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在线注册_四川汶川:省州县三级联动紧急排查地灾险情

杏鑫在线注册_四川汶川:省州县三级联动紧急排查地灾险情

  图为四川地矿局402队蜀西勘测院技术人员用无人机拍摄的汶川县板子沟灾害现场。陈 韬 摄   8月19日8时~8月20日8时,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部局地出现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导致汶川县发生暴雨灾害,多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   灾情发生后,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第一时间派出4名专家,紧急赶赴汶川指导地质灾害排查和抢险救灾工作。阿坝州自然资源局第一时间启动地灾三级应急响应,对抢险救灾工作进行安排,兵分三路赶赴汶川县城、水磨镇、映秀镇组织开展地灾排查。四川省地矿局402队蜀西勘测院专业技术人员分3个组,分别挺进信号中断的水磨镇、三江镇,映秀镇耿达乡以及克枯乡、草皮乡核查受灾情况,排查地灾险情,做好施救现场及周边地灾隐患的监测预警技术指导。   阿坝州局紧急下发通知,要求在前期已启动地灾隐患集中大排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抓细抓实地灾排查巡查、监测预警等工作。特别是汶川县要立即启动地灾应急排查工作,确保排查不留死角、全覆盖,并与气象部门加强对地灾风险的研判和会商,及时发布预警预报信息,确保相关信息第一时间传达到基层一线,积极争取防灾主动权。同时,坚决按照“三避让”原则,在强降雨来临前,果断组织受威胁人员疏散撤离,变临灾避险为主动避让。   汶川县局在灾害发生后已分成3个工作组分赴灾害最为严重的绵虒镇、三江镇和水磨镇开展应急救援。四川省华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四川省地矿局405队的专业技术人员已经到达汶川,地灾排查工作全面展开。

杏鑫登录注册_我国地源热泵产业走在世界前列

杏鑫登录注册_我国地源热泵产业走在世界前列

  8月19日~20日,华清荣益·2019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地源热泵行业高层论坛暨第六届中国国际地热能技术与装备展览会在京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2017年,我国地源热泵装机容量达2万兆瓦,连续多年位列世界第一,地源热泵产业已走在世界前列。   “随着地源热泵产业的高速发展,我国在国际地热开发利用领域的话语权正日益提升。”中国工程院院士曹耀峰、中国科学院院士汪集晹应邀出席论坛并发言。曹耀峰表示,到2017年底,我国地源热泵装机容量达2万兆瓦,年利用浅层地热能折合1900多万吨标准煤,实现供暖(制冷)建筑面积超过5亿平方米。   国际地源热泵协会中国分会会长、中国地源热泵产业联盟理事长方肇洪表示,中国地源热泵产业从向欧美学习开始,仅用20多年时间就进入到快速发展的阶段,主要得益于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地源热泵技术更加重视环境保护,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二是政府对地源热泵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三是联盟凝聚行业力量,形成合力促进了应用推广。   地源热泵是陆地浅层能源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由低品位热能向高品位热能转移的装置。上世纪80年代,我国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始对这一技术进行专题研究,并派学者前往美国、瑞典、德国等地学习考察。1995年,我国北方部分地区试点应用地源热泵技术进行工民用建筑的冬季供暖、夏季供冷。21世纪以来,地源热泵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中国地源热泵产业也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   据悉,我国目前地源热泵的从业企业已从最初的寥寥数家增加到数千家,应用地域已从北京、沈阳等试点城市扩大到天津、河北、辽宁、江苏、上海等众多地区或城市。从装机容量看,全国地源热泵的装机容量已从1995年的0.8兆瓦上升到2017年的2万兆瓦,增长2.5万倍;从装机容量占全球总量的比重看,已从1995年的0.04%上升到2015年的23.61 %。有关部门和专家预测,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进一步上升到50%左右。   本次大会由国家地热能中心、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等单位指导,围绕“与世界对话促地热腾飞”主题,以推动我国地热能产业走向科学化、高端化、智能化,探索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商业化投资经营模式,实现地热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效益、环境效益的协调有序发展为宗旨。大会分别组织了地热能清洁供暖可持续发展、地源热泵技术创新与清洁供热、地热尾水回灌技术、第四届中国干热岩发电及中深层地热供暖技术四个分论坛。同期进行的展览,集中展示了我国在地热发电装备与及技术的最新成果。   

