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在线注册_第三届“保护地球 精彩地质”科普作品大赛评选结果揭晓 75件优秀作品脱颖而出

杏鑫在线注册_第三届“保护地球 精彩地质”科普作品大赛评选结果揭晓 75件优秀作品脱颖而出
2年前 (2022-07-03) www.nxdzgc.com 杏鑫注册服务 204℃

  第三届“保护地球 精彩地质”科普作品大赛优秀作品评选结果近日揭晓。来自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作家协会、新华网、漫画家协会等单位的20余位专家最终从活动征集到的各类作品中评出一等奖8个、二等奖26个、三等奖41个。   该评选活动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中国地质学会地质科普工作委员会共同主办,旨在充分展示科普创作人才在地质调查科学普及工作中的作用和能力,发掘更多优秀科普作品,推动地质科研成果的科普化,提高公众对地质工作的了解和热爱,提升地质调查社会影响力。大赛主办方借助第50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周的契机,特向全国地质工作者及广大社会公众征集原创地质科普作品。作品形式包括科普文章、诗歌、绘画、视频、摄影作品和课件等。   在征稿的5个月里,共征集各类作品528件,其中文章141篇、诗歌70首、视频15个、课件35个、绘画和摄影作品267张。在初选基础上,专家组从作品与地质工作相关性、作品的创新性、作品的结构层次及内容等方面进行评选,最终75件优秀作品脱颖而出。   专家表示,今年的科普作品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较往届大赛均有提高。在紧扣科普主题的前提下,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从不同的角度很好地诠释主题、揭示主题、宣传主题。专家建议各个类别的征稿可以和专业协会合作,提前组织开展针对性创作,以专业作品带动科普创作的整体水平,以征稿带动专业人士关注科普题材。要鼓励原创,特别要鼓励一线科学家的原创。

杏鑫登录注册_中国地质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综述

杏鑫登录注册_中国地质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综述
2年前 (2022-06-29) www.nxdzgc.com 杏鑫官网 170℃

