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在线注册_做“向海经济”的先行官 ——记“北海海岸带陆海统筹综合地质调查”项目

杏鑫在线注册_做“向海经济”的先行官 ——记“北海海岸带陆海统筹综合地质调查”项目

  2018年 6月,一场台风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登陆,携风带雨,直扫陆地。天一放晴,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统领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地质调查院、广西地球物理勘察院和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3家单位,分别在陆上和海上联动开工,紧锣密鼓地进行“北海海岸带陆海统筹综合地质调查”项目。   据了解,该项目是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工程首次在广西部署的陆海统筹地质调查工作,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承担,以北海海岸带陆海统筹综合地质调查项目为试点,创建南方陆海统筹地质调查工作示范基地,统领广西海岸带地质调查工作,广西地矿局3家单位也是首次参与陆海统筹工作。   据了解,“北海海岸带陆海统筹综合地质调查”项目取得的新探索和新成果,为引领下一步陆海统筹工作取得新进展、开拓新天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观念——转变以陆看海、以陆定海的旧思路   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99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海岸带地区累计投入资金20多亿元,开展了大量的水工环地质、海洋地质、地质资源、水土环境、地质灾害等调查工作,探索形成了一套海岸带地质调查工作经验和技术方法。   据陆海统筹项目第二负责人、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博士齐信介绍,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关于海洋强国建设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自然资源部新职能对地质调查工作的新要求,中国地质调查局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大需求,提出了“陆海统筹、以陆促海、以北带南”的工作方针,统一部署开展了海岸带多门类自然资源综合调查评价、陆海统筹综合地质调查和地球多圈层交互作用研究;坚持“陆海统筹、以陆促海、以北带南”的工作方针,打破了原来陆域地质调查不下海、海洋地质调查不上岸的局面,统筹了陆域地质调查和海洋地质调查两方面的工作。   新观念落地必须有承接的载体,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将目光转向了北海。2017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视察时指出,北海具有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底蕴,现在要发挥好区位优势,打造好向海经济,建设好海洋湿地生态功能区,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写好新世纪海上丝路新篇章。   北海市位于广西北部湾畔,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是西南出海大通道的重要出海口。而发挥好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先天优势,离不开地质勘查的支撑作用,特别是陆海统筹工作。   齐信表示,坚持陆海统筹,关键是要转变以陆看海、以陆定海的传统观念。作为城市发展主战场的海岸带地区,由于以往陆域和海域地质调查工作的相互独立,导致陆域和海域工作的支撑服务能力不平衡,无法满足现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本次调查统筹陆域和海域地质调查工作,在传统地质调查工作技术方法的基础上,利用遥感、航空物探、海域物探等多种新技术、新方法,完成了陆海地质调查工作的无缝对接,探索了南方陆海统筹地质调查工作的思路和技术方法,引领了南方海岸带地质调查工作。”   新挑战——多措并举攻坚克难   海岸带即陆海统筹区域是人类活动最为频繁和最为强烈的地区,陆海统筹区域复杂环境和多源影响因素,都对地质调查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此次陆海统筹工作区域分为陆域和海域两部分,广西地球物理勘察院、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分别负责陆域部分物探和陆域钻探工作,广西海洋地质调查院负责海域物探和海域钻探工作。   据参与该项目海域部分的项目负责雷建平介绍,在该项目中,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地质调查院主要承担海域物探、海域浅钻、系列图集编制等任务,其中海域物探工作主要使用的调查手段包括浅地层剖面、单波束测深、侧扫声纳以及单道地震。依靠海域浅钻及海域物探工作共同构建海域浅部地层三维地质结构模型,其中海域浅钻是点,为海域物探工作提供基础的地质信息;海域物探工作是线,根据浅钻的结果,通过技术人员的解译,将浅钻的结果扩大到每一条物探剖面上;再通过三维地质模型软件,将每条物探剖面上表示相同地质层位信息的线扩充成面,即得到了相应的地质层位在海域的展布情况;最后将这些面按其真实埋深情况组合起来,就得到了海域浅部地层的三维地质结构。“该模型在支撑北海市城市发展建设、支撑北海市海岸带产业布局和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了解,这次项目的调查区位置是以往工作鲜有涉及的。