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登录注册_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建设完成

杏鑫登录注册_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建设完成

  2018年,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31个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和地质环境监测机构配合,自然资源部门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大幅提升了地下水监测的专业化和自动化水平。   自然资源部门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共建成层位明确的国家级地下水专业监测站点10168个,全部安装一体化地下水自动监测设备,实现了全国主要平原盆地和人类活动经济区的地下水水位、水温监测数据自动采集、实时传输和数据接收,与水利部门地下水监测数据实时共享。   改建完成西北干旱、华北半干旱地区的2个地下水均衡试验场和1个秦皇岛地下水与海平面综合监测站,实现了土壤水负压、潮汐等要素的实时在线监测,提高了土壤水运移、海平面变化等方面的分析研究能力。   利用云平台和大数据技术,研发了监测信息应用服务系统和三维地下水云计算实时模拟系统,实现了监测数据管理、动态分析、水质水量综合评价与信息发布等功能,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多级数据共享与异地联动的工作模式。   建成国家地下水监测网络数据中心,与31个省级节点实现互联互通;建成现代化的水质监控实验室,满足《地下水监测网运行维护规范》(DZ/T 0307-2017)中规定的100项水质指标测试监控能力,实现对国家地下水质标准(GB14848-2017)93项指标的全覆盖。   在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实施过程中,首次研发并成功实施了承压-自流井监测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承压水与无压水转化过程的自动监测问题,有效解决了水样采集、冬季的防冻和洗井清淤难题;完成了基于北斗传输的自动监测站点建设,解决了无移动信号网络覆盖或信号较弱地区监测数据传输问题;编制了12项地下水监测行业标准规范,提出了多要素综合评价的地下水位和水质监测网优化设计方法,总结形成了多层含水层系统的分层监测井建设技术和服务于生态环保的浅部地下水分层监测井建设技术。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的建设,形成了10168个监测孔的地层编录和抽水试验资料,获取了丰富的水文地质参数,进一步揭示了区域含水层结构特征,深化了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认识。信息应用服务系统每年产生近9000万条地下水水位、水温、水质数据,将为水资源科学管理、地质环境问题防治、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杏鑫在线注册_以国家需求为基本遵循 谋划部署新时代地调工作

