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在线注册_夏令营|浙江湖州小学生来我馆开展夏令营活动
8月1日,浙江省湖州市学而优培训学校的52名小学生来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开展科普夏令营活动。 我校大学生郑恬为小学生们作科普讲座“探索地球奥秘与生命起源” 认真记笔记 专心听讲 回答老师的问题 了解我国的矿产资源分布 观看“火山爆发” 观察陨石标本 欣赏宝玉石 观看矿晶洞 了解埃迪卡拉动物群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黑龙江满洲龙令人惊叹
杏鑫登录注册_研学旅行主题研讨峰会举行
1月11日,“研学旅行——新时代素质教育新常态”主题研讨峰会在我校八角楼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和游品慧青少年科普实践服务平台共同主办,来自湖北省科协、洪山区教育局、洪山区科协、校科发院、逸夫博物馆、校出版社的代表和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武汉枫叶国际学校等10余所中小学校长参加会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副书记朱勤文、湖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刘驰、国家督导专家胡甫清、湖北省督学李情豪出席。 朱勤文书记致辞,对各界代表出席本次会议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我校在推动地球科学知识普及方面所做的工作,表示我校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依托逸夫博物馆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 国家督导专家胡甫清讲话,指出在新形势下教育界要提高认识,加速整合师资、研学教材、研学场地等资源,推动湖北省研学旅行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逸夫博物馆馆长刘先国讲话,对国家研学政策进行了解读,介绍了博物馆在开展研学旅行工作方面的实践经验,提出继2017年成为教育部首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之后,要将逸夫博物馆打造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品牌研学基地。 游品慧公司董事长刘福江发言,介绍了在政府研学政策支持下从事研学旅行和科普教育服务企业的发展现状,展示了游品慧青少年科普实践服务平台的最新主题研究式研学课程成果。 参会代表进行座谈,就研学旅行方案设计、研学教材开发、研学师资培训、科普场馆、中小学校,企业单位三方合作等议题进行了深度的探讨。 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委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2017年9月,湖北省教育厅等14部门印发《湖北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实施意见》;2017年8月,武汉市教育14部门印发《武汉市推进全国中小学研学旅行实验区工作实施方案》。随着这一些列政策的推出,研学旅行将会成为新的教育热门,研学旅行活动也会日渐成熟和完善。逸夫博物馆将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心态,在新时代创新科普工作方法,做好研学课程开发和科普教师培训工作,高要求、高标准和高质量地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特色研学旅行服务。
杏鑫在线注册_湖北省第48个世界地球日活动在我校启动
(地大之声记者刘妍慧 通讯员彭磊 摄影张玉贤)4月14日下午,“湖北省第48个世界地球日活动”启动仪式暨国土资源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在我校逸夫博物馆举行。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张猛、副厅长徐振坤,中国科学院院士殷鸿福,校长王焰新、校党委副书记朱勤文,洪山区人民政府、湖北省地质局、湖北省煤炭地质局、中国冶金地质局中南局、长江勘测规划设计院、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湖北省地质博物馆、湖北省地质学会、洪山区科学技术协会等单位负责人,来自我校附属学校学生代表和武汉市社区居民代表等30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徐振坤主持启动仪式。 王焰新致辞。他说,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作为一所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以谋求人类与地球和谐发展为价值追求的大学,我校在65年的办学实践中,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自觉担当起地球奥秘的探究者、地球知识的传播者、地球保护的倡导者。