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怎么注册_地球科普大讲堂之二十一——恐龙那些事

杏鑫怎么注册_地球科普大讲堂之二十一——恐龙那些事

    “恐龙为什么能长那么大?”、“恐龙都吃什么?”、“鸟真的是从恐龙变来的么?”、“恐龙是怎么灭绝的?”带着这些问题,武汉市蔡甸第四小学的230余名四年级小朋友来到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地球科普大讲堂”寻找答案。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的韩凤禄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题为《恐龙那些事》的科普讲座,向大家介绍了龙和恐龙的区别、恐龙的分类、恐龙家族里的“明星龙”、恐龙的演化和灭绝、鸟类与恐龙的关系等,极大的满足了同学们的求知欲。很多小朋友以前只知道恐龙灭绝与小行星撞击地球有关,在讲座中韩老师还介绍了印度德干高原火山事件、恐龙本身的衰退等假说,拓展了孩子们的知识面。讲座结束后,韩老师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正确回答问题的同学还能得到一枚精美的天然水晶晶体,引得同学们竞相举手抢答。 在讲座开始前,同学们参观了博物馆,见到了中国第一龙——禄丰龙、中国最大的恐龙——马门溪龙等一具具恐龙“明星”的化石,还见到了各式各样的恐龙蛋,同学们或拿相机拍照,或拿笔素描,惊喜之前溢于言表。

杏鑫注册链接_学习十九大 党员风采展示——甘于奉献的党员杨先厚

杏鑫注册链接_学习十九大 党员风采展示——甘于奉献的党员杨先厚

杨先厚同志,湖北省武汉市人,1958年6月出生,大专学历,2006年7月入党。974年赴湖北省钟祥县旧口区下乡支援建设。1976年到武汉地质学院工作,曾分别在我校基建处、总务处、测试中心工作,2004年到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工作至今。杨先厚同志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忠诚党的事业,时刻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足本职工作,站在维护党的先进性的高度上,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展现出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在博物馆工作期间,三馆党总支委员、博物馆馆长刘先国、博物馆党支部支委都给予了杨先厚同志很高的评价,并且多次号召全馆职工向杨先厚同志学习,学习他甘于奉献、尽心尽责、不断超越和争创一流的精神。                          兢兢业业,发挥主人翁的精神 博物馆工作以来,十几年如一日,总是最早一个到馆、最后一个离馆。每天都是提前到博物馆,检查电路、设备的情况,做好开馆前的准备工作,为观众参观提供舒适的环境,运行过程中随时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下班后检查确保安全后再离开。在2016年暑假4A景区复核和2017年暑假博物馆中央空调升级改造过程中,他连续两年主动放弃休假,不畏高温酷暑,每天挥汗如雨地奋战在工地上。他把博物馆当成自己的家一样去爱护,希望把博物馆建设得比家更美好。                             勤俭节约,体现艰苦朴素的本色 博物馆接待观众人数越来越多,损耗也越来越大,维护的成本也越来越高,在维护的过程中,只要是可以修的,他都想尽办法进行维修,只要是还可利用的材料,他都尽量留下了,以备后续维修时使用,为博物馆节约了大量的维护成本。                              任劳任怨,树立追求卓越的榜样 博物馆经过十多年的运行后,许多设施、设备均进入到维修换代的高发期,工作的难度和压力越来越大,同时随着博物馆参观人数和开展活动的内容越来越大,设施、设备损坏的几率越来越高,面对日益增长的工作压力,他不畏年事已高,总是站在工作的第一线,同时带来年轻的同志一起克服困难,保障了各项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转,保障了博物馆的常年正常开放,为确保学校这张名片的亮色默默地奉献。他始终保持不畏困苦、勇攀高峰的作风,在工作和生活中为广大职工树立了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榜样,为引导全馆职工把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之中,把对梦想的追求落脚和聚焦到扎实奋斗上。   这就是杨先厚,一名在博物馆机电岗位服务工作15年的普通劳动者和共产党员,时时处处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党的规矩,坚定不移地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博物馆全体党员学习的榜样。  

杏鑫登录注册_@受强降雨影响的大家:识灾避灾要领请收好!

