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怎么注册_碳中和将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
从2020年9月的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到不久前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半年间,“碳中和”从一个陌生的专业词语成为高频热词。近日,由科技部组织召开的以“碳中和的科技创新路径选择”为主题的第S60次香山科学会议对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进行了深入探讨。
杏鑫怎么注册_江苏省地质调查院2016年工作亮点采撷 以地质调查成果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为贯彻落实钟自然局长在全国省(区、市)地质调查院和全国地质环境监测系统科技创新研讨会上的讲话精神,建立新型局院(站)合作关系,引导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机构和行业院校地质调查单位不断加强能力建设,更好地支撑服务国家和地方国土资源中心工作,促进地质调查事业向世界一流迈进,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开展了2016年度省级地质调查院、省级地质环境监测机构、承担国家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的行业地勘单位和院校下设的地调院的评优工作,并决定对工作成绩突出的机构进行表彰并授予“先进单位”称号。 经评定,共有12家单位获评先进。其中包括,江苏省地质调查院、浙江省地质调查院、云南省地质调查院、湖南省地质调查院、甘肃省地质调查院等省级地质调查院;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河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等省级地质环境监测机构;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等行业地勘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院等院校地调院。在2017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上,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李海清宣读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对这些机构进行表彰并授予“先进单位”的决定。 那么,上述单位是如何以地质调查工作支撑中央与地方公益性地质工作,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呢?从本期开始,本报开辟“全国优秀地质调查、地质环境监测机构巡礼”专栏,对这些机构进行全面报道,敬请关注。 2016年,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按照“顺应国家部署、服务社会需求、培育创新业务”的发展战略,积极为江苏省政府、省国土资源厅及省内各市县地方政府、地方国土资源部门中心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该院围绕各级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资源管理需要,积极配合,主动服务,共承担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政策研究等项目73项,在生态文明建设、国土资源规划、监督、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地质灾害防治、地质资料以及地质信息化服务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发挥了重要作用,成效显著。 在支撑服务地方国土资源中心工作方面,该院主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承担了“江苏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对策研究”课题,凝练出的江苏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决策咨询建议得到江苏省省长石泰峰的亲笔批示;推动江苏省国土(耕地)生态地质环境监测工作连续3年成为江苏省省委、省政府和江苏省国土资源厅重点工作任务;以地质环境监测支撑防灾减灾,全省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成功预报地质险情17起、灾情6起;成功处置江苏省纪委大院北侧滑坡隐患、栖霞区笆斗山滑坡等突发地质灾害灾(险)情;积极协助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做好地质灾害培训及社会舆情解释工作,缓解舆情压力;完成江苏省及8市5县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十三五”国土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等编制。 在实施中央公益性地调项目、服务国家及地方经济建设方面,该院严格规范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网管理,完成江苏省50个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站点的运行维护,保证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网的正常运行。同时,该院建立全省地质环境数据中心,完成地质灾害、地质环境监测信息系统整合升级,实现地质环境监测、气象等数据实时传输,为地下水监测、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提供数据支撑;支撑江苏省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建立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平台,实现地灾气象数据“一张图”发布、管理及决策;支撑地灾气象风险预警业务移动办公需求,受到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及市局相关领导和部门的高度认可,已在无锡、镇江、连云港市国土资源局推广应用。 该院还设计并建成了国内首个基岩潜山型地裂缝成因机理物理模型实验系统;研发地裂缝分布式光纤监测系统,实时把握地裂缝变化的时空动态特征。
