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怎么注册_吉林南部区域地质调查获重要发现 初步建立古元古代岩石地层序列

杏鑫怎么注册_吉林南部区域地质调查获重要发现 初步建立古元古代岩石地层序列
1年前 (2022-11-23) www.nxdzgc.com 杏鑫官网 144℃

  辽宁省地质勘查院在开展的吉林1∶5万头道崴子、霸王朝、清河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有关基础地质的重要发现,相关项目近日通过专家组验收。   该区调项目位于吉林省南部。3年来,辽宁地勘院项目组人员打破长期固有思维和理念,应用洋板块等新理论、新方法,进行了大量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及进展:初步建立了工作区古元古代岩石地层序列,提出了老岭群与“北辽河群”划分初步对比方案。通过构造—岩石填图,将原划“集安岩群”厘定为俯冲增生杂岩带,在该带内发现纯橄岩、辉橄岩、辉长岩等蛇绿岩岩块;在区内首次填绘出高镁安山岩,并获得锆石年龄为23.42亿年;首次填绘出高压基性麻粒岩以及赋存在推覆体内的蓝闪石片岩组合;识别出洋岛海山序列,以及广泛分布的海底扇和远洋沉积。在区内发现一系列推覆构造,推覆体由集安俯冲增生杂岩构成,被推覆在老岭群之上。在俯冲增生杂岩带中识别出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等2期侵入岩组合。发现铀、钍矿点4处、石墨矿点1处、铜金矿(化)点1处,以及多个硫铁、硼、石墨等矿化信息地等。   专家组评价认为,项目组在吉林南部的系列发现,为华北克拉通东部胶—辽—吉带的形成演化、微陆块聚合—拼贴动力学过程提供了重要依据,为解决集安群和老岭群、南北辽河群划分对比提供了解决方案。

杏鑫在线注册_青春绽放戈壁滩——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中心北山项目部的报告

杏鑫在线注册_青春绽放戈壁滩——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中心北山项目部的报告
1年前 (2022-11-18) www.nxdzgc.com 杏鑫注册服务 142℃

