井油气调查成果对于南方复杂地质构造区和贵州省油气勘查的意义是开天辟地的,圆了我国地质工作者和贵州人民60年来的油气梦,开辟了南方油气勘查开发新区、新层系、新类型。
——湖北宜昌鄂阳页1井在我国最古老层系首获页岩气流。湖北宜昌鄂阳页1井在寒武系牛蹄塘组、天河板组和震旦系陡山沱组、灯影组实现了“四层楼”式页岩气和天然气重大发现。陡山沱组直井压裂取得5460方/天产量,首获全球最古老页岩气流。水平井压裂作业总计压裂33段,首创压裂段数最多、单井和单段加砂量最大、平均砂液比最高等多项纪录,运用裂缝转项、前置液氮、微地震监测等高新技术,开创以自主决策为主、专家跟踪指导、多专业协同攻坚的大型工程运行管理模式。目前正对寒武系牛蹄塘组实施水平井压裂排采,为创建宜昌页岩气勘探开发示范区奠定坚实基础。
——煤系气等非常规油气调查取得重要发现。在四川南部、贵州六盘水、新疆准南、黑龙江鸡西等新区钻遇多套高煤系气含气层段。其中,在六盘水部署实施的杨煤参1井获气5011方/日,四川南部川高参1井8248方/日,黑龙江鸡西鸡煤参1井2239方/日,均远超800立方米/天工业标准,创西南地区煤层气直井单井日产量新高和稳产日产气量新高。以煤系气(煤层气、页岩气、致密砂岩气)为勘查、评价对象,大幅拓展了传统“煤层气”的勘查领域,极大地提高了资源经济价值,对煤系气综合勘查开发具有重要引领作用。松辽盆地西斜坡5口油砂调查井钻获高品质油砂矿层,柴达木盆地北缘冷湖4号地区2口井钻遇油砂层。柴北缘2口油页岩调查井钻获油页岩,含油率最高7.24%。
——青海木里首次在南祁连盆地取得油气和水合物发现。开展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调查,提出“气源、运移与冻土”耦合三位一体成藏模式,在南祁连盆地木里坳陷部署实施的DK-9井在侏罗系砂岩中钻遇8米厚轻质油层,DK-10井在侏罗系砂岩中首次钻遇天然气,预示着南祁连盆地群具有良好油气勘探前景。2016年,祁连山木里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成功实施“山”字型水平对接井,连续试采23天,累计采出天然气1078立方米,为世界上首次水平对接井试采天然气水合物。
——我国新区新层系油气地质调查取得多项重要突破。在陕北实施宜参1井,拓展鄂尔多斯东南部油气勘查新区,揭示了该区较好风化壳储层,储层试气获无阻流量3.7万立方米/日,实现该区奥陶系碳酸盐岩领域油气调查重要突破。在西藏实施旺1井、旺2井,旺1井发现油气显示87.9米/28层,旺2井发现油气显示88.5米/23层,经射孔后泵抽测试,计量罐面见大量原油,展示良好的勘探前景,对促进西藏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在内蒙古实施突参1井,中侏罗统万宝组17米厚的层段获得重要油气显示,测试获得轻质原油,取得大庆外围厚层火山岩覆盖下油气勘查发现。
——河南尉参1井开辟北方页岩气新区和新领域。在南华北盆地开封坳陷太康隆起西部上古生界部署实施了尉参1井,在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油气显示活跃,发现气测异常69段;泥页岩发育,累计厚度454米,现场解析页岩气含量介于0.2-2.86立方米/吨,甲烷达95%以上,点火连续燃烧且火焰稳定,实现南华北盆地上古生界重要油气发现。
5年来,油气调查中心紧紧围绕国家需求,以问题为导向,以理论创新为引领,以技术攻关为驱动,加强平台建设,科学部署、精心实施油气地质调查,在油气和页岩气等调查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成果获得中央领导以及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调局党组的充分肯定。
不忘初心,继往开来
成立5年来,作为我国唯一的公益性油气资源调查专业队伍,油气调查中心在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公益性油气地质调查工作定位,全力支撑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精心服务国土资源中心工作,讲政治守规矩、只争朝夕、克难奋进,在几届领导班子和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精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服务“一带一路”和“脱贫攻坚”等国家战略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即将到来的2018年,油气调查中心将迈入新的征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往开来,用党的十九大精神统领新时代油气调查工作。
全面坚持5年积累的成功经验。坚决把规矩和纪律挺在前面,坚决贯彻落实部局党组重大决策部署,严肃落实,有力执行。坚决围绕国家能源资源重大战略需求、部局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需求和社会公众服务需求,部署开展油气调查工作。坚决把科技创新作为破解油气资源环境问题和理论、技术问题,提升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的主要动力,以创新支撑、改造、引领油气地质调查工作,促进管理和队伍的发展。坚决紧扣公益性油气调查职责定位,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坚决抓严抓细抓实规范管理,扎紧制度笼子,防范各类风险,保障运转。
全面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调局党组重大战略部署。按照“向地球深部进军”、实施“三深一土”战略的要求,担负起深部油气调查攻关的新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依靠科技创新,提升能力,扎实推进公益性油气调查与研究,向大型盆地、向深层进军,努力推动陆域能源资源调查取得新突破,推动油气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努力开创油气调查事业崭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