杏鑫注册链接_“红背包暖心行动”演绎人间真情 湖南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小记
2016年7月4日清晨6时50分许,一场百年难遇的泥石流从海拔近800米的山顶呼啸而至,仅2分多钟就抵达半山腰的汨罗市川山坪镇玉池山村陈家组,冲垮11栋房屋,淤泥深达2米多……不久前,记者来到该组,看到泥石流滚下的痕迹、造成的损害仍清晰可见,当初的威力可想而知,所幸560多名村民转移及时,无一遇难。 “好惊险啊!我们刚转移完不到10分钟,泥石流就来了。”玉池山村党支部书记陈海波告诉记者,“多亏了国土资源部门的培训和预警,让我们预见了泥石流的即将发生。” 汛前省级大排查 3月6日,湖南2017年度省级地质灾害汛前排查和检查全面启动。 每年3月底到9月底是湖南的汛期,也是全省地质灾害的高发期。开展汛前地质灾害排查是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 据悉,此次排查和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2017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准备情况;现场排查大型及以上地质灾害隐患情况、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项目实施和进展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根据安排,在县(市、区)全面排查辖区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的基础上,市(州)负责对辖区威胁5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排查,省级负责对全省威胁100人以上、险情重大、拟列入2017年度省级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排查;教育、住房与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国资、安监、旅游、铁路、电力、通信等部门负责职责范围内的地质灾害排查。 “今年巡查应用了新技术应用,无人机的上帝视角:有矿山恢复治理的对比,有公路边的护坡治理,有老百姓房后治理工程,非常直观清晰。”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办公室主任曾令科表示。 同时,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还制作了200多幅1∶1000~1∶2000比例尺、空间分辨率0.2~0.5米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正射影像图,为排查检查提供了充分的影像数据支持。采用如此高分辨率的航天航空遥感影像辅助地质灾害排查,在湖南尚属首次。 红背包在行动 与排查组同行的还有一些社会志愿者,大家都背着红背包,带队的还举着红旗。为做好2017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本月启动了2017年度省级地质灾害汛前排查和检查工作,并首次开展湖南地质灾害防治红背包暖心行动,开设红背包志愿者体验营,广邀社会志愿者和媒体代表参加。体验营内容包括:学习地灾急救知识,跟随专业人员前往湖南省地灾隐患点,参与湖南省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活动,通过“体验日记”的方式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工作,进而提升全社会防灾、避灾意识。目前,已确定走访汨罗、古丈、汝城3个县市,汨罗是第一站。 3月9日下午,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汛前地灾隐患排查队来到汨罗市川山坪镇桥坪村大元组。带组巡查的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戴长华铺开一张该村全景图,向镇上、村组及当地国土资源部门的工作人员分析、提醒要重点盯防哪些地方。 “我这个组本周巡查岳阳市,下周是湘潭市。两市共31处地灾隐患点,我们都要一一查看。”第二天,戴长华在川山坪镇对地质灾害测防人员和各村负责人进行了集中培训,普及怎么识灾、怎么避灾——“泉水变混了,山上流下的水由黄转黑,鸡飞狗跳等等,都是泥石流的预兆。”“到下雨天,要多留意观察房前屋后。”“下雨经过易滑坡路段,驾驶人要注意观察,谨慎过。” 据介绍,湖南是全国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重点省份。尽管该省去年汛期降雨量和地质灾害发生的数量为近8年来最多,但因灾死亡率为近8年来最低,没有发生群死群伤事件。究其原因,该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什么是红背包 红背包是借鉴红丝带、红十字等通用国际符号,在全国率先创造的一种用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宣传用的视觉象征,以此来警示、呼吁全社会更加珍惜生命安全,防范地质灾害。通过2~3年努力,逐渐在全社会形成以红背包为独特标识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标识。 作为一种独特的视觉象征,红背包选择代表生机、激情和鲜血的红色作为背包的颜色,表达了警示、感恩、鼓励、关怀和爱,也象征全社会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支持。同时,作为物质实体,红背包也是地灾防治工作的装备包,分为两种:一种是配备给专业地灾群测群防员使用的,包括手电筒、钢卷尺、雨衣、口哨、应急记录本、群测群防手持终端等;一种是普通家用常备的,包括手电筒、口哨、水壶、救生绳、地灾宣传及自救小册子等。 “‘红背包行动’是融入我省地质灾害防治巡查工作中的一项特殊的宣传行动,并逐步成为全民皆可参与的公益活动,可全面提高老百姓识灾、防灾、避灾意识,打造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湖南标签’。”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宣传中心负责人表示。
