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登录注册_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管理整体形势不容乐观
现阶段,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有现实的,历史的;有宏观的,微观的;有体制的,机制的;有技术的,经济的;有社会的,企业的;有工业的,农业的,等等。这些矛盾数量巨大,相互牵制,相互影响,相互交织,解决起来往往受多种因素干扰,难以达到快捷、满意的效果。 缺少具体的实施细则,没有实施的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缺乏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甚至出现渎职、失职现象,造成了一些重大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或是重大安全隐患。 在资源环境管理中,如何使矿业开发的经济效益最大,同时又使其产生的环境问题最小,是矿业开发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永恒的主题。 矿山地质环境管理,泛指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管辖、控制、监督和处理。它既是资源管理的一部分,又是环境管理的一部分,处在二者的结合点上。矿山地质环境管理是我国各级政府地质环境管理职能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特指政府部门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教育等手段,限制矿产勘查、开发(采、选、冶)活动对矿山及其周边生态环境产生的破坏和污染,依法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活动中的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达到既为社会发展提供矿产资源保障,又不超出当地生态环境容量,保障地质环境状态良好的目的。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管理具有几个特点:一是形势复杂而严峻,任务艰巨而繁重,存在问题众多,具有严重性、长期性、复杂性、紧迫性、特殊性;二是其主要弊端是制度缺陷、政策缺失、管理缺位、技术落后、市场失灵等几大因素;三是诸多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根源是矿业过度开发引起的,除了地质环境背景复杂等自然因素外,深层次社会历史因素是由于社会需求、利益驱动、法治滞后、管理失范和历史局限性等。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的形势 201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对当前资源环境形势做出分析判断,“总体上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 2016年7月,国土资源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总体上看,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仍不适应新形势要求,粗放开发方式对矿山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仍然严重,地面塌陷、土地损毁、植被和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依然突出。” 笔者认为,以上结论完全符合当前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的实际,整体形势不容乐观,解决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刻不容缓。 (一)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的艰巨性 其主要表现在—— 一是基础薄弱,任务繁重。我国基础地质工作程度总体偏低,矿产勘查后备基地较少,当前2/3的国有骨干矿山进入中晚期,国内矿产资源保障程度下降,迫切需要加大勘查力度。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国家经济安全对资源保障能力的刚性需求持续增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将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艰巨任务。 二是污染严重,管理乏力。我国采矿中“三废”问题普遍严重,矿产品综合利用总体水平较低;矿产开发中,滥采乱挖,采富弃贫,浪费资源和破坏矿区生态环境的现象普遍存在,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生态问题和经济社会问题,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增加了矿山地质环境管理工作难度,而且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不少地方政府部门管理乏力,许多难题没有破解。 三是资金缺乏,负担沉重。尽管21世纪以来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分别投入了几百亿元资金用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并吸收大量社会资金,带动广大矿山企业投入资金来共同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但由于全国矿山企业数量众多,需要治理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众多,资金投入的渠道较少,已形成的治理市场还不发育。因此,现有资金投入远远跟不上治理需要,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缺少雄厚资金支持,各级政府和当地矿山企业治理资金负担沉重。 四是老矿山问题多,历史欠账多,解决问题机制不畅。由于历史原因,许多老矿山未预留生态恢复治理资金,造成了许多生态环境和历史欠账问题无人过问。往往是旧账未了,又添新帐,许多新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交叉重叠,历史负担沉重,解决问题机制不畅。现阶段,一些老矿山企业仍然存在程度不同的“等、靠、要”思想,亟待转变观念,积极参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 (二)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的复杂性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管理涉及的内外关系复杂,具体表现在—— 一是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现阶段,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有现实的,历史的;有宏观的,微观的;有体制的,机制的;有技术的,经济的;有社会的,企业的;有工业的,农业的,等等。这些矛盾数量巨大,相互牵制,相互影响,相互交织,解决起来往往受多种因素干扰,难以达到快捷、满意的效果。 二是利益驱动导致的消极后果。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和矿山企业负责人大局观念淡薄,或受片面政绩观和经济利益驱动,单纯强调发展速度,降低生态环境保护门槛;有的矿产开发项目未经环境影响评价就仓促上马,或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流于形式;一些企业和个私矿主急功近利,进行粗放式甚至是掠夺式开采,而当地政府部门又监管不力,加剧了矿产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影响守法的矿山企业的环境保护积极性。 三是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较为落后。首先是治理工作起步晚,我国大规模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工作始于最近十几年,较大规模的恢复治理行动集中在近10年,多数局限在“三线三边”的矿山及其周边;其次是治理比例小,我国矿山复垦率不到30%,而国外发达国家的同类矿山复垦率已超过50%,这方面差距较大;再次是技术水平低,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技术起点不高,普遍缺少专门的技术人员;一些地方的治理项目违背自然规律,缺少科学论证,导致一些治理项目科技含量不高,栽种的植物不适应当地环境,出现“一年绿,两年荒,三年死光光”的现象,造成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效果无法持续。 (三)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的特殊性 我国的矿山地质环境管理,既有与发达国家相似的普遍性,更有着自身的许多特殊性。 一是矿山地质环境地域的特殊性。由于我国幅员广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域范围大小不同,所处地质地理条件不同,地质环境状况不同,省情矿情差异较大,经济基础和社会发展程度差异较大,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差异较大,矿业开发利用情况差异较大,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管理力度和成效差异也较大。因此,必须根据各省的具体情况,制定当地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保护规划和实施步骤。 二是矿山地质环境管理背景的特殊性。目前,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管理还存在不少体制、机制、政策等方面障碍,旧体制下地区间、部门间、系统间的条块分割,国有、集体、个私矿山间的利益交叉,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的不断升温,各类人群对矿业利润的狂热追逐,加上现行管理还存在体制不顺畅,机制不灵活,政策不配套,技术不先进,人才不充裕等因素,使得矿山地质环境管理难题的破解步履艰难。 三是矿山地质环境管理方式的特殊性。要针对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特点,采取特殊的管理方式。首先要摸清问题家底,找准问题根源,抓住主要矛盾,寻求破解方法,总结经验教训,创新管理模式。