利用世界地球日开展活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他呼吁,让我们一起将关切的目光投向我们脚下的地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用有效的行动来善待我们生存的家园。 张猛讲话。他说,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是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是缓解资源约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证;倡导绿色简约生活,是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具体体现,是人与自然的不二选择,是建设美丽地球的唯一方式。我们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从身边做起,讲好地球故事。 来自附属学校六年级2班严雨桐同学宣读“世界地球日”活动倡议书,倡议做珍惜地球资源、保护环境的倡导者、志愿者,做珍惜地球资源、绿色简约生活的践行者。 张猛、殷鸿福、王焰新共同按动启动球,标志着“湖北省第48个世界地球日”系列科普活动正式启动。 启动仪式后,我校举办了逸夫博物馆“李四光纪念展”揭幕、殷鸿福院士“地球科普大讲堂”科普讲座、科普知识有奖竞答、文艺演出、科普图书展卖、市民免费珠宝鉴定等活动。在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周内,我校逸夫博物馆还将主办博物馆免费开放日、“地球科普大讲堂”系列讲座、化石知识竞赛等系列科普活动。 此次活动由湖北省国土资源厅主办,我校、湖北省地质局、湖北省地质学会、洪山区科学技术协会协办,我校逸夫博物馆承办。 转自地大之声
杏鑫登录注册_广西柳江流域野生垂钓鱼体金属元素研究获新进展
广西柳江流域野生垂钓鱼体金属元素研究获新进展 作者: 李军 缪雄谊 发布时间: 2020-05-12 来源:地调局岩溶所 作者:李军 缪雄谊 发布时间:2020-03-25 受制于渔业养殖中化学药品和激素滥用事件的担忧,自然无添加的野生鱼成为炙手可热的高端食材,备受追捧。与可控水域的养殖鱼不同,开放水域的野生鱼常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影响,普遍存在一种或多种重金属超标情况,食用重金属超标的鱼类不但不能补充营养,还将引发健康问题。垂钓野生鱼以近岸活动的小型鱼为主,易受近岸排污的影响,存在更大的食用风险。然而,由于重金属污染存在不可见性,垂钓野生鱼的食用风险并未得到公众的重视,在垂钓活动和垂钓野生鱼消费的建议普遍缺失的背景下,垂钓活动和垂钓野生鱼消费选择需要得到更好的导向。 近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研究人员以柳江流域为例,在垂钓野生鱼重金属污染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不同区域、不同鱼种和不同长度的垂钓野生鱼重金属污染特征和可食用量,得出以下结果:柳江流域野生垂钓鱼中铬、镉和锌含量普遍超过中国和欧洲水产品最大允许残余量,根据污染评价和健康风险评价,铬和镉是鱼体污染最严重的金属元素,铬是引起野生鱼食用健康风险的主要金属元素。尽管底层鱼重金属含量普遍较高,但部分表层鱼中更高的铬含量表明重金属污染对表层鱼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从区域分布看,远离城区水域中的野生鱼相对城市区受污染程度更低;从野生鱼尺寸看,10-20厘米长的野生鱼更可能遭受铬和镉污染更为严重。根据健康风险评价和每周食用量结果,垂钓活动应避开市区为宜,长度大于15厘米的野生垂钓鱼具有较高的食用安全性。 该研究是典型亚热带岩溶流域重金属迁移转化研究的一部分,相关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期刊Chemosphere杂志(IF:5.108, TOP &Q1)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杂志(IF:2.468, Q2)。 上一篇: 科普专著《爱恨交织的化学元素》正式出版 下一篇: 实验测试中心2019年专利成果显著提升
杏鑫怎么注册_雅安,茶马古道上的后花园
雅雨、雅鱼和雅女号称雅安三绝它们是这座城市的精灵这里既是茶马古道的北线起点也是当今成都的后花园这里今天仍流淌着古老的历史与悠闲的生活 雅安位置图 在城市的家族中,有这样一种类型:这些城市在并不太遥远的过去,曾经因为得地利之便而辉煌一时,从而有着深厚的历史遗产;等到今天地利的优势不再,它便慢慢地化蛹为蝶,以另一种闲散的表情展露芳容。雅安,正是其中的代表。 雅安市曾是50年前被取消的西康省省会,由于其长久的人文历史和大自然的多样性,当地政府现在决定把旅游业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1868年,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标本为法国生物学家戴维采自雅安的宝兴县邓池沟。目前雅安境内的大熊猫占全国大熊猫活体总数一半以上,被称为“大熊猫的故乡”。(摄影/张锦能) 青衣江和陇西河二水交汇,冲积出了由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这方小小的河谷,雅安便扼守其间。南下凉山、西控康藏、北上成都,有利的地理位置打造了这个城市悠久的历史。也许因为在民国年间曾经作过西康的省会,雅安比四川的其它地级城市更显露出一种大气,就像一个见过世面的望族女子,虽然繁华事散,但气质还在,骨子里的那份端庄与雍容还在。