  聆听一次会,胜读数本书。前不久于云南昆明召开的中国地质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让参会代表们不虚此行。尤其是此次年会组织的36个分会场的议题既有广度、又有深度,为地质科研、地质工作提供了先进的理念和广阔的思路。通过这次会议,我们不但能够体会到地质学的无限乐趣,更重要的是还能真正认识和理解并合理利用保护好地球这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这36个分会场的议题既有研究岩石、地质构造和过去的生命活动轨迹的传统地质学的内容,也拓展到研究大气圈、水圈、陆圈(岩石圈、地幔、地核)和生物圈(包括人类)之间关系的地球系统科学;既有研究成矿新理论的内容,也有研究勘查新技术、新标准的内容。在这其中有不少议题紧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比如深海找矿、深地找矿、非常规油气、新兴战略矿产、绿色勘查、生态地质调查、城市地质等。   探究地球奥秘   岩石,我们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岩石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研究它可以了解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历史,可以根据某些线索寻找矿产资源,还可以为解决工程地质、地震、火山灾害、环境的变化等问题提供重要依据。   本届学术年会的第一分会场就是围绕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申报的“造山带岩浆作用与变质作用”专题进行研讨。会议特别邀请了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的谢桂青研究员作了“矽卡岩矿床组合新模型探讨:以华南为例”的主题报告和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史仁灯研究员作了“西藏永珠洋壳化大陆岩石圈地幔橄榄岩特征”的主题报告。分会场参会人员以年青学者和研究生为主,主题报告讨论热烈。   古生物是确定相对地质年代和划分、对比地层的主要依据,是识别古代生物世界的窗口,为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研究提供直接的证据,是重建古环境、古地理和古气候的可靠依据。可以说,古生物的发展历史为人类提供了保护地球的借鉴。   在本届年会第四分会场上,古生物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我国在地层古生物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从地球早期生命和环境背景,重大地质历史事件中的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关系,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等重要生物群及其生态环境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参会报告基本反映了我国近年来古生物学研究的主要热点,如地球早期生命演化、寒武纪大爆发、三叠纪生物复苏、缅甸白垩纪琥珀等领域。本次分会场参与人包括多位在国内外古生物学界有较大影响的学者,如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黄迪影研究员、西北大学韩健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欧强教授、贵州大学彭进教授等,他们的参与对提高古生物分会场的影响起到了很好的帮助。本次分会场参会人员的年轻面孔多,以研究生和年轻人为主,体现了古生物学科的兴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要让更多的人来认识地球、保护地球,离不开科普工作。本届年会第三十五分会场专门探讨“地学科普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在地学科普作品、服务和工作创新与发展,地学研学旅行课程、服务和工作创新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交流讨论。   破解能源瓶颈   能源安全是我国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现能源安全要立足国内。   深地、深海是地球科学也是我国地质工作今后的重要战略方向。向地球深部进军,拓展深部矿产尤其是深层油气资源,对筑牢我国能源安全的资源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与战略意义。走向深海大洋,开发深海油气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实施深地、深海探测战略,都需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形成一批高水平的理论创新成果。同时,要突破制约深地、深海探测能力的核心关键技术,带动深地、深海技术装备的自主产业发展,有效拓展第二找矿空间和发展空间。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对能源需求的攀升和常规油气资源的不断消耗,油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非常规油气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是,我国油页岩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仍面临诸多难题。   做到能源安全,除了数量有保障,质量也要有保障。我国煤炭占能源结构比重较大,煤炭清洁利用是能源转型的突破口,也是保证能源安全的重要一环。   本届年会第七、八、九、十五分会场针对上述问题,分别围绕“海洋地质与探测技术”“盆地深部地质作用与深层油气资源”“非常规油气的成藏理论与勘查技术”“煤炭绿色开发与清洁利用”等议题展开讨论。   第七分会场围绕针对制约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生态保护、海洋能源资源找矿突破和地球系统科学进步的技术瓶颈,内容涵盖海洋地质领域的能源、资源、环境、灾害的调查评价和地球系统科学理论研究等方向,也包括海底综合探测技术方法和海洋地质大数据智能分析技术。第八分会场针对油气勘探目标埋深逐渐增加的现实,围绕深部地质作用对沉积盆地影响的方式、规模、范围,聚焦深部地质作用过程对沉积盆地多类型资源形成与分布的影响机制,探讨深部流体携带的物质与能量对资源成藏效应和资源潜力的影响,服务于我国深层油气勘探实践。第九分会场围绕非常规油气成藏理论和勘查技术方面的新成果、新思路和新领域进行研讨交流,以推动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进一步突破。第十五分会场围绕煤田沉积地质、煤田构造地质、煤田水文地质、煤系气地质及成因机理、瓦斯地质、煤系矿产资源成因机理与赋存规律、煤系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技术、绿色矿山建设与环境保护技术、煤矿开采安全保障技术、煤炭清洁利用地质评价以及其他相关内容展开研讨交流。   