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登录注册_广西首次发现我国南方地区基干禽龙化石新属种
近日,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携手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在广西扶绥县山圩镇开展的那派盆地古生物化石保护项目取得重要成果。研究人员发表学术论文《中国南方首次发现的基干禽龙类化石新属种》,确立并命名了我国南方第一个基干禽龙类恐龙属种,这是脊椎动物演化研究历史上一次新的重大突破。 据了解,2020年12月,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化石保护与修复技术研发中心的工作人员在那派盆地新发现了2件初步鉴定为禽龙的化石标本。该标本距今约1.2亿年前,分别是长48.5厘米的右肠骨和长56厘米的右坐骨,二者均为腰带右侧的骨骼,属于基干禽龙类,但部分独有特征又明显区别于基干禽龙类其他属种。经过9个月的研究考证,最终确立为禽龙新属种,同时命名为“广西那派龙”。 广西那派龙的发现丰富了那派盆地恐龙动物群物种和生态多样性,极大地扩展了我国早白垩世禽龙类化石的地理分布范围——从北方地区向南扩展到广西南部,为与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及东南亚泰国等地同时代恐龙动物群的对比及古地理环境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实证资料。
杏鑫怎么注册_中国地调局总工室主任徐学义认为:中国区域地质调查面临关键转型期
中国地质图书馆近日举办了“名师讲堂”2017年第1期,中国地调局总工室主任徐学义应邀系统介绍了中国区域地质调查现状及发展趋势,包括区域地质调查内涵、调查程度、区域地质调查的作用、发展史及现状、趋势,以及地质调查支撑的重大成果。 徐学义表示,中国区域地质调查是国家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地质工作,因矿业需求而产生,因社会需要而拓展,因技术发展而变革。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基础,是国家发展战略和发展政策制定的依据,是认识和研究地球、开发利用地球资源、保护地球环境最基础的工具。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填制地质图,查明岩石、地层、构造、古生物等地质体基本特征,研究沉积作用、火山作用、侵入作用、变质作用和构造。其核心是“路线+剖面”。其成果呈现方式包括地质图、地质报告、地质图说明书、地质图数据库等。 据徐学义介绍,从20世纪初算起,区调工作历经开创奠基期,稳定发展期,区调与矿产分离,青藏攻关,领域拓宽、技术革新等5个相对明确的时间阶段。截至2015年底,全国完成1:2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覆盖面积为595.万平方千米,占比62%(按960万平方千米计算);完成1:20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覆盖面积为691万平方千米,占比72%;完成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覆盖面积为351.7万平方千米,占比36.64%。 他强调,中国区域地质调查面临关键转型期。十八大以来,国家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灾害防治和土地利用等方面出台—系列重大战略,过去以提高工作研究程度和服务找矿为主的区调工作已经难以满足社会需求,急需转变发展方式,拓展工作范围和调查对象,聚焦重点目标和关键区域,更有针对性和更加精细地解决与社会需求紧密相关的重大基础地质问题。基础地质研究是地质科技创新和原始创新的动力,但目前生产与科研“两张皮”的问题还没有从本质上得到解决,急需转变发展动力,树立科技创新引领的新理念,坚持填图过程就是科学研究过程。同时,区调自身面临科学数据采集与地质作用认识双重任务,但数据简单化、研究弱化及质量下降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急需转变发展路径,建立“需求驱动、问题导向、目标考核”为核心的区域地质调查新体系,深化基础地质研究,提高关键科学问题认知水平,提高成果的应用效果。在管理中,我们同样面临人员队伍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工作区域不稳定、缺乏长期积累等问题,急需转变管理方式,推进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创新,构建成果评价和人才培养新体系,加强产品开发与资料信息公开发布。 此次讲座中,他还系统介绍了2016区域地质调查科技支撑取得的重大成果。
