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怎么注册_四川:中国的避难所
在漫长的历史中,四川在中国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唐朝从建立之初即开始依靠四川;唐皇在关中不能立足时,又选择南避入蜀,利用四川的财力、物力再作恢复;抗日战争爆发后,蒋介石也将赢得战争的希望,押在了四川。乃至当代,四川依然是中国的战略后方…… 四川见证了中国封建史上最伟大的王朝——唐的兴盛与衰落 唐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迫于“安史之乱”,唐明皇李隆基带着心爱的贵妃杨玉环开始了逃亡,目的地正是四川。那里不仅是避难之所,也是杨贵妃的故乡。杨玉环的父亲是蜀州(今四川崇州市)的司户(主管民户的佐吏),在蜀州附近的都江堰市聚源镇,迄今还保留着玉环幼年时不小心掉进过的“落妃池”遗址。 杨贵妃没有想到,回乡的路竟变成了奔赴黄泉的路。途经马嵬坡(今陕西兴平县境内)时,六军止步不发,李隆基无可奈何地赐死杨贵妃,以平众怨。从此,他开始了此恨绵绵无绝期的忧伤。
杏鑫登录注册_攀枝花
大裂谷的奇迹
在60年代的地图上是找不到攀枝花这个地名的这座位于攀西大裂谷的资源城市建立在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一条干热河谷里但是30多年后它已成为攀西及滇北方圆几百公里内最大和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既然江里没有金子,那么多人涌到这里做什么?”多年前,一位攀枝花诗人如此叩问这座万里长江第一城。 在中国的几百个城市中,轻易就可以数出好些个攀枝花的与众不同之处。比如,它是全国惟一一座以花命名的城市,一座在60年代以前的地图上找不到的新兴城市,一座因大型企业而兴建的城市,一座建立在自然环境恶劣地区的城市,等等。
杏鑫登录注册_西北遍布“魔鬼城”
“魔鬼城”是西北荒原上的传奇,它们变化多端,气象万千,仿佛是魔鬼建造和居住的“城池”。这些“城池”究竟是什么?数量有多少?为什么如此鬼魅多变?围绕它们又何来如此多的传闻和争论?就让本文作者为我们揭开魔鬼城庞大而神秘的“家谱”之谜。 五彩霞光下,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的一座魔鬼城苏醒了,“亭台楼阁”间充满了神秘。斑斑残雪告诉我们它不久前刚经历过一个可怕的风雪之夜。西北的荒原上,许许多多的魔鬼城就这样在千万年中站立成传奇。摄影/郭新 在我的办公室,有一张巨大的中国地图,在它的东南部,城市遍布如银河星斗,不可胜数,而当视线逐渐向西北移动,城市便逐渐稀少,如黎明的晨星逐渐寥落在大漠戈壁荒凉的背景之中。 一直以来,我习惯于这样的一幅政区图。
杏鑫在线注册_坎布拉
黄河上游的美景
青海高旷、博大,就连身在青海的人也这样认为。然而在青海尖扎县黄河深处,却隐藏着这样一块神秘的地方,是李家峡水电站的建成掠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它就是集宗教、丹霞、高峡和平湖于一体的坎布拉。 夕阳照在壮观、挺直的坎布拉丹霞地貌群上。很难想象在这些红色丹霞林立的峡谷里,有一道黄河上游的清水穿行于其中并流入到1996年建成的李家峡水库。摄影/单之蔷 第一次去坎布拉是1994年夏季,当时坎布在青海还鲜为人知,我对它的了解仅限于地学者张忠孝的地理资源调查文稿。那一年,中大学丹霞地貌专家黄进先生突然来到西宁,要去坎布拉考察,于是我作为随从一并前往。西宁到李家峡120余公里,汽车大约走了近4个时,到达李家峡已是午后。李家峡镇(后改名坎布拉镇)是以水利部水电四局机关、施工队和家属居住区形成的颇具规模的城镇,它要比途中经过的康杨镇发达而具现代气息。我去过龙羊峡、公伯峡、拉西瓦、长江三峡等水电工地,水电建设工人走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个现代化的城镇崛起。
杏鑫登录注册_门隆沟、西绒布、卡尔山谷 喜马拉雅深藏的三处秘境