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采取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管理方式,或单独、或联合、或交替使用各种政府管理手段,用特殊的管理方式来适应特殊问题的解决。 (四)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的客观必然性 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是一对天然的矛盾。采矿、选矿和冶炼等矿业活动,都会产生许多环境问题,矿业开发的过程就是发生不同程度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过程。虽然政府部门和环保专家都不主张“零污染”,但是强调的是“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基本方针。因此,在资源环境管理中,如何使矿业开发的经济效益最大,同时又使其产生的环境问题最小,是矿业开发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永恒的主题。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社会历史根源 引发矿山地质环境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采矿等生产活动引起的,是人为因素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一)社会需求导致的高强度开发 由于我国基础地质工作程度总体偏低,矿产勘查后备基地较少,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步伐加快,矿产资源需求量剧增,国内矿产资源保障程度下降,对外依存度攀升,迫切需要加大资源勘查力度。 (二)经济利益的驱动 在价格、利润和利益的驱使下,随着矿产品价格的波动,矿业经济常常出现大起大落状况,以至矿业兴盛和萧条交替所引发的过度开发现象频繁出现。一些矿山企业片面抢时机、抓效益,利用方式粗放,滥采乱挖,采富弃贫,浪费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相当普遍。 (三)法治建设滞后 由于一段时间里法治建设滞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或是无法可依的现象时有出现,特别是由于对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的处罚力度小,矿业开发的违法成本低,使得一些中小矿山企业特别是个私矿主们无所顾忌,屡屡违法违规,造成许多破坏生态环境的不良后果。 (四)管理监督失范 在一些地方,由于矿业经济起伏与当地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缺位以及市场失灵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矿山地质环境恶化,加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责任制没有很好地落实,一些政府主管部门和矿山企业没有尽到环境保护责任,管理监督失范,工作职责缺位,造成了不少矿山地质环境重大事故或安全隐患。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的成就与不足 (一)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的主要成就 一是抓法制建设,抓规章制度。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管理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体系,使矿山地质环境管理有法可依。 二是抓基础工作,抓调查研究。我国通过全面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初步摸清了矿山地质环境家底,并通过全面规划和技术标准制定,描绘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保护的蓝图。 三是抓重点矿山治理,抓典型项目示范。新世纪以来,政府和企业共同投入近千亿元的巨资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充分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优越性。 四是抓政策制度突破,抓重大举措实施。创新保证金制度、绿色矿山创建、“三线三边”复绿行动等管理工作的抓手和平台,引导了全国矿山地质环境管理大局的发展方向。 五是抓政府职能分工,抓管理职责落实。突出中央政府部门的龙头作用,强化省级政府部门的关键作用,打牢市、县政府部门的基础作用。 六是抓市场调节机制,抓市场功能导向,抓矿山企业主体地位的确立。努力使矿业经济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遵循价值法则,回归市场经济规律。 七是抓管理方式转变,抓政府职能整合。制定政府部门间的工作联系制度,以形成协同创新机制,进行政府管理方式的改革创新。 八是抓宣传教育,抓观念更新。加强舆论监督,大力发挥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介的监督作用,形成环保合力,促进矿山地质环境好转。 九是抓宏观部署,抓顶层设计。重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监督指导,指引矿山地质环境前进方向;抓好经验总结和制度创新,以新制度、新政策、新模式的建立,推动矿山地质环境管理工作不断深入。 (二)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的主要不足 首先,体制障碍导致一些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效果不理想。其表现为:一是从中央到地方,一些地方矿山地质环境管理作用呈递减趋势;二是计划经济的体制弊端尚未完全清除;三是部分地方政府的矿山地质环境管理职能分散,没有很好地发挥政府职能的能动作用。 其次,机制缺陷造成一些政府部门的经济管理手段发挥不充分。其表现为:一是市场导向功能发挥不充分;二是经济手段使用不灵活;三是矿业经济波动和市场失灵影响大。 再次,管理缺位导致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的管理目标不到位。其表现为:一是部分地方政府的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目标没有落到实处;二是部分矿山企业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责任主体没有落到实处;三是部分地方政府矿山地质环境管理部门没有很好地履行政府职责。 第四,由于认识上的偏差,较长一段时间内,造成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主体错位或缺位。有的政府部门既是环境保护的监管者,又是环境治理的操作者,而少数矿山企业却游离于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之外,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自然也难以收到好的效果。 第五,虽然各级政府和矿山企业都制定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和责任制,或是虽有规划目标,但缺少具体的实施细则,没有实施的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缺乏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甚至出现渎职、失职现象,造成了一些重大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或是重大安全隐患,而这些情况又没有引起主管部门应有的重视,没有进行必要的行政干预和责任追究。 (本文据《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地质出版社2016年12月出版)
杏鑫登录注册_地质调查精准支撑服务河南经济社会发展
9月16日,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钟自然在局机关会见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王战营一行,双方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视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地质调查精准支撑服务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地质问题研究、“双碳”目标实现等相关事宜进行交流,并就下一步局省合作达成共识。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牛之俊参加会见。 双方一致认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密切配合,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近年来,河南省地质调查工作在推动转型升级、精准服务区域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双方表示,下一步将加强沟通协调,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围绕黄河流域重大地质问题、深部找矿突破行动、“双碳”目标实现、城市地下水资源调查和科学利用研究、境外地质工作交流等加强合作,打造地质工作支撑服务能源资源安全、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修复保护的“河南模式”,助力河南省向着“四个强省、一个高地、一个家园”的目标迈进。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主要负责同志,省级地质调查院主要负责同志,中国地质调查局机关有关部室和局有关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见。
杏鑫在线注册_雄安新区地质调查拉开序幕
图为安新县大王镇向村施工现场。 王树巍 摄 6月14日,雄安新区安新县大王镇3个工程地质标准孔钻探同时开工,标志着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支撑服务的雄安新区地质调查工作正式拉开序幕。200多台钻探、物探、试验等野外施工设备和1000多名施工技术人员将在近日投入野外调查工作。 据悉,中国地质调查局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总要求,根据新区规划建设需求,制定了雄安新区地质调查总体方案和2017年工作方案,确定了四大工作目标,构建世界一流水平的“透明雄安”,打造地热资源利用的全球样板,建成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的示范基地,为新区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提供全过程地质解决方案。 根据规划方案,今年将开展起步区地热清洁能源调查,编制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区划;开展起步区生态水文地质调查,分析白洋淀湿地生态功能;开展起步区三维地质结构探测,调查1万米深度地质结构和地质参数,构建不同空间尺度三维地质模型。 据悉,按照工作计划,今年7月底将完成一期调查工作,提交阶段成果,服务雄安新区总体规划编制;12月底完成二期工作,提交年度成果,服务重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
