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注册链接_地质云1.0,开启地质工作智能化模式

杏鑫注册链接_地质云1.0,开启地质工作智能化模式

  “以前收集研究区的地质资料和数据,真可谓是操碎了心。”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陈建平教授在谈到以前为研究工作准备基础地质资料的经历时,只是觉得“累得够呛”: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要花费在繁琐的查询过程和复杂的审批流程上,经常为了一份资料,要去协调好几个相关单位。   但他这样的经历可能很快将变成“珍贵”的回忆。因为就在11月6日,广大地质工作者期待已久的“地质云1.0”正式上线了,这也意味着我国地质信息一站式云端服务的全新工作模式已经到来。   作为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发建设的目前我国首个地质调查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地质云”一直被业界寄予厚望。在“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背后,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的坚强领导,更是19个部门单位、240余人的团队历经3年准备、10个多月集成攻关、协同建设的集体智慧。   “地质云1.0”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坚持科技创新,大力推进地质信息化建设的最新成果。在此前召开的成果评审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九林等众多专家一致认为,“地质云1.0”研发建设基础扎实、工作规范、技术框架先进、数据产品丰富,完成了阶段性建设任务,为提高地质调查、科技创新、协同管理、服务社会的能力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国家正在推动开展的政务部门信息系统整合与数据资源共享提供了一个鲜活范例,其成果达到了同行业国际领先水平。   开启信息共享服务新局面   在11月6日召开的全国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会议暨“地质云1.0”发布会上,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党组书记钟自然对近年来我国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取得的长足发展给予了高度肯定。他强调,要深刻认识到以大数据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对于建设数字中国、建设世界一流的新型地质调查局的重要意义。   据介绍,经过近20年的努力,我国地质信息化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国家地质数据库体系和地质信息服务体系,构建了较为成熟的数字地质填图技术方法体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地质云1.0”就是地质信息化的具象和载体。   据了解,“地质云”建设遵循了“大平台、大数据、大系统、大集成”的理念,采用混合云技术架构,构建了分布式节点体系,集成了现有的基础设施层、数据层、平台层与应用层的资源与能力。本次上线的“1.0版”包括了1个主中心、6个区域中心、12个专业中心,整合、汇聚了大量地质数据与产品资源,各节点地质数据分布存储、统一发布、集中服务,共完成了70多个国家核心地质数据库处理与云端统一注册管理,形成了369个在线数据服务接口。通过对地质调查成果、专用设备和专业软件等梳理、整合,构建了8大类的地质云信息产品体系,整理上线地质信息产品2382项,并实现13万余档地质资料、2986幅公开版地质图、海量图书文献、地学科普等各类产品的统一接入。   在应用方面,基于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地质云”设定了多种应用场景。地质调查专业用户可基于“地质云”业务网,通过云应用有序获取各类共享数据;普通社会用户可基于互联网,从云端在线获取地质信息产品。   特别是针对地质调查专业用户,“地质云”开启了基于云环境的全新工作模式:通过各类地质调查手段的信息化采集,从云端提供信息支撑,将调查结果实时云端上传、处理与存储,同时各节点数据产品实现云端汇聚与统一接入,可以随时随地一站式便捷实现云端在线数据共享,获取计算、存储、软件资源与各类信息服务。   “野外作业人员可以通过智能调查云应用,构建云端智能工作空间,实现工作区各类背景数据的自动推送,实现云环境下的数据采集传输、动态云端汇集与处理,为项目组构建了从野外调查到室内工作的完整服务链;地调业务管理人员可在云端一站式在线处理项目管理、财务、安全、综合办公等各类业务管理活动,并随时获取各类综合信息与决策支撑,实现‘电脑+人脑’的云端管理模式;技术人员可通过‘刷脸’——这一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结合的新技术,实现矿物岩石的自动识别;此外可以通过桌面云服务,实现大型地学软件、自主研发软件云端在线共享使用,结合云存储、云高性能计算、云邮箱等云工具,实现地质调查云工作环境。”“地质云”研发团队负责人介绍说。   有专家表示,“地质云1.0”的上线服务,标志着我国地质调查工作模式转型升级、基础地质数据与地质信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开创了“互联网+地质调查”全新时代,开启了我国地质信息共享服务全新局面。   “三异”模式打通信息孤岛   “‘地质云’把各个单位的数据用规范的标准汇聚起来,而且还提供了一系列管理和服务,这对于地质调查整个业务工作、管理工作和服务工作来说,是一个革命性进步。”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高新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的政务信息系统基本都还是“孤岛”,互相之间网络不通、数据不通、业务不通,不能很好地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也不能为全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而“地质云”的建成,符合目前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强调和倡导的信息共享和整合这个大方向,它的整个技术架构和整合共享的思路值得借鉴和参考。   高新民表示,“三异”——异主、异构、异地,是“地质云”的主要特点。“尽管地质云是一个整体的系统,但实际上这个信息系统是异构的,不同的技术架构,技术平台也是异构的。而且,每个原有的信息系统都有不同的‘主人’,也就是说整合前的信息系统是异主的,必须要尊重它原来的‘主人’。在空间部署上,它又是异地的,有的在北京,有的在别的城市,有的甚至在野外。”高新民说,“地质云”平台以一种分布式的、弹性的方式把“三异”系统整合了起来,根据“三异”的特点并且尊重这样的特点做到了网络通、数据通和业务通,能很好地支持管理和服务决策。   据了解,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路线,“地质云”团队以建设分布式大数据中心为核心任务,攻克了数据孤岛、互不共享这个“老大难”问题。目前,“地质云”已经建成了连接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29家单位的业务专网,第一阶段利用云技术对其中19家单位基础设施实现了统一管理,实现了75个核心数据库的互联互通。下一步,将充分利用现有软硬件资源,采用云管理技术统筹中国地质调查局29家直属单位“地质云”基础设施,建成全局地质信息高速公路,支撑“1+29”个分布式大数据中心(1个主中心+29个分中心)互联互通和云应用的稳定、高效运行。其中,主中心主要负责从整体层面对“地质云”平台进行规划、部署、维护和管理,分中心则主要负责相关数据的汇集、更新、管理,以及相关地学产品的加工维护。未来“地质云”建设还将持续升级,2018年以后将探索实现与部分行业和科研单位互联互通。   “分布式的‘地质云’大数据中心可在很短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把原来分散的地质数据汇聚起来,使这些犹如‘孤岛’的分散的数据真正成为大数据,充分体现其利用价值。”高新民说。   为地质资料安全保驾护航   地质信息共享的过程中,数据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是很多人关心和担心的问题。“很多单位的数据都很好,但是却不愿意拿出来共享,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担心资料的安全和产权问题。”一位业内专家在谈到“地质云”建设中面临的困难时表示。   为解决这一难题,中国地质调查局理顺机制,从顶层设计层面给予了充分支持。除了出台《地质调查“十三五”信息化规划》,明确加快推进现代化地质调查工作体系建设、创新构建流程化数据汇聚及管理体系、整合建设“一站式”地质调查业务管理及决策平台、持续扩大地质信息产品及社会化服务规模、加强地质信息技术研发推广等主要任务外,还按照“先入轨、后到位,先上线、再完善”的思路,大力推进“地质云”建设,出台了共享服务、网络安全、运行维护等8项规章制度,发布了地质数据共享、产品研发、节点建设等3项技术规范,为地质调查信息化快速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的制度保障。   针对地质信息的知识产权问题,在11月6日的会议上,钟自然局长也特别强调,要为地质信息的知识产权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保护和监管。钟自然表示,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立完善的管理办法和机制,保护好数据生产者的权益,包括署名权和分享相关利益的权利;数据生产者要对数据真实性、可靠性负责;要规范管理数据引用与使用,盗用、侵占他人数据等不良行为要记入诚信档案。   在安全保障方面,“地质云”团队也已经在云平台安全防护、相关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初步建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一是构建了“地质云”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和数据安全体系;二是构建了“地质云”建设与运行技术保障体系,包括顶层设计方案、网络建设标准、信息服务集成规范等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三是构建了“地质云”建设与运行管理保障体系,包括建设及运行组织机构、建设与运行维护相关办法及措施、建设与运行考核办法等。   “‘地质云’在数据汇聚的精细程度,资源共享的安全可靠可信方面还需要多做工作。下一步,应巩固和细化数据互联互通共享机制,要在横向上与除地质部门以外的其它相关部门实现对接,如石油勘探开发部门、水利建设部门、工程建设部门等等,要为他们提供地质调查方面的数据,自动化、高效、安全地满足他们的需求。”高新民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智能化地调工作值得期待   “‘地质云1.0’就像个刚满岁的孩子,是阶段性、框架性的成果,我们要朝着建设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科学数据中心这个目标去走。”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昆表示,“地质云”同时搭建了云端平台和应用服务,实际是要借助云平台的建设推动整个地质调查信息化进程,最终要从整个中国地质调查局系统辐射到地质全行业,实现智能化的地质工作模式。   高新民也认为,“地质云”平台有效支持了整个地质调查队伍内部的业务工作,提升了地质调查工作的工作效率。“地质云”平台功能的不断完善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因为其提供的基础性的地质信息将对整个国家和社会发挥重要作用。他也建议,“地质云”要服务社会公众,要主动去了解公众的需求、主动提供服务,这样也才符合中央提出的信息化工作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宗旨。   针对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的下一步工作,钟自然也代表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提出了具体要求。他表示,地质调查信息化的目的是提升地质调查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信息化建设要与地质调查工作深度融合,要正确认识信息化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钟自然特别强调,信息化建设要围绕业务人员展开,业务人员要成为信息化建设的主力,信息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撑。业务人员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主动参与信息化建设,尽快把数据转换为知识,进而提高解决重大资源环境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人员要主动学习地质业务知识,与业务人员进行广泛深入交流,了解业务科研人员的具体需求,做好技术支撑。同时,要按照“上线1.0、开发2.0(实现全局覆盖,并向地方公益性队伍拓展),谋划3.0(推向全国地质行业)”的思路,扎实推进“地质云”建设,并以此为核心,全面完成中国地质调查局“十三五”信息化规划目标。   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要求,下一步,将加强全局数据库的整合,着力解决数据冗余和标准化问题,优化整合建成50个国家级核心地质数据库,实现“十大计划、60个工程、300多个项目”新增数据的实时汇聚与动态更新。作为地质调查信息化载体的“地质云”,也将进一步完善数据库,拓展用户范围,发布更加丰富的地质信息产品,提高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更好地支撑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和生态文明建设。