杏鑫注册链接_地调局发展中心赴宁夏地质局调研 携手共建中-阿地学合作研究中心
中国地调局发展中心主任徐勇一行6人近日到宁夏地质局调研,就中国-阿拉伯国家地学合作研究中心(中-阿地学中心)和宁夏地质“云数据”建设工作开展交流研讨。 中-阿地学中心作为中国地调局与省级地勘单位共建的第一个境外业务中心,由宁夏地质局与发展中心共建。为落实局党组部署,中国地调局科外部、发展中心和宁夏地质局就该中心的建设方案进行过多次商讨,并成立了筹备小组,初步编写了中国-阿拉伯国家地质调查合作成果报告。 徐勇在调研时表示,建实建强中-阿地学中心,要全面谋划,积极拓展业务方向。双方就中心名称、中心定位、业务范围、2017年度重点工作及编制建设方案等进行了深入研讨。 调研组还实地参观了宁夏遥感测绘勘查院,听取了宁夏地质“云数据”、宁夏高分中心和无人机创新团队的建设情况。双方就与阿拉伯国家开展卫星应用推广合作、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交换了意见。
杏鑫登录注册_发展中心和青岛所共同举办数字地质调查培训班 推广使用开放式通用数据采集模块
中国地调局发展中心和青岛所近日共同举办了数字地质调查培训班,助力各项目组在野外更便捷地使用开放式通用数据采集模块,为后期数字调查技术在海岸带综合调查、矿产资源基地综合调查等领域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此次培训系统讲授了智能地质调查体系与数字填图核心技术方法,地质调查野外数据采集、处理、成图、建库等数字化技术流程。技术研发团队针对进一步应用需求、下一步的软件完善计划等与各应用单位进行了深入研讨。学员们实际操作了开放式通用数据采集模块。 据了解,数字地质调查现已全面支持基础地质调查、地质矿产调查和勘查全流程信息化。为推进数字地质调查技术在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水文地质调查、工程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地质地貌调查、地质遗迹调查以及土壤地球化学调查等综合调查领域的应用,发展中心智能地质调查开发与推广二级项目组紧密结合相关工程和项目的需求,在数字地质调查PRB模式的基础上,扩展形成了开放式通用数据采集与集成技术方法。 该技术方法通过对“空间+属性”的PRB采集模式的约束和扩展、公共通用机制与专业通用机制相结合的方式,提供灵活的专业数据项配置和管理界面,将采集类型由传统的文本数字延伸至多媒体、表格等形式,很好地支持了各专业野外数据采集的个性需要。支撑该技术方法的采集模块现已集成到数字地质调查系统中,很好地满足了各项目的需要。
杏鑫注册链接_内外合力 转型升级——中国有色地勘行业发展启示
2016年,部分金属价格虽较上年有所上升,但矿业经济整体低迷的总趋势并未得到多大改善。在这种大背景下,有色地勘单位整体经济形势呈现的也是与之相适应的小步慢跑特点。这是记者从3月30日~4月1日召开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地质矿产分会2017年秘书长工作会议上了解到的。 行业现状:经济发展小步慢跑 据有色地质矿产分会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国有色地勘单位完成经济总收入285.86亿元,比2015年增加0.20%;实现利润9.23亿元,比2015年减少2.43%。作为地勘单位主营收入的财政资金安排的地质项目经费下降趋势明显,其中,中央财政渠道获得的地质项目费用2.96亿元,比2015年减少16.85%;地方财政渠道获得的地质项目费用10.97亿元,比2015年减少15.22%。 在主营收入渠道变窄的情况下,有色地勘单位如何实现经济发展小步慢跑?答案就是转型升级。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有色地勘单位多种经营收入为230.33亿元,比2015年增加1.97%。其中,社会资金投资开展的地质工作收入为33.03亿元,比2015年减少8.08%;采掘业收入为27.37亿元,比2015年增加3.01%;建筑施工业完成收入97.27亿元,比2015年增加10.42%;其他产业收入71.65亿元,比2015年减少5.21%。 民生地质: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这一变化,既是有色地勘行业面临矿业经济持续低迷形势自觉选择的结果,也是地质矿产分会全力助推的结果。 自2015年全国有色地勘行业第一届民生地质勘察成果交流会后,全国有色地勘行业形成了大力开拓民生地质工作的新局面。 拥有民生地质工作技术和市场优势的单位,主动充当起了系统内有意开展相关业务兄弟单位的“师傅”,以项目为平台进行技术培训,共同开拓市场。如地下管线探测是辽宁有色的一大特色民生地质业务。近年来,恰逢国家大力推进城市管廊建设,相关业务量逐年大幅上升。抓住这一大好机遇,辽宁有色以多个项目为平台,为青海有色培训了一批地下管线探测的专业队伍。 根据自身特点大力发展民生地质,是有色地勘行业转型升级的又一特色。 以首届有色民生地质勘察成果交流会承办单位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为例,2015年初,新一届领导班子组成后,面对矿产勘查持续下滑的新形势,变坐等式经营模式为“走出去”经营模式,先后深入各地(州、市)了解地质工作需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给贵州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及时拓展有技术优势的浅层地温能业务,并与中国地质调查局浅层地温能技术应用与推广中心建立联系,成为其在贵州的分中心,推动全省浅层地温能资源开发利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为解决省内旅游业配套不健全的现状,在多个国家级贫困县及岩溶地区打出了地热水井,在为这些国家级贫困县打造出脱贫致富造血机的同时,也在市场中切中了属于自己的一块蛋糕。 优惠政策:为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支持 作为队伍、市场均在天津以外的天津华北有色地质勘查局,早在2015年就制订了自己的转型升级三年规划,2016年实现总收入18亿元、利润1亿多元。其中,民生地质的贡献率达到了1/3。西北有色地勘局围绕地质专业技术优势做深做透,在黄金产业上形成了由探、采、冶到加工全产业链条。由他们生产的秦金品牌,已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在这次会议上,与会者达成共识——地勘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但要顺利完成转型升级,除了调动起内生动能,还需要诸多助力。他们呼吁,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政府既要强调“改”也要强调“解”,即在强调改革的总体要求下,还要重视行业共性问题、实际困难的解决办法,探索通过政策措施提升地勘单位、国有矿山企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如制订适合行业特点的绩效工资考核管理办法,提高干部职工积极投身转型升级的积极性,为地质矿产行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支持。此外,与会者表示,希望行业协会根据新形势准确定位,加大行业服务力度。
