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登录注册_冀中平原典型盐碱化地区建成物理模拟实验装置

杏鑫登录注册_冀中平原典型盐碱化地区建成物理模拟实验装置
2年前 (2023-06-09) www.nxdzgc.com 杏鑫官网 260℃

冀中平原典型盐碱化地区建成物理模拟实验装置 作者: 何计彬、付雷、何锦 发布时间: 2015-07-07 我国水土资源短缺紧张且土地盐碱化严重,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地下咸水、改善咸水区水土环境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在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浅层地下咸水的供水作用和意义重大。针对华北平原地下咸水埋深浅、层位薄、分布广泛、渗透性低,咸水开发利用难度大等特点,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承担的“冀中平原典型盐碱化地区水文地质调查”项目,开展了浅层弱渗透性含水层开发利用技术方法研究与应用示范;对不同井型、成井工艺技术对降水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解决弱渗透性含水层高效开采技术与成井工艺关键技术,为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和地质环境改良提供技术支撑。 经实践证明,水平井技术是解决浅层弱渗透性含水层开采效率低下的有效开采技术。项目组在前期进行野外施工的基础上,积极摸索水平井成井工艺及其影响下的水盐运移规律研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其降水规律与传统竖井不同(图1),同时为研制为揭示水平井降水机理和确定影响范围项目组自行设计加工了物理模拟实验箱(图2)。该箱采用依据相似理论与模型试验原理对水平井降水开展物理模拟试验,通过试验模拟水平井与竖井的降水效率对比;对不同规格(口径、滤水管长度)的水平滤水管降水条件下的降水效果和规律进行定量比较,得出水头、流量、流速、时间等物理量的基本关系。 同时,该套装置的建成,也为今后定量研究各类地下取水构筑物取水机理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钻探工程技术室:何计彬;水文地质调查室:付雷、何锦)

杏鑫注册链接_地调局水环中心积极参与重庆市巫山县红岩子滑坡应急救灾

杏鑫注册链接_地调局水环中心积极参与重庆市巫山县红岩子滑坡应急救灾
2年前 (2023-06-08) www.nxdzgc.com 杏鑫官网 237℃

地调局水环中心积极参与重庆市巫山县红岩子滑坡应急救灾 作者: 乐琪浪、高幼龙、张俊义 发布时间: 2015-07-07 2015年6月24日18时10分,重庆市巫山县龙门街道办龙江村2社大宁河左库红岩子滑坡发生大规模滑移,滑坡滑移速度快方量大,形成5至6米高的涌浪,致使2人死亡、4人受伤,造成停靠在江对岸1艘14米海巡艇沉没,9艘小渔船和7艘自用船翻沉,11处码头钢缆不同程度受损,1处80平方米的简易棚房垮塌。滑坡已滑方量约23万方,目前仍有约11万方处于不稳定状态,直接威胁9户33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间接影响周边56户196人及上部道路行人、车辆等安全,受影响人员已安全紧急转移。 灾情发生后,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三峡库区巫山段危岩体调查”项目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积极与地方对接,成立应急调查组对滑坡进行详细调查。该滑坡体于2005年在前缘152米高程位置发生过一次较大的崩滑过程,本次滑动于6月21日和23日亦在前缘连续发生崩滑现象,至24日整体发生滑移。滑坡主滑地层为三叠系巴东组三段强至全风化泥灰岩,岩层中泥化夹层、强烈褶曲构造及两组共轭剪切节理对滑坡体的形成具有控制性作用,后缘西侧形成大量引张性裂缝,宽约12至25厘米,延伸约75米,基本贯通,变形较为强烈,滑坡为顺向斜坡结构,坡度达到56度,层内层间剪切带及岩性分界面构成复合性滑面,起伏较大,多数凹凸呈现为近直角相交。长江库水位的波动对滑坡的变形影响较大,在5月份库水位平均降速为0.397米/天,而在6月8日至21日库水位调蓄平均降速为0.614米/天,为5月份降速的1.55倍,库水位急剧下降对红岩子滑坡的变形造成了较大影响。同时,在6月15日至25日累积降雨量达到117毫米,特别是在16日和17日大到暴雨的降雨过程,累积降雨量达到90毫米,这为滑坡的变形提供了有利条件。 为了准确获取滑坡体基本要素、变形范围和影响区域,应急调查组采用了三维激光扫描对滑坡体进行了精细测量,构建滑坡三维地质结构模型,为滑坡的变形分析、灾害处置、应急救灾等提供客观科学的基础数据,为地方防灾减灾提供依据。(地质灾害调查室:乐琪浪、高幼龙、张俊义)    