雷建平表示,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此次项目的海域物探工作,在施工之前,技术人员根据潮位变化及天气情况设计施工路线,争取做到有的放矢,提高了施工效率;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工区的位置调整相应仪器的工作参数,提高了采集数据的质量。   该项目陆域部分物探项目负责人、广西地球物理勘察院的莫亚军说:“我们的目标任务是在充分收集研究前人地、物、化、遥、钻等地质成果资料的基础上,以陆域100米、海域50米以浅为主要勘探深度,通过开展浅层地震、水上地震及微动探测等物探工作,查明北海地区陆、海域目标深度范围内的地质结构、活动构造、地质灾害、地下空间、地质资源等特征;结合同步开展的其他城市地质工作,系统开展城市地壳稳定性、城市地质资源、地下空间资源、地质环境与灾害等综合地质评价,进行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法技术总结,为北海地区地下空间资源利用、城市规划建设、城市安全性及重大工程建设等工作提供地质科学支撑,更为我国其他沿海地区开展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提供示范。”   据该项目陆域部分物探项目组组长李叶飞介绍,本次物探工作处于北海市区及铁山港区,由于在市区作业,要考虑到车流量并涉及封路的问题,为此项目组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在人流及车流量较大的地段,如十字路口、较难封路的地段,采取晚上进行测量;在横穿马路地段,使用减速带保护电缆及检波器。他还介绍了一种微动探测新技术,该方法是利用拾震器在地表接收各个方向的来波,通过空间自相关法提取其瑞雷面波频散曲线,经反演获取S波速度结构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这个方法不受电磁及噪声干扰影响,探测深度大,在城市里进行地质调查较其他方法具有一定优势。”   新体系——致力新探索取得新成果   此次陆海统筹工作不仅观念新、工作方法和技术手段新,在系统探索上也正在形成一套新成果,即“114体系”——1个创新工作机制,构建中央-地方协作推进城市地质工作机制;1个平台,建立北海市城市地质信息共享服务与决策支持平台;4项重点任务,北海市地下空间综合地质调查评价与监测、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区工程地质调查评价与监测、海岸带生态环境综合地质调查评价与监测和涠洲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调查评价与监测。   齐信表示,构建中央-地方协作推进城市地质工作机制就是推动中央与地方城市地质工作的协调联动,建立中央示范引领、地方政府主导的城市地质联合工作机制,保障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服务。“我们将相继出台《北海市城市地质调查协调推进工作方案》、《北海市关于规范地质信息数据共享、验收、汇交工作的指导意见》、《北海市地质信息资料管理办法细则》。”   “以全面支撑服务北海城市建设发展为核心,构建北海市城市地质信息共享服务与决策支持平台,通过该平台,可整合多方优势信息资源,统一资料集成标准,融合多要素立体式内容,共享信息资源成果,服务于北海城市规划、建设、运行和管理的全过程。”齐信博士介绍,该平台的建构包括技术标准研制、构建地质信息共享服务与决策支持平台的顶层设计、城市核心区试点运行示范等。   齐信表示,通过推进四个区域综合地质调查,即北海市地下空间、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区、海岸带、特色海岛调查评价与监测,瞄准北海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探测与安全利用,重大工程建设,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特色海岛可持续发展四大需求,构建城市多要素三维地质结构及综合评价体系,查明地下空间等资源和环境条件,影响重大工程安全稳定的关键地质问题,北海市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和环境地质问题,旅游重点开发的涠洲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状况,为北海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在‘114体系’的驱动下,项目取得一系列成果。在调查专业成果方面,形成了北海市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成果图件和海岸带陆海统筹地质调查成果图件;在专题成果方面,推进了北海市多要素三维地质结构模型及决策支持平台建设、北海市地下空间资源探测与评价、鲤鱼地水库-冯家江生态地质调查评价与监测等成果;在应用性成果报告方面,提出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建议、铁山港第二跨海通道比选方案建议、鲤鱼地水库-冯家江生态修复建议、大风江-高德段滨海公路规划建议等。”齐信表示,“项目成果的最终意义在于创建南方陆海统筹地质调查工作示范基地和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示范城市,建立地质调查服务城市管理的技术方法体系和协作推进工作机制,支撑服务多门类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为北海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决策服务。”   该项目积极探索海岸带地质调查物探技术方法,为我国其他沿海地区开展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提供了示范。同时,该项目是广西乃至南方第一座城市系统进行的城市地质调查,对整个南方滨海城市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陆海统筹项目作为南方地区首次开展陆海统筹工作,引领项目参与单位向海开拓了广阔天地,为我国实现向海图强的目标提供了坚实的地质工作服务支撑。