杏鑫注册链接_地质大数据工作模式将创新地调流程
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主流程信息化创新团队近日应邀在“第七届大数据世界论坛”(BDWF 2017)上做报告,介绍由其研究与推广应用的“地质调查智能空间成果——地质大数据创新地质调查工作模式”。该团队负责人还作为嘉宾参加了圆桌讨论。 该团队经过近一年的深化研究,以突显地质大数据价值、数据驱动精准地质调查为主线,根据地质大数据的特点,集成了Mahout、Stanford NLP、SparkML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方法,重点开展了地质大数据非结构数据(定性数据)、地质空间数据(定量数据)挖掘的研究与应用,最终形成“地质大数据创新地质调查工作模式”成果,并在两个成矿带进行了实际应用。初步研究表明,面对海量碎片化非结构化数据、海量空间数据的挖掘,该模式能更加精确地梳理存在的问题,更加精准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更加精细地得到研究问题的信息,充分体现了大数据技术驱动地质调查从数字空间走向智能空间的发展趋势。 同时,新一代数据密集型工作模式将重造传统地质调查流程:大数据技术使传统地质调查从开始就直接挖掘反映物理实在的数据世界,使传统的地质调查工作流程进入了以数据挖掘为起点的工作模式;基于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构成的智能空间地质云使地质人员在野外从传统“单兵”转为借助地质云“端”,地质感知与认知服务能力取得突破,形成新一代地质调查云工作模式;数据挖掘融入整个地质调查过程,“人脑+电脑”工作模式将逐渐发展为“电脑+人脑”工作模式。 据悉,大数据世界论坛是创办最早、内容最专业、受众最精准的年度大数据重磅盛会。本届论坛由大数据联盟和沃赛思传媒主办,以“数据驱动业务转型,分析激发商业变革”为主题,全面覆盖对大数据分析技术与解决方案有巨大需求的重点行业与企业。论坛还邀请了产业链各环节的专业人士共同交流大数据领域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
杏鑫登录注册_擦亮艰苦奋斗的精神名片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文化建设侧记
2017年8月27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女大学生牛笛,作为第十三届全运会群众比赛项目中获得金牌的运动员代表,参加了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和体育系统先进表彰大会,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作为地学特色行业大学,在近65年的办学历程中,无论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还是文化建设中,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遵循“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不断擦亮艰苦奋斗的精神名片。 艰苦奋斗精神内化于校风学风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过长期的学科积淀,形成了富有地学智慧和文化特色的大学精神,即艰苦奋斗精神。艰苦奋斗是该校的优良传统和办学治校法宝,也是校风学风的真实写照。 随着该校教育事业和校园文化的不断发展,艰苦奋斗精神思想内涵也在不断发展。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表现为争当“建设时期的游击队员”的豪迈气质,到七八十年代体现“艰苦奋斗为荣,找矿勘探为荣,献身地质事业为荣”的“三光荣”精神,再到90年代的“热爱地质科学、献身地质事业”的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精神作为大学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学子,成为激发一代代地大人自强不息、努力奋进、立志成才的精神源泉。 地学类专业的特色,决定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该校的大学生、研究生,常年跟随老师到新疆、西藏、青海、甘肃、青海等艰苦的野外环境中,从事地质科学研究。在野外从事研究工作,不仅训练了学生专业水平与研究方面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克服困难、敢于拼搏、艰苦奋斗的意志力。 艰苦奋斗精神体现于校园景观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艰苦奋斗精神,深深根植于地球科学和地学文化之中,也源于地学教育中的人文内涵。以地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基色,把“地质元素”融入大学文化建设,能够直观形象地呈现学校的精神风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 校园的标志性文化景观,是大学精神的外在集中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历史传承的重要载体。近年来,该校先后建成了勘探队员雕像、化石林、院士长廊、博物馆、四重门、校训碑等文化景观。如,树立在学校图书馆前的地质勘探队员雕像,不仅是老一辈地质工作者的缩影,还是艰苦奋斗教风学风的艺术表达,呼唤着新一代地质人早日学成、在奉献中追寻生命的真谛。 位于该校东区中心位置的院士长廊,集中展现着该校校友、在该校工作过和正在该校工作的两院院士画像。