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注册链接_全国汛期地灾和海洋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召开
预测显示 今年汛期,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降水呈“南多北少”分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南方洪涝灾害较重,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防御形势依然严峻,较2018年可能加重,需加强防范应对 会议要求 筑牢地灾群测群防网络,深化地灾风险调查与隐患排查,提高监测预警精度,扎实做好工程治理和排危除险工作,加大避险移民搬迁力度,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做好重点地区地灾防治,强化海洋灾害监测预警 4月11日,自然资源部召开2019年全国汛期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会议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高防控能力,着力化解重大风险”要求和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关于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近期有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总结去年工作的基础上,分析研判2019年防灾形势,对今年全国汛期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防治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要求切实把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造成的损失。 会议指出, 2018年汛期来得早,降雨面广、强度大,台风频繁登陆,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防治形势极为严峻。尽管如此,由于各方努力,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防治成效极为明显,2018年是有记录以来地质灾害造成损失最轻的年份,海洋灾害造成损失也只占到了近10年平均值的一半。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年汛期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降水呈“南多北少”分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南方洪涝灾害较重,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防御形势依然严峻,较2018年可能加重,需加强防范应对。 会议提出,要尽心尽力做好今年汛期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防治工作。一要完善、优化群测群防工作,筑牢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落实群测群防责任,研发可靠、高效、性价比高的群测群防监测设备,着力提升群测群防专业化水平。二要深化地质灾害风险调查与隐患排查,掌握家底与动态变化。特别是要进一步关注两个风险问题:未发现隐患的识别问题和重大地质灾害成灾规律和风险问题。三要深入推进监测预警,提高预警的精度与成效。四要扎实做好工程治理和排危除险工作,切实降低风险。五要加大避险移民搬迁工作力度,从根本上减轻灾害风险。六要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推动地质灾害防治和海洋灾害防治能力向高质量发展。要加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研发,将其成果体现在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全过程,不断提高“技防”水平。七要做好重点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盯紧看牢重点时段、重大隐患和重点区域,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使防灾工作不留空白、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八要强化海洋灾害监测预警工作,及时准确发布预警报信息。一定要坚持生命至上原则,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加强应急值守,坚决克服麻痹侥幸心理,一旦有海洋灾害征兆,要在第一时间作出预测预警预报,为海上船只回港、人员安全避险转移等工作提供决策服务信息。同时,还要加强对普通民众海洋防灾减灾知识科普宣传,不断增强全社会的海洋灾害防御意识。 会议强调,各地要不断增强做好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防治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把问题想得更全面一些,把工作做得更细致一些,特别是机构改革后,要着重把握几个方面:一是地质灾害易发省份要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摆在自然资源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二是要时刻绷紧地质灾害防治这根弦,严格工作要求;三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握工作重点;四是强化已有工作制度,确保防灾措施不落空。 会议指出,要扎实推进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防治工作责任落实。针对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会议就落实防治责任提出:要以机构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完善责任体系;要加强部门配合,形成条块合力;要正确把握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舆论宣传方向。 会议在北京设立主会场,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凌月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应急管理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郑国光与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于新文应邀出席会议,通报了相关工作情况,对今年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应急及气象预警预报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部相关司局,中国地质调查局、有关直属单位负责人在主会场参加会议,部海洋预警监测司,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负责同志分别介绍了相关情况;各省(区、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与海洋主管部门、部分市县设立分会场,共约1.2万人参加。