服务生态建设   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资源、环境与生态需求三重叠加,服务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是地质调查工作新的历史使命。地质事业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大转型的关键时期。自然资源部统一行使生态保护修复职责,地质调查工作要更好地发挥好先行性、基础性作用,更好地与生态保护相融合。   生态地质调查就是响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是新时代地质调查工作的重要拓展领域之一,主要调查研究各种生态问题或生态过程的地学机理、地质作用过程及背景条件,形成岩石-风化壳-土壤-水-生态完整的地表与地下一体化的权威数据,为生态系统整体保护修复、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等工作提供地球系统科学解决方案。   与生态地质相比,环境地质大家了解得更多。环境地质就是应用地质数据和原理解决人类占有或活动造成的问题。   本届年会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分会场以及另外两个和城市地质有关的分会场(下边单独列出),都和生态地质、环境地质有关。可见,地质调查转型在学术领域已受到相当重视。   第二十三分会场围绕“生态地质调查与技术”议题,旨在探索地质调查工作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探讨综合地质调查的技术方法与理论,分享地质工作转型升级的经验以及模式。第二十四分会场围绕“地质环境、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在地质-生态-健康、生态水文地质、土壤-地下水环境中的新型污染物、地质环境修复理论与关键技术等方面展开研讨交流。第二十五分会场围绕环境地质国内外研究现状、环境地质调查规范、环境地质调查新技术新方法、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方法、环境地质调查最新成果、地质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等方面展开交流讨论。第二十六分会场围绕重大工程防灾减灾科技创新、高位远程地质灾害监测技术方法、地质灾害精细化预警模型与判据、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装备研发等方面展开交流研讨。第二十七分会场主要围绕黄土地区、冻土地区、岩溶地区和红层地区的地质灾害早期识别与风险防控展开研讨与交流。第二十八分会场围绕岩溶地质、岩溶水文地质、岩溶生态、岩溶景观、岩溶碳汇与全球气候变化、岩溶地质灾害等领域内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关注岩溶关键带最新研究成果,并对其形成机理、受控因素等方面开展深入研讨与交流。   以第二十六分会场为例,会议取得以下主要成效:一是学习领会地质事业转型升级发展部署,尤其是基于地球系统科学的展望,为实现地质灾害科技减灾创新,提供了理论源泉和跨学科驱动力。二是一些防灾减灾新理论新观点,引起代表共鸣,发挥了凝心聚智、会商研讨的作用,可以更好地指导解决群测群防监测预警问题。对科技支撑防灾减灾新机制的探讨,也得到了热烈响应。三是中国地质大学、长安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和西南石油大学等高校学生代表,踊跃发言,表现突出,防灾减灾增添许多新鲜血液。四是组织有序,中国地质学会凝聚力进一步提升。地质灾害研究分会还建议,中国地质学会进一步加强协调,各分支机构突出各自领域特点,集中办好相关活动。   支撑城市建设   城市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考验着国家的治理智慧。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形成城镇发展新格局的重点任务。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城市地质工作将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提供支撑服务。   本届年会有第二十九、第三十两个分会场关注城市地质研究。   以第三十分会场为例,会议以“城市地质理论方法与探测技术”为主题,内容涵盖重要经济区城市群地质调查工作思路、城市地质调查工程主要进展、城市地质调查新技术新方法、城市地下空间透明化关键技术、城市地下空间协同利用理论方法、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理论方法、城市地质调查成果应用服务等内容,为城市地质工作全面开展提供了先进的理念和广阔的思路。会议取得以下成效:一是提供了城市地质工作交流平台。城市地质工作部署、城市地质调查研究、城市地质信息化建设、城市地质成果应用等多方面人员代表汇聚一起讨论交流,研讨工作需求和工作方向,共同探索城市地质理论技术方法,提高城市地质工作水平,科学支撑服务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国土空间规划。二是展示了城市地质最新研究成果。国内从事规划、管理、科研、生产等多个方面知名专家参加研讨,代表着城市地质工作最新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提升城市地质调查研究水平、促进城市地质调查成果应用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三是提出了城市地质关键问题解决方案。会议报告就大家关注的城市强干扰地区地质结构精准探测问题、城市地质三维动态属性建模问题、城市地下空间透明化问题、城市地下空间安全评价问题、城市地质调查成果有效应用服务问题等给出了典型案例和实践经验。四是培训了城市地质专业队伍。利用中国地质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契机,全国相关地勘单位技术业务人员参加了城市地质理论方法与探测技术论坛,了解了中国地调局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思路及工作部署,学习了城市地质调查新方法新技术,领会了城市地质成果应用服务方向,促进了城市地质业务技术人才成长。   事实上,本届年会其他分会场的内容同样精彩,比如探讨“新兴战略矿产资源勘查”的第十二分会场、探讨“地质遗迹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三十一分会场、探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第三十二分会场等,限于篇幅不再详细介绍。总之,通过本届年会各分会场的研讨而形成的共识,将进一步促进地质科研工作不断向前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地质工作转型升级和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杏鑫注册链接_中国担任地球观测组织2020年轮值主席