喜马拉雅是地球上最磅礴的山脉,孕育出10座8000米级雪峰,它的群山阵列是一个长2400公里、宽250—300公里的广阔区域,因此它有着无限的精彩与未知,让无数雪山爱好者和摄影师不畏阻碍,一路前行。本文的作者兼摄影师,作为雪山爱好者,他们在不断探索一些隐秘在喜马拉雅山脉里的角落;作为户外地理摄影师,他们也在不断记录喜马拉雅一众雪山的一些新奇视角。每当在卫星地图上进行搜索和认真模拟之后,拍摄的计划便提上了日程。这一次,他们把目光锁定在了门隆沟、西绒布冰川和卡尔山谷这三处喜马拉雅雪峰脚下的秘境。 作为世界14座8000米级雪峰排位第三的干城章嘉峰,吸引了无数摄影师用镜头仰望它。摄影师最大限度地接近这座高峰,只为获取一个全新的拍摄机位,找寻一个全新的拍摄视角。这张照片拍摄于卡尔山谷,画面中心的最高峰即为干城章嘉峰,这里是我国国境范围内拍摄它最近的地方,也是首次有摄影师在这里记录到干城章嘉峰,同时画面也记录下干城章嘉峰周围大范围的山体形态。 门隆沟 喜马拉雅深谷中的“世外桃源” 绒辖沟位于日喀则市定日县绒辖乡,这里地处边境,属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国境外即是尼泊尔闻名遐迩的若瓦岭山区。这片区域海拔落差大、山峰众多、深沟纵横,海拔从2100米到7300米,落差超过5000米,气候从亚热带到寒带,跨度巨大,生物环境独特而多样。虽然《中国国家地理》在2014年就做过绒辖沟的报道,但这里依然是很多人“好像听说过但没去过”的所在。我们此次考察的重点是绒辖沟深处的一个分支小山沟——门隆沟。 前往绒辖沟我们是从珠峰脚下日喀则市定日县的岗嘎镇出发,笔直的公路正对喜马拉雅群山,我给这条100多公里的乡道起名为岗绒公路。在我眼中,这是中国最美的一条公路,没有之一。不到两小时的车程,从辽阔的喜马拉雅北麓翻越到沟壑纵深的南麓,景观极为丰富,公路的最高点是海拔5425米的普士拉垭口,这里是全程景观最精彩的部分,海拔8201米的卓奥友峰巨大的山体呈现在我们面前,太过壮观,配以周围数座各样形态的7000米级雪山,绝对会令你沉醉在喜马拉雅的冰雪世界中。越过普士拉垭口,顺着山谷而下,水汽越来越多,植被也越来越丰富,我们到达广义上的绒辖沟,这里地处拉布吉康峰与卓奥友峰之间。沿着公路向南,还可以将绒辖沟依次细分为亚隆、沙隆、门隆等小山沟,众多的山沟中,最精彩的莫过于中尼界山珠穆次仁玛山脚下的门隆沟。
杏鑫登录注册_东准噶尔:凝固与变幻的大漠色彩
在东准噶尔的核心区域内,地表景观有着丰富与多变的色彩,例如这片火红的丘陵。造成红色的原因是这里的岩层在远古时期的盆地中沉积时,气候相对炎热,沉积物中的铁质被氧化,形成红色的氧化铁矿物,使岩石显现出红色。另外也受到地下的煤层后来发生自燃的影响,形成红色的烧变岩和火烧山。 古丝绸之路在穿越新疆时,充分利用了三山(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夹两盆(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的东西向通道,它循着大山山麓与盆地边缘的串珠状绿洲与城镇而行,一路连缀起许多自然赋予的地质奇观。 奇台以及吉木萨尔、木垒等地就处在古丝绸之路的“新北道”要冲,地理位置上属于东天山最高峰博格达峰北坡坡麓、准噶尔盆地的东南缘。由此地出发,东可至哈密入嘉峪关,西可经乌鲁木齐去伊犁,北可经将军戈壁达阿尔泰。因此,唐朝曾于吉木萨尔城北的金满故城设北庭都护府,治理天山以北的广大区域。1927年的中国瑞典西北科学考查团,也是最先由此开始了准噶尔盆地的探险之行,并在吉木萨尔的大龙口、奇台的石钱滩、将军戈壁,取得了具有奠基意义的一系列重大发现。
杏鑫怎么注册_大河雄峰——甘肃景泰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
甘肃景泰龙湾村的黄河岸边,这些巍然耸立的峰林颇具一种震人魂魄的气势。虽然是土林,但其壮观气势远远超过了云南路南石林。 黄河九曲,相比中国其他大河入海的行程,黄河走了更多的弯路。而九曲黄河之曲,主要在黄河的中上游地区。黄河东出星宿海,到了若尔盖因受岷山所阻,不得不掉头返向西北,到了龙羊峡才又重归东流之路,但过兰州后又遇屈吴山—六盘山挡路,再次向北迂回,这一次绕了一个更大的圈,在宁蒙地区留下富庶的河套平原之后,又被管涔山—吕梁山所迫,只好由鄂尔多斯高原南下,切出晋陕大峡谷,在潼关顺应秦岭的走向,完成了最后一个华丽转身,才终于直奔东方。 黄河由河源经川西北、青海至甘肃境,大致相当黄河地貌上的第一级阶梯。而由青海的龙羊峡至甘肃与宁夏交界处的黑山峡,好比黄河由青藏高原东北缘下降至内蒙古高原的“阶坎”,在这一河段,形成峡谷与“川地”交替的地貌景观,而且多有蜿转的深切河曲。在甘肃景泰县龙湾村旁,黄河留下一段极富韵律的河湾,著名的黄河石林就位于这段河湾的左岸凹岸处。
杏鑫怎么注册_相隔41年,地质队员和“天外来客”的两次接触