杏鑫注册链接_中国地质调查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杏鑫注册链接_中国地质调查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12月19-20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京召开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培训研讨会。会议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强化“两个责任”落实,推动局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促进地质调查事业改革发展。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研出席会议并作动员讲话,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李海清主持会议。   王研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新谋划新部署、提出新任务新要求,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加强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他要求,要强化责任、查找不足,着力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紧迫感,立足自身实际,认真谋划、统筹部署,全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一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统一行动。二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提高政治站位、政治自觉。三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工作作风强化责任意识,履职尽责、勇于担当。四要扎实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严格执纪问责、正风肃纪。五要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凝心聚力、发挥作用。六要大力发展新时期地质文化,锐意创新、宣传典型。七要努力开创群团工作新局面,激发活力、推动发展。   李海清在总结讲话时指出,这次会议既是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培训研讨会,也是一年一度的两委书记述职评议考核会,更是一次严肃认真、充满辣味的党内政治生活会,是进一步传导管党治党压力、推动两个责任落实到位的一项重要举措。要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全力做好发现问题整改工作,善始善终做好年底收尾工作,精心谋划明年重点工作,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   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印发<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的通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的通知》。集中收看了《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辅导报告。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政治生态整治、巡视、审计和全面从严治党检查发现问题整改,统筹谋划2018年党建工作等内容开展讨论,完成了直属单位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年度述职评议考核。中国地质调查局各部室党支部书记,各直属单位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参加会议。