杏鑫登录注册_汉中天坑群保护与利用开启新篇章
人间最美四月天,天汉大地春满园。4月9日上午,“汉中天坑群国际研究基地”、“资源产业科研实践基地”、“自然资源与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命名及揭牌仪式在陕西省地质调查院汉中基地举行。此次命名及揭牌,标志着汉中天坑群调查研究、规划建设、对外宣传工作迈上新高度,必将开启汉中天坑群保护与利用新篇章。 中国地调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徐勇,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成升魁,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党委书记、院长洪增林分别代表三方签署了共建“资源产业科研实践基地”协议,并为“资源产业科研实践基地”揭牌。“资源产业科研实践基地”由中国自然学会批准设立,旨在进一步推动汉中天坑群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打造“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研实践基地,以产业发展带动地质调查成果转化工作,做好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和国土空间工作适应性评价,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基地的建设既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中国地质调查局和陕西省地调院构建新型局院关系的重要举措,也是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学会与陕西省地质调查院三方开展深度合作的具体行动。 洪增林以及汉中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屈占权为“汉中天坑群国际研究基地”揭牌。“汉中天坑群国际研究基地”于2018年底获陕西省科技厅批准,由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牵头建立。该研究基地对进一步系统开展汉中天坑群研究,提升汉中天坑群以及陕西省其他地区岩溶类地质遗迹资源调查研究、科学管理与开发、监测与保护水平,搭建国际国内科学研究与交流平台,吸引世界级高层次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研究基地还对保障南水北调水源地生态安全、防控岩溶区石漠化和水土流失、防治地质灾害以及实施陕西全域旅游和经济持续绿色发展具有重大的科学指导意义。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副院长白宏,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党怀兴为“自然资源与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揭牌。“自然资源与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由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地调院等四家单位发起,获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同意,秉承“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自然资源保护融入生态文明建设中,填补自然资源与生态文明研究领域的空白,助推自然资源的文化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促进生态文明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在揭牌仪式上,屈占权表示,汉中市人民政府将全力支持“两基地一中心”建设工作,进一步树立“规划引领、保护优先、循序渐进”的理念,从政策、资金、机构等方面加大保障支持力度,深入挖掘天坑群蕴藏的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旅游观赏价值,推动汉中天坑群地质遗迹保护利用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徐勇表示,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将继续关注中国自然学会的相关工作,继续支持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工作,要充分利用资源产业科研实践基地,把新型局院关系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实现各方事业发展的合作共赢。 成升魁在讲话中表示,此次协议的签署是一个新开始,以资源产业科研实践基地为载体,三方优势互补,加强合作交流,促进科教融合,希望在人才培养、项目合作和学术交流上有更大的发展,实现互惠与共赢。 洪增林表示,3块牌子的核批和备案,既是上级单位对陕西省地调事业的支持和肯定,更是对陕西省地调院下一步工作的鼓励和鞭策。他就如何做好新时期汉中天坑群的调查研究和保护利用工作作了表态发言:一是进一步加大科学研究力度;二是不断加强科技人才培养;三是持续加大资金的投入;四是不断加强陕西区域内自然资源与人文社会因素内在规律的研究。 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董普选最后要求,陕西省地调院要以此为契机,在新时期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统领,持续深入做好汉中天坑群的科学研究及保护利用工作,依托当地资源禀赋,积极探索低碳循环产业发展模式,助力当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有关业内人士表示,“汉中天坑群国际研究基地”、“资源产地科研实践基地”、“自然资源与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的揭牌,是陕西省地调院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标志着全院转型发展进入新时期。据悉,下一步,陕西省地调院将持续加大对“两个基地一个中心”建设的总体投入,继续做好汉中天坑群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加强与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合作,大力深化“六大融合”,实现各方事业发展的合作共赢,切实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为新时期自然资源工作贡献力量。 据悉,来自有关单位的领导以及专家技术人员共100余人参加了揭牌仪式。