杏鑫登录注册_@受强降雨影响的大家:识灾避灾要领请收好!

强降雨、连续性降雨极易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这些地质灾害如何识别?遇到险情、灾情又该如何避让?快,跟着小编学起来~ 1 如何识别地质灾害? 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发生前征兆 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或者出现泉水(水井)突然干枯、井(钻孔)水位突变;土体出现上隆(凸起);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风)。动物惊恐异常,植物变态。如猪、狗、牛惊恐不宁,不入睡,老鼠乱蹿不进洞,树木枯萎或歪斜等。 崩塌 崩塌是指陡坡上的岩体或者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山体发生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发生前征兆 崩塌处的裂缝逐渐扩大,危岩体的前缘有掉块、坠落现象,小崩小塌不断发生;坡顶出现新的破裂形迹,嗅到异常气味;不时偶闻岩石的撕裂摩擦错碎声;出现热、氡气,地下水质、水量等异常。 泥石流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等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发生前征兆 河流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并夹有较多柴草、树枝;深谷内传来似火车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并有轻微震动感等。 地面塌陷 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 发生前征兆 井、泉水位的骤然升、降,水色突然浑浊和翻砂、冒气;地面出现环状裂缝并不断扩展,产生局部的地鼓或下沉现象。 2 遇到险情、灾情如何避让?

