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怎么注册_海陆典型锰矿成矿作用对比取得五大收获
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调中心组织发起,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简称“克州”)举行的海陆典型锰矿成矿作用对比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与会专家代表围绕特提斯构造转换与镍钴锰锂关键矿产成矿理论、海陆锰矿成矿作用对比、勘查技术方法和绿色矿业发展等进行了热烈研讨。
会议期间,西安地调中心主任李文渊就《昆仑古特提斯构造转换与镍钴锰锂关键矿产成矿作用》,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李怀明副研究员和董彦辉副研究员分别就《现代海底铁锰结核分布与成矿特征》和《南海多金属结核的地质特征》,贵州省地矿局总工周琦就《贵州锰矿找矿重大突破与成矿规律》,新疆地矿局二大队总工冯昌荣就《西昆仑玛尔坎苏锰矿带勘查进展》,西安地调中心南疆地区大型资源基地调查团队负责人高永宝就《南疆地区战略性关键矿产成矿规律与勘查技术》等议题,向与会专家做了报告。会议认为,本次研讨取得了五个方面的收获:
一是通过成矿理论和技术创新破解制约找矿突破的关键科技问题,是实现找矿重大突破的必由之路。昆仑特提斯是全球古特提斯构造演化的典型缩影,昆仑古特提斯构造转换和镍钴锰锂成矿作用认识的提出,对提升古特提斯成矿作用研究认识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把夏日哈木镍、玛尔坎苏锰、大红柳滩锂等大型矿床放在古特提斯构造演化背景下去研究,恢复重建、重新认识古特提斯,是今后西北地区地质调查工作的重要方向。在周琦总工“内生外成含烃气液喷流沉积成矿理论”指导下,黔东地区实现重大找矿突破,新增锰矿资源量7.8亿吨。
二是系统地持续开展海陆典型锰矿成矿作用对比研究,对实现锰矿找矿重大突破具有长远意义。下一步,要系统对比现代锰结核与古老锰矿沉积环境、物质来源、成矿机制,加强锰矿成矿理论创新。与会院士专家一致认为,南疆地区锰矿资源潜力巨大,远不止1亿吨,要大胆设想、谨慎求证,充满信心是实现找矿突破的重要前提。海底铁锰结核研究很有意义,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将与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继续加强合作,促进我国占据该领域科技创新制高点。
三是充分发挥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引领带动作用。面向南疆地区脱贫攻坚等国家重大需求,以支撑服务国家资源安全为核心,创新理念、转变方式、调整布局,开展锰锂铍等关键矿产调查,与新疆自然资源厅紧密合作,共同带动商业性勘查,力争取得一批重要找矿新发现。下一步,西安地调中心将加强南疆地区大型资源基地地质潜力、开发条件和环境影响“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同时积极拓展新的方向、新的领域。
四是勘查开发矿产资源、发展绿色矿业,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南疆地区脱贫攻坚、民族团结、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近年来,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与克州人民政府紧密合作,创新性地建立了国家公益性地质工作主动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克州模式”,通过开展关键矿产调查、理论创新研讨、互派干部挂职交流以及科普宣传等多方面的合作,有力促进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克州模式”在和田、巴州等地已产生了带动示范效应。
五是院士专家提出了很多非常重要的意见和建议,值得深入研究思考。如:加强晚古生代锰矿与现代海底锰结核、南疆大红柳滩与川西甲基卡印支期伟晶岩型锂辉石矿、玛尔坎苏石炭纪富锰矿与黔东南华纪锰矿等3个方向的对比研究;深入学习吸收黔东锰矿成矿理论、成矿模式和勘查经验;把南疆作为成矿理论创新、领军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不断拓展阿尔金萤石、火成碳酸盐稀有稀土矿等新方向。
中国科学院院士、构造地质学家张国伟,中国工程院院士、矿床地质学家陈毓川,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原校长邓军教授出席研讨会。来自中国地调局、中国地质科学院、新疆自然资源厅、新疆地勘基金中心、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新疆地矿局、新疆兵团自然资源局、新疆有色地勘局、西北大学等单位的专家教授,以及部分在地矿山企业的代表,共5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