杏鑫在线注册_中国地调局成都地调中心与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开展对接 支撑服务成都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尹宏等一行6人近日到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调研。双方就中国地质调查局与成都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协议落实情况、中国地质调查局支撑服务成都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地质工作部署情况、成都地调中心基地搬迁和西南地区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情况、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关于成都市地下空间资源调查总体方案编制及相关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了座谈交流。 会议由成都地调中心副主任谢渊主持,成都地调中心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经过座谈,双方达成了4项共识。一是联合组建成都市地下空间地质工作专家组和总体实施方案编写组,以5年为规划周期,启动成都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地质工作顶层设计与总体方案编制;二是围绕总体目标与主体事权及职责,加强专题设置与任务分解,确保中央财政与地方资金使用运行各行其道,避免工作重复,加强成果集成共享;三是建立例会制度,落实联动机制,定期开展沟通交流;四是加强资料的收集、共享与开发、利用,尽快实现成都市重要钻孔坐标的转化与钻孔数据标准化。 据了解,2月17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北京与成都市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协议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地调局依靠地质科技服务成都市建设,着力打造地下空间探测示范区,解决成都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发展中的地下空间利用问题。目前,成都已列入国家地下空间探测的8个试点城市之一。 成都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按照地下、地上“两个成都”目标,开展成都市地下空间调查和探测工作,吸收基础测绘、城市规划监督测量、地下管网和城市建设等相关信息,建立成都地下200米以浅三维地质结构和综合信息数据库,使成都成为向深部要空间、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综合利用国土空间的示范区。 2017年,成都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工作是在已有地质调查成果全面集成、二次开发、转化利用基础上,通过钻孔标准化与数据库建设,初步摸清成都市地下空间宏观地质结构,梳理出成都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应关注的地质问题与地质资源,编制发布支撑服务成都市地下空间资源利用地质调查报告和图集。
杏鑫怎么注册_院士专家工作站落户青海省三勘院 青海省副省长王黎明为其授牌,中国工程院院士何继善作学术讲座
4月8日上午,青海省地矿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院士专家工作站正式挂牌成立,同时召开了学术研讨会。工作站由青海三勘院与中国工程院何继善院士及其团队协商合作,经省科协批准成立。 工作站的建立,将依托院士及其专家团队的科研技术力量,培养一批地球物理勘查行业科技研究应用型高层次人才,提升物探异常解译水平和研究能力,整体提升三勘院的物探专业水平。工作站将在深部隐伏多金属矿勘查、页岩气和地热等新能源勘查、生态环境监测,以及重大工程建设领域的地球物理勘查应用方面取得创新性成果,努力实现找矿的重大突破。 青海省副省长王黎明为三勘院授牌并讲话,中国工程院院士何继善作学术讲座。 王黎明副省长在授牌仪式上指出,何继善院士是我国第一批工程院院士,在地质勘查方面有很深的造诣。通过像何院士这样一批知名专家学者的带动,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影响力、带动力的优秀知识分子,能够为青海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也是我们未来发展的希望。面对新世纪,青海要打造四个千亿产业,即原材料、新能源、光伏光热、盐湖化工产业。这四个千亿产业绝大部分需要依托青海的资源优势来发展。柴达木是一个很大的聚宝盆,未来青海还有大量的矿产资源要发现,希望在何院士和其他科技人员,以及老一代地质工作者的带领下,培养一大批地质工作者,能够继续发掘柴达木盆地、昆仑山、祁连山等地的矿产资源。