杏鑫在线注册_做老百姓看得见的实事 贵州省地矿局局长付贵林一行六盘水走村串户指导扶贫目击

杏鑫在线注册_做老百姓看得见的实事 贵州省地矿局局长付贵林一行六盘水走村串户指导扶贫目击

  3月1日,一场“倒春寒”不声不响地袭击了贵州六盘水,不到4摄氏度的低温裹挟着阵阵寒风,偶尔还有几滴阴雨赶来凑热闹。一大早,贵州省地矿局党委书记、局长付贵林,局驻钟山区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队长、局副巡视员石平以及局党办副主任陈跃康,按计划从贵阳赶往六盘水。   中午11点45分,付贵林一行到达六盘水,刚下高速,来不及熄火的越野车继续转动车轮,急急往钟山区月照社区玉顶村驶去。   此行,付贵林要去的是钟山区驻村扶贫点。他牵挂那里还未脱贫的百姓。   脱贫攻坚“五千行动”   2016年,贵州省地矿局党委根据省委、省直工委决策部署,将同步小康对口帮扶对象从毕节市的织金县转移到了六盘水市的钟山区。扶贫工作的对象和地方变了,但贵州省地矿局党委驻村工作的责任和决心没有变,仍然一如既往地担负起实现同步小康的光荣使命。   六盘水市钟山区位于贵州西部,紧邻贵州屋脊、乌蒙山主峰,海拔高,气温低,是贵州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区)之一。钟山区国土总面积468平方千米,辖3镇15个社区、92个居委会、44个村,居住着汉、彝、苗、白等31个民族,常住人口60.08万人,现有扶贫开发重点乡镇5个、贫困村22个,贫困发生率约为9%。虽然,钟山区经济与区位条件比过去的织金县优越很多,但是脱贫致富的担子依然沉重。   根据2016年同步小康驻村暨脱贫攻坚“五千行动”计划,贵州省地矿局党委从全局20多个基层单位遴选了40余名候选队员,召开局驻村工作专题会,研究确定了来自十余家单位的17位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的骨干,组成了2016年贵州省地矿局赴六盘水市钟山区驻村工作队,由局副巡视员石平任队长。驻地在六盘水的贵州省地矿局113队充当了此次的主力军,派出了6名专业及管理技术骨干充实到驻村队伍中,其中总工程师孟昌忠任驻村工作队副队长。   贵州省地矿局党委还制定了《关于认真组织开展助推脱贫攻坚“五千行动”工作方案及计划》与《贵州地矿局六盘水市钟山区同步小康驻村及脱贫攻坚“五千行动”结对帮村一览表》。采取“多帮一”模式,由9名局领导、13个处室、20多个基层单位的30余名处级党员干部、支部书记及40个党支部参与对口帮扶工作,实现了对钟山区16个村的同步小康驻村暨脱贫攻坚“五千行动”的全面覆盖,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帮助建强基层组织、帮助推动经济发展、帮助推动精准扶贫、帮助提升治理水平、帮助为民办事服务的“一宣五帮”要求与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有机结合,为六盘水市钟山区同步小康驻村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后援力量。   一年来,在贵州省地矿局局长、局党委书记付贵林的示范带动下,贵州省地矿局开展了三次大规模的入村入户调研帮扶活动,入户调查超过5千户,协助为2236贫困户和7568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对49户极贫困家庭和空巢老人、留守儿童送去了4万余元物品及慰问金,受到当地政府与村民的高度赞扬。   誓叫朝阳出云来   在玉顶村,听取了117队派出的驻村队员李邦勇的汇报后,付贵林指出,一是要从抓群众思想工作与党员干部思想工作两个方面抓好党建工作,带好队伍;二是要立足全省的春季扶贫攻势,增强群众自身发展动力,开办各种技能培训班,“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三是要补足短板,做强长板。   付贵林要求,一是要做好规定动作,要以党建工作带动发展,在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等方面体现“精准”;二是对因病因灾返贫村民要关注,要进行精准的动态管理;三是要用好用足政策,制度性脱贫;四是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做好自选动作。比如结合地矿局专业技能强项,解决目前急需的人畜饮水问题;尝试将钟山区打包作旅游产品推出,在乌蒙山地质公园的基础上,打造省级地质公园;结合地学元素,打造地质文化村。   付贵林希望驻村队员要在工作中得到锻炼,掌握社情民意,做老百姓看得见的实事。   