杏鑫怎么注册_国际地热协会理事庞忠和建言我国地热利用应偏重中深层及浅层 以热为主 先浅后深 西电东热
6月18日,地热能开发研讨会在河北张家口举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热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地热协会理事庞忠和研究员在专题报告中建议,今后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应该是:热电并举、以热为主,深浅结合、先浅后深,东西兼顾、西电东热。 庞忠和认为,坚持以中深层和浅层地热能为主的开发利用方向,是与我国地热资源的特点相适应的。就我国大陆地区而言,浅层(200米以内)地热资源遍布各地,主要赋存于土体或地下水中,采用热泵技术很好利用,可以节电50%左右;中深层(200~3000米)地热资源分布于沉积盆地和隆起山区,主要赋存于地下水和岩石体中,东部和西部地区资源差异巨大:东部地热资源没有岩浆热源,以沉积盆地中的地下热水为主体,特别是分布在大型岩溶热储中的地热资源,最为丰富,易于开发利用;西部高温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地热带,宜于发电和综合利用。超深层(>3000米)在我国属于技术研发初级阶段,除了拥有优质储层的地区之外,离产业化还比较遥远。他提出,北方地热以供暖最为有效,西南高温地热资源宜于规模化发电,东部中低温地热资源则限于小规模分散式发电。
杏鑫怎么注册_岩溶区水体水气界面二氧化碳交换通量研究获新进展
记者近日获悉,中国地调局岩溶所,国土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分别选择岩溶地下河水补给的地表溪流(广西融安县官村地下河及其地表溪流)和流经岩溶区的大型地表河流(漓江)作为研究区,利用国际通行的浮游静态箱和水化学模型法两种方法进行高分辨率的野外监测,进行岩溶水体水气界面二氧化碳交换通量研究,并获得了新的科学认识。 在官村研究区地下河出口(CK点)和下游约1.3千米的雷涯(LY点)两个点,经过夏季4天的昼夜监测,研究人员发现:CK点各物理化学指标保持稳定,LY点各物理化学指标表现出显著的有规律性的昼夜变化;水生植物的新陈代谢过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控制了溪流水化学的昼夜变化,进而控制了溪流二氧化碳脱气的昼夜变化,使得溪流白天脱气量约低于夜间的23%;溪流中水生光合生物显著地固定了来自碳酸盐岩溶解的碳,发生了类似海洋的生物碳泵效应,减少了溪流二氧化碳脱气量,产生显著的碳汇效应,溪流产生的碳汇通量为每平方千米每年73吨碳。 在桂江研究区上游覆盖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的断面(DM断面)和中游纯碳酸盐岩区的断面(PY断面),经过冬夏两季24小时昼夜监测,研究人员发现:两个断面物理化学指标表现出相似的昼夜变化;由于水生光合生物新陈代谢过程和碳酸盐岩溶解与沉淀的影响,两个断面二氧化碳交换表现出显著的昼夜变化;在季节和昼夜尺度上两个断面水气界面既有直接吸收大气二氧化碳的时段,也有水体二氧化碳脱气的时段,显示了明显的动态变化过程;桂江监测断面在昼夜和季节尺度上所表现出的吸收大气二氧化碳的现象,限制了河流二氧化碳脱气通量,使的水体脱气速率为每平方米每天15毫摩尔,这是目前报告的内陆水体中最小的,反应了岩溶水体内水生光合生物光合作用和碳酸盐岩的快速溶解对水体二氧化碳脱气的抑制作用。 上述研究成果对岩溶水体碳循环过程及碳汇效应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已发表在国际环境学领域TOP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期刊影响因子4.900)上。
杏鑫怎么注册_放下“功勋”再出发 ——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七队转型发展纪实
这是一支功勋卓著的地质队,因找矿成果突出曾被授予“功勋地质勘查单位”。 这是一支永不服输的地质队,在重点工作区域因生态环保而被迫退出的不利形势下,坚持“两条腿”走路,积极开辟新战场,成功实现了“东方不亮西方亮”。 这支队伍就是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七队(以下简称七队)。 定向把舵化危机 作为一支专业地质勘查队伍,自1956年建队以来,七队相继在湖南完成了锡矿山、六都寨锑矿勘探及田家栗山锑矿、隆回金矿、金山金矿普查和详查等。特别是在锡矿山的勘探成果,使之成了世界著名的锑都。 自1966年至今,七队先后勘查发现了门源县祁连山铜矿、松树南沟金矿、铜厂沟金矿、中南沟铅锌矿、同仁县恰冬铜矿、双朋西金铜矿、玉树县赵卡隆铁铜铅锌银多金属矿、杂多县旦荣铜矿、扎查琼多金属矿、阿涌铜矿、祁连县小沙龙铁矿、格尔木市群力铁矿、同仁江里沟铜钨矿等,取得了突出的找矿成果。自建队以来,该队共勘查发现大中型矿山10余座,各类矿产地100多处。1991年,该队被原地矿部、全国总工会、国家计委、人事部等四部门联合授予“功勋地质勘查单位”。 作为传统的地勘单位,该队自转移到青海省以来,地勘布局在近年来经历了从达坂山成矿带到西倾山成矿带、三江成矿带(玉树)、北祁连成矿带的多次调整。因整体实力强、找矿成果显著,该队成为当时青海省有色地勘局乃至青海省所有地勘队伍中响当当的一支地质劲旅。“当时七队在青南地区和祁连山的地质项目多、找矿成果好,是全局经济实力最强的地质队。”该队队长张绍宁说。 然而,“十二五”期间,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地勘行业也从发展高峰期步入投资锐减、布局调整、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尤其是2013年后,在环保的特殊压力下,该队先后撤出自己的传统“地盘”——青南地区和海北地区,全队地勘主业受到了严重冲击,成为青海省受影响最大的地勘单位。 “七队原来的重点工作区域全部因环保而被迫撤出,地质项目及收入悬崖式下滑。2016年年初,全队地勘项目仅有1个,发展陷入了难以生存的窘境,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全队干部职工茫然失措,悲观情绪、抱怨情绪盛行,发展、生存信心动摇。”张绍宁不堪回首地说。 危机危机,有危就有机。面对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机,该队没有妄自菲薄自甘沉沦,没有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是放下“功勋地质勘查单位”这一巨大荣誉而带来的沉重思想包袱,面对新形势,寻找新机遇,结合自身的发展优势,从零开始,实现了新的发展。 对于新形势的准确研判和把握直接决定着单位发展的前途命运。面对该队所遇到的困难,作为主管部门的青海省有色地勘局也送来了“及时雨”。在该局局长杨站君的倡导下,该局领导班子坚持问题导向,在深刻把握地勘发展新趋势的基础上,与该队领导班子一起就该队的发展把脉问诊,并提出一系列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思路和理念:一是要向民生地质领域转型;二是传统地勘工作要实施绿色勘查。 “这两项举措对于青海地勘行业来说,尤其是有色地勘来说,具有前瞻性、现实性,拓展了发展领域,把握并引领了绿色发展的新要求,起到了定向把舵的作用。同时,局领导层表现出强烈的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和干事创业的担当作风,感染并引导全局各单位在不同的起点上实现了新的发展,七队近年来的发展历程便是最好的写照。”张绍宁感触颇深地说。 “三管齐下”促转型 对地勘单位而言,地勘是主业,也是优势。该队坚守地勘主业不动摇,从优化调整地勘布局入手,积极打造新的勘查基地。他们撤出青南、海北地区后,果断挺进东昆仑、深化东昆仑,实现了勘查布局的转移。 在主导思想上,他们贯彻以成果促进项目滚动、壮大的思想,坚持依靠科研支撑,利用好青海省有色地勘局产学研用平台,创新认识,在一批老勘查区以往久攻不破的项目上和起点低不被看好的新区实现了地质找矿的新发现、新认识,如都兰地区各玛龙、达热尔、阿斯哈掌,格尔木地区凯木都、蒙牧沟西,贵德地区香毛切等,通过短短2年的工作,站住了脚根,摆脱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困境。 “主业不稳,难以生存;主业不强,罔谈发展。七队能够在如此困境中坚守主业,实现地勘布局优化调整,体现了广大技术人员在困难面前勇于挑战、顽强拼搏、不怕失败的作风。”张绍宁说,“地勘项目组发扬‘牢记使命的责任、百折不挠的探索、艰苦拼搏的作风、愈挫愈勇的勇气’的‘新地质精神’,是新时期地质‘三光荣’精神和青藏高原‘五个特别’精神的真实写照,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赞赏。” 作为地勘单位,绿色勘查是青海地质勘查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该队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将绿色勘查工作提升到和地质找矿、安全生产同等重要的位置,切实渗透到地勘项目实施全过程。同时,地勘生产一线职工提高了对绿色勘查的认识,增强了环保意识,加强了探矿环保措施,有效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 香毛切项目组按照绿色勘查相关要求和规定,在出队前编制绿色勘查工作部署,针对野外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环境破坏及植被恢复等事宜制订相关保护措施及恢复方案,委托专业机构对工作区进行调研并编制《环境影响报告》,得到了地方环保部门的审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他们根据工作区环境影响因素编制了《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表》、《环境因素与控制措施表》。为减少植被破坏,他们采用模块式钻机,零件设备均采用人工搬运,无需修筑道路;机台修筑时,合理规划场地,施工场地两侧铺设环保布,施工场地原有植被集中摆放在周边定期浇水,施工结束后场地恢复原貌,原有植被进行复植,播种草籽并敷以环保地膜。他们通过这些措施,切实降低了地勘工作对环境的扰动。 针对当地牧民环保意识差,垃圾、牛羊尸体随意丢弃,严重污染当地环境和饮用水水源的实际情况,项目组雇用当地牧民与他们一起对周边垃圾进行清理,对牲畜尸体统一进行填埋,极大提升了当地环境和饮用水质量,得到了牧民的好评,树立了绿色勘查的典范。 新形势要求地勘单位有新的作为。