杏鑫登录注册_创新激发无尽“核能” ——记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调中心铀矿调查评价项目组
从中国第一座核电站建造运营到目前中国已经拥有多座核电站,清洁能源正源源不断地流入千家万户。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重要的原材料铀矿。 在我国地质大军中,就有一支找铀劲旅。这是一支具有高素质、人员结构合理、专业覆盖全面、充满热情活力的专业科研团队——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调中心铀矿调查评价项目组。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调中心铀矿调查评价项目组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平均年龄36岁,40岁以下人员占81%。这是一支技术成熟的队伍——高级职称15人、中级职称13人、初级职称9人,全部为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 据了解,该项目组在承担铀矿调查评价之前,主要承担华北地区铁矿、贵金属、铝土矿等矿产的找矿工作任务。2007年,该项目组开阔思路、拓宽视野,开始着手收集整理有关铀矿的煤田钻孔地质资料,开展铀矿找矿综合选区研究。 自2012年以来,该项目组组织开展了我国主要盆地煤铀等多矿种综合调查评价项目、北方砂岩型铀矿调查工程和科技部973计划铀矿项目,先后在鄂尔多斯盆地、准噶尔盆地、松辽盆地北部、豫西等北方主要盆地新发现铀矿产地15处,矿(化)点80余处,保持了平均每年新增3个以上的矿产地和15个以上的矿(化)点的频率,实现了铀矿找矿重大突破。 坚持技术创新 实现找矿新突破 “要把科技创新摆在地质调查事业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问题导向,用科技创新改造地质调查工作。”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党组书记钟自然在多个场合强调。 该项目组始终将科技创新摆在第一位,秉承科技创新与地质调查相融合的理念,持续加强铀矿找矿理论创新与技术攻关,以理论创新带动铀矿调查评价,快速推进铀矿战略选区和钻探验证工作,实现铀矿资源的重大找矿突破。 2007年,天津地调中心根据地质调查发现的一批航空放射性异常,部署了铀矿找矿工作,但由于当时对此类矿床的形成条件没有深刻的认知,致使找矿效果不理想,找矿工作一度陷入了迷茫。 经过苦心研究,2010年,该中心项目组发现了以往的煤田和油田勘查钻井资料对砂岩型铀矿找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煤田钻孔资料的综合研究,他们首先瞄准了我国找矿远景大和易采易用的砂岩型铀矿,根据煤铀共生规律研发了一套利用煤田勘查资料寻找铀矿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法,并于2012年编写了《我国主要盆地煤铀等多矿种综合调查评价计划项目工作技术要求》和《我国主要盆地煤铀等多矿种综合调查评价计划项目铀矿潜力评价和选区研究工作技术要求》,成为我国铀矿调查项目工作的技术规范,并在地质、煤炭、核工业、化工、石油等地质勘查单位以及矿山、油田广泛推广应用。 2015年,该项目组还依托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新理论的指导下,将砂岩型铀矿的找矿重点放在松辽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等五大盆地上,并积极拓展铀矿找矿新领域,与石油部门进行项目合作,进行资料的二次开发,开展油铀兼探,将铀矿调查不断引向深入。铀矿项目组还率领全国近百家地质勘查单位和油田等企事业单位,当年就查阅以往煤田和油田地质勘探钻孔超过10万个。他们通过对我国北方新生代沉积盆地煤田、油田资料进行二次开发,盘活了大量沉睡多年的地质资料,不仅为国家节省了大量铀矿前期找矿经费投入,也缩短了铀矿勘查周期。 据统计,截至2017年6月,该项目组在北方主要盆地共筛查煤、油田勘查区660余个,圈定270个铀矿靶区;新发现铀工业孔100余个、矿化孔近300个;累计新发现铀矿产地15处,矿(化)点80余处,充分显示了我国北方巨大的铀资源找矿潜力。 “铭记先行使命,勇攀地学高峰”。随着调查工作的不断深入,该项目组对控制中国北方砂岩型铀矿形成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探索,创新了许多理论成果,为我国当今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引领理论创新 开启找矿新时代 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核工业系统将前苏联、美国等国的铀矿理论技术引入进来,几十年来在伊犁、二连浩特、吐哈、鄂尔多斯盆地北缘等地陆续找到和开发了一批铀矿资源。