杏鑫登录注册_地科院深部中心举办《地下空间探测与利用》学术报告会

杏鑫登录注册_地科院深部中心举办《地下空间探测与利用》学术报告会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深部探测中心(以下简称“深部中心”)日前邀请南京大学教授李晓昭作了题为“地下空间探测与利用”的学术报告。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中国地质科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深部中心主任严光生出席了报告会。   报告以翔实丰富的数据和图片,展现了我国当前地下空间开发需求、现状、规划与开发情况。李晓昭说,当前,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需求旺盛,开发现状地区发展不平衡,总体上呈现出冒进式开发与供给不足的特征。在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方面,应从当前单一的保护性管控模式,转变为既要管控,又要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禀赋的评价受两大要素控制,一是区位与城市条件,二是岩土质量与地质环境条件。在考虑地质环境因素时,既要识别不同尺度工程地质单元与地下水流系统,又要从系统上深入了解关键地质环境要素的特性、成因与分布。另外,工程技术的发展也是促进地下空间开发的重要因素,但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工程技术还需要突破禁区有颠覆性地开发与探测技术,防止地下空间开发引发环境灾变。所以,不同功能的城市地下设施要协同规划、协同开发,实现复合利用。   李晓昭,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地下空间与地质环境研究所创始人、所长,南京浅层地温能开发战略新兴产业创新中心主任。他长期从事地下空间与工程地质方面的研究,曾主持欧盟Marie Curie重大国际合作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等课题40余项,发表论著200余篇。在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ITA-AITES)、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空间分会等国内外组织任职,并担任《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J.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等编委。   据了解,近期深部中心将通过“高级人才”计划引聘李晓昭教授,此举将极大地提高深部中心城市地下空间研究领域实力。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科外部特邀专家,中国地质科学院相关处室,深部中心各研究室负责人及成员等4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并与李晓昭教授互动交流。

杏鑫在线注册_我国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体检报告”出炉 产能结构优化 “三率”指标稳中有升 废石尾矿排放量增速下降

杏鑫在线注册_我国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体检报告”出炉 产能结构优化 “三率”指标稳中有升 废石尾矿排放量增速下降