李邦勇不只是玉顶村驻村第一书记,在不久前村支两委的换届选举中,他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这在我局的驻村扶贫工作中尚属首例。月照社区主任杜锦用12个字评价李邦勇“有思路、工作实、见成绩、得认可”,听到评价,付贵林脸上显出欣慰的笑容。   走出村委会,已是下午1点。   此时,113队几名地质人员正在往玉顶村赶来。他们此行是为玉顶村的一口需要清理的水井而来。原来,在玉顶村的工作汇报中,听说该村一口水井出现问题,陪同调研的113队队长、党委书记张远国立即将情况以短信告知该队技术人员,要求他们马上赶来处理,立说立行在驻村工作中得到了具体体现。   一缕阳光,挣脱云层的束缚,轻轻地照在钟山区的土地上。   “抓两头带中间”   1点15分,付贵林一行已坐在月照社区金钟村委会的回风炉前,墙上的扶贫攻坚作战图,让这一场春季脱贫攻坚战隐隐透出一股紧张气息。   来自都匀104队的张斌,是金钟村的驻村队员。张斌的老父亲长期生病,其他兄弟姊妹都不在老人身边,远在六盘水驻村扶贫的张斌,只好请了一个保姆照顾老人。   “牢牢抓住致富带头人,抓住贫困户,带动中间共同发展!”这是付贵林在了解金钟村的情况后,得出的“抓两头带中间”理论。同时充分利用该村离城近的优势,引导村民到现代工业产业上,在“三变”的基础上,让农民变市民。   短短20分钟的交流,指向明确,金钟村似乎远远看见了那个通往脱贫致富的路标。   下午2点,付贵林一行已经赶到了月照社区双洞村,而此时,中午饭尚未落肚。   田间地头畅谈致富经   简单吃过饭,付贵林一行来到了双洞村致富带头人陈太祥家。   黄色的菜花,还有粉粉的樱桃花,将陈太祥家黄色的两层小楼装点得春意盎然。樱桃树下,成群的鸡正在觅食,一只色彩艳丽的大公鸡追逐着几只体态丰腴的母鸡。   陈太祥今年40来岁,两个娃娃在水钢读书。20岁时,初中文化的他在水钢打零工,曾经用背篓背过沙、背过砖;也在家里种过蔬菜,喂猪喂牛;在云南拉起一帮兄弟伙搞过装修,卖过水果。现在,他在家门口种樱桃、养林下鸡、搞烧烤、养蜂。   当听到陈太祥说起去年他家靠庭院经济接待近4万人,仅去年”五一”期间,他家一天仅门票收入就达到5000多元时,原本与陈太祥坐在回风炉旁攀谈的付贵林站了起来,来到楼前院坝里,透过樱桃花,向对面望去。对面山下的瑞士风情小镇,在陈太祥家樱桃树枝杈间,借着樱桃花做前景,风情万种地展现着她的魅力。深深地吸了一口清冽中带着隐隐花香的空气,付贵林转过头来,对109队派出的驻村干部邹立志说,要复制陈太祥家的致富经验,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   走出陈太祥家,付贵林忽然指着邹立志,问陈太祥“你认识他不?”“咋个不认得哟,他是省里面派来的驻村干部,跑我家找我吹家常都跑了好多次了。”陈太祥看着邹立志说:“长得又黑又壮,跟我们农村人一个样子,哪里像个干部呀!”一行人的笑声,把陈太祥家的鸡群惊得往樱桃树脚奔去。   路过月照养生谷景区,付贵林走下车来,指着神雕峰说,这是沉积岩断面,是建地质公园的良好资源,要充分加以利用,打造地质旅游产业。   年过六旬的伏恒来自云南曲靖,他在双洞村租了350亩土地用来培育苗木,一个人忙不过来,就喊来30多岁的儿子来帮忙。付贵林与他们父子俩沿着苗圃大棚旁的一条小河边走边谈,风将他们的谈话吹向河对面,我们听不清谈话内容,却看得到他们脸上有春风拂过。   一年之计在于春   “我家的房子,政府给我修了80平方米,剩余的是我自己修的。”独山村村民陈阳庆指着自家的三层楼房对付贵林说。回风炉是六盘水特有的取暖设备,以煤为燃料,既能取暖又能烹煮,是抵御六盘水阴冷潮湿天气的最佳武器。还是坐在回风炉旁,喝着老陈家的老土茶,嗑着老陈自己家炒的葵花籽,一场家常就这样拉开了。   “你今年有哪样打算嘛?”付贵林问。   “准备把二楼和三楼装修起来,搞农家旅社。”老陈有些拘谨地回答。他有一手装修的手艺,木工瓦工水泥工,都能来两下子,就靠这门手艺,他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如果装修村里没有补助,还干不干?”   老陈不好意思地抹了把脸,“大补大干,小补小干,不补也干,量体裁衣。”话语中透出一丝精明。   “一年之计在于春,要早做谋划,早做打算!”付贵林说。   与老陈攀谈间隙,付贵林关心起驻村队员唐耀的个人问题。唐耀是该局派出的最年轻的驻村队员,来自局实验室的他腆腼着不知如何作答。   老陈在旁抢过话题,“我从没见过这样吃得苦的干部,白天爬山,天黑了一晚上、一晚上地在老百姓家谈心,我们是大老粗,没文化,全靠他们给我们挨家宣传政策。”   半天的时间里,付贵林与扶贫工作队长石平,工作队副队长孟昌忠,113队队长、党委书记张远国等一行,简洁高效地走访了4个村3位致富带头人。局党办副主任陈跃康感慨于付局长此行带给大家的启示:“认识论深刻,方法论灵活,实践论落细落实落具体。”   又见花开,春天来了。