  8月31日早上7点05分,记者跟随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张海啟一行从首都机场起飞,经过3个多小时的飞行,抵达甘肃敦煌机场,再经过2个小时的舟车劳顿,就到了此行的目的地——酒泉市瓜州县柳园镇,这是一个建在戈壁滩上的小镇。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山野外项目部就坐落在这个小镇上。安顿好旅馆,记者就跟随项目部的工作人员一起赶往项目部。       在戈壁滩上踏勘,是个磨砺意志的活儿。        在茫茫戈壁中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砂石地块,队员们立刻停下来选取样本。        在探槽中寻找“宝贝”。        北山项目部负责人杜泽忠博士正在向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中心张海啟(左一)一行介绍矿调情况。        因为有记者跟随,当天的野外午餐算是很丰盛的了。大多数时候,项目部的小伙子们只用保温桶自带的开水泡一碗方便面。        在野外忙活了一天,回程的路也是很欢快的。    北山野外项目部于2016年5月正式成立,聚拢了一堆博士和硕士。据了解,项目部现有成员23人,其中博士后1人、博士5人,余下的都是硕士,成员平均年龄不到30岁,野外技术人员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是一支年纪轻、学历高的野外团队。   项目部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指导中心矿产勘查处承担的“甘肃花牛山-柳园地区矿产调查与找矿预测”子项目。据野外项目负责人杜泽忠博士介绍,该项目属于整装勘查区找矿预测与技术应用二级项目,项目周期为2016年~2018年,核心内容是开展柳园幅、花牛山幅和长流水幅1∶5万矿产地质调查。   进入项目部,目光所及之处让记者有些震撼——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简陋,用“寒酸”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据说,这个办公场地是从当地居委会租来的。院内的地上摆放着一些矿石标本,但是很整齐,狭小的办公室内正挤着五六个年轻人在制作图表,还有两三个小伙子正在厨房忙前忙后,为当天的午餐做着准备。   不过,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饭前突然接到小伙子们的通知:喝的水没了,先吃点水果解解渴。而此时,记者的嗓子正干得有点痒,水果怎能抵得上水解渴呀。出于做客者的礼貌,记者又不好意思提出另外的要求,只得干熬着。   杜泽忠博士向记者解释,这里的自来水是戈壁盐碱滩打出来的,碱性重,外地过来的人直接饮用的话肯定受不了。我们平常煮饭和饮用水,都是用桶装的纯净水,今天的水还没有送到。   没想到,在这里喝口水都这么不容易。不过,这顿午餐还算丰盛,一碗面条配几道素菜,十几个人挤在一张桌子上,吃起来还是津津有味的。   记者是在长江边上的农村长大的,没那么娇气,不相信这里的水没在此地生活习惯了的人不可以喝。当天晚上回到旅馆,记者并不信那个邪,打开水龙头灌了一壶水,烧开后泡上自带的茶叶,美滋滋地一杯一杯喝下去。坏了!这可不得了!凌晨4点半多一点,记者的肚子就不太对劲了,骨碌碌地爬起来,一直折腾到天亮,上了七八回洗手间。这种亲身测试的后果实在是很让人后悔不已。记者想,这群初到此地的小伙子们是怎么熬过这一劫的呀。   记者粗略地了解了一下,这群80后、90后,应该说是在蜜罐里长大的,尽管来自不同的地域,但是他们大多是在水草丰美的地方长大的,突然来到这个与故乡有着天壤之别的地方过日子,那将是一种怎样的煎熬和折磨呀!   这里的时差比东部地区要晚许多。9月1日早上8点,天刚亮,记者经过一番折腾,肚子终于消停了些。8点30分,吃过早餐,整理好野外的行头,记者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中心党委书记张海啟一行,跟随北山野外项目部的小伙子们共二十几人,坐上4辆越野车匆匆出发了,开启了这一天的野外之旅。   汽车开出柳园镇,就见不到正儿八经的路,茫茫戈壁滩放眼望去,黑黝黝的一片,见不到一丝让人眼睛有些温润的色彩。越野车晃晃荡荡、摇摇摆摆地一路前行。记者坐在最后一辆车上压阵,前车溅起的灰尘,雾一样地在大漠戈壁飘扬,这样的场景很是刺激。记者在一路尘土中,脑子里幻化出西部牛仔骑着一匹高头大马,驰骋在大漠的浪漫场景,很是爷们。   车窗外实在没有值得观赏的,除了乌黑的山丘,连茅草都难得见到一根,这样的景致也实在缺乏观赏性。越野车已经越来越颠了,人坐在车里,像羊癫疯一样,颤悠悠地摇摆,只感觉肚肠都在跟着摆动的节奏扭动着。不远处,“甘肃安西极干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十几个大字在人工砌成的水泥矮墙上横亘着,约有二三十米长,这大概是一路上见到的最美的“风景”了。   1000多年前,大唐高僧玄奘为了求取真经,从长安出发,在今甘肃酒泉一带走出国门,踏上一条冒死西行之路。就在这条根本不是路的路上,一心求取真经的玄奘法师冒死西行,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去往西天取经。在《大唐西域记》中,玄奘如此描述这片戈壁:“长八百余里。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   当然,1000多年前,玄奘的交通工具与今天无法类比,但这里地质环境的恶劣程度恐怕千年未变。   越野车一路往前,就基本没有路了,到处坑坑洼洼,晃荡得厉害,感觉司机开得有些随性,哪儿好走一点就往哪儿走,这样“跟着感觉走”一点也不好玩,人坐在车里颠得有些难受、有些惶恐,刚开始脑子里幻化的那点西部牛仔骑高头大马的浪漫情怀早已飞到九霄云外。   越野车终于在一片看起来像山丘的地方停了下来,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目的地。说是山,其实就是一片黑黝黝的戈壁。下车后,眼睛所及之处不见一颗茅草,大地像撒了柏油一般,若不是那凹凸有致的地貌结构作为天然标记,你很难分清来时的路。   定位、测坡度角、拉测线、清理探槽、取标本、记录,项目部的小伙子们都忙开了,一个个是那么仔细、那么专注。这是地质填图的必须程序,每间隔20米就在手中的表格上做一个标记。由于这里长年极度干旱,地质锤敲打岩石的声音显得格外清脆。就这样,在茫茫戈壁中,他们演奏出只有地质人能听得懂的交响曲。   说得粗俗一点,就是这样一个“鸟都不想来拉屎”的地方,项目部的小伙子们却还忙得如此欢愉。   其实,记者在头一天刚刚与这帮小伙子见面的时候,听介绍中谁谁是博士,谁谁是硕士,谁谁是刚刚大学毕业,有点不屑,因为他们活像一群在工地上长期暴晒的农民工。从他们黝黑、略显古铜色的脸上,实在找不出能与之相对应的影子。