随着时代的发展,当时的理论技术显然不能满足现时的发展需要。在此背景下,2015年,中国地质调查局铀矿调查工程首席科学家金若时,创新性地提出了大盆地、大砂体、大规模成矿作用成大矿新理论。依据这一思路,天津地调中心成功申报了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国北方巨型砂岩铀成矿带陆相盆地沉积环境与大规模成矿作用”项目,并据此开展找矿理论创新与技术攻关,在砂岩型铀矿调查中成效显著。 对实际勘查成果进行系统总结的同时,项目组提出了含铀岩系,形成环境的模式层序,并从种、类、型、式四个角度对全球铀矿进行系统科学分类,将矿床划分为3种7类26型6式。在煤铀共生关系方面,建立了含煤盆地中砂岩型铀矿的模式地层和铀矿产出的垂向模式地层层序。在成矿模式研究方面,提出了不同类型盆地中混合流体对砂岩型铀矿的影响,丰富了砂岩型铀矿成矿模式。 通过不断调查实践和理论总结创新,该项目组瞄准“陆相盆地含铀岩系沉积环境对成矿的制约”、“表生流体作用下铀的超常富集机理”、“煤等有机质对铀成矿的影响”等重大地质科学问题,从国家需求出发突出重点,注重原始基础理论创新,以超前的视野,运用高科技手段,开展“973”项目科研攻关。近日,该项目组又提出“含铀岩系构造样式”、“红、黑岩系藕合対砂岩型铀矿形成环境的制约”等一系列创新建议,丰富了陆相盆地砂岩型铀矿理论,同时为我国砂岩型铀矿实际找矿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这些认识,打破了中国砂岩型铀矿工作部署重点放在伊犁盆地、吐哈盆地、二连盆地及鄂尔多斯盆地北缘等一些狭长盆地或局部区域的做法,将工作重点转向以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和松辽盆地等为中心的中国北方巨型、大型盆地开展勘查工作,并迅速在准噶尔盆地发现了多处工业矿体,填补了准噶尔盆地铀矿找矿空白。 经过不懈努力,该项目组在鄂尔多斯盆地圈定重点成矿远景区5片,找矿靶区30余处,发现铀工业孔47个,铀矿化孔80个,新发现矿产地8处,矿(化)点15处;在松辽盆地北部取得新区新层系发现,初步落实新发现铀矿产地2处,在吉林油田首次发现铀工业矿孔;在准噶尔盆地优选的找矿靶区内圈定3处重点成矿远景区,发现铀矿孔11个,铀矿化孔26个,改写了该地区以往工作从未发现大型规模铀工业矿体的历史。“创新引领准噶尔盆地砂岩型铀矿找矿取得历史性突破”,被中国地质调查局和中国地质科学院评为2015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 统领全国调查 为国家为人民 立足沉积盆地内钻孔资料的“二次开发”,该项目组还依托973计划项目和中国地质调查局铀矿调查工程的平台,开展铀矿地质调查和含煤岩系放射性地质环境调查工作。 无疑,此举可以快速有效地圈定铀矿找矿靶区,缩短了铀矿调查评价和放射性调查工作周期,极大地节省了国家勘查资金投入,使尘封的煤田、油田勘查资料再次服务于社会。 据了解,该项目组在积极参加国家重点项目之外,还积极联合多个地质勘查单位,组织开展铀矿调查评价,促进了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铀矿找矿为近百家参战单位开拓了新的业务领域,培养了数百名铀矿勘查和科学研究的技术骨干,促进了这些单位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业务领域的转型升级,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为新的铀资源基地建设、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找矿带动相关行业转型升级的同时,该项目组没有忘记服务生态环境建设,在铀矿工作中做好铀矿地质环境调查评价,把生态环境摆在资源开发突出位置,关注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关注可燃煤中的放射性物质研究,建立铀对环境影响的指标体系,为煤铀勘查开发利用、地下水含铀性和环境生态保护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提高铀矿开发的经济效益、社会资源利用效益以及环境效益。 该项目组在工作中坚持广泛合作,始终把有利于推动全国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有利于合理利用铀资源为工作准绳,坚决打破行业壁垒与障碍,以开放和谦虚的态度联合相关单位开展工作。这些合作不仅遵循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地质工作规律,也体现了公益性地质调查和商业性矿产勘查有效衔接的经济规律,同时还是科研、生产以及矿政管理三方的紧密结合和良性互动,体现了管理思路的创新。 “我们的合作不仅仅局限于国内,还把目光转向了国外,通过创新与学术交流,把国外勘查与科研专家请进来,对来自不同行业的项目承担人员开展集中培训、统一标准与认识,确保项目工作标准在统一的要求层面开展。”项目组相关负责同志向中国矿业报记者介绍。 据不完全统计,5年中,该项目组共邀请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知名专家20余人进行了学术交流或业务培训,开展砂岩型铀矿勘查技术培训及相关学术讲座20余次,培训人员约2000人次。 