杏鑫登录注册_“杨衍忠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座谈会”召开 江西地质工作者纪念首个科技工作者日

杏鑫登录注册_“杨衍忠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座谈会”召开 江西地质工作者纪念首个科技工作者日

  江西省科协、江西省地质学会5月21日在赣州市组织召开了“杨衍忠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座谈会”。这也标志着江西省地质科技工作者以“精忠报国、敢为人先、拼搏奉献”为主题,纪念我国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每年5月30日)的系列活动拉开序幕。   据了解,江西省地矿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已故物化探高级工程师杨衍忠的先进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强烈反响。2014年10月,中国科协决定将杨衍忠入选中国科协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这是迄今江西省唯一入选的科技工作者,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名入选的基层科技工作者。采集工程自2015年6月启动以来,项目组通过对捐赠文稿、日记等资料的系统整理,还前往北京、焦作、瑞金、萍乡、新余、南昌等地,采集了丰富的资料信息和实物原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在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到来之际,江西省科协、江西省地质学会决定召开“杨衍忠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座谈会”,以此做为江西省地质科技工作者2017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的序曲。希望通过学习杨衍忠科技报国一生、执著探索一生的高尚理想,教育年轻地质工作者继承老一辈无私奉献精神;同时也希望通过座谈会,协助赣南地调队按照中期评审专家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完善相关资料,撰写好研究报告,圆满完成中国科协“老科学家学术资料采集工程”的采集工作。   5月21日,正是杨衍忠逝世3周年纪念日。座谈会前,江西省科协、江西省地质学会、江西省地矿局的相关领导到杨衍忠家中看望慰问了杨衍忠爱人胡香娇,随后到杨衍忠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办公室察看了采集的实物原件和资料编目情况。   座谈会上,赣南地质调查大队书记陈武介绍了采集工程的基本情况;采集办的相关负责人详细汇报了采集工作的进展情况、采集成果、存在困难及下一步计划。与会代表围绕采集工作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进行了座谈交流,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来自江西省科协、江西省地质学会、江西省地矿局及赣南地区其它地勘单位的5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杏鑫怎么注册_福建地矿局与地大(武汉)联合培训地质类复合型人才

杏鑫怎么注册_福建地矿局与地大(武汉)联合培训地质类复合型人才

  6月22日,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和福建地矿局联合举办的全国首期地质类复合型人才培训班——2017年福建地矿局地质类复合型人才培训班开班。双方合作开展地质类复合型人才培训的积极探索,既是为了解决地勘单位现有人才队伍结构与地质工作重点已转移到生态文明建设不相适应的矛盾,也是以培养复合型人才助力地勘单位转型发展的有益尝试。   在为期45天的48个培训课程中,福建地矿局40名矿产勘查业务技术骨干,将脱产学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农业地质、城市地质、旅游地质、地下水污染防治、水土污染防治、矿山生态环境整治、地质灾害防治等理论,并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秭归教学基地进行教学及实训。   据了解,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后,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福建省,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地质工作需求急剧上升,但地勘单位现有人才队伍仍呈现出以矿产勘查为中心配置的状态,既不利于发挥地质工作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也不利于地勘单位的转型发展。为改变这一局面,福建地矿局2016年底印发《关于加强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通知》,专门部署培养“一专多能”的地质类复合型人才,其措施之一就是优选一批事业心强、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技术人员集中到高等院校脱产强化专业理论,组织专家进行实际操作与综合能力训练,重点培养一批技术骨干,以适应地质工作结构调整。从这次培训开始,该局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合作,每年选拔20~40名以矿产勘查专业为主的青年专业技术骨干,开展复合型人才培训。

