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在线注册_为万马前行持筹握算 ——中国地质调查局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创新纪实

  一子落而满盘活。预算作为上承决策、下接项目、外通审计的一环,对整个“盘子”的长久平稳运行有着重要意义。着眼地质工作大局,需要依靠财务工作开源节流,更要在这个关键领域抓得住、管得准、用得好。

  现代预算管理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是其中的重点。2014年以来,新《预算法》和《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相继颁发,各项配套改革制度陆续出台,对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调查预算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俗话说,一子落而满盘活。地质调查6项任务、10大计划、63项工程、300多个项目的顺利实施,需要将目标、计划、预算、绩效、考核、监督、成果等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全流程的科学管理系统。这其中,预算作为上承决策、下接项目、外通审计的一环,对整个“盘子”的长久平稳运行有着重要意义。

  对此,中国地质调查局紧密围绕党中央、国务院财税体制改革精神,把深化预算管理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总要求、总引领。5年来,围绕建设世界新型一流地调局的总体目标,中国地质调查局不断改革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创新预算管理模式、调整预算权责配置,构建全面规范、公开透明、运转高效、与地质调查运行机制相适应的预算体系。

  履行主体责任 重点支出保障有力

  通过预算管理改革创新,适应满足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国土资源中心工作的需要,全面落实部局党组的重大决策部署,全力支撑地质调查计划、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理顺预算管理关系,搭建干事创业平台。与财政部建立起高效顺畅的预算管理直通车,地质调查项目预算全面纳入部门预算“二上二下”正常程序,实现与部门预算同步编制、同步下达,初步建立起稳定的地质调查项目经费保障机制,为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地调科研人员搭建起干事创业的平台。

  ——构筑二级项目体系,服务部局中心工作。2016年,建立起6个地质调查一级项目和331个二级项目新体系。2017年,根据财政部关于完善专用一级项目、突出中央部门职责的要求,将地质调查一级项目由6项调整为8项,并通过优化二级项目,落实部局重点工作需求,依托大项目,出大成果、出大人才。

  ——做好服务支撑工作,保障重大决策部署。在预算申请及安排、经费使用及监管等方面,全力保障部局围绕支撑服务国家能源安全、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雄安新区、一带一路、海洋强国、军民融合、脱贫攻坚、新疆油气体制改革等战略所制定的重大决策,全力保障地调局六大科技攻坚战的顺利实施。

  落实改革精神 预算管理更准更细

  深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预算法、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等系列改革精神,积极稳妥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实现了地质调查工作管理能力的跨越式上升。

  ——改进预算控制方式,实行中期规划管理。预算编制由一年增加到三年,实行三年支出规划滚动管理,提高预算编制的前瞻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三年支出规划约束年度预算,前一年数据制约后两年数据。按照“先定政策,再排支出”的思路,加强政策、业务和预算相结合,实现总量控制与结构优化相衔接。

  ——强化预算统筹管理,科学编制部门预算。适应预算管理改革及地质调查项目管理要求,制定功能预算与经济分类预算相结合的预算编制方法。单位预算实行逐级编制,明确各级预算编制的责任主体,有效整合、合理配置各部门的任务及资源。“一上”重点编制好项目预算,“二上”做好预算的细化统筹。

  ——改进预算评审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改进项目评审机制,发挥评审对规范立项申报、提高预算编制质量、优化资源配置、改进绩效管理的重要作用。实行技术与预算评审相分离,预算评审坚持以事定费、量价匹配的原则,将预算评审结果作为项目立项、入库的必要条件。

  ——建立建实项目库,实现全流程滚动管理。由地调局组织实施的项目全面纳入项目库管理,非项目库项目不得申报预算。凡是未落实工程目标任务和预期成果、凡是不符合“五问”标准的项目一律不得入库。将项目立项、预算评审、预算执行和绩效管理等程序合理嵌入到项目库管理当中,实现全流程滚动管理。

  采取有效措施 预算执行切实到位

  深入贯彻“两个责任制”要求,全面落实预算执行责任,更新观念,完善制度,提前谋划,全面完成部局预算执行考核任务。

  ——树立预算绩效理念,科学安排项目预算。从根本上转变“重分配、轻管理”,“先切块分钱、再安排项目”的传统观念和做法,根据单位职能定位和以往年度执行能力,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及部局中心工作,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及预算规模,科学设置项目和编制预算,从源头上解决预算执行难的痼疾。