杏鑫在线注册_地学旅游让贵州地勘转型之路豁然开朗

杏鑫在线注册_地学旅游让贵州地勘转型之路豁然开朗

  绥阳,古属夜郎,东汉教育家尹珍曾在此设馆讲学达15年。如今,这里已成为黔北粮仓,全国生态示范县。   近年来,绥阳以“全域旅游、全景绥阳”为引领,以“精准脱贫、同步小康”为目标,组合打造“中国诗乡·世界休闲公园”品牌,发展医养健康休闲旅游产业。2018年12月12日,绥阳县温泉镇创建了全国第一家国家地质公园“园中村”——双河洞旅游地学文化村,率先在旅游扶贫上取得突破。   这只是贵州发展地学旅游经济的一个缩影。   近些年,贵州省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结合本省旅游资源丰富的实际,按照“坚持红色传承,推动绿色发展,奋力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的战略部署,以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为抓手,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方面作出新的尝试,走出了“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循环发展之路。贵州省地矿局从政策中找到新机遇,找准新定位,通过地学旅游资源调查推动发展地学旅游,为地质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一次成功探索与实践,为贵州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贵州地学旅游”顶层设计站位高   2011年12月9日,贵州省地矿局与贵州省旅游局联合举办了贵州旅游地质发展论坛。双方签订了《地质旅游合作备忘录》,开启省级政府相关部门就旅游地学研究合作的序幕。2015年9月,在贵州山水旅勘院的积极推动下,贵州省首个世界地质公园——织金洞世界地质公园申报成功;10月,贵州首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在兴义举办,确定了“山地旅游·绿色运动·同向发展”的生态旅游主题。   2016年2月16日,时任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在全省县以上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做辅导报告时提出,全力推动全省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明确要求重新审视省域旅游资源。贵州省政府对全省加快旅游发展作了动员部署,提出了“采取超常规举措,奋力推动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的战略发展目标,明确提出要全面普查重新审视贵州旅游资源。   贵州省地矿局认识到地勘单位应在加快旅游发展工作中大力拓展地质工作的服务范围,充分发挥好旅游地学人才优势,做好地质科技支撑,向贵州省政府提交了《关于以县为单元开展全省山地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夯实旅游业井喷式增长基础的建议》。该建议提出:贵州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但不少资源“藏在深闺人未识”,家底尚待进一步摸清;贵州要打造“山地公园省”,实现“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目标,必须从基础抓起,启动全省以县为单元的山地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全省山地旅游资源普查,要站在加快建设山地旅游大省的高度,充分挖掘地质旅游资源,发挥地质工作的基础性公益性特点和专业技术优势,做出亮点、做出新贡献。   贵州省政府印发《关于开展旅游资源大普查的通知》,在原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下设旅游大普查办公室,由贵州省地矿局提供主要技术支撑。全省旅游资源大普查成果为贵州山地旅游井喷式增长提供资源保障,初步形成“贵州地学旅游模式”,并在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发挥独特作用。   “贵州地学旅游”成果亮点多   贵州地学旅游模式充分体现科学、全面、系统的特点。   从组织的角度来说,贵州是全国首个由省级人民政府统一部署,普查经费由省财政承担,针对全省开展全地域、拉网式、专业性的旅游资源大普查的省份。此次普查组建89支普查队、438个普查组,2200多名地质专业技术干部、10万名县乡村群众参与,覆盖全省89个县(市、区、特区)1466个乡镇(街道办)17309个行政村(居委会)。旅游资源大普查过程中,以高分辨率数字影像为工作地图,采用米级定位PDA集成平板进行外业信息采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探索构建真正适合国家生态文明战略需求的工作机制。贵州地学旅游从旅游资源大普查开始,就是多学科、跨区域、多行业参与的系统工程,有几十个省直厅局作为成员单位直接参与。普查组队的原则遵循“条块结合、群专结合、混合编队”,以解决资源普查项目任务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难题为原则,形成高效有序的工作模式。   普查发现资源多。此次旅游资源大普查,共普查旅游单体数82679处。其中,新发现旅游单体数51626处;地文景观类,四级资源203(新发现60)处,五级资源41(新发现5)处;水域风光类,四级资源147(新发现43)处,五级资源23(新发现2)处;天气与气候景观类,四级资源7(新发现3)处,五级资源5(新发现1)处。   地学旅游资源成规模、成体系。旅游资源大普查成果充分证明,贵州地学旅游资源异常丰富,总体呈现新增资源数量大、重要资源发现多、扶贫区旅游资源类型全的三大亮点。依托地质旅游资源大普查成果,贵州可建成完整的包括3个世界级、25个国家级、89个省级、2000个市(州)县(区)乡村级地质公园在内的覆盖全省的地质公园体系,使贵州成为名副其实的山地(地质)公园省。贵州还将以地质公园为主建设10~20个“地学旅游研学基地”、5~10条地学精品旅游线路、3~5个重点地学旅游区、3~5个地学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等,为贵州包括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山地体育、康体养生等在内的特色旅游提供了丰富的后备资源,支撑旅游经济发展后劲十足。   形成完整的旅游资源调查技术标准体系。一是制定全省旅游资源大普查技术要求。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和其他相关技术标准,结合贵州省实际,制定《贵州省旅游资源大普查技术要求》,并对普查人员进行培训。二是系统收集和整理与旅游有关的分布于各级各部门的各种资料和研究成果。完成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等工作,编制各县(市、区、特区)旅游资源普查实施方案。