杏鑫在线注册_以国家需求为基本遵循 谋划部署新时代地调工作

  2019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1月22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旨在落实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部署安排,总结2018年地质调查工作成绩,把握新形势,聚焦新需求,探讨未来一年如何全力促进新时代地质调查工作转型升级,如何全面提升地质调查支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会上,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研代表局党组作了工作报告。   报告指出,2018年中国地质调查事业所取得一系列重要成就,在于始终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谋划部署地质调查工作的基本遵循;在于始终坚持以需求为驱动、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不断调整地质调查工作的结构和重心;在于始终将科技创新与信息化建设作为推动地质调查工作转型升级、引领未来发展的“两大引擎”;在于始终将人才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视人才为推进地质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在于始终将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推动地质调查工作转型升级的坚强保障,不断压实“两个责任”。   2018年成果丰   报告指出,2018年,地质调查事业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形成了新时代地质工作支撑自然资源管理总体思路和框架,提出加快推进地质调查服务方向、指导理论和发展动力三大转变,取得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新成果、新进展,有力支撑服务了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   2018年地质调查工作取得的八方面成果包括:   一、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大能源勘探和开发力度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推进清洁能源和关键矿产调查取得丰硕成果,能源资源安全和绿色发展的资源基础进一步夯实。   长江中游宜昌鄂阳页2井获高产工业气流,夯实了鄂西地区100亿方页岩气产能资源基地的资源基础,实现了我国页岩气勘查开发从长江上游到中游的战略性拓展。   雄安新区钻获该区温度最高、水量最大的地热井,在河北献县首次实现中低温地热经济高效发电和尾水供暖梯级利用。   银额、柴达木、准噶尔等盆地的新区新层系钻获油气流。   新疆大红柳滩、四川甲基卡、西藏山南地区发现大量锂、铍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锰、锡、铬铁矿、磷等大宗紧缺矿产也有重要发现,有力支撑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然灾害防治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精准对接民生改善需求,全面推动地质调查向民生领域延伸和拓展。助力民生保障和改善取得实效。   支撑部编制了《地质灾害防治和相关生态保护修复的考虑和建议》并提交中央财经委员会审议。   针对川藏铁路规划中可能面临的重大地质灾害与工程地质问题提出了初步防治建议。   及时充实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完善地质灾害防治三级业务支撑体系,为金沙江、雅鲁藏布江4次堵江应急抢险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深化“地质调查+”扶贫模式,以赣州四县、乌蒙山片区和“三区三州”为重点,部署找水打井,满足了23万人安全饮水需求。   开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圈定富硒土地资源270万亩,支撑5处农业示范基地建设,近30万贫困区群众受益。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并投入试运行。完成全国首轮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成果总结。提出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为含水层保护、“水十条”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军民融合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论述精神,以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精准高效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主动破解重大资源环境问题成效显著。   制定了雄安新区数字规划平台地质成果交付标准及相关技术要求,形成地质工作全流程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的“雄安模式”,并在海南“三区一中心”建设中示范推广,相关成果有力支撑了海口江东新区概念性规划的编制工作。   海洋六号、海洋地质九号赴远洋完成科考任务。圈定了一批深海矿产资源远景区,在海洋微塑料调查、深海探测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开展村域多门类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与浙江共同推动建成嵊州市白雁坑村和台州市金村2处“地质文化村”,实现了乡村经济发展与地质遗迹保护、地质科学普及的共赢。   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批示要求,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和山水田林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为指导,探索多门类自然资源综合地质调查。在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中拓展了新领域。   编制完成了中国首套自然资源图系,深化了对我国自然资源家底的认识,以图系编制实践示范带动地质调查工作转型升级。   选择海南等4个生态文明试验区开展了多门类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和生态综合地质调查试点,在雄安、延安、成都、广州、青岛等地开展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试点,探索编制了服务城市地上地下空间规划建设的系列成果图件和报告。   编制完成了全国和沿海省份海岸带资源环境图集和报告,支撑服务了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沿海经济区的规划建设。   探索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初步建立了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支撑体系,为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对重要滨海湿地保护与修复治理、东北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全国地面沉降总体状况和问题等提出了地质解决方案。   五、按照自然资源“一核两深三系”科技创新总体部署,将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作为推动地质调查的两大引擎,引领地质事业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2018年,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单位参与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独立完成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作为主要单位完成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战略科技问题引领取得重要进展。“松科二井”完井深度达7018米,成为亚洲国家实施的最深大陆科学钻井。创新建立地热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技术方法,初步查明深部碳酸盐岩热储形成机制与空间发育特征。   科技创新改造、支撑、引领地质调查初见成效。修订了1∶5万区调、矿调、水文、工程、灾害、环调技术要求,探索建立以问题为导向的填图方法和科学家负责制,推进地质填图与科研的深度融合。基本完成全国32个省级地质志编纂和11部矿产志书的出版发行。拓展地质调查深度,试点推行矿产资源地质潜力、开发条件和环境影响 “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开展地表水、地下水统一调查评价与监测。拓宽地质调查的广度,开展土地、森林、草地、湿地等多门类自然资源综合调查。   智能地质填图试点不断扩展,基本实现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全流程信息化。“地质云2.0”建成并上线运行,实现了全国160个主要地质数据库及多门类自然资源数据的共享服务。   地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进展。六个区域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全部挂牌成立。八大地质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   六、落实党和国家深化机构改革要求,不断深化地质调查管理体制改革,积极适应中国地调局调整为中央一级预算单位的新形势,地质调查内外部关系进一步顺畅。   支撑部编制完成了《全国地质调查规划(2019-2025年)》,实现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一盘棋部署,为新时期地质调查支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推动地质工作转型升级描绘了新蓝图。   积极推进地质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成长“双通道”建设,遴选出卓越、杰出、优秀地质科技人才185人。   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法人负责制和项目负责人责任制,简化了项目管理流程。   七、地方公益性地质队伍主动对接重大需求,立足区位优势,发挥专业特色,积极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大局,探索转型升级取得积极成效。   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河北、海南与中国地调局合作,以战略实施的轻重缓急安排部署工作,为雄安新区和海口江东新区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了有效的地球系统科学解决方案。   主动服务土地资源管理。上海将土壤和地下水地质环境质量检测纳入工业用地出让流程管理,建立出让地块水土环境质量档案,实现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浙江、江苏升级土地地球化学调查技术,建立永久基本农田质量档案,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积极推动城市地质调查支撑城市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全过程。