在记者粗浅的印象中,他们应该是白白净净的秀丽书生。   此时正值中午,太阳当空照下来,这是一天最热的时候,天空蓝得有些瘆人。这要在内地,这样的天气绝对是可以令人赞美的。但是这里却不同,由于地表缺乏相应的湿度与之对接,云都懒得从此飘过。阳光裹夹着强烈的紫外线,毫无遮挡地直接射到人身上,裸露的胳膊有些灼痛的感觉。   今年31岁的杜泽忠博士皮肤黝黑,像个农民。此时,他正头顶着草帽,带着项目部的兄弟们风风火火地忙碌着。为了拍摄一点他们的工作场景,记者只得一路小跑着跟上他们的脚步。如果不知道他们的身份,远远看去,你会以为这群头顶草帽、挎着帆布包的年轻人是一群叫花子。   杜泽忠主要从事矿床学、矿产勘查研究,刚刚博士毕业就进入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工作。几乎是刚刚参加工作不久,就碰上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走出办公室”的号令,于是,他便顺其自然地成为了北山野外项目筹备组人员之一。就这样,他再也没有离开过这里。   尽管尚未成家立业,但是作为项目负责人,杜泽忠博士既要保障项目顺利完成,又要像老大哥一样对这群小伙伴们做好日常心理疏导工作。特别是那些90后,惦念城市的喧嚣,思念父母亲人,是很正常的心理反应。每每小伙伴们有异样的情绪发生时,第一个站在他们面前的总是杜泽忠博士。就因为这样,杜泽忠被小伙伴们称为“带头大哥”。尽管这个头衔有点帮派的味道,但是杜泽忠还是很乐意接受的,只要小伙伴们高高兴兴地跟着他干活,喊什么都行,怎么亲切就怎么来。   今年32岁的杜轶伦博士,主要从事岩浆成矿作用、战略性矿产研究。在跟记者聊天的时候,对于这样的工作环境,他说并没有感到什么苦累,地质工作本来就是如此,跟老一辈的地质工作者比起来,我们已经很舒服了。   30岁的孙海瑞博士,主要从事矿床学研究工作。在与记者的短暂接触中,感觉他是一个很乐观向上的人,他说从来没有后悔过自己所选择的专业,过去也一度想象过野外地质工作的艰苦,尽管这里的环境已经超出自己的想象,但是能跟自己的专业结合得很紧密,干起来也还算蛮有趣味的。“通过野外实践,我发现地学方面的很多知识跟在学校时老师讲的还真不是一码事。”孙海瑞说。   刚刚27岁的吕鑫,2015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就直接进入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工作,主要从事矿床学研究,尽管年纪轻轻,但是如今已经成长为北山野外项目部项目副负责人,业务的精湛程度令同龄人刮目相看。与其他人不同,这位年轻人眼里总释放出一股子锐气和俏皮,他跟记者开玩笑说,当初进入大学的时候,糊里糊涂就选了这个专业,人生难得一糊涂,既然糊涂了,就继续糊涂下去呗,年轻人围着地球打转转也是很有意思的。   临近中午1点,我们准备转战下一个目的地。越野车蠕虫一般在一片低矮的骆驼刺灌木林中慢慢前行,纵横交错的沟沟坎坎把汽车弄得像摇篮般左右晃荡。在这里,又不能沿着沟豁延伸的方向直行,哪里骆驼刺的间隔空隙大一点就从哪里穿行,“戈壁滩本没有路,路在司机眼中”。   好不容易磨磨蹭蹭地到了下一站,大家来到一个早已废弃的土夯房子边上,房子不大,也就二十几平方米的样子。说是房子,但却没有房顶,也没有大门,因为长年难下一丝雨水,加盖个房顶反而有些浪费。据说,这个房子是上世纪当地百姓盗采金矿时加盖的,盖这个房子的目的只为躲风,不为避雨。在这个房子的周围,还有数个10平方米左右的四方坑,据说这也是避风用的。   瓜州戈壁,风大无比。当地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瓜州的风是魔鬼的兵器,无坚不摧。在瓜州的历史上,记载最多、最翔实的资料就是有关风的故事。这里每年平均有1/3的时间刮7级以上的大风,从唐代至今的1200年间,这里共有37座城池被风沙埋压,变成了废墟。可想而知,这戈壁滩上一旦起风,那将是怎样一个疯狂的场景。   我们一行人就在这废墟般的房子边歇下来,此时已经有些饥肠辘辘了。杜泽忠博士从越野车的后备箱中拎下一大包馒头,搁在一块大石头上,还有黄瓜和西红柿,以及几包榨菜。一行二十几个人就围着大石头啃咬起来。尽管这些馒头有些干,咬到嘴里有点向外喷撒,但吃起来还蛮香的。经过一上午在汽车上的颠簸和在戈壁滩上不停地跑动,可能大家实在是饿了,居然没有一个人嫌弃这顿饭菜的质量,一个个都狼吐虎咽,咀嚼得有滋有味。   这个废墟的外墙上“龙门客栈”四个鲜红的大字倒让人忍俊不禁。据说这几个字是来自吉林大学的郑博夫喷上去的。此时这位稚气未脱的26岁小伙子正跟几个年龄差不多的伙伴们在远处拉测绳、测剖面。年轻人在这个满目荒凉的戈壁滩上工作,的确需要有一些搞笑的戏码自娱自乐,释放一下大家的情绪。   24岁的王虎,是成都理工大学的毕业生,这位长年在空气湿度较高的地区长大的小伙子,刚刚来到戈壁滩开展工作的时候很不适应。他告诉记者,知道西部地区干旱,但没想到干成这样,刚来的时候,唇裂、流鼻血是经常发生的事,现在习惯了一点。不过对于戈壁滩上的这段经历,他认为是他走向社会最好的历练。   23岁的康凯是项目部年龄最小的队员,刚刚从中国地质大学毕业,马上就要继续读研究生了。他利用开学之前的间隙,来到戈壁滩上,与这帮大哥哥们一起见习野外地质工作。康凯半开玩笑地告诉记者,“年轻人人傻精力旺,干啥都不觉得累。尽管我来的时间不算长,但是学到了许多在课本上根本无法学到的东西,这帮大哥哥们的工作热情和对地学的严谨态度,是我学习的榜样。”   快到下午3点了,太阳开始偏西,每每这个时候就得准备打道回府了。因为再晚一点的话可能会有狼群出没,很危险。戈壁狼不同于其它地方的狼群,由于缺乏必要的食物链,很饿,很有攻击性。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只能见到我们这群人活动的影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没有坚定的理想和奉献精神,是很难长时间呆下去的。不说这帮80后、90后,连我这个自诩在艰苦年代走过来的人,才匆匆经历了一下就有些急了。   回到旅馆,脸上有些火辣辣的烧灼感。记者对张海啟书记嗔怪地抱怨,怎么把我骗到这么个鬼地方来了?张海啟书记冲记者“嘿嘿”笑笑。实际上,有时候不需要太多的语言来表达,这“嘿嘿”一笑,既是对项目部小伙子们的敬佩和赞许,也是对记者此时心态的一种理解。   青春的奉献是有回报的。通过近2年的工作,项目组获得了一批找矿线索,进一步开展工作,有望转化成矿产地;作为中国地质调查局确定的1∶5万矿产调查示范项目,积极探索创新矿产地质专项填图及成果表达方式,形成了花牛山幅矿产地质示范性图件;同时,形成并建实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矿产调查野外团队。   有感于小伙子们在艰苦条件下的艰辛付出,张海啟书记随后在北山项目部的座谈会上,即兴赋诗一首:   北山寻理想,南部系故乡。   纵横千里路,经纬万年长。   地质乃吾本,矿产是工粮。   青春放光彩,奋斗报国强。

