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在线注册_青春绽放戈壁滩——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中心北山项目部的报告

杏鑫在线注册_青春绽放戈壁滩——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中心北山项目部的报告

  8月31日早上7点05分,记者跟随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张海啟一行从首都机场起飞,经过3个多小时的飞行,抵达甘肃敦煌机场,再经过2个小时的舟车劳顿,就到了此行的目的地——酒泉市瓜州县柳园镇,这是一个建在戈壁滩上的小镇。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山野外项目部就坐落在这个小镇上。安顿好旅馆,记者就跟随项目部的工作人员一起赶往项目部。       在戈壁滩上踏勘,是个磨砺意志的活儿。        在茫茫戈壁中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砂石地块,队员们立刻停下来选取样本。        在探槽中寻找“宝贝”。        北山项目部负责人杜泽忠博士正在向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中心张海啟(左一)一行介绍矿调情况。        因为有记者跟随,当天的野外午餐算是很丰盛的了。大多数时候,项目部的小伙子们只用保温桶自带的开水泡一碗方便面。        在野外忙活了一天,回程的路也是很欢快的。    北山野外项目部于2016年5月正式成立,聚拢了一堆博士和硕士。据了解,项目部现有成员23人,其中博士后1人、博士5人,余下的都是硕士,成员平均年龄不到30岁,野外技术人员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是一支年纪轻、学历高的野外团队。   项目部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指导中心矿产勘查处承担的“甘肃花牛山-柳园地区矿产调查与找矿预测”子项目。据野外项目负责人杜泽忠博士介绍,该项目属于整装勘查区找矿预测与技术应用二级项目,项目周期为2016年~2018年,核心内容是开展柳园幅、花牛山幅和长流水幅1∶5万矿产地质调查。   进入项目部,目光所及之处让记者有些震撼——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简陋,用“寒酸”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据说,这个办公场地是从当地居委会租来的。院内的地上摆放着一些矿石标本,但是很整齐,狭小的办公室内正挤着五六个年轻人在制作图表,还有两三个小伙子正在厨房忙前忙后,为当天的午餐做着准备。   不过,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饭前突然接到小伙子们的通知:喝的水没了,先吃点水果解解渴。而此时,记者的嗓子正干得有点痒,水果怎能抵得上水解渴呀。出于做客者的礼貌,记者又不好意思提出另外的要求,只得干熬着。   杜泽忠博士向记者解释,这里的自来水是戈壁盐碱滩打出来的,碱性重,外地过来的人直接饮用的话肯定受不了。我们平常煮饭和饮用水,都是用桶装的纯净水,今天的水还没有送到。   没想到,在这里喝口水都这么不容易。不过,这顿午餐还算丰盛,一碗面条配几道素菜,十几个人挤在一张桌子上,吃起来还是津津有味的。   记者是在长江边上的农村长大的,没那么娇气,不相信这里的水没在此地生活习惯了的人不可以喝。当天晚上回到旅馆,记者并不信那个邪,打开水龙头灌了一壶水,烧开后泡上自带的茶叶,美滋滋地一杯一杯喝下去。坏了!这可不得了!凌晨4点半多一点,记者的肚子就不太对劲了,骨碌碌地爬起来,一直折腾到天亮,上了七八回洗手间。这种亲身测试的后果实在是很让人后悔不已。记者想,这群初到此地的小伙子们是怎么熬过这一劫的呀。   记者粗略地了解了一下,这群80后、90后,应该说是在蜜罐里长大的,尽管来自不同的地域,但是他们大多是在水草丰美的地方长大的,突然来到这个与故乡有着天壤之别的地方过日子,那将是一种怎样的煎熬和折磨呀!   这里的时差比东部地区要晚许多。9月1日早上8点,天刚亮,记者经过一番折腾,肚子终于消停了些。8点30分,吃过早餐,整理好野外的行头,记者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中心党委书记张海啟一行,跟随北山野外项目部的小伙子们共二十几人,坐上4辆越野车匆匆出发了,开启了这一天的野外之旅。   汽车开出柳园镇,就见不到正儿八经的路,茫茫戈壁滩放眼望去,黑黝黝的一片,见不到一丝让人眼睛有些温润的色彩。越野车晃晃荡荡、摇摇摆摆地一路前行。记者坐在最后一辆车上压阵,前车溅起的灰尘,雾一样地在大漠戈壁飘扬,这样的场景很是刺激。记者在一路尘土中,脑子里幻化出西部牛仔骑着一匹高头大马,驰骋在大漠的浪漫场景,很是爷们。   车窗外实在没有值得观赏的,除了乌黑的山丘,连茅草都难得见到一根,这样的景致也实在缺乏观赏性。越野车已经越来越颠了,人坐在车里,像羊癫疯一样,颤悠悠地摇摆,只感觉肚肠都在跟着摆动的节奏扭动着。不远处,“甘肃安西极干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十几个大字在人工砌成的水泥矮墙上横亘着,约有二三十米长,这大概是一路上见到的最美的“风景”了。   1000多年前,大唐高僧玄奘为了求取真经,从长安出发,在今甘肃酒泉一带走出国门,踏上一条冒死西行之路。就在这条根本不是路的路上,一心求取真经的玄奘法师冒死西行,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去往西天取经。在《大唐西域记》中,玄奘如此描述这片戈壁:“长八百余里。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   当然,1000多年前,玄奘的交通工具与今天无法类比,但这里地质环境的恶劣程度恐怕千年未变。   越野车一路往前,就基本没有路了,到处坑坑洼洼,晃荡得厉害,感觉司机开得有些随性,哪儿好走一点就往哪儿走,这样“跟着感觉走”一点也不好玩,人坐在车里颠得有些难受、有些惶恐,刚开始脑子里幻化的那点西部牛仔骑高头大马的浪漫情怀早已飞到九霄云外。   越野车终于在一片看起来像山丘的地方停了下来,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目的地。说是山,其实就是一片黑黝黝的戈壁。下车后,眼睛所及之处不见一颗茅草,大地像撒了柏油一般,若不是那凹凸有致的地貌结构作为天然标记,你很难分清来时的路。   定位、测坡度角、拉测线、清理探槽、取标本、记录,项目部的小伙子们都忙开了,一个个是那么仔细、那么专注。这是地质填图的必须程序,每间隔20米就在手中的表格上做一个标记。由于这里长年极度干旱,地质锤敲打岩石的声音显得格外清脆。就这样,在茫茫戈壁中,他们演奏出只有地质人能听得懂的交响曲。   说得粗俗一点,就是这样一个“鸟都不想来拉屎”的地方,项目部的小伙子们却还忙得如此欢愉。   