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注册链接_《关于加强城市地质工作的指导意见》主要内容

杏鑫注册链接_《关于加强城市地质工作的指导意见》主要内容

  《指导意见》坚持问题目标双导向,针对城市发展当前面临的空间不足、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城市安全等大城市病问题统筹部署四项重点任务,探索建立三大制度。   (一)全面加强城市地质基础工作。一是创新城市地质工作理念技术方法,强化大资源、大环境、大数据理念,对城市地质资源、环境、空间、权属等进行全面调查。二是分类推进城市地质调查,综合评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空间开发适宜性,支撑城市空间布局优化。三是建设城市地质大数据共享平台,推进地质资料的统一汇交管理,建设城市地下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并与国土资源管理主流程有机融合。   (二)主动服务城市开发建设。一是以城市地质调查成果为基础,开展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合理确定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增强国土空间开发的适宜性。二是以地质调查为基础,科学统筹地上、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并纳入土地利用规划,与相关空间性规划做好衔接,发挥地质调查在地下空间、资源开发中的先导性作用。三是实行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激励政策。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完善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下)出让方式,完善基准地价体系,依法开展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下)登记,保障使用权人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利,促进地下空间依法有序开发利用。   (三)积极推动地质资源绿色开发利用。一是积极推进地热和浅层地温能的规模化开发利用,优化城市能源结构。二是促进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推动海绵城市和地下水应急水源地建设。三是树立工程渣土是重要资源和矿产的观念,加强工程渣土综合利用,统一平衡消纳。四是合理开发特色优质土地资源,发展生态农业,扩大城市绿色食品供给。五是积极开发地质文化资源,建设地质公园、矿山公园,增强城市自然文化魅力。   (四)健全完善城市地质安全监测预警体系。一是加强城市地质灾害监测与共防共治,健全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构建监测信息共享机制,统筹各项规划和资金,加快推进重点地质灾害防治。二是健全地下水污染和土地质量监测体系,加强对垃圾填埋场周边土地和地下水的质量调查和监测,强化对工业用地的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管控。   地质调查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城市地质工作必须依托国土资源管理才能顺利推进。《指导意见》明确将城市地质工作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基础,并将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进行统一规划,提出要探索建立三项制度:   一是建立地下空间资源统一规划与用途管制制度,坚持以城市地质调查成果为基础,统一规划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二是完善土地出让和矿业权出让合同管理制度,落实城市地质工作要求,推进地下空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三是依托地下空间资源监测大数据平台,建立规划执行、合同履行和空间资源环境监测监管制度。

杏鑫登录注册_《关于加强城市地质工作的指导意见》总体目标

杏鑫登录注册_《关于加强城市地质工作的指导意见》总体目标

  新时期推进城市地质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系列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目标任务,全面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开拓地质工作新领域,拓展城镇化发展新空间,开辟城镇化建设新资源,构建城市资源环境安全新体系,推动新型城镇化绿色、低碳、循环、安全、集约、智慧发展。   总体目标。第一阶段,到2020年。完成城市地质调查示范,实现三大目标:一是基本形成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地质工作体系;二是基本建立城市地质资源环境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制度体系;三是探索形成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系统化、产业化、绿色化开发利用模式。到2025年。实现地级以上城市地质工作全覆盖,建立系统完备的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制度,基本构建地质工作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地质工作服务保障更加有力,创新引领作用更加凸显。