三是按照《贵州省旅游资源大普查技术要求》有关标准对各类资源进行客观评价、归类分级。四是建立全省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基本单元的旅游资源数据库,形成系列旅游资源调查图集和报告并逐级汇总,形成市(州)级和省级的普查成果。   “贵州地学旅游模式”有深远社会意义   首先,“贵州地学旅游”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国家生态文明战略,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充分结合的生动实践。“贵州地学旅游模式”是在夯实基础、谋求长远的思想指导下,充分收集调查区域范围内已经开发的旅游资源单体和综合体资料,最终形成科学的、可持续的开发利用方案。   其次,“贵州地学旅游模式”是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时任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孙志刚表示,这是一项打基础、利长远的举措,对发展全域旅游、做强大旅游长板、打造山地公园省意义重大。要对旅游资源普查成果进行深入整理,建好数据库云平台,对现有旅游资源分级、分类进行再核实、再整理,彻底摸清全省旅游资源家底,分专题开展研讨,凝聚更多力量参与,让普查成果持续发挥作用、扩大影响。要将普查成果与现有旅游资源开发和脱贫攻坚、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高水平编制旅游和温泉产业发展规划,系统组织开发、包装和推介,把单体旅游资源做成旅游景点、景区和线路,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打造一批旅游扶贫样板,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作出更大贡献。比如,遵义市绥阳县温泉镇双河溶洞经中法、中日洞穴专家对绥阳县双河洞群的多次联合考察,已经探明的部分长达85.29公里,集溶洞奇、瀑布险、生物异、泉水怪等特点为一体,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大最长的世界级大溶洞。该地引进江苏银河投资开发公司,持续对双河溶洞景区投资达4.5亿元,完成洞穴探险和露营基地建设。2018年全镇年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发展集餐饮、住宿、娱乐、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集体经济,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亿元,进一步拓宽当地群众增收渠道。   再次,贵州地学旅游是新时代地质工作服务乡村振兴重大战略的一个重要“样板”和典范。我国发展地学旅游已有 30 多年的历史,地学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重要组成部分和新兴旅游热点。很多地区把地学旅游作为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形成了政府引导、部门支持、企业主体共同推进的成型模式。地学科普旅游也正在逐渐呈现资源依托全域化、市场拓展大众化、辐射带动综合化的趋势。2018 年 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要求发挥自然资源多重效益,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种养等产业,打造乡村生态产业链。进一步盘活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鼓励各类社会主体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对集中连片开展生态修复达到一定规模的经营主体,允许在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利用 1~3%治理面积从事旅游、康养、体育、设施农业等产业开发。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地质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要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乡村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的角度,谋求地质工作为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更加精准、更加有效的支撑服务。   贵州拥有独特的地质构造。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根本改变,依托贵州独特的地质地貌条件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发展“大旅游”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通过由贵州地矿局主导的地质旅游资源大普查及后续的科学组织和筹备,2018年3月30 日,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月照旅游地学文化村通过了由省内外旅游地学、旅游文化、旅游扶贫专家组参与的现场验收,成为全国第一个旅游地学文化村。这也标志着地学旅游在我国村级基层单位的首次运用,通过统筹融合地学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科学文化普及,建立旅游地学文化村(相当于村级地质公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典型意义。   贵州地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全国尚未明确以地学景观资源为视角进行综合调查评价。应遵循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按照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综合管理要求,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示范区)开展自然资源综合地质调查、支撑服务绿色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修复、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服务省市县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优化等工作中,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将乡村地学景观资源综合调查评价纳入生态文明试验区综合地质调查的重要内容。