上世纪60年代,新疆地矿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的8位年轻的地质队员进入了茫茫大漠,并跟这块陨石结缘(左页老照片),41年后,已经退休并居住在四面八方的8位老人又被重新邀请到这块陨石身边,留下极其珍贵的合影。 作为一名地质行业的摄影师,我收集了很多记录新疆地质工作者艰苦创业的历史照片,《陨石上的合影》是其中之一。它看起来只是一张普通的合影,背后却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1987年,新疆地质陈列馆科普作家宋建中和新疆地矿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党委书记刘余庆分别送给我一张地质工作者在陨石上合影的老照片,我1976年参加工作就分配到新疆地矿局第一区调大队,所以对照片上大部分人物的面孔都很熟悉。
杏鑫在线注册_沿着峡谷穿越燕山
在中国版图上,燕山处在真正意义上的咽喉要道,是中国最广袤的两片平原之间最显著的界标。穿行于燕山的峡谷中,这里的岩石、流水、小道,无一不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携带的信息,将我们带回数百、数千以至数十亿年前。 站在高处,才能见到燕山的美。山虽不高,但是嶙峋,骨架显露,把数亿年前地壳翻江倒海般的变动凝固在我们眼前。看这巨浪般的山峦,不就是当年被巨力掀翻的地层吗? 北京的别称为“燕京”,其得名来自最早在此建都的古燕国,而燕国的得名,又来自燕山。不过,最初的燕山只是现在西山的一部分,即房山琉璃河古燕都西面的几座小山丘。3000年来,随着历史的演进,燕山的地理范围和文化内涵也在不停地扩展,以至于“何处是燕山”成为了一个值得首先梳理的问题。 我们不妨先“以貌取山”,通过地貌特征,用排除法来确定一个“大燕山”的范围。燕山山脉是中国大地貌第三阶梯上的一个显著凸起,以此为据,将属于第二阶梯的坝上高原、阴山、太行山脉排除在外;然后排除第三阶梯上的两片大平原——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处于这些淘汰者包围之下的一系列山地、丘陵,都可以归入广义的燕山范畴。
杏鑫在线注册_中洞
苗民的洞穴部落
贵州省的中洞既是一个原始洞穴,又是一个自然村寨,里面生活着17户苗民。至今,洞穴里的近百口人仍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深居简出,并用种种借口拒绝搬出洞穴。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对洞穴生活如此依恋呢? 在春季,下午2点以后是中洞最美好的时光。因为这时西斜的阳光能折射进洞穴之中,给昏暗冷清的洞穴人家带去几个小时的光明与温暖。 中洞苗寨位于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格凸河畔水塘镇格丼(发音“蹦”)村的大山深处,离紫云县城约30公里。从贵州省紫云县出发去中洞有两种选择:一是先到下洞,下洞距中洞仅5华里的路程。但由于2008年的冰雪灾害压倒了许多树木,毁坏了山路,基本无路可走,故而,我们只能选择第二条路线,路程相对远些但比较稳妥 ——先至水塘镇,然后再翻山进中洞。我们是中午时分从紫云出发的,1个多小时后,来到了一个名曰宗地的小山村。绕上一个山坡后,原本平坦的柏油公路突然消失了,同时消失的还有那难得一见的阳光,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骤然下坠的山谷和一块标示中洞方向的路牌。站在路牌下的高坡上,举目远望,山谷中雨雾茫茫,远山驼峰若隐若现。一条逶迤于崇山峻岭之间的青石山梯,好像一条苍茫于云山之间的“天梯”,好不容易翻过一道山脊,又是一座高耸的山峰,让人有一种走不完的感觉。 中洞村的村民在洞内定居的历史并不长 在进入中洞以前,我曾幻想过许多热情欢腾的场面,如洞里的人见到陌生人来了,纷纷走出洞穴,或招手欢迎,或争先恐后下梯迎接等等。然而,直至我攀爬至离洞口最近的梯阶弯口,头顶上黑黝黝的洞穴,依然是一片寂静。周遭除了风过竹林发出的声响外,就是几个如石雕般竖立在洞口右侧石墩上的老人。面对我的呼喊和招手,那几个老人无动于衷。因此,当洞穴内的房舍、灯火、炊烟和鸡犬,由远至近、由暗转明依次呈现在我们眼前时,突然生出一种误入桃花源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