杏鑫注册链接_中国担任地球观测组织2020年轮值主席
2年前 (2022-06-28) www.nxdzgc.com 杏鑫注册服务 310℃

  新华社堪培拉11月6日电(记者岳东兴 白旭)地球观测组织(GEO)第十六届全会6日在澳大利亚堪培拉开幕,中国在大会上正式接任2020年地球观测组织轮值主席。   开幕式上,GEO中国首席代表、中国联合主席执行代表、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朋德代表GEO中国联合主席、科技部副部长黄卫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辞,回顾了GEO近年来的重要成就,结合当前地球观测融合数字技术的新方向对GEO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希望,并号召GEO各界通力合作,通过地球观测推动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公共服务。   当天开幕式上,中国国家航天局推出了“中国国家航天局高分卫星16m数据共享服务平台(CNSA-GEO平台)”,发布了相关数据政策,宣布正式将中国高分16米数据对外开放共享。这是国家航天局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在中国航天领域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的重要举措。   本次开放共享的数据,来自2013年和2018年发射的高分一号和高分六号对地观测卫星,用户可通过CNSA-GEO平台(www.cnsageo.com)查看历史存档数据、基于存档数据生成的全球有效覆盖一张图、每日拍摄的16米数据共三类中国高分16米卫星数据。   地球观测组织成立于2005年,是目前国际上地球观测领域最大的政府间合作组织。中国是GEO创始国之一,自2005年GEO成立以来,深度参与GEO工作,为GEO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GEO自2017年起开始执行轮值主席制度,欧盟、美国、南非先后担任了2017年至2019年的轮值主席工作。按照轮值顺序,2020年将由中国担任GEO轮值主席,全面主持2020年度GEO工作。   6日开幕的全会,是在堪培拉举行的地球观测组织2019年会议周的组成部分。会议周于4日至9日举行,包括第十六届全会等核心会议及成果展览等活动。

杏鑫怎么注册_我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提出引领全球目标

杏鑫怎么注册_我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提出引领全球目标
2年前 (2022-06-28) www.nxdzgc.com 杏鑫注册服务 631℃

  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记者 王立彬)走过百年的我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到2021年将完成整体改革、比肩欧美,并于2025年实现高质量发展、引领全球目标。    6日在此间召开的全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战略性结构调整,推动区域地质调查工作高质量发展,建成世界一流的区调业务体系和人才队伍体系,实现地质填图与科学研究一体化,提升解决制约重大资源环境的基础地质问题和地球系统科学问题的能力,推进原始创新和技术进步,引领全球地质填图发展。   据介绍,区调工作是地质调查事业立足之基。1910年,邝荣光发表中国第一幅地质图《直隶地质图》,拉开中国区域地质调查事业序幕。新中国成立以来,“两弹一星”、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三峡工程、川藏铁路等,从国之重器到世纪工程,都凝聚着区调工作者的心血汗水,为我国工业化进程提供了矿产资源的基础支撑。   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金发说,区调是科技密集型工作,目前主要发达国家地质工作已完成从服务资源为主向服务资源安全保障、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修复等战略转型,工作领域从陆域为主转向陆海并举。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均开展了三维地质填图,向地球深部延伸。我国区调工作将立足科技创新,从锤子、罗盘、放大镜“老三件”+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GPS定位仪“新三件”,转向“星空地”立体调查技术体系,不断推动体制改革和技术进步,到2021年完成区调整体改革、比肩欧美,2025年实现高质量发展、引领全球目标。

