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怎么注册_地球科普大讲堂之二十三——生物大灭绝
6月7日,参加我校第八届地球科学夏令营的133名高中生在博物馆开展了开营仪式。这些学生是从全国重点中学里通过层层选拔出来的,其中不乏衡水中学、石家庄第二中学等远道而来的学子。 开营仪式后,地球科学学院宋海军教授在博物馆报告厅为营员们开展了一场题为《生物大灭绝》的科普讲座,为现场学子介绍了什么是生物大灭绝,生命史上发生过的几次大灭绝事件,然后聚焦到最大的一次大灭绝事件,即2.5亿年前的生物大灭绝,从而引出宋海军教授团队的研究过程及最新成果,并给同学们一些启示,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人类应当少吃肉多游泳。全场反响热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讲座结束后营员们针对报告中关于环境、人类、生物等内容提出了相当深入的问题,频频举手发言。宋海军教授对学生提问的专业程度表示了肯定,并耐心解答。整个提问环节,营员争先恐后,似一场学术研讨,掀起一股热潮。
杏鑫在线注册_世界地球日之为地球发声
导 读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地质大学听得见的博物馆。今天是第51个世界地球日。特此一期给大家科普一下世界地球日的由来,以及呼吁大家珍爱地球,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节约资源、保护生态,让我们从小事行动起来! 小科普:世界地球日的由来 世界地球日,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运动。活动起源于1970年的美国,当时美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于是就出现了由民主党参议员尼尔森和哈佛大学学生海斯倡议和组织的一次声势浩大的环境保护运动, 据统计,当时全美有2000多万人、1万所中小学、2000所高等院校和全国各大社区、团体参加了这项活动,活动强烈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也由此影响到全世界,为地球和人类的命运带来了一丝转机,这就是地球日的雏形。到1990年4月22日,全世界140多个国家、2亿多人同时在各地举行多种多样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这项活动得到了联合国的认可。从此“地球日”升级为“世界地球日”,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民间环保节日。 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天体,是包括人类在内上百万种生物的家园。这颗诞生了46亿年的行星,她山川巍峨、湖海浩瀚、田野富饶,有种类繁多的动物、以及五彩缤纷的植物,他们都是地球孕育的精灵,都是人类的兄弟姐妹,这里的一切在我们眼里被赋予了意义… 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我们对这个赖以生存的地球开发和探索也越来越多… 比如“煤”—环境问题 煤矿开采产生的大量副产物“煤矸石”,占用土地资源,破坏耕地、草场和森林;开采开发时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会污染环境,致使煤矿区的生态系统严重受损。煤矿开采后形成的地下采空区,更会诱发严重的水资源枯竭和地面塌陷危害,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毁灭性的损害;不仅工业用煤消耗大,全球家庭用煤量也高居不下,燃烧产生高浓度的细微颗粒物PM2.5和其他有害物质,造成空气污染;并且开采煤矿劳动条件艰苦,事故多,伤亡大,职业病严重。 “煤”—不可再生 在地表常温、常压下,由堆积在停滞水体中的植物遗体经泥炭化作用或腐泥化作用,转变成泥炭或腐泥; 泥炭或腐泥被埋藏后下沉,在地热和压力的作用下,经过压实、失水、老化等变化而成为褐煤; 当温度和压力逐渐增高,再经变质作用转变成烟煤至无烟煤。 这一系列的演变过程,时间少则几千万年,多则3亿年。 人类活动还导致自然栖息地退化,野生动物被迫与人类有越来越多的接触,它们机体中的病原体越来越容易感染到家畜和人类,这不仅可能加速病毒的进化,还导致疾病多样化等一系列的灾难,今年新冠肺炎的蔓延就是最惨痛的例子。 据世界红皮书统计 在我国,过去50年来已有1000多个湖泊干涸。全世界每天有75个物种灭绝,每小时就有三个物种被贴上死亡标签。很多物种还没来得及被科学家描述和命名就已经从地球上消失… 如果持续恶化 将来人类会不会也走向灭绝? 其实大自然从不需要人类 但人类却离不开大自然… 所以,在此纪念日,让我们为地球发声,呼唤更多的人们参与到保护地球的行动中来,做身边的点滴做起,从自身做起。开始行动吧! 1、告别一次性物品、按需求购买,使用可再生材料制成的用品。 2、节约用水用电、购买节能电器,随手关灯;节约粮食,坚持光盘行动。 3、爱护花草树木、善待动物,积极参与社会绿化美化活动。 4、郊游及远足自备垃圾袋,购物时自己带环保袋。 5、有用资源回收再生,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6、绿色出行、垃圾分类等等… 珍爱地球,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尽一份责任,还原地球的绿水青山。你所经历的一切,都在塑造你眼中的地球,同时,也在塑造你自己。