杏鑫怎么注册_公益地质:推动矿业发展的基石 ——“第三届国际地质调查局长论坛”掠影

杏鑫怎么注册_公益地质:推动矿业发展的基石 ——“第三届国际地质调查局长论坛”掠影
1年前 (2022-11-15) www.nxdzgc.com 杏鑫注册服务 132℃

  基础与支撑、务实与合作、互信与共赢,这是2017中国国际矿业大会期间举办的“第三届国际地质调查局长论坛”给记者印象最深刻、最直观的几个关键词。   屈指一算,从2015年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至今,国际地质调查局长论坛已经连续举办三届。作为今年大会议程中与国际矿业部长论坛、企业高层(CEO)论坛以及新设置的“一带一路”矿业合作论坛并列的四大高层论坛之一,在近几年矿业形势持续低迷的背景下,该论坛的举办更加凸显出基础性地质调查工作对支撑矿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据了解,本届论坛依然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邀请了尼日尔、尼日利亚、蒙古、加拿大、伊朗、摩洛哥、几内亚、苏丹、阿根廷、秘鲁等11个国家的矿业部副部长、非洲地质调查联盟主席和地质调查局局长、副局长等有关领导人作主旨发言,围绕各国和全球的地质矿产矿业政策、矿业投资机会、地学合作展望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介绍,表达了加强国际地学合作研究和地质调查国际合作的积极愿望。   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研主持论坛。他表示,各国相关负责人在介绍本国有关情况的同时展望了地区合作的未来,提出了推进国际矿业发展的真知灼见,论坛取得了丰硕成果。   地质调查支撑矿业发展   “我相信,随着未来基础地质工作的不断成熟,我们的矿业开发效率也会有显著的提高。”秘鲁地质矿产与冶金研究院院长奥斯卡·胡博特·博穆伊·维拉德在介绍秘鲁地质矿产与矿业投资机会时表示。   据了解,秘鲁矿产资源丰富,其矿业开发历史悠久。2009年4月,中国地质调查局与秘鲁地质矿产冶金院签署了地学合作谅解备忘录。在合作协议框架下,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调中心与秘鲁地质矿产冶金院分阶段开展了地质与地球化学填图、区域地质调查、数字地质填图、成矿地质背景对比研究、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等多方面的合作,取得的成果也得到秘鲁有关政府部门的高度肯定。   有专家表示,秘鲁是南美洲的矿业大国,随着中秘地学合作的深入开展,目前双方的合作基础已经非常牢固,这十分有利于双方的优势互补,不管是在地质调查方法技术的学习交流方面,还是在促进矿业合作及合理高效开发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阿根廷地质矿产调查局局长胡里奥·里奥斯·戈麦斯表示,该国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有巨大的开采潜力,同时还具有很强的与其它国家和组织合作的意愿。他认为,开放的合作环境对于阿根廷矿业的发展十分重要。   中国地质调查局与阿根廷在地学方面的合作始于2010年。近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与阿根廷地质调查局在阿根廷开展了地球化学填图和资源潜力评价合作项目,建立了地球化学数据库,引导中资企业在该区登记探矿权,为阿根廷培养了一批地质、化探的专业技术人才。   据胡里奥·里奥斯·戈麦斯透露,阿根廷下一步有一个“宏伟的计划”,将与中国共同开采该国的锂矿和盐湖资源,并希望在钾盐、萤石矿等方面开展更多的合作。“我们需要一起合作交换成功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还需要一起进行开采可行性计划的评估。”他表示。   对于地质调查工作薄弱,矿业开发程度尚低的尼日尔、尼日尼亚、苏丹、摩洛哥、蒙古等国来说,更需要强调基础地质工作对于其矿业发展的重要意义。非洲地质调查联盟主席、尼日利亚地质调查局局长亚历山大·恩杜布斯·魏哥布表示,目前非洲地调联盟正在参考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某些做法,拟在非洲国家之间形成统一的地质工作标准,统一地质调查数据、成果信息等的生成标准,以求非洲国家之间能形成一种合力,共同推动非洲大陆的矿业发展。   地学研究推动矿业进步   国际地科联(IUGS)主席成秋明在论坛上详细介绍了IUGS正在推进的一些地球科学国际合作项目的情况。他表示,国际地科联有非常独特的机会,可以和不同学科进行合作,解决非常复杂的地球科学的问题,包括能源、资源、环境以及自然灾害等问题的研究,最终目标就是要推动国际协作、推动全球性地质问题的研究,解决全球范围内的重大科学问题。   “目前,全球地质工作机构创造了大量的研究数据,包括模拟、观测、检测的数据,还有来自太空、深海、地球深部的数据等等,并且人们正在利用这些数据解决实际问题。”成秋明表示,国际地科联非常鼓励大家分享自己的数据,根据有关协议开放国家间的地质大数据共享,推动社会科学家、地质科学家及工程师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推动相关技术的进步推动矿业的发展。   加拿大自然资源部助理副部长玛丽安·坎贝尔·贾维斯则在发言中表示,公益性的地质资料对于矿业发展的支持非常重要。她表示,地球科学是加拿大基础地质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公众如果可以便捷地得到相关的地图或其它地质信息,能够有效减少加拿大地球科学方面的风险。   据了解,加拿大的矿业开发十分注重相关社区的共同发展问题,有关法律要求矿业开发必须保证相关社区能够通过矿业的发展得到最大的好处、最大的发展和有效的环境保护。玛丽安·坎贝尔·贾维斯表示,地球科学可以帮助政府部门制定有关法律法规,确保这些条款的出台是基于科学证据的。同时,地球科学研究也能帮助矿业开发方明确矿山在勘探、开采,一直到最后的关闭之中会面临什么样的问题和挑战。目前,加拿大也正在探索创新地球科学研究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找到新的地球探测工具,拓展地学研究的领域和深度,以求对未来的矿业勘查开发起到推动支撑作用。   加强合作共享发展   论坛结束后,王研代表中国地质调查局与阿根廷签署了化学地学大科学计划和全国地球化学填图,锂矿、地热资源调查的项目合作协议,与伊朗签署了海洋地质调查和岩溶、水文地质研究项目合作协议,还分别与尼日尔和苏丹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   据了解,自1999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已经与全球近6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地学合作谅解备忘录,累计开展了100多个合作项目。   王研表示,虽然目前全球矿业出现回暖迹象,但是复苏之路并不平坦,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促进矿业复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源于相同的目标、共同的设想,中国地质调查局与相关国家地调机构签署谅解备忘录和项目合作协议,是合作的开始也是关键的一步。   王研指出,当前,新工业革命正在孕育,从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来看,以全球变化地球各层圈相互作用研究为核心,推进多科学综合与集成成为共识,创新驱动为推进传统地质科学向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核心的现代地球科学转变提供了机遇。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则为矿业开发理念、方法手段、重大变革提供了契机。而现代地球观测和探测技术的不断涌现与快速发展,人类对于地球、海洋乃至太空的探测将变得越来越容易一些,进而有可能形成从空中到地面,从地球表面到深部,从地球到太空的立体探测技术体系,极大地提高探测深度、精度和广度,进而大幅度提升拓展矿产勘查、矿山采掘的能力和范围。   “中国地质调查局将以创新驱动发展,以务实精诚合作促进各国地质调查机构互利互惠合作共赢,谱写全球矿业发展新篇章。”王研表示,下一步,如何加强双方和多方矿业企业合作,建立长期沟通合作机制,促进科技创新和经验交流,增强战略合作与互信,加快矿业共赢发展,是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和面临的艰巨任务。同时也应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全球矿业发展一定会迎来灿烂美好的明天。