杏鑫在线注册11省份地灾监测预警实验仪器试运行

杏鑫在线注册11省份地灾监测预警实验仪器试运行
2年前 (2022-06-13) www.nxdzgc.com 杏鑫官网 189℃

截至4月15日,2021年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实验首批11个省(区、市)全部按计划完成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设备安装和并网工作,进入试运行阶段。   今年,自然资源部在全国17个省(区、市)开展了2万余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实验工作,计划在汛期前全部建成运行。截至目前,福建、贵州、广西、云南、重庆、江西、浙江、广东、湖北、湖南及四川(一般地区)已完成仪器安装,进入试运行阶段,其余西北地区省份及高寒地区将于5月底完成安装。   为进一步加强仪器选型与布设安装的科学性,杏鑫在线注册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日前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检查指导与技术培训。截至目前,共开展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培训70余场、现场技术指导800余次。   据了解,下一步,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实验工作将加快推进西北地区省份及高寒地区的仪器安装和并网工作,并组建专家团队对已建成运行的省(区、市)进行质量抽查,杏鑫怎么注册以查促建,加强数据对接与信息平台运维保障,聚焦分析预警等关键环节持续攻关,全力提升监测预警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

杏鑫在线注册三十家单位获评第二批地学科普研学基地

杏鑫在线注册三十家单位获评第二批地学科普研学基地
2年前 (2022-06-13) www.nxdzgc.com 杏鑫官网 180℃

 中国地质学会在近日召开的2021年度全国秘书长工作会议上,为获评第二批地学科普研学基地(营地)的30家单位授牌。至此,中国地质学会地学科普研学基地(营地)已增至63家。   按照《中国地质学会关于申报地学科普研学基地(营地)的通知》《中国地质学会地学科普研学基地(营地)评选授牌和监督管理办法(试行)》要求,杏鑫怎么注册中国地质学会第二批地学科普研学基地(营地)申报及推荐工作于2020年11月启动,共收到合格推荐材料46份。经专家评审和公示,河北省地质博物馆、李四光纪念馆等30家单位成功获评中国地质学会第二批地学科普研学基地(营地)。   仪式上,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兼常务副秘书长朱立新表示,杏鑫在线注册科普教育基地是面向公众开展科普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利用科普资源将弘扬历史文化和科学普及结合起来,打造丰富多彩的科普教育基地,必将助力学会科普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他希望上述30家科普研学基地单位要在新的起点上更加彰显特色、更好发挥作用,提高对外开放频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地质学会科普与会员服务中心有关负责同志对学会科普工作等进行了汇报。湖南、广东、江苏、上海等省级地质学会和浙江东方地质博物馆的主要负责同志分别作了工作经验交流,与其他省级地质学会、分支机构分享了科普工作思路。   在分组讨论阶段,学会科普传播专家和科普基地负责人、代表就下一步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管理、运营和科普宣传工作积极建言献策,集思广益,统一思想。大家一致表示,将继续发挥科普队伍公益职能,加强科普基地管理,做好地质科普工作,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杏鑫在线注册自然资源部发布公益性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品

杏鑫在线注册自然资源部发布公益性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品
2年前 (2022-06-13) www.nxdzgc.com 杏鑫官网 179℃

  自然资源部近日发布了公益性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品(2020),旨在充分发挥地质资料信息作用,进一步推进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资料信息的社会化服务。   这批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品包括:非涉密成果地质资料全文数据(2020),提供非涉密地质资料全文数据,包含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杏鑫在线注册矿产勘查报告、城市环境调查报告、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遥感地质解译报告等共计20万件成果报告全文数据与成果图件;解密成果地质资料全文数据(2020),提供按保密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解密的地质调查成果资料共3870档,涉及全国1∶20万、1∶25万和1∶50万地质成果资料;全国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2020),提供全国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包含110万个钻孔的柱状图、钻孔基础信息;全国重要岩心图像信息数据库(2020),提供全国重要岩心图像信息数据,包含42.7万米(512个项目794个钻孔)的岩心的扫描图像、岩性描述及部分岩心化学分析数据信息。   上述资料向社会提供公开查询借阅利用,杏鑫怎么注册用户可直接登录相关网站检索查阅或凭本人居民身份证等相关材料到馆借阅。

