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注册链接_探索百万年前的“古墓”——石油是如何生成的

杏鑫注册链接_探索百万年前的“古墓”——石油是如何生成的

3月17日,布伦特原油期货主力合约止跌为涨,重回100美元/桶关口。原油价格和国际局势仿佛存在明显关系。美元与石油价格的挂钩,也是维持美元霸权的原因之一。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曾说:“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不仅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商品,更是国家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对保障国家工业、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国防安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今天,小编继续带领大家走近石油,了解石油的前世今生。

杏鑫怎么注册_“地质三大件”——野外从事地质勘查工作不可缺少的装备

杏鑫怎么注册_“地质三大件”——野外从事地质勘查工作不可缺少的装备

地质放大镜——一个放大倍数适当,且镜片素质相对优秀的地质放大镜,能够使地质工作者在野外鉴定岩性上如虎添翼。地质放大镜之所以能够顺利工作,能够把细微的小颗粒放大,完全需要依赖其镜片,一套优秀的光学镜片,可以经得起这两个层面的考验:不变形、无色差。那么是不是放大镜的倍数越高越好呢?野外地质放大镜也不是放大倍数越高越好的。不同倍数的放大镜,其镜片中心厚度,焦距以及视野存在较大的差异,简单而言,放大倍率越大的放大镜,其镜片中心厚度一般越厚,焦距越短,其观察视野也越小。

杏鑫注册链接_坚如磐石,到底有多“坚”?

杏鑫注册链接_坚如磐石,到底有多“坚”?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石头,一直都是坚硬、坚贞、坚定、坚强的象征。我们用“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来形容一个人强大的意志和不懈的坚持,终能克服一切困难;“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珞(luò)珞如石“,则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理想信念坚定,思想有主见。 那么,坚如磐石,到底有多“坚”呢? 在现代岩石力学中,科学家们针对石头的强度进行了大量研究,可以为我们解答“石头到底有多结实”这一问题。当石头,或者说岩石,在受到力的作用,如锤子砸、斧头劈、凿子凿时,就会发生变形乃至破坏。但是需要多大的力才能使岩石破坏?这就涉及到岩石的强度问题。岩石在破坏前所能承受的最大的力,就是岩石的极限强度。

杏鑫在线注册_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却有两块相同的岩石?

杏鑫在线注册_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却有两块相同的岩石?