杏鑫怎么注册_“一带一路”建设又获新成果援柬埔寨国家地质实验室落成
“一带一路”建设又获新成果援柬埔寨国家地质实验室落成 作者: 张红 吴松洋 发布时间: 2020-05-12 来源:地调局成都地调中心 发布时间:2019-10-22 2019年10月16日,由中国政府无偿援建的柬埔寨国家地质实验室正式移交仪式在柬埔寨磅清扬省成功举行。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主要负责人代表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出席移交仪式,并为实验室落成致辞。 实验室占地面积达14000平方米,投入资金300万美元,是柬埔寨第一个国家地质实验室,由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与柬埔寨矿产能源部矿产资源总局于2017年启动实施。实验室落成标志着柬埔寨在测试分析技术方面迈出坚实的步伐。 成都地调中心主要负责人表示,柬埔寨实验室的落成必将为柬埔寨地质调查和矿业开发提供重要支撑,也是落实“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成果之一。中国地质调查局愿意与柬方一道,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实验测试技术人才进一步加强合作,依托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平台,分享中国先进的测试技术,建立与柬埔寨国家地质实验室远程共享服务,实现实验测试技术远程操作,支撑实验室建实建强。柬埔寨矿产能源部瑞赛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柬埔寨王国王文天大使,广西国土资源厅、广西地矿局领导,以及成都地调中心境外地质室相关技术人员参加了移交仪式。 上一篇: 《岩矿测试》荣获中国地质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优秀… 下一篇: 南京地调中心“一种用于弧形探测器的波长转换模以…
杏鑫在线注册_物化探所科研团队和个人受到国家三部委联合表扬
物化探所科研团队和个人受到国家三部委联合表扬 来源: 地调局物化探所 作者: 刘飞 潘含江 发布时间: 2020-09-23 近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和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表扬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表现突出集体和个人的通知,对在农用地详查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扬,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化探方法研究室和标准物质研制与分析质量监控中心两个科研团队被评为全国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表现突出集体,成杭新、顾铁新、孔牧等20位同志荣获“全国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表现突出个人”。 根据《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部署,原环境保护部、财政部、原国土资源部、原农业部和原国家卫计委等五部委2016年组织开展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2019年按期高质量完成了农用地详查任务,其间物化探所作为自然资源系统技术支持单位发挥了重要作用。