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怎么注册_用丰硕成果夯实“百年老店”根基 ——中国地质调查局推进区调改革创新纪实
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地质工作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地质勘查和科学研究成就卓显。这为新中国独立的工业体系建立提供了矿产资源保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作为提高国土认知水平的基本手段,是地质工作基础中的基础,往往也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地质科技水平的的重要标志。
十八大以来,在新一届局党组领导下,中国地质调查局确立新时期地质调查事业出成果、出人才的价值取向和标准,将“五问”作为评价成果和人才的尺子,大力推进区调改革创新,启动不同类型区填图试点,深化国际合作填图,更加注重解决基础地质问题的能力,更加注重实现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更加注重促进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更加注重为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搭建平台。将“出成果、出人才”理念贯穿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全过程,用丰硕成果夯实了中国地质调查这家百年老店的基础。
强化解决基础地质问题的能力
“要增强地质调查破解重大资源环境问题和基础地质问题的能力。”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党组书记钟自然局长在2016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强调。
遵循着这个思路,中国地质调查局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基础地质研究内涵、推进思路和具体措施。通过下发有关文件、开展全国性培训、赴六大区调研和研讨等,将局党组区调改革的思路和决策贯彻落实。“区调回归基础”,“提升解决重大资源环境和地球系统科学问题的能力”等精神深入人心,在工作中统一了共识。
基础地质研究弱化的局面如何改善?中国地质调查通过梳理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思路扎扎实实地进行。
编制中国重大基础地质问题分析报告。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特别是围绕地调局“五大地质科技攻坚战”等重大举措,系统分析和梳理出制约能源、矿产、灾害环境和基础学科的4大类130余个关键地质科技问题。并进一步以陆块聚散为主线,对我国从太古宙陆壳物质组成到新生代地质演化及其资源环境效应各阶段的重大基础地质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总结,奠定了今后基础地质研究发展方向。
强化基础地质研究任务和目标,从而解决了一批关键问题,基础地质研究弱化的局面得到初步改善。在措勤盆地发现礁滩相地层和干沥青,提出两套有利含油气层系;识别出大洪山等5条增生杂岩,提出三江特提斯构造演化新模式,厘定俯冲-增生型造山带矿床分布时空规律;精细调查江苏平原区第四纪结构、古河道变迁和海侵事件,服务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和环境保护;发现埃迪卡拉系-寒武系过渡型化石,对寒武纪大爆发观点提出挑战;发现扬子陆块最古老最完整的绿岩建造,厘定华北陆核和古元古造山带时空分布,为地球早期演化提供新依据。
强化填图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
在区域地质调查成果应用中更加注重“产品”的理念。以地方需求为出发点,设计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方案。在江苏平原区填图试点围绕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含水层分布与地下水资源评价、应急水源地选址和浅层地温能评价等提供基础资料,全面支撑泰州、泰兴城市地质调查。
推进“互联网+地质资料服务”。近年随着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展开以及环境治理、新能源的开发,大量民间资本进入地质工作领域,地质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对各种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越来越迫切,对可公开使用和上网发布的中比例尺地质图信息需求越发迫切,业内外呼吁强烈。中国地质调查局探索地质图底图的解密途径,向社会公开发布了1200幅1∶5万地质图,数据量达45.8TB。这些资料是自1999年地质大调查项目实施以来汇交的近8000多档地质调查项目的地质资料,实现了中大比例尺地质图网络公开服务。
促进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提出向地球深部进军的战略科技问题,把地质科技创新提升到了关系国家科技发展大局的战略高度,这是新时期党中央赋予地质科技工作的光荣任务。全国国土资源系统科技创新大会上,国土资源部提出了全面实施“三深一土”的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战略。如何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部、局科技创新会议精神,夯实“三深一土”科技创新战略基础,支撑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精心服务国土资源中心工作,这对中国地质调查局区调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编制1∶2.5万填图试点方案。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编制了《1∶2.5万地质填图试点工作方案》,系统总结国内外大比例尺填图现状,认真分析我国开展1∶2.5万地质填图的必要性,明确了1∶2.5万地质填图定位和目标,提出六类试点建议,得到了钟自然局长的批示。
初步形成1∶5万区调技术标准体系。按照2016年局出台的修订方案,研编了《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指南》和《1∶5万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指南》试行稿。借鉴发达国家优秀做法,设计了新一代地质图样板图幅。编制了深覆盖区、浅覆盖区、艰险区填图方法指南,初步总结沉积岩、侵入岩、火山岩、变质岩、复杂构造区、蛇绿混杂岩填图方法,探索了同位素填图等新方法应用。
创建区域地质数据更新体系。中国地质调查局完善了数字填图技术,显著提高数据采集、传输、处理的能力和效率。构建了基于原始数据的1∶5万→1∶25万→1∶50万→1∶100万→1∶250万→1∶400万国家区域地质图谱系和比例尺从大到小的更新方式。开发了“智慧地质”编图建库软件,打通了以“数据+专家知识”进行人机交互式智能化更新的技术途径,从数字地质向智能地质迈出坚实一步。
搭建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的平台
突破性的科技创新,主要是依靠人才。
新一届局党组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全面准确把握中央和部党组对新时期人才队伍建设的新要求,深刻分析地质科技人才成长规律,明确了“科技兴局、人才强局、依法治局”三大战略理念,大力改革地质调查成果与人才评价体系,建立了以“五问”、“五不唯”为导向的评价标准。遴选出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李四光学者”、“卓越地质人才”和“杰出地质人才”。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地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关于加强地质调查成果评价的指导意见(试行)》《关于计划协调人、工程首席专家、项目负责人责任与权利的暂行规定(试行)》《关于加快推进地质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试行)》等3个指导意见和3个暂行规定,为科研人员“松绑”。
中国地质调查局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将人才培养与项目相结合,通过与西澳、加拿大、日本等合作项目培养,使人才成长与工作实际需求、基础科研攻关系紧密,同时又具有全球视野。通过这种国际合作项目培养方式先后走出了10多位填图领军人才,有效建立起了填图人才梯队,为打造区域地调工作野战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7年是实现“十三五”目标的关键一年,也是地质调查新百年的起始之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区域地调工作将继续秉承初心,坚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国土资源中心工作构建区调顶层设计、以陆块聚散与资源环境效应为主线强化基础地质研究、建立完整的三个系列区调技术标准体系、强化综合性成果集成创新与应用服务、加强专业人才培训,大力提升解决重大资源环境问题和地球系统科学问题的能力,全力实施“三深一土”战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新型地质调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