显微镜主要是由像望远镜一样的镜头(目镜和物镜)、放置岩石薄片的物台和发光的光源组成。 偏光显微镜和普通的生物显微镜不同,它有上、下两个偏光镜以及单偏光、正交偏光和锥光3种工作系统。 那么岩石薄片是怎么制成的呢?首先,需要将岩石切割成像牛轧糖大小的块体,单面磨光后用特殊的胶水粘在载玻片上,再磨薄至约0.03毫米的厚度,粘上盖玻片,一个岩石薄片就做好了。 使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岩石薄片时,光从显微镜下部透过物台上的小孔穿过薄片中的矿物,发生折射、反射、干涉等一系列光学现象,再进入“望远镜”,最后进入我们的眼睛。由此,我们可以观察到各种各样的奇妙光学现象,这些现象是矿物的各种光学性质的反映。 自然界中大部分岩石可能都是黯淡无光、平凡无奇的,但是被制成岩石薄片放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它们立刻变得色彩缤纷、熠熠生辉。 例如,矽(xī)线岩经过偏光显微镜这个“魔法棒”的“点拨”,从一个平凡的灰姑娘变成了光彩照人的公主。 这个神奇的转变是怎么发生的呢?这是因为矽线岩中的矿物在偏光显微镜的正交偏光系统下产生干涉现象,披上了“干涉色”这件五彩斑斓的外衣而变得美丽。     下面就让我们看看显微镜下的岩石还有哪些神奇的现象吧! 矿物会“变色” 在单偏光系统下,我们只使用显微镜的下偏光镜,可以观察到矿物的颜色。旋转显微镜物台时,岩石薄片随之转动,我们会发现,有些矿物的颜色会发生变化。例如:下图中,旋转物台90度,麻粒岩中的紫苏辉石由浅绿色慢慢变为了浅红色。继续旋转物台90度,紫苏辉石又从浅红色变回浅绿色。它只是转一个90度的“转身”,却像变色龙一样变了色,这是为什么呢?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清楚什么是矿物在显微镜下的颜色。 由7种单色光(红、橙、黄、绿、蓝、青、紫)组成的白光,透过矿物后会被部分或全部吸收,没有被吸收的那部分色光,透出矿物混合而成的颜色就是我们看到的矿物在显微镜下的颜色。 这里我们不得不提一下,矿物根据其光学性质可以分为非均质体和均质体两类。非均质体矿物的光学性质在各个方向上是不同的,我们转动物台改变了光进入矿物晶体的方向,不同方向上对光的吸收程度不同,因此所呈现出的颜色也不同,这种现象叫作多色性。这时矿物的颜色深浅往往也有变化,称为吸收性。而均质体矿物在各个方向上的光学性质是相同的,那么大家猜猜看,多色性和吸收性会不会出现在均质体中呢? 矿物会“隐身” 在正交偏光系统下,同时使用上、下两个偏光镜,而且上、下偏光镜的振动方向相互垂直(即正交)。转动物台,大部分矿物会出现忽明忽暗的情况,一会儿闪闪发亮,一会儿却变得黑暗,似乎是消失不见了,有些矿物还会完全消失。 正交偏光下这种矿物“隐身”的现象被称为消光。这是因为物台转动到矿物的某一特殊光性方位时,透出矿物的光不能穿过上偏光镜,矿物就会“隐身”。 旋转物台360度,非均质体矿物会发生4次“隐身”;均质体则始终处于“隐身”状态,这种现象叫作全消光。 图中的榴辉岩,在单偏光下可以看到它主要由浅绿色的绿辉石和浅粉色的石榴子石组成;在正交偏光下,作为非均质体的绿辉石会发生4次明暗交替,而作为均质体的石榴子石则完全不见踪影。 矿物会被“吃”掉 在显微镜下观察岩石薄片会发现,有些岩石中的原生矿物被后来的次生矿物一点一点地“吃”掉。这些次生矿物或是沿原生矿物的边部包围,或是从中心向四周“突进”,把原生矿物分割成多个“隔海相望”的“岛屿”(下图左)或是一座“孤岛”,直至全部吞噬,取而代之,但仍保留原生矿物的外部形态的假象(下图右),这种地质作用被称为蚀变。 实际上,原生矿物并不是真的被“吃”掉了,而是因为外界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形成了新的矿物。 矿物也有“年轮” 在显微镜下观察岩石薄片时可以发现,有些矿物从内向外具有一圈一圈的环带,犹如树木的年轮一样,常见于普通角闪石(上图左)、斜长石(上图右)、钾长石、石榴子石、霓辉石等矿物。 树木的年轮记录着其生长过程中不同季节、不同气候环境的变化,那么矿物的环带是否也具有同样的作用呢?答案是肯定的。矿物在生长过程中,外界的温度、压力、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会导致矿物成分上的变化,进而形成光性特征有差异的一圈圈环带。 矿物也有“双胞胎” 天然产出的矿物晶体既可以单个生长,也可以由两个或多个同种晶体按不同的方位生长在一起,好像是人类的双胞胎或多胞胎,被称为双晶。 “双胞胎”有的是由两个晶体并排生长在一起,如普通角闪石的简单双晶;有的是由两个晶体相互穿插生长,犹如“十”字,如十字石的十字双晶。而“多胞胎”是由多个晶体彼此平行地生长在一起,常见斜长石的聚片双晶;或是多个晶体呈环状生长在一起,如堇青石的六连晶。 本文介绍的只是岩石显微世界的沧海一粟,更多精彩的内容需要大家亲自观察和探索! 编辑:张凡 校对:马微 审核:梁忠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中观点仅供地学爱好者参考,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

杏鑫登录注册_南极北极谁更冷?!一起看两极“真相”!

杏鑫登录注册_南极北极谁更冷?!一起看两极“真相”!