  日前,由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司、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源评价部组织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在详细调查基础上编制的《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通报》(简称《通报》),正式对外发布。   《通报》选取“三率”调查工作确定的煤炭、铁矿、锰矿、铜矿、铅矿、锌矿、铝土矿、镍矿、钨矿、锡矿、锑矿、钼矿、稀土矿、金矿、磷矿、硫铁矿、钾盐、石墨、耐火黏土和萤石矿共20种矿产作为通报对象,对比分析了“十三五”初期与“十二五”初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变化情况,总结了近年来涌现出的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   部矿产资源储量司司长鞠建华表示:“开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是加快推进矿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是促进矿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可以为开发利用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重要依据。”此次通报的最大亮点,是对各省区主要矿产储量与产量占比进行了统计分析。在指标的选取上,第一次选取了产能利用率,对采矿产能利用率和选矿产能利用率进行了调查评价,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当前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产能结构优化 集约程度提高   《通报》对各省区主要矿产储量与产量占比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体现出以下特点:   产量分布相对集中。钾盐主要集中在青海、新疆,锡矿、磷矿、锑矿、镍矿、石墨、铝土矿和钨矿产量最大的四省产能占全国的90%以上,钼矿、耐火黏土、硫铁矿和锰矿产量最大的四省产能占全国的80%以上,其余矿产产量最大的四省产能占全国的60%以上。   产能结构进一步优化。“十三五”初期,我国20种矿产采矿权18544个,其中正常生产矿山6745座。与“十二五”初期相比,锌矿、铁矿、锰矿、硫铁矿、普通萤石、钼矿、锡矿生产矿山数量降低50%以上,稀土、镍矿、锑矿、煤炭生产矿山数量降低40%以上,石墨、金矿、铜矿、钨矿、钾盐、铅矿、耐火黏土生产矿山数量降低10%以上。   产能利用率维持在较高水平。20种矿产总设计采矿能力78.53亿吨/年,实际采出矿石57.16亿吨/年,平均采矿产能利用率72.79%;总设计选矿能力34.14亿吨/年,实际入选矿石量19.83亿吨/年,平均选矿产能利用率58.10%。   产能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铁矿、锌矿、钨矿、锑矿大型矿山产能占比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萤石、镍矿大型矿山产能占比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煤炭、磷矿、钼矿、铜矿、金矿、铝土矿等矿种大型矿山产能占比也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集约化程度进一步提高。20种矿产平均采矿集约化程度为69.68%,其中钾盐、钼矿、铜矿、镍矿和金矿集约化程度高,硫铁矿、铝土矿、锌矿、锰矿、钨矿、稀土、磷矿、锡矿、耐火黏土、石墨和萤石等矿种集约化程度居中。铅矿集约化程度最低,大型矿山产能占比19.67%;选矿集约化程度低,平均仅32.58%。钼矿、铝土矿、钾盐、稀土、铜矿、铁矿、磷矿选矿行业集约化程度高,其中97.26%的钼矿选矿产能集中在11座大型选矿厂中。锰矿、硫铁矿、锑矿、金矿、锡矿、锌矿、镍矿和萤石等矿种选矿行业集约化程度居中。钨矿、铅矿、石墨选矿行业集约化程度低,分别为28.79%、20.94%和13.88%。   “三率”指标稳中有升   《通报》显示,由于开发利用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我国主要矿产资源“三率”指标稳中有升。其中,开采回采率总体平稳。黑色金属矿山、有色金属矿山、黄金矿山、非金属矿山开采回采率略有提高,煤炭开采回采率基本稳定,有色金属矿山中铝土矿开采回采率提高幅度相对较大。   选矿回收率稳中有升。黑色金属矿山、黄金矿山、非金属矿山选矿回收率基本稳定,有色金属矿山选矿回收率稍有提升。铅矿、锌矿、铝土矿、镍矿、钨矿等有色金属矿产由于集约化程度提高,平均选矿回收率提高。   综合利用成效明显。20种矿产中含有共伴生组分59种,其中的8种组分已被不同程度回收利用。各矿山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率介于20%~80%,不同行业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水平差距较大,黑色金属矿山、化工矿山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水平明显低于有色金属矿山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水平。   减量化生产初见成效   《通报》显示,我国废石、尾矿的排放量增速下降,循环利用效率提高。20种矿产年排放废石19.65亿吨,年利用废石3.49亿吨,平均废石利用率由“十二五”初期的11.76%提高到17.77%。其中,铝土矿、锑矿、石墨、锡矿、钨矿、煤炭、萤石、铅矿、硫铁矿和镍矿废石循环利用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磷矿、金矿、铁矿、锌矿、铜矿、锰矿、稀土矿和钼矿废石循环利用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废石、尾矿排放下降,得益于对废石的资源化利用,但总体利用水平仍较低。《通报》显示,目前,除个别矿山对废石、尾矿再选有用组分外,绝大多数矿山对废石和尾矿的资源化利用,均以用作采空区充填、筑路、防滑、海岸造田、建筑等行业的原料为主。   《通报》显示,我国主要矿产资源废石和尾矿的排放强度高。与“十二五”初期相比,“十三五”初期各矿种废石排放强度相对平稳。我国平均废石排放强度为11吨/吨精矿、12.22吨/万元产值,即每生产1吨精矿排出废石11吨,每增加1万元工业产值排出废石12.22吨。其中,有色金属矿产是吨精矿废石排放强度、万元工业产值废石排放强度大的矿种;平均尾矿排放强度3.87吨/吨精矿、4.26吨/万元产值。吨精矿尾矿排放强度较高的矿种有钼矿、钨矿、锡矿。   科技进步助推技术密集型矿业发展   《通报》发布的相关信息显示,自2012年国土资源部建立“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目录发布制度”后,我国矿业粗放式经营局面得到一定改观,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迈进步伐加快,主要表现在:   矿产开发利用装备水平不断提高,节能环保、采选工艺智能化、采选设备大型化正成为矿业技术发展的趋势。其中,煤炭综采液压支架、300吨级重型卡车、大型电铲、节能型液压钻机、半固定移动式破碎机、大型轮斗挖掘机、高压辊磨、尼尔森选矿机、浮选柱、立环脉动高梯度磁选机等一大批先进采选装备的引进和研发,极大提高了我国矿产资源利用技术水平。   采选综合利用技术不断突破。以充填法采矿技术、露天开采可视化调度管理系统、远程遥控采矿技术为代表的采矿技术,在煤矿、金属矿采矿中得到广泛应用;厚煤层智能化综采技术及薄煤层综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铁矿矿浆远程输送技术、铁矿破碎预选技术,反浮选技术被多家矿山采用;铝土矿选矿技术实现工业化并开始推广;电位调控浮选法在有色金属选矿中取得良好的分选效果;堆浸、原地浸出、生物浸出技术等在低品位铜、金、银矿和离子型稀土矿开发中广泛应用,一大批低品位、共伴生、复杂难选冶的矿产得到开发利用。   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率不断提高。废石、尾矿、煤矸石及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利用率不断提高,有效缓解了我国资源和环境压力,保障了国家经济和资源安全,促进了我国矿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杏鑫注册链接_记陕西核工业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齐普荣