志向高远为民 脚踏实地做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下求索才能触碰科学的前沿;苦心孤诣才能领略人生的真谛。选择地质,就是选择无私奉献;选择地质,就要传承地质精神。在这一项项成绩单的背后,凝聚着该项目组全体成员的艰辛和汗水。每一年的春天,他们就要告别亲人,背上行囊,奔赴崇山峻岭、河川大漠,手握地质锤,脚踩登山鞋,开始一年的地质工作。 据介绍,该项目组年长的同志在工作中身先士卒,克服身体不利条件,带头跑路线,从来没有任何怨言。与此同时,老同志还发挥传帮带作用,向年轻人传授知识技能,热心帮助年轻人尽快成才。年轻技术人员在老同志的带动下,忘我工作,全力以赴,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使他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实现了一次又一次新的突破。 几年间,项目组历经酷暑严寒、风霜雪雨,行程万里、踏遍青山,足迹遍布黑龙江、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湖南、贵州、四川等工作区,每年有长达六七个月的时间进行野外工作。他们一心忙于事业,顾及家庭的时间少之又少,有些人甚至在妻子分娩的时刻也未能守候在身旁。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经过多年的发展,天津地调中心铀矿人才团队建设已实现长足发展。2015年,铀矿调查评价项目组先后荣获天津市模范集体和全国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在推进铀矿调查评价工作中,也涌现出一批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业务骨干和先进典型,先后培养出7名年轻的铀矿项目负责人和十余名技术骨干,其中2人获得“中国地质调查局杰出青年”荣誉称号。2016年~2017年,天津地调中心先后荣获天津市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薪火相传,弦歌不辍。2017年,新的地质百年已经开启,地质科技发展的春天也已来临。天津地调中心铀矿调查评价项目组将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打好六大地质科技攻坚战”的部署要求,以神圣的使命感和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凝聚智慧,为实现世界一流的新型地质调查局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杏鑫在线注册_地方国土资源部门有关负责人谈地质调查工作 精准工作定位 拓展更广空间
瑞雪之后是明媚的春光,北京难得的好景象,对于参加2017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的代表们而言也预示着开启新的征程。2月24日,在分组讨论会上,与会代表们齐聚一堂,谈认识、说感受、建诤言、献良策,凝聚智慧,共话发展,吹响了战斗的号角。 荣誉感倍增 与会代表认为,近几年的地质调查工作有价值,有作为,并取得了社会认可。 “感受深,收获大。”安徽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潘海滨说,中国地质调查局对接国家战略,对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对接地方政府需求,安排制定项目,不仅取得了巨大成果,提升了影响力,同时也得到了中央、地方政府、国土资源部门以及地勘队伍的肯定,通过参与项目提高了地质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在国土资源部党组,特别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确定的项目定位原则指导下,安徽省积极对接需求,制定了服务方向,坚持服务方向就是项目立项的方向,得到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并取得了一些成果。这得益于中国地质调查局确定的工作定位,以及各方无缝对接的指导。 “报告令人振奋,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积极作为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黑龙江国土资源厅总工程师李昱岩自豪地表示,作为老地质人,他感到由衷的高兴,祝愿地质调查事业发展得越来越好! “地质调查工作社会认可度高,事业发展后劲足。”江苏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刘聪肯定地说。 多次参加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的河南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张兴辽则感慨道:“一次比一次感受深。” 建诤言献良策 “思路决定出路。”内蒙古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赵昉说,当别人做不出来标准、设备时,只有你能做出来,这就是你独有的优势,也就是你的出路。 