杏鑫注册链接_《关于加强城市地质工作的指导意见》背景意义

杏鑫注册链接_《关于加强城市地质工作的指导意见》背景意义

  地质工作是城市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传统上,地质工作以找矿为中心,城市地质工作基础相对薄弱;同时,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对地质工作也重视不够,尤其对地质资源环境约束性考虑不够,地质工作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结合不紧,融合不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由于基础地质条件不明和对地质资源环境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一些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减弱,环境污染和地质灾害等问题凸显,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对新型城镇化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明确要求“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加强城市地质调查”。部党组高度重视,明确要求将城市地质工作作为战略任务来抓。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部领导指示要求,我们研究起草了《指导意见》。主要目的:   一是主动服务新型城镇化。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型城镇化的系列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新型城镇化的目标任务,补齐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地质工作短板,促进城市的开发建设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相协调,拓展城镇化发展新空间,开辟城镇化建设新资源,构建城市资源环境安全新体系,推动新型城镇化绿色、低碳、循环、安全、集约、智慧发展。   二是推动地质资源绿色开发利用。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41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积极推动水、土、地热等地质资源的绿色开发利用,加快推动形成城市绿色发展方式及生活方式。   三是促进传统地质工作转型发展。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在做好地质找矿工作的同时,面向新型城镇化发展主战场,拓展地质工作领域,创新技术、产品和服务,开辟地质工作和地勘队伍转型发展新空间。

杏鑫登录注册_北部湾经济区地质环境调查收获“真金白银”

杏鑫登录注册_北部湾经济区地质环境调查收获“真金白银”

  为了支撑服务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战略,中国地质调查局会同广西国土资源部门系统梳理了2009年~2016年地质调查成果,对广西资源环境条件和重大地质问题进行了研究,编制形成了支撑服务北部湾城市群(广西区)发展地质环境调查报告与图集,目前该成果报告已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海岸带资源和地质遗迹、富硒和富锗土地、水热型地热资源优势明显,地下水资源和工程地质条件保障能力较强,有利于支撑北部湾城市群(广西区)发展。   成果表明:一是港口、滩涂、旅游等海岸带资源丰富。截至2017年1月底,北部湾沿岸已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61个,年吞吐能力超过2亿吨;滩涂面积1416平方千米,近50%滩涂适宜水产养殖;拥有北海银滩、山口红树林以及涠洲岛珊瑚礁等大批生态旅游资源。二是地质遗迹资源种类繁多,发育有省级以上地质遗迹97处,类型涵盖地质剖面、古生物、地貌景观、水体景观、环境地质遗迹景观等5大类12种。三是土壤综合环境良好,富硒和富锗土地资源十分丰富。在2.88万平方千米已完成调查面积中,82.8%的土壤达清洁水平,富硒和富锗耕地面积达71万公顷和12万公顷。四是水热型地热资源较丰富,资源总量达7.3×1019焦耳,可开采热量2.3×1016焦耳,折合标准煤每年78万吨。五是地下水资源较丰富,可开采资源量达每年55亿立方米,84%的区域地下水满足饮用水质要求。六是区域地壳稳定性总体较好,以基本稳定和稳定区为主,主要断裂中更新世以来活动较弱,地震活动不强,对区内城镇建设和社会发展保障能力较强。   ——局部发育地下水咸化、海岸侵蚀淤积、膨胀土环境地质问题,崩滑流及地面塌陷地质灾害以小型为主。   调查表明:一是沿海高位养殖区养殖咸水的下渗造成地下淡水的咸化。目前,北海南部大墩海、龙潭、大冠沙等地的地下潜水已基本咸化,部分承压水也开始咸化。建议加强海岸带地下水资源和环境的调查和监测,合理规划规范人类活动,保护地下水资源和环境。二是局部侵蚀岸线总长221.47千米,占岸线总长的7.35%,主要分布于英罗港马鞍岭、南康河口西岸、钦州湾西岸沙螺寮、江平万尾等,铁山港、廉州湾、钦州湾和防城港等主要河口和港湾发生淤积。建议加强海岸带地质环境演变规律调查和研究,坚持资源环境保护优先的原则,科学合理规划海岸带的开发利用。三是南宁和防城港上思地区发育膨胀土,分布面积685平方千米。膨胀土易导致边坡垮塌失稳,形成地裂缝等,危害工程建设的安全。建议在膨胀土分布的工程建设区开展高精度调查,加强其致灾机理研究,为工程防治提供技术支撑。四是崩滑流和地面塌陷地质灾害以小型为主,点多面广,危害较大。在调查统计的2920处灾害点中,小型占94%。2015年9月调查数据显示,地质灾害隐患点共1714处,受威胁人口7万多人,财产近9亿元。建议加强地质灾害的调研及科普宣传,加强监测和群测群防体系建设。   ——“十三五”支撑服务北部湾城市群(广西区)发展地质工作设想。   “十三五”期间,中国地质调查局将以支撑服务资源环境安全、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任务为目标,开展北部湾城市群(广西区)地质调查,主要部署在一区(中心城市区)、一带(海岸带)、一线(重要交通干线):一是支撑中心城市发展建设的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二是围绕海岸带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综合地质调查;三是重要交通干线工程地质调查,及时为北部湾城市群发展战略提供支撑服务。