其实,记者在头一天刚刚与这帮小伙子见面的时候,听介绍中谁谁是博士,谁谁是硕士,谁谁是刚刚大学毕业,有点不屑,因为他们活像一群在工地上长期暴晒的农民工。从他们黝黑、略显古铜色的脸上,实在找不出能与之相对应的影子。在记者粗浅的印象中,他们应该是白白净净的秀丽书生。   此时正值中午,太阳当空照下来,这是一天最热的时候,天空蓝得有些瘆人。这要在内地,这样的天气绝对是可以令人赞美的。但是这里却不同,由于地表缺乏相应的湿度与之对接,云都懒得从此飘过。阳光裹夹着强烈的紫外线,毫无遮挡地直接射到人身上,裸露的胳膊有些灼痛的感觉。   今年31岁的杜泽忠博士皮肤黝黑,像个农民。此时,他正头顶着草帽,带着项目部的兄弟们风风火火地忙碌着。为了拍摄一点他们的工作场景,记者只得一路小跑着跟上他们的脚步。如果不知道他们的身份,远远看去,你会以为这群头顶草帽、挎着帆布包的年轻人是一群叫花子。   杜泽忠主要从事矿床学、矿产勘查研究,刚刚博士毕业就进入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工作。几乎是刚刚参加工作不久,就碰上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走出办公室”的号令,于是,他便顺其自然地成为了北山野外项目筹备组人员之一。就这样,他再也没有离开过这里。   尽管尚未成家立业,但是作为项目负责人,杜泽忠博士既要保障项目顺利完成,又要像老大哥一样对这群小伙伴们做好日常心理疏导工作。特别是那些90后,惦念城市的喧嚣,思念父母亲人,是很正常的心理反应。每每小伙伴们有异样的情绪发生时,第一个站在他们面前的总是杜泽忠博士。就因为这样,杜泽忠被小伙伴们称为“带头大哥”。尽管这个头衔有点帮派的味道,但是杜泽忠还是很乐意接受的,只要小伙伴们高高兴兴地跟着他干活,喊什么都行,怎么亲切就怎么来。   今年32岁的杜轶伦博士,主要从事岩浆成矿作用、战略性矿产研究。在跟记者聊天的时候,对于这样的工作环境,他说并没有感到什么苦累,地质工作本来就是如此,跟老一辈的地质工作者比起来,我们已经很舒服了。   30岁的孙海瑞博士,主要从事矿床学研究工作。在与记者的短暂接触中,感觉他是一个很乐观向上的人,他说从来没有后悔过自己所选择的专业,过去也一度想象过野外地质工作的艰苦,尽管这里的环境已经超出自己的想象,但是能跟自己的专业结合得很紧密,干起来也还算蛮有趣味的。“通过野外实践,我发现地学方面的很多知识跟在学校时老师讲的还真不是一码事。”孙海瑞说。   刚刚27岁的吕鑫,2015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就直接进入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工作,主要从事矿床学研究,尽管年纪轻轻,但是如今已经成长为北山野外项目部项目副负责人,业务的精湛程度令同龄人刮目相看。与其他人不同,这位年轻人眼里总释放出一股子锐气和俏皮,他跟记者开玩笑说,当初进入大学的时候,糊里糊涂就选了这个专业,人生难得一糊涂,既然糊涂了,就继续糊涂下去呗,年轻人围着地球打转转也是很有意思的。   临近中午1点,我们准备转战下一个目的地。越野车蠕虫一般在一片低矮的骆驼刺灌木林中慢慢前行,纵横交错的沟沟坎坎把汽车弄得像摇篮般左右晃荡。在这里,又不能沿着沟豁延伸的方向直行,哪里骆驼刺的间隔空隙大一点就从哪里穿行,“戈壁滩本没有路,路在司机眼中”。   好不容易磨磨蹭蹭地到了下一站,大家来到一个早已废弃的土夯房子边上,房子不大,也就二十几平方米的样子。说是房子,但却没有房顶,也没有大门,因为长年难下一丝雨水,加盖个房顶反而有些浪费。据说,这个房子是上世纪当地百姓盗采金矿时加盖的,盖这个房子的目的只为躲风,不为避雨。在这个房子的周围,还有数个10平方米左右的四方坑,据说这也是避风用的。   瓜州戈壁,风大无比。当地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瓜州的风是魔鬼的兵器,无坚不摧。在瓜州的历史上,记载最多、最翔实的资料就是有关风的故事。这里每年平均有1/3的时间刮7级以上的大风,从唐代至今的1200年间,这里共有37座城池被风沙埋压,变成了废墟。可想而知,这戈壁滩上一旦起风,那将是怎样一个疯狂的场景。   我们一行人就在这废墟般的房子边歇下来,此时已经有些饥肠辘辘了。杜泽忠博士从越野车的后备箱中拎下一大包馒头,搁在一块大石头上,还有黄瓜和西红柿,以及几包榨菜。一行二十几个人就围着大石头啃咬起来。尽管这些馒头有些干,咬到嘴里有点向外喷撒,但吃起来还蛮香的。经过一上午在汽车上的颠簸和在戈壁滩上不停地跑动,可能大家实在是饿了,居然没有一个人嫌弃这顿饭菜的质量,一个个都狼吐虎咽,咀嚼得有滋有味。   这个废墟的外墙上“龙门客栈”四个鲜红的大字倒让人忍俊不禁。据说这几个字是来自吉林大学的郑博夫喷上去的。此时这位稚气未脱的26岁小伙子正跟几个年龄差不多的伙伴们在远处拉测绳、测剖面。年轻人在这个满目荒凉的戈壁滩上工作,的确需要有一些搞笑的戏码自娱自乐,释放一下大家的情绪。   24岁的王虎,是成都理工大学的毕业生,这位长年在空气湿度较高的地区长大的小伙子,刚刚来到戈壁滩开展工作的时候很不适应。他告诉记者,知道西部地区干旱,但没想到干成这样,刚来的时候,唇裂、流鼻血是经常发生的事,现在习惯了一点。不过对于戈壁滩上的这段经历,他认为是他走向社会最好的历练。   23岁的康凯是项目部年龄最小的队员,刚刚从中国地质大学毕业,马上就要继续读研究生了。他利用开学之前的间隙,来到戈壁滩上,与这帮大哥哥们一起见习野外地质工作。康凯半开玩笑地告诉记者,“年轻人人傻精力旺,干啥都不觉得累。尽管我来的时间不算长,但是学到了许多在课本上根本无法学到的东西,这帮大哥哥们的工作热情和对地学的严谨态度,是我学习的榜样。”   快到下午3点了,太阳开始偏西,每每这个时候就得准备打道回府了。因为再晚一点的话可能会有狼群出没,很危险。戈壁狼不同于其它地方的狼群,由于缺乏必要的食物链,很饿,很有攻击性。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只能见到我们这群人活动的影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没有坚定的理想和奉献精神,是很难长时间呆下去的。不说这帮80后、90后,连我这个自诩在艰苦年代走过来的人,才匆匆经历了一下就有些急了。   回到旅馆,脸上有些火辣辣的烧灼感。记者对张海啟书记嗔怪地抱怨,怎么把我骗到这么个鬼地方来了?张海啟书记冲记者“嘿嘿”笑笑。实际上,有时候不需要太多的语言来表达,这“嘿嘿”一笑,既是对项目部小伙子们的敬佩和赞许,也是对记者此时心态的一种理解。   青春的奉献是有回报的。通过近2年的工作,项目组获得了一批找矿线索,进一步开展工作,有望转化成矿产地;作为中国地质调查局确定的1∶5万矿产调查示范项目,积极探索创新矿产地质专项填图及成果表达方式,形成了花牛山幅矿产地质示范性图件;同时,形成并建实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矿产调查野外团队。   有感于小伙子们在艰苦条件下的艰辛付出,张海啟书记随后在北山项目部的座谈会上,即兴赋诗一首:   北山寻理想,南部系故乡。   纵横千里路,经纬万年长。   地质乃吾本,矿产是工粮。   青春放光彩,奋斗报国强。