他提到,内蒙古资源比较多,但资源开发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针对国家的政策导向、市场需求情况,进行地质勘查结构性供给侧改革,尤其是应对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的产能过剩。目前,找矿融资下滑较大,在矿种、勘查布局、找矿目标、找矿方式上要把握好度。对于成果评价,不能仅停留在找到矿,更要侧重关注质量效益。据初步估算,内蒙古煤炭基本能满足500年开采需求,再实现找矿突破没有必要。 潘海滨建议,中国地质调查局通过项目帮助和指导地方制定项目的方向。中国地质调查局人才济济,他希望通过培训,不仅在业务上,把知识、智慧和经验传导给地方,而且还能在站位上,传输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的指导思想,以及国家的战略思考,指导省级单位进行有效对接、跟进,使地方服务更精准。 “长江经济带和城市地质工作更需要翔实可靠的地质资料。”刘聪建议,围绕江苏省实际,加强地质调查工作,在矿土融合等方面开展更大范围、更长周期的筹划,做出更好的规划。 “地质找矿要提前安排,提前做好基础布局。”贵州国土资源厅副厅长王赤兵说,今天的成绩得益于前两个五年,甚至前三个五年所做的布局。地质调查工作如果不提前10年,甚至20年考虑的话,对资源的需求将变得被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这方面有超前意识,下了很大功夫。同时,他建议,加强地质资料汇交和共享,做好地质云端。 “内蒙古鄂尔多斯有非常丰富的煤炭资源,还有石油、天然气、铀、煤层气等多种矿产重叠。有的企业把油采了,却把气放了,把宝贵的煤炭资源糟蹋了。”赵昉呼吁,在鄂尔多斯建立一个综合勘查示范点,为全国省市起到示范作用。目前,他们正在开展相关方面工作。 黑龙江省面积大,冬季漫长,覆盖层特别厚,还有永冻层,找矿难度大,历史上地质工作程度偏低。近几年,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特别重视地质找矿工作,于2015年批准实施了黑龙江省地质勘查三年专项行动。今年是该行动的收官之年,黑龙江省已实施地质找矿项目243个,很多成果显现。 “黑龙江省把矿业作为十大重点产业之一。近几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出台的政策与国家大政方略紧密衔接,黑龙江省也面临着振兴老东北工业基地及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挑战,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在这些方面的地质调查工作、矿山和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其中必大有文章可做。”李昱岩希望,继续得到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支持。 感受行业新变化 “地质勘查工作不仅仅是找矿。去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安排,由贵州省国土资源厅牵头,组织三大地勘单位开展全省旅游资源大普查。”王赤兵解释,贵州的旅游资源很丰富,但以前没有做过这方面工作,此次是开了先河——组织10万人的队伍进行了8个月的普查,全方位、全要素、全地域地开展工作,收获了一大批极具观赏价值和有开发前景的旅游资源,其中新发现的占62%。正如一位贵州省领导所说:“你们搞地学的往深部找,旅游资源是搞地表、地貌就更没问题了。”这也从另一侧面说出了专业队伍的优势。 明显感觉到变化的还有潘海滨。他说,安徽省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有地勘队伍,但不是所有城市都有地勘单位的基地;个别城市只有流动性的地勘队伍,有项目就在那儿工作,没有项目就撤离了。但在最近,一个没有固定地勘单位的城市,主动找到一家地勘单位,要求这支队伍定点长期驻扎在当地,最后双方还签订了合作协议,目前这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和落实当中。这是一个重大的拐点式变化,也是地质调查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地方政府的迫切需求。中国地质调查局准确的工作定位,为地勘单位、国土资源部门今后的工作拓展了更大的空间。
杏鑫怎么注册_中国地质调查局与江苏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9月7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在南京签署“地质工作支撑服务江苏省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探索合作新机制,加快推动干热岩新型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二氧化碳封存和地质储能产业化,积极构建特大城市地质安全风险综合防控新体系,为江苏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地质保障。 合作协议提出,双方共同推进实施以下5项举措。