杏鑫在线注册专家共谋三峡库区地灾防灾减灾良方

杏鑫在线注册专家共谋三峡库区地灾防灾减灾良方
2年前 (2022-06-13) www.nxdzgc.com 杏鑫官网 188℃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近日在湖北宜昌组织开展2021年三峡库区地质灾害趋势会商。   会上,代表们分享了2020年地质灾害防治经验与做法,杏鑫怎么注册研判了2021年三峡库区地质灾害趋势与形势,商议了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的对策与良方,并重点讨论了2021年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预测报告。   代表们认为,2021年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各部门、各单位要积极防范、科学应对、高效处置突发地质灾害,从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巡查排查和临灾准备、值班值守和临灾处置等方面,强化防灾减灾工作。本次会商形成了多项共识,要加强协调联动,杏鑫在线注册坚持问题导向,运用先进技术,加快信息化建设和数据共享,提升监测预警智能化水平。

杏鑫在线注册“地质调查+”特色帮扶之路

杏鑫在线注册“地质调查+”特色帮扶之路
2年前 (2022-06-13) www.nxdzgc.com 杏鑫官网 163℃

相比以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三十三团村民如今更加忙碌了,因为他们还要种好面积500亩的盐渍化生态修复治理示范园区。该园区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乌鲁木齐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与该团场合作而建。   第二师三十三团位于天山南麓巴州尉犁县境内,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那里淡水资源稀缺,土壤盐渍化、荒漠化严重,生态环境极其脆弱。2019年5月,乌鲁木齐调查中心“南疆地区盐渍化区生态地质调查”项目组进驻该团,在塔里木盆地实施盐渍土改良应用示范工程。   经过反复调查论证和实验,项目组以高盐碱水灌溉盐碱地,成功种植出盐地碱篷、盐角草等16种高耐盐植物。这让当地百姓看到了生态修复的希望。“与其他地方不同,这里脱的是生态之贫,攻的是修复之坚。”项目负责人说。   其实,这只是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及其所属13个专业中心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助力脱贫攻坚伟大实践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这支队伍始终把支撑服务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深度参与地方精准扶贫,杏鑫怎么注册蹚出了一条以找水打井、防灾减灾、富硒土地调查、生态修复等为主要内容的“地质调查+”特色帮扶之路。   以地质项目为抓手打好扶贫“爱民井”   饮水是群众急需,也是脱贫之基。   辽宁省辽阳县甜水满族乡陈家村地处山区,曾是省级重点贫困村。村庄所在地区地势较高,地表覆盖较浅,第四系含水层受气候环境影响较大,每到秋冬干旱季节,地下水供应不足,居民生活用水困难。   2020年7月,中国地质调查局廊坊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辽阳城市地质调查”项目组3次前往陈家村实地调查走访,详细了解情况,通过科学手段优选供水点2处。承担施工任务的钻探分队加班加点、争分夺秒,用时30天打出大口径水井6口,日涌水量达到1.4万吨以上,满足了周边420余户居民日常生活用水需求。   队伍开进哪里,哪里就有他们奋战的身影。2020年10月27日,经过一个多月的施工,中国地质调查局廊坊中心鄂尔多斯项目组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准格尔召镇成功钻取5口深水井并交付驻地政府,日均出水量达70吨,且水质优良,符合饮用标准,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周边6个村社2000余名村民的吃水、用水难题。   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各单位充分结合自身优势,找准切入点,发挥了突击队作用。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固阳县金山镇石家渠村和三成仁壕村位于阴山主脉北麓山区,此前这里是自治区级重点贫困村。过去,受周边矿山的影响,村民们常为饮用水和灌溉水的质量担忧。2020年5月,中国地质调查局呼和浩特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九原区-达茂旗矿集区生态修复支撑调查”项目组进驻该地。通过详细了解调查区实际情况,项目组分别在周围村镇布设水文地质钻孔7眼,成井后日涌水量达到600吨以上,很大程度解决了当地饮水及灌溉用水问题,为当地建设高标准农田提供了支撑。   