化探方法研究室利用“全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网络”1992年和2015年两期监测成果及全国3000余万个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与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共同确定了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范围,指导了全国7.6万个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单元的划定;全面参与全国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编制;组织局属实验室积极参与样品分析工作,协助生态环境部建立完备的土壤污染详查质量管理体系;组织力量承担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专题研究,参与详查成果集成工作方案、报告大纲及编写指南的制定,参加省级详查成果审查及全国总报告的编写工作,首次提出了地质高背景的判断标准,对全国总报告得出客观的结论和建议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标准物质研制与分析质量监控中心团队承担了《土壤详查统一监控样品研制》专题项目,研制8种410套土壤重金属能力验证考核样品,12种土壤pH值监控样品,2种土壤石油烃监控样品以及3种土壤多环芳烃统一监控样品;为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验室提供各类监控样品近30000余个单元。团队研制的土壤重金属、深层土壤54项指标监控样品及土壤pH值监控样品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保证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样品分析质量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同时也推动了地球化学标准物质的技术进步、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 在农用地详查工作过程中,物化探所化探方法研究室和标准物质研制与分析质量监控中心依托技术优势,有力支撑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发挥了自然资源系统核心支持单位的作用;技术专家和业务骨干齐心协力,为土壤污染详查实施提供了“全链条”的关键技术服务。通过参与本项工作,打响了物化探所品牌知名度,同时也为拓展服务领域和工作转型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 上一篇: 张北脱贫攻坚生态修复成果展示会顺利召开 下一篇: 西安矿产资源调查中心聚焦任务需求 着力创建全面过…
杏鑫注册链接_分层抽水自动监测技术助力水文地质调查工作
分层抽水自动监测技术助力水文地质调查工作 作者: 张建伟 发布时间: 2016-01-11 经过两年的技术攻关和野外应用示范,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研发的可视化分层抽水自动监测仪器日趋成熟,目前已经完成“黑河流域重点地区水文地质调查”、“三江平原农田水文地质调查”、“漳卫河流域重点地区水文地质调查”等地质调查项目的水文地质钻探分层洗井、分层抽水试验监测,获取了大量精确的实验数据。 该套设备具有以下技术特点:一是具有量程宽、精度高、采样频率可调、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二是可实时存储及显示监测数据,能够监测井下其他设备是否运行正常;三是设备体积小,容易与封隔器、泵管等设备配合使用,最大监测深度可达500米,能够满足分层抽水试验工作需要。四是设备价格低廉,采用外部供电方式克服了国外同类产品电量耗尽设备报废的缺点,大大提高了设备的性价比。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视化分层抽水自动监测技术符合新形势下水文地质调查的要求,监测获取的分层洗井及抽水试验数据有助于不同深度、多层位地下水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的精细刻画,为水资源评价提供可靠技术参数,是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一项新技术。(地下水监测技术室:张建伟)
杏鑫登录注册_自贡
盐井与恐龙造就的历史名城
在中国,因井盐而兴市的惟有自贡,盐业曾造就了这座城市的花样年华。自贡又是恐龙之乡,160多处恐龙化石产地,揭示了1.5亿年前侏罗纪中期的世界面目。只是,给自贡带来盛名的盐与恐龙,一个已日薄西山,一个始终不能撩开神秘面纱。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自贡累计产盐3450万吨,超过了此前100年间自贡产盐的总和,占全国井矿盐产量的三分之一。图为邓关盐厂。 穿城而过的釜溪河就是自贡历史的见证人,这座城曾经因盐而兴——河湾里,满载井盐的商船,千帆竞发,(上)而今半城青山半城楼,盐业只剩下衰败后的寂寥。(下)(摄影/缪自平) 盐井:1001米深处的昨天 釜溪河在自贡城中蜿蜒而过,成为新城区与旧城区的自然分界线。新区大抵是平坦的大道和高耸的楼房,而旧城则满目高高低低的山峦,一派葱茏的绿意。在釜溪河拐弯处,河面稍显宽阔的地方,一座古色古香的旧建筑——王爷庙昂然立于河岸上。庙下的石壁上刻着“唤鱼池”三个大字,相传是苏东坡的手迹。今天,这里已成为自贡人熟知的喝茶休闲的最佳去处,这座建于清朝同治年间的古庙,见证了自贡盐业的兴衰。 自贡号称盐都,盐业创造了这座城市鼎盛的花样年华。遥想当年,就在王爷庙脚下的河湾里,千帆竞发,橹声桨影,满载着自贡井盐的商船一艘接一艘地从两岸青山的倒影中渐行渐远,出釜溪,入沱江,并在200余里外的泸州进入长江,将井盐远销到重庆、两湖和江西等地,直到销出了著名的川盐济楚的典故。