杏鑫怎么注册_“一路”同行,共谋地学合作美好愿景 ——中国-阿拉伯国家地学合作推进交流会侧记

杏鑫怎么注册_“一路”同行,共谋地学合作美好愿景 ——中国-阿拉伯国家地学合作推进交流会侧记

  9月6日~9月9日,2017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在银川隆重举行。本届博览会紧扣“一带一路”建设理念,在我国内陆宁夏吹响了中阿国际合作的隆隆号角。博览会期间,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和宁夏地质局在银川共同举办了“中国-阿拉伯国家地学合作推进交流会”。“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阿拉伯国家地学合作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阿地学中心”)也在会议期间正式揭牌。   据了解,中阿地学中心是中国地质调查局与省级地勘单位共建的第一个地学国际合作区域中心,挂牌后将由宁夏地质局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共同建设管理。该中心旨在通过开展多领域的地学合作研究,推进中阿共建“一带一路”,解决共同关注的重大地质资源环境问题,提升区域地学研究水平,助力中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改善民生、增进友谊。   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研在会上表示,中阿地学中心的成立为中阿地质学家搭建了地学合作的平台。中国地质调查局愿意秉持“平等相待、真诚友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与阿拉伯各国的地质学家一起搭建地学合作研究平台,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成果,共同促进地球科学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地学合作 初显成效   阿拉伯国家地处西亚、北非,陆域总面积约1330万平方千米,是我国重要的外交地区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建设倡议后,得到了阿拉伯国家的广泛响应和支持,在22个阿拉伯国家中有14个处在“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地区,因此也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共建的重要地区之一。   2016年1月,我国政府发布了首份对阿拉伯国家的政策文件,提出要深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产能合作、能源合作、卫星及其应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合作、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的合作。   地学领域的国际合作一直以来都是中阿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20世纪70年代,为解决当地民众的饮水问题,中国与阿尔及利亚、埃及、摩洛哥、苏丹等国合作开展了水文地质调查、供水勘察及供水工程工作,完成了供水井300余眼,解决了当地超过200万人的生活用水问题,这也是中阿在地质调查领域开展较大规模合作的开始。   进入21世纪以来,中阿地质调查国际合作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搭建了广泛的中阿地学合作网络和平台。通过开展多领域的合作,为阿拉伯国家地质矿业部门培养了一批管理和技术人才,提高了阿拉伯国家自身的地质调查能力,并且通过与部分阿拉伯国家地质调查机构合作实施编图、地质填图及地球化学填图等基础地质调查工作,提高了阿拉伯国家地质工作程度,也为改善当地的矿业投资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据王研介绍,目前,中国地质调查局已与摩洛哥、苏丹、沙特阿拉伯等3个阿拉伯国家签署了地学合作谅解备忘录,签署合作项目协议6项,实施合作项目7项。同时,中国地质调查局也正在充分利用已经形成的多边合作网络、平台,积极寻求与阿拉伯国家更广泛的地学合作。   中阿地学中心提供的资料显示,近几年,中国地质调查局与部分阿拉伯国家地质学家开展了地质科学对比研究、方法技术交流、数字化地质填图、地球化学填图和卫星遥感等多领域合作,编制完成了一批基础地质矿产图件,完成不同比例尺地质填图、地球化学填图近2万平方千米。同时,在人员交流与培训方面开展了大量合作,通过短期培训班、项目合作、在中国就读博士和硕士学位等,累计为埃及、阿尔及利亚、巴林、科威特、毛里塔尼亚、摩洛哥、苏丹、也门等国家培训相关技术人才约150人,这不仅促进了相关国家地质调查能力的提高,也增进了我国与阿拉伯国家地质工作者的友谊。   王研表示,这些合作成果的取得,是中阿之间精诚合作的结果,也为今后多边合作和建设中阿地学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   加强建设 愿景清晰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阿地学中心主任)徐勇详细介绍了中阿地学中心的建设情况及业务发展规划。   徐勇介绍说,中阿地学中心的总体发展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推动与阿拉伯国家的地学合作网络建设,搭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稳定的多边地学合作平台;制定地学和矿业领域合作的顶层规划设计和大科学计划;提升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能力和地质科技前沿领域创新能力,合作研究解决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共同关注的重大地质-资源-环境问题;合作开展基础地质调查,共同实施“化学地球”和“全球岩溶”大科学计划;合作探索建设中阿地质云;加强中阿之间人才双向交流与培养。   会上,宁夏地质局副局长(兼任中阿地学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侯春堂宣读了倡议书。根据中阿地学中心的建设目标,与会的各指导单位的相关负责人也提出了明确的愿景。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范锐君表示,中阿地学中心的成立对推进中阿深度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具有现实意义。他希望,中阿地学中心充分发挥智囊参谋作用,培育一支在阿拉伯国家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人才团队,为政府决策、企业发展提供有重要影响力的建议;希望中心发挥创新引领作用,不断提升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能力和地质科技前沿领域创新能力,合作研究解决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共同关注的重大地质-能源资源-环境问题,将中心建设成一流的科技创新中心;希望中阿地学中心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推动与阿拉伯国家的地学合作网络建设,共同建好中阿“地质云”,开展稳定的多边地学合作,争取更多的合作项目推进落实。   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副司长白星碧表示,中国同阿拉伯国家是好朋友、好伙伴,历史上中国-阿拉伯国家因“丝绸之路”相知相交;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中阿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合作伙伴。他对中阿地学中心提出了4点希望:一是把科技创新作为首要任务,努力把握地球科学发展的战略方向,努力解决我们共同面临的资源环境难题,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二是充分发挥地学的基础引领作用,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阿产能合作夯实基础;三是紧盯世界科技前沿,加强与世界各国同行合作,共同组织国际合作科学计划和工程,为国际地学合作搭建良好平台;四是致力于互学互鉴,加强科研人员的交流与培养,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有力地促进双方能力建设。   王研则代表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对中阿地学中心的建设提出了6个方面的合作愿景:一是加强中阿地学合作的战略研究和规划部署,制订地学和矿业领域合作的顶层规划设计及大科学计划,谋划中阿地学合作美好愿景;二是开展中阿之间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管理政策及管理机制方面的经验交流与优化,加强中阿之间人才交流与培养,促进双方地质调查能力的提升,创造中阿地学合作良好环境;三是推动地学新理论与方法技术的交流,深化中阿之间的地球科学联合研究,共同实施地球大科学计划;四是大力开展基础地质调查领域的合作,开展地质填图、地球化学填图、航空地球物理调查和卫星遥感项目合作,支撑中阿区域矿业经济发展;五是加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和海洋地质领域合作,服务中阿区域经济绿色发展;六是共同搭建地学信息共享平台,促进中阿地学领域的广泛合作。   明确定位 找准需求   在揭牌仪式上,中阿地学中心还为聘任的学术委员会委员颁发了聘书。各与会专家在听取了中国-阿拉伯国家地质调查合作进展与展望、中阿地学合作研究中心建设情况及业务发展规划等情况后,在宁夏地质局召开了座谈会,围绕中阿地学合作研究中心发展方向和规划建设等内容进行了交流研讨。   中国地质调查局科外部主任朱立新表示,要把中阿地学中心的成立作为新的起点,以各方需求为导向,明确中心的定位,提升合作水平。他认为,要把中阿地学中心打造成为地质调查、地学科研的协作平台,要立足于服务国家外交战略、服务建设世界一流的新型地调局的目标,在阿拉伯国家分享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切实帮助有关国家提高地质调查、地质科技的水平,共同解决世界性的、区域性的重大地质资源环境问题。   宁夏地质局局长(兼任中阿地学中心主任)马世军表示,宁夏地质局将充分发挥中阿博览会的背景优势,全力支撑中阿地学中心的建设。宁夏地质局也将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指导和帮助下,加强“走出去”能力的建设,加强人才尤其是能承担境外项目的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工作。   有专家认为,中阿地学中心的建设要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考虑各方面的需求,这样才可能从最大程度上实现共赢的效果。从国家层面来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中阿合作内涵正在不断丰富,双方在地学领域的合作仍然具有较大空间,加强地学研究可为进一步提升中阿外交水平提供有力支撑。对于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阿拉伯国家有关地调机构来说,中阿地学合作研究平台的建立将有助于各地调机构之间的共同交流、共同提高、共创一流。对于中阿地学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和有关局属单位、宁夏地质局和有关局属单位来说,一方面可以更多地参与到国际合作项目中来,通过交流合作提升工作能力和地学科研水平,另一方面,某些项目成果也可以为中阿双方有关企业矿业合作提供信息支撑服务。