在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下,有序开发矿产资源,为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何继善院士在授牌仪式上表示,矿产资源是大自然献给人类的非常宝贵的礼物,我们要珍惜资源,提倡绿色勘查,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做好资源的勘查开发。工作站将很好地发挥所学所用,努力完成设定的各项任务,为青海的地勘工作尽一份力量。 何继善院士是我国应用地球物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科协主席,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他长期致力于地球物理理论、方法技术及观测系统的研究,主持完成了40余项重大科研项目,发表专著及论文100余篇,取得多项专利,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24项。 何院士及其团队创立的湖南继善高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3月,主要从事地球物理探测类智能仪器研发、矿产资源勘探、工程地质勘查、工程检测、信息安全服务等业务,通过十多年来的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国内地球物理探测仪器的龙头企业之一,在多金属矿、页岩气、地热等勘查中成效显著,特别是对物探异常的解译水平较高,已成为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优秀团队。 何继善院士还就工作站的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设想:将进一步完善“广域电磁法”方法技术和设备,开展“磁场分量”仪器设备和“无人机低空电磁法”研究。
杏鑫在线注册_北部湾经济区地质调查成果发布
“中国-东盟泛珠三角地区地质环境调查暨北部湾城市群地质调查成果报告会”近日在广西南宁隆重召开。作为“2017(第八届)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的重要分论坛之一,会上发布了北部湾经济区系列地质调查成果。 报告会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广西国土资源厅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调中心承办。会议介绍了泛珠三角地区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工程进展与成果、支撑服务北部湾城市群(广西区)发展地质调查报告以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环境地质问题研究等系列专题研究报告。会上,中国地质调查局向广西国土资源厅移交了北部湾经济区地质调查成果。 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研在会上表示,东盟是中国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和优先地区。北部湾经济区在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通道,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王研强调,本次报告会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4月19日到广西考察调研时提出的“要写好新世纪海上丝路新篇章”和“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推动中国大开发”重要指示的实际举措,是地质调查支撑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国土资源中心工作的有利时机。王研对北部湾经济区地质调查工作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坚持基本定位,服务国家战略,全力支撑“一带一路”建设;二是坚持创新驱动,服务区域发展;三是坚持开放合作,弘扬优良传统,努力开启地质调查新纪元。 广西国土资源厅副厅长郑杰忠对中国地质调查局为广西发展所做的大量工作表示感谢。他表示,今后将全力支持配合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区内的地质调查工作。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地质调查工作的作用,实现地质调查成果的有效服务,他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大城市地质调查成果的综合集成,促进地质调查成果的有效转化和服务应用;二是进一步加强海岸带的地质调查工作,特别是陆海统筹工作;三是进一步支持土地质量、地球化学、水工环地质等面上的调查工作。 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及局属单位,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国土资源厅、地矿局、地质局及相关地勘单位的专家、代表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杏鑫怎么注册_海上丝绸之路非洲7国矿产潜力评价首战告捷