杏鑫登录注册_安页1井成功的启示

杏鑫登录注册_安页1井成功的启示
2年前 (2022-11-11) www.nxdzgc.com 杏鑫官网 127℃

     2017年10月17日,在距离正安县城十几分钟车程的安页1井钻井现场,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副主任翟刚毅将一厚摞资料和一个巨大的钥匙模型递交到贵州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成杰手中。这标志着,安页1井,这口在贵州省乃至全国页岩气油气调查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钻井,正式由调查阶段转入勘查试采阶段。   安页1井,无疑是中国油气发现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闪光点。也正是安页1井的成功直接促成了今年8月贵州敲响中国页岩气拍卖第一锤——贵州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12.9亿元竞得正安页岩气勘查区块探矿权。   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副司长王军表示,这是自1998年国土资源部成立以来,部属探矿权拍卖成功第一例,也是页岩气矿权成功拍卖的首例。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朱立军表示,安页1井的突破,是贵州乃至中国油气勘查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也圆了中国地质工作者和贵州人民60年的油气梦。可以预见,安页1井也将为后续的其他页岩气勘查开发区块提供可吸纳的经验与启示。   那么,安页1井的成功背后有哪些启示呢?   成功得益于油气体制改革的大胆尝试   从顶层设计上,改革的政策措施连续出台。2014年6月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要求,积极推进能源体制改革。2015年2月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再次提出加快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同年5月,国务院批转国家发改委《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研究提出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在全产业链各环节放宽准入”。今年5月,业内期待已久的《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发布,明确了贯穿全产业链的油气体制改革主要任务。   近些年,国土资源部立足资源管理职能,按照“开放市场、有序竞争、创新机制、协调联动”的原则,着力推动页岩气勘查开发。2009年以来,国土资源部开展了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及有利区带优选,进行了多轮页岩气勘查区块招标。经国务院批准,将页岩气设置为独立矿种,放开了页岩气勘查开采市场,发布了《关于加强页岩气勘查开采和监督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出台了《页岩气资源/储量计算与评价技术规范》,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共同编制了“十二五”页岩气发展规划。未来,国土资源部将按照《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完善并有序放开油气勘查开采,实行勘查区块竞争出让制度和更严格的区块退出机制,允许符合准入要求并获得资质的市场主体参与常规油气勘查开采。   同时,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科技部、环保部、国家能源局等部委,在鼓励外商投资、加大财政补贴、引导产业发展、建设示范区、推进科技攻关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地方政府积极主动服务,为页岩气勘查开发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成功得益于部省联动机制推行   王军在移交仪式上表示,地质勘查的部省联动机制是安页1井取得突破的基础条件。   2013年1月,国土资源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页岩气勘查开发合作协议》。贵州省完成了全省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工作。调查显示,黔北页岩气综合勘查试验区范围内页岩气地质资源量3.88万亿立方米,含气页岩层系分布广泛,埋深适中,厚度较大,煤层气、非常规油气及固体矿产等资源前景好。2014年3月,贵州省向国土资源部提出设立黔北页岩气综合勘查试验区申请。   2014年8月,贵州省黔北页岩气综合勘查试验区获国土资源部批复正式成立。试验区覆盖金沙-遵义-湄潭-思南-印江一线以北至省界所圈闭范围,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建设周期为2014年~2020年。试验区主要目的是开展页岩气地质理论研究,加强勘查开发技术攻关,尽快探明页岩气储量,逐步形成产能建设,探索建立适合页岩气、常规油气、煤层气及固体矿产等多矿种、多区块、多种所有制矿业权人共同参与、沟通协调的综合勘查机制,力争在2020年前建成产能达10亿立方米/年的页岩气勘查开发基地。同时明确,国土资源部和贵州省共同为试验区内页岩气勘查开发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保障页岩气勘查开发用地用水等方面的需求;加强监督检查,督促企业依法勘查开发,国土资源部还将在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评价、科技攻关等方面给予支持,并探索页岩气勘查开发政策和制度创新,协调解决试验区建设中的有关问题。   而对黔北地区开展页岩气地质调查和科技攻关的重任则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来承担。   据翟刚毅介绍,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为全力支撑和推进国土资源部和贵州省政府签订的黔北页岩气综合勘查试验区建设,每年在试验区安排经费1.5亿元开展页岩气调查工作,开展了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评价优选了安场页岩气有利区,部署和组织实施的“安页1井”,一举取得“四层楼”式的页岩气、油气重大发现和突破。这对于南方复杂地质构造区和贵州省油气勘查工作来说是开天辟地的,被专家院士评价为具有历史性的、里程碑意义的创举。   成功得益于科学的战略部署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工作定位之一。2014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谋划实施的地质调查“九大计划”、“ 50项工程”,油气资源调查被列为首要任务。其中,南方页岩气地质调查更是重中之重。这项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调查中心牵头组织的工作,将目光投向了久攻不克的南方复杂地质构造区,在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实施了安页1井,并取得油气调查重大突破。   同时,打赢地质调查扶贫脱贫攻坚战,也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兼顾的任务之一。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党组书记钟自然曾多次强调,在继续做好乌蒙山等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能源资源调查、重要矿产资源调查及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工环调查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大地质调查扶贫脱贫工作力度,实现地质调查扶贫脱贫工作先行一步,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打牢基础、做好支撑。   安页1井的油气勘查成果也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精准扶贫的重要实践。   “聚焦深度贫困,攻克坚中之坚”,这是从遵义市到正安县的高速公路两旁高大的路牌贴示的标语,也昭示当地各级政府为脱贫攻坚急于寻找出路和打好这场硬仗的决心。   正安县为黔北山区,交通运输不便、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文化落后,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扶持县。而“安页1井”位于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估算其控制范围内天然气资源量达千亿立方米,具有形成10万立方米/年的产能的资源基础,开发利用后可以满足1000万人口地区居民生活和工农业发展的用气需求,大规模开发利用后还可以为黔北地区提供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当地脱贫攻坚奠定扎实基础。   “这必将创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正安县的脱贫攻坚创造有利条件。”翟刚毅表示。   以地质调查成果服务各重要经济区与城市群,是新时期地质调查工作新目标。在去年底召开的长江经济带地质工作研讨会上,钟自然提出新的要求——打造沿江绿色能源产业带,将资源潜力转化为生产能力。   安页1井重大突破也直接促进沿江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为长江经济带战略提供支撑。   长江经济带战略作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转型实施新区域开放开发战略,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它覆盖了包括贵州在内的11个省市。这为贵州带来独特的优势机遇和巨大发展潜力。   发展所需的最基础的资源支撑就是能源。而这对于一度缺油少气的贵州来说,无疑是不可攻克的“资源之缺”。如今,有了安页1井,有了具有资源潜力的正安页岩气勘查区块,一切都将不同。   翟刚毅表示,安页1井是除四川盆地外,长江经济带区域内首口获得高产稳定工业天然气井,有望形成新的天然气勘查开发基地,同时引领武陵山区7800平方千米残留向斜页岩气及油气勘查开发,实现由点到面的突破。   “这将引领沿江经济带清洁能源的勘查开发,促进资源潜力转化为生产能力,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016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金发也曾在调研中给予安页1井高度评价——“安页1井为国家培育了新的勘探开发基地,在点上突破的基础上也在面上扩大了战果,形成了有宏观影响的大成果,为黔北、鄂西等页岩气示范基地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支撑,有效促进了我国页岩气勘查开发,降低碳排放,带动长江流域的产业转型升级。”   同时,据相关专家介绍,“安页1井”将带动长江经济带约6万平方千米类似地区的油气勘查开发,为油气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勘查区块,提振了南方复杂地质构造区油气勘查开发信心。   安页1井的横空出世,让缺油少气的贵州省充满无限期待。如今,期待终于落地成真,如何欣喜都不为过。因为,以安页1井为起点的正安页岩气区块的确将给贵州带来强有力的发展后劲。   成功得益于地质理论与技术的创新   2013年起,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系统开展了南方复杂构造区油气地质条件调查研究,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剖面测量、地质填图、地球物理勘查,评价了普子、龚滩、安场等龙马溪组页岩气远景区,并在前人提出的“富有机质泥页岩+稳定构造”的页岩气二元富集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比研究焦石坝页岩气田与盆外钻井资料,创新提出了“深水陆棚相页岩、稳定构造保存、地层超压”的页岩气成藏富集理论和五种控藏模型。   这些理论的突破为油气的勘探指明了方向,实现了由传统的盆地找油气向造山带找油气、由正向构造找油气向负向构造找油气的两个历史性转变。   移交仪式上,翟刚毅表示,在科技创新领域初步形成的古生界海相页岩气高产富集理论,已经成功指导部署了后续的鄂阳页1井、龚地1井等取得页岩气重大发现。   值得重提的是,该井开辟了南方油气勘查新区新层系。志留系石牛栏组天然气重大突破和奥陶系宝塔组油气重大发现,为我国南方新发现的油气勘查层系。二叠系栖霞组含气层为四川盆地外的首次发现,开辟了我国油气资源勘查的新区、新层系,扩大油气勘查区面积7800平方千米。   李金发曾在调研中指出,安页1井取得“四层楼”式油气重大突破,是南方复杂构造区油气调查的历史性重大突破,是贯彻“四新”要求,通过理论创新、技术攻关、科学论证和精心实施,在新区新层系取得的重大突破,对南方油气勘查工作具有重要的引导和带动作用。   成功得益于创新合作机制的有益探索   在交接仪式上,翟刚毅表示,安页1井创新“政产研用”紧密合作新模式,是国家公益性和企业商业性结合开展地质调查的成功范本。   为推进示范区建设,2015年5月17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调查中心与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黔能页岩气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于共同编制了《黔北地区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实施方案》。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调查中心同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黔能页岩气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地质调查院和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机制,共同推进黔北地区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工作。   上述实施方案提出:一是整合中国地质调查局和贵州省在该区开展的页岩气地质调查项目,完成区内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力争实现页岩气重大发现和突破;二是探索总结复杂构造区海相页岩气成藏地质理论和勘查开发技术体系;三是建立基础先行、企业跟进的页岩气勘查新模式,促进黔北地区页岩气勘查开发快速发展。由油气调查中心、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和黔能页岩气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三方联合协调机制,成立黔北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指挥部,统筹部署和组织实施页岩气资源调查与勘查工作。   朱立军表示,从国土资源部与贵州省政府签署黔北地区页岩气综合勘查试验区的合作协议,正式启动对贵州黔北地区页岩气勘查工作那一刻起,负责项目实施的中国地质调查局就与贵州省国土资源系统及正安县人民政府因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目标达成共识,而紧密团结,同心戮力,共同奋斗。   他还表示,此次移交也标志着中国油气体制改革“第一拍”正式落地。贵州省有关方面将成立专家组,全力保障和支持正安页岩气区块后续的勘查开发工作。   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副司长王军强调,此次安页1井的顺利交接,是各方努力的结果,但也仅仅是正安页岩气勘查区块勘查开发的一个分号。后续要尽快申领相关的勘查许可资质;要尽快落实安页1井的试采方案,使资源最大程度转化为经济和社会效益,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要在开发过程中确保安全与环保。地方政府要做好后续土地、水电供给等服务工作,为贵州正安页岩气区块的快速勘查开发提供优质服务和良好环境。

