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注册链接_广州海洋局首次完成澳门海域综合地质调查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近日首次完成了澳门海域综合地质调查野外工作,获取了一批重要地质数据资料。这是中国大陆与澳门首次联合开展海洋地质调查,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了地质先行服务。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中共中央、国务院于今年2月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在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地质调查”工程的统一部署下,经广东省及澳门特区相关部门的积极沟通、配合,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先行示范,于2018年底率先启动了澳门管辖海域综合地质调查野外工作。这是中国地质调查局首次在该海域开展综合地质调查。
2018年10~12月间,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组织4艘调查船,历时80天,对85平方千米的澳门管辖海域展开多船、多手段、多学科综合海洋地质调查。调查完成综合地球物理测量227千米、多波束测深6670千米,海域地质取样151站位、定点海流观测2站次,海水取样120站位、温盐深测量30站位,海域地质浅钻5口、总进尺222.6m等工作,获得一批重要数据、样品,为系统查明澳门海域工程地质条件、三维地质结构、水土环境特征、灾害地质因素分布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状况等提供了重要的地质数据资料。
项目负责人、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环境工程调查所副所长夏真介绍,澳门海域综合地质调查野外工作现已基本完成,初步获得四方面进展:一是初步摸清澳门管辖海域地形地貌特征,该海域地势整体较为平坦,水深基本保持在1.5~8米之间;二是基本了解该海域水文特征,该海域易受台风暴潮影响,海流以南北向、往复流为主,具顺时针旋转特性,近岸水温较高,有两条热水舌向外海延伸,盐度分布呈北低南高、东高西低趋势;三是基本查明澳门海域沉积物特征,该海域沉积物粒度偏细,以粉砂和泥质粉砂为主,局部淤泥层较厚,最厚可达10米,富含有机质;四是对澳门海域工程建设适宜性进行了初步评价,该海域海底沉积物不宜作为工程持力层,且要关注沉降问题,但基岩面可以为重大工程建设提供桩基支撑,此外在海床部分区域还有沉船障碍物等。
下一步,广州海洋局项目组将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陆海统筹开展相关研究,为澳门海域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等提供地质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