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调中心组织实施的“海上丝绸之路非洲中东部7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日前顺利完成2017年第一阶段野外工作任务。 该项目依托“周边国家重要成矿带对比研究”工程,旨在深入推进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走出去”战略。项目下辖“中-坦合作坦桑尼亚姆贝亚省恩通巴地区1∶25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示范(以下简称“1∶25万化探”子项目)”、“坦桑尼亚基岩裸露区低密度地球化学填图(以下简称“低密度化探”子项目)”两个子项目。 2017年4月24日~7月21日,天津地调中心“1∶25万化探”子项目工作组一行6人远赴坦桑尼亚开展野外工作,完成采样面积5800余平方千米,化探分析样品(组合样)累计1300件,样品采集、加工处理均严格遵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并结合GPS航点存储、航迹记录与采样点景观照相等办法来同步控制采样质量。 初步预计,“1∶25万化探”子项目成果将首次编制出坦桑尼亚恩通巴地区系列地球化学图件,并提供金、铜、铌等矿产勘查远景区5处~8处,积极为中资企业提供有用信息。“低密度化探”子项目则将首次展示坦桑尼亚基岩裸露区71种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特征,编制坦桑全国尺度地球化学图件,也可反映活动造山带与稳定克拉通地区相关地球化学元素分布状态的异同。 据了解,天津地调中心分别于2016年4月~7月和9月~11月两次赴坦开展野外工作,不仅超额完成了地球化学填图样品采集工作(“1∶25万化探”子项目完成采样面积7500余平方千米,采集样品1644件;“低密度化探”子项目完成采样面积22万平方千米,采集样品1909件),还完成了相关路线地质调查400余千米以及典型矿床考察若干处。目前,“1∶25万化探”子项目和“低密度化探”子项目的样品分析测试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前者将分析39种元素,后者将分析71种元素,分析工作包含了大部分有成矿潜力的元素。 施工期间,天津地调中心领导班子始终高度关注坦桑尼亚“海上丝绸之路”项目的野外工作实施与项目进展情况。今年7月,天津地调中心总工程师苗培森曾赴坦桑尼亚项目工作区慰问职工,并开展了野外调研与技术指导工作。在坦期间,苗培森还专门拜会了坦桑尼亚地质调查局局长Abdul Mruma,双方进行了友好会谈。通过会面,双方一致同意继续加强在地学方面的合作,同时拓展更加广阔的合作领域,进一步提升双方研究合作的水平及国际影响力。图为坦方技术人员参加野外培训。
杏鑫注册链接_我国干热岩勘查实现重大突破
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与山东地矿局第二水文地质大队联合开展的科研攻关,不仅成功研制出耐240℃高温水基钻井液体系,还于近日在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GR1井被成功应用,有效助力我国干热岩勘查实现重大突破。 如何保证在近4000米地下高温条件下钻井液性能稳定?这不仅是高温井钻探面临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同时还是实施干热岩等清洁能源调查与深部地球探测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据了解,GR1井完钻深度3705米,井底温度236℃,是国内温度最高的干热岩井。施工中,GR1井在1500米以下井段钻遇多段破碎地层,特别是2600米~2800米、3000米~3300米井段地层破碎严重,且含有蚀变花岗岩,钻进至3360米时发生掉块卡钻事故。在处理事故过程中,技术人员将原钻井液换为耐240℃高温钻井液,钻井液的防塌性能显著提高,处理事故60天,起下钻次数达22次,但井壁却能保持稳定。实验显示,采用耐240℃高温钻井液后,在3360米以下井段施工顺利,裸眼长达10个月之久仍能确保起下钻通畅,保障了测井及测温等作业顺利实施。同时,该钻井液体系在236℃高温下性能稳定,未出现明显增稠及减稠现象,具有优良的抗高温流变性能,悬浮、携带能力强,高温条件下护壁效果显著。这充分验证了耐240℃高温钻井液优异的高温流变性能和良好的护壁性能。图为GR1井钻探现场。
杏鑫登录注册_自然资源部组建一线工作组指导各地开展汛期地灾风险防御纪略