杏鑫注册链接_溶洞的科学保护与灯光改造升级

杏鑫注册链接_溶洞的科学保护与灯光改造升级

  溶洞的形成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从溶洞探险到溶洞开发旅游,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必然选择。但在利用和保护之间又始终存在取舍的诸多矛盾。专家侧重研究溶洞的形成与保护,管理者侧重探讨溶洞的合理利用,两者均贯穿一条主线,即“永续利用”的问题。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溶洞旅游资源被开发,其中的碳酸钙沉积景观是主要的旅游吸引物之一,由于其形成环境比较封闭,以及景观照明灯散发出大量的热能,促使洞温升高。其次是大量游客释放出的二氧化碳无法依靠溶洞自身的弱风平衡和扩散,随着开放时间的推移,溶洞一般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风化、破损现象,最后是植被的破坏导致洞顶土壤保水和渗水能力下降,减缓了溶洞的发育。      光污染下的钟乳石    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很多溶洞在其旅游发展的初期,吸引了大量游客参观游览,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随着我国旅游洞穴开发数量的不断增多,市场竞争越来越大,且溶洞旅游资源本身又具有雷同性,因此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的溶洞旅游对游客的吸引力越来越差。为了应对这种形势,实现溶洞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在科学保护的前提下全面提升溶洞的软硬件设施,从各个环节上找出问题,对症下药,进行革新,让旅游洞穴重新焕发生命力。作为溶洞旅游开发利用的重要部分,溶洞景观灯光工程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亟须进行升级改造以实现溶洞的科学保护与有效利用。   旅游溶洞景观灯光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包括旅游、环境、生态、艺术、电力电子等多学科工程。从资源保护的角度来讲,不当的灯光设计与布展会导致溶洞景观发生退化,使景观美学价值降低,从而对洞穴资源的旅游寿命造成影响;从旅游开发的角度讲,不当的灯光设计与布展会导致对游客的视觉造成污染,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性。   旅游洞穴灯光设计与布展在内容上主要涵盖了洞穴照明光源的类型选择、照明灯具的选择与安装、灯光照明系统的设计、灯光的操控系统、灯光照明系统的安全控制等。经过对我国大量溶洞的考察,笔者发现,我国溶洞在灯光设计与布展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大量采用高能景观灯具使景观发生了脱皮掉块、砂状风化等退化问题,对溶洞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重大影响。目前我国旅游洞穴内景观照明光源主要以黄光金卤灯、蓝光金卤灯、绿光金卤灯及荧光灯等传统光源为主。在这些高能热光灯的照射下,溶洞的湿度会降低,被照射的钟乳石会发生温度升高、干热脱水破裂等现象,且频繁的开关灯也会使钟乳石在温差、干湿交替变化下发生热胀冷缩而导致干裂破碎或砂状风化现象。二是造成溶洞内灯光植物的滋生,灯光植物的滋生反过来又对溶洞景观造成破坏,使景观变黑、变暗。我国大多溶洞在光谱和灯光照度的选择上都没有考虑避开植物生长的光谱能量和光照强度,致使很多溶洞都存在灯光植物滋生问题。灯光植物的滋生会导致钟乳石的浅表层疏松多孔以及沉积物发生氧化分解破碎等,从而对钟乳石的美学价值和旅游价值造成影响和威胁。三是造成溶洞景观显色性差,不能表现出景观的本来面目,对游客造成视觉污染,最终造成了溶洞“千洞一面”的格局。   研究洞穴的灯光升级,科学保护洞穴资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实践证明,只有在观念上破除传统的灯光设计与布展方式,采用全新的理念、科学的方法、先进的技术,才能实现溶洞的科学保护和有效利用。