杏鑫登录注册_山东日照发现一铅锌矿

杏鑫登录注册_山东日照发现一铅锌矿
2年前 (2022-09-29) www.nxdzgc.com 杏鑫注册服务 142℃

  由山东省地矿局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提交的《日照市东港区安子沟地区银多金属矿普查(续作)报告》日前通过专家评审,该成果获评优秀等级。本次普查对区内资源量进行了估算,同时对成矿基本规律和找矿远景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据了解,普查区位于日照市西北,面积59.39平方千米。本次普查工作的目标任务是:在收集研究以往工作成果及地质、物化探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物探、槽探、钻探及取样化验等多方法、多手段的运用,开展普查找矿工作,大致查明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分布情况及矿化蚀变情况;重点对矿化蚀变带和已知矿化体进行控制,扩大找矿成果,大致查明矿体分布特征及矿石质量特征,大致了解矿床开发技术条件;估算铅锌多金属矿体资源量。   《报告》显示,本次普查发现蚀变带5条,圈定矿体5个,其中铅锌共生矿体4个、银铜铅锌共生矿体1个,普查区以铅锌矿为主,共探求(333)类铅锌矿石量16.6万吨、铅锌金属量2261.07吨,矿床平均品位1.361×10-2;共生银金属量1404.71千克,平均品位94.34×10-6;共生铜金属量85.47吨,平均品位0.574×10-2。   《报告》同时对成矿基本规律和找矿远景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报告》认为,区内发现的铅锌多金属矿体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矿体均赋存于断裂带内,其产出形态及矿化部位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矿(化)体在空间分布上沿相邻断裂的相近部位平行产出;矿(化)体多成细脉状、透镜体状沿同一断裂带平行分布、断续延伸,整体表现为平行脉状特征。普查区内NNE向、NW向断裂为有利的成矿部位,区内NNE向断裂成群成带近平行产出,矿化蚀变特征相似,激电测深结果表明,近平行产出的蚀变带深部具有整体性特征,地表形成矿体均为其分支矿体。针对NNE向蚀变带开展工作,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据悉,铅锌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广泛应用于电气工业、机械工业、军事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轻工业和医药业等领域。此外,铅金属在核工业、石油工业等部门也有较多的用途。世界上80%以上的铅被用于生产铅酸电池。我国的铅锌矿资源比较丰富,储量、产量都名列世界前茅,但山东省铅锌矿资源较为稀缺。随着安子沟地区铅锌矿的发现,对于发展地方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志民 王力 辛田)

杏鑫注册链接_全国地勘基金投资效益显著

杏鑫注册链接_全国地勘基金投资效益显著
2年前 (2022-09-20) www.nxdzgc.com 杏鑫官网 144℃

  9月27日,全国地质勘查基金运行管理交流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透露,地勘基金投资效益显著,其中省级地勘基金已收回全部投资,中央基金出让(转让)12个项目的收益接近投资的2倍。   据统计,中央地勘基金设立后,共投入矿产勘查经费46.79亿元,实际立项投入矿产勘查项目383个,累计发现或评价大中型矿产地118处,经专业评估机构估值总额达2172亿元,其中,中央地勘基金预期收益2089亿元。此外,已完成成果出让(转让)的12个项目,获得矿业权价款收益1.27亿元,是投资总额的1.97倍。   自2006年各省先后设立地勘基金以来,全国省级地勘基金累计投入424亿元矿产勘查资金、设置勘查项目8182个,累计提交大中小型矿产地1570个。对250处成果出让(转让)后,已实现价款收入622亿元,相当于全部投资的146.6%。其中,省级地勘基金全额投资项目231处,收入586亿元,亦超过投资总额;出让(转让)成果的项目数量占全部成果数量15.9%,也已收回投资。   据悉,全国省级地勘基金在用于矿产勘查投资的同时,还在基础地质调查、水工环、地质科技与资料信息服务等业务领域累计投入98亿元,设立项目2599个,有力地推动了各省基础地质工作的全面发展。会议通报了全国地勘基金运行管理情况,介绍了矿产地储备工程进展情况,对两级基金成果汇编进行了说明。