一是开展干热岩等地热资源调查评价与利用示范。开展江苏地区干热岩等深部热能基础地质调查,评价资源潜力,圈定勘查开发目标靶区。开展干热岩等深部热储探测、钻探、储层改造、发电及综合利用等科技攻关,建设示范工程。研究制定保障性政策措施,推动干热岩等深部热能勘查开发产业化发展。开展江苏地区浅层地热能调查评价与区划,提出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建议。 二是开展地质碳汇与封存技术攻关及工程示范建设。开展江苏地区二氧化碳排放与地质封存综合调查,分析源储匹配可行性,圈定地质利用与封存靶区,评价潜力。开展地质封存场地勘查、选址、注入、监测等关键技术攻关,推进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示范工程建设。编制江苏省二氧化碳地质碳汇与封存区划。 三是开展城市地质安全风险调查评价与区划。加强城市地质安全监测预警技术和关键设备体系研发,开展南京市及其他重点城市地质安全风险调查评价,查明主要地质安全风险,实施城市地质安全风险区划,服务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探索防范和化解城市重大地质安全风险隐患管理新模式。 四是开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构建基于空间信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手段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技术体系,开展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水、湿地、海域海岛等自然资源调查,系统掌握自然资源数量、质量与分布状况,提出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区划建议,服务江苏省自然资源管理。 五是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研究和生态保护修复。开展长江下游地区生态地质调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加强沿江生态系统与生态安全研究,积极推进长江干流及太湖地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示范,精准支撑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 根据协议,合作期为2021年~2025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按照“共同策划、共同出资、统筹部署、协同实施、成果共享”的原则进行合作,共同编制《支撑服务江苏省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地质调查总体方案(2021-2025年)》,组织精锐力量协同推进实施,并将联合成立领导小组,全面协调推进战略合作。
杏鑫登录注册_部党组对地调局14个直属单位开展巡视
4月25日,国土资源部党组对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单位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召开,启动对中国地质调查局14个直属单位的巡视。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纪委驻部纪检组组长赵凤桐出席会议并作动员部署讲话。 赵凤桐指出,去年,在部党组的统一部署下,地调局启动并完成了对14个局直属单位的巡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发挥了巡视利剑作用,同时也有了丰富的巡视工作经验。今年,部党组决定对其余14个直属单位继续开展巡视。 赵凤桐强调,一要不断提高对政治巡视的认识,巡视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剑,是加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要按照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的新要求,做到站位高,站在党是领导一切的这个根本原则上;做到定位准,要坚持党的领导;做到方位明,要突出问题导向。二要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政治标准,加强学习,创新方式方法,紧密联系实际。三要强化政治责任,用好巡视成果。巡视报告要突出政治高度,巡视反馈要落实政治要求,巡视整改要注重政治效果。 此次巡视时间为5月~7月,主要内容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情况,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和强化党内监督情况,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纪检监察部门履行监督责任情况,选人用人和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