杏鑫注册链接_地学科普之花播洒地质芬芳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普工作一瞥

杏鑫注册链接_地学科普之花播洒地质芬芳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普工作一瞥

  地学科普是将既有的地球科学探索成果,向社会大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群体进行科学教育和推介普及的重要环节,与地质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1世纪,地球科学的发展和研究更多转向“地球系统”的整体性,突出关注地球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从整体地球系统的视角,对各圈层的相互作用过程和机理进行研究。   地学科普也因此有了新内容、新方向。   2018年,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与局中心工作相结合,形成包括松科二井、天然气水合物、地热、地质调查扶贫等一系列重大地质科技成果在内的科普产品,并以图文、影像、场景、实物标本和相关设备兼具的感性认知和体验式学习等多种形式推介给公众,进一步扩大了地质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也使科普工作整体得到提升。   地质科普都做了啥   衡量地质科普工作成功与否,需要从多方面综合考量。   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普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地质科普意识提升,产品迭出,成绩卓著,社会影响深远。   科普意识明显提升。2018年,通过科普目标考核机制、地质调查科技奖-科普专项奖引导机制和地质调查首席科学传播专家责任机制建设,全局科普意识明显提升。各直属单位将科普纳为单位年度重要工作内容,29家单位制订了科普规划实施方案,全年研发科普产品297件、开展科普活动345次,产品和活动数量均超过“十二五”的总和。高层次地质调查专家和学者积极投身科普创作与科普活动,两院院士、李四光学者、地质调查工程首席专家、“万人计划”入选者、五大平台科技项目负责人等50余人亲自参与科普创作与科普活动。全局3000余人次直接参与年度科普创作与科普活动。野外项目组在工作区开展科普活动的主动性增强,有58个项目组主动到当地农村、社区、学校、政府等开展科普服务。   重大科技成果科普亮点突出。   一是针对“松科二井”成果科普传播,中国地质调查局办公室联合中央电视台组织制作了系列科普新闻和《地下7000米的秘密》科教片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科教频道播出,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普办公室(地学文献中心)联合地科院、勘探技术所、实物资料中心等单位制作了包括视频、VR、文章、模型等22件“松科二井”主题科普产品,通过科普中国、新华网、《人民日报》、《环球时报》等重要中央主流媒体科普平台传播,并被近百个重要媒体网站转载,科普视频及文章累计浏览量超过3000万次,“松科二井”、“7018”等词汇成为网络热词。相关科技成果还通过在中国科技馆举行的“神奇的钻地术”李四光地质科普讲坛、黄石地矿科普展、深圳中国科普产品展等大型活动进行科普宣传,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效果显著。   二是针对天然气水合物成果的科普传播持续推进。可燃冰试采成功以来,社会关注度一直居高不下。广州海洋局在前期工作基础上,通过在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会上展出水合物试采沙盘等科普产品,组织创作科普舞台剧《冰火传奇》等方式,继续推动天然气水合物重大成果科普化,提升社会认知度;青岛海洋所通过与中央电视台、中国科学院共同主办“问海夏令营——我是海洋科学演说家”活动,出版《揭秘可燃冰——可燃冰知识100问》图书,开发天然气水合物知识互动问答小游戏,制作天然气水合物模拟体验等科普产品,举办50余场相关科普活动等方式,深化普及天然气水合物相关知识。   三是针对地热资源调查成果开展多种形式普及活动。水环所联合《中国矿业报》组织拍摄的《地热那些事》登上央视科教频道《创新一线》栏目。《干热岩——前景可期的新能源》科普文章登上“紫光阁”等时政期刊。“李四光地质科普讲坛”面向首都中小学生举办《绿了大地蓝了天》、《来自地球深部的神奇能源》两期大型科普讲座,邀请水环所、水环中心工程首席专家,进行地热、干热岩相关知识及地质调查成果科普,大幅提升了深部热能开发的社会认知度。   四是地质调查科普服务脱贫攻坚工作。将深地探测、深海探测、页岩气清洁能源、农业地质服务、地质遗迹、地质灾害等方面的科普产品捐赠赣县五云镇中心小学等8所学校(教学点),形成了“地质调查扶贫+”重要活动形式,在当地产生重要影响;环境监测院在浙江金山开创了地质文化村的科普扶贫模式;岩溶所、西安地调中心、水环中心等单位深入乌蒙山、贵州、云南、陕西等全国58个项目工作区、贫困区和地质灾害易发区,与地方政府部门合作开展科普扶贫活动,受到地方广泛欢迎,进一步彰显了地质调查的社会服务水平。   地质科普产品内容经典,形式新颖。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普所形成的地质科普产品基本涵盖地质调查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年度地质调查重大成果,形式不断创新。《冰火传奇》儿童剧、水合物3D打印模型、海洋地质科普虚拟现实VR、松科二井岩心认知之旅VR、古生物识别应用系统等借助新技术完成的科普产品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研发了包括《给地球做CT》、《揭秘松辽盆地》、《生“气”的石头》等一批深受公众欢迎的科普精品,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网、科普中国等重要媒体发布共计38次,传播影响近亿人次。“松科二井系列科普产品”、《航空物探知多少》、《地质调查100问——可燃冰是个啥》、《含水层破坏危害及其成因》等13项科普产品被评为国家级、省部级优秀科普作品。全年13项科普产品获得5个类别的国家、省部级以上荣誉,比2017年(7项国土资源优秀科普图书)有显著提高,尤其是在国家层面斩获颇丰。