杏鑫登录注册_中国地调局矿产资源绿色评价研究中心青海分中心成立

杏鑫登录注册_中国地调局矿产资源绿色评价研究中心青海分中心成立
2年前 (2022-09-11) www.nxdzgc.com 杏鑫注册服务 137℃

  11月7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矿产资源绿色评价研究中心青海分中心在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八队挂牌。这是青海省有色地勘局在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及相关部门的领导支持下,积极应对生态文明建设新形势、新要求,深入推进“一优两高”战略部署,进一步发挥绿色勘查示范引领作用的又一创新举措。   近年来,推进新形势下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勘查、绿色矿业发展,对矿产资源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急需建立基于生态文明的矿产资源绿色评价体系支撑平台。青海省有色地勘局与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在前期深入对接、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合作成立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矿产资源绿色评价研究中心青海分中心”,以多门类自然资源综合地质调查评价、矿产资源绿色勘查评价和生态环境修复为主体,为青海自然资源综合调查评价、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青海省有色地勘局总工程师沈小荣在揭牌仪式上指出,该分中心的挂牌,是为适应时代需要、顺应行业发展,有力推进地勘事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搭建的最佳平台。依托该平台,双方将在矿山地质环境、绿色矿山评价体系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等领域,以及其他相关产业为支撑的科研和施工项目立项、技术研发、方案编制、课题实施、专利申报、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推动地勘工作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院长、中国地质调查局矿产资源绿色评价研究中心主任王京彬与青海省有色地勘局局长杨站君共同签署了矿产资源绿色评价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秉持“平等相待、真诚友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加强人员交流与培养,致力于互学互鉴,促进能力建设,在合作开展矿产资源基地资源潜力、开发条件、环境影响“三位一体”综合调查评价和矿产资源调查、勘查、开采、生态环境修复全链条绿色评价的同时,共同设立《矿产勘查》杂志青海工作站,组织申办学术年会,建立全国合作交流平台,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把矿产资源绿色评价研究中心建设成为国内知名和有影响力的研究中心。   会上,王京彬作了《矿产资源绿色评价及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学术报告。双方围绕绿色勘查、转型升级、自然资源调查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研讨。青海省国土资源厅、青海省地质调查局相关领导和专家参加研讨,并就如何更好发挥该分中心作用提出了指导意见。

杏鑫注册链接_协同优势力量谋突破——写在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成立之际

杏鑫注册链接_协同优势力量谋突破——写在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成立之际
2年前 (2022-09-10) www.nxdzgc.com 杏鑫注册服务 142℃

  “成立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就是要构建一个区域性的科技创新平台,瞄准影响和制约西北地区重大资源环境问题需解决的关键、卡脖子的科技问题,组织协调优势创新力量,进行协同攻关。”   在10月25日举行的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成立大会上,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昆的这番话,既道出了西北地质科技人员的共同期盼,也指明了今后西北地质科技创新的方向。   瞄准四大关键问题开展协同创新   影响和制约西北地区重大资源环境问题解决的关键、卡脖子的科技问题到底有哪些?   对此,西安地调中心主任、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主任李文渊表示,站在国家和西北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西安地调中心与区内科研院所进行了深入梳理,形成了《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案》。根据这一方案,今后,西北地质科技创新将瞄准四大关键问题开展协同创新,即北方晚古生代盆地演化与油气成藏,西北岩浆作用与成矿及资源综合、高效利用,干旱内陆盆地地下水循环与生态环境效应,黄土地质灾害防治理论与关键技术。   “前三大问题既是制约国家能源资源接替、后备基地建设关键所在,也是认知西北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地球系统科学的重大问题;黄土地质灾害防治,则是制约西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李文渊说,传统地质调查工作在解决这些问题中遇到了瓶颈,需要通过协同优势力量,通过科技创新才能突破。   为突破这些卡脖子的问题,方案设计了针对四大关键问题的研究课题:   北方晚古生代盆地演化与油气成藏,通过创新探索改造型叠合盆地深层烃源岩时空分布、热演化史,明确主要生烃期与油气藏形成的时空关系,建立油气成藏模式,形成改造型叠合盆地深层油气地质理论。进一步加强叠合盆地深层物化探方法试验及二维地震采集、处理特色技术攻关,创新山前带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建立适合中国北方造山区叠合盆地深层(石炭—二叠系)地球物理勘查技术方法体系。   旱区大型内陆盆地地下水循环过程与生态效应理论,重点研究内陆大型盆地地下水循环机理、人类活动条件下地下水循环演变机理及地下水开发的生态效应、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土壤地球化学行为等制约地下水开发利用、土地质量的关键问题。   西北岩浆作用与成矿理论及大型资源基地绿色评价方法,围绕中亚造山带聚合—碰撞的精细过程、俯冲碰撞过程与相邻陆块区二叠纪大火成岩省的动力学转换机理、金属元素在大陆边缘演化过程中的预富集机理、增生与软碰撞过程中盆地形成演化及其油气保存条件等内容,开展协同创新。   黄土地质灾害防治理论与关键技术,以黄土地区城市地下空间探测与安全利用技术、黄土地区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黄土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和成灾模式、黄土地质灾害成生规律与早期识别、空间预测与临灾预警、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的理论技术体系等,作为协同创新的重点。   明确了科技攻关的方向和课题,下一步,西北地区的地质科研力量将在科创中心的统一组织下,向这些卡脖子的问题发起集团式的冲锋。   联合多方优势地质科研力量,开展集团式“冲锋”   根据方案,西北地质科技力量集团式冲锋的目标是:力争到2020年,中心地质科技整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北方石炭—二叠系油气成藏理论等领域进入国内领先行列;到2025年,地质科技整体达到国内一流水平,黄土地质灾害防治理论与关键技术等领域达到世界领跑水平;到2030年,地质科技整体进入世界一流水平,干旱—半干旱区大型内陆盆地地下水循环和生态水文地质等领域成为世界领跑者。   那么,如何发起集团式冲锋?根据方案,坚持“开放包容、优势互补、互惠合作、协同攻关”的原则,西安地调中心联合局内外、国内外、行业内外,中央和地方、科研单位和企业的优势地质科研力量,开展集团式、多波次的连续冲锋。   在北方石炭—二叠系油气领域,依托油气资源调查中心、沈阳地调中心、天津地调中心、地质力学所、地质所、矿产资源所,联合延长石油公司、西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河北地质大学等开展科技攻关。   在旱区大型盆地地下水循环过程与生态效应领域,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牵头,依托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联合长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西北地区相关大学、5省环境监测院、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等开展科技攻关。   在西北岩浆作用与成矿理论及大型资源基地绿色评价方法领域,由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牵头,依托郑州综合利用研究所、长安大学、矿产资源研究所,联合西澳地调局、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西北五省厅局地调院、科研院所等开展科技攻关。涉及到增生—碰撞造山作用与资源环境效应领域,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牵头,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所、矿产资源所、地质力学所、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物化探所,联合西安市政府、西北5省(区)和内蒙古国土资源厅、6所大学和企业紧密协作,协同攻关。   在黄土地质灾害防治理论与关键技术领域,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牵头,依托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联合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研究所、长安大学、兰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挪威NGI、英国地调局、西北省(区)环境监测院等开展科技攻关。   牵头单位、核心层和协作层协同作战,持续创新运行机制   平台已经建立,如何将这一平台上的牵头单位、核心层、协作层三股力量拧成一股绳协同作战,成为大家关心的关键问题。   对此,中国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徐学义在成立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开展运行机制的持续创新,为国家创新发展贡献出地质人更大的智慧和力量。   西安地调中心作为这一平台的牵头单位,就机制创新作出了初步规划:   ——能力创新机制。依托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联合西北乃至全国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矿山企业、地勘单位等单位的优势科研力量,坚持“高度开放、合作共赢、优势互补”的原则,形成协同攻关创新能力。   ——人才评价机制创新。试行中国地质调查局人才评价体系与行业内人才评价体系相互认同制,消除人才评价中的两张皮现象。   ——项目融合机制。在地质调查项目和国家科技项目间,通过凝炼申请、成果应用的双向互动,建立地质调查项目与国家科学技术项目深度融合机制。   探索形成互利共赢的创新项目—平台—人才—团队机制承担重大地质调查项目、共享西北科技攻关平台资源、共同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等措施,打造专业分工合理、年龄结构优化、业务精、能力强的科技创新团队。   ——应用转化机制。采取措施在加强科研成果在西北地区应用转化的同时,推进创新中心技术与研究成果在全国推广应用,提升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能力。   随着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运行的日渐深入,在创新精神指引下,在创新机制的激励下,地质科技人员的创新动能必将得到极大释放,西北大地将呈现出地质科技创新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杏鑫在线注册_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成都)正式挂牌