杏鑫在线注册_贵州地质作家助力地方旅游扶贫
借在绥阳双河洞旅游地学文化村编辑地质文学《杜鹃花》之机,近日,贵州省地矿局地质文联的编辑、作家一行17人与当地村镇干部开展座谈,为做实旅游地学精准扶贫项目、“双河旅游100+”活动支招。 绥阳双河洞旅游地学文化村是贵州省地矿局、贵州地质学会和地方政府携手服务贵州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探索脱贫攻坚“旅游地学+”的新模式,是在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创建的全国首个旅游地学文化“园中村”。该村自2018年底建成后,镇政府为引客留客,让村民得到更多实惠,倡导实施“双河旅游100+”活动,即到双河洞景区旅游住农家客栈每天食宿费用100元,进景区门票打折,参观旅游地学等双河洞外景点免费等优惠措施。方案出台后得到了辖区内村民的积极响应,很快就有26家农户对自家房屋进行装修改造,打造成颇具浓郁民族民俗风情的农家客栈,但因基础设施不完备,经营理念模糊,“+”的内容单调,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对此,座谈会上,编辑、作家们在分析了当地旅游资源、优惠措施优势后,与当地政府达成六项吸引游客留住游人的共识。一是抓紧改善交通、住宿、环境等基础设施,以强大的硬件实力和优美的环境吸引游客;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知名度,增大景区美誉度;三是进一步增加地质元素,让旅游插上地学科普的翅膀,满足游客的求知欲;四是加强旅游知识培训,树立发展旅游自信心,使每个村民都成为旅游地学的讲解员;五是提升和拓展旅游产业品牌,增强服务意识,以优质服务留住游客;六是丰富“双河旅游100+”中“+”的内容,以特色产业、特色旅游商品满足不同喜好游客的需求,增加村民收入。此外,编辑、作家们还对正在创建的温泉镇旅游地学文化特色小镇地质遗迹、人文景观、民族风情、自然景观等旅游资源开发保护和提升拓展,旅游规划的纬度、高度、深度以及融合性、长远性、人本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特色打造、文化挖掘、立体宣传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期间,贵州地质文联还在绥阳县双河洞旅游地学文化村举行了地质文学《杜鹃花》杂志创作基地授牌仪式,并进行了文学创作采风。短短几天时间,编辑、作家们和当地的乡村诗人们创作了一大批报告文学、小说、诗歌、散文、绘画、摄影等体裁文学艺术作品,为扩大景区社会知名度,做实旅游地学精准扶贫项目、“双河旅游100+”活动尽一份绵薄之力。
杏鑫在线注册_自然资源部部署绿色勘查项目示范工作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日前下发通知,就开展绿色勘查项目示范工作作出部署。通知指出,开展绿色勘查项目示范工作,旨在创新地质勘查工作管理制度和技术方法,加快建立新时代绿色勘查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体系,推动地质勘查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健康发展,立足国内提高能源资源保障能力。 通知明确,绿色勘查项目示范工作内容主要参照《绿色勘查指南》(T/CMAS0001-2018),具体要求有四点:一是探索勘查新模式。把生态环境保护理念贯穿于勘查项目立项、设计、实施、恢复和验收全过程、各环节,充分考虑“地质、经济、技术、环境”四要素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对勘查工作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估,编制符合相关标准的勘查设计,在勘查过程中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及和谐勘查等方面要求,从勘查理念、管理、工艺、环境恢复治理等角度总结形成可复制、能推广的经验和机制。二是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管理制度创新,通过规划源头管控、项目设计编审把关、项目实施监管等措施,将绿色勘查理念、要求和责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使勘查工作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处于可控、可恢复的范围。三是坚持技术创新。探索总结和推广应用绿色勘查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在满足地质勘查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量以浅钻代替槽探工程、以便携式钻机代替传统钻机、一基多孔、环保型泥浆循环使用并回收、“洛阳铲”取样等绿色勘查技术方法,最大程度地避免或降低生态环境负面影响。四是完善标准体系。通过勘查项目示范,为修改完善矿产勘查技术规范、建立绿色勘查标准积累实践经验,提供技术参考依据和具体指标验证。 通知明确,各省级(区、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绿色勘查示范工作,中国地质调查局、各行业地勘部门和国有石油企业(统称项目主管单位)负责本系统(单位)绿色勘查示范工作。每个省(区、市)和项目主管单位可申报绿色勘查示范项目5个~8个。其中,在通知印发前已开展绿色勘查试点,并在2019年第三季度前完成示范工作的项目,可作为第一批示范项目组织评价验收,其他示范项目则在2020年第三季度前组织评价验收。 通知明确,对进入绿色勘查项目示范名录管理的项目将实施多项“真金白银”奖励。这些奖励包括,在评先评优、财政项目安排、产品认证、绿色金融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对在勘查技术、方法、管理模式等方面业绩突出的单位或个人,有关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现金奖励、表扬表彰等方式进行鼓励。
杏鑫在线注册_地学旅游让贵州地勘转型之路豁然开朗
绥阳,古属夜郎,东汉教育家尹珍曾在此设馆讲学达15年。如今,这里已成为黔北粮仓,全国生态示范县。 近年来,绥阳以“全域旅游、全景绥阳”为引领,以“精准脱贫、同步小康”为目标,组合打造“中国诗乡·世界休闲公园”品牌,发展医养健康休闲旅游产业。2018年12月12日,绥阳县温泉镇创建了全国第一家国家地质公园“园中村”——双河洞旅游地学文化村,率先在旅游扶贫上取得突破。 这只是贵州发展地学旅游经济的一个缩影。 近些年,贵州省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结合本省旅游资源丰富的实际,按照“坚持红色传承,推动绿色发展,奋力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的战略部署,以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为抓手,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方面作出新的尝试,走出了“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循环发展之路。