《地质探秘之旅》获科技部2018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航空物探知多少》、《地质调查100问——可燃冰是个啥》、《含水层破坏危害及其成因》等3部视频获科技部全国优秀科普微视频奖;“松科二井系列科普产品”获中国地质学会第二届优秀科普产品奖;科普片《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获第五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赏石与健康》、《十个伙伴来分级》等7部图书获自然资源部2018年优秀科普图书。   主题科普活动组织能力提升。围绕重大成果和民生需求,中国地质调查局共策划300余场各具特色的主题科普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松科二井、可燃冰等科普产品成功亮相第二届中国(黄石)地矿科普大会、首届中国科普产品展、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等11余次大型展会。“保护地球,精彩地质”科普作品大赛、全国地质资料数据创新应用数据大赛、“最美地球印记——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摄影大赛等科普活动吸引了众多青少年学生和社会公众参与,取得了很好科普效果。地质力学所李四光纪念馆、实物资料中心、青岛海洋所、地质所创办的地质研学实践活动,受到中小学生喜爱。   科普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中国地质调查局创建并成功举办4期“李四光地质科普讲坛”,成为地学有影响力的科普活动品牌。3家单位被教育部评为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并获专项经费奖励。14家国土资源科普基地进一步建实建强。加强与中国科协、新华网、科普中国等国家级科普平台合作,《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中国矿业报》、地质调查科普网等科普平台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调中心、地科院京区基地等单位的重点实验室、野外基地、新科研基地科普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   科普人才队伍稳步成长。中国地质调查局新增国家、部、局科普传播专家15人次,4人入选自然资源部第二批首席科学传播专家,1人获得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优秀奖。遴选出首批11名地质调查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兼职科普人员队伍得到进一步发展,400多个项目的近千名业务骨干积极参与地质科普的创作和传播,成为科普传播重要力量。   科普工作有成效,领导重视是关键。科普工作占据着地质调查事业发展尤为突出的位置。在制度设计上,把科普工作纳入目标责任体系,与地质调查任务同规划、同部署、同考核、同验收。在具体工作部署上,多次召开专题会,研究部署科普重点任务,推进重大科普活动,强力推进科普任务落地。   科普工作有成效,围绕重大成果统筹协调科普传播是保证。近几年来,地质调查不断涌现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试采、松科二井、南方复杂构造区页岩气等重大成果,已成为社会关切、热议的新闻话题。科学普及应乘势而上,及时跟进重大成果和地质调查中心工作,开展立体式知识传播,取得良好的地质科学普及效果。同时,在围绕重大成果开展科普传播中,要提早谋划,加强协调,特别是在科普对象、产品类型、传播平台、发布节点等方面,要统筹安排,达到整体传播效果。   科普工作有成效,研发适应现代传播模式的科普产品是基础。在研发图书、文章、科教片等传统科普产品基础上,要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适应快节奏、易传播的现代生活传播模式,研发适合于手机端、移动互联网浏览的科普短视频、微动画、H5短文、长图文章,研发适用于大型展览立体显示的、互动性参与感突出的虚拟现实(VR)产品和模型模具,以便使科普产品便捷、快速、广泛地传播,达到更好的科普目标。松科二井重大成果传播就是采用手机端和移动互联网传播的微视频和长图形式,在发布72小时内浏览量超过了2000万次。   科普工作有成效,人才是重要因素。科普工作需要专业精、知识广、表达能力强的人才。2018年,以首席科学专家作为科普传播的主体,整体参与了科普创作、活动开展等科普工作的多个环节,取得了很好的示范引领效果。同时,加强科普能力培训、经验总结和工作交流,选派业务骨干参加香港科普培训学习国际经验等一系列措施,也有效提升了地质调查研究人员的科普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6年“科技三会”上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2019年,科普工作仍然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普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要紧跟“十三五”科普规划,开展科普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工作,以评估促规划落实;系统梳理规划任务的执行情况和取得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加强经验总结与推广,加快推进规划实施,确保目标任务全面落实。要推进重大成果的科普传播工作,重点围绕页岩气、页岩油、深地探测、深海探测等重大科技成果研发科普精品,开展成果知识立体式传播,扩大重大成果的社会影响;继续开展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深部热能资源、松科二井科研成果的科普解读,不断深化社会对重大成果的认知,提升地质调查公众服务水平。要精心策划高水准重大科普活动,整合科技攻坚战、深地探测、深海探测等地质调查重点领域的科普精品,集中在中国国际科技成果交易会中国科普产品展、中国地矿科普大会(国际矿物博览会)、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以及其它国家展览活动中展出;参加国家“科技列车云南行”科普活动,设立地质调查专场;深化地质调查科普扶贫活动,在赣州、乌蒙山等地区开展系列科普示范活动;联合地质学会继续开展地质调查科普作品大赛、青少年地质研学实践等活动,扩大地质调查的社会影响。   地质科普历经百年,社会功效昭然史迹。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地质科普将不断融合新的可视化技术、互联网传播手段和文化创作模式,传播地质知识,弘扬地学精神,在服务社会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杏鑫登录注册_上半年我国自然灾害较去年同期偏重