杏鑫怎么注册_我国区域地质调查拉开智能化序幕

杏鑫怎么注册_我国区域地质调查拉开智能化序幕

  记者从9月12~14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召开的智能区域地质填图示范野外现场研讨会获悉,中国地质调查局近年来大力推进的区调改革创新又取得突破,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与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协同合作,成功将研发的新一代地质调查ABC工作模式应用到1∶5万区调中,极大提高了区调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提升了破解关键地质问题的能力,这也标志着我国区调工作自全流程数字化后,正式拉开了智能化的序幕。   地质调查ABC模式就是人工智能(AI)+大数据(Big Data)+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工作模式。在阿尔金成矿带地质云的基础上,项目研发团队成功研发了新一代智能地质调查系统。该系统根据地质大数据的特点,集成了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方法,重点开展了地质大数据非结构数据(定性数据)、地质空间数据(定量数据)挖掘的研究与应用。在地质非结构化数据挖掘方面,重点研究和完善了地质文本聚类与分类的关键技术,针对可计算的非结构化数据,应用已有成熟的挖掘方法,强化了地质专业知识深度学习的能力;在海量地物化遥空间数据综合处理方面,引入了模糊识别中的最大隶属度原则算法,通过机器学习,有效地判断地质对象的目标或地质体的空间模式;在数据服务方面,强化了线上线下、智能感知、传统服务与目标(聚焦内容)服务等方面的集成与整合,突出了多源数据的协同综合应用。   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调查部大力推动下,发展研究中心主流程信息化团队在该系统研发过程中主动对接需求、强化服务,与天津地调中心承担的1∶5万北柳图庙等四幅区调团队进行了紧密合作,协同创新,成功将ABC模式在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进行了示范应用。   该示范应用区主要为浅覆盖区域,出露的岩体总面积仅有几十平方公里。以这些出露岩体为基点,在综合地、物、化、遥信息后,应用地质调查ABC模式为项目组推测不同年代的火山岩、花岗岩等隐伏地质体10个、总面积达数百平方公里,为揭开覆盖层、探测地下地质信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随着新一代智能地质调查系统的推广应用,将有望改变过去浅覆盖区的地质图件大面积为第四系、图面表达信息少、解决不了关键地质问题的局面。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地质调查部组织,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调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主办,来自国家信息中心、国防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各业务部室和大区中心、有关省(区)地调院的70余名地质领域和信息化领域专家参会。

杏鑫注册链接_我国干热岩勘查实现重大突破

杏鑫注册链接_我国干热岩勘查实现重大突破

  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与山东地矿局第二水文地质大队联合开展的科研攻关,不仅成功研制出耐240℃高温水基钻井液体系,还于近日在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GR1井被成功应用,有效助力我国干热岩勘查实现重大突破。   如何保证在近4000米地下高温条件下钻井液性能稳定?这不仅是高温井钻探面临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同时还是实施干热岩等清洁能源调查与深部地球探测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据了解,GR1井完钻深度3705米,井底温度236℃,是国内温度最高的干热岩井。施工中,GR1井在1500米以下井段钻遇多段破碎地层,特别是2600米~2800米、3000米~3300米井段地层破碎严重,且含有蚀变花岗岩,钻进至3360米时发生掉块卡钻事故。在处理事故过程中,技术人员将原钻井液换为耐240℃高温钻井液,钻井液的防塌性能显著提高,处理事故60天,起下钻次数达22次,但井壁却能保持稳定。实验显示,采用耐240℃高温钻井液后,在3360米以下井段施工顺利,裸眼长达10个月之久仍能确保起下钻通畅,保障了测井及测温等作业顺利实施。同时,该钻井液体系在236℃高温下性能稳定,未出现明显增稠及减稠现象,具有优良的抗高温流变性能,悬浮、携带能力强,高温条件下护壁效果显著。这充分验证了耐240℃高温钻井液优异的高温流变性能和良好的护壁性能。图为GR1井钻探现场。

杏鑫怎么注册_全球首颗多系统多频高精度芯片发布

杏鑫怎么注册_全球首颗多系统多频高精度芯片发布

  全球首颗支持新一代北斗三号信号体制的多系统多频高精度SoC芯片日前在第六届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年会上正式发布,未来还将构建可靠的全空间PNT服务体系,实现地面、海面、海底信号的传输和综合处理。   据了解,超低功耗的第三代北斗芯片在无需地基增强的情况下便可实现亚米级的定位精度,实现芯片级安全加密,可被广泛应用于车辆管理、汽车导航、可穿戴设备、航海导航、GIS数据采集、精准农业、智慧物流、无人驾驶、工程勘察等领域。   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强调,统筹推进北斗建设应用,加强北斗核心技术突破,加快北斗产业化进程,推动北斗导航产业链的发展和完善,开拓卫星导航服务国际市场。   就此,国家著名大地测量专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副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元喜表示,国家提出建设经济强国、国防强国、政治大国,没有强大的空间卫星导航系统是不齐备的。国家提出深空、深地、深海战略,需要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支撑。而海洋战略、‘一带一路’倡议,需要的是全球北斗系统而不是区域北斗系统。所以,卫星导航系统应该加快全球化。   他还进一步透露,目前北斗三号正在建设中,将按照国际标准提供星基增强服务,增设星间链路,采用数据光纤传输。   他着重强调,如果不能更快克服在海底控制点方面的不足,未来的海洋强国战略几乎是一句空话。因为卫星导航系统是脆弱的,一旦到了水下、室内、井下,信号被遮挡,所有的系统将无法运行。他表示,下一步将重点构建一个坚韧可靠的全空间PNT服务体系,从深空到水下,布设一些卫星完成立体PNT信号源,再和高空GNSS卫星结合,实现地面、海面、海底信号的传输和综合处理。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闵宜仁在会上表示,当前我国北斗应用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卫星导航技术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和领域的结合,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介绍,我国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发射四颗北斗三号卫星,目前正扎实推进北斗全球系统的组网建设和北斗二号区域系统的稳定运行,预计2020年前后将全面建成具备覆盖全球的服务能力,届时北斗产业规模将达到2400亿元。