贵州省地矿局从政策中找到新机遇,找准新定位,通过地学旅游资源调查推动发展地学旅游,为地质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一次成功探索与实践,为贵州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贵州地学旅游”顶层设计站位高 2011年12月9日,贵州省地矿局与贵州省旅游局联合举办了贵州旅游地质发展论坛。双方签订了《地质旅游合作备忘录》,开启省级政府相关部门就旅游地学研究合作的序幕。2015年9月,在贵州山水旅勘院的积极推动下,贵州省首个世界地质公园——织金洞世界地质公园申报成功;10月,贵州首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在兴义举办,确定了“山地旅游·绿色运动·同向发展”的生态旅游主题。 2016年2月16日,时任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在全省县以上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做辅导报告时提出,全力推动全省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明确要求重新审视省域旅游资源。贵州省政府对全省加快旅游发展作了动员部署,提出了“采取超常规举措,奋力推动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的战略发展目标,明确提出要全面普查重新审视贵州旅游资源。 贵州省地矿局认识到地勘单位应在加快旅游发展工作中大力拓展地质工作的服务范围,充分发挥好旅游地学人才优势,做好地质科技支撑,向贵州省政府提交了《关于以县为单元开展全省山地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夯实旅游业井喷式增长基础的建议》。该建议提出:贵州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但不少资源“藏在深闺人未识”,家底尚待进一步摸清;贵州要打造“山地公园省”,实现“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目标,必须从基础抓起,启动全省以县为单元的山地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全省山地旅游资源普查,要站在加快建设山地旅游大省的高度,充分挖掘地质旅游资源,发挥地质工作的基础性公益性特点和专业技术优势,做出亮点、做出新贡献。 贵州省政府印发《关于开展旅游资源大普查的通知》,在原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下设旅游大普查办公室,由贵州省地矿局提供主要技术支撑。全省旅游资源大普查成果为贵州山地旅游井喷式增长提供资源保障,初步形成“贵州地学旅游模式”,并在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发挥独特作用。 “贵州地学旅游”成果亮点多 贵州地学旅游模式充分体现科学、全面、系统的特点。 从组织的角度来说,贵州是全国首个由省级人民政府统一部署,普查经费由省财政承担,针对全省开展全地域、拉网式、专业性的旅游资源大普查的省份。此次普查组建89支普查队、438个普查组,2200多名地质专业技术干部、10万名县乡村群众参与,覆盖全省89个县(市、区、特区)1466个乡镇(街道办)17309个行政村(居委会)。旅游资源大普查过程中,以高分辨率数字影像为工作地图,采用米级定位PDA集成平板进行外业信息采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探索构建真正适合国家生态文明战略需求的工作机制。贵州地学旅游从旅游资源大普查开始,就是多学科、跨区域、多行业参与的系统工程,有几十个省直厅局作为成员单位直接参与。普查组队的原则遵循“条块结合、群专结合、混合编队”,以解决资源普查项目任务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难题为原则,形成高效有序的工作模式。 普查发现资源多。此次旅游资源大普查,共普查旅游单体数82679处。其中,新发现旅游单体数51626处;地文景观类,四级资源203(新发现60)处,五级资源41(新发现5)处;水域风光类,四级资源147(新发现43)处,五级资源23(新发现2)处;天气与气候景观类,四级资源7(新发现3)处,五级资源5(新发现1)处。 地学旅游资源成规模、成体系。旅游资源大普查成果充分证明,贵州地学旅游资源异常丰富,总体呈现新增资源数量大、重要资源发现多、扶贫区旅游资源类型全的三大亮点。依托地质旅游资源大普查成果,贵州可建成完整的包括3个世界级、25个国家级、89个省级、2000个市(州)县(区)乡村级地质公园在内的覆盖全省的地质公园体系,使贵州成为名副其实的山地(地质)公园省。贵州还将以地质公园为主建设10~20个“地学旅游研学基地”、5~10条地学精品旅游线路、3~5个重点地学旅游区、3~5个地学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等,为贵州包括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山地体育、康体养生等在内的特色旅游提供了丰富的后备资源,支撑旅游经济发展后劲十足。 形成完整的旅游资源调查技术标准体系。一是制定全省旅游资源大普查技术要求。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和其他相关技术标准,结合贵州省实际,制定《贵州省旅游资源大普查技术要求》,并对普查人员进行培训。二是系统收集和整理与旅游有关的分布于各级各部门的各种资料和研究成果。完成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等工作,编制各县(市、区、特区)旅游资源普查实施方案。三是按照《贵州省旅游资源大普查技术要求》有关标准对各类资源进行客观评价、归类分级。四是建立全省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基本单元的旅游资源数据库,形成系列旅游资源调查图集和报告并逐级汇总,形成市(州)级和省级的普查成果。 “贵州地学旅游模式”有深远社会意义 首先,“贵州地学旅游”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国家生态文明战略,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充分结合的生动实践。“贵州地学旅游模式”是在夯实基础、谋求长远的思想指导下,充分收集调查区域范围内已经开发的旅游资源单体和综合体资料,最终形成科学的、可持续的开发利用方案。 其次,“贵州地学旅游模式”是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时任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孙志刚表示,这是一项打基础、利长远的举措,对发展全域旅游、做强大旅游长板、打造山地公园省意义重大。要对旅游资源普查成果进行深入整理,建好数据库云平台,对现有旅游资源分级、分类进行再核实、再整理,彻底摸清全省旅游资源家底,分专题开展研讨,凝聚更多力量参与,让普查成果持续发挥作用、扩大影响。