该队以打造多条腿走路、多产业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为目标,主动跻身于民生地质领域。 知易行难。对该队而言,发展民生地质并非易事,既缺乏经验,又缺少技术和人才,是握着一双空拳在闯市场。 “长期以来,七队以找矿为主,产业结构单一,民生地质领域空白,尤其是在资质、人才、市场、经验等方面,更是一切为零。”张绍宁说,“全队上下一心,明确市场方向和产业定位,坚决拓展新领域,实现转型发展。抽调人员成立环境工程勘察院,主攻民生地质领域,依靠局、兄弟单位的支持,克服了无从着手、市场陌生的困难,积极引导、鼓励现有地物化专业技术人员向民生地质专业转型,提升了民生地质相关资质等级。” 通过1年多的摸索实践,该队实现了民生地质“零的突破”,先后承揽了国家地下水监测、国家土壤污染详查、土地整理(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精准扶贫土地整理)、地下管网测量、测绘、工程勘察等项目。其中,国家土壤污染详查项目组组织人员成立了8个采样小组,于今年8月完成了核实西宁市及其周边共计1303个有关“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的设计核实点位,之后开展了全省约60%的样品采集工作。该队完成了国家地下水监测土建施工项目(二标段),设计新建监测井44个,监测井钻探总进尺2072米。所有井都进行了抽水试验,安装了井口保护装置,已于今年10月份进行了多巴地区孔位的单电验收及资料初步验收,且通过审核。在土地整理方面,该队先后实施了巴卡台农牧场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大通三角城村高标准土地整理项目(精准扶贫)。 通过这些项目的承揽实施,真正改变了广大技术人员的思想观念,他们从只会拿地质锤爬大山的地质郎,变成了新领域新产业的能手、多面手;从对民生领域不管不闻不问,到不会干、学着干,再到能够干、干得好,实现了人生的第二次创业。 “在开展民生地质工作中,七队坚持‘立口碑、树形象’的原则,以质量、信誉为本,如土地整理项目组田间道路建设达到了类似工程中的质量最佳、最耐用;地下水监测项目组克服种种困难,在参与此工程的各个单位中脱颖而出,得到了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张绍宁如数家珍地说,“这些项目的实施使民生地质产业成了七队经济发展的重要补充,同时也赢得了项目主管部门的口碑,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为今后承接民生地质项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面对地勘经济全面下行、传统粗放的管理模式,该队于2015年开始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以强管理为抓手,向管理要效益、促发展,在发展地质主业、开拓民生产业的同时,依靠全面预算提升管理水平,实现了节流增效。 该队坚持在出队之前编制《项目目标责任书》,明确项目的投入目标、产出目标、效率目标、质量目标和成果目标,根据项目工作合理安排人员定额、工作周期,对项目经费进行合理分解,制定经费控制目标和项目里程计划,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通过预算管理,我们主要取得了以下成绩:一是提高了全队地勘项目管理水平,从少数人关注成本到人人讲管理、讲成本,从项目负责人到单位管理层树立了成本意识和效益观念。二是改变了以往粗放式管理的惯例,初步形成了预算管理制度,压缩了开支。三是项目运行得到了控制,可控成本明显降低,项目年终考核得以量化,改变了以往干成什么样就算什么样的状况。”张绍宁深有体会地说。 勇于创新谋新路 面对地勘经济新形势,传统地勘单位如何实现发展,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课题。 “只有顺应形势,不断创新,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发展。”张绍宁颇有心得地说,“我们七队领导班子从实践中得出了自己的认识:一是在地勘产业方面,要从供给侧源头上来认识矿,只有找到可以实现经济价值,可以开发并得到地方和当地群众支持以及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真正资源保障或实现国家战略储备的矿,才是地勘产业找矿的立足点。二是要坚定民生发展方向,培育特长产业,打牢产业基础,立足省情,在青海实现‘四个转变’中以地下水监测、土壤污染调查治理这‘一水一土’为主攻方向,争取做精做强2个产业。三是寻求转型升级,实现稳定发展,不断探索一体化模式,从探采一体化、技术-资源-资本一体化、政府服务一体化着手,克服资金投入对项目实施的制约,提高资源调集效率和服务质量,高效促成精品工程,实现转型发展。” “地勘单位打工经济地位尴尬,制约着地勘单位的发展,如何实现由打工者向自我造血的转型是我们长期探索的主题和追求的终极目标。”张绍宁最后表示,“只有坚持做在当下、勇于创新、永不懈怠,才能实现转型、稳定发展的任务。”
杏鑫在线注册_当好火车头,推动地学创新发展 ——中国地质学会改革创新发展纪实之三
地球科学的创新发展离不开优秀的科技人才支撑。中国地质学会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全行业和广大地质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一直担负着推动地质学科发展、促进学术交流、培养地质科技人才等重要职责。 创新驱动的核心是人才。十八大以来,中国地质学会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精神,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和优势,拓宽人才服务领域,为广大地质科技工作者搭建平台,激发了他们开展地质科技创新的激情和热情。同时,中国地质学会创新科普形式,在满足社会公众对地质科学的知识需求,提高全民对地球科学的认知度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重视青年,促进优秀人才成长 中国地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孟宪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地质学会高度重视人才和成果奖励工作。近年来,学会在保持已有品牌奖项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奖励项目,通过规范、公正、民主的评选程序,推举表彰优秀青年地质科技工作者、优秀科技成果、突出的找矿成果,为促进地勘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扩大社会影响力、增强公众对地质工作的认知度做出了贡献。 据介绍,中国地质学会设立的“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黄汲清奖)”和“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银锤奖)”,作为地学界青年科技工作者重要的奖项,是培养和造就青年科技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重要渠道,在全国地勘行业有着重要的影响。 自黄汲清奖和金银锤奖设立以来,全国共有110名优秀青年地质科技工作者获得黄汲清奖、125人获金锤奖、500人获银锤奖。其中,2012年、2014年和2016年先后完成了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评选工作,共有44人获奖;2013年、2015年、2017年先后完成了第14届、第15届、第16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银锤奖)”的评选工作,共有30人获金锤奖、120人获银锤奖。 中国地质学会秘书长朱立新表示,青年科学家是地球科学得以长足发展的基础,因此学会高度重视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奖励。为了解决基层青年地质工作者在“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银锤奖)”获奖者中偏少的问题,自2014年开始,中国地质学会拓展人才奖励项目,专门设立了“中国地质学会野外青年贡献奖(金罗盘奖)”,专门用于奖励在地勘行业野外一线工作的青年地质科技人员。此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目前已经评选两届(2014年、2016年),共有200人获得了此项奖励。 “这一奖项在全国地勘行业产生了巨大反响,受到了广大地勘行业一线地质工作者的欢迎,对鼓励青年地质工作者立足一线成才起到了积极作用。”朱立新说。 此外,中国地质学会还高度重视对青年学生的培养工作。2014年、2016年,由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分会组织开展了第三届、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作为目前惟一一项全国性的大学生地质类的重要赛事,这两届比赛吸引了来自全国52所高校、140多支代表队、数百名学生参加,在地质类高校中产生了较大影响。 举贤纳士,服务高端地学人才 地学高端人才的举荐一直都是中国地质学会的重点工作之一。2015年两院院士推荐制度改革后,中国科协所属学会成为各行业惟一的单位推荐渠道。2015年、2017年,中国地质学会两次向中国科协推荐两院院士候选人共27名,其中26人通过中国科协评审,成为两院院士的有效候选人。 孟宪来介绍:“2017年,由中国地质学会推荐的一人进入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二轮。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今年进入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二轮的全国学会有14个,其中进入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的全国学会仅有2个。这也说明了中国地质学会院士候选人推荐工作的高质量。” 除了认真做好两院院士的推荐工作,近几年,中国地质学会还积极做好向中国科协等部门组织的各类国家级人才奖励的举荐工作。其中,2012年~2017年,由中国地质学会推荐的人才获得“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9人。“这对于整个地勘行业来说,也是一种荣光。”孟宪来说。 此外,据记者了解,为完善学会人才和成果奖励体系,2017年中国地质学会还增设了“中国地质学会优秀女地质科技工作者”和“中国地质学会优秀科普产品”奖项。其中,10名女地质工作者获“中国地质学会优秀女地质科技工作者”奖,5项科普产品获“中国地质学会优秀科普产品”奖。 在做好科技成果评选与举荐,提高地勘行业的社会认知度方面,中国地质学会近几年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据朱立新介绍,从2012年到2017年,共有100项地质科技和地质找矿成果获中国地质学会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和十大地质找矿成果”,在全国地勘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国土资源科技奖推荐方面,2012年到2017年,由中国地质学会推荐的50个项目成果中,共有41个项目获奖,其中一等奖6项。 “2016年,中国地质学会被中国科协确定为可向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直接推荐国家自然科学奖的学会之一。”朱立新表示,这意味着中国地质学会已经成为了高端地学人才和重大地学成果申报国家最高科技奖项的重要平台。 地学科普,品牌活动影响广泛 中国地质学会始终把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充分发挥学会科技人才密集的优势,根据社会发展和公众新的需求,充分应用新媒体技术,不断创新科普工作形式,动员和组织广大会员和科技工作者宣传普及地学科技知识,在社会上产生很好的影响,增强了社会公众对地学的认知度,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从2012年到2016年,中国地质学会已连续5年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学会科普工作优秀单位”。 “世界地球日”活动已经成为中国地质学会开展地学科普的重要窗口,成为我国地学科普品牌。据介绍,中国地质学会每年开展的地球日活动已经普及到省、市、区、县,以及部分矿山企业和中小学校,成为了全国性的科普活动,每年参加活动的各界人士达数十万之多。通过现场咨询、专家讲座、大学生演讲比赛、中小学生参观地质实验室、纪念馆、博物馆、地质公园等活动,“世界地球日”已经成为了宣传国土资源国情国策、增强公众了解地球科学知识、树立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意识、改变生活方式、破除封建迷信的重要平台。 “此外我们还精心组织全国青少年地学夏令营活动,向青少年普及地学科技知识。”据朱立新介绍,中国地质学会开展青少年夏令营活动已有近40的历史,足迹遍布祖国各地,已经成为我国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青少年夏令营之一,为丰富青少年的地学知识做出了贡献。2012年、2014年、2016年,中国地质学会分别在吉林、山东、宁夏成功举办全国青少年地学夏令营总营,近千名中学生参加了活动。各省级学会也都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夏令营活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 创新方式,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创新的科普工作方式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在‘互联网+’的时代。”在谈到中国地质学会的科普职能时,朱立新表示,推进“互联网+科普+地学宣传”,是学会创新科普思路、适应新形势的主要做法。 据介绍,近年来,中国地质学会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开展或参与了丰富多彩的地学科普活动。通过积极组织“全国科技周”和“全国科普日”活动,组织专家开展科普下基层、进校园、进街道、进乡村活动,利用现场网络直播方式,向社会公众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开办了中国地质学会地学科普网站,增加了地学科普的信息量;中国地质学会第四纪地质专委会组织专家参与录制了两期央视的《地理中国》科教节目,讲述了内蒙古阿拉善沙漠地貌变迁、山海关长城的故事;中国地质学会地质灾害与科技减灾科学传播专家团队制作的《五步避险法》、自然环境变迁与古脊椎动物科学传播专家团队制作的4D电影《会飞的恐龙》荣获科技部2015年全国优秀科普微视频作品奖;生物演化与地质科学传播专家团队在中国地质学会的支持下自主设计制作了《生命演化》系列动漫,形象介绍了生命起源。此外,中国地质学会还组织出版了《品文化赏珠宝》、《地球趣话》、《从猿到人》等多本地学知识出版物,非常规油气地质专业委员会组织科研人员撰写了多篇科普文章…… 而作为地学科普的重要载体,中国地质学会组织的地质公园建设工作也得到了社会的赞誉。孟宪来表示:“中国地质学会在国土资源部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发挥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的组织优势和专家优势,不断拓宽服务领域,为建设国家地质公园、推荐国际地质公园、普及地球科学知识、保护地质遗迹、推动地学旅游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例如,徐霞客研究分会协调相关单位与地方政府一起,深入挖掘徐霞客的科学精神和深远的社会影响,为推动地学旅游和当地旅游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受到当地政府的热烈欢迎。” 在地学科普专家团队建设方面,中国地质学会近几年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据了解,2013年,根据中国科协的要求,中国地质学会开始组建科学传播专家团队。到2016年底,中国地质学会已建立了以武强院士、殷跃平、郭颖等专家等为首席专家的12支专家团队,在世界地球日等重大科普活动期间,各团队都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科普咨询活动。 朱立新介绍说,传播团队专家有的深入幼儿园、中学开展防灾减灾知识讲座;有的做客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和省市电视台讲授地学相关知识;有的在地质灾害现场为公众解疑释惑,参加地质灾害的原因调查。这些活动普及了地学知识,受到了公众的欢迎。
杏鑫登录注册_中国地质调查局环境监测院(应急技术指导中心)召开2018年工作会议暨职工代表大会 助力地质环境调查监测事业实现新跨越
中国地质调查局环境监测院(应急技术指导中心)近日召开2018年工作会议暨职工代表大会。此次会议的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部署和安排,全面总结2017年工作,研究部署2018年重点工作任务。 会议听取了题为《贯彻新理念 明确新目标 落实新任务 实现地质环境调查监测事业新跨越》的工作报告、《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凝心聚力 努力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的工会工作报告,以及《环境监测院(应急技术指导中心)2017年部门决算报告》。 会议指出,2017年,环境监测院(应急技术指导中心)坚决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重大决策部署,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科技兴院、人才强院、依法治院”的办院方略,成果质量大幅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国土资源中心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获得显著提高,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建设成效显著,信息服务效率和水平取得重要进展,地质灾害、地下水、矿山地质环境、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地面沉降、地质遗迹等各业务领域工作取得长足发展,科研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得到极大增强,党建与业务工作实现了“两促进、两不误”。 会议强调,2018年是我国实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更是加快地质环境调查监测全面发展的关键一年。全体职工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大局观念、坚持问题导向,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坚决落实部党组“质量提升年”活动要求和局党组的各项决策部署,深入践行“责任、创新、合作、奉献、清廉”的新时期地质工作者核心价值观,继续坚持“科技兴院、人才强院、依法治院”的办院方略,努力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会议明确了2018年环境监测院(应急技术指导中心)8项重点工作任务:一是大力加强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切实提升地质环境监测能力;二是多措并举,大力提升地质调查成果质量和水平;三是精心设计服务产品,提升支撑服务能力;四是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水工环地质信息中心;五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切实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六是加快人才培养,激发队伍活力;七是提升管理水平,积极营造有利于地质环境调查监测事业改革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八是持之以恒加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 会议对环境监测院(应急技术指导中心)2017年度先进部门和先进工作者,先进工会小组和工会积极分子,优秀党支部、党务工作者、党员,首批院(中心)青年科技创新人才进行了表彰。院领导与分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还签署了2018年度《安全生产责任书》和《保密责任书》。
杏鑫在线注册_以国家需求为基本遵循 谋划部署新时代地调工作