杏鑫注册链接_记陕西核工业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齐普荣

  陕南山区,乌云黑压压地将山顶压得变换了颜色,翠绿的草木一下子阴暗了下来,一道闪电,大雨如同从天上泼下来,顷刻间,山谷间的流水咆哮般一路奔腾而去,似乎要将这个世界吞噬,整个山野被这突降的暴雨浇得雾气蒙蒙。   一个身着雨披的身影穿过蒙蒙的雾气,四处张望,他不是在欣赏雨景,而是在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排查。这个人就是中陕核工业集团子公司陕西核工业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齐普荣。   1981年8月出生的齐普荣,硕士研究生。2008年毕业于东华理工大学,同年7月在陕西核工业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原陕西核工业工程勘察院)参加工作,现任地灾评估二公司经理。   参加工作10年来,齐普荣共主持、参与完成地质灾害类项目240余项,多个项目获核工业部级优秀工程勘察奖和集团公司优秀技术成果奖;曾在玉树地震次生地质灾害排查中受到原国土资源部表扬;多次被评为公司优秀员工;2015年和2016年度连续两年所在团支部荣获中陕核工业集团和陕西省国防工委“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   冲锋在前,做地灾排险急先锋   一份份优良的报告,一张张精确的野外调查(排查)成果,一本本厚厚的野外地质记录本,一条条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和建议……日复一日地干这些事,尽管有些繁琐乏味,但换来的却是百姓的安宁。   从2008年起,齐普荣先后转战于陕南、陕北、关中等地。作为一名年轻的80后共产党员,他比同龄人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忠实地发挥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   2009年3月,齐普荣担任“汶川地震灾区陕西省留坝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项目负责,在历时99天的野外调查中,他带领项目组“抢晴天、战雨天,翻高山、越险道”,完成调查面积1958平方千米;在野外调查过程中,他不失时机,采用灵活且易于接受的方式,结合当地群众所熟知的灾害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山区百姓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在野外验收和成果验收会上,该项目得到了地方政府和评审专家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均获得优秀等级。   2013年3月,齐普荣所在的部门承揽了柞水县红岩寺镇跃进村师家沟滑坡治理工程勘察设计工作。他带领3名技术人员对2处滑坡进行勘查和设计。由于短时间内找不到工人,为了不耽误工程进度,他带着3名同志一起挖探槽和探井,累得满身大汗,山风一吹引起了严重的感冒,一连三天,齐普荣每天输完液就赶去现场工作。   2010年7月,陕南地区遭受暴雨袭击,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灾情就是命令,齐普荣迅速带领5名技术人员急赴安康灾区,开展灾害应急排查工作。但前行受阻,连续强降雨冲毁了道路,冲垮了便桥,怎么办?他深知多处灾险情威胁着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不能耽误,尽管大雨滂沱,河流湍急,但他只能咬咬牙对大家说:“这个灾点今天必须走到,一个拉着一个,不要松手,下水趟过去。”   就这样,齐普荣硬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带领大家完成了12处灾险情的调查与处置任务。   奋勇当先,险情就是命令   众所周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地点一般在深山老林,交通极其不便,工作环境极其恶劣。作为一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者,没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是很难长期把这项工作延续下去的。齐普荣视险情为命令,长期行走在杂草丛生、陡峭崎岖的山沟谷地,在泥泞的泥石流堆积体上疾走,在岌岌可危的滑坡体下穿过,从不因艰苦危险而退缩,将地质灾害调查延伸到山区的每一村,每一组,每一户。   2010年4月,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根据原国土资源部、陕西省国土资源厅部署,齐普荣响应号召,立即报名参加地震次生灾害排查任务。余震中的青海玉树高寒缺氧,雨雪封路,汽车不能前行,为了准时到达目的地,齐普荣一行人推车艰难前行,强烈的运动,加剧了因高原缺氧而带来的胸闷气喘、呼吸困难等高原反应。途中,他们饿了啃干粮、累了眠于车内。在玉树县仲达乡灾区,他一干就是半个月,在这半个月里,没有换过衣服、没有洗过澡。他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灾区人民、地方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的广泛赞誉,得到了原国土资源部的充分肯定和通报表扬。面对赞誉和表扬,他平静地说:“这只是我们的本职工作。”   2011年7月5日,陕西汉中市略阳县发生一起18人死亡、4人受伤的重大崩塌地质灾害。齐普荣迅速带领排查组赶赴灾区开展应急排查工作,不到20天时间,奔走了7个乡镇,查明了9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在这期间,齐普荣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尽快查明灾害隐患,不让灾区群众再遭受地质灾害危险。   2015年8月12日,山阳县中村镇烟家沟发生大型山体滑坡。齐普荣紧急赶往现场,对滑坡体周边进行次生灾害隐患排查。在此期间,雨还在下个不停,给应急排查增加了极大的困难,调查组冒着随时有滚石、滑坡的危险,爬悬崖,上峭壁,排除万难也不放过一处地质灾害隐患。等他们调查完一条线路下山时,才真正体会了上山容易下山难,山体又陡又滑,只能抓住周边的树枝、突出的岩石边角慢慢往下走,没有什么可抓时,他们只能从山上坐着往下滑,等回到驻地的时候,裤子已经破得无法上身。经过4天的连续紧张作战,调查组共查明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隐患点24处。   2017年9月25日,安康市遭遇大范围持续降雨,各区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灾险情。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雨,陕西核工业工程勘察院作为安康市平战结合技术支撑单位,紧急安排部署应急排查工作:先后成立了9个应急调查组,派出34名技术人员。齐普荣所带领的部门6人参加了此次应急救援和排查工作,其中3人担任组长,分别前往汉阴、石泉、紫阳等县区开展工作。而齐普荣则是连续25天奔波于汉阴县各地质灾害点,只身一人协同相关部门人员连续高强度对各隐患点进行应急排查,只要灾区群众需要,他就即刻赶赴现场,用大爱守护着汉阴县灾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用实际行动塑造着“国土铁军”的光辉形象。   2017年10月11日,安康市委、市政府为中陕核工业集团赠送了一面写着“防灾抢险,心有大爱,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锦旗。10月12日,安康市国土资源局为陕西核工业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赠送了一面写着“行业精兵入一线,排危化险保平安”的锦旗。   无私奉献,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为切实做好对口支援市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充分发挥陕西核工业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在汛期及突发性地质灾害事件应急处置和应急管理咨询工作中的作用,提高对口支援市县地质灾害应急响应能力和地质灾害防治业务能力,齐普荣作为单位业务骨干,主动出击,先后完成了山阳、石泉、汉阴、紫阳、彬县等县区多处灾点的应急调查与处置任务;连续两年为石泉、汉阴和紫阳县进行了地质灾害隐患点动态排查与更新任务,累计完成500余处灾害隐患点的调查与排查工作。   安康市白河县茅坪镇“4·17”山体崩塌后,陕西核工业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承担了白河、汉阴、石泉等7个县的地质灾害排查任务。接到任务后,齐普荣带领技术人员利用8天时间完成了汉阴县10个乡镇40余点的排查工作,对地形地貌复杂、变形迹象明显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集中搬迁安置点进行了集中排查,对集镇、医院、学校等人员密集地区进行了重点排查,调查路线共计580千米,汇总了危险性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集中搬迁点,对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制订了防灾预案,并完善了群防群测网络体系。   2016年起,齐普荣先后为旬阳、石泉、彬县等进行了地质灾害防御基本知识、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监测预警及工程建设、移民安置点选址和高标准十有县建设等方面的知识培训,累计培训50余场次,培训人员上万人。通过专业培训,夯实了上述区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增强了全民防灾避灾意识,提高了广大群众的识灾、防灾、避灾和临灾自救、互救能力,提高了基层乡镇地质灾害管理水平和防治业务能力,切实履行了对口支援单位的责任与义务。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一项艰苦而危险的工作,工作环境恶劣、生活条件简陋、与家人聚少离多,经常有塌方、泥石流、高原缺氧、野兽出没等突发情况发生。然而,齐普荣从未想过退缩,他用满腔的热情、昂扬的斗志践行着自己当年学习专业知识时所许下的庄严承诺,他用实际行动彰显地质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中陕核集团“为政府担责、为社会服务”的企业宗旨;用实际行动打造着“陕核工勘”的企业品牌,为弘扬国土文化,发扬国土铁军精神,实现公司追赶超越总目标奉献着自己的汗水和智慧。