上海实现地上地籍、地下地籍、地质图的“三位一体”综合管理,建立的城市地质信息平台纳入了上海市政府管理主流程。   积极拓展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支撑沿海地区重大工程建设和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江苏、天津、山东、河北、福建等省(市)的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为地方工程建设、地下水保护、地质遗迹修复以及地面沉降防治提供大量的支撑服务。海南、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广西等成立专业性海洋地质调查机构,大力拓展海洋地质调查工作。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园建设探索转型升级新途径。浙江成立地质科技产业园,着力构建地矿勘查开发、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灾害防治、生态保护与修复、自然资源管理、地质大数据、地质文化等平台,探索服务自然资源管理、资源环境开发的新途径。   探索开展旅游地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新实践。贵州在全国首次完成省级旅游资源大普查,通过地学旅游资源调查推动地学旅游发展,成为地质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次成功探索与实践。江西以地质遗迹详细调查为重点,将原中央苏区的革命历史、人文风俗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在一起,推动了区域地质遗迹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   全力支撑地方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治理。四川、西藏、云南、湖北、湖南、黑龙江、辽宁等全力做好地质环境保护与监测的技术支撑,探索开展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修复治理示范。河南开展村镇污水生态治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加快“走出去”步伐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落实李克强总理的指示精神,广西与中国地调局合作成立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深化与东盟各国的地学合作。河北、湖南、新疆、宁夏、吉林等省(区)的地质单位加快“走出去”取得积极进展。   八、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地质调查工作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政治保障。巩固完善以资金使用为核心的风险防控体系,强化监督检查。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在抓早抓小上狠下功夫。以干部职工思想、工作、生活和身心状况“四态”调查分析为抓手,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使广大职工的归属感、获得感不断提高。   2019年这样干   报告指出,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和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坚持“全力支撑能源、矿产、水和其他战略资源安全保障,精心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的工作定位,全力推进地质调查服务方向、指导理论和发展动力三大转变,推动地质调查工作转型升级,着力解决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影响的重大资源环境问题和地球系统科学问题,努力增强地质调查工作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先行性、基础性作用。   2019年的重点工作包括七个方面:   着力加大清洁能源和关键矿产调查评价力度。聚焦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支撑绿色产业发展。   具体工作包括:推进长江经济带页岩气调查,按照“优先突破下游、积极拓展中游、适当兼顾上游”的思路,力争在长江下游(安徽)取得重大进展;扎实推进深部地热能调查开发,重点加大京津冀深部地热调查力度,全力打造雄安新区地热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示范基地;启动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试验性勘查开发;持续推进北方新区新层系油气地质调查,加大重点盆地深层调查力度;深化北方砂岩型铀矿调查科技攻坚战,力争取得重大突破;加强包括“三稀”矿产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调查评价力度,助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第三阶段目标实现;配合部推进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实施矿产地储备工程;支撑自然资源部完善“三率”指标体系,建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价制度。   着力助推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精准聚焦国家战略和重大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地质调查的工作质量和显示度。   具体工作包括:以赣州4县和乌蒙山片区等贫困区为重点,着力加强水文地质、地质灾害、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等工作,保障群众饮水安全、生命财产安全,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化拓展支撑“一带一路”建设,创建境外地质调查精准服务国际矿业投资合作工作体系;围绕雄安新区、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北京城市副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持续加强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全面提升地质工作支撑服务城市规划运行管理全过程的能力和水平;加大海洋地质调查力度,打造海岸带陆海统筹综合地质调查示范基地,推进海域油气资源战略调查,加大深远海地质探测力度,推进深海大洋科学钻探工作;拓展延伸地质遗迹调查和古生物化石普查,支撑地质特色小镇和地质文化村建设,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完成支撑服务川藏铁路建设地质调查总体方案,提出线路选线和规划建设优化建议。   着力加大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力度。   具体工作包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编制完成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方案和京津冀地面沉降防治规划;指导推进全国地质灾害早期识别分析中心建设,大力推进高精度地质灾害调查和监测预警示范;加强成灾机理、监测预警预报和风险评价基础理论研究,强化北斗导航系统、雷达测量和变形传感器等集成研发,为避险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着力开拓新领域支撑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适应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新要求,发挥地质工作优势,为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贡献地质智慧。   具体工作包括:开展自然资源综合地质调查试点,持续推进地质调查支撑服务海南、福建、承德、宜昌、广安等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探索形成可供推广的工作模式;支撑服务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保护修复,探索推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建立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支撑体系;开展海河、长江、松辽、珠江等重点流域水文地质与水资源调查;开展林草湿地生态保护区和荒漠化生态脆弱区的生态地质调查工作,初步构建生态地质调查技术支撑体系;完善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调查技术标准,探索建立支撑耕地保护的土地调查监测技术体系。   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聚焦战略科技问题,攻关关键技术,全面推进地质调查信息化,不断强化地质调查新动能。   具体工作包括:加大深部地热能勘查开发科技攻关力度。推进深空对地观测;以“科研特区”建设为抓手,推动关于加强科技创新的一系列政策落地;加大科普宣传、科技成果和装备研发成果转化力度;加快“地质云”建设,整合多门类自然资源数据信息,推动省级公益节点、行业节点等的接入,实现地质调查业务管理在线高效运行;实施并评估1∶5万区调、矿调、环调新的技术规范和预算标准;精心筹备第三次全国区调工作会议。   着力推进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   具体工作包括:加快推进中国地质调查局作为一级预算单位的能力建设;改革完善中央与地方、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的关系;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制定业务布局规划和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下放用人自主权,继续推进落实地质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成长“双通道”机制;全面推进八大地质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落实重大仪器装备的共享和创新;加强安全生产和保密管理工作。   着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切实加强党对地质调查工作的领导。   具体工作包括: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把“两个维护”贯穿于地质调查工作的始终;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强化政治监督,组织开展新一轮政治巡视工作,深化政治生态整治专项行动;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深化纪检监察派驻机构改革要求,严格履行好定期通报、请示汇报等工作程序,树立正确对待监督、主动接受监督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持目标责任导向,落实“一案双查”等制度,以严肃问责倒逼“两个责任”落实;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源头防控,强力推进以资金使用为重点的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深入挖掘和广泛宣传身边的先进团队和个人,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新时代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创造。