杏鑫在线注册_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成都)正式挂牌
2年前 (2022-08-31) www.nxdzgc.com 杏鑫注册服务 159℃

  12月10日,青藏高原及东南亚南亚地学学术交流暨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成都)挂牌活动在四川成都举行。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巡视员张陟,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严光生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宝珺、翟明国、许志琴出席会议。   张陟表示,地质矿产一直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框架下,中国自然资源部与东盟国家矿业主管部门建立了长期深厚的合作友谊,双方高层往来密切,对话沟通频繁,在政策协调、信息共享、合作研究、人才培训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合作,为中国-东盟地质矿产领域务实合作营造了良好环境。   严光生表示,地学合作中心要坚持目标导向,围绕中国、东盟在资源、能源、环境等领域的共同需求,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聚焦区域重大地球科学问题,切实推进区域地学矿业一体化。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将继续加强与东盟国家地学机构的项目合作、学术交流、人员培训和实验室建设,重点开展跨境地质对比与编图研究,地学与矿业信息数据库共建等工作,服务好双方民生与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是在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和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联合东盟各国地学矿业机构共同建设与管理的国际合作交流平台,下设成都和南宁两个基地,按照“两地挂牌,分体运行,统筹协调,无缝对接,责任明确”的原则运行。   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主任、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主任李文昌介绍了近年来中国-东盟地学合作成果以及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成都)建设方案。   学术交流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青藏高原及东南亚南亚地学研究最新进展作了学术报告。   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有关部室,成都市国土资源局、成都市科技局、天府新区管委会有关部门,广西、四川、云南、贵州、重庆、西藏相关地勘单位,冶金、核工业、煤田、有色等行业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杏鑫怎么注册_中国国际地学计划(IGCP)项目学术研讨会暨全国委员会2018年工作会议召开

杏鑫怎么注册_中国国际地学计划(IGCP)项目学术研讨会暨全国委员会2018年工作会议召开
2年前 (2022-08-30) www.nxdzgc.com 杏鑫注册服务 178℃

  12月11日-12日,中国国际地学计划(IGCP)项目学术研讨会暨全国委员会2018年工作会议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成功召开。   本次年会是中国IGCP全委会首次以开放学术研讨会形式召开。中国国际地学计划全委会委员、特邀代表、国际地学计划项目国家工作组负责人、新申请项目代表、中国地质大学学生代表等近200人参加会议,中国地质大学殷鸿福院士、金振民院士、国际地科联主席成秋明教授、中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一级调研员乔正顺应邀参加会议。   全委会主任侯增谦在发言中表示,中国由地质大国走向地质强国,地球科学家必须要有全球视野,必须加强与全球科学家的合作交流、加强与国际学术机构的密切协作。IGCP科学计划是我国地学国际合作活动中持续最长、规模最大、成效最显著的国际科技合作活动之一,成为中国地质学家了解国际地学前沿的桥梁,也是国际地学界了解中国地学发展的窗口。更为重要的是,通过IGCP项目组织实施,造就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战略科学家和造诣深厚的学术大家。   会上通报了由我国科学家担任第一负责人或联合负责人的IGCP项目中国国家工作组与会交流了最新研究进展。项目成果涉及古生物学、地层学、沉积学、大地构造、深部过程、海洋-陆地生态系统、环境变化与地质灾害、地球关键带、第四纪地质等学科领域和前沿研究热点。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中国科学家共参与141项IGCP项目,其中128项已完成,13项仍然在研。中国科学家担任项目负责人的共68项,78人次。其中第一负责人30人次,共同负责人48人次。2018年8月,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周卫健院士当选国际地球科学计划理事会成员,分管全球变化科学主题,任期为2018-2021年,他的当选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地球科学计划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国际地球科学计划(简称国际地学计划)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自然科学计划之一,也是联合国系统唯一的国际地球科学发展计划。该计划于1974年正式实施至今。   截至目前,IGCP计划从全球科学家倡议、申请的600余个项目中,资助支持了360余项国际地学合作项目,全球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名地球科学家参与其中,为解决诸多具有全球性、洲际性和区域性意义的、与人类社会密切相关的重大地学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