杏鑫登录注册_第十四届全国矿床会议召开

杏鑫登录注册_第十四届全国矿床会议召开

  以“开创绿色勘查新格局 构建矿业发展新途径”为主题的第十四届全国矿床会议10月19日~22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   本届会议首次设立了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终身成就奖和《矿床地质》最佳论文奖。中国科学院院士翟裕生、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荣获首届终身成就奖,由和中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等完成的《滇西北衙超大型金多金属矿床勘查模型》、赵一鸣研究员等完成的《中国矽卡岩矿床找矿新进展和时空分布规律》等两篇论文获评首届最佳论文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500余名代表注册参会,创下了历史新高。在为期4天的会议中,来自有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地勘单位、矿山企业和政府部门的代表就矿床模型与找矿预测、找矿勘查技术方法及应用、绿色勘查和绿色矿山等22个专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翟裕生、侯增谦,中国工程院院士汤中立、郑绵平、陈毓川、蔡美峰、毛景文,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严光生,紫金矿业董事长陈景河,河北地质大学校长王凤鸣等出席了会议开幕式。   严光生在致辞中表示,改革开放40年来,地质事业从支撑能源资源安全保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新时代地质事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和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全力推进地质工作的转型发展,着力解决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影响的重大资源环境问题和地球系统科学问题,努力增强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先行性、基础性作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侯增谦在会上致辞时表示,在矿业不景气的大背景下,矿床学研究仍然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让人备感欣慰。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正在从国家重大需求、重大科学前沿、大跨度学科交叉等三个维度进一步梳理地球科学领域需要突破的重大问题。矿床学研究目前存在同质化、程式化、简单化的倾向。如何克服这些问题,使研究工作取得更大突破,是需要业界去认真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毛景文在致辞中表示,矿产资源学科既有基础研究创新的一面,更要支撑国家的经济发展。要通过科学技术创新,研发出中高山区和浅覆盖区找矿勘查新理论和新技术,发现新的矿产资源和新类型矿产,开拓绿色勘查新技术,研发超大富矿的深部勘查技术,攻克难选冶矿产的新技术,发现、勘查和开发更多更好的矿产资源,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所长陈仁义主持。会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邓军宣读了两位院士终身成就奖颁奖词,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京彬对两篇最佳论文进行了现场点评。   本届会议由国内外24家机构或单位共同发起,由中国地质学会等5家单位主办,由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等7家单位共同承办。

杏鑫在线注册_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初步查明雅鲁藏布江加拉白垒峰色东普沟再次堵江原因

杏鑫在线注册_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初步查明雅鲁藏布江加拉白垒峰色东普沟再次堵江原因

  继10月17日凌晨发生冰崩灾害后,10月29日雅鲁藏布江左岸加拉白垒峰色东普沟再次发生冰崩碎屑物堵江,形成堰塞湖,情况危急。灾情发生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再次迅速启动遥感应急调查。   基于前期开展的雅鲁藏布江堵江遥感应急调查成果,开展此次堵江灾前遥感解译,同时,第一时间紧急安排资源一号02C、高分一号(01、02、03、04星)、高分二号、高分三号、高分四号等8颗国产卫星编程拍摄,以快速获取灾后数据。截至目前,已获取灾后卫星数据共计5景,制作完成了灾后4期次遥感影像。遥感影像图件和解译成果已在第一时间分别报送至应急管理部、自然资源部和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为前方的救灾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初步解译认为,堵江的发生是由于色东普流域10月26日-29日发生强降水,降雨和冰雪融水混合沟道中堆积的丰富的松散物质(不是老的冰碛物)形成泥石流堵塞雅江。若该地区继续发生集中降水,还有再次发生堵江的可能性。   近一年来,该区域频繁发生堵江事件,其主要原因包括地震、降水增多和海洋冰川的快速运动导致冰舌前缘易发生垮塌。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将持续关注该地区灾情变化情况,为前线抗灾提供服务支撑。