两院院士不仅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也是该校艰苦奋斗校风学风的典型与楷模。学生经过这里,都会停下脚步,感悟艰苦奋斗之于成长、成才的关系。 艰苦奋斗精神呈现于体育文化 艰苦奋斗精神,不仅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学学科中得到呈现,在体育文化中也到彰显。登山、攀岩、野外生存体验等,长期以来成为该校特色文化的组成部分。大学生攀岩训练馆,是亚洲最大的室内攀岩馆,每年到攀岩馆参加训练的学生人数达5000人次,这里是学生磨练意志、勇攀高峰、培养艰苦奋斗精神的运动平台。而户外拓展运动训练基地,由国家登山协会和该校联合建立,设有23个高低空拓展运动项目,每年有学生近1000人次参与训练,这里是培育大学生挑战自我勇气的“舞台”。 在体育文化运动方面,该校有着光荣而骄傲的历史。自1958年成立我国第一个业余登山队,先后和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生登山队,攀登了6000米以上的高峰近10座。就是凭着艰苦奋斗精神,为国家培养了王富洲、李致新、王勇峰、次洛等一大批登山健将。 从2012年到2016年年底,该校师生将艰苦奋斗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实施了“7+2”登山科考活动。所谓“7+2”,是指世界七大洲最高峰和南、北两极极点,代表着极限探险的至高境界。在登山科考队队长董范教授的带领下,登山科考活动历时1756天,行程12万多千米,成功登顶亚洲珠穆朗玛峰、欧洲厄尔布鲁士峰、非洲乞力马扎罗山、澳洲科休斯科峰、南美洲阿空加瓜峰、北美麦金利峰,并成功徒步北极点、南极点。 艰苦奋斗精神彰显于文艺活动 从客观上讲,地学事业是艰苦的事业,更是充满激情与豪迈的事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文艺活动中,围绕艰苦奋斗精神,不断挖掘时代寓意,用文学与艺术的形式,进行生动鲜活的演绎。 近年来,该校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池际尚教授生前带领学生在野外从事地质科研的事迹,分别创作音乐舞台剧《雪莲花开》和音乐交响诗《我常怀念她》,在武汉、北京、上海等地进行多场演出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此外,该校教师围绕地学题材和艰苦奋斗精神,创作的文学剧本《祁连山魂》,2017年获得全国首届大地文学奖。 文艺活动中充分彰显艰苦奋斗的精神,不仅传递思想的正能量,还宣扬了艰苦奋斗精神在当代的生命力。 艰苦奋斗精神扎根于学生心灵 艰苦奋斗精神不仅在文化建设中得到生动呈现,在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都得了体现。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中,老师在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时,将艰苦奋斗精神纳入到教学范畴体系和理想信念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结合。 每年暑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近百个社会实践团队,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奔赴祖国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比如“山中花儿”爱心助学团队,从2005年起,连续12年到广西,给贫困山村小学的孩子义务补习功课。一届一届的大学生,利用暑期休息时间,告别大城市,本着吃苦与奉献的态度,给山村的孩子上课。该团队由最开始的一个支教点——广西靖西县吞盘乡岩奉小学,发展到10余个支教点。至今“山中花儿”助学团队已派出暑期活动志愿者600余名,资助金额达25万余元,受助学生300余人次。 为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意志,该校对全校一、二年级学生实行早操制度。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要求学生从事体育锻炼。为了将早操作为制度延续下来,出操考勤和大学生综合测评结合在一起。这项制度的长期坚持,使大学生养成了勤勉、准时的学习生活习惯。 该校大力倡导的艰苦奋斗精神,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已经深深内化到广大学生的思想与行动中。艰苦奋斗精神作为中华传统美德,与这所大学的文化气质、文化追求气脉相通,在今后的大学文化的建设中,将继续擦亮这张精神名片。
杏鑫登录注册_筑牢地质灾害防治根基 ——中国地质调查局服务防灾减灾纪实
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复杂、系统、长期的工作,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与国家重大战略安全实施密不可分,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相连,做好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重在凝心聚力、奋发进取,重在开拓创新、求真务实。 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要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 切实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水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受威胁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灾害隐患多、分布广、防范难度大,特别是近年来受极端天气、地震、工程建设等因素影响,地质灾害多发、频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相继出台了《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实施了《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和《全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按照国土资源部的统一部署,开展了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评价,部署实施了监测预警工程,不断完善了“四大体系”建设,提高基层防灾能力,为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力支撑了国家重大工程区建设、城镇规划、脱贫攻坚和生态文明建设。 