杏鑫登录注册_上半年我国自然灾害较去年同期偏重

  近日,应急管理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部门,对今年上半年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经核定,上半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地震灾害为主,干旱、风雹、地质灾害、低温冷冻、雪灾和森林草原火灾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3180.3万人次受灾、336人死亡、23人失踪、82.8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灾情较近10年、近5年同期均值偏轻,但较去年同期偏重。   上半年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是:洪涝灾害南多北少,地震活动较为活跃,个别省份旱灾相对较重,风雹灾害侵袭北方局地,雪灾和低温冷冻灾害年初集中发生。   统计数据显示,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3.6万间房屋倒塌,9.6万间房屋严重损坏,45.1万间房屋一般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3947.4千公顷,其中绝收321.4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763.6亿元。   上半年,我国大陆地区地震活动较为活跃,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11次,其中6级以上地震2次。4月24日,西藏墨脱发生6.3级地震,是上半年我国大陆地区震级最高的地震。6月17日,四川长宁发生6.0级地震,此后又相继发生3次5级以上余震,是上半年我国大陆地区灾情最重的地震。据统计,地震共造成全国41.7万人次受灾、15人死亡、9.1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3000余间房屋倒塌,大量房屋不同程度损坏。

杏鑫在线注册_“弘扬李四光精神 探索海洋奥秘”地质调查科普暨“圆梦蒲公英——走进科学世界”暑期主题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在青岛举行

杏鑫在线注册_“弘扬李四光精神 探索海洋奥秘”地质调查科普暨“圆梦蒲公英——走进科学世界”暑期主题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在青岛举行

  7月29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承办的“弘扬李四光精神 探索海洋奥秘”地质调查科普暨“圆梦蒲公英——走进科学世界”暑期主题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在青岛举行。来自江西革命老区赣州市赣县区五云镇中心小学的10名小学生和来自青岛南京路小学、青岛文登路小学、青岛朝城路小学的10名学生将在青岛体验为期一周的探秘海洋科学研学之旅。   此次活动是按照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科普扶贫的统一部署,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9年“圆梦蒲公英”暑期主题活动要求举办的。本次研学实践教育活动自7月29日开始至8月2日结束,安排了认知海洋、海洋地质、海洋生物、海洋环境、海洋资源、海洋探测、海洋权益等板块的特色主题研学活动。同学们将通过参观青岛知名科普场馆、听取海洋科普讲座、参加滨海一线地质地貌研学考察、动手体验可燃冰等科学实验、完成研学任务单、分享研学感受等多种形式,亲临其境感受海洋、认知海洋、热爱海洋、关心海洋。   此次活动将海洋科学知识、科学家精神与青岛海洋特色有机融合,是科普、研学和扶贫相结合的一次创新探索,旨在帮助青少年在活动中了解科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意识,传承李四光精神,激发他们探索海洋奥秘的热情,积极投身建设海洋强国的伟大事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孩子们将在5天的海洋研学实践教育活动中充分得到科学精神的滋养、科学知识的普及、科学素养的提高。   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的领导为此次活动授旗,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党委书记为活动致辞,青岛朝城路小学校长作为教育界代表讲话,江西赣州五云小学的谢佳辰代表学生进行发言,青岛市市南区科学技术协会向同学们赠送了科普图书。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五云镇中心小学和青岛南京路小学、青岛文登路小学、青岛朝城路小学的师生,以及来自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科学技术协会、五云镇中心小学、青岛市市南区科学技术协会、青岛地质之光展览馆、青岛朝城路小学、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地学文献中心、中国矿业报社等单位的领导和相关同志参加了启动活动。   本次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普办公室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承办,得到了青岛市市南区教育体育局、青岛市市南区科学技术协会、青岛地质之光展览馆、青岛海洋科普联盟、青岛水族馆、青岛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青岛旅游集团、青岛银海大世界、青岛蓝谷海科文化旅游产业有限公司、青岛贝壳博物馆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杏鑫在线注册_甘肃舟曲成功避让3起泥石流灾害

杏鑫在线注册_甘肃舟曲成功避让3起泥石流灾害

  8月4日,受强降雨天气影响,甘肃省舟曲县武坪镇拱坝河暴发山洪,其3条支沟发生泥石流灾害并形成3处堰塞体,导致拱坝河水位升高3米,147间房屋出现不同程度损毁,直接经济损失约981.3万元。由于监测预警及时,当地紧急转移群众32户118人,未造成人员伤亡。   灾害发生后,舟曲县委县政府和自然资源部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撒离了危险区群众,并组织人员对拱坝河河道进行开挖、疏通。目前,河道疏浚工作进展顺利,己能确保拱坝河洪流通过。同时,甘肃省地灾防治指导中心和省地矿局三勘院甘南分院的专家也在第一时间赶现场,实地勘查灾害点后建议:在拱坝河河岸、道路垮塌段设置警戒线,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在汛期降雨相对集中时段,进一步加强地灾群测群防;受灾房屋应另行选址重建,并做好安全选址和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利用有利天气,加快主河道疏通工作,在泥石流积扇上开挖行洪通道,修建简易护堤。同时,要对全县类似地灾隐患点开展全面排查,加强防灾避险宣传和应急演练,切实提高群众防灾意识。   据介绍,2010年“8·8”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以来,舟曲县始终把地灾防治作为“生命任务”来抓,全面推进地灾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并成立了舟曲县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指挥中心,进一步健全地灾气象风险预警预报和应急响应联动机制。中心成立以来,已成功预报博峪镇开麻沟山洪泥石流等20多起地灾,避免伤亡人员460余人,避免经济损失3000多万元。