杏鑫登录注册_“地质调查+”,闯出一条脱贫致富新路 ——地质调查工作支撑服务赣南脱贫攻坚纪实

杏鑫登录注册_“地质调查+”,闯出一条脱贫致富新路 ——地质调查工作支撑服务赣南脱贫攻坚纪实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包括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全面小康。   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书记、局长钟自然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打赢地质调查脱贫攻坚战,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事关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事关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发展大局。   以地质调查工作为支撑服务脱贫攻坚战的行动从始步起就从曾停歇,且一路阔步前行,不断创造喜人成绩。   据前不久出版的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编写的报告文学《红土地上的地质情怀——中国地质调查局赣南扶贫三十年纪实》显示,早在1987年,国土资源部(原地质矿产部)开始定点扶贫赣南苏区,至今已过去30年光阴。30年间,中国地质调查局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精心实施了一批地质调查项目,及时将地质调查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助力了100多万人脱贫。   赣南是地质调查支撑服务脱贫攻坚战的重点地区。总结并推广地质调查支撑服务赣南脱贫攻坚的扶贫模式和经验启示,或将为打赢这场攻坚战提供保障。   30年扶贫路,初心时刻不忘   赣南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主体和核心区域,是共和国的摇篮,面积3.94万平方千米,由于地处山区,经济基础薄弱,贫困人口集中,是全国较大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   1986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组织中央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定点扶贫的重大决策。原地质矿产部作为第一批定点扶贫部门,从1987年开始一直在赣南开展定点扶贫工作。   2012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   2012年12月,国务院《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赣南苏区列入脱贫攻坚重点扶持区。   2015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动员令。   自1987年起,30年来,从地质矿产部到国土资源部,从地质矿产部地质调查局到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不管机构如何变动,人事如何调整,历任党组和部领导、局领导不忘初心,持续接力,将赣南扶贫工作置于重要位置,扎根赣南开展定点扶贫工作。   靠什么信念支撑?循什么路子走?地质调查支撑服务脱贫攻坚战的方向明朗、步伐坚定。   中国地质调查局秉承“赣南老区不脱贫,我们扶贫绝不脱钩”的理念,发挥专业优势,针对赣南苏区重大民生问题、特色农业发展、城镇化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地质旅游资源规划等方面,布置实施了一批地质调查项目,探索了一条地质工作服务脱贫攻坚的模式,形成了地质行业技术优势与赣南苏区资源优势相结合的扶贫经验,为赣南苏区脱贫攻坚做出了突出贡献。通过矿业扶贫,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初步改变了贫困面貌;通过农业旅游等产业扶贫,基本解决贫困区人民温饱;通过综合施策,带动地方百姓脱贫致富,加快脱贫步伐;通过精准发力,助推苏区全面振兴,通过非常之举,促进全面脱贫。   赣南地区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展扶贫工作的重点地区。与此同时,中国地质调查局瞄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确定的扶贫攻坚主战场,即14片区,“对症下药”,精心实施了一批地质调查工程。据不完全统计,仅2011年至2016年的六年间,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支撑服务脱贫攻坚方面的投入累计达90亿元,成果惠及3000余万人,助推近千万人脱贫,有效服务了新疆四地(州)、西藏和四省藏区特殊政策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做出了重要贡献,全力支撑了国土资源部负责联系的乌蒙山片区和定点扶贫的赣州四县脱贫攻坚。   对此,钟自然近日在《中国扶贫》杂志发表署名文章总结地质调查全力支撑扶贫攻坚工作的具体做法和经验时称,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按照国土资源部党组的决策部署,以“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为统领,选准突破口,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地质调查+”扶贫新路,收到了显著成效。   实现点上示范辐射面上脱贫   独具特色的“地质调查+”扶贫新路到底是一条什么路?在赣南扶贫中,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展了哪些“地质调查+”的实践工作?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相关人士介绍,地质调查+就是在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基础上,往前延伸一步,实施示范基地和示范工程建设,延伸地质调查成果服务链,实现点上示范、辐射面上脱贫,全力打通地质调查与实现脱贫目标“最后一公里”,形成了“地质调查+”扶贫模式。   一是开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地方农业产业规划和特色农业产业园示范建设,服务农业基地升级和农产品种植结构调整,带动农产品增产增收,百姓受益。中国地质调查局通过地球化学工作在赣县清溪地区吉埠乡、南塘乡、田村乡、石芫乡圈定富硒土地12.8万亩。在此基础上,赣县人民政府采用“基地+农户”的帮扶机制,建立了以富硒大米、瓜果、脐橙、油茶、甜叶菊等为主的农业产业群。目前,清溪地区已成为以富硒产品为龙头的第六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总规划面积34万亩,核心区划面积11.8万亩,已投入园区建设经费约7亿元,惠及22.6万人,带动近10万人基本脱贫。   二是实施水文地质调查+安全饮水示范,解决缺水贫困区人畜安全饮水和贫困区灌溉用水。赣县夏潭村、兴国西霞村找水示范工程解决了全村多年来饮用水和灌溉用水困难,兴国西霞村新发现优质矿泉水,有望带动矿泉水产业发展。宁都县固厚乡建立安全饮水示范工程,通过采取引泉蓄水、塔式供水、新挖井三种示范工程,实施百米以上的深井和大口径民井15处,促进当地养殖业迅速发展。瑞金沙洲坝等地实施了5口大流量井,解决了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问题,促进了当地特种养殖业迅速发展,每年实现税收1000余万元,大幅增加农民收入。为兴国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修建1处引水示范工程,解决3000多名师生用水难题。于都县马安乡马安村建成1眼日出水量千吨以上的机井,解决了马安村及邻村5000余人的饮水难题问题,增收粮食达20万千克,人均收入比以前翻了5倍。   三是建设矿产地质调查+绿色矿业开发示范基地,服务地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促进地方矿产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于都银坑-宁都青塘金银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宁都桃山铀矿整装勘查区、会昌岩背锡矿整装勘查区矿产地质调查为崇义大余钨矿业经济区、赣州钨和稀土深加工矿业经济区、龙南稀土矿业经济区、兴国氟盐化工矿业经济区、瑞金会昌氟盐化工矿业经济区等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老矿山深部及外围找矿开辟了“第二找矿空间”,为苏区老矿山的延期服务和解决地区人口就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四是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典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基地建设,服务重大工程建设、城镇化建设和移民搬迁。通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查清地质灾害隐患点,筛选特大型险情地质灾害点,为地方政府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点提供技术支撑,同时通过调查矿山开采引发的地面塌陷等矿产地质灾害支撑赣州废弃矿区恢复治理。   五是加强地质遗迹资源调查+地方地质公园建设规划,服务地方特色资源开发,形成地方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全力支撑地方人民政府成功申报石城通天寨国家地质公园和上犹县五指峰省级地质公园,宁都县翠微峰景区、兴国县宝石寨—灵山风景区通过省级地质公园评审,推动地方“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旅游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有力带动了当地旅游资源开发。石城通天寨国家地质公园2015年接待游客233.6万人次,年收入达8.4亿元,与申报前的2011年相比,游客接待人次上涨2倍多,收入翻两番,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贫困人口收入。上犹五指峰省级地质公园,有力带动了当地旅游资源开发,年游客接待约50万人次,直接经济效约1.8亿元,直接就业人员200多人。   脱贫攻坚六大经验启示   围绕脱贫目标,精准对接需求是地质调查助力服务脱贫攻坚的前提。中国地质调查局针对赣南苏区,坚持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以提供详实地质资料信息服务脱贫攻坚为目标,每年立项阶段,通过与赣南苏区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开展需求、项目、成果“三个对接”了解需求,通过调研组深入贫困地区的县、乡、村及贫困户开展精准需求对接,为做好地质调查支撑脱贫攻坚顶层部署,把脱贫需求转化为地质调查项目,确保取得实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做好顶层部署,编制实施方案是地质调查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基础。在精准对接需求基础上,围绕贫困地区特色农业发展、饮水安全、防灾减灾、特色矿业开发和特色旅游产业发展等,针对各地特点和扶贫急需解决的重大地质问题,组织编制地质调查支撑服务赣州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做好了顶层设计。   落实实施方案目标任务,精准部署项目是地质调查支撑服务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落实地质调查支撑服务赣州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确定目标任务,精准部署“订单式”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充分发挥专业、技术、装备、资金、人才等行业优势和资源优势,整合各类专项资金,形成合力,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区各项工作。   成果及时转化应用是地质调查助力脱贫攻坚是关键。瞄准扶贫需求,及时将地质调查成果转化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产品和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及时转化为特色农业发展规划,支撑江西赣县等多地建成富硒农业产业基地。在国土资源部支持赣南脱贫攻坚暨定点扶贫30周年座谈会座谈会上,中国地调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研向赣州市人民政府移交了“赣南扶贫综合地质调查成果数据包”和“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报告与成果图件”。这些资料的应用对于指导当地经济建设发展规划、重大工程建设、农业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开展及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等都有重要意义,为赣南脱贫攻坚支撑服务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式与渠道。   示范基地和示范工程建设是地质调查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加快示范基地和示范工程建设,全力打通地质调查与脱贫目标“最后一公里”。将地质灾害调查与建立防灾减灾示范基地相结合,最大限度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将地质矿产调查与贫困区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示范基地建设相结合,积极引入企业投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地质调查成果应用与试点示范工程建设,将1:5万水文地质调查过程与解决贫困区人民饮水问题相结合,应用探采结合井,建立地下水引水到户示范工程;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做到成果能够直接支撑服务地方人民政府建设特色农业示范园。延伸服务深度,矿产地质调查工作程度做到异常查证甚至更深,实现与商业性地质需求无缝对接,加大扶贫见效快的非金属矿产资源评价力度;延长产业链,提供选矿炼矿综合利用关键技术,有效支撑矿山企业及时跟进,形成一批高效益的中小矿山勘查开发示范。   组织到位、机制顺畅是地质调查助力赣南苏区脱贫攻坚的保障。为将地质调查支撑服务赣南苏区脱贫攻坚落到实处,中国地质调查局与江西省国土资源厅、赣州市国土资源局建立了精准扶贫工作联系机制,由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和赣州市矿管局形成协调联动办公室,形成了“需求对接常态化、成果转化及时化、效果回访定期化、扶贫目标责任化”的有效机制。做到需求清晰、部署统一、分工明确、实施协同、服务高效,确保扶贫项目转化为切实的脱贫效果并持续长期发挥作用,为共同推进赣南苏区脱贫攻坚地质调查工作奠定了机制保障。