2019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1月22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旨在落实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部署安排,总结2018年地质调查工作成绩,把握新形势,聚焦新需求,探讨未来一年如何全力促进新时代地质调查工作转型升级,如何全面提升地质调查支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会上,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研代表局党组作了工作报告。 报告指出,2018年中国地质调查事业所取得一系列重要成就,在于始终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谋划部署地质调查工作的基本遵循;在于始终坚持以需求为驱动、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不断调整地质调查工作的结构和重心;在于始终将科技创新与信息化建设作为推动地质调查工作转型升级、引领未来发展的“两大引擎”;在于始终将人才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视人才为推进地质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在于始终将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推动地质调查工作转型升级的坚强保障,不断压实“两个责任”。 2018年成果丰 报告指出,2018年,地质调查事业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形成了新时代地质工作支撑自然资源管理总体思路和框架,提出加快推进地质调查服务方向、指导理论和发展动力三大转变,取得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新成果、新进展,有力支撑服务了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 2018年地质调查工作取得的八方面成果包括: 一、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大能源勘探和开发力度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推进清洁能源和关键矿产调查取得丰硕成果,能源资源安全和绿色发展的资源基础进一步夯实。 长江中游宜昌鄂阳页2井获高产工业气流,夯实了鄂西地区100亿方页岩气产能资源基地的资源基础,实现了我国页岩气勘查开发从长江上游到中游的战略性拓展。 雄安新区钻获该区温度最高、水量最大的地热井,在河北献县首次实现中低温地热经济高效发电和尾水供暖梯级利用。 银额、柴达木、准噶尔等盆地的新区新层系钻获油气流。 新疆大红柳滩、四川甲基卡、西藏山南地区发现大量锂、铍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锰、锡、铬铁矿、磷等大宗紧缺矿产也有重要发现,有力支撑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然灾害防治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精准对接民生改善需求,全面推动地质调查向民生领域延伸和拓展。助力民生保障和改善取得实效。 支撑部编制了《地质灾害防治和相关生态保护修复的考虑和建议》并提交中央财经委员会审议。 针对川藏铁路规划中可能面临的重大地质灾害与工程地质问题提出了初步防治建议。 及时充实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完善地质灾害防治三级业务支撑体系,为金沙江、雅鲁藏布江4次堵江应急抢险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深化“地质调查+”扶贫模式,以赣州四县、乌蒙山片区和“三区三州”为重点,部署找水打井,满足了23万人安全饮水需求。 开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圈定富硒土地资源270万亩,支撑5处农业示范基地建设,近30万贫困区群众受益。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并投入试运行。完成全国首轮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成果总结。提出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为含水层保护、“水十条”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军民融合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论述精神,以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精准高效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主动破解重大资源环境问题成效显著。 制定了雄安新区数字规划平台地质成果交付标准及相关技术要求,形成地质工作全流程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的“雄安模式”,并在海南“三区一中心”建设中示范推广,相关成果有力支撑了海口江东新区概念性规划的编制工作。 海洋六号、海洋地质九号赴远洋完成科考任务。圈定了一批深海矿产资源远景区,在海洋微塑料调查、深海探测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开展村域多门类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与浙江共同推动建成嵊州市白雁坑村和台州市金村2处“地质文化村”,实现了乡村经济发展与地质遗迹保护、地质科学普及的共赢。 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批示要求,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和山水田林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为指导,探索多门类自然资源综合地质调查。在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中拓展了新领域。 编制完成了中国首套自然资源图系,深化了对我国自然资源家底的认识,以图系编制实践示范带动地质调查工作转型升级。 选择海南等4个生态文明试验区开展了多门类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和生态综合地质调查试点,在雄安、延安、成都、广州、青岛等地开展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试点,探索编制了服务城市地上地下空间规划建设的系列成果图件和报告。 编制完成了全国和沿海省份海岸带资源环境图集和报告,支撑服务了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沿海经济区的规划建设。 探索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初步建立了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支撑体系,为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对重要滨海湿地保护与修复治理、东北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全国地面沉降总体状况和问题等提出了地质解决方案。 五、按照自然资源“一核两深三系”科技创新总体部署,将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作为推动地质调查的两大引擎,引领地质事业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2018年,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单位参与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独立完成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作为主要单位完成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战略科技问题引领取得重要进展。“松科二井”完井深度达7018米,成为亚洲国家实施的最深大陆科学钻井。创新建立地热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技术方法,初步查明深部碳酸盐岩热储形成机制与空间发育特征。 科技创新改造、支撑、引领地质调查初见成效。修订了1∶5万区调、矿调、水文、工程、灾害、环调技术要求,探索建立以问题为导向的填图方法和科学家负责制,推进地质填图与科研的深度融合。基本完成全国32个省级地质志编纂和11部矿产志书的出版发行。拓展地质调查深度,试点推行矿产资源地质潜力、开发条件和环境影响 “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开展地表水、地下水统一调查评价与监测。拓宽地质调查的广度,开展土地、森林、草地、湿地等多门类自然资源综合调查。 智能地质填图试点不断扩展,基本实现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全流程信息化。“地质云2.0”建成并上线运行,实现了全国160个主要地质数据库及多门类自然资源数据的共享服务。 地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进展。六个区域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全部挂牌成立。八大地质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 六、落实党和国家深化机构改革要求,不断深化地质调查管理体制改革,积极适应中国地调局调整为中央一级预算单位的新形势,地质调查内外部关系进一步顺畅。 支撑部编制完成了《全国地质调查规划(2019-2025年)》,实现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一盘棋部署,为新时期地质调查支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推动地质工作转型升级描绘了新蓝图。 积极推进地质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成长“双通道”建设,遴选出卓越、杰出、优秀地质科技人才185人。 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法人负责制和项目负责人责任制,简化了项目管理流程。 七、地方公益性地质队伍主动对接重大需求,立足区位优势,发挥专业特色,积极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大局,探索转型升级取得积极成效。 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河北、海南与中国地调局合作,以战略实施的轻重缓急安排部署工作,为雄安新区和海口江东新区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了有效的地球系统科学解决方案。 主动服务土地资源管理。上海将土壤和地下水地质环境质量检测纳入工业用地出让流程管理,建立出让地块水土环境质量档案,实现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浙江、江苏升级土地地球化学调查技术,建立永久基本农田质量档案,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积极推动城市地质调查支撑城市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全过程。