杏鑫怎么注册_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取得重要突破

杏鑫怎么注册_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取得重要突破

  油气资源勘探投入保持基本稳定。2012~2016年,全国油气资源勘探投资3442亿元,较上一个五年增加12.6%;油气探井17433口,同比增长0.6%,进尺4418万米,同比增长6.1%。由于国际原油价格自2013年大幅下跌,2016年全国油气资源勘探投资较2012年历史最高峰下降了30%,2017年开始止跌回升。   石油储量持续增长,累计探明亿吨级油田10个。石油勘探发现和落实一批亿吨级储量区,在鄂尔多斯盆地和海域发现姬塬(2012、2013、2015年分别上报了超过1亿吨的石油探明地质储量)、靖安(2012年)、红河(2012年)、新安边(2014年)、南梁(2016年)、环江(2015、2016年)、蓬莱9-1(2012年)等10个亿吨级油田。中西部和海域盆地连续多年处于石油储量增长高峰期,实现了对东部地区的战略接替。   其中,姬塬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五年来陆续在延长组长4+5、长6、延安组、长8、长9等油层勘探取得重大突破,累计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7.02亿吨,为建成千万吨级大油田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新安边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偏西,发现于2014年底,是我国首个亿吨级以致密油为勘探开发对象的油田,累计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亿吨。蓬莱9-1油田位于渤海东部海域,是国内第一个中生界花岗岩潜山油田,也是近年来海域发现的最大油田,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71亿吨。   此外,在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南部斜坡区发现了顺北油田,多口探井钻获高产工业油气流,如顺北1-3CH井初期日产油达210吨、日产气11万立方米。顺北大油田的发现,实现了“塔河之外找塔河”的战略构想,证实了深大断裂控储层、控运移、控富集的地质认识,扩展了塔里木盆地勘探领域。   在准噶尔盆地通过深勘精查,不断深化地质认识,强化工程技术攻关,在盆地西北部玛湖凹陷东、西斜坡区实施探井131口,获工业油流78口,先后发现8个规模油藏群,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超过2亿吨,玛湖百里新油区轮廓逐步展现,成为重要的油气接续区。   天然气储量快速增长,累计探明千亿方气田13个。天然气勘探取得一系列有战略意义的重大突破,在鄂尔多斯、四川、塔里木盆地和海域发现靖边(2012年)、神木(2014年)、延安(2014年)、苏里格(2016年)、成都(2012年)、安岳(2013、2015、2016年)、克拉苏(2012、2014年)、陵水17-2(2014年)、宁波22-1(2014年)等13个千亿方的气田。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天然气勘查开发基地,鄂尔多斯苏里格、塔里木盆地库车、四川盆地磨溪—高石梯等地区在新层系连续获得重要发现,初步形成了苏里格、塔北、安岳等万亿立方米世界级规模大气区。   其中,苏里格气田横跨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和伊盟隆起两个构造单元,勘探始于1999年,多年来不断获得新的发现,已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65万亿立方米,是目前我国储量最多的大气田。安岳气田位于四川盆地川中古隆起,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单体规模最大的整装气藏;2013年磨溪8井区和磨溪21井区寒武系龙王庙组气藏探明地质储量4404亿立方米,磨溪8井寒武系龙王庙组测试获190万立方米/日的高产工业气流;2015年高石1井区震旦系灯四段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2171亿立方米;截至2016年底,安岳气田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万亿立方米。克拉苏气田位于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已发现克深2、克深5、克深8等8个气藏;截至2016年底,已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4379亿立方米,为建设库车大气区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储备。   此外,分别在东海盆地发现了宁波22-1等两个千亿方气田,在南海琼东南盆地发现了千亿方的陵水17-2气田,实现了海上天然气勘探的新突破。   油气勘探理论与技术进步为油气田的重大发现发挥了关键作用。五年来,火山岩油气藏、碳酸盐油气藏、岩性油气藏、致密碎屑岩、海相天然气、海洋深水等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取得重大理论和技术进展。隐蔽油气藏成藏理论及高分辨率地震、测井等配套技术等在油气发现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具有多项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12000米超深钻机和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成功开钻,拉开了我国深部和深海油气勘探开发的序幕。