推进科技创新 引领调查监测 目前,全国已完成1333个县(市、区)的1∶5万详细调查和1.2万处隐患点的勘查,基本查明了全国地质灾害现状。 2013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开展了新一阶段地质灾害调查示范,为解决调查不准、规律认识不清和风险评价不系统等问题,在乌蒙山区、武陵山区、吕梁山区、渝东北山区等开展1∶5万地质灾害调查,完成面积2.98万平方千米,形成了查条件、识灾害、评风险、重服务“四步走”的调查思路,初步建立了不同地区地质灾害成灾模式,编制了示范性成果图件和调查规范,完善了全国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并以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为试点,实现了“全国-省-市-县”四级更新联动,创新服务产品内容和表达形式,编制了通俗、直观的“地质灾害警示及避险图”和三维可视化风险评估产品。 在三峡库区、哀牢山区等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中国地质调查局建立了专业监测站(点)近3000个,建设完善了国家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研究示范基地10处。截至2016年,全国31个省(区、市)、323个市(地、州)、1880个县(市、区)均已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在全国层面共发布预警信息192条,在中央电视台发布33次,在信息网、手机报、微信、微博等发布103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在陕西镇安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与示范,中国地质调查局形成了“行政管理层级化、监测手段多样化、数据采集智能化、预警预报及时化和信息服务一体化”的“五化模式”,提高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通过在四川青川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警试验区建设,结合雷达反演降雨监测与预报等技术,预警产品范围提高到了以乡镇或行政村为单元,实现了6小时、3小时、1小时动态发布,提升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精细化水平。 在技术方法方面,中国地质调查局还探索构建了由微型无人机、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和云平台组成的地质灾害调查“新三大件”,引入“二维码”技术,编制地质灾害“身份证”;同时,将机载雷达、InSAR、岩体三维不接触测量、红外探测、地震映像和声波测试等技术应用于地质灾害调查,探索形成了从隐患区判定到裂缝、潜在滑面探测的全方位、多手段调查技术方法体系;成功研发了全孔连续测斜仪、地质灾害快速监测系统、激光测距仪等技术,形成了一套监测手段多样化、定量化和经济实用的群测群防监测技术方法体系。 在地质灾害应急救灾上,中国地质调查局圆满完成了四川芦山地震、云南鲁甸地震、九寨沟地震、陕西山阳滑坡、深圳光明新区滑坡、浙江丽水滑坡、四川茂县滑坡等50多起重大地质灾害应急任务,有效避免了二次灾害造成人员伤亡。 构建防治体系 加强联防联控 2013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开展了全国地面沉降地裂缝地质调查与监测工作,基本查明了地面沉降、地裂缝基本状况。 调查发现,我国地面沉降主要发生在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汾渭盆地、珠江三角洲、东北平原、淮河平原、江汉平原、滨海平原等,其中以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汾渭盆地3个地区最为发育。据统计,全国目前已有21个省(市)102个地级以上城市发生地面沉降。截至2016年,全国地面沉降速率超过50毫米/年的面积约0.99万平方千米,华北平原仍然是我国地面沉降最为严重的地区。 为掌握地面沉降动态变化情况,中国地质调查局在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和汾渭盆地等地区建立了由地面精密水准监测网、基岩标、分层标、地下水监测、GPS监测、InSAR空间观测系统和若干光纤监测构成的立体监测网。通过调查发现,我国地裂缝长度大于1千米的有275条,75%分布在汾渭盆地中,在陕西西安市、山西清徐-交城、河北隆尧及北京顺义等地区地裂缝发育,活动性强,严重影响了城市发展和群众居住安全。 为推进地面沉降地裂缝联防联控和综合治理,中国地质调查局初步构建了国家、省、市三级地面沉降防治体系,在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汾渭盆地三大片区建立了地面沉降省(市)级区域联防联控制度,通过召开区域联防联控会议,及时通报地面沉降防治工作进展情况,有力支撑了全国地面沉降部级联席会议,研究成果及时向铁路、水利、规划等部门提交,实现了地质调查成果的转化应用。例如,调查发现,2016年,京沪高铁、京津城际高铁、津秦高铁、津保高铁、京广高铁、大西高铁等沿线皆有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全国位于地面沉降严重区的县级以上城镇达到了50个;此外,还对北京、上海、天津、西安、太原、沧州等重点城市开展了地面沉降年度监测,研判地面沉降发展趋势,提出切合城镇规划建设的对策建议。 在地面沉降监测技术上,中国地质调查局形成了InSAR、GPS、精密水准、分层标、光纤监测等方法体系,提高了地面沉降监测精度和效率,实现了对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和汾渭盆地等主要地面沉降区的有效监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地质调查局采用InSAR技术完成了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和汾渭盆地三大重点沉降区的年度监测,而且在中东部其他地区实现了3年一次的数据更新,基本掌握了三大沉降区年度及中东部地区多年度地面沉降变化情况。 