杏鑫在线注册_坚守使命 砥砺奋进再起航

杏鑫在线注册_坚守使命 砥砺奋进再起航

  “从勘探工作根本性转变思考探矿工程,吹响了新时代地质工作的号角。”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探矿工程所”)副所长侯春堂近日向中国矿业报记者介绍,探矿工程所最具优势的是“一浅一深”,浅是浅部钻探、绿色勘查,深是3500米永磁电动直驱顶驱钻机、钻头、泥浆等关键技术和装备。他认为,探矿工程所要充分发挥多年积累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服务好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服务好中国地质调查局八大科技攻坚战。“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要领先三十年,青海共和干热岩、雄安新区深部地热等清洁能源调查,绿色环保型钻井液及绿色勘查等等都离不开科技创新,更要求我们切实贯彻落实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新时代地质调查工作指导思想,实践好三个‘根本转变’,打好钻,服务好攻坚战。”   侯春堂1988年研究生毕业,至今已在地勘行业工作了30多年,是名副其实的老地质人。记者是在一次散会后追着才采访到侯春堂,他为人谦和亲切,极不愿意谈个人,可一说起探矿工程所独具特色的技术优势却是如数家珍,畅所欲言。   科技引领 高效高质完成重大任务   侯春堂表示,探矿工程所高度重视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要求和局重大部署,牵头组织局属相关单位同国内外钻井装备设计机构、科研院所和生产制造企业开展交流合作,协同创新技术攻关,积极落实重大部署。   除此之外,该所与局属工程、二级项目承担单位紧密合作,高质量完成了东南沿海、雄安地热、下扬子页岩气、油气田铀矿、准噶尔、北方石炭、陕东晋西等七项预算单列钻探地质调查任务。在钻探调查中战胜了高原、戈壁等艰苦环境,克服了严寒、暴雪、台风等恶劣天气,解决了多种复杂地层钻进难题,获取高质量岩心实物资料及地质信息,2018年度钻探进尺15950米。   据了解,由该所承担的“东南沿海厦门-琼北地区地热资源调查(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项目成果获评优秀,项目成果不仅可为查明深部地热地质条件、岩浆岩的分布及埋藏条件,评价广东省惠州市地热资源潜力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而且对提升东南沿海地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规模,推进我国东部EGS示范工程建立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项目采用该所自主研制的3000米永磁直驱顶驱钻机在广东省惠州市开展惠热1井高温地热资源钻探地质调查,完成进尺3009.17米,最高井温127.7℃,自喷涌水量100~200方/小时,惠热1井成为广东省内钻孔深度最大、水温最高、自喷流量最大的地热勘探井。钻进调查中有效地解决了高温地热钻探井身结构设计、高温钻井液、恶性漏失、坍塌掉块和高温固井等关键技术问题。项目针对高温地热钻探特点,总结了当前一系列技术难题,提出了针对性解决方案,形成了一套高温地热钻探地质调查技术体系,可为我国高温地热资源勘探开发提供有效服务和技术支撑。项目成果不仅得到了中国地质调查局领导的高度肯定,而且广东省惠州市国土资源局也发来感谢函。   侯春堂介绍,该所在西部某调查区,集成优势钻探技术,协调油田等多家单位,攻克了地浸砂岩型铀矿地层松散、难取心及高承压水层等复杂地层钻进工艺难题,超额完成钻探工作量,为北方砂岩型铀矿科技攻坚战提供了科学数据和技术支撑。顺利推进雄安地热和页岩气、油气钻探地质调查,其中该所实施的雄安地热D14井钻探受到部局领导好评,下扬子浙江地1井、浙桐地1井等工程均获得优秀评价,陕东晋西项目冀曲地1井实现了快速钻探,北方石炭项目新昭地1井解决了伊犁盆地大厚度白垩系松散、易坍塌地层钻进难题。   创新突破关键技术和装备   科技引领的源动力来自创新突破关键技术和装备。   2018年,该所获得部级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获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成果转化先进单位,共获专利14项。科技成果转化总额4338.5万元,较2017年增长6%,有8项地调技术实现了成果转化。   该所瞄准干热岩、深部地热资源调查急需,通过国际合作,创新研发新一代3500米永磁电动直驱顶驱钻机,发挥了永磁变频电机高功率、高效率的优势,采用一体化操控技术,实现了非接触无摩擦能耗刹车、自动送钻等技术目标,凸显了全电、节能、绿色、高效技术优势。   他们依托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超高温高压钻井液流变仪的研发及产业化,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可在320℃、220MPa条件下对钻井液流变性能参数进行测试的超高温高压流变仪,解决了干热岩、地热、超深钻探钻井液研发与使用中性能测试“卡脖子”难题,填补了国内空白。该项目已完成由自然资源部科技司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科外部联合组织的技术验收。   该所创新研发系列冲洗液护壁堵漏技术与材料,延迟交联凝胶堵漏技术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交联时间由现有≤10min大幅提升至0.5~1.5h可调,承压强度达6MPa;研制的耐温150℃环保海水冲洗液体系成功应用于唐山干热岩M-1井钻探;采用无机材料作为高温增黏剂开展耐260℃高温冲洗液研究和防塌封堵材料的探索性研究,有望替代国外价格昂贵的高温材料,为高温干热岩钻探及地球深部探测的超高温冲洗液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   他们依托国际合作项目,初步完成小口径复杂深孔可膨胀波纹管技术研发,在浙江江山进行了多轮复杂地层现场试验,并获得成功,可为深孔钻探井下复杂地层处理提供良好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撑。   抓住机遇 创新发展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探矿工程所紧紧抓住自然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给予的机遇,高质量完成“内蒙古中东部荒漠草原浅覆盖区1:5万填图试点”项目,全面完成“地质云”探工所节点建设任务,信息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支撑绿色勘查,服务部局重大任务。   该所举全所之力全方位推进内蒙古填图试点项目,加大业务引导、加强组织和机制保障、强化质量管理,大幅度提升了项目完成质量水平,基本形成浅覆盖区包括钻探在内的多技术方法体系。项目完成总体目标任务,建立了华北北缘生态脆弱区新生代地层序列,发现多处金属矿化点(现象)。该项目将浅钻引入特殊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通过225个浅孔近19000余米的钻探揭露,初步总结形成浅钻技术支撑下适用于区域地质调查的有效、经济、绿色的技术方法,支撑了中国地质调查局三维地质调查钻探技术中心建设。   2018年是探矿工程所“地质云”信息化建设元年,该所积极落实中国地质调查局确定的年度信息化建设目标任务。一是部署开展分节点存储与计算、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基础设施等资源环境建设。成立了网络安全及信息化领导小组,设立节点负责人、数据组、产品组、信息安全保障组等地质云节点建设运行岗位,确保节点建设有序推进。同时,还利用地质云平台开展地质调查业务、成果、数据整合应用。二是成功点亮探矿工程所逻辑节点,完成“地质云系统集成与共享服务”新开项目入库工作。相继开展内蒙古中东部荒漠草原浅覆盖区2016-2017年基础地质调查地质图数据和浅层取样钻孔数据集成工作,周口店基地区调填图项目岩心实物资料库建设工作,初步完成部分已有成果和产品数据整理。三是完成地质信息产品和钻探钻孔数据的开发组织与服务年度任务。该所梳理了探矿工程领域新技术、新工艺和地质钻探勘查产品体系,收集整理地质钻探类仪器设备产品拟上云数据73条,发布69条,完成钻探工程(钻孔)数据上云20个。四是加强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完成《信息化工作发展规划(2018-2021)》,为该所信息化发展提供了规划保障。   在支撑绿色勘查方面,该所研发服务绿色勘查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和新工艺,有力支撑了绿色勘查快速有效的推进,支撑自然资源部勘查司开展绿色勘查技术培训和“绿色勘查指南”行业标准制定。他们在西藏、海南等多个地方应用“浅钻综合地质调查”、“以钻代槽”、“浅钻化探”等技术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绿色环保型钻井液实现多项突破,钻井液循环系统及固控设备在实践中兑现了“泥浆不落地”的绿色、环保承诺。   鉴于探矿工程所在绿色勘查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在浙江德清举行的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上,该所作为代表展示交流了绿色勘查技术、地表地理信息揭露技术,他们还在2018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作了“浅钻技术在绿色勘查中的应用”的专题发言。   新年新起点 聚力再出发   侯春堂认为,探矿工程所虽然有技术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根本解决,例如:因为长期“转企所”的身份,很多高端人才不愿意丢掉事业单位的身份,所以招聘技术领军人物难。此外,还存在着对新时代地质工作对钻探地质调查的新需求把握不准,信息化与科研研发基地等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   他希望,2019年探矿工程所瞄准着力解决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影响的重大资源环境问题和地球系统科学问题,实现钻探地质调查支撑服务转型升级。   侯春堂表示,2019年探矿工程所将紧盯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战略需求与部局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以及社会、市场急需,坚持地球系统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创新驱动发展,加强探矿工程基础研究、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和信息化建设,以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干热岩等深部热能和深地探测为攻关方向,聚焦局科技攻坚战,全面落实局党组“两重”和其他各项工作任务部署,推动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他介绍了探矿工程所2019年重点工作。   一是推进海洋钻探技术发展,支撑服务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试采等工作。二是聚焦青海共和干热岩、雄安新区深部地热等清洁能源调查,探索推进干热岩、深部地热和页岩气钻探地质调查评价。三是落实“点上钻探验证与面上潜力评价相结合”要求,扩大东南沿海(惠热1井)深部地热钻探地质调查,支撑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中低温地热开发利用创新基地建设,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服务推进深部热能的商业化开发利用。四是应用地球系统科学理论,指导实施“锡林郭勒盟-通辽地区基础地质调查”;支撑部“绿色勘查”行业标准建设,完善推广“以钻代槽”绿色勘查技术方法。五是实现科技创新目标,即实现新一代3500米永磁电动直驱顶驱钻机现场应用,研究完善绿色环保耐高温冲洗液体系,完成小口径复杂深孔可膨胀波纹管技术研发与试验,实现高温高压流变仪的成果转化。六是推进“地质云”探工所节点建设,梳理钻探和区调地质成果数据,开展冲洗液地层数据库建设;加快地质云推广应用和数据共享服务。七是完成周口店基地“泥浆楼”修缮工程。八是推进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为地质勘查、能源资源勘探和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产品和技术服务。   新年新起点,聚力再出发。