杏鑫注册链接_“地质云3.0”正式上线服务

杏鑫注册链接_“地质云3.0”正式上线服务

  5月26日,“地质云3.0”在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正式宣布上线服务,该平台的上线将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全社会提供权威科学的地球科学数据信息服务。   “地质云3.0”是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研发的国家地球科学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自2016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持续推进信息化与地质调查业务深度融合,实现了从“地质云1.0”到“地质云3.0”的迭代升级,信息化建设作为新时代地质调查事业转型升级两大引擎之一,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   在此次发布的“地质云3.0”版本中,按照地球系统科学理论,整合构建了多圈层、多专业、多要素的地球科学“一张图”大数据体系,包含了基础地质、能源矿产、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草地资源、湿地资源、海洋地质、地下空间等11大类和近百个核心数据库,数据范围涉及地上与地下、陆地与海洋,精度从1:1200万到1:1万,同时还实现了大量重要原始数据的上云共享及重要动态监测数据的实时上云服务,将为全社会提供权威科学的地球科学数据信息服务。   此次发布的全新版本是大数据在地质调查工作主战场上应用与服务能力的检验与提升。面向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及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等,构建了8大系列权威地质信息产品,累计发布580万件地质资料、3万件地质图件、22.8万个矿产地、2.5万件资源环境信息产品、50万米实物岩心图像、11万册地学图书、上亿条地学文献等丰富信息产品,及时提供相关权威综合集成信息服务,提升了对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社会需求的精准服务水平。创新性成功研发岩石矿物智能识别工具,可对70余种常见矿物和岩石图像进行快速识别,创新和丰富了科普工作方式和内容,满足了公众科普需求。   “地质云3.0”在对地质工作传统模式再造,提升地质工作现代化水平上也向前迈出了一大步。目前已经基本建成地质调查“在线化”工作体系,实现地质调查主流程的信息化与工作效能显著提升,实现了云端信息、知识、工具协同共享,野外地质调查工作效率提高1倍以上。   在进一步深化对地球认知的基础上,“地质云3.0”进一步强化了对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的支撑。目前已成功建成全国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国家地下水监测信息系统、城市地质信息服务系统,成功开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信息系统等一批重要应用系统,实现了对全国地质灾害信息的互联互通与统一监控,可对全国2万余个地下水监测信息进行实时管控与多尺度分析评价,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资源、环境、生态、灾害、空间信息支撑服务,为各级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数据、工具和技术支撑。   “地质云3.0”在带动地质调查全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上也进行了积极探索。目前已经实现了全局43家单位节点全覆盖,接入13家省级、行业、高校节点。建成了高性能、高可靠、高弹性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对社会需求大的多种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等数据开放了数据访问权限,提供了基于用户需求的个性化应用便利。   自2017年11月上线以来,地质云在吸纳用户建议过程中持续演进升级,此次上线的3.0版本已实现注册用户数达7万人,数据产品浏览446万次、下载264万次,访问量达到1500万次,年均访问量约500万次。   下一步,中国地质调查局将进一步聚焦“十四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全面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部署,大力推进地质调查工作流程的信息化再造与研究范式变革,提升对地球系统的认知水平和解决重大资源环境问题的能力,增强对全社会的权威信息供给和智慧化服务。