杏鑫登录注册_自然资源部组建一线工作组指导各地开展汛期地灾风险防御纪略

杏鑫登录注册_自然资源部组建一线工作组指导各地开展汛期地灾风险防御纪略

  今年入汛以来,河南、湖北等地遭遇极端强降雨,造成重大损失。党中央、国务院统筹部署防汛救灾工作,强调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抓细抓实各项防汛救灾措施。自然资源部党组多次研究部署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国地质调查局积极行动,派出专业技术人员组建一线工作组,按照“指导到基层,工作到一线”原则分赴地灾易发高发区,同时组建后方技术保障团队,前后协同、部省联合,全力做好汛期地灾风险防御工作。    增派技术力量   为防灾组建“国家队”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李克强总理7月26日在抗洪抢险救灾和防汛工作视频会上的有关要求,自然资源部紧急部署调度,决定进一步加强地灾防治一线技术力量,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已有66名驻守专家基础上,增派205名专业技术人员组建一线工作组,分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协同开展汛期地灾风险防御技术指导。同时,在后方组建了业务指导组、遥感支持组、信息保障组,每天向一线工作组推送72小时气象预警风险区及区内已有地灾调查数据、普适型监测情况等信息。现场技术人员还可利用“地质云”实时浏览、查询,并每天在线汇报工作进展。   自7月31日开始,由271名技术人员组成的31个专家组已对全国2496处地灾隐患点、风险区开展了现场排查,对57处受滑坡泥石流威胁严重的县城和集镇进行了现场核查,并抽查检视了2301处地灾监测预警实验点在线运行状况。对排查出的存在较大风险的隐患,专家组及时向地方政府提出针对性防御措施,助力开展风险处置、避险转移等工作。作为专业技术支撑力量,一线工作组紧盯可能造成群死群伤的隐患点和风险区,把握地灾成灾规律,提前研判风险趋势,向地方政府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   广西一线工作组在贺州市平桂区道石学校地面塌陷风险区域进行排查时,深入塌陷现场察看施工地质条件,对地下可溶岩层结构进行专业分析,提出补充实施地下水水位应急勘查及气压监测等技术措施,帮助地方解决了隐蔽溶洞盖层破坏无法准确预测预警的难题,增强了应对处置过程的安全性和科学性,提高了风险防御能力。    延长预警时间   为响应打好“提前量”   为应对今年汛期复杂的天气状况,增强风险区防御时效性,全国地灾气象风险预警在坚持24小时周期发布基础上,加密全国未来72小时地灾气象风险研判分析,将降雨落区、滞后影响区、强震影响区、人为影响强烈地区与地灾易发区以及隐患点在线监测总体趋势进行套图分析,发布预警研判结果并及时推送给一线工作组,支持科学选定重点防御工作区,精准指导定向巡查排查、提前转移避让、危险区域管控等预警响应措施的实施。   据介绍,全国地灾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始于2003年,18年来在预警模型研究、业务系统构建、防灾减灾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起到了“消息树”“发令枪”作用,已成为当前地灾风险预警的首要途径。   今年入汛以来,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着力研究,提升预测预警预报技术水平,部署开展针对性的预警预报、趋势研判工作,组织参加国家防办、应急管理部组织的防汛会商会40次,共发布未来24小时地灾气象预警136期,联合国家气象中心制作并上报未来72小时地灾气象预警产品136期,有效支撑了自然资源部及地方各级自然资源部门开展灾前防御部署和灾后应急响应。    用好先进技术   为防治提高“精准度”   本次驻守指导工作加强了光学遥感、合成孔径雷达干涉等技术在地灾防御工作中的应用,充分将空天地一体化技术手段和地质易滑规律研判相结合,合力开展工作,科学高效防御地灾风险。据了解,综合光学遥感解译、合成孔径雷达干涉处理和遥感地质判识等技术手段曾在甘肃、四川等省份地灾防治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工作组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监测获取的形变数据,结合光学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与地质背景资料,通过综合分析判识,确定广域疑似隐患的位置、范围、类型及其风险等级,并据此提出开展群测群防、增设普适型监测点、整理斜坡排蓄水设施、部署工程治理和避险移民搬迁等针对性建议。   今年以来,自然资源部共完成四川、重庆、甘肃、云南等地灾高中易发区11省市321个县的综合遥感地灾隐患识别工作。目前在321个县识别出以滑坡为主的灾害隐患点共计9675处。另在川东川南红层地区55个县共识别出滑坡隐患点1741处,对其中1320处开展了实地验证,确认隐患点为1115处,其中高风险以上的有222处。汛期分省支撑地灾防御工作先后向重庆、湖北、湖南、陕西、云南、四川、甘肃7省(市)核实分发了5447处疑似地灾隐患信息,派驻专家组对这些疑似隐患点进行了野外核查,为后期强化群专结合监测预警、实施精准防治奠定了基础。   自2019年地灾监测预警实验开展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牵头研发了第一代滑坡仪预警系统,已在全国17省份2.5万余处隐患点完成安装并运行。一线工作组每日对在线监测情况进行室内外检查,加强异常数据重点分析,适时启动多级云会商,定期开展数据质量评价等工作。据汛期分省驻守工作总协调人介绍,今年的汛期分省支撑地灾防御工作对于地灾监测预警实验成果是一次检验,一线工作组可以将宏观判断和案例分析相结合,作出现阶段监测预警实验的经验总结、问题梳理,不断完善实验点与灾害体结构、形变过程及环境适配性分析,为今后监测预警实验选点、布设做好准备。    注重培训指导   为人员增强“技能树”   此次驻省协同工作是自然资源部针对今年严峻的地灾防灾形势,首次部署中央地方专业技术人员协同合作,深入风险区一线开展地灾防御工作。为保证工作取得高效,中国地质调查局聚焦今年汛期地灾防御特点,邀请中国气象局相关专家,就“七下八上”全国气象趋势、地灾风险趋势、驻守一线技术工作总体要求和要点、综合遥感识别现场核查、信息服务与报送,以及组织和业务保障要求等,对参加汛期地灾风险防御工作的20个局属单位进行了培训。同时组织召开每日在线会商、每十天总结分析调度和重大专题会商等会议,总协调人、首席科学家等在线回答相关问题并对一线防御工作提供全程技术指导。   一线工作组在开展地灾现场核查排查过程中,发挥对地灾风险防御的全盘把握和对风险甄别识别的专业技术优势,采取联合分组方式,实地为基层地灾防治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向地方政府和相关从业者进行防灾减灾救灾技术培训,同时面向群众加强科普宣传。这不仅是技术、知识的传播,更是提醒地方政府要牢固树立地灾防御的风险意识,尤其是地灾发生概率不高但人口密集、人为工程实施较多的地区。    紧盯核心问题   助地方拧紧“安全阀”   近年来,自然资源部围绕地灾“隐患在哪里”“结构如何”“什么时候发生”三个核心问题,探索推进“隐患点+风险区”双管控地灾防御机制,织牢织密防线。据自然资源部地灾技术指导中心专家介绍,继去年浙江率先探索开展地灾“隐患点+风险区”双管控试点并取得初步成效以来,今年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甘肃等省也开展了此项试点工作,在严管已有隐患点的基础上,更加严格落实风险区群测群防和网格化管控措施,建立地灾预警分级防御响应机制与方案,在紧急情况下可提前组织风险区人员转移。   当前,受前期降雨引发地灾风险滞后性及局地降雨趋势影响,各一线工作组将继续紧盯重大隐患点和重要风险区,尤其是跟踪关注西藏墨脱、四川凉山、重庆武隆、贵州六盘水等高风险区域,以及降雨趋势可能增强的西北地区。   针对接下来的地灾风险防御趋势,一线工作组专家建议,各地在紧盯隐患点和风险区的同时,要进一步扩大地灾防治的重点领域。一要加强地灾防治队伍建设。既要有能够把握重大地灾规律、解决“疑难杂症”的专家智囊,又要有能下沉一线、实地提供基层一线技术支撑的地质调查技术力量。二要大力提升技术防御水平。要加强地灾防治技术手段的研发与应用,健全监测网络与网格化风险管控,不断提升巡查排查中的隐患识别效率,制定风险区管控技术指引,制定完备的预警响应方案。三要提升地灾防御工程标准。地方政府要根据地灾特点、易发程度、风险区域等因素,因地制宜提升承灾体工程防御标准,提升韧性减灾基础。四要加强地灾防灾减灾科普宣传。科普宣传对提升公众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增强识灾防灾避灾技能至关重要,各地政府要大力提升全社会的群测群防技术水平。   据介绍,汛期分省驻守工作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后续还将进一步梳理前期巡查排查调查情况,核实验证预测预警预报工作成果,总结一线工作中出现的具体技术问题和有效解决措施,并加强对区域灾害地质规律、致灾承灾特点、有效减灾技术方法、因地制宜的风险管控措施等方面的认识与总结,不断提升技术防灾减灾成效。