杏鑫注册链接_成都地调中心开展罗平生物群现场科普活动

杏鑫注册链接_成都地调中心开展罗平生物群现场科普活动

  秋日的滇东高原,蔚蓝的天空中挂着棉花样的白云,煞是美丽。近日,两百余名稚气未脱的小学生,在老师们的带领下,齐聚在国务院前总理温家宝题写的“罗平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石碑旁,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一双双好奇的眼睛探视着眼前的一切。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现场科普活动正在这里举行。   本次活动是成都地调中心全力推进中国地质调查局“十三五”科普规划目标任务的同时,在科普工作领域的一次探索。在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对此,自然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高度重视,成都地调中心党委积极落实,探索更加积极主动、更具影响力和更贴合社会公众需求的科普活动。   规模巨大的3号采场    在罗平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化石展厅,孩子们围拢住海洋古生物化石标本,发出一阵阵惊奇的叫声,认真做着记录,不时向讲解员提出各种问题,成都地调中心的专家们通过讲故事的形式绘声绘色地一一解答。从孩子们似懂非懂而又偏想弄懂的表情中,记者感觉到,科普工作的必要性比想象的更加迫切。   记者了解到,罗平生物群化石的发现纯属偶然。2007年10月,成都地调中心云南1∶5 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组在距罗平县城东南12千米的罗雄镇大洼子村附近中三叠统关岭组二段地层中,发现大量保存完好的鱼化石以及海生爬行类化石、节肢动物化石和棘皮动物、双壳等无脊椎动物化石和植物化石群。随后研究揭示,该生物群产出时代属于中三叠世安尼期,距今约2.44亿年,特命名为罗平生物群。   专家介绍,罗平生物群是云南古生物化石研究领域中又一重大发现,其巨大的科学价值得到了国内外古生物学界的认可和赞誉。其中,鱼类化石品种丰富,主要为古鳕鱼类、龙鱼类、裂齿鱼类、肋鳞鱼类、半椎鱼类以及空棘鱼类,约有40多个属种,包括30多个新种属;节肢动物化石包括甲壳类、鲎类、千足虫类等,鲎、等足目、千足虫等化石均是首次在我国发现。化石群种类丰富,规模庞大,保存完整精美,堪称我国三叠系海洋生物化石库,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价值。   鱼类化石    整整一个上午,通过观展和观看科普视频,孩子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地学知识教育。在现场互动环节,他们一个个意犹未尽,踊跃举手抢答专家提出的问题,为本次活动增添了一种欢快的气氛,真正做到了地学科普入脑入心。   当天下午,记者随成都地调中心的专家们参观了馆藏于罗平县自然资源局大院内的数千块精美化石标本,并来到了化石采集3号采场。这个巨大层状结构的岩层采场,脚下随便一迈,都能踩住生物化石,地质锤随便一敲,都能敲出一块生物化石来——这里简直是一本巨大的生物化石教科书。随后,一行人又赶到首次发现龙鱼化石的1号采场,在那里又找到了几块化石标本。   据了解,目前罗平古生物群还有很多未解之谜,各项研究还在继续进行。成都地调中心的专家们首次在罗平地区发现了丁氏滇龙、张氏幻龙等海生爬行类及幻龙水下觅食遗迹,对研究海生爬行类的演化及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该地区已确立为全球中三叠世海洋生态系统全面复苏的标志。

杏鑫怎么注册_秘鲁地质矿产调查技术海外培训班开班

杏鑫怎么注册_秘鲁地质矿产调查技术海外培训班开班

  “2019年秘鲁地质矿产调查技术海外培训班”近日在秘鲁首都利马正式开班。中国驻秘鲁大使馆经商处参赞郝沁梅、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龙宝林、秘鲁能源矿业部地质勘查司司长沃尔特·桑切斯、秘鲁矿业冶金研究院院长亨利·卢娜·科尔多瓦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来自秘鲁矿业冶金研究领域的官员和技术人员、多所地质矿产类大学的老师和学生,以及部分矿业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近50人参加了开班仪式。   该培训班由商务部主办、自然资源部指导,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发展研究中心承办、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和秘鲁矿业冶金研究院协办,旨在提高秘鲁地质调查技术水平,提升秘鲁地质矿产领域专业人员能力,促进中秘地质矿产领域合作。   本次培训班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海外举办的第一个技术培训班,主要目的是交流中国在地球化学填图与环境地球化学调查、航空物探遥感调查、海洋地质调查、矿产资源评价、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以及地质调查信息化等方面的技术、理论和管理经验。培训班将进一步加深中秘两国地质矿产领域的了解,促进地学领域的合作。