杏鑫怎么注册_我国区域地质调查拉开智能化序幕

杏鑫怎么注册_我国区域地质调查拉开智能化序幕

  记者从9月12~14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召开的智能区域地质填图示范野外现场研讨会获悉,中国地质调查局近年来大力推进的区调改革创新又取得突破,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与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协同合作,成功将研发的新一代地质调查ABC工作模式应用到1∶5万区调中,极大提高了区调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提升了破解关键地质问题的能力,这也标志着我国区调工作自全流程数字化后,正式拉开了智能化的序幕。   地质调查ABC模式就是人工智能(AI)+大数据(Big Data)+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工作模式。在阿尔金成矿带地质云的基础上,项目研发团队成功研发了新一代智能地质调查系统。该系统根据地质大数据的特点,集成了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方法,重点开展了地质大数据非结构数据(定性数据)、地质空间数据(定量数据)挖掘的研究与应用。在地质非结构化数据挖掘方面,重点研究和完善了地质文本聚类与分类的关键技术,针对可计算的非结构化数据,应用已有成熟的挖掘方法,强化了地质专业知识深度学习的能力;在海量地物化遥空间数据综合处理方面,引入了模糊识别中的最大隶属度原则算法,通过机器学习,有效地判断地质对象的目标或地质体的空间模式;在数据服务方面,强化了线上线下、智能感知、传统服务与目标(聚焦内容)服务等方面的集成与整合,突出了多源数据的协同综合应用。   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调查部大力推动下,发展研究中心主流程信息化团队在该系统研发过程中主动对接需求、强化服务,与天津地调中心承担的1∶5万北柳图庙等四幅区调团队进行了紧密合作,协同创新,成功将ABC模式在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进行了示范应用。   该示范应用区主要为浅覆盖区域,出露的岩体总面积仅有几十平方公里。以这些出露岩体为基点,在综合地、物、化、遥信息后,应用地质调查ABC模式为项目组推测不同年代的火山岩、花岗岩等隐伏地质体10个、总面积达数百平方公里,为揭开覆盖层、探测地下地质信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随着新一代智能地质调查系统的推广应用,将有望改变过去浅覆盖区的地质图件大面积为第四系、图面表达信息少、解决不了关键地质问题的局面。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地质调查部组织,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调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主办,来自国家信息中心、国防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各业务部室和大区中心、有关省(区)地调院的70余名地质领域和信息化领域专家参会。

杏鑫在线注册_援外培训促进交流与合作 来自亚洲、非洲、欧洲和拉丁美洲的43个国家和地区291人参加了培训

杏鑫在线注册_援外培训促进交流与合作 来自亚洲、非洲、欧洲和拉丁美洲的43个国家和地区291人参加了培训

  2017年几内亚矿业开发规划研修班近日落下帷幕。至此,在商务部的指导下,在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组织下,在局属十几个单位的协助下,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2017年发展中国家地质调查信息化技术培训班”、“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油气资源管理官员研修班”等8期援外培训及研修项目圆满完成。   据介绍,本年度援外培训项目是历年来参与单位最多、培训学员最多、参训国家最多的一次,涉及中国矿业政策、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航空物探、海洋地质调查、油气勘探、地质调查信息化等多个领域。来自亚洲、非洲、欧洲和拉丁美洲的43个国家和地区291人参加了培训或研修,受训人员包括副部级、局级官员以及专业技术人员。该项目旨在与发展中国家分享中国地质调查领域最新的成果与最实用的技术,共促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在多边、双边地学领域的合作。   该项目历时80天,足迹遍布北京、天津、山东、河北等10省11地,行程超过4万千米,采用室内授课、野外实践和参观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在室内授课方面,发展研究中心邀请了70多位中国著名的专家和学者,开展了150多次专题讲座,授课内容覆盖了中国矿业管理、地学信息化及地质大数据、地球化学调查基础理论及具体应用等多个方面;在野外实践方面,在北京周口店、南京汤山等地进行了地质填图技术野外培训,在北京潮白河畔进行了野外地球化学采样实习,考察了甘肃金川铜镍矿、陕西金堆城钼矿等地;在参观交流方面,前往中国地质图书馆、全国实物资料中心、全国地质资料馆等20多个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同时参加了2017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2017欧亚经济论坛、2017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并与中国地调局签署了多份合作谅解备忘录和合作协议,探讨了“建立长期沟通合作机制,促进科技创新和经验交流”等方面的内容。   据悉,从2005年起,发展研究中心已为7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养了近千名地质调查各领域的人才,并一直致力于为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搭建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领域科技创新与合作交流的平台。该中心希望通过开展高水平的国际培训,使发展中国家掌握最新的地球科学前沿技术,共同推动全球矿业的可持续发展。