杏鑫登录注册_陕西地调转型发展的五把“金钥匙”

杏鑫登录注册_陕西地调转型发展的五把“金钥匙”

  新时期地质调查工作到底怎么干,一直是大家在探讨的话题。作为2018年度全国优秀地质调查院,在2019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陕西省地调院院长洪增林向大家分享了陕西省地质调查工作转型发展的经验。   工作主体由传统地质向大地质、大资源、大生态转变   近年来,陕西省地调院紧密围绕自然资源部和中国地调局的战略部署和工作定位,不断拓展工作范围,积极延伸服务领域,着力形成大地质服务大资源、大生态的总体思路。   一是继续保持传统矿产地质调查的优势。2018年,新发现矿产地4处,其中稀有金属矿产地1处、石墨矿矿产地1处、铅锌矿产地1处、铷矿产地1处,稀有金属矿产地和石墨矿矿产地有望达到大型规模;新发现金铅锌等矿点10处、矿化点2处、各类矿化线索10余处;初步圈定各类找矿靶区22处。   二是以农业地质调查服务脱贫攻坚。系统部署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专项,开展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面积40000平方千米,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面积3600平方千米,基本查明了目标区域地球化学生态条件、有益元素分布规律,通过成果转化,助推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   三是大力推动旅游地质调查。先后调查发现陕西汉中天坑群、陕北丹霞地貌等273处重要地质遗迹,联合相关科研院所及高校充分挖掘其科考、探险、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等多种功能价值,科学编制开发利用方案;正在与企业联合打造汉中天坑群地质科技小镇等一批高档次旅游小镇、地质文化村,助力陕西全域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四是聚焦城市发展问题,大力推进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完成了全省城市地质基础数据库建设,在全省建立布局了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地下水位监测点218个、水质监测点101个,采集污染详查土壤样品14665件,建立了全省土壤立体监测体系,系统查明了大西安地区基底构造和活动断裂,构建了咸阳城市地质结构三维可视化模型,为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了地学依据。   五是深化陕西省大中城市浅层地热能调查评价研究。查明全省10个地级市和杨凌示范区中心城区规划区浅层地热能热容量为1.50×1015千焦/℃,突破了地热井成井工艺等多项关键技术,建立了一整套开发利用设计技术参数,出台了地方规范标准,建成了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研究推广示范基地——中国地热能陕西推广中心,为助推陕西能源供给侧结构调整和治污减霾提供了有效支撑。   六是加大自然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不断加强资源集中区的地质潜力评价、技术经济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先后开展实施了多个科研项目,项目成果为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和地质环境管理提供了基础技术支撑。   七是积极着手陕西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按照“一套数据、一张底图”的工作原则,目前正在着手启动《陕西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系统研究》、《陕西省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监测预警研究》等多个重大科研项目。   工作定位由单一承接地质调查任务向支撑政府、服务社会转变   陕西省地调院紧密围绕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时提出工作定位由单一承接地质调查任务向支撑政府、服务社会转变,推动地质调查工作组织模式向协同化、集成化和系统化方向发展。   一是积极建立新型局院关系。加强中央与地方公益性地质工作的紧密联系,在人才培养、项目协作、重大科技攻关、科技平台建设、基础业务等方面开展多方面多层次的合作。联合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编制了《陕西省综合地质调查实施方案(2018~2022)》、《陕西省自然资源图集》、《大西安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实施方案》,联合举办了丹霞地貌、汉中天坑群等国际国内大型公益性地质调查、重大国际科考和学术交流活动,联合申报了陕西省城市地质与地下空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水资源与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和省级重大科研平台。   二是着力推动厅院融合。积极支持和支撑陕西省自然资源厅职能拓展和业务扩展,就自然资源综合调查、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全国第三次国土调查、地质灾害防治重点省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地质灾害早期识别技术、“优、急、稀、特”矿种勘查等方面开展调查和研究。加强与省农业农村厅等14个厅局的合作联系,利用地质调查技术优势和职能优势,在特色农业、地质旅游、城市线性工程规划选址、智能交通体系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等方面提供有偿技术服务。   三是着力推动地院融合。为支持地方政府发展,紧密结合“关中协同创新、陕北转型持续、陕南绿色循环”的全省三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动与地方对接发展需求,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融合。   四是着力推动企院融合。紧密对接市场主体,实现公益性科技成果转化与经营性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促进共赢发展。在地热地质、农业地质、旅游地质、城市地质等方面,以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先后与10余家大中型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联合组建开发利用公司,有效推动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五是积极推动地学科普。每年举办一次“一带一路”国际性地学夏令营活动,旨在普及地学知识,弘扬生态理念。2018年10月,联合陕西省政协各界书画院,共同组成“地质与艺术的对话”科考和艺术采风团,对陕北丹霞地貌进行综合考察。   六是有效支撑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构建了以院属单位陕西省地质灾害中心为主,其他直属单位为辅的“多点支撑”的陕西省地调院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队伍,颁布了全国首个地方性的地质灾害预报技术规程,研发了15项监测预警装备和14项软件。2018年,编制了陕西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方案,为申请国家把陕西列为地质灾害防治重点支持省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得到了陕西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工作目标由地质资源向地质经济转变   多年来,陕西地质调查工作在主要矿   产调查方面成果丰硕,形成了一大批显   性可利用开发资源,但“缺服务、轻   转化”的局面没有彻底改变。新时   期,陕西省地调院以全省经济社会   发展需求为导向,紧密围绕陕西省   委提出的“五新战略”和大力发展   “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   的战略部署,按照高质量发展和生态   环境保护原则,不断延伸地质调查的工   作链和技术链,着力推动地质资源向地质经济转变。   一是以矿产资源勘查带动矿业、制造业经济发展。紧抓找矿突破不放松,针对全省优、急、稀、特矿种及大宗紧缺矿产资源,进一步加强地质找矿工作,提高资源保障能力,为陕西矿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定、可靠的能源、矿产以及其他战略资源安全保障。   二是以清洁能源开发拉动低碳经济发展。不断加大页岩油、页岩气、地热能等低碳清洁能源的勘查力度,特别是依托关中地区良好的热赋地质条件,扎实做好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工作,大力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助力陕西能源结构优化和低碳经济发展。   三是以农业地质调查拉动农业经济发展。系统查明了陕西关中盆地土壤中硒、钾、碘及重金属等元素生态地球化学背景,完成了土壤质量等级划分,积极探索“土壤+”新模式,开展关中盆地碱性富硒土地开发利用研究,已成功试验10个天然富硒农作物品种,逐步形成富硒智慧农业新模式。   四是以地质遗迹调查推动旅游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大人工智能、信息技术、云计算等方法在地质遗迹调查中的应用,开展了全省旅游地质资源等级评价及经济社会价值评估工作,并根据景观地质、灾害地质、基础地质等不同类型,分别编制了保护利用方案,为全域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   五是以城市地质调查拉动城市经济发展。大力推进空间、资源、环境、灾害多要素的城市地质调查,为重大工业经济项目、线性工程、管廊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减灾防灾提供基础性、先行性地学支撑服务,积极开展城市地下空间利用专项调查,拓展城市建设空间,助推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六是以陕西省地学大数据中心和陕西省国土资源卫星应用技术中心建设拉动地质数字经济发展。基于大型的网络数据库、GIS 平台,集成基础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地质遗迹以及地热资源等专项地质调查数据,通过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初步建成地学大数据云平台,拓展社会服务领域,目前已与4家信息经济企业签订协议和合同,即将实现地质大数据、卫星数据的市场化运营,地学数字经济初现端倪。   发展动力由完成项目任务向科技创新转变   近年来,陕西省地调院加快科技创新,着力推动地质调查事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一是积极申报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先后向国家、陕西省申报建设了陕西省国土资源卫星应用技术中心、陕西省地调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陕西省城市地质与地下空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汉中天坑群国际科考基地、陕西省基础地质野外示范基地5个科技创新平台,在相关业务和人才培养方面奠定了良好的科技优势,有效推动了国际学术交流和地学科技咨询服务等科研工作。   二是全力推进地质调查成果的转移转化。依托《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陕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陕西省关于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的若干措施》等政策红利,围绕富硒耕地、浅层地热能、三维可视化地下数据信息、新增矿产资源储量、汉中天坑群和陕北丹霞地貌地质遗迹等地质调查成果,形成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通过项目基金、科技项目入园等途径,逐步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三是围绕已有科技创新平台集聚创新资源。通过院士专家工作站、矿山地质灾害成因机理与防控重点实验室、丝绸之路地质科学院、科技创新工作站等科技创新平台,积极申报重大专项研发项目和基金课题32项,推动外向型科研向纵深发展。   四是不断加快智能化勘查步伐。利用大数据、互联网、遥感探测等新技术,不断提高地质调查的探测精度、探测效率以及对探测目标的分辨能力,加大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和装备研发应用,助推“数字陕西”和“智慧社会”建设。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建立陕西省地学大数据中心,与西北工业大学联合建立智能地质调查联合研究中心,与长安大学等积极创建陕西省地质灾害早期识别分析中心。   五是围绕“三深一土”战略部署科技攻关和示范项目。实施了“陕西省勉略宁西部铜镍多金属矿深部地质调查”等项目,加强陕西省矿产地质与成矿规律综合研究,开展综合探测技术攻关,科学评价重点矿集区深部找矿潜力,推进深部资源勘查评价,提高深部资源探测能力,有效拓展第二找矿空间。   人才队伍结构由传统地质向多元结构转变   陕西省地调院着力改善人才队伍结构,加快建设多元化人才队伍,以引进和培养地球科学人才为主,多元吸纳管理、人文、法律、建设、经济类等高层次人才,打造多元化高层次综合人才聚集发展的平台,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取得重大突破。2018年,国家人社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我院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陕西省人社厅批准陕西省地调院设立博士后创新基地,是陕西省唯一获批的科研事业单位。   一是通过科研工作培养锻炼多元化人才。由王双明院士引领全院科研工作,建立4名院领导牵头的科研创新团队,选择各专业优秀人才编入团队,通过科技创新平台,参与灾害地质、农业地质、城市地质、地热地质、旅游地质和城市地下空间可持续利用等多学科研究项目,培养锻炼多元化知识结构人才。   二是通过外向型协作培养锻炼多元化人才。与中国地调局岩溶所、中国地质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等15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建设地学大数据和实验测试平台,联合申请国家重大项目,进行重要研究领域攻关,推动成果转移转化。   三是通过招聘、选调引进多元化人才。建立公开选拔招聘人才机制,通过省直事业单位招聘、博士绿色通道、引进高层次人才,优化人才结构。一年来引进25名地理学、生态学、土壤学、计算机、遥感测绘等专业博士研究生,招聘选调40名管理、人文、法律、建设、经济类高层次专业人才,夯实了全院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四是使用好多元化人才。以项目为依托、以科技创新平台为载体锻炼和培养人才,涌现出以王双明院士为代表的一批杰出优秀人才。院主要领导当选陕西省高层次人才,2名同志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1名同志获“金罗盘”奖,1名同志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5名高级工程师晋升为正高级工程师,44名工程师晋升为高级工程师,高层次人才比例由过去的33%上升到现在的52%,形成了良好的人才梯队。   五是服务好多元化人才。进一步优化人才工作的软环境,坚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出台了多项奖励激励制度。对于新引进博士和高层次人才,给予安家费等生活保障,择优安排50万元以上的科研课题,给予三年比照高级工程师绩效工资水平的激励政策。连续两年提高了全院技术人员绩效工资。