要将普查成果与现有旅游资源开发和脱贫攻坚、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高水平编制旅游和温泉产业发展规划,系统组织开发、包装和推介,把单体旅游资源做成旅游景点、景区和线路,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打造一批旅游扶贫样板,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作出更大贡献。比如,遵义市绥阳县温泉镇双河溶洞经中法、中日洞穴专家对绥阳县双河洞群的多次联合考察,已经探明的部分长达85.29公里,集溶洞奇、瀑布险、生物异、泉水怪等特点为一体,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大最长的世界级大溶洞。该地引进江苏银河投资开发公司,持续对双河溶洞景区投资达4.5亿元,完成洞穴探险和露营基地建设。2018年全镇年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发展集餐饮、住宿、娱乐、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集体经济,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亿元,进一步拓宽当地群众增收渠道。 再次,贵州地学旅游是新时代地质工作服务乡村振兴重大战略的一个重要“样板”和典范。我国发展地学旅游已有 30 多年的历史,地学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重要组成部分和新兴旅游热点。很多地区把地学旅游作为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形成了政府引导、部门支持、企业主体共同推进的成型模式。地学科普旅游也正在逐渐呈现资源依托全域化、市场拓展大众化、辐射带动综合化的趋势。2018 年 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要求发挥自然资源多重效益,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种养等产业,打造乡村生态产业链。进一步盘活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鼓励各类社会主体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对集中连片开展生态修复达到一定规模的经营主体,允许在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利用 1~3%治理面积从事旅游、康养、体育、设施农业等产业开发。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地质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要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乡村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的角度,谋求地质工作为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更加精准、更加有效的支撑服务。 贵州拥有独特的地质构造。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根本改变,依托贵州独特的地质地貌条件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发展“大旅游”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通过由贵州地矿局主导的地质旅游资源大普查及后续的科学组织和筹备,2018年3月30 日,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月照旅游地学文化村通过了由省内外旅游地学、旅游文化、旅游扶贫专家组参与的现场验收,成为全国第一个旅游地学文化村。这也标志着地学旅游在我国村级基层单位的首次运用,通过统筹融合地学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科学文化普及,建立旅游地学文化村(相当于村级地质公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典型意义。 贵州地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全国尚未明确以地学景观资源为视角进行综合调查评价。应遵循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按照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综合管理要求,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示范区)开展自然资源综合地质调查、支撑服务绿色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修复、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服务省市县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优化等工作中,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将乡村地学景观资源综合调查评价纳入生态文明试验区综合地质调查的重要内容。
杏鑫注册链接_岩溶所查明乌蒙山区云贵交界集中饮用水源地特点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南北盘江流域水文地质调查”项目组近日查明乌蒙山区云贵交界鸡场幅16处集中饮用水源地特点。 该地区集中饮用水源地包括7处下降泉以及9处水库。项目组通过野外调查,总结了地区集中饮用水源地的特点:一是直接引水开发利用。通过引水管道直接引至村屯之中饮用,引水管道往往长达几千米。这种类型以引岩溶泉水为主,泉水整体表现出流量较小、但水质优的特点,流量受降雨影响显著,枯水期水量下降无法保障当地居民正常饮用;二是蓄水成库开发利用。工作区中东、西南部地层岩性为峨眉山玄武岩,富水性差。在峡谷地带,峡谷的一端通过修建大坝,形成水库,雨期山坡雨水以及下降泉出流之后在此汇集蓄水。由于地形地貌以及水文地质特点的因素,水库以中小型水库为主,是工作区主要集中饮用水源。 该成果为当地地下水开发利用方式提供了思路与方向。
杏鑫登录注册_中国与东盟国家地学领域合作取得系列成果