杏鑫在线注册_门隆沟、西绒布、卡尔山谷 喜马拉雅深藏的三处秘境
喜马拉雅是地球上最磅礴的山脉,孕育出10座8000米级雪峰,它的群山阵列是一个长2400公里、宽250—300公里的广阔区域,因此它有着无限的精彩与未知,让无数雪山爱好者和摄影师不畏阻碍,一路前行。本文的作者兼摄影师,作为雪山爱好者,他们在不断探索一些隐秘在喜马拉雅山脉里的角落;作为户外地理摄影师,他们也在不断记录喜马拉雅一众雪山的一些新奇视角。每当在卫星地图上进行搜索和认真模拟之后,拍摄的计划便提上了日程。这一次,他们把目光锁定在了门隆沟、西绒布冰川和卡尔山谷这三处喜马拉雅雪峰脚下的秘境。 作为世界14座8000米级雪峰排位第三的干城章嘉峰,吸引了无数摄影师用镜头仰望它。摄影师最大限度地接近这座高峰,只为获取一个全新的拍摄机位,找寻一个全新的拍摄视角。这张照片拍摄于卡尔山谷,画面中心的最高峰即为干城章嘉峰,这里是我国国境范围内拍摄它最近的地方,也是首次有摄影师在这里记录到干城章嘉峰,同时画面也记录下干城章嘉峰周围大范围的山体形态。 门隆沟 喜马拉雅深谷中的“世外桃源” 绒辖沟位于日喀则市定日县绒辖乡,这里地处边境,属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国境外即是尼泊尔闻名遐迩的若瓦岭山区。这片区域海拔落差大、山峰众多、深沟纵横,海拔从2100米到7300米,落差超过5000米,气候从亚热带到寒带,跨度巨大,生物环境独特而多样。虽然《中国国家地理》在2014年就做过绒辖沟的报道,但这里依然是很多人“好像听说过但没去过”的所在。我们此次考察的重点是绒辖沟深处的一个分支小山沟——门隆沟。 前往绒辖沟我们是从珠峰脚下日喀则市定日县的岗嘎镇出发,笔直的公路正对喜马拉雅群山,我给这条100多公里的乡道起名为岗绒公路。在我眼中,这是中国最美的一条公路,没有之一。不到两小时的车程,从辽阔的喜马拉雅北麓翻越到沟壑纵深的南麓,景观极为丰富,公路的最高点是海拔5425米的普士拉垭口,这里是全程景观最精彩的部分,海拔8201米的卓奥友峰巨大的山体呈现在我们面前,太过壮观,配以周围数座各样形态的7000米级雪山,绝对会令你沉醉在喜马拉雅的冰雪世界中。越过普士拉垭口,顺着山谷而下,水汽越来越多,植被也越来越丰富,我们到达广义上的绒辖沟,这里地处拉布吉康峰与卓奥友峰之间。沿着公路向南,还可以将绒辖沟依次细分为亚隆、沙隆、门隆等小山沟,众多的山沟中,最精彩的莫过于中尼界山珠穆次仁玛山脚下的门隆沟。
杏鑫注册链接_节外生枝长更长
清水洞与双河洞谁会是亚洲第一?
图1 沙捞越清水洞 马来西亚的清水洞(1),因洞底流淌的河水异常清澈而得名,它一直稳坐亚洲最长洞穴的“头把交椅”。直到1987年开始,中、日、法三国的探洞专家们对中国贵州的双河洞不断进行探查,清水洞“亚洲最长”的名号就屡屡面临挑战。(2)为探洞专家们正在双河洞内探查。 摄影/马宏杰 图2 贵州双河洞 摄影/Jean Bottazzi 沙捞越雨季难得的蓝天阳光。我乘船来到了清水洞的洞口。河水碧绿,清水洞是否由此得名?几只享有“马来西亚国蝶”美誉的红颈鸟翼凤蝶,吸引了我的注意,我知道当年华莱士在沙捞越为了捕捉鸟翼凤蝶,费尽了心机。现在,我一边喝着咖啡,一边欣赏它们的曼舞,心情愉悦。 但是当我站起身来,看到一块牌示上面对清水洞的介绍时,心情却陡然跌落。怎么?清水洞的长度又长了?竟然是150公里!我来之前,在国内看到的数据是109公里。不是我的数据不准确,我知道一定是清水洞近来又进行了洞穴探险,找到了新的支洞,使原来109公里的长度被刷新了。那牌示上也分明写着:150公里(2007年10月)。当姆鲁山国家公园的管理者递给我一份材料时,其上的最新数据再次打击了我:清水洞151公里(2008年8月)。不到一年,清水洞又长了一公里。
杏鑫注册链接_人类“铋”需——走近稀有金属铋
在距今约3 000年前的古希腊与古罗马时代,人们常用一种金属来制作盒子与箱子的底座。这种金属质地柔软,便于加工,熔点与沸点均较低。1450年,修士瓦伦丁对这种金属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之后,学者阿格里科拉在其所著的《论金属》一书中阐述了这种金属与金属锑的特征,并根据特征将这两种金属划分为独立个体。1737年,赫罗特在火法炼钴时意外获得这种金属,但并不知道所得为何物。长久以来,人们将这种金属与铅、锡相混淆。直到1753年,在英国学者杰弗里与伯格曼的共同研究下,这种金属元素方被确定为一种新的化学元素——铋,并命名为Bismuth(Bi)。 金属铋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合金、航空、医药、催化剂等领域。随着各国环保力度的加强,铋的“绿色金属”“健康金属”和“环保金属”的身份逐渐被强化,未来有可能在医药、化妆品、冶金等领域全面取代铅、锑、镉、汞等有毒金属。那么,铋是何种元素?有哪些特性?资源分布及储量如何?有哪些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