杏鑫注册链接_怒江流域泥石流监测预警项目取得五大成果

杏鑫注册链接_怒江流域泥石流监测预警项目取得五大成果
2年前 (2023-06-08) www.nxdzgc.com 杏鑫官网 241℃

怒江流域泥石流监测预警项目取得五大成果 作者: 王洪磊 发布时间: 2015-07-07 近日,由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组织,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和怒江州国土资源局参与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程汛前培训与移交工作顺利完成,标志着地调局水环中心建设完成的怒江流域19条泥石流沟的监测预警进入运行阶段。 怒江流域泥石流监测预警工作属于地调局水环中心2014年承担的公益服务项目,委托方为云南省地质调查局,工作量为在怒江流域19条泥石流沟安装152台套监测预警设备,建立怒江流域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地调局水环中心于2014年4月份中标,10月份完成野外安装施工和监测预警系统平台建设工作,12月份进行了野外验收工作。2015年5月,在汛期到来之前,完成了监测仪器的使用与维护、监测预警平台使用与信息发布培训工作。 怒江流域泥石流监测预警项目从前期调查与监测选点、监测设备安装、监测平台搭建到监测预警模型建立等均由地调局水环中心完成。由于怒江地处横断山脉地区,高山峡谷地貌,有怒江大峡谷之称,野外工作难度极大,项目组先后投入了17人次开展野外工作,涉及地质、仪器、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人员,圆满完成了项目的各项工作,并获得了云南省地质调查局等单位的一致认可。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初步取得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一是在怒江流域实现了高山峡谷区地质灾害多参数专业监测预警,并且80%的雨量监测设备布置在海拔1500m以上,最高点位于海拔3200m的小流域分水岭处,将为研究怒江流域小气候特征提供基础数据;60%以上的泥位监测设备都布置在距沟口2km以上距离处,为泥石流的预警提供了应急时间。二是高山峡谷区实现了GPRS和北斗卫星双模式数据传输方式,保证了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将监测数据及时准确传出。三是开发了地质灾害监测数据信息平台,主要包括数据查询、视频查看、数据分析、分级预警等功能,实现了怒江流域泥石流实时在线监测预警功能。四是初步建立了基于统计数据的联动预警模型,最大限度避免了误报、漏报等情况发生,向预警工作迈出了关键一步。五是实现了横向项目与科研项目的结合,与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开展深入合作,数据共享,按照实际应用与科学研究两个方向开展预警模型的研究工作;同时与中心承担的“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相结合,着手分析取得的数据资料,争取在降雨量与泥水位耦合关系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总之,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不仅锻炼了队伍,增加了专业之间的融合,同时也开拓了云南地灾监测市场,提高了服务水平,将进一步推动监测预警工作向工程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策划研发室:王洪磊)  