杏鑫怎么注册_浙江省嵊州市通源乡党委书记郑海果谈白雁坑地质文化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杏鑫怎么注册_浙江省嵊州市通源乡党委书记郑海果谈白雁坑地质文化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党的十九大又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广大农村将成为人人向往的美丽所在。而地质文化与美丽乡村相结合,是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一种有效尝试。   2018年11月,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浙江省自然资源厅联合命名浙江省嵊州市白雁坑为全国首个地质文化村。“地质文化村”在白雁坑得到探索与实践,是一个专业领域的新拓展,实实在在地改变了一个村庄、甚至一个地区的村民生活。   近日,经历了白雁坑建设地质文化村从无到有全过程的浙江省嵊州市通源乡党委书记郑海果,向《中国矿业报》记者分享了以地质环境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矿业报:地质文化村这一构想为什么缘起于“白雁坑”?   郑海果:白雁坑位于浙江省嵊州市西部,地处会稽山脉、剡溪之源,远离都市、山高路远、人烟稀少、交通不便,是江南山区里典型的偏远村庄。大山深处的白雁坑,平均海拔800米,森林茂密、环境优美,相传为大雁迁徙的栖息之地,村庄也得名于此。   白雁坑村虽然偏远,但特色十分鲜明。村庄紧挨着当地地级市绍兴市境内最高峰西白山主峰,亿万年来火山喷发、地壳运动、山体崩塌造就了独特的地质地貌条件,它还居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会稽山古香榧群的核心区。崩塌地貌、高山湿地、“千年香榧林、万年巨石阵”集中于此,形成了“石中有榧、榧中有村”的独特景致。藏在大山里的白雁坑,过去名不见经传。受益于地质文化村建设和当地政府的支持,经过持续不断的发掘和建设,白雁坑村庄变美了,村民变富了,地质遗迹资源也得到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成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写照。   中国矿业报:如果说美丽乡村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那么地质文化村就是美丽乡村的“特色版”。请谈谈白雁坑是如何实现共建共享地质文化的。   郑海果:2008年,中国地质调查局部署了“全国重要地质遗迹调查”项目,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承担实施,统筹开展省级调查评价和全国综合集成工作。旨在摸清我国地质遗迹资源家底,深化地质遗迹调查理论和保护方法研究,分析其分布规律,建立数据库,提出有效保护与科学利用建议,支撑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地质遗迹的保护管理工作,服务地质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2013年,依托《全国重要地质遗迹调查项目》,浙江省查明白雁坑的地质遗迹点非常特殊,是少见的崩塌地貌,具有典型性。2014年,原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向嵊州市下达《通源乡地质环境保护工程》项目,下拨经费310万元,由浙江省地质一大队负责地质调查,浙江大学负责规划设计,通源乡人民政府负责项目建设。地质环境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按照“地质为魂、保护为基、生态为要、民富为本”的要求,助推美丽乡村建设,是中国地质调查局、浙江省厅和地质调查专业团队定下的建设基调。   浙江省、嵊州市国土资源部门工作组和专业地质调查团队共同驻村,对方圆2.5平方千米的地质环境资源开展了多方位细致勘察和论证研究,组织11次座谈会,确定地质遗迹点54处,提交了《嵊州市通源乡地质文化村地质环境资源调查与评价报告》。   那段日子,白雁坑村民非常好奇这几个背着帆布包、拿着铁榔头的人每天穿梭于村内村外在干什么?问东问西之间,“地质遗迹”、“崩塌地貌”、“火山岩”等专业词汇逐渐进入了村民的耳朵,而香榧树寓意多子多孙和健康长寿,村里每年隆重的祭祖风俗和故事也被地质调查人员所记录。   经过充分细致的调查研究,在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农业地质、地质遗迹资源、人文历史、民俗民风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度挖掘和巧妙组合,专家们反复讨论,如何更好地把地质遗迹资源、特色农业资源、文化旅游资源等结合起来,并提出“不期而遇的地质生态游”的规划理念,实现地质文化与乡村文化、地质故事与村庄故事、农业地质与农耕文化、环境地质与村民生活的相互融合,形成了《嵊州市通源乡地质文化村建设方案》。在中国地质调查局、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和地质专家的指导下,全国首个地质文化村开启了建设之路。   中国矿业报:地质文化是一个宏大的概念,白雁坑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什么内容做具体支撑?   郑海果:一直以来,白雁坑建设坚持的原则是将地质环境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相融合,地质文化与乡村文化相融合,地质故事与乡村故事相融合,农业地质与农耕文化相融合,环境地质与村民生活相融合。   同时,白雁坑还以“四有四可”丰厚地质文化内涵,这里有千年香榧林、万年巨石阵,高山湿地、忘忧花海、杉林寻幽,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和神仙洞、刀锋岩、五通岩等地质景观,农民口口相传的村落变迁和传说故事、民间越剧爱好者的深情演绎、摄影家和绘画者的精彩影像,以及圣果香榧、万亩香茶。这些丰富的地质环境资源、农业资源、文化传承和人文历史资源都被整理、挖掘出来,结合村庄特点和现状进行规划和设计。我们收集整理了200多篇描写白雁坑的诗文,使游客“有文可读”;制作了科普视频和宣传影片,使游客“有声可听”;建成了面积约50亩的开放式科普展示区、6个科普长廊,完成了地质调查区域导览系统建设,设置了35套解说牌,使游客“有物可看”;精心打造了农特产品和农家美食,使游客“有品可尝”。   调查结果直接转化为“四有四可”应用成果,不仅增添了地质文化村的内涵,还形成了地质文化村的建设标准。白雁坑村有一段石栏路,上面标注着“你来或不来,我都在这儿等你”。这是气度,也是自信,更是邀请。那些静静等待在路边的地质遗迹,那些千年榧树历经3个寒暑所产下的珍果,在向每一位走近它的游客讲述着沧海桑田的故事。   中国矿业报:地质文化村坚持“共建共享”、“保护生态”、“基础配套”、“共赢共富”的建设理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取得了哪些成效?如何体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郑海果:地质文化村建设不仅使白雁坑旧貌焕新颜,更使村民的精神世界产生了巨变。“共建共享”体现了村民的主体地位。乡、村干部为踏勘现场爬了无数次的山,村民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劳动力参与建设施工,被专家称为地质遗迹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湖是村民亲切熟悉、朝夕相处的环境。在该村两委会的召唤下,村民们积极参与到了地质文化村建设中,修建游步道、长廊、景观台、安全护栏等,一个个景观展现了民间传统工艺的智慧。自地质文化村建设以来,村庄面貌日新月异,白雁坑人不再为自己是一个山民而自卑,反而不知不觉间多了一种自豪。   “保护生态”彰显了新时代生态文明理念。白雁坑精彩于它的地质生态,白雁坑人世世代代守护着地质生态,珍惜和爱护环境是他们的自觉行动。   “基础配套”改善了当地村民的生活环境。5年之前的白雁坑还比较落后,村庄基础设施较差,交通不便。在地质文化村建设项目的推动下,嵊州市整合农办、建设等部门的力量,从2015年起启动实施了美丽西白区块3年行动计划,在白雁坑及附近区域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对道路交通、电力、污水处理、饮用水达标提标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提升,并实施了村庄综合整治,完成了整村亮化工程,新建了2个停车场共计8000平方米,硬化村内道路11000平方米,补植绿化5000平方米,改造农房7000平方米。   “共赢共富”唱响了产业兴旺和村庄善治的凯歌。白雁坑民宿是与地质文化村建设同步发展起来的,2014年初这里还只有2家民宿,但目前已经达到20家。民宿实现多元化,集星空露营、品质居住、文化休闲、健身康养、农事体验于一体,游客们纷纷慕名而来。2018年,白雁坑农民人均收入已经超过5万元,相比地质文化村建设之前至少翻了一番。村庄集体经济持续壮大,成功摘除了经济薄弱村的帽子,白雁坑村党支部被群众誉为“十年好支部”。   经过3年多的努力,地质调查和规划设计成果在白雁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以丰富的地质遗迹为载体,以特色农产品、民风民俗为依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旅游休闲与科普教育活动,初步建成了一个集地质遗迹保护、特色农产品产销、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于一体的地质文化村。这个原本不起眼的小山村成了周边乡村旅游的热门目的地,既达到了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地质知识科普的目的,又促进了农民增收。近几年来,白雁坑村获得了全国生态文化村、浙江省美丽宜居示范村、浙江省3A级景区村、浙江省休闲旅游示范村等一系列荣誉,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   中国矿业报:白雁坑地质文化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您认为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未来白雁坑地质文化村还将从哪些方面进一步完善发展?   答:成绩的取得源于中国地质调查局和浙江省、市各级自然资源部门的关心指导和大力支持,源于所有参与项目建设的专家的辛勤工作,源于白雁坑村老百姓的勤劳和智慧。   这几年我们摸着石头过河,在建设过程中总结了以下经验:一是要强化规划引领,统筹土地、生态、环境等要素,强化国土空间资源综合利用,在谋划地质文化村建设时做到“多规合一”,从起步阶段就特别要注重优化村庄风貌保护,保障村庄建设长远需求。二是要牢牢把握地质文化村建设理念,紧扣“四有四可”建设标准,相辅相成,坚持体系化打造。三是要坚持“乡土化用材”和“自组织建设”,避免一边建设一边破坏,实现生态保护与村庄建设相统一,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发动当地村民踊跃参与,融合发展、共建共享。四是要形成和持续提高品牌效应,把村庄特色挖掘出来,把地质与文化等各种丰富的元素整合起来,不断提高村庄治理水平,通过地质文化村的打造让广大村民得实惠,使他们从内心深处认可地质文化村。   今后,我们将继续做好深化文章,建设有浓郁地质风情的村落,培育带有显性地质元素的民宿,培养更多的能够讲好地质故事的村民,构建完整覆盖地质遗迹区域的导览系统,开发带有地质文化的创意产品,努力开创适合本地发展的“地质+农旅+民宿+文创”的新格局。