位于地球南北两端的南极和北极,常年为冰雪所覆盖,自然环境恶劣、气候寒冷。我们通常所讲的南极和北极并不仅仅指的是南极点和北极点,而是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南极地区,通常指南纬60°以南地区,包括南极大陆、亚南极岛屿和环绕南极大陆的南大洋,是一块被海洋包围的冰雪大陆; 而北极地区,一般指北纬66.5°以北地区,包括北冰洋、边缘陆地海岸带及岛屿,是一片被大陆包围的冰雪海洋。那么这两个地方究竟哪一个更冷呢? 极地为什么气候寒冷? 地球的公转和季节变化 地球万物离不开太阳,太阳也是大气运动和天气、气候形成的主要能量来源。地球斜着身子自转和绕太阳公转,造就了地球的昼夜,南北极的极夜、极昼和地球上的四季。在此过程中,春分和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夏至和冬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赤道地区是全球接收太阳辐射能最多的地区、气候炎热;南北极是接收太阳辐射能最少的地区,所以气候寒冷。 在南、北极的冬季,近地面受极地冷高压所控制,高空为极地涡旋。南半球海洋多于陆地,且南极是被海洋包围的冰雪大陆,其中心地区是平均高度为2350米的冰原。但北半球是陆地多于海洋,且北极是被陆地包围的冰雪海洋,其中心布满海冰,海冰表面海拔高度仅数米。 在北极地区的海洋上,除海冰外还有很多开阔水域,其整体反射率小于南极, 北极地区下垫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远多于南极。种种原因导致南极的近地面极地冷高压和高空极地涡旋都要比北极的强。再加上南极极地冷高压的中心就在南极大陆上空,而北极并不是冷高压的中心所在地,北半球冬季极地冷高压的中心在西伯利亚。因此,南极比北极更冷。 1983年7月21日,坐落在南极冰盖腹地的东方站(南纬78º)测得了-89.2ºC的地表最低气温,这是现今世界上记录到的地面气温最低值;而在北半球地面最低气温并不出现在北极地区,在北冰洋北极点附近的海冰漂流站上,测到的极端最低气温仅-59ºC。北半球的地面最低温度是1962年在西伯利亚奥伊米亚康(北纬63º)测得的-71.2ºC。北极地区平均温度和最低气温都要比南极地区高近20ºC。 南极昆仑自动气象站(摄影:效存德) 2008年,中国在毗邻南极昆仑站的冰盖最高点(南纬81º)设立了自动气象站,目前记录到的地面最低气温是-82.3ºC,由于该地的海拔高度较东方站高出600多米,将来有可能会测得比东方站更低的全球地面最低气温记录。 其实南极比北极更冷,在植物分布上也有反映。众所周知,在南极是看不到树木的,中国南极长城站(南纬62°,还未进南极圈)经常看到的绿植是苔鲜和地衣,在更靠南的的南极中山站(南纬69°)只能看见地上稍微有些绿。 北极挪威通索(北纬69°)生长的大树(摄影:陆龙骅) 南极中山站(南纬69°)的植物(摄影:陆龙骅) 而在与中山站(南纬69°)纬度相当的挪威通索(北纬69º)却还有大树。 在北极短暂的夏季竞相开放的北极罂粟(摄影:陆龙骅) 在南极(南纬76º),不论冬夏到处都是冰天雪地,而在中国北极黄河站所在的斯瓦尔巴(即使到了北纬78°-79º),到了夏季,那里水草丰美,鲜花盛开,你不但也可以看到“树”(趴在地上长的桦树和身高不足10厘米的柳木),而且像洁白的北极棉、金黄和蓝色的北极罂粟、虎耳草、仙女木等也都在北极短暂的夏季竞相开放。当然,还有品种繁多的多年开花草本植物。如果你足够幸运,你还可以在北极苔原上看到苍蝇和蚊子,这么说来,北极相对于南极,可以说是更加生机盎然了。 南极为什么会出现臭氧洞? 南极臭氧洞(图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南极臭氧洞的出现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近40年来,南极每年春季都出现臭氧洞,而北极春季很难出现臭氧洞的原因,竟与南极比北极冷有关。 在春季,由于南极地区臭氧总量急剧减少,会出现低于全球平均值30%-40%的闭合低值区,通常这个值设定为220DU(多布森单位),与周围地区相比,就显得南极洲上空出现一个臭氧低值的“空洞”,这就是南极臭氧洞。南极臭氧洞并不是全年都存在的,只在南极春季出现。通常南极臭氧在7月下旬开始减少,8月中旬后就出现较为明显的臭氧洞,9月下旬到10月上旬臭氧空洞的面积最大,10月底后臭氧急剧增加,臭氧洞填塞,12月中旬恢复正常,就不再有臭氧洞了。