杏鑫登录注册_“一带一路”地学合作基础夯实 中国地质调查局与56个国家(地区)建立合作关系,实施合作项目160多个

杏鑫登录注册_“一带一路”地学合作基础夯实 中国地质调查局与56个国家(地区)建立合作关系,实施合作项目160多个

  9月21日~22日,作为欧亚经济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国际地学合作与矿业投资论坛在陕西省西安市举办。来自18个国家的近200多名中外地学精英,共聚一堂,共同描绘“一带一路”地学合作与发展新愿景。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金发在论坛开幕式上表示,中国地质调查局已经与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签署地学合作谅解备忘录,实施160多个合作项目,“一带一路”地学合作基础已夯实。   李金发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学合作扎实的基础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基础研究有序推进。以合作项目为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与“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开展了地质背景对比研究、方法技术交流、地质填图、地球化学填图和卫星遥感等多领域合作。二是人才交流与合作成效显著。通过国际培训班、项目合作、在中国攻读学位等方式,累计为沿线国家培训近1000人次,推进了相关国家地质调查能力的提高,增进了中国与沿线国家地质工作者之间的友谊。三是多边合作网络与平台建设进展喜人。目前,中国地质调查局已和国际地科联(IUGS)、世界地质编图委员会(CGMW)、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国际海底管理局(ISA)、东亚—东南亚地学计划协调委员会(CCOP)等重要国际地学机构和组织开展了深入合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已经落户中国。在此基础上,中国地质调查局正牵头推动“化学地球”和“全球岩溶”两个地学大科学计划。同时,成立了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学研究中心、东南亚南亚地学合作中心、东北亚地学合作中心,为开展更深层次、更多领域的合作搭建了平台和桥梁。   李金发表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4年来,已得到诸多国家积极响应,取得了良好进展,“一带一路”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受益的重要公共产品。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学合作,不仅对促进所在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现实意义,更对增加全人类福祉具有深远意义。今后,中国地质调查局将继续与各国地质调查机构以及地质学家凝聚共识、携手合作,共同将“一带一路”打造成地学繁荣之路和创新之路。