今年入汛以来,河南、湖北等地遭遇极端强降雨,造成重大损失。党中央、国务院统筹部署防汛救灾工作,强调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抓细抓实各项防汛救灾措施。自然资源部党组多次研究部署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国地质调查局积极行动,派出专业技术人员组建一线工作组,按照“指导到基层,工作到一线”原则分赴地灾易发高发区,同时组建后方技术保障团队,前后协同、部省联合,全力做好汛期地灾风险防御工作。 增派技术力量 为防灾组建“国家队”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李克强总理7月26日在抗洪抢险救灾和防汛工作视频会上的有关要求,自然资源部紧急部署调度,决定进一步加强地灾防治一线技术力量,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已有66名驻守专家基础上,增派205名专业技术人员组建一线工作组,分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协同开展汛期地灾风险防御技术指导。同时,在后方组建了业务指导组、遥感支持组、信息保障组,每天向一线工作组推送72小时气象预警风险区及区内已有地灾调查数据、普适型监测情况等信息。现场技术人员还可利用“地质云”实时浏览、查询,并每天在线汇报工作进展。 自7月31日开始,由271名技术人员组成的31个专家组已对全国2496处地灾隐患点、风险区开展了现场排查,对57处受滑坡泥石流威胁严重的县城和集镇进行了现场核查,并抽查检视了2301处地灾监测预警实验点在线运行状况。对排查出的存在较大风险的隐患,专家组及时向地方政府提出针对性防御措施,助力开展风险处置、避险转移等工作。作为专业技术支撑力量,一线工作组紧盯可能造成群死群伤的隐患点和风险区,把握地灾成灾规律,提前研判风险趋势,向地方政府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 广西一线工作组在贺州市平桂区道石学校地面塌陷风险区域进行排查时,深入塌陷现场察看施工地质条件,对地下可溶岩层结构进行专业分析,提出补充实施地下水水位应急勘查及气压监测等技术措施,帮助地方解决了隐蔽溶洞盖层破坏无法准确预测预警的难题,增强了应对处置过程的安全性和科学性,提高了风险防御能力。 延长预警时间 为响应打好“提前量” 为应对今年汛期复杂的天气状况,增强风险区防御时效性,全国地灾气象风险预警在坚持24小时周期发布基础上,加密全国未来72小时地灾气象风险研判分析,将降雨落区、滞后影响区、强震影响区、人为影响强烈地区与地灾易发区以及隐患点在线监测总体趋势进行套图分析,发布预警研判结果并及时推送给一线工作组,支持科学选定重点防御工作区,精准指导定向巡查排查、提前转移避让、危险区域管控等预警响应措施的实施。 据介绍,全国地灾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始于2003年,18年来在预警模型研究、业务系统构建、防灾减灾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起到了“消息树”“发令枪”作用,已成为当前地灾风险预警的首要途径。 今年入汛以来,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着力研究,提升预测预警预报技术水平,部署开展针对性的预警预报、趋势研判工作,组织参加国家防办、应急管理部组织的防汛会商会40次,共发布未来24小时地灾气象预警136期,联合国家气象中心制作并上报未来72小时地灾气象预警产品136期,有效支撑了自然资源部及地方各级自然资源部门开展灾前防御部署和灾后应急响应。 用好先进技术 为防治提高“精准度” 本次驻守指导工作加强了光学遥感、合成孔径雷达干涉等技术在地灾防御工作中的应用,充分将空天地一体化技术手段和地质易滑规律研判相结合,合力开展工作,科学高效防御地灾风险。据了解,综合光学遥感解译、合成孔径雷达干涉处理和遥感地质判识等技术手段曾在甘肃、四川等省份地灾防治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工作组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监测获取的形变数据,结合光学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与地质背景资料,通过综合分析判识,确定广域疑似隐患的位置、范围、类型及其风险等级,并据此提出开展群测群防、增设普适型监测点、整理斜坡排蓄水设施、部署工程治理和避险移民搬迁等针对性建议。 今年以来,自然资源部共完成四川、重庆、甘肃、云南等地灾高中易发区11省市321个县的综合遥感地灾隐患识别工作。目前在321个县识别出以滑坡为主的灾害隐患点共计9675处。另在川东川南红层地区55个县共识别出滑坡隐患点1741处,对其中1320处开展了实地验证,确认隐患点为1115处,其中高风险以上的有222处。汛期分省支撑地灾防御工作先后向重庆、湖北、湖南、陕西、云南、四川、甘肃7省(市)核实分发了5447处疑似地灾隐患信息,派驻专家组对这些疑似隐患点进行了野外核查,为后期强化群专结合监测预警、实施精准防治奠定了基础。 