2020年6月,中国地质调查局牡丹江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依托“牡丹江城市地质调查”项目,在海林市海林镇施工4眼探采结合井,解决了村办企业、村民吃水用水的困难。2020年7月,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矿产资源调查中心依托“熊耳山-伏牛山矿集区生态调查”项目,在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潭头镇成功施工一口280米深水井,日出水量500余吨,水质检测全优,有效解决了赵庄村300余户村民生活用水难题,让该村从此告别了汛期水窖存水、旱季无水灌溉的历史。据统计,2020年,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及其所属13个专业中心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在全国贫困区累计施工探采结合井40余口,为2万多名贫困区群众提供了水源保障。   以地质服务为基础建好科学“咨询站”   西马峰、柳条寨、西大窑镇位于辽宁省辽阳市北部采煤区,多年矿业开采导致该区域地面沉降、采空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多发。中国地质调查局廊坊中心辽阳项目组科学运用“调查+物探+钻探+遥感”综合技术手段,对区域内地面沉陷等地灾分布形态、规模及发展趋势进行探测研究,为地灾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四川省攀枝花市地处攀西裂谷,山高谷深,地灾隐患突出。2018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应用地质研究中心在攀枝花地区开展了“大河流域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项目,对攀枝花大河流域攀枝花幅、仁和街幅、立溪冬幅、平地幅、拉鲊幅等5个图幅开展地灾调查工作,共排查并核实灾害点204处,其中新发现地灾及隐患点83处。2020年7月16日,在攀枝花市政府举行的地灾调查成果项目扶贫移交仪式上,该中心将历时3年编制完成的《四川攀枝花大河流域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成果报告》移交攀枝花市政府,为该市城市建设规划、防灾减灾和乡村建设、精准扶贫提供了基础地质信息和决策依据。   这并不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应用地质研究中心第一次为地方政府提供地灾排查服务。2019年,该中心列麦项目组在西藏自治区隆子县开展应用地质调查期间,发现隆子县加玉乡庞村南侧存在滑坡地灾隐患,及时向该县自然资源局和加玉乡政府提交了调查报告和意见建议,为隆子县政府组织加玉乡庞村进行整体搬迁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避免了因地灾引发的伤亡,确保了当地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南澳县是广东省的海岛县,受人类工程活动和城乡开发建设的影响,地灾多发、频发。但近10年来针对该区域开展的地灾调查相对缺乏,防灾减灾工作形势严峻。2020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口海洋地质调查中心在该区域投入28万元,开展1∶5万地灾调查,为当地贫困地区防灾减灾、地灾紧急避险提供支撑。调查发现,南澳岛地灾类型主要以小型的崩塌、滑坡为主,共发现崩塌隐患点40处、滑坡隐患点21处。项目组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地灾防治建议,移交汕头市自然资源局使用,取得了良好成效。   以地质数据为支撑种好优质“科学田”   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重点在西部。   宁夏固原地区属六盘山国家级集中连片特困区及陕甘宁革命老区,涉及地域面积广,贫困人口众多,扶贫任务艰巨,这里是国家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中国地质调查局呼和浩特中心于2019年5月在当地启动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项目,经过1年的科学调查,精准查明了固原地区土地质量状况及优质特色土地资源空间分布情况,圈定绿色富硒土地资源10.9万亩、富钼土地资源66.2万亩。为使调查评价成果尽快转化为社会经济效益,助力六盘山贫困区群众走上致富路,项目组及时将调查发现的富硒土地资源等成果形成政府版报告和图册,全面评价绿色食品产地,富硒、富钼等优质土地资源分布情况及农作物生态效应,提出平衡施肥、优化土地开发和“天然富硒土地标识划定”申报建议,指导固原市建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富硒农业生产基地。2020年8月,该中心与固原市政府召开成果移交会,向社会发布调查成果,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高度赞扬。   把目光转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该市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东部,北依天山,南依阿尔金山。