杏鑫在线注册_瞄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 ——写在全国城市地质工作会议召开之际

杏鑫在线注册_瞄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 ——写在全国城市地质工作会议召开之际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这对城市地质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指明了方向。   城市化是产业革命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象征。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城市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市发展波澜壮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地质工作既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先行,又贯穿于城市运行管理的全过程。做好城市地质工作,对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地质工作。中央要求城市工作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提高城镇化水平。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加强城市地质调查”。   国土资源部党组明确指出,要将进一步做好城市地质工作作为战略任务来抓。姜大明部长在年初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开展地下空间三维地质调查,做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示范,评估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潜力和利用前景,加快查清城市地下三维地质结构,推进城市立体发展和地下空间安全利用。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要求以及部党组的决策部署,在今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钟自然局长提出要精准了解新型城镇化对地质工作的需求,加大力度推进城市地质调查工作。   近几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加大推进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的力度,取得丰硕成果。系统梳理了1999年以来的全国地质调查工作成果,其中包括34个城市三维地质调查、京津冀等10多个城市群综合地质调查、306个地级以上城市环境地质问题摸底调查、337个地级以上城市浅层地温能调查以及包含城市在内的全国地质灾害、地下水、矿山地质环境、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等工作,并收集研究了水利、住建、地震等部门的资料;对我国19个城市群资源环境条件、337个地级以上城市发展的优势地质资源和重大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城市发展的资源环境制约、地质资源优势和重大地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但客观地说,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我国城市地质调查工作依然任重道远。比如,工作理念落后,难以适应新型城镇化要求;城市地质信息精度低更新慢,难以满足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要求;未形成标准化成果产品体系,成果服务难于融入城市行政管理主流程;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机制不完善,难以充分调动各方工作积极性,等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的进展。   下一步城市地质工作怎么搞得更好?我们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坚持——   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城市地质工作理念技术方法,强化大资源、大环境、大数据工作意识,以需求为导向,分类推进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完善城市地质调查技术标准体系,制定三维地质模型建设、地质资源与环境监测预警、地质信息共享服务等技术规程,总结本轮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经验,修订行业标准。开展城市地下空间探测与安全利用科技创新,建立资源环境能力、地质资源协同利用等理论,解决“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问题。   坚持协调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空间、资源、环境、灾害”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要区分城市建成区和新区新市镇,城市建成区以收集利用城市地质资料为主,新区新市镇开展全面的城市地质调查,最终满足城市地质调查规范的要求;以地质调查为基础,科学统筹地上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实行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激励政策,促进地下空间依法有序开发利用。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进地热和浅层地温能的规模化开发利用,优化城市能源结构;促进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推动海绵城市和地下水应急水源地建设;树立工程渣土是重要资源和矿产的观念,加强工程渣土综合、循环利用和统一平衡消纳;合理开发特色优质土地资源,发展生态农业,扩大城市绿色食品供给;积极开发地质文化资源,建设地质公园、矿山公园,增强城市自然文化魅力。   坚持开放发展理念。构建多方联动机制,搭建三维地质城市模型,建立地质资源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加大与地方政府合作力度,在打造典型示范城市中形成工作合力,相互促进。   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地下空间资源大数据平台,实现地质工作与城市建设管理的有机融合,建立城市地质信息服务于决策支持系统。   千年潮未落,风起再扬帆。中国的城市地质工作正在迎来一轮喷薄而出的朝阳。新的蓝图已经铺就,中国城市地质工作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精准了解“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建设美丽中国”对地质工作的需求,为构建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循环、安全、集约、智慧发展,为城市的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