上海实现地上地籍、地下地籍、地质图的“三位一体”综合管理,建立的城市地质信息平台纳入了上海市政府管理主流程。 积极拓展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支撑沿海地区重大工程建设和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江苏、天津、山东、河北、福建等省(市)的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为地方工程建设、地下水保护、地质遗迹修复以及地面沉降防治提供大量的支撑服务。海南、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广西等成立专业性海洋地质调查机构,大力拓展海洋地质调查工作。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园建设探索转型升级新途径。浙江成立地质科技产业园,着力构建地矿勘查开发、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灾害防治、生态保护与修复、自然资源管理、地质大数据、地质文化等平台,探索服务自然资源管理、资源环境开发的新途径。 探索开展旅游地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新实践。贵州在全国首次完成省级旅游资源大普查,通过地学旅游资源调查推动地学旅游发展,成为地质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次成功探索与实践。江西以地质遗迹详细调查为重点,将原中央苏区的革命历史、人文风俗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在一起,推动了区域地质遗迹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 全力支撑地方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治理。四川、西藏、云南、湖北、湖南、黑龙江、辽宁等全力做好地质环境保护与监测的技术支撑,探索开展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修复治理示范。河南开展村镇污水生态治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加快“走出去”步伐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落实李克强总理的指示精神,广西与中国地调局合作成立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深化与东盟各国的地学合作。河北、湖南、新疆、宁夏、吉林等省(区)的地质单位加快“走出去”取得积极进展。 八、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地质调查工作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政治保障。巩固完善以资金使用为核心的风险防控体系,强化监督检查。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在抓早抓小上狠下功夫。以干部职工思想、工作、生活和身心状况“四态”调查分析为抓手,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使广大职工的归属感、获得感不断提高。 2019年这样干 报告指出,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和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坚持“全力支撑能源、矿产、水和其他战略资源安全保障,精心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的工作定位,全力推进地质调查服务方向、指导理论和发展动力三大转变,推动地质调查工作转型升级,着力解决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影响的重大资源环境问题和地球系统科学问题,努力增强地质调查工作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先行性、基础性作用。 2019年的重点工作包括七个方面: 着力加大清洁能源和关键矿产调查评价力度。聚焦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支撑绿色产业发展。 具体工作包括:推进长江经济带页岩气调查,按照“优先突破下游、积极拓展中游、适当兼顾上游”的思路,力争在长江下游(安徽)取得重大进展;扎实推进深部地热能调查开发,重点加大京津冀深部地热调查力度,全力打造雄安新区地热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示范基地;启动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试验性勘查开发;持续推进北方新区新层系油气地质调查,加大重点盆地深层调查力度;深化北方砂岩型铀矿调查科技攻坚战,力争取得重大突破;加强包括“三稀”矿产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调查评价力度,助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第三阶段目标实现;配合部推进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实施矿产地储备工程;支撑自然资源部完善“三率”指标体系,建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价制度。 着力助推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精准聚焦国家战略和重大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地质调查的工作质量和显示度。 具体工作包括:以赣州4县和乌蒙山片区等贫困区为重点,着力加强水文地质、地质灾害、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等工作,保障群众饮水安全、生命财产安全,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化拓展支撑“一带一路”建设,创建境外地质调查精准服务国际矿业投资合作工作体系;围绕雄安新区、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北京城市副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持续加强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全面提升地质工作支撑服务城市规划运行管理全过程的能力和水平;加大海洋地质调查力度,打造海岸带陆海统筹综合地质调查示范基地,推进海域油气资源战略调查,加大深远海地质探测力度,推进深海大洋科学钻探工作;拓展延伸地质遗迹调查和古生物化石普查,支撑地质特色小镇和地质文化村建设,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完成支撑服务川藏铁路建设地质调查总体方案,提出线路选线和规划建设优化建议。 着力加大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力度。 具体工作包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编制完成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方案和京津冀地面沉降防治规划;指导推进全国地质灾害早期识别分析中心建设,大力推进高精度地质灾害调查和监测预警示范;加强成灾机理、监测预警预报和风险评价基础理论研究,强化北斗导航系统、雷达测量和变形传感器等集成研发,为避险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着力开拓新领域支撑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适应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新要求,发挥地质工作优势,为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贡献地质智慧。 具体工作包括:开展自然资源综合地质调查试点,持续推进地质调查支撑服务海南、福建、承德、宜昌、广安等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探索形成可供推广的工作模式;支撑服务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保护修复,探索推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建立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支撑体系;开展海河、长江、松辽、珠江等重点流域水文地质与水资源调查;开展林草湿地生态保护区和荒漠化生态脆弱区的生态地质调查工作,初步构建生态地质调查技术支撑体系;完善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调查技术标准,探索建立支撑耕地保护的土地调查监测技术体系。 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聚焦战略科技问题,攻关关键技术,全面推进地质调查信息化,不断强化地质调查新动能。 具体工作包括:加大深部地热能勘查开发科技攻关力度。推进深空对地观测;以“科研特区”建设为抓手,推动关于加强科技创新的一系列政策落地;加大科普宣传、科技成果和装备研发成果转化力度;加快“地质云”建设,整合多门类自然资源数据信息,推动省级公益节点、行业节点等的接入,实现地质调查业务管理在线高效运行;实施并评估1∶5万区调、矿调、环调新的技术规范和预算标准;精心筹备第三次全国区调工作会议。 着力推进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 具体工作包括:加快推进中国地质调查局作为一级预算单位的能力建设;改革完善中央与地方、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的关系;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制定业务布局规划和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下放用人自主权,继续推进落实地质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成长“双通道”机制;全面推进八大地质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落实重大仪器装备的共享和创新;加强安全生产和保密管理工作。 着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切实加强党对地质调查工作的领导。 具体工作包括: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把“两个维护”贯穿于地质调查工作的始终;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强化政治监督,组织开展新一轮政治巡视工作,深化政治生态整治专项行动;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深化纪检监察派驻机构改革要求,严格履行好定期通报、请示汇报等工作程序,树立正确对待监督、主动接受监督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持目标责任导向,落实“一案双查”等制度,以严肃问责倒逼“两个责任”落实;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源头防控,强力推进以资金使用为重点的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深入挖掘和广泛宣传身边的先进团队和个人,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新时代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创造。