2020年4月,中国地质调查局乌鲁木齐中心在该地区实施了“南疆铁门关地区土地生态修复支撑调查”项目。通过开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和生态地质调查,项目组精准圈定绿色富硒土地20万亩,其中AA级绿色富硒土地15万亩,针对当地农业产业布局提出了科学规划建议,受到当地政府高度赞誉。   九佰垌国家级特色农业示范区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北区平吉镇九佰垌为中心,包括永隆村委会、广平村委会、平里村委会、垭塘村委会、古隆村委会、新胜村委会的全部或部分区域,园区总占地约27800亩。2020年3月,中国地质调查局烟台海岸带地质调查中心在该地区实施综合地质调查项目,得出该区域硒元素含量是全国表层土壤均值的2.03倍,土壤硒含量丰富的结论,进一步助力该地区特色农业发展。   据统计,自2019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及其所属13个专业中心在全国调查评价富硒土地资源60.69万亩,支撑建设宁夏固原富硒农业产业示范园等,促进特色农业发展,实现了“造血式”扶贫。   以地质资源为依托打造特色“旅游点”   生态环境没有代替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20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在云南富源-贵州盘州一带开展矿产能源集中区生态修复支撑调查项目,对祖宗洞、天福洞2个岩溶洞穴开展调查,发现水乡石林、龙泉吐纳地质景观,提出“红色文化+彝族文化+地质文化”旅游发展思路,建议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保护乡村环境、清理洗羊塘煤矸石堆。项目组还提供了地质景观分布图、洞穴三向图等调查成果,对当地旅游开发、产业转型、脱贫攻坚起到了积极作用,得到当地政府的认可。   2020年6月,中国地质调查局廊坊中心辽阳项目组积极探索符合矿业区村镇绿色发展的地质支撑方案,在冮官-燕州城附近区域开展地质遗迹调查,杏鑫在线注册发现区域内有丰富的溶洞、湿地、断层三角面等地质遗迹资源,发掘了包括燕州古城遗址、冮官窑遗址在内的历史文化底蕴,协助小屯镇政府完成《冮官地质文化村建设报告》,有效支撑了贫困地区的转型发展。   2020年7月,中国地质调查局牡丹江中心城市地质项目组调查了牡丹江市40处地质遗迹资源,掌握了地质遗迹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保护情况,制作了镜泊湖形成与演化科普视频;调查新发现丹霞地貌景观1处,是黑龙江省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处丹霞地貌;编制了牡丹江市自然资源图集和地质遗迹调查图集,有效服务牡丹江市自然资源管理工作。   2020年8月,中国地质调查局乌鲁木齐中心在新疆哈密南湖戈壁开展矿山集中区生态修复支撑调查项目时,发现一处中侏罗世脊椎动物化石群,共梳理出45块骨骼碎片,经专家鉴定为马门溪龙和龟鳖类化石。此次脊椎动物化石群的发现丰富了新疆哈密地区中侏罗世的化石种类和生物组合。项目组及时与驻地政府对接,计划将化石发现区与哈密翼龙-雅丹国家地质公园联合起来,打造当地特色古生物遗迹旅游项目,助力乡村旅游发展。   近年来,这支地质调查队伍支撑湿地公园和沙漠公园建设各1处,与地方队伍联合探索打造地质文化村2处,积极将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从生态治理到产业发展,从盘活矿产资源到改善基础设施……一组组帮扶数据令人振奋,一幅幅生动画面催人奋进。未来,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及其所属13个专业中心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接续奋斗推进乡村振兴,努力书写新的时代答卷。

杏鑫在线注册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

杏鑫在线注册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
2年前 (2022-06-13) www.nxdzgc.com 杏鑫官网 299℃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5月8日至14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为以鲜活事例增强社会公众地质灾害风险意识、杏鑫在线注册激发全社会防御能力,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联合部宣传教育中心、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推选2020年地质灾害成功避险经典案例,分享各地好经验好做法,传播地质灾害科普知识。   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关系国计民生,杏鑫怎么注册推广各地好经验好做法,普及地灾避险知识,提升基层地灾避险能力,更有效地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