杏鑫在线注册_挺进深海大洋 铸就共和国强盛之基 ——地质调查工作全力支撑服务海洋强国建设纪实

杏鑫在线注册_挺进深海大洋 铸就共和国强盛之基 ——地质调查工作全力支撑服务海洋强国建设纪实

  21世纪,人类进入了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的时期。海域油气资源勘探、深海探测、滨海开发建设……考验着一个国家的政治视野、治理能力与科技创新力。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陆海统筹,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可以说,加快实施海洋地质调查,是实现海洋强国的重要举措。对此,党中央、国务院将海洋地质工作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和全新高度。国土资源部印发的《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进一步突出了海洋地质调查在支撑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服务国土资源中心工作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包括深海探测在内的“三深一土”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战略。   近5年来,在国土资源部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地质调查局聚焦“六大需求”,将海洋地质调查列为“十大计划”之一,使我国海洋地质国情普查实现了与国际接轨,地质工作挺进深海大洋,实现了海洋地质信息化服务、装备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在诸多制约海洋强国发展的关键领域实现了大踏步前进,更拓宽了海洋地质工作领域的外延和内涵,有力地支撑服务了国家海洋主权权益维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能源资源明家底   向海洋要能源资源,已成为人类亟待攻关的课题。长期以来,海洋基础地质调查作为国家地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的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结出累累硕果:   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树立了我国海洋地质调查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开启了海洋基础地质调查新纪元。采用系统、全面、综合的海洋地质地球物理手段,统一调查内容、技术标准,首次实现了管辖海域16个图幅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全覆盖,建立了我国海域地质构造格架。首次完成3个图幅1∶25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示范,制定了相应的技术规范,填补了我国中比例尺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空白,拓展了海洋地质环境与灾害调查评价领域。   海洋油气资源调查,为海洋油气资源勘探指明方向。以助力我国“稳定东部、发展西部、加快海域”的油气勘探开发新格局的形成为目标,至今完成我国管辖海域油气资源普查面积45.8万平方千米,地震测网密度基本达到8千米×16千米。在南黄海、南海北部、东海、台湾海峡等新区、新层系新发现和落实8个油气远景区、8个有利区带,新增远景资源量68亿吨油当量,锁定了南黄海油气钻探目标,为新区、新层系油气突破奠定了基础。   海砂资源潜力调查,首次摸清我国近海重点区域海砂、砂矿等资源“家底”。海砂资源潜力调查的开展,首次摸清了我国近海重点区域海砂、砂矿等资源“家底”。在我国近海50米以浅海域圈定海砂潜力区总面积约2万平方千米,其资源量约3434.3亿立方米。提出鼓励勘查区10个,其资源量为2045.3亿立方米。   国际海底矿产资源地质调查,为我国申请国际海域优质勘探区块奠定了坚实基础。至今,我国利用“海洋四号”、“海洋六号”科考船,执行国家大洋矿产调查与深海资源调查评价任务,先后组织实施调查航次14个,投入船时近2600天,调查总面积逾50万平方千米,为1991年我国成为第五个先驱投资者、2001年获得第一块矿区发挥了重要作用;为2013年我国在第一时间抢占先机,成功申请富钴结壳矿区,发挥了主导作用,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同时拥有国际海底3种资源、4块矿区的国家。   支撑服务亮起来   近年来,国家能源保障、经济建设、政务管理等对海洋地质工作需求强劲。对此,中国地质调查局面向国家、社会需求,提供及时有效的资源评价和信息管理,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建立了统一的海洋地质综合数据体系,实现海洋地质信息的共享和社会化服务。按照统一的数据库结构及建库标准,建成了3个数据库节点及12个专题数据库,综合数据总储存量已达3.6TB。初步构建了海洋地质大数据服务平台,在线方式公开发布了一大批数据资料,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国内地勘单位、矿业公司及科研院校等100多家单位提供了数据服务,实现了海洋地质数据资源共享。   油气资源调查评价有效服务国家矿政管理,引领和带动了海域商业性油气勘探。及时制作了南黄海、南海探矿权区块资料包,国土资源部在南黄海新设置6个探矿权招标区块,其中5个区块已被申请登记,均已启动勘探工作。在南海海域,中国石油与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公益性油气调查资料成果,向国土资源部申请登记了24个探矿权招标区块,面积16.92万平方千米,并开展了二维和三维地震勘探以及钻探工作,2015年经钻探获得重要发现。   海砂资源潜力调查在多领域实现成果转化。编制了我国近海海砂资源勘查与开发规划,补充建设了我国近海海砂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供了近海海砂管理的基础资料,提出了海砂资源探矿权招拍挂的重点区块。与此同时,海砂资源潜力调查在服务国土资源部和地方政府矿政管理、支撑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以及服务企业等成果服务应用转化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海岸带地质调查支撑海岸带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重要工程建设。一是评价了我国海岸带现有的潮上带、潮间带以及后备土地资源,为海岸带54个城市的建设及规划布局提供了地质资料支撑。二是对海岸带滨海湿地进行调查,评价了海岸带地质遗迹。对我国湿地、地质遗迹等生态资源的保护与生态修复;推动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纳入国家公园规划建设做出重要贡献。三是评价了海岸带地区城镇和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对49座港口、23座核电站建设及选址提供了参考与技术评价,为沿海高铁、桥隧、大桥的修建提供地质条件评价。   科技创新放异彩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在全国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大会、中国地质调查科技创新大会提出的新目标和一揽子方案中,海洋地质调查身负重任,也更有底气。纵观这5年,我国海洋地质调查的科技创新能力有了显著提升:   五大理论创新。一是创立并发展了块体构造学说,指导编制了新一代中国海陆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为海洋资源勘查或工程地质调查提供资料支持。二是提出南海北部中生界油气“三段式”形成演化理论,为开拓南海油气新领域、新层系和寻找海上油气勘查的战略选区做出了重要贡献。三是初步建立了南黄海海相层系多源多期成藏模式,指出南黄海盆地具备形成大型油气田的物质基础,为有利钻探目标的锁定提供理论支撑。四是提出了我国近海砂矿资源成矿与演化的理论模式和评价体系,指导了海砂资源勘查。五是提出南海构造演化的新认识。   五大技术创新。一是研发了海底浅层地球物理综合调查技术,提高了我国海洋地质调查技术水平。二是初步建立了适应我国南海特点的深水大型油气盆地勘查及综合评价技术体系(海域高精度重磁震联合探测技术体系),填补了我国深水油气盆地综合评价的空白,总体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三是研发了盆地深部地层“高富强”地震探测技术,能清晰地揭示埋深超过15000米的海相古生代内部地层结构,突破了海域深部地层油气调查的技术瓶颈。四是开发了地壳稳定性网络监测技术,为跨海通道工程选址、设计、施工及运行提供了科学支持。五是研制了海上油气资源区块快速综合评价技术,支撑了边远海区油气资源的快速评价。   建立一系列海洋地质创新平台。打造了以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滨海湿地生物地质重点实验室、海岸带与大陆架地质研究中心、与荷兰共建的中荷海岸带地质研究中心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平台,正在建设国际滨海湿地研究中心。   长远发展有保障   “栉风沐雨见肝胆,砥砺奋进续华章”。这5年,是我国海洋地质工作能力得到大幅提升的重要阶段,也是实现海洋地质工作支撑海洋强国建设从点到面的关键阶段。   夯实了海洋强国地学发展装备基础。新建造了“海洋地质八号”、“海洋地质九号”和“海洋地质十号”三艘海洋地质调查船只,形成了“九船探海”新格局,海洋地质综合调查能力跻身世界前列。购置了三架航空物探遥感飞机,形成了覆盖近岸到中远海的综合调查能力,大幅提高了我国深空对海观测能力。   建起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才队伍。推动海洋地学学科建设。指导9个沿海省(市、自治区)组建了海洋地质调查专业队伍,形成了上万人参与的“大兵团”作战局面。荣获李四光地质科技奖1名,国防科技合作奖1名(德国专家Jan Haff),国际友谊奖1名(荷兰专家Cees Laban),培养国家“百千万人才”3名,国土资源部领军人才4名、部青年人才4名,培养研究生120余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省部级二等奖13项;出版《中国海域含油气盆地群和早期评价技术》、《南海北部中生界分布及油气资源前景》等专著33部;发表学术论文1400余篇;获得国家专利48项。   助力提升海洋治理国际地位和话语权。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国际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美国经济地质学家协会(SEG)、国际大洋中脊科学组织(InterRidge)、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东亚东南亚地学计划协调委员会(CCOP)等国际组织活动中影响力大幅提升。多人在联合国国际海底管理局、IODP等国际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有效增强了在国际海洋地质科技前沿舞台的地位和话语权。   中国地质调查局超前谋划部署,开展国际海底稀土资源调查与研究,在中太平洋和西太平洋国际海域首次圈定深海稀土资源远景区;积极参与国际海底事务,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支撑国际海底管理局法技委的工作,其中在国际海底管理局第17届会议理事会上,为旨在扩大矿区面积的修正案文提供了关键学术支持,并写入了最终通过的富钴结壳勘探规章。   未来,我国海洋地质调查将向三个方向拓展:一是海洋基础地质调查实现由填空式小比例尺调查向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的中大比例尺调查的转变;二是实现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关键技术领跑式发展;三是实现由管辖内海域向全球海域开展调查的转变。海洋地质调查,必将在“全力支撑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精心服务服务国土资源中心工作”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杏鑫怎么注册_将地质公园打造成脱贫致富金钥匙 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赵凤桐出席第五届亚太世界地质公园大会并致辞

杏鑫怎么注册_将地质公园打造成脱贫致富金钥匙 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赵凤桐出席第五届亚太世界地质公园大会并致辞

  第五届亚太世界地质公园大会日前在贵州省织金县隆重开幕。本届大会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国际地球科学与地质公园计划”后,首次在中国召开的地质公园领域国际性会议。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赵凤桐出席大会并致辞。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代省长谌贻琴向大会发来贺信。   赵凤桐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国土资源部一贯秉持保护优先、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新理念新要求,从地学领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   今年是联合国大会确定的“国际可持续旅游发展年”,地质公园在保护自然资源、推进地学旅游、地质遗迹观赏、尊重文化多样性以及可持续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高度一致。本届大会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来自27个国家的900多名代表参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理事会、亚太地质公园网络等机构代表出席大会。在5天的会期中,将通过5场主题报告和6场专题报告,研究交流地质公园建设加强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科普知识的公众教育,促进候选世界地质公园建设,喀斯特地貌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和加强区域合作促进亚太地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发展等课题。   “十八大”以来,旅游扶贫成为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新时期扶贫开发十项重点工作之一,2017年,“全域旅游”更是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我国现有国家地质公园239个,遍布全国31个省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累计保护区面积达3.4万平方千米。同时,还拥有世界地质公园35个,居世界之首。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我国地质公园发展迅猛,全力支持了旅游经济的稳定增长,特别是在支持落实实施国家精准扶贫计划方面,成效显著。   “通过地质公园的建设,实现精准扶贫,带动农民增收,形成了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比如织金洞成为世界地质公园后,吸引中外游客慕名而来,推动了地方脱贫致富。”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巡视员柳源在作大会主题报告《中国地质公园发展回顾与展望》时指出,中国地质公园下一步的发展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并引导地质资源保护市场化,完善地质公园管理法规标准体系,推动地质公园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在大会前夕召开的亚太地质公园网络协调员会议上,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国家地质公园网络中心执行主任、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办公室主任何庆成博士被选举为亚太地质公园网络总协调员,这是中国人首次当选亚太地质公园网络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