杏鑫在线注册_海洋地质调查加大力度积极拓展

杏鑫在线注册_海洋地质调查加大力度积极拓展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了解到,1月22日,2019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2018年地质调查工作,部署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强调2019年要加大海洋地质调查力度。   会议指出,2018年,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从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地质调查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自然资源部党组要求,形成了新时代地质工作支撑自然资源管理总体思路和框架,全力推进地质调查工作服务方向、指导理论和发展动力的根本性转变,取得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新成果、新进展,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有力支撑服务了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   其中,2018年海洋地质调查工作成果显著。海洋六号、海洋地质九号赴远洋完成科考任务。圈定了一批深海矿产资源远景区,在海洋微塑料调查、深海探测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在探索多门类自然资源综合地质调查方面,选择海南等4个生态文明试验区开展了多门类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和生态综合地质调查试点,在雄安、延安、成都、广州、青岛等地开展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试点,探索编制了服务城市地上地下空间规划建设的系列成果图件和报告。编制完成了全国和沿海省份海岸带资源环境图集和报告,支撑服务了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沿海经济区的规划建设。对重要滨海湿地保护与修复治理、东北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全国地面沉降总体状况和问题等提出了地质解决方案。   2018年,中国地质调查局积极拓展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支撑沿海地区重大工程建设和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江苏、天津、山东、河北、福建等省(市)的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为地方工程建设、地下水保护、地质遗迹修复以及地面沉降防治提供大量的支撑服务。海南、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广西等地成立了专业性海洋地质调查机构,大力拓展海洋地质调查。   会议强调,2019年将加大海洋地质调查力度,打造海岸带陆海统筹综合地质调查示范基地,推进海域油气资源战略调查,加大深远海地质探测力度,推进深海大洋科学钻探工作。

杏鑫注册链接_我国地灾防治标准体系初步形成

杏鑫注册链接_我国地灾防治标准体系初步形成

  春节前夕,中国地灾防治工程行业协会1000余个会员单位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地质灾害分类分级标准(试行)》等53项团体标准规范。至此,我国地灾防治工程行业已发布和审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88项,标志着我国地灾防治标准体系初步形成。   从2012年开始,中国地灾防治工程行业协会组织制订了地灾防治调查评价、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监测预警、应急、预算、信息系统、综合管理等10大类标准规范的编制框架,编制完成并发布试行后,经过进一步修改完善再上升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在这项工作中,按照地灾类型,由重庆、四川、湖北、广东、陕西、上海6省(市)自然资源部门和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等为编制牵头单位,在地灾防治工程行业选定了77个主编单位、125个参编单位,共计有4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编制。   在88项标准规范中,《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已发布为国家标准;《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规范》《地质灾害灾情统计标准》《地质灾害排查规范》《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比例尺1∶5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集镇滑坡崩塌泥石流勘查规范》已发布为行业标准;《地质灾害分类分级标准(试行)》等53项已发布为团体标准;《滑坡防治设计规范》已列入国家标准发布规划;《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27项团体标准已审批通过,将在2019年第一季度发布。