杏鑫怎么注册_地调局水环中心协助西藏灾区建立次生灾害群测群防监测体系

杏鑫怎么注册_地调局水环中心协助西藏灾区建立次生灾害群测群防监测体系
2年前 (2023-06-08) www.nxdzgc.com 杏鑫官网 252℃

地调局水环中心协助西藏灾区建立次生灾害群测群防监测体系 作者: 刘勇、董翰川、窦猛 发布时间: 2015-07-07 根据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统一部署,地调局水环中心紧急组装和运送地质灾害监测装置至西藏地震灾区日喀则,协助灾区建立次生灾害监测群测群防体系。5月29日上午,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国土资源局二楼藏式会议室,举行了“地调局水环中心捐赠地质灾害监测设备交接仪式”。会议由市国土局党组书记尹立生同志主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姚常雨同志、市国土局局长多吉旺久同志、地调局水环中心有关技术人员出席了会议。 会上,市政府副市长姚常雨同志就此次地调局水环中心向西藏灾区捐赠地灾设备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的谢意。为预防西藏灾区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地调局水环中心技术人员向参会人员通报了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调局水环中心向西藏灾区捐赠地质灾害预警设备的目的,并介绍了设备类型、数量及原理,并与多吉旺久同志进行了设备交接。 会后,地调局水环中心技术人员对日喀则市吉隆、聂拉木、定日、定结、拉孜、萨迦、昂仁、仁布等九个县国土局相关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人员就监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原理及安装过程进行了详细地介绍。此次捐赠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仪器包括100套无线滑坡预警伸缩仪、100套有线滑坡预警伸缩仪和500套裂缝报警器。经培训,使在场的每个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人员均掌握了监测设备的原理、预警方法,得到了地方单位的充分肯定,为灾区人民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技术推广研究所:刘勇、董翰川、窦猛)

杏鑫注册链接_罗布泊深层固液相钾盐资源调查初步圈定有利靶区

杏鑫注册链接_罗布泊深层固液相钾盐资源调查初步圈定有利靶区
2年前 (2023-06-07) www.nxdzgc.com 杏鑫官网 243℃

罗布泊深层固液相钾盐资源调查初步圈定有利靶区 作者: 查恩来、明圆圆、李秋辰、牛雪、谢兴隆、任政委、杨立春、刘文增 发布时间: 2016-01-11   目前,地调局水环中心承担的“罗布泊深层固液相钾盐资源调查评价”子项目的物探勘查工作圆满结束野外工作,项目工作组历时62天,累计步行1360多公里,颠簸路面累计行车2万多公里,全面完成了野外高精度重力与可控源地震勘探设计工作量,其中,完成高精度重力与GPS快速静态测绘控制面积300km2,高精度重力点1288个、检查点41个,GPS快速静态测量点1288个、控制基准点11个,重力低值异常区及连钻孔剖面3条约14公里;地震物理点完成工作量271个点,连接钻孔地震剖面2条,共9120m。 项目组严格按照设计书要求和规程规范要求,及时与地科院资源所相关子项目融合沟通,有序开展测区的物探数据野外采集工作,实施了测区固液相钾盐资源矿产地质背景预研究、区域地质地貌特征点的地面调查、全区工作安全接应路网踏勘、物探多方法全点位数据采集和多手段物探测量数据的内业整理等五个阶段的工作内容,通过现场对重力和地震勘查数据的快速资料处理与地质解译,初步圈定了重力低值异常区位置、划分了岩盐地层结构和测区构造空间展布情况等初步地质解译成果。 罗北钾盐主要产于第四系沉积盆地,重力负异常反应最强烈的地区,可推断为盆地第四系盐岩层沉积厚度最大区域。通过重点剖面线和连钻孔剖面的勘查,初步查明了0-1000米深度范围内的地层岩性与构造情况,基本查明沉积盆地范围,确定了沉积盆地中心;通过对布格异常进行了初步处理、综合分析和处理解译,认为盆地北北西向是寻找钾盐的有利区域,为下一步实施探孔布设圈定了范围和扩区勘探指明了方向。(地震技术室:查恩来、明圆圆、李秋辰、牛雪、谢兴隆、任政委、杨立春、刘文增)