11月14日,2019年中国—东盟国家地调局长圆桌会议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召开,会议就进一步加强中国和东盟各国地学合作、共建“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共同办好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达成了广泛共识。记者从会上获悉,2007年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地学领域务实合作取得的一系列成果。 一是在政府之间、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之间形成了互访对话机制。目前,中国已与柬埔寨、老挝、缅甸、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7个东盟国家签署地学合作谅解备忘录,签署项目合作协议8份,多边合作会议纪要3份,共同倡议1份。 二是开展了地质调查及地学科研领域的合作,推进区域地质地球化学调查、水文环境地质调查等系列项目的实施。近年来,我国与老挝、柬埔寨、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家开展双边合作,目前已完成老挝1∶20万地质地球化学填图16309平方公里、老挝全境1∶100万低密度地球化学填图约23.6万平方公里,并开展了新一轮的1∶20万地质地球化学填图合作;与柬埔寨合作开展1∶100万低密度地球化学填图、海洋地质与海岸带地质调查、水文地质岩溶地质调查等项目;与印度尼西亚合作开展1∶100万地球化学填图;与泰国合作开展水文地质岩溶地质调查、重要成矿带关键地质研究;与菲律宾合作开展菲律宾南部苏力高地区1∶20万地球化学填图等。其中,柬埔寨全境71种元素和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全岛69种元素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在此次论坛上移交。我国还与东盟地质学家联合编制了1∶250万东盟国家地质矿产图、1∶250万水文地质岩溶地质图、1∶100万中南半岛地质矿产图等系列图件,提升了东南亚地区地学研究程度,提高了区域地球科学研究水平。 三是进行了一系列能力建设合作和人才交流培训。2008年至今,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为东盟国家地质人员及官员举办来华研修及短期培训超过40次,培训人员超过600人次;培养来华留学生196人。与东盟国家举行交流互访40余次,举办国际会议30余次。此外,中国地质调查局积极推动与东盟国家地学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目前已建成老挝国家地质实验室1个、柬埔寨国家地质实验室1个,与泰国联合建设水文观测站2处。通过这些工作,我国同东盟各国分享了中国地质调查管理经验和方法技术,搭建了与东盟国家间开展地学领域合作与交流的桥梁。
杏鑫注册链接_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生态修复工作纪实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大气、水体和土壤是共同体的基本要素,它们既是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环境介质,又是保障人类生存与生态系统运行的物质基础。 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凭借自身专业特长与技术优势,面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需要,早在“八五”、“九五”期间就统筹谋划、超前布局、投入精力开展生态修复工作相关研究。中心所属的自然资源部生态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经过长期的摸索与实践,系统提出了生态地球化学理论与调查评价技术方法,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酸性矿山废水修复、天然矿物材料研发等方面积累了技术经验,形成了示范工程。在安徽铜陵、辽宁沈阳、云南会泽、江西大余等地对污染矿山土壤和农田土壤进行了修复实验,使土壤质量得到极大改善,农作物中重金属含量显著减少;在江西德兴对矿山下游污染水体进行了修复,使原本污染严重的河水达到适宜鱼类生长的要求,符合农田灌溉水标准。在湖南株洲利用地球化学生物修复技术对水体修复,处理后水质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在江西龙南对离子型稀土矿区的污染山体进行修复和边坡治理,取得了丰硕成果。逐步形成了自主研发的,以地球化学技术、地球化学生物修复技术、地球化学与电动力学联合修复技术为主的地球化学工程技术修复体系,在重金属污染水土修复技术研发和示范建设中取得重大突破。这些先行先试的具体行动和丰硕成果,为中心在新时代开展生态修复治理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8年,围绕自然资源部新的职能定位,置身于地质调查事业转型升级的大潮中,中心超前谋划,主动担当,在自然资源调查评价管理中积极发挥支撑服务作用。明确将开展“生态修复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作为中心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力点,为履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提供支撑服务。中心深度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更加明确,系统开展生态修复的思路更加清晰,支撑服务生态文明的举措更加有效。中心生态修复工作多点开花,成果丰硕。 稀土矿山修复:积累厚重,取得实效 江西省赣州市18个县市区均有离子型稀土矿山分布。同时,大部分区域位于国家生态战略安全 “两屏三带” 中的“南岭山地带”东部,有8个县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价值。 2012年,中心开始在赣州龙南县足洞稀土矿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在全面调查了矿区及周边表层土壤的基础上,查清了稀土矿山表层土壤最大的问题是土壤酸化和土壤贫瘠,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严重缺乏。在此基础上,中心利用少量的天然黏土矿物对污染土壤进行原位修复,解决了矿区客土高成本修复的难题。同时,创新性地利用“地球化学障-生态袋柔性结构”技术实现了对修复后土壤的固定,解决了矿区地形陡峭修复后土壤难以固定的关键问题,实现了矿区植被的持续有效复绿。 中心生态修复团队还充分利用稀土矿山开采过程中残留在土壤中大量的氮元素和酸性土壤环境,在龙南修复实验区成功种植了喜酸且适宜赣州气候环境生长的高附加值经济作物——蓝莓。经过连续 4 年跟踪监测,蓝莓果实中有害元素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且富含有益人体健康的维生素、矿物质元素。 酸性矿山废水:攻克难关,源头修复 酸性矿山废水会对周边地下水、地表水及当地生态环境、人体健康造成严重污染,形成不可逆破坏,其治理修复对于预防、控制和治理金属矿山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中心生态修复团队深入江西德兴铜矿源头,以铜矿内具有代表性含有大量硫酸根、铁、铜、锰的杨桃坞废水库酸性矿山废水作为修复对象,发明设计了一种对酸性矿山废水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工艺流程装置,出水中总Fe、Cu2+、Mn2+、Al3+、Ni2+的平均去除率均大于99%,Zn2+的平均去除率大于95%,PH值升高至偏中性,出水指标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并满足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一级排放标准。每处理1吨废水最高成本仅6.4元,具有廉价、高效、管理简单、无二次污染的特点。