自2019年地灾监测预警实验开展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牵头研发了第一代滑坡仪预警系统,已在全国17省份2.5万余处隐患点完成安装并运行。一线工作组每日对在线监测情况进行室内外检查,加强异常数据重点分析,适时启动多级云会商,定期开展数据质量评价等工作。据汛期分省驻守工作总协调人介绍,今年的汛期分省支撑地灾防御工作对于地灾监测预警实验成果是一次检验,一线工作组可以将宏观判断和案例分析相结合,作出现阶段监测预警实验的经验总结、问题梳理,不断完善实验点与灾害体结构、形变过程及环境适配性分析,为今后监测预警实验选点、布设做好准备。 注重培训指导 为人员增强“技能树” 此次驻省协同工作是自然资源部针对今年严峻的地灾防灾形势,首次部署中央地方专业技术人员协同合作,深入风险区一线开展地灾防御工作。为保证工作取得高效,中国地质调查局聚焦今年汛期地灾防御特点,邀请中国气象局相关专家,就“七下八上”全国气象趋势、地灾风险趋势、驻守一线技术工作总体要求和要点、综合遥感识别现场核查、信息服务与报送,以及组织和业务保障要求等,对参加汛期地灾风险防御工作的20个局属单位进行了培训。同时组织召开每日在线会商、每十天总结分析调度和重大专题会商等会议,总协调人、首席科学家等在线回答相关问题并对一线防御工作提供全程技术指导。 一线工作组在开展地灾现场核查排查过程中,发挥对地灾风险防御的全盘把握和对风险甄别识别的专业技术优势,采取联合分组方式,实地为基层地灾防治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向地方政府和相关从业者进行防灾减灾救灾技术培训,同时面向群众加强科普宣传。这不仅是技术、知识的传播,更是提醒地方政府要牢固树立地灾防御的风险意识,尤其是地灾发生概率不高但人口密集、人为工程实施较多的地区。 紧盯核心问题 助地方拧紧“安全阀” 近年来,自然资源部围绕地灾“隐患在哪里”“结构如何”“什么时候发生”三个核心问题,探索推进“隐患点+风险区”双管控地灾防御机制,织牢织密防线。据自然资源部地灾技术指导中心专家介绍,继去年浙江率先探索开展地灾“隐患点+风险区”双管控试点并取得初步成效以来,今年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甘肃等省也开展了此项试点工作,在严管已有隐患点的基础上,更加严格落实风险区群测群防和网格化管控措施,建立地灾预警分级防御响应机制与方案,在紧急情况下可提前组织风险区人员转移。 当前,受前期降雨引发地灾风险滞后性及局地降雨趋势影响,各一线工作组将继续紧盯重大隐患点和重要风险区,尤其是跟踪关注西藏墨脱、四川凉山、重庆武隆、贵州六盘水等高风险区域,以及降雨趋势可能增强的西北地区。 针对接下来的地灾风险防御趋势,一线工作组专家建议,各地在紧盯隐患点和风险区的同时,要进一步扩大地灾防治的重点领域。一要加强地灾防治队伍建设。既要有能够把握重大地灾规律、解决“疑难杂症”的专家智囊,又要有能下沉一线、实地提供基层一线技术支撑的地质调查技术力量。二要大力提升技术防御水平。要加强地灾防治技术手段的研发与应用,健全监测网络与网格化风险管控,不断提升巡查排查中的隐患识别效率,制定风险区管控技术指引,制定完备的预警响应方案。三要提升地灾防御工程标准。地方政府要根据地灾特点、易发程度、风险区域等因素,因地制宜提升承灾体工程防御标准,提升韧性减灾基础。四要加强地灾防灾减灾科普宣传。科普宣传对提升公众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增强识灾防灾避灾技能至关重要,各地政府要大力提升全社会的群测群防技术水平。 据介绍,汛期分省驻守工作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后续还将进一步梳理前期巡查排查调查情况,核实验证预测预警预报工作成果,总结一线工作中出现的具体技术问题和有效解决措施,并加强对区域灾害地质规律、致灾承灾特点、有效减灾技术方法、因地制宜的风险管控措施等方面的认识与总结,不断提升技术防灾减灾成效。
杏鑫在线注册_为万马前行持筹握算 ——中国地质调查局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创新纪实
一子落而满盘活。预算作为上承决策、下接项目、外通审计的一环,对整个“盘子”的长久平稳运行有着重要意义。着眼地质工作大局,需要依靠财务工作开源节流,更要在这个关键领域抓得住、管得准、用得好。 现代预算管理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是其中的重点。2014年以来,新《预算法》和《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相继颁发,各项配套改革制度陆续出台,对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调查预算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俗话说,一子落而满盘活。地质调查6项任务、10大计划、63项工程、300多个项目的顺利实施,需要将目标、计划、预算、绩效、考核、监督、成果等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全流程的科学管理系统。