杏鑫注册链接_访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六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吴珍汉

杏鑫注册链接_访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六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吴珍汉

  1985年,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成立以来,在致力于旅游地学研究,推动地质公园建设、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和显著效益。   近日,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六届委员会成立暨学术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吴珍汉当选为主任委员,这标志着研究分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在新时代下,研究分会如何适应新形势,更好地支撑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和地质公园建设?《中国矿业报》记者专门采访了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六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吴珍汉。   《中国矿业报》:研究分会成立以来,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新时代又将实现怎样新的作为?   吴珍汉: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自1985年成立以来,向国家提出了建立地质公园的政策建议,推动建立了国家地质公园和世界地质公园;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活动,每年组织召开学术年会,目前已累计举办33届,促进了旅游地学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坚持支撑政府管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旅游地学资源开发利用、地质公园发展、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党的十九大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决策部署,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基本方略,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美丽中国等系列重要论述,为旅游地学和地质公园发展指明了方向。旅游地学研究分会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自然资源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地质调查局等相关部门的关怀指导下,在中国地质学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院士专家顾问的战略咨询作用,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主动担当新时代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发展的新使命,为自然资源管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更加精准的服务。   《中国矿业报》:旅游地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研究分会在这方面将如何开展工作?   吴珍汉:一是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指导,组织专门队伍开展旅游地学研究,促进跨学科合作,加大力度推进旅游地学学科建设;二是支撑服务旅游地学资源调查评价和合理开发利用,推动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三是推动高校旅游地学专业建设,组织编写旅游地学教材,构建旅游地学学科体系,扩大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规模,加强后备人次培养和储备;四是修编出版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系列专著和科普读物,探索创办旅游地学期刊。   《中国矿业报》:研究分会将如何更好地支撑和服务地质公园发展?   吴珍汉:一是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组织开展旅游地学研究、地质遗迹调查评价、人员培训和科普活动,支撑服务地质公园的申报、建设和评估;二是协助编制地质公园发展规划、旅游地学科普基地建设评估技术要求和地质遗迹保护规章制度,支撑服务地质公园管理;三是发挥分会在政府部门和地质公园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开展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积极为地学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建言献策,推动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   《中国矿业报》:研究分会如何拓宽服务领域,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吴珍汉:新时代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为研究分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一是依托旅游地学资源推动特色小镇建设,创建一批旅游地学特色小镇和地学文化村,带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助力地方脱贫攻坚战;二是加强对各类自然保护地的地质遗迹调查和旅游地学研究,提升地质公园在各类自然保护地中的作用和地位,助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建设;三是发挥分会组织协调作用和学科人才优势,指导规划一批旅游地学精品线路,培育一批旅游地学研学基地,打造一批旅游地学商品研发生产基地,推动地学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四是加强为旅游服务,不仅在旅游资源方面为文化和旅游部做好服务工作,还要加快推进《全国地学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与实施,下大力气推动地学旅游更好更快发展。   《中国矿业报》:研究分会在学术交流、提升社会影响力方面将有哪些举措?   吴珍汉:一是坚持每年举办“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学术年会”,共商旅游地学发展,推动地质公园建设;二是发挥地质公园作为地学研究和科普基地的作用,继续与中央电视台《地理中国》等栏目合作拍摄旅游地学专题片,组织开展地质公园研学旅游等地学特色主题活动;三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组织召开旅游地学国际研讨会,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世界地质公园年会上积极宣传我国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发展新成就;四是发挥引领作用,使研究分会成为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行业标准的倡导者、产业联盟的发起者、产业模式的探索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者。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下,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第六届研究分会委员会要以更加振奋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更加有力的对策措施,推进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高质量发展,支撑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杏鑫注册链接_“一图一库一报告”呈现我国南部海域地质状况

杏鑫注册链接_“一图一库一报告”呈现我国南部海域地质状况

  以20年调查成果为基础,历经3年创新研究,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近日完成了《南部海域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成果集成与应用研究》,并通过了专家组评审。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展现了我国南部海域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成就,是至今专业门类最全、覆盖范围最广、调查资料最翔实的地质调查成果。   据项目负责人、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区域地质调查所所长李学杰介绍,自1999年以来,该局运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获取了海量的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实测资料,于2015年完成了我国南部海域12个国际分幅调查,实现了我国南部管辖海域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全覆盖。以此为基础,项目组历经3年攻关,以“一图一库一报告”的创新形式,取得了丰硕成果。   项目组编制了首套基于海量实测资料的我国南部海域海洋基础地质系列图件21种,提交了758个数据集、约30TB数据量的专业化大数据服务系统,编写了约160万字的报告,实现了我国南部海域1∶100万海洋区调实测资料的无缝拼接,创新性地解决了南部海域诸多基础地质问题,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一是重塑了南海及周边构造格局,创新性地提出“弧后扩张-左旋剪切”演化模型,对南海成因研究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二是提出了全新的南海及周缘地层分区系统,建立了统一的南海地层格架。证实了南海古近纪晚期古环境演化模式。系统厘定了花东海盆新生代地层层序,填补了台湾以东海域研究的空白。三是基本查明南部海域矿产成矿成藏基础地质背景。四是准确刻画了南海及周边海域地形地貌特征,实现了成果的社会化服务。

杏鑫登录注册_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文津表示发展旅游地学是实现生态化的必然要求

杏鑫登录注册_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文津表示发展旅游地学是实现生态化的必然要求

  日前,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六届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报告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文津表示,旅游地学是实现生态化的核心内容。只有大力发展旅游地学,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实现生态化。   赵文津认为,要充分利用旅游地学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要是爱自己家乡、爱父母、爱生育养育自己的这片土地。爱家乡是爱国的基础,爱家乡必须要认识自己的家乡,了解自己家乡的地质情况,认识中国的国土特点。要从发展旅游地学、热爱自己家乡出发,来培养爱国主义。   赵文津指出,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了生态化的崭新发展阶段,必须把保护生态、绿色发展放在首位。17世纪以来的工业化,对人类发展做出贡献的不是技术,而是一个工业化的新时代,我们也都享受了工业化成果,但是工业化带来的全球生态问题也愈加严重。进入21世纪,我们已经进入了更加崭新的新阶段——生态化阶段,必须要保护环境,而不能破坏生态;必须把人类生活的地球建设好爱护好,而不能因人类活动把地球破坏得让人类无法生存。旅游地学对生态化发展很重要,是生态化的核心内容,我们要大力发展旅游地学,为中国乃至全球生态化做出贡献。   赵文津最后指出,提高科技水平是旅游地学的核心和关键,而目前旅游地学科学内容匮乏。必须要大力提高科技水平,以科技创新为统领,发展旅游地学,提高全民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