此工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建立了示范工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源头修复,为其他类型矿山的源头修复提供了技术思路。 污染农田修复:符合实际,降低成本 江西省是我国的矿产资源大省,其中赣州被誉为中国的“稀土王国”,大余县素有“世界钨都”之称。但是,随着矿业活动的深入开展,矿山环境问题逐渐凸显,尤其是重金属对农田的污染日益严重。 中心生态修复团队利用地球化学工程技术在江西省赣州市开展农田镉污染修复工作,首创性地提出了“根系微地球化学障”修复模式和修复技术。该技术应用改性矿物材料,在水稻根系上形成微型障,阻滞镉向根系中迁移,减少了农作物对镉的吸收量,从而降低了稻米中的镉含量。目前,该技术已在赣县实验中取得“双80”的效果:稻米中镉含量降低80%,修复成本降低80%。 基于“根系微地球化学障”技术,中心生态修复团队在赣州大余县开展了大面积修复工作,修复农田超过200亩。 复合污染土壤修复:创新技术,用途广泛 中心生态修复团队针对多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建立了电动-稳定化(EK-SS)修复技术,以Zn、Pb、Cd、Cu和Hg为主要目标污染物,研发了中试实验装置,并进行典型示范。重点解决了如何使土壤中的多种重金属同时做快速定向运动和如何将EK-SS的具体修复方案和修复装置实用化两个技术难点。针对重金属-有机氯复合污染土壤,采用电动力学-渗透反应格栅技术(EK-PRB)技术,自主研发了EK-PRB装置,能同时去除“活动态”重金属和有机氯,可应用于野外现场污染场地修复。 这两种技术提高了污染场地绿色、可持续修复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形成实用的有机和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场地的修复方案和修复装置,现场小试和典型示范说明其应用效果明显,具有快速、高效和经济实用性等优点,为复合污染场地修复和复垦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编写《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 在全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狠抓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的形势下,中心编写了《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填补了目前相关领域工具用书的空白。 书中对矿山修复、酸性矿山废水、农田污染等实用有效的修复技术进行了归纳、分类与总结,对当前生态修复领域的理论方法体系进行了盘点、凝练与提升,对未来生态修复工作提出了规划和设想。 下阶段工作将由点及面、整装发力 新时代,中心服务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系统开展生态修复工作的蓝图已经逐渐展开,在云南安宁磷矿区、赣南南部稀土矿山,摸清家底,开展系统性生态修复治理工作,逐步形成生态修复治理标准的体系框架;在江西德兴铜矿区内持续开展酸性矿山废水治理示范工程,在江西赣南地区打造根系微地球化学障示范工程;在生态修复技术、低价高效修复材料研发、现场修复检测设备研发等方面,加强科技创新及应用推广,守住已有阵地,扩展领域,做大做强。 生态文明建设是系统工程,是造福中华民族子孙的千秋大业,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与魄力,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才可以不负人民的期望。在这个过程中,中心将继续主动担当作为,不负初心和使命,用所学的知识、所会的技术,一身本领,一腔热血,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科技创新,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杏鑫在线注册自然资源部组建一线工作组指导各地开展汛期地灾风险防御纪略
今年入汛以来,河南、湖北等地遭遇极端强降雨,造成重大损失。党中央、国务院统筹部署防汛救灾工作,强调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抓细抓实各项防汛救灾措施。自然资源部党组多次研究部署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国地质调查局积极行动,杏鑫在线注册派出专业技术人员组建一线工作组,按照“指导到基层,工作到一线”原则分赴地灾易发高发区,同时组建后方技术保障团队,前后协同、部省联合,全力做好汛期地灾风险防御工作。 增派技术力量 为防灾组建“国家队”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李克强总理7月26日在抗洪抢险救灾和防汛工作视频会上的有关要求,自然资源部紧急部署调度,决定进一步加强地灾防治一线技术力量,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已有66名驻守专家基础上,增派205名专业技术人员组建一线工作组,分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协同开展汛期地灾风险防御技术指导。同时,在后方组建了业务指导组、遥感支持组、信息保障组,每天向一线工作组推送72小时气象预警风险区及区内已有地灾调查数据、普适型监测情况等信息。现场技术人员还可利用“地质云”实时浏览、查询,并每天在线汇报工作进展。 自7月31日开始,由271名技术人员组成的31个专家组已对全国2496处地灾隐患点、风险区开展了现场排查,对57处受滑坡泥石流威胁严重的县城和集镇进行了现场核查,并抽查检视了2301处地灾监测预警实验点在线运行状况。对排查出的存在较大风险的隐患,专家组及时向地方政府提出针对性防御措施,助力开展风险处置、避险转移等工作。作为专业技术支撑力量,一线工作组紧盯可能造成群死群伤的隐患点和风险区,把握地灾成灾规律,提前研判风险趋势,向地方政府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 广西一线工作组在贺州市平桂区道石学校地面塌陷风险区域进行排查时,深入塌陷现场察看施工地质条件,对地下可溶岩层结构进行专业分析,提出补充实施地下水水位应急勘查及气压监测等技术措施,帮助地方解决了隐蔽溶洞盖层破坏无法准确预测预警的难题,增强了应对处置过程的安全性和科学性,提高了风险防御能力。 延长预警时间 为响应打好“提前量” 为应对今年汛期复杂的天气状况,增强风险区防御时效性,全国地灾气象风险预警在坚持24小时周期发布基础上,加密全国未来72小时地灾气象风险研判分析,杏鑫怎么注册将降雨落区、滞后影响区、强震影响区、人为影响强烈地区与地灾易发区以及隐患点在线监测总体趋势进行套图分析,发布预警研判结果并及时推送给一线工作组,支持科学选定重点防御工作区,精准指导定向巡查排查、提前转移避让、危险区域管控等预警响应措施的实施。 据介绍,全国地灾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始于2003年,18年来在预警模型研究、业务系统构建、防灾减灾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起到了“消息树”“发令枪”作用,已成为当前地灾风险预警的首要途径。 