杏鑫登录注册_青藏高原北缘地区发现青海省第二高温温泉

杏鑫登录注册_青藏高原北缘地区发现青海省第二高温温泉
2年前 (2023-06-07) www.nxdzgc.com 杏鑫官网 262℃

青藏高原北缘地区发现青海省第二高温温泉 作者: 张森琦 发布时间: 2015-08-28   2015年8月20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地热—干热岩地质调查中发现前人从未报道过的高温温泉,该温泉位于青海省同仁县兰采乡,水温高达82.2℃,为青海省第二高温温泉。 2015年,中国地质调查局部署启动了“青藏高原东北缘重点区1∶5万水文地质(干热岩)调查”项目,该项目由地调局水环中心承担,青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参加。围绕项目目标任务,两家单位联合对贵德县、同仁县开展了地热地质调查工作。 经深入调查,项目组在青海兰采发现地热异常区,并首次发现水温高达82.2℃的高温温泉。经现场调查,沿隆乌古曲(河)现代河床两侧在长约800m的范围内,于印支晚期花岗岩体构造裂隙中广泛发育的水下温泉、悬挂温泉、热水瀑布、放热地面、水热蚀变等丰富的地热地质现象。目前,项目组正对温泉出露区的地质条件与干热岩地热地质意义进行调查分析,拟对主要温泉与控热构造开展重点研究,并研讨部署下一步工作。 该地热异常区和高温温泉的重大发现,一是将兰采温泉提升为继青海省贵德县热水沟温泉的第二高温温泉;二是对区域干热岩资源调查提供了新的有利勘查开发靶区,对青海省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二氧化碳地质储存调查室:张森琦、和铭)

杏鑫登录注册_及时转化让地质灾害调查与减灾支撑并行同步

杏鑫登录注册_及时转化让地质灾害调查与减灾支撑并行同步
2年前 (2023-06-06) www.nxdzgc.com 杏鑫官网 250℃

及时转化让地质灾害调查与减灾支撑并行同步 作者: 乐琪浪、孙莹洁、孙向东、邓兵 发布时间: 2016-03-23 近期,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承担的“三峡库区巫山段危岩体调查”项目2015年度调查初步成果宣讲介绍暨地质灾害防治培训会在巫山县福田镇、龙溪镇分别举行,县、乡镇相关领导、村组长及群测群防人员参加了会议。 项目组技术人员向参会人员全面介绍了2015年度地质灾害调查取得的初步成果:一是清楚指出福田镇、龙溪镇的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集中在龙溪镇长溪河、老鸦溪及铁厂沟的两侧,有7个村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村;福田镇主要集中在跑马村等5个村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较为严峻。二是基本确定调查区内滑坡灾害主要发育的地层是巴东组,即当地老百姓俗称的“红沙坡”和“黄泥巴包”中,该类地层岩体风化程度深,堆积层厚度较大,构成顺切向坡,地下水丰富,在降雨期极易形成“溜石板”,造成极大破坏。三是明确圈定了威胁场镇的灾害点及隐患点,特别对需要进行监测的泥石流沟和应该进行简易处置的采矿弃渣等重要隐患点提出了监测方案和处置措施建议;对威胁40余户、200余人安全龙溪镇场镇铁炉坪滑坡,制定了详细的监测预警方案和临灾避险预案。 在系统介绍地质灾害调查成果的同时,项目组人员结合福田镇、龙溪镇地质灾害点和隐患点所在位置及威胁对象,从监测方法、汛期巡查、预案编制、临灾撤离避险等方面进行了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与避险自救能力的培训,详细解答了参会人员提出的问题。

杏鑫注册链接_“一种地下水位水温远程数据传输装置及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杏鑫注册链接_“一种地下水位水温远程数据传输装置及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2年前 (2023-06-06) www.nxdzgc.com 杏鑫官网 239℃

“一种地下水位水温远程数据传输装置及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作者: 张磊 发布时间: 2016-01-11   近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研制申请的“一种地下水位水温远程数据传输装置及方法”发明专利,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号为ZL 2013 1 0432639.2。 传统的地下水位水温监测绝大部分以人工测量为主,自动化程度低,监测精度差,远远不能满足监控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和地下水动态评价的要求。少数区域虽然安装了自动监测仪,但一般采用定期现场提取数据方式开展工作,对监测仪器的运行状况(工作状态、电池状态、数据存储情况等)无法进行实时监控,不能及时发现监测仪器故障常常造成监测数据的丢失,进而影响地下水监测质量。因突发事件需要及时调整监测频率时,传统监测设备需要工作人员到野外现场进行调整,应急响应能力差。 鉴于上述原因,地调局水环中心发挥专业技术优势,结合多年实践经验,研制发明了地下水位水温远程数据传输装置。本发明不仅可以对监测仪器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及远程控制、在非工作时间自动切断电源以最大限度降低功耗,而且采用常用的通讯结构,通过GSM网络通讯完成数据传输;本装置采用分体供电方式,可直接使用1号碱性电池进行供电。 近年来,地调局水环中心不断加大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了知识产权的工作管理体系;中心所拥有的知识产权及其专利产品,都已成为市场竞争的强势产品,本项专利的授权有利于进一步发挥中心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优势,巩固在地下水监测领域领先的持续创新机制和技术优势。(地下水监测技术室:张磊)