杏鑫注册链接_凌海市自然资源局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

杏鑫注册链接_凌海市自然资源局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

  为积累地质灾害应急抢险经验,提高处置地灾突发事件能力, 8月20日上午,由凌海市自然资源局主办、凌海市石山镇人民政府承办,凌海市应急局、气象局、民政局等部门协办的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在石山镇新甸子村举行。凌海市住建局、人武部、卫健局、自然资源服务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一同观摩。    此次演练科学谋划、精心组织,成立了由凌海市自然资源局局长任总指挥的应急处置指挥部,下设紧急抢险组、医疗保障组、治安保卫组、生活保障组、调查监测组五个工作小组。演练模拟以持续出现暴雨天气,凌海市石山镇新甸子村北山地质灾害隐患点山体崩塌险情危及群众安危为背景,着重演练从地质灾害预警到应急处置的全过程,包括巡查监测、险情上报、应急响应、应急调查、启动预案、紧急会商、现场救援、人员安置。整个演练过程紧张、安全、有序,各演练小组分工明确、反应迅速、配合紧密,有效检验了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通过应急演练,全面增强大家应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防范、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切实提高各单位应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锻炼了队伍,积累了演练救援的实战经验。 

杏鑫在线注册_第四届红层与丹霞地貌国际研讨会在延安召开

杏鑫在线注册_第四届红层与丹霞地貌国际研讨会在延安召开

  8月21日上午,第四届红层与丹霞地貌国际研讨会暨第十九届全国红层与丹霞地貌学术讨论会在陕西省延安市开幕。来自世界7个国家、国内外70余家科研机构的300余名院士、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国际地貌家协会副主席苏内尔·库马德,亚太世界地质公园网络联盟副主席李洙宰,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国伟,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双明,中国地理学会红层与丹霞研究工作组副主任王少华,陕西省副省长魏增军出席开幕式。延安市政府、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和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的有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研讨会现场   今年是“丹霞地貌”命名80周年。陕北丹霞地貌是我国目前已知规模巨大的丹霞地质遗迹景观带,有沟谷型、孤峰型、丹霞赤壁、丹霞天生桥、丹霞石蘑菇等类型,刷新了人们对中国丹霞地貌分区、丹霞地貌类型的认知,志丹永宁山丹霞地貌巍巍壮观,安塞“天生桥”“石蘑菇”等丹霞地貌雄浑奇俊,甘泉雨岔大峡谷峡壁凹凸有致,线条优美流畅,有“黄土高原自然地缝奇观”之美誉,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黄土高原独有的景观美学特征。   作为红层与丹霞研究领域影响最广、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国际性学术大会,本次研讨会主题为“红层与丹霞地貌科学研究及其资源与环境保护”,与会专家就红层与丹霞地貌基本理论方法及研究动态、红层与丹霞地貌资源环境保护利用理论与实践、陕北红层与丹霞地貌国际比对与价值、陕北丹霞地貌地质公园建设及保护利用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为进一步改善地区旅游产品结构、实施全域旅游国家战略和陕北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建议与意见。   开幕式上,延安市市长薛占海致欢迎词。薛占海介绍了延安地区丹霞地貌分布的基本情况,对国内外专家和学者长期以来推动我国丹霞地貌理论与丹霞地貌区旅游开发实践研究、促进丹霞地貌区旅游和当地经济发展表示真挚感谢,对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期待专家们能对区域内丹霞地貌保护、开发、利用出谋划策。   专家在安塞王家湾石寨山丹霞地貌区考察 地调局副总工徐学义(中),地大副校长王训练(右)    来自印度的国际地貌学家协会(IAG)副主席苏内尔.库马德、中国地理学会红层与丹霞研究工作组副主任委员王少华、来自韩国的亚太世界地质公园网络联盟(APGN)副主席李洙宰、中国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总工室主任徐学义、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魏增军先后讲话。   魏增军指出,陕北丹霞地貌是我国目前已知分布面积巨大的丹霞地貌景观带,切实保护和利用好这一珍贵资源,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他强调,要多维度抓好大保护,建立陕北丹霞地貌保护宣传教育体系、“地质公园、保护区、保护点、地质文化村”四级地质遗迹保护管理体系、国际化学术研究体系、区域自然资源生态安全体系。要全方位抓好大开放,建立地区多元文化价值体系,启动世界自然遗产申报工作,不断提升陕北丹霞知名度和美誉度,助推陕北全域旅游跨越发展。要高质量抓好大发展,做好科学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借助丹霞地貌景观名片,助推陕北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在为期2天的学术讨论期间,30余位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分别围绕陕北丹霞地貌基本理论及研究动态,资源环境保护现状、保护利用的理论与实践、世界红层与丹霞研究的最新成果、下一步保护利用建议等方面内容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研讨,为延安市旅游发展和世界旅游地学发展建言献策。