这其中,预算作为上承决策、下接项目、外通审计的一环,对整个“盘子”的长久平稳运行有着重要意义。 对此,中国地质调查局紧密围绕党中央、国务院财税体制改革精神,把深化预算管理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总要求、总引领。5年来,围绕建设世界新型一流地调局的总体目标,中国地质调查局不断改革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创新预算管理模式、调整预算权责配置,构建全面规范、公开透明、运转高效、与地质调查运行机制相适应的预算体系。 履行主体责任 重点支出保障有力 通过预算管理改革创新,适应满足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国土资源中心工作的需要,全面落实部局党组的重大决策部署,全力支撑地质调查计划、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理顺预算管理关系,搭建干事创业平台。与财政部建立起高效顺畅的预算管理直通车,地质调查项目预算全面纳入部门预算“二上二下”正常程序,实现与部门预算同步编制、同步下达,初步建立起稳定的地质调查项目经费保障机制,为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地调科研人员搭建起干事创业的平台。 ——构筑二级项目体系,服务部局中心工作。2016年,建立起6个地质调查一级项目和331个二级项目新体系。2017年,根据财政部关于完善专用一级项目、突出中央部门职责的要求,将地质调查一级项目由6项调整为8项,并通过优化二级项目,落实部局重点工作需求,依托大项目,出大成果、出大人才。 ——做好服务支撑工作,保障重大决策部署。在预算申请及安排、经费使用及监管等方面,全力保障部局围绕支撑服务国家能源安全、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雄安新区、一带一路、海洋强国、军民融合、脱贫攻坚、新疆油气体制改革等战略所制定的重大决策,全力保障地调局六大科技攻坚战的顺利实施。 落实改革精神 预算管理更准更细 深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预算法、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等系列改革精神,积极稳妥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实现了地质调查工作管理能力的跨越式上升。 ——改进预算控制方式,实行中期规划管理。预算编制由一年增加到三年,实行三年支出规划滚动管理,提高预算编制的前瞻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三年支出规划约束年度预算,前一年数据制约后两年数据。按照“先定政策,再排支出”的思路,加强政策、业务和预算相结合,实现总量控制与结构优化相衔接。 ——强化预算统筹管理,科学编制部门预算。适应预算管理改革及地质调查项目管理要求,制定功能预算与经济分类预算相结合的预算编制方法。单位预算实行逐级编制,明确各级预算编制的责任主体,有效整合、合理配置各部门的任务及资源。“一上”重点编制好项目预算,“二上”做好预算的细化统筹。 ——改进预算评审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改进项目评审机制,发挥评审对规范立项申报、提高预算编制质量、优化资源配置、改进绩效管理的重要作用。实行技术与预算评审相分离,预算评审坚持以事定费、量价匹配的原则,将预算评审结果作为项目立项、入库的必要条件。 ——建立建实项目库,实现全流程滚动管理。由地调局组织实施的项目全面纳入项目库管理,非项目库项目不得申报预算。凡是未落实工程目标任务和预期成果、凡是不符合“五问”标准的项目一律不得入库。将项目立项、预算评审、预算执行和绩效管理等程序合理嵌入到项目库管理当中,实现全流程滚动管理。 采取有效措施 预算执行切实到位 深入贯彻“两个责任制”要求,全面落实预算执行责任,更新观念,完善制度,提前谋划,全面完成部局预算执行考核任务。 ——树立预算绩效理念,科学安排项目预算。从根本上转变“重分配、轻管理”,“先切块分钱、再安排项目”的传统观念和做法,根据单位职能定位和以往年度执行能力,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及部局中心工作,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及预算规模,科学设置项目和编制预算,从源头上解决预算执行难的痼疾。 ——加强预算事前规划,提前做好执行准备。简化预算管理程序,将预算实施方案编报提前到“二上”阶段。“二上”预算后即可着手落实各项生产计划、编报用款计划,提前开展政府采购、进口设备报批及基本建设等前期准备工作。预算一经批复,项目即可进入实施阶段,确保预算如期执行。 ——硬化预算刚性约束,盘活用好存量资金。建立以预算为核心的财务审批制度,严禁无预算支出、超预算支出以及改变预算用途支出,严格控制预算调整。对结转结余资金实行分年度精细化管理,定期开展结转结余资金清理,统筹做好结转资金调剂使用,重点保障部局重点工作需要。 ——完善执行考核机制,依靠制度助推执行。按照财政部、国土资源部预算执行进度考核要求,实行预算执行情况通报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执行责任考核机制,完善预算执行与单位领导班子考核、单位及项目预算安排、工程首席和项目负责人考核以及人员绩效工资发放挂钩机制。 扎牢制度笼子 依法治局有序推进 建立健全以预算为核心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做好顶层设计,筑牢基础支撑,为地质调查出成果、出人才、审计不出大问题保驾护航。 ——系统构建顶层设计,发挥预算核心作用。全面推进预算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预算的核心作用。逐步建立起内部管理关系顺畅、责权明晰的组织管理体系,支出规划约束年度预算、年度预算以项目库为基础的业务推进体系,制度健全、标准完善的基础支撑体系,信息公开透明、强化责任追究的预算监管体系。 ——健全完善制度体系,全力推进依法治局。按照预算体系建设要求,建立完善中期规划管理及项目预算管理、预算评审及项目库管理、预算执行及结余结转资金管理、绩效目标及绩效评价管理、外协项目政府采购及合同管理等规章制度,系统构建预算管理制度体系,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局提供制度保障。 ——健全完善标准体系,夯实地调基础支撑。创新预算定额标准跟踪评估组织体系建设,保障预算定额标准“制、管、用”方面的政策衔接。健全完善地质调查概算、预算标准体系,切实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透明化水平,充分发挥定额标准在地质调查预算编制及管理中的基础支撑作用。 科学理念引领 阳光财政稳步实施 通过强化绩效意识、加强科学决策、扩大信息公开等一系列的创新实践,切实提高了预算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透明化水平。 ——推进全面绩效管理,增强主体责任意识。按照“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原则,推进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明确申请部门预算资金的所有项目及单位必须设定绩效目标。强化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逐步建立绩效问责机制,增强单位支出责任及效率意识,将评价结果作为完善预算管理政策、优化支出结构、科学安排预算的重要依据。 ——充分发挥智库作用,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建立完善地质调查专家库,配合财政部建立地质调查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为地调局党组和各级管理部门决策提咨询供服务。建立健全业务培训机制,制订多层次培训规划计划,定期对预算管理人员、预算编制人员、预算专家及项目负责人进行系统培训,扩大政策宣传,确保各项政策贯彻执行到位。 ——推进预算信息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健全预算信息披露和反馈制度,扩大和细化部门预算公开内容和范围,全面推进地质调查项目的立项申报及项目库管理、项目计划及预算建议、项目外协设置及政府采购、单位及项目预算执行、单位及项目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等关键环节和重点内容的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防控廉政审计风险。 ——加大审计检查力度,强化预算监管责任。健全预算评审的统一规划、巡视督导及复查抽查机制,从事后检查为主向事前事中监控为主转变,强化对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全过程监管,提高预算安排的科学性和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各类审计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强化重大廉政风险点监控。严肃财经纪律,强化责任追究,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坚决依法依规处理。 着眼地质工作大局,需要依靠财务工作开源节流,更要在这个关键领域抓得住、管得准、用得好。接下来,需要更加深刻地理解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内涵,以更加创新的思路和积极的态度适应新的项目管理方式,以预算管理改革为龙头,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地质调查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