杏鑫登录注册_普及地学知识 弘扬科学精神——记《地博讲堂》开讲一周年

杏鑫登录注册_普及地学知识 弘扬科学精神——记《地博讲堂》开讲一周年

  中国地质博物馆自1916年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百余年的辉煌历程,馆内收藏的20多万件珍贵的地质标本和历史文物记载了中国地球科学事业发展的光辉足迹。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地质博物馆建馆100周年贺信中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为更好地发挥地学研究基地、科普殿堂的作用,2017年11月,中国地质博物馆推出了以丰富地学爱好者知识内涵为目标的《地博讲堂》系列科普讲座,深受广大公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的喜爱和追捧,引发了地学科普的热潮。   经过一年来的不懈努力,《地博讲堂》以丰富的题材、生动的内容为社会公众奉献了一道道精美的科学和文化大餐,使社会公众受到了科学、美学、哲学和文学等方面的滋养和熏陶,逐渐成为中国地质博物馆的一道靓丽风景。   据记者了解,《地博讲堂》是一个免费的、公益性的科普讲座,以“讲好地球故事、普及地学知识”为目的,主要针对地学爱好者,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本着传播科学理念、科学知识、科学原理和科学技术的原则,坚持科学性、知识性、通俗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突出了中国地质博物馆在地质学、古生物学、矿物学、岩石学、宝石学等方面的专业特色,从地球、海洋、能源资源、矿物岩石、宝石玉石、陨石、古生物和地质灾害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深入浅出地普及地学知识,分享藏品背后的故事,弘扬科学精神。   据该讲堂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7年11月19日开讲以来,《地博讲堂》共举办科普讲座37场,每周末上午10点半准时开讲,每月基本保持在3场~4场。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该讲堂逐渐形成了从制定计划、确定主题、交流试讲、组织实施等一套完整的运行机制,包括讲座主题策划、确定主讲人、馆内试讲、内部交流、发布预告、组织听众等环节。同时,该讲堂充分发挥本馆地学专家及专业人员的主体作用,邀请相关专家学者、知名人士为广大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传播和普及地学知识、弘扬地学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据记者了解,为方便公众提前获得讲座信息,工作人员会提前一周在地质博物馆的官网及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预告。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地博讲堂》惠及听众达4000余人次,有研究地学的专业人士、地学爱好者,也有中小学生,有些观众甚至成了这里的常客,他们不仅自己来听讲座,还常常带朋友和家人一起来。   目前,《地博讲堂》已成为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科普交流和传播平台,以科学的解读、丰富的内容、新颖的形式逐渐赢得了广大听众的青睐。   据了解,第一期《地博讲堂》由中国地质博物馆副馆长刘树臣开讲,题为“美丽的矿物与我们的生活”。他从矿物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入手,生动形象地为听众介绍了矿物、岩石的物理化学性质,把大家带入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矿物世界。在互动交流环节中,听众中的小朋友们蜂拥而上,提出了千奇百怪的问题,刘树臣都一一耐心细致地解答,并向积极提问的小朋友们送上了中国地质博物馆特制的三维明信片。   此外,中国地质博物馆还邀请了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王章俊教授做客《地博讲堂》。王章俊以《生命简史:从宇宙起源到人类文明》为题,从大进化的视角,阐述了宇宙和生命的演化,将天文学、地质学与生物学,以及相关学科融会贯通,把科学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内容全面,知识系统,是了解天文学、地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和生命进化历史的生动科普讲座,深受观众朋友,特别是小朋友们的喜爱。   “关于宝石、岩石、古生物等的科普讲座也吸引了来自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专业群体,到《地博讲堂》听讲座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引发了一波地学科普的热潮。”该讲堂相关负责人说。他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地博讲堂》将继续发挥中国地质博物馆科普殿堂的作用,秉承“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己任,以真诚服务青少年为重点”的百年核心精神,持续推出更多更受观众喜爱的科普讲座。