杏鑫登录注册_西部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论坛举行

杏鑫登录注册_西部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论坛举行

  8月18日,首届中国西部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论坛在甘肃省兰州市开幕。来自中国工程院、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分别作了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方面的学术报告。论坛对加快推进西部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全面保障农用地生产安全和人居环境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本届论坛由甘肃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甘肃省地质矿产开发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联合有关单位举办,旨在加强行业发展的引领和指导,切实提升西部地区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能力和修复水平,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论坛的主题为“土壤环境保护与污染修复”,围绕我国西部土壤环境现状、土壤环境保护政策法规、污染土壤和场地的调查与风险评估、污染土壤和场地修复技术等内容展开探讨与交流。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的技术和管理体制创新,标准体系的构建建言献策。   据介绍,甘肃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甘肃省从祁连山生态破坏问题和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入手,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以推动绿色发展崛起为导向,以实施重大生态工程为抓手,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呈现出生态破坏点位有效修复、绿色发展支撑不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进程逐步加快的良好态势。但同时,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仍处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窗口期和爬坡期。特别是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起步较晚,面临工作基础薄弱,技术力量不足等问题。

杏鑫在线注册_新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发布

杏鑫在线注册_新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发布

  根据《自然资源部关于第一批废止和修改的部门规章的决定》,日前,修改后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发布。此次修改的主要出发点是落实地质灾害恢复治理方案和土地复垦方案的合并,切实为矿山企业减轻负担。   新版《规定》将第十二条修改为:“采矿权申请人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时,应当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报有批准权的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批准。”并明确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应当包括的内容:一是矿山基本情况;二是矿区基础信息;三是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和土地损毁评估;四是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五是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六是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部署;七是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八是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   新版《规定》切实为矿山企业减轻负担,将第十七条由原来的“采矿权人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修改为:“采矿权人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计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基金由企业自主使用,根据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确定的经费预算、工程实施计划、进度安排等,统筹用于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和土地复垦”。   为落实地质灾害恢复治理方案和土地复垦方案的合并,《规定》对多条内容进行了修改,如将第十八条修改为:“采矿权人应当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的要求履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义务。 将第二十二条修改为:“矿山关闭前,采矿权人应当完成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义务。采矿权人在申请办理闭坑手续时,应当经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并提交验收合格文件”。将第二十三条、二十五条、二十七条中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修改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等。   对于法律责任,《规定》第二十九条修改为:“违反本规定,应当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而未编制的,或者扩大开采规模、变更矿区范围或者开采方式,未重新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并经原审批机关批准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列入矿业权人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名单;逾期不改正的,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不受理其申请新的采矿许可证或者申请采矿许可证延续、变更、注销”。将第三十条修改为:“违反本规定,未按照批准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治理的,或者在矿山被批准关闭、闭坑前未完成治理恢复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列入矿业权人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名单;逾期拒不改正的或整改不到位的,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不受理其申请新的采矿权许可证或者申请采矿权许可证延续、变更、注销”。将第三十一条修改为:“违反本规定,未按规定计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的,由县级以上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计提;逾期不计提的,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颁发采矿许可证的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不得通过其采矿活动年度报告,不受理其采矿权延续变更申请”。