杏鑫注册链接_“地球物理技术在重要经济区应用”培训班将在成都开班

杏鑫注册链接_“地球物理技术在重要经济区应用”培训班将在成都开班

  “地球物理技术在重要经济区地质调查中应用”培训班将于12月5 – 7日在成都开班。本次培训主要面向中央直属地质勘查部门、各省(市、自治区)地质勘查事业单位、地质勘查企业、矿山企业涉及地质调查工作的人员。培训将采取封闭授课的方式进行。   地球物理技术具有高效、快速、无损的独特优势,在地质调查工作中起到了基础性、先行性作用。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资源、环境与生态需求三重叠加,为支撑服务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提升我国重要经济区发展水平,推进地球物理行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与交流,拓展地质勘查服务领域,创新地球物理技术解决重要经济区建设的相关实际问题,中国矿业联合会与中国地质学会勘探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这次培训,国家现代地质勘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城市地下空间探测评价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四川省矿业协会、四川省地矿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心协办。培训内容包括如下七个方面:   ——新时期城市地质工作思路与探索——兼论地球物理新技术对城市地下空间地质结构精细探测支撑作用。授课专家:葛伟亚,全国城市地质调查工程首席专家、自然资源部城市地下空间创新中心副主任。   ——浅层地震勘探在上海城市深层地下结构精细探测中的应用与研究。本讲座以上海城市深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综合地质调查为背景,介绍近几年浅层地震勘探在工程地质结构探测中的试验和应用效果,总结粘砂交互地层区浅层地震勘探的方法和经验,为厚覆盖区城市深层地下空间地质结构精细探测提供借鉴。授课专家:司永峰,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地质环境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城市地区浅层地震勘探以及工程物探工作。   ——地球物理技术在永定河平原区地质调查中的运用。本讲座以永定河冲积平原为例,从浅表地质调查、第四系地质调查和前第四系地质调查等三个层次,介绍综合地球物理技术在平原区第四系三维地质结构和活动断裂、基岩断裂和构造格架等方面调查的运用效果,以及如何创新覆盖区地质填图成果表达方式。授课专家:邓晓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电磁探测技术研究室副主任,教授级高工。   ——雄安新区透明化–综合地球物理的重要作用。本讲座围绕国家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需求,分析了新区需要解决的地质问题,介绍雄安新区综合地质调查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以及近两年来综合地球物理在解决系列地质问题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如壳幔结构、深部热源、基岩界面、热储层、含水层等。授课专家:张杰,教授级高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地下空间探测研究室副主任。   ——雄安新区200m以浅地层结构综合探测方法体系。本讲座以探测雄安新区200m以浅地层结构为目标,对在雄安新区开展地质雷达、高密度电法、瞬变电磁法、广域电磁法、浅层地震等多种物探方法探测浅层地质结构试验效果进行了有效性分析,总结出雄安新区200m(0-50m和50-200m)以浅探测地层结构综合探测方法体系,为雄安新区及其它城市地下空间探测提供依据和借鉴。授课专家:苏永军,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物化探勘查院副院长。   ——水上物探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本讲座从水域物探技术应用角度,以实例形式介绍了水域物探方法技术、组合、作用及其在城市基础建设-水域工程勘查中的应用成果与认识。涉及的水域物探技术主要包括:浅层地震、浅地层剖面、海磁、水下管线探测及侧扫声纳等。授课专家:刘建生,江苏省地质勘查技术院原总工程师,研究员。   ——地球物理技术应用于成都城市建设经典案例介绍。以现场授课的形式,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调中心技术专家带领学员参观学习并讲解具体技术应用。