杏鑫注册链接_甘肃省地质调查院转型升级与发展纪实

杏鑫注册链接_甘肃省地质调查院转型升级与发展纪实

  “河岳根源、羲轩桑梓。”跨越八千余年历史的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这里既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万丈豪情,又有“踏花寻竹坞,醉月泛莲池”的古道热肠,纯朴、厚重、温暖是她与生俱来的气质。   “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富饶的矿藏……”曾几何时,一首《勘探队之歌》时常回荡在这片广袤的黄土地上,与当地民歌“花儿”相映成趣,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长期奋战在这里的地质队员们。这其中就有一支年轻地质队——甘肃省地调院。   自1999年成立以来,定位为基础性、公益性地勘队伍的甘肃省地调院,发扬地质“三光荣”精神,以“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境界更高,风暴强意志更坚”的壮志豪情,挺进茫茫戈壁和无人区,战严寒,耐酷暑,用心血搅拌泥浆,用智慧浸润钻头,在基础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   据不完全统计,该院承担并完成国家和省部级财政地质项目300余项,完成商业性地质项目400余项,项目成果质量优良率达100%;其中19项成果荣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8次被授予省部级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地质找矿成果显著,共提交大中型矿产地15处,其中大桥超大型金矿探求金资源量100吨以上,2017年被中国地质学会评为“十大地质找矿成果”……   精准定位,全力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成立伊始,“立足公益、强化基础、服务政府、服务社会”就成为甘肃省地调院的立院之本。   近年来,该院更是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自然资源管护、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等重大战略和重点工作,主动加强与甘肃省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农业农村厅、审计厅的联系沟通,大力提升地质技术支撑服务能力。同时,该院以更加精准、优质的服务,主动对接精准扶贫、防灾减灾、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生态农业等领域,为省、市(州)、县等各级政府及其主管部门提供了扎实可靠的技术和信息支撑。   据了解,仅过去一年,该院就先后开展了“甘肃省矿种基准价标准制定”“全省矿业权公示信息实地核查”“甘肃省矿产资源储量统计数据库清理”“甘肃重要成矿带标准图幅多元地质信息集成和应用”等省级基础性项目,同时承担了中国地调局“新编甘肃省地质志”“甘肃省矿产志研编”“甘肃崖湾-大桥地区金锑矿整装勘查区矿产调查与找矿预测”“甘肃及宁夏煤层含铀性分析及编图”等综合研究项目,还开展了科技部“中祁连西段稀有金属矿产综合勘查示范”项目……   高质量完成的一项项公益性地质项目,为省厅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与服务保障,更为甘肃省地调院树起了良好的口碑。   优化布局,努力实现地质找矿突破   面对矿业经济从粗放迈向更加细化的新格局,只有把握发展规律、因势而动的优秀“玩家”才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对此,甘肃省地调院紧盯趋势,提前布局,积极拓宽业务范围,将新能源、清洁能源和新兴战略性矿产作为主攻方向,实现了多项找矿突破,保障了全院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以2017年为例,全院共开展项目69个:敦煌盆地页岩气调查评价发现了含气层;肃北杨岭铁矿资源量显著增加,新增铁矿石资源量1000万吨、钒金属资源量3万吨,矿区累计探求铁矿石量2500万吨、钒金属资源量5万吨;大桥金矿外围详查取得较好找矿成果,新增金资源量2吨,该矿区累计提交金资源量达105.95吨;武都-康县云台地区找矿有新发现,发现马儿沟金矿、东庄金矿、张坪钴矿;饮马河金矿找矿新增金资源量2.46吨,伴生银金属量0.58吨;余石山一带新发现刚玉矿化体,显示该地区的找矿潜力较大……   着眼未来,甘肃省地调院院长丑永魁表示,将积极与相关部门对接,为后续项目的开展奠定基础;根据省财政项目立项政策的调整,加大与地方政府需求对接,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展项目立项,最大限度地争取省级财政项目。   创新驱动,推进合作平台与人才建设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甘肃省地调院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平台的建设,取得了不俗成绩。   该院以自然资源管理、地学大数据开发利用、土地质量调查、城市地质调查、土壤污染修复等新领域为重点,构建专业技术中心,打造高层次的科技创新载体、项目承接和市场竞争的主体;与兰州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联合建设硕士、博士联合培养基地,着力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与甘肃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发挥各自优势,深化地环融合……在甘肃省地调院的“履历”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多年来,甘肃省地调院始终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创新驱动的首要工作,总结出了一套引人、育人、留人的人才队伍建设方法,全院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一是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创新人才引进方式,聘任知名专家开展技术咨询、指导和人员培训活动,带动专业技术人才提高素质;二是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引领作用,实现新老技术人员的“传、帮、带”;三是培育抓项目的能力,加强市场意识的培育引导;四是实行专业技术岗位结构动态调整机制,优化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维护和保障好专业技术人员的切身利益。”甘肃省地调院相关负责人道出了其中的奥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据了解,截至目前,甘肃省地调院已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32人,占在职职工总数的81.98%,现有博士6人、在读博士4人、硕士35人、本科189人;拥有享受甘肃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人,甘肃省领军人才3人,原国土资源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1人,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专家库入选专家11人,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预算专家库入选专家2人,中央地勘基金专家库入选专家8人,甘肃省地矿局局级地质专业技术人才库入选专家22人……成为名副其实的业务技术精湛、仪器设备精良、人员结构合理、锐意开拓进取的精锐之师。   优秀人才的不断涌现,形成了生产力的井喷。据不完全统计,全院团队或个人先后获得省部级奖励10余项、厅局级奖励40余项。一张张金灿灿的奖励证书,一座座耀眼夺目的奖杯,就是甘肃省地调院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最好诠释。   转型发展,谱写多元化发展新篇章   地勘领域面临的发展新形势,对地质队伍提出了全力推进新常态下地勘工作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   甘肃省地调院按照甘肃省地矿局转型发展的总体思路和要求,用新视角、新理念探索转型发展新方向,紧盯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和行业发展新变化,由“能干什么就干什么”转向“需求什么就干什么”,加强与地方需求、项目、成果对接,推进地勘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转型升级。   近两年,甘肃省地调院拓展自然资源领域相关工作,编制“甘肃省自然资源图集”“甘肃省自然资源调查实施方案”;院校合作开展自然资源资产数据开发和应用研究,争取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后续项目;开拓农业地质新领域;紧盯城市地质工作新动态,编制完成了《甘肃省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2018-2025年)》;主动参与地质市场项目竞标,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伴随着过往的汗水和丰硕成果,甘肃省地调院一班人没有沾沾自喜,已瞄准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金色的西北广袤大地上,在蓝色的能源地质调查大潮中,在绿色的找矿勘查深山里,甘肃省地调院必将继续焕发出新的更加夺目的光彩。

杏鑫怎么注册_北京国际矿物化石陨石展开展

杏鑫怎么注册_北京国际矿物化石陨石展开展

  “北京国际矿物化石陨石展”日前举行,这是在北京推出的首个陨石科普大展。   作为中国国际珠宝展分展之一,今年的“北京国际矿物化石陨石科普展”的主题展品是“珍稀的陨石”。近年来,国内掀起一股学习、探讨陨石知识和了解、收藏天然陨石的热潮。本次陨石展聚集了来自美国、德国、俄罗斯、摩洛哥、肯尼亚等国家的二十余位陨石收藏家和陨石猎人。   记者在现场看到,此次展出的陨石数量巨大,且不乏珍贵、稀有的陨石和陨石饰品。从发现地来看,展品中既有来自阿根廷和俄罗斯的陨石,也有来自南美、北欧、美国和中国的陨石;从品种上来看,既有撒哈拉的石陨石、阿根廷的铁陨石,也有肯尼亚新发现的橄榄陨石、俄罗斯和捷克的玻璃陨石;从大小来看,既有几百千克到1吨重的铁陨石,也有不到1克的碳质陨石;从形状上来看,既有丑陋无比的撞熔陨石,也有熔壳、气印漂亮完整的定向陨石;从价格上来看,既有一两元1克的常见陨石,也有价值连城的珍稀陨石。特别是现场展出的十分罕见的月亮陨石和火星陨石,吸引了不少矿物、化石、陨石发烧友的关注。图为展览现场的各种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