南极臭氧洞的强度和范围时大时小,每年都有变化,因此“空洞”中的最低值也是波动的。 臭氧洞的形成需要满足2个必要条件:大气中存在有人类活动排放的氟里昂和溴化烃等消耗臭氧层物质(人为因素),这是春季南极臭氧洞形成的一个必要条件;而春季南极平流层极涡中较长时间的低温(自然因素),则是南极春季臭氧洞形成的又一必要条件。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在平流层极涡中低温(温度低于-78℃)条件下形成的冰晶云或液态硫酸气溶胶表面,吸附了大气污染物质,才能在极夜结束后,太阳再次照耀南极时,激发氯和溴的活性,通过光化学反应大量消耗臭氧,在南极春季形成臭氧洞。也就是说,只有这两个必要条件结合起来,才是形成臭氧洞的充分必要条件。 在南极,冬季平流层极涡的温度很低,通常在极夜结束后的春季,低温尚能维持一段时间,有利于臭氧洞的形成,也正是由于平流层温度、极涡强度和位置的变化,造成了各年南极臭氧洞强度和范围的变化。 北极居然也出现了臭氧洞? 1979-2018年南北极春季大气臭氧总量分布 (图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北极更加接近人类活动的地区,北极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也比较高,与南半球相比污染也更为严重;但由于南北两半球海陆分布和南北极下垫面差异等,对气候和大气环流也有很大影响。无论冬、春,北极平流层极涡中温度都比南极高,特别进入春季以后北极极涡很快崩溃导致温度升高。春季,当极夜结束后太阳光再次照耀北极地区时,北极平流层极涡中的温度大都在-78℃以上,很难满足形成平流层冰晶云的必要条件,加之在春季,北极地区臭氧总量通常为400-500DU(多布森单位)的高值区,故2019年以前,北极春季没有出现过臭氧洞。正是北极平流层春季温度高于南极,北极比南极暖,导致北极春季很难出现臭氧洞。 在1997年、2011年和2020年的春季,春季平流层极地涡旋中温度异常偏低,大气臭氧的化学亏损严重,出现了闭合的低值区,只是1997年和2011年最低值未达到出现臭氧洞的标准。而2020年由于北极地区大气环流异常,春季平流层极涡中温度持续偏低,平流层冰晶云面积也创新高,臭氧的化学损耗更大,低值低于220DU(多布森单位) ,故而首次出现了臭氧洞。 在目前大气环境被污染的情况下,南极臭氧洞的变化和北极臭氧洞是否出现,取决于南北两极春季平流层极涡及其低温状态的变化。2020年春,首个北极臭氧洞出现与春季平流层极涡的持续低温有关,是由大气环流等自然因素引起的,并无环境指示意义。 尽管我们对南极和北极的认识还停留在观察和摸索阶段,但为了尽可能地留住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也为了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对于南极和北极所做出的每一个改变,都需要怀着对地球母亲的敬畏之心。

杏鑫注册链接_人类“铋”需——走近稀有金属铋

杏鑫注册链接_人类“铋”需——走近稀有金属铋

在距今约3 000年前的古希腊与古罗马时代,人们常用一种金属来制作盒子与箱子的底座。这种金属质地柔软,便于加工,熔点与沸点均较低。1450年,修士瓦伦丁对这种金属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之后,学者阿格里科拉在其所著的《论金属》一书中阐述了这种金属与金属锑的特征,并根据特征将这两种金属划分为独立个体。1737年,赫罗特在火法炼钴时意外获得这种金属,但并不知道所得为何物。长久以来,人们将这种金属与铅、锡相混淆。直到1753年,在英国学者杰弗里与伯格曼的共同研究下,这种金属元素方被确定为一种新的化学元素——铋,并命名为Bismuth(Bi)。 金属铋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合金、航空、医药、催化剂等领域。随着各国环保力度的加强,铋的“绿色金属”“健康金属”和“环保金属”的身份逐渐被强化,未来有可能在医药、化妆品、冶金等领域全面取代铅、锑、镉、汞等有毒金属。那么,铋是何种元素?有哪些特性?资源分布及储量如何?有哪些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