此外,中国地质调查局还支撑了国家出台《全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2011-2020年)》的相关工作,组织编制了《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规范》等系列标准,为地方开展地面沉降工作提供技术指导;提交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地质调查-地面沉降调查评价专题报告》、《支撑服务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地质调查-地面沉降调查评价专题报告》等有力支撑服务了京津冀地面沉降防控管理。 岩溶塌陷防治 服务工程建设 岩溶塌陷是岩溶地区特有的地质灾害类型,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特点,时常造成严重破坏。近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开展了全国重点地区岩溶塌陷调查等工作,基本掌握了我国城镇和重大工程区岩溶塌陷的影响状况。 调查表明,我国岩溶塌陷高易发区面积34.3万平方千米,有记录的岩溶塌陷灾害3315处,分布在广西、贵州、湖南、广东、湖北等22个省,造成建筑设施变形破坏、损毁土地资源、加剧地下工程突水突泥灾害等。岩溶塌陷受岩溶发育带控制,发育地层一般为均匀状纯碳酸盐岩,并沿构造破碎带等发育,主要分布在岩溶地下水强径流带或人类活动影响下水动力条件变化大的地段或时期,多数发育在土层厚度小于30米的薄覆盖型岩溶区,形成的塌陷坑直径一般小于30米,多伴生地面沉陷和地裂缝现象。目前,因工程活动诱发塌陷灾害显著增多,全国岩溶塌陷由之前平均50处/年增长到平均150处/年。 岩溶塌陷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珠三角经济区、京津冀协同发展区等9个经济区(城市群),广州、武汉、唐山、昆明等41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以及143个县级城镇影响严重。调查还发现:已运营、在建和拟建的高速铁路位于岩溶塌陷高易发区的线路长度约2415千米,包括沪昆高铁、贵广高铁、沪蓉高铁、沪昆高铁、滇藏铁路等;已建高速公路位于岩溶塌陷高易发区的线路长度约3751千米,包括沪昆高速、兰海高速、二广高速、广昆高速、京港澳高速等;规划建设的主要油气管道位于岩溶塌陷高易发区线路长度约1081千米,集中分布在中缅油气管道和西气东输二线天然气管道。 中国地质调查局建议,对岩溶塌陷防治应加强危险性评估,实施地下水禁采、限采,对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应加强岩溶塌陷专项勘查设计,避免采用冲孔桩,挖孔、基坑强降水要采取相应止水措施,加强城镇和重大线性工程岩溶塌陷隐患的探测和监测预警工作。 精准合理举措 防范活动断裂 为支撑服务国家重大工程规划和建设,中国地质调查局还组织完成了青藏铁路、滇藏铁路、西气东输等重要工程区的活动断裂调查与评价工作。 结合以往研究成果,2016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对全国主要活动断裂进行了综合分析与集成,对重大工程沿线活动断裂的影响状况形成了基本认识,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调查发现,我国主要活动断裂发育有906条,极强-强烈活动断裂约占1/3,中等活动断裂约占1/4,对我国重大工程规划和建设造成较大的影响,规划建设的13条高速铁路有75段穿越强烈活动断裂带,京津冀和长江经济带规划的高速铁路受活动断裂影响相对较轻;川藏、中巴等7条战略性铁路有61段穿越强烈活动断裂带,需要加强调查监测和工程优化设计。规划建设的20条输油气管道有78段穿越强烈活动断裂带,需要采取适应变形的综合防治措施。规划建设的58个大型水电站中,有3个坝址邻近强烈活动断裂,需要优化选址;18个大型港口中,有1个(海口港)需要重视活动断裂问题。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了针对性防治对策。与活动断裂平行展布的重大工程,在空间允许的条件下,必须采取避让措施:对于正断或逆断性质的活动断裂,在平原区须避让100~150米,山区至少避让50米;对于走滑断裂,须至少避让30米。对于无法避让、只能采取穿越方式的重大工程,应根据断裂规模、活动性质及工程类型,计算断裂影响带宽度,采取控制和适应变形的综合措施,防范工程错断。在高山峡谷区,断裂附近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高易发区,通常发生速度快、致灾后果严重,应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采取避让为主、工程治理相结合的有效措施。根据活动断裂发育分布情况,加强软弱岩体探测和地应力测量,优化设计隧道断面形状和尺寸,施工过程中实时监测围岩变形和应力,采取适应变形与围岩加固相结合的科学措施。在活动断裂对地裂缝具有控制作用的盆地或平原区,应评估活动断裂及地裂缝对重大工程长期运营的影响和风险,合理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采取控制采水、合理避让、适应变形、局部加固的综合防控措施,优化重大工程规划格局。 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复杂、系统、长期的工作,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与国家重大战略安全实施密不可分,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相连,做好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重在凝心聚力、奋发进取,重在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我们相信,中国地质调查局将以更加扎实有效的工作,为服务民生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以更加优异的防灾减灾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杏鑫注册链接_地质调查工作凭什么取得骄人成绩