  ——加强预算事前规划,提前做好执行准备。简化预算管理程序,将预算实施方案编报提前到“二上”阶段。“二上”预算后即可着手落实各项生产计划、编报用款计划,提前开展政府采购、进口设备报批及基本建设等前期准备工作。预算一经批复,项目即可进入实施阶段,确保预算如期执行。

  ——硬化预算刚性约束,盘活用好存量资金。建立以预算为核心的财务审批制度,严禁无预算支出、超预算支出以及改变预算用途支出,严格控制预算调整。对结转结余资金实行分年度精细化管理,定期开展结转结余资金清理,统筹做好结转资金调剂使用,重点保障部局重点工作需要。

  ——完善执行考核机制,依靠制度助推执行。按照财政部、国土资源部预算执行进度考核要求,实行预算执行情况通报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执行责任考核机制,完善预算执行与单位领导班子考核、单位及项目预算安排、工程首席和项目负责人考核以及人员绩效工资发放挂钩机制。

  扎牢制度笼子 依法治局有序推进

  建立健全以预算为核心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做好顶层设计,筑牢基础支撑,为地质调查出成果、出人才、审计不出大问题保驾护航。

  ——系统构建顶层设计,发挥预算核心作用。全面推进预算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预算的核心作用。逐步建立起内部管理关系顺畅、责权明晰的组织管理体系,支出规划约束年度预算、年度预算以项目库为基础的业务推进体系,制度健全、标准完善的基础支撑体系,信息公开透明、强化责任追究的预算监管体系。

  ——健全完善制度体系,全力推进依法治局。按照预算体系建设要求,建立完善中期规划管理及项目预算管理、预算评审及项目库管理、预算执行及结余结转资金管理、绩效目标及绩效评价管理、外协项目政府采购及合同管理等规章制度,系统构建预算管理制度体系,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局提供制度保障。

  ——健全完善标准体系,夯实地调基础支撑。创新预算定额标准跟踪评估组织体系建设,保障预算定额标准“制、管、用”方面的政策衔接。健全完善地质调查概算、预算标准体系,切实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透明化水平,充分发挥定额标准在地质调查预算编制及管理中的基础支撑作用。

  科学理念引领 阳光财政稳步实施

  通过强化绩效意识、加强科学决策、扩大信息公开等一系列的创新实践,切实提高了预算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透明化水平。

  ——推进全面绩效管理,增强主体责任意识。按照“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原则,推进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明确申请部门预算资金的所有项目及单位必须设定绩效目标。强化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逐步建立绩效问责机制,增强单位支出责任及效率意识,将评价结果作为完善预算管理政策、优化支出结构、科学安排预算的重要依据。

  ——充分发挥智库作用,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建立完善地质调查专家库,配合财政部建立地质调查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为地调局党组和各级管理部门决策提咨询供服务。建立健全业务培训机制,制订多层次培训规划计划,定期对预算管理人员、预算编制人员、预算专家及项目负责人进行系统培训,扩大政策宣传,确保各项政策贯彻执行到位。

  ——推进预算信息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健全预算信息披露和反馈制度,扩大和细化部门预算公开内容和范围,全面推进地质调查项目的立项申报及项目库管理、项目计划及预算建议、项目外协设置及政府采购、单位及项目预算执行、单位及项目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等关键环节和重点内容的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防控廉政审计风险。

  ——加大审计检查力度,强化预算监管责任。健全预算评审的统一规划、巡视督导及复查抽查机制,从事后检查为主向事前事中监控为主转变,强化对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全过程监管,提高预算安排的科学性和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各类审计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强化重大廉政风险点监控。严肃财经纪律,强化责任追究,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坚决依法依规处理。

  着眼地质工作大局,需要依靠财务工作开源节流,更要在这个关键领域抓得住、管得准、用得好。接下来,需要更加深刻地理解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内涵,以更加创新的思路和积极的态度适应新的项目管理方式,以预算管理改革为龙头,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地质调查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这货来去如风,什么鬼都没留下!!!

相关推荐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