杏鑫怎么注册_他让中国丹霞成为世界丹霞——追记中山大学教授彭华
丹霞地貌,这是个典型的中国名。 2010年8月1日,在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自此,“丹霞”这一由中国学者发现、命名的地貌和概念获得国际学术界认可。 “丹霞”一词源自曹丕的《芙蓉池作诗》,“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诗中的丹霞指的是天上的彩霞。丹霞地貌通常是由陆相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的统称,这种地貌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砂砾岩层巨厚,垂直节理发育。 丹霞研究从中国走向世界,中国丹霞地貌进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丹霞研究拓展到红层及红层问题研究……中国丹霞地貌的研究,永未止步。 而这背后,离不开一个人——彭华。他是中国丹霞地貌科学研究的学科带头人和中国旅游地理和旅游规划领域开拓者之一。由于其成功推动丹霞山成为世界地质公园,中国丹霞地貌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开辟了红层与丹霞研究的新领域,完善丹霞地貌学科体系,故被称为“丹霞彭”。 爱上丹霞,举家迁往仁化 彭华是安徽砀山人,1956年1月2日出生,197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名超过40年党龄的老党员。他长期从事地貌学和旅游开发研究,是红层与丹霞地貌研究专家、中国旅游地理和旅游规划专家。 1975年高中毕业后,彭华先后担任过民办教师、生产队长、大队副书记。1978年2月至1982年1月,他在安徽师范大学地理系就读本科。1982年1月开始,他在安徽宿州师范专科学校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 广东丹霞山让他做出了新的选择,也让他站到了新的起点。 1987年,彭华赴丹霞山调研,对丹霞山“一见钟情”,想着一定要为丹霞的研究和推广做点什么。 “可能是凭一个地学工作者的专业敏感,第一次见到它就被震慑了,感觉仅仅将它作为‘广东四大名山之一’,太委屈了。”彭华说。 1992年9月,彭华从安徽宿州师范专科学校调到韶关市仁化丹霞旅游经济开发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工作,担任丹霞山风景区总工程师,兼任丹霞山开发区主任助理和旅游开发公司经理。 他不要档案、不要户口,舍弃城市舒适生活,举家迁往仁化小城。从此,彭华一边搞丹霞山的保护利用和规划建设,一边潜心研究丹霞地貌。 丹霞是在中国起步、发展,由中国专家自主研究、命名的地貌,被称为“中国地学国粹”,由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冯景兰和陈国达教授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广东韶关丹霞山命名。之后,中山大学吴尚时、曾昭璇教授将丹霞研究形成学科。自1980年以来,中山大学的黄进教授进一步考察了28个省(市、自治区)的近800处丹霞地貌,将丹霞研究推向了全国。 1995年,彭华因丹霞研究方面的成就,被调入中山大学地理系,成为丹霞地貌研究的第四代领军人物。 30多年来,彭华初心不改,对丹霞一往情深,始终把丹霞的保护、研究和可持续发展作为自己的责任使命。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中国丹霞研究走向世界,彭华也因此被称为“丹霞彭”。 历时17年,丹霞申遗成功 彭华认为,我国对丹霞地貌的研究已有好几十年,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申遗”是其被国际学术界认可的重要途径。为此,他踏上了17年的丹霞申遗之路。 早在1993年第一届全国旅游地貌学术讨论会上,彭华就倡导将中国丹霞地貌申遗。此后,丹霞申遗几度提议几度搁浅,但彭华矢志不渝,未曾放弃。 2004年初,丹霞山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首批28家世界地质公园之一,彭华借此机会再次提出丹霞申遗倡议。 2006年,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推动下,广东丹霞山、湖南崀山、福建泰宁、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和浙江江郎山等六地正式被确定联合“申遗”,彭华任六省“中国丹霞”联合申遗项目专家组组长、首席专家。 从2006年到2010年,彭华为丹霞申遗殚精竭虑。他撰写文本,绘制丹霞演化图,常常是到了凌晨三四点钟还在和团队沟通、传文件。 妻子丰秀荣回忆,申遗关键期,彭华几天几夜未曾合眼,实在坚持不住了,才来到床前嘱咐她说:“困得熬不住了,睡一个小时,你一定叫醒我。” 丰秀荣口中答应,心中却想着一定让他多睡会儿。谁知一个小时刚到,被窝里的手机便“嗡嗡”震动,丰秀荣被吓了一跳,彭华则一下子就醒了过来。原来,彭华怕丰秀荣不叫醒他,早做了准备,把手机设了震动并贴身放在怀里。 当时恰值彭华的学术评估期,如果再继续主持申遗工作,他将错过学院的职称评估。有人劝他放弃,但他拒绝了,“走出国门是中国几代丹霞学人的梦想,也是我的梦想,无论如何,我都不会放弃。” 在申遗工作遭遇国际上不公正评价而面临被推迟申报的紧急关头,彭华率领专家组经过细致的资料比证和深入研究论证,在一个月时间内准确找出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报告中五个方面、十多处错误,并飞赴巴黎和日内瓦,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等相关官员和代表进行磋商。 彭华在这次行动的日记里这样写道:“尽管我的心是平静的,但我仍然觉得是在奔赴战场,去参加一场战争,而且可能是一场恶战。我明白,这是为国家、为民族而战。”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彭华等人的努力下,中国丹霞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巴西时间2010年8月1日,在当地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丹霞”得到20个成员国中16个国家的认可,正式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一次性让6座名山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在全世界仅此一例。 从1993年首倡丹霞申遗,到2010年丹霞申遗成功,彭华为推动中国丹霞走向世界呕心沥血,满头黑发渐染白霜。 扎根大地,整体规划丹霞山 作为一名地理学家,彭华始终扎根大地,将学术研究写在大地上。他曾表示:“我希望我主持开发丹霞山能够实现政府、景区和当地农民的‘三重效益’。” 结缘丹霞山之后,彭华以核心专家的身份,加强丹霞山整体规划建设,牵头开发建设翔龙湖景区、阳元山景区,使丹霞山从一座山头扩展为3个园区。 他还组建培训一支丹霞山第一代规划建设和科普讲解队伍,手绘丹霞全景素描图,主持制定丹霞山地质地貌总体规划……在他的积极推动下,丹霞山先后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和世界地质公园,最终申遗成功。 30年来,他以艰辛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推动丹霞山成为中国名山、世界名山,也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的旅游发展,带旺了景区周边瑶塘村、断石村、夏富古村、牛鼻村等农村经济发展,助推近3万名农民脱贫致富。 2017年,丹霞山接待游客259.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27亿元,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其他5个联合申报的遗产地知名度也迅速提升,游客量显著增长。 中国丹霞已成为展示遗产风采、帮助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基地,彭华“三重效益”的愿望正在实现,他的研究成果还改善着丹霞地区人民的生活。 除了做好丹霞山的开发建设,彭华还广泛挖掘粤北山区尤其是仁化县的旅游资源。他深入深山、村落、古塔、温泉、少数民族居住地,走遍仁化的山山水水,主持编制完成的《仁化县旅游总体规划》,为整个县域旅游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还经常深入到农村,面对面跟村民开座谈会,增强村民保护丹霞山、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普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他认为,只有让村民感受到旅游发展带来的效益,带动农产品卖出好价钱,让村民富裕起来,才不会出现乱砍滥伐现象,景区才能得到真正保护。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仁化当地老百姓都把彭华当作亲人、“村里人”。彭华每次去仁化农村考察,当地村民都会热情地跟他打招呼,路上遇到的老太太会拉着他聊一聊家常,有时卖手工艺品、卖香瓜的大叔大婶会追着他想给他送点小特产。 经年累月的艰辛工作,使彭华的心脏不堪重负,心血管主动脉大面积阻塞,连给医生进行手术准备的时间都没有就匆匆走了。2018年1月8日,彭华因心脏病在广州去世,享年62岁。 “彭华教授把一生的芳华岁月贡献给了丹霞山,他将丹霞山推向了世界,让仁化人民以丹霞山为傲;他推动了仁化旅游经济的发展,造福了仁化的老百姓。”彭华逝世后,丹霞山所在的仁化县委、县政府在悼念文章中这样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