杏鑫注册链接_地调局水环中心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国际合作再上新台阶

杏鑫注册链接_地调局水环中心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国际合作再上新台阶
2年前 (2023-06-05) www.nxdzgc.com 杏鑫官网 241℃

地调局水环中心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国际合作再上新台阶 作者: 刁玉杰 发布时间: 2016-03-31 全球气候变化已严重威胁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储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 CCUS)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有效技术手段之一。二氧化碳地质利用与储存方式主要包括强化油气开采、驱替煤层气、增强地热利用、铀矿浸出增采,以及强化深部咸水开采等。 2010年以来,地调局水环中心积极开展二氧化碳地质储存选址和技术研究,先后参与了中澳CAGS、中欧NZEC和中英SPF等多个二氧化碳地质利用与储存国际合作项目,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得到了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局等国外科研机构的一致好评。 中澳二氧化碳地质封存(China-Australia CO2 Geological Storage,CAGS)项目是由亚太地区清洁发展和气候伙伴计划清洁利用化石能源项目所支持的双边合作项目,由澳大利亚政府资助,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局和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共同管理,地调局水环中心主持了“二氧化碳地质封存选址方法及其指标研究(2010-2012)”和“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目标区级别评价与筛选方法(2013-2015)”课题,在清华大学、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等单位科技人员的参与下,针对中国沉积盆地地质特点,初步建立了深部咸水层等目标区级别二氧化碳地质储存选址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选定了一批适宜的目标区,分析了沉积体系对二氧化碳地质储存适宜性的影响;提出了800~3500米深度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有效封存系数取值推荐方法,以及基于力学稳定性的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盆地选址方法。目前正在开展第三期 “准噶尔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利用与封存潜力评估及准东地区早期示范机会研究(2016-2017)”项目工作。 中欧煤炭利用近零排放合作项目(China-EU Cooperation on Near Zero Emissions Coal,NZEC),旨在应对中国日益增加的燃煤能源生产和二氧化碳排放,由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负责管理。地调局水环中心承担了第二阶段课题“华能玉环电厂50万吨/年全流程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场地筛选与评估”的研究工作,在浙江沿海及东海陆架沉积盆地丽水—椒江坳陷,通过储存潜力的多源信息评估,优选出三个目标靶区,为华能玉环电厂5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项目提供了基础依据和地学支撑。 中英繁荣战略基金项目(Strategic Prosperity Fund,SPF)由英国政府资助,英国驻重庆总领事馆与重庆市发改委联合管理。地调局水环中心承担了重庆大学牵头的“四川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利用与封存潜力及早期机会”项目,负责“四川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利用与封存理论封存潜力评估(2015-2016)”课题,开展了盆地二氧化碳驱油(天然气)、煤层气、咸卤水和地质封存潜力评估,优选出一批适宜的地质储存靶区。 随着国际合作研究与交流的不断深入,促进了地调局水环中心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地质调查研究水平的提高,培养出一支以青年科技人才为骨干的优秀团队。  

杏鑫登录注册_攀枝花
大裂谷的奇迹

杏鑫登录注册_攀枝花
<br>
<span>大裂谷的奇迹</span>
2年前 (2023-05-26) www.nxdzgc.com 杏鑫官网 208℃

在60年代的地图上是找不到攀枝花这个地名的这座位于攀西大裂谷的资源城市建立在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一条干热河谷里但是30多年后它已成为攀西及滇北方圆几百公里内最大和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既然江里没有金子,那么多人涌到这里做什么?”多年前,一位攀枝花诗人如此叩问这座万里长江第一城。 在中国的几百个城市中,轻易就可以数出好些个攀枝花的与众不同之处。比如,它是全国惟一一座以花命名的城市,一座在60年代以前的地图上找不到的新兴城市,一座因大型企业而兴建的城市,一座建立在自然环境恶劣地区的城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