杏鑫注册链接_第三届全球黑土地关键带地质生态调查学术研讨会召开

杏鑫注册链接_第三届全球黑土地关键带地质生态调查学术研讨会召开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东北的考察调研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确保黑土地不退化不减少,全球黑土地关键带地质生态调查(BASGES)第三届学术研讨会日前在成都召开。会议旨在继续深入开展全球黑土地调查与合作,为全球环境(气候)变化、黑土地保护以及地球关键带研究提供基础信息。   国际黑土地协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出席会议并做主题讲话,彭院士对近年来我国黑土地调查和科研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强调黑土地事业不仅是东北事业,也是全国事业,更是全世界共同瞩目的事业。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主任助理汪大明博士做了主题报告,介绍了IGCP665国际合作项目与BASGES年度进展,总结了2019年取得的三大科研成果。同时,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立足黑土地监测与保护,作了题为《 星载高光谱成像技术及在轨应用》《同位素指纹溯源技术及应用》《若尔盖草原退化砂地生态治理研究》等报告。   近年来,沈阳地质调查中心成立了国际黑土地协会、申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合作项目(IGCP665)、建立了中国地质调查局黑土地演化与生态效应重点实验室等,把黑土地提升到了全球高度,引起了广泛关注。近3年来,在沈阳地调中心黑土地团队与众多科学家的共同推动下,已经与美国、俄罗斯、乌克兰、蒙古、捷克、英国、澳大利亚、希腊、德国等多国机构达成合作,来自中外的数十名科学家共同参与研究,形成了国际化的黑土地团队;成立了国际黑土地协会,获得联合国项目支持,“天地一体化高光谱资源探测成功示范”入选“中国遥感领域十大事件”,沈阳地质调查中心成为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分支机构,为更深入地开展全球黑土地关键带系统、多学科交叉的国际合作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科研保障。   会议明确了2020年重点工作:一是开展全球黑土地关键带星-空-地一体化综合研究与集成,编制涵盖遥感、地球化学等多手段的黑土地关键带的星-空-地一体化调查与监测技术规范(规程);二是在中国东北地区试点选择1种~2种黑土土壤类型开展标准物质研制工作,探索应用于全球黑土地关键带分析测试工作的可行性,为全球黑土地关键带统一采样方法、统一分析测试方法及消除系统误差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会议由国际黑土地协会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主办。来自黑龙江自然资源厅、中国矿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以及全球地球化学基准国际地球科学联合会、捷克地质调查局、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地质科学研究所、蒙古国地质调查中心等国内外多家单位的8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杏鑫怎么注册_《澳门特别行政区海域地质资源与环境图集》编制完成

杏鑫怎么注册_《澳门特别行政区海域地质资源与环境图集》编制完成

  近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系统调查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首次编制完成《澳门特别行政区海域地质资源与环境图集》,对澳门特别行政区(下称“澳门”)海域地质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和空间拓展利用提出了针对性认识与建议。这是践行“一国两制”方针、贯彻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具体举措,也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为澳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详实的海洋地质资料,是地质人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献上的一份礼物。    根据国务院2015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区域图》,其中明确了澳门85 平方千米的海域管辖权,极大地拓展了澳门的发展空间,但长期以来,澳门海域从未系统开展过地质调查工作,缺乏整体性的地质资源与海洋环境基础资料,难以支撑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和科学管理的需要。2018年,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动对接澳门经济社会需求,在澳门海域实施了多手段、多学科综合海洋地质调查,首次完成了澳门海域的系统海洋地质调查,获取了水体、海底及下覆地层的一批重要资源环境数据。调查工作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具体实施,先后动用4艘调查船,累计完成综合地球物理测量227千米、多波束测深6670千米、海域地质取样151站位、海水取样120站位、温盐深测量30站位、定点海流观测2站次、地质浅钻5口等,并开展了相关样品测试,同时首次编制了《澳门特别行政区海域地质资源与环境图集》。    该图集包括“序图”“可利用的地质资源及开发建议”“需重视的环境问题及修复建议”“空间拓展的工程地质条件与建议”四大类24幅图件,围绕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以及涉海重大工程建设等提出认识与建议。    一是基本查明澳门海域和海岸带地质资源特征与潜力,提出了海洋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的对策建议。调查表明,澳门海域和海岸带地质资源丰富,主要包括76.08 千米岸线资源、约55 平方千米海涂资源、独特的花岗岩地貌和海岸地质旅游资源,以及约7850万立方米远景资源量的海砂。提出可加强人工岸线的优化开发和自然岸线的保护修复,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海涂,促进地质旅游与其他旅游资源的融合开发,开展海砂资源调查评价等建议。    二是初步掌握了澳门海域生态地质环境状况,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奠定了重要依据。调查显示, 澳门位处珠江口西部,受珠江口整体水环境及自身排污影响,澳门海域大部分水体受轻度污染,主要污染因子为无机氮;海底沉积物质量总体较好。建议继续完善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加强排放污水净化处理和海上船舶排污管理等,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合作开展珠江口水污染治理,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三是基本摸清了澳门空间拓展工程地质条件,为涉海重大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提供基础支撑。调查认为,澳门地壳基本稳定,构造活动不明显;海底表层软土层厚度约4-20米,基岩埋深约40-75米;澳门水道沿岸基岩埋深较浅,软土层薄,适宜开展填海造陆、跨海通道等重大工程建设。海域淤积较强,不适宜深水港口航道建设。建议与珠海市探讨共同开发黄茅岛及周边海域等。    作为我国首个系统性的澳门海域地质资源与环境调查研究成果,图集将为澳门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与实施提供基础资料,进一步促进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增进澳门同胞福祉,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