历经百年风云变幻,中国地质调查工作始终发挥基础先行的作用,兴实业、利民生,强资源、壮国威,取得了丰硕成果,拓展了服务领域,创新了理论技术体系,积淀了优秀的地质文化。 回首过去一年,中国地质调查事业实现了在第二个百年的辉煌起步,这也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向“建设世界一流的新型地质调查局”的目标跨越的一大步。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实现南方页岩气调查重大突破;完成雄安新区首次“体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基础地质调查等系列“保障工程”;为“一带一路”国家宏观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批示超过20次。 这一系列成果和荣誉的背后有其更深层的原因—— 成就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党的十九大再次重申了“党领导一切”。 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地质调查事业才能攻坚克难、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通过改革创新跨越行政区划,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同时,深刻认识能源安全问题、气候变化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的紧迫性,将能源转型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这一系列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新时期中国地质调查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地质调查的百年历史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制度是地质调查事业改革发展的体制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大优势,就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能够统筹调动包括人财物在内的一切有利因素集中攻克地质科技领域难题,是成就地质调查事业的一大法宝。 成就得益于各级党组织关心支持。在2016年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做出“向地球深部进军是我们必须解决的战略科技问题”的重要论断,把地质科技创新提升到关系国家科技发展大局的战略高度,是新时期党中央赋予地质调查工作的光荣任务。 “向地球深部进军”责任重大,使命光荣。201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发出贺电,肯定了天然气水合物成功试采在掌握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对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孙绍骋到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调研期间强调,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推进海洋地质调查工作改革发展。要在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方面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注重原创性、颠覆性理论创新,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带动海洋地质调查科技创新全面跃升。 成就得益于科学的战略部署。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统领地质调查事业改革发展全局,全力支撑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精心服务国土资源中心工作,是当代地质工作者的庄严职责和神圣使命。 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强烈责任意识,认真分析、深刻把握新时期地质调查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在国土资源部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全力支撑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精心服务国土资源中心工作”基本定位,以“六个服务”为需求导向,对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地质调查工作进行了战略性结构调整。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明确了新时期建局方略,确立了“九大计划50项工程331个项目”的地质调查工作总体布局,工作思路更加清晰,内外关系进一步协调,全局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得到显著提升。 成就得益于人才保障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了一系列干部人事工作的新理念,强调事业单位干部人事工作特别是人才工作要着眼于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着重解放和增强人才活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科技创新的本质是人才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土资源中心工作,全面实施“人才强局”战略,坚定不移地发挥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作用,大力推动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近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陆续印发实施了“四个指导意见”、“三个暂行规定”和“两个实施办法”为主体的局人才规章制度,形成了符合党中央、国土资源部党组要求和具有局特色的组织人事工作体系和人才培养工作机制,使地质调查组织人事工作有了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