杏鑫怎么注册_中国地质学会地热专业委员会2019年年会暨第一届地热青年论坛召开

杏鑫怎么注册_中国地质学会地热专业委员会2019年年会暨第一届地热青年论坛召开

  中国地质学会地热专业委员会2019年年会暨第一届地热青年论坛于8月19日~21日在夏都西宁召开。会议主题为:聚焦绿色发展,践行地热使命。院士专家齐聚一堂,研究探讨地热资源、干热岩勘查开发利用,为下一步勘查开发出谋划策,使清洁能源早日造福于民。   本次会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倡议,中国地质学会主办,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热资源调查研究中心、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青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承办。   会上,中国地质学会地热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曹耀峰以“推进中国干热岩地热开发的思考”为题,介绍了干热岩勘查开发现状,详细阐述了世界和中国干热岩的研究及开发进展、共和盆地干热岩的科技攻坚情况,建议要多措并举推动我国干热岩-地热的开发利用。   据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水文地质处处长、青海共和干热岩科技攻坚战指挥部执行指挥长张二勇介绍,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海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视青海省地热资源和干热岩勘查开发,希望在共和盆地尽快建立干热岩开发研究示范基地,推动干热岩勘查开发产业化,实现我国地热勘查开发高质量发展,有力支撑服务国家能源结构调整。   中国地质学会地热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热资源调查研究中心副主任(秘书长)王贵玲介绍,目前已经建立了干热岩靶区评价指标,根据成因模式划分,完成了干热岩资源分类,圈定了干热岩重点靶区。今后应加强对西部干热岩的关注、东西并举,花岗岩与碳酸岩同步,青海共和盆地应快速发展建立示范工程,尽快启动西南增强型系统示范,探索京津冀地区灰岩热储开发,积极开展东南沿海干热岩勘查。   青海省地质调查局局长李世金介绍,自2013年以来,在共和-贵德盆地初步圈定干热岩远景区18处,总面积约3000多平方千米。其中恰卜恰地区施工了4眼干热岩勘探井,贵德扎仓沟地区实施了2眼干热岩勘探井,温度均在180摄氏度以上。地热-干热岩勘查取得初步成果,为青海省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提供了一定的清洁能源保障。   东华理工大学校长孙占学教授介绍了干热岩型地热资源的放射性地球化学探测技术研究进展。   另有7位专家汇报了青海地热资源概况及勘查思路、地热资源助力雄安新区建设、地热开采研究、干热岩压裂可行性研究、干热岩地热开发研究新进展等。   在第一届地热青年论坛上,共有30位青年专业骨干围绕干热岩探测评价方法、水热型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裂隙表征与渗流模拟、地热开发中的岩石力学问题等方面,汇报交流了各层面研究取得的新成果、新方法、新理念。会议对研究成果突出的青年颁发了获奖证书,鼓励地学科学青年学者成长,提升我国地热领域整体研究水平,加强科技创新,推动我国地热地质事业健康发展。   来自全国地热资源研究领域的单位及组织和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东华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高校的专家和青年代表及各省地勘单位的地热技术骨干300余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