今年入汛以来,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着力研究,提升预测预警预报技术水平,部署开展针对性的预警预报、趋势研判工作,组织参加国家防办、应急管理部组织的防汛会商会40次,共发布未来24小时地灾气象预警136期,联合国家气象中心制作并上报未来72小时地灾气象预警产品136期,有效支撑了自然资源部及地方各级自然资源部门开展灾前防御部署和灾后应急响应。 用好先进技术 为防治提高“精准度” 本次驻守指导工作加强了光学遥感、合成孔径雷达干涉等技术在地灾防御工作中的应用,充分将空天地一体化技术手段和地质易滑规律研判相结合,合力开展工作,科学高效防御地灾风险。据了解,综合光学遥感解译、合成孔径雷达干涉处理和遥感地质判识等技术手段曾在甘肃、四川等省份地灾防治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工作组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监测获取的形变数据,结合光学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与地质背景资料,通过综合分析判识,确定广域疑似隐患的位置、范围、类型及其风险等级,并据此提出开展群测群防、增设普适型监测点、整理斜坡排蓄水设施、部署工程治理和避险移民搬迁等针对性建议。 今年以来,自然资源部共完成四川、重庆、甘肃、云南等地灾高中易发区11省市321个县的综合遥感地灾隐患识别工作。目前在321个县识别出以滑坡为主的灾害隐患点共计9675处。另在川东川南红层地区55个县共识别出滑坡隐患点1741处,对其中1320处开展了实地验证,确认隐患点为1115处,其中高风险以上的有222处。汛期分省支撑地灾防御工作先后向重庆、湖北、湖南、陕西、云南、四川、甘肃7省(市)核实分发了5447处疑似地灾隐患信息,派驻专家组对这些疑似隐患点进行了野外核查,为后期强化群专结合监测预警、实施精准防治奠定了基础。 自2019年地灾监测预警实验开展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牵头研发了第一代滑坡仪预警系统,已在全国17省份2.5万余处隐患点完成安装并运行。一线工作组每日对在线监测情况进行室内外检查,加强异常数据重点分析,适时启动多级云会商,定期开展数据质量评价等工作。据汛期分省驻守工作总协调人介绍,今年的汛期分省支撑地灾防御工作对于地灾监测预警实验成果是一次检验,一线工作组可以将宏观判断和案例分析相结合,作出现阶段监测预警实验的经验总结、问题梳理,不断完善实验点与灾害体结构、形变过程及环境适配性分析,为今后监测预警实验选点、布设做好准备。 注重培训指导 为人员增强“技能树” 此次驻省协同工作是自然资源部针对今年严峻的地灾防灾形势,首次部署中央地方专业技术人员协同合作,深入风险区一线开展地灾防御工作。为保证工作取得高效,中国地质调查局聚焦今年汛期地灾防御特点,邀请中国气象局相关专家,就“七下八上”全国气象趋势、地灾风险趋势、驻守一线技术工作总体要求和要点、综合遥感识别现场核查、信息服务与报送,以及组织和业务保障要求等,对参加汛期地灾风险防御工作的20个局属单位进行了培训。同时组织召开每日在线会商、每十天总结分析调度和重大专题会商等会议,总协调人、首席科学家等在线回答相关问题并对一线防御工作提供全程技术指导。 一线工作组在开展地灾现场核查排查过程中,发挥对地灾风险防御的全盘把握和对风险甄别识别的专业技术优势,采取联合分组方式,实地为基层地灾防治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向地方政府和相关从业者进行防灾减灾救灾技术培训,同时面向群众加强科普宣传。这不仅是技术、知识的传播,更是提醒地方政府要牢固树立地灾防御的风险意识,尤其是地灾发生概率不高但人口密集、人为工程实施较多的地区。 紧盯核心问题 助地方拧紧“安全阀” 近年来,自然资源部围绕地灾“隐患在哪里”“结构如何”“什么时候发生”三个核心问题,探索推进“隐患点+风险区”双管控地灾防御机制,织牢织密防线。据自然资源部地灾技术指导中心专家介绍,继去年浙江率先探索开展地灾“隐患点+风险区”双管控试点并取得初步成效以来,今年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甘肃等省也开展了此项试点工作,在严管已有隐患点的基础上,更加严格落实风险区群测群防和网格化管控措施,建立地灾预警分级防御响应机制与方案,在紧急情况下可提前组织风险区人员转移。 当前,受前期降雨引发地灾风险滞后性及局地降雨趋势影响,各一线工作组将继续紧盯重大隐患点和重要风险区,尤其是跟踪关注西藏墨脱、四川凉山、重庆武隆、贵州六盘水等高风险区域,以及降雨趋势可能增强的西北地区。 针对接下来的地灾风险防御趋势,一线工作组专家建议,各地在紧盯隐患点和风险区的同时,要进一步扩大地灾防治的重点领域。一要加强地灾防治队伍建设。既要有能够把握重大地灾规律、解决“疑难杂症”的专家智囊,又要有能下沉一线、实地提供基层一线技术支撑的地质调查技术力量。二要大力提升技术防御水平。要加强地灾防治技术手段的研发与应用,健全监测网络与网格化风险管控,不断提升巡查排查中的隐患识别效率,制定风险区管控技术指引,制定完备的预警响应方案。三要提升地灾防御工程标准。地方政府要根据地灾特点、易发程度、风险区域等因素,因地制宜提升承灾体工程防御标准,提升韧性减灾基础。四要加强地灾防灾减灾科普宣传。科普宣传对提升公众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增强识灾防灾避灾技能至关重要,各地政府要大力提升全社会的群测群防技术水平。 据介绍,汛期分省驻守工作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后续还将进一步梳理前期巡查排查调查情况,核实验证预测预警预报工作成果,总结一线工作中出现的具体技术问题和有效解决措施,并加强对区域灾害地质规律、致灾承灾特点、有效减灾技术方法、因地制宜的风险管控措施等方面的认识与总结,不断提升技术防灾减灾成效。
杏鑫在线注册吉林南部区域地质调查获重要发现
辽宁省地质勘查院在开展的吉林1∶5万头道崴子、霸王朝、清河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有关基础地质的重要发现,相关项目近日通过专家组验收。 该区调项目位于吉林省南部。3年来,辽宁地勘院项目组人员打破长期固有思维和理念,应用洋板块等新理论、新方法,进行了大量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及进展:初步建立了工作区古元古代岩石地层序列,提出了老岭群与“北辽河群”划分初步对比方案。通过构造—岩石填图,将原划“集安岩群”厘定为俯冲增生杂岩带,在该带内发现纯橄岩、辉橄岩、杏鑫在线注册辉长岩等蛇绿岩岩块;在区内首次填绘出高镁安山岩,并获得锆石年龄为23.42亿年;首次填绘出高压基性麻粒岩以及赋存在推覆体内的蓝闪石片岩组合;识别出洋岛海山序列,以及广泛分布的海底扇和远洋沉积。在区内发现一系列推覆构造,推覆体由集安俯冲增生杂岩构成,被推覆在老岭群之上。在俯冲增生杂岩带中识别出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等2期侵入岩组合。发现铀、钍矿点4处、石墨矿点1处、铜金矿(化)点1处,以及多个硫铁、硼、石墨等矿化信息地等。 专家组评价认为,项目组在吉林南部的系列发现,杏鑫怎么注册为华北克拉通东部胶—辽—吉带的形成演化、微陆块聚合—拼贴动力学过程提供了重要依据,为解决集安群和老岭群、南北辽河群划分对比提供了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