杏鑫怎么注册_用丰硕成果夯实“百年老店”根基 ——中国地质调查局推进区调改革创新纪实

杏鑫怎么注册_用丰硕成果夯实“百年老店”根基 ——中国地质调查局推进区调改革创新纪实

  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地质工作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地质勘查和科学研究成就卓显。这为新中国独立的工业体系建立提供了矿产资源保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作为提高国土认知水平的基本手段,是地质工作基础中的基础,往往也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地质科技水平的的重要标志。   十八大以来,在新一届局党组领导下,中国地质调查局确立新时期地质调查事业出成果、出人才的价值取向和标准,将“五问”作为评价成果和人才的尺子,大力推进区调改革创新,启动不同类型区填图试点,深化国际合作填图,更加注重解决基础地质问题的能力,更加注重实现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更加注重促进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更加注重为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搭建平台。将“出成果、出人才”理念贯穿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全过程,用丰硕成果夯实了中国地质调查这家百年老店的基础。   强化解决基础地质问题的能力   “要增强地质调查破解重大资源环境问题和基础地质问题的能力。”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党组书记钟自然局长在2016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强调。   遵循着这个思路,中国地质调查局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基础地质研究内涵、推进思路和具体措施。通过下发有关文件、开展全国性培训、赴六大区调研和研讨等,将局党组区调改革的思路和决策贯彻落实。“区调回归基础”,“提升解决重大资源环境和地球系统科学问题的能力”等精神深入人心,在工作中统一了共识。   基础地质研究弱化的局面如何改善?中国地质调查通过梳理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思路扎扎实实地进行。   编制中国重大基础地质问题分析报告。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特别是围绕地调局“五大地质科技攻坚战”等重大举措,系统分析和梳理出制约能源、矿产、灾害环境和基础学科的4大类130余个关键地质科技问题。并进一步以陆块聚散为主线,对我国从太古宙陆壳物质组成到新生代地质演化及其资源环境效应各阶段的重大基础地质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总结,奠定了今后基础地质研究发展方向。   强化基础地质研究任务和目标,从而解决了一批关键问题,基础地质研究弱化的局面得到初步改善。在措勤盆地发现礁滩相地层和干沥青,提出两套有利含油气层系;识别出大洪山等5条增生杂岩,提出三江特提斯构造演化新模式,厘定俯冲-增生型造山带矿床分布时空规律;精细调查江苏平原区第四纪结构、古河道变迁和海侵事件,服务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和环境保护;发现埃迪卡拉系-寒武系过渡型化石,对寒武纪大爆发观点提出挑战;发现扬子陆块最古老最完整的绿岩建造,厘定华北陆核和古元古造山带时空分布,为地球早期演化提供新依据。   强化填图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   在区域地质调查成果应用中更加注重“产品”的理念。以地方需求为出发点,设计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方案。在江苏平原区填图试点围绕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含水层分布与地下水资源评价、应急水源地选址和浅层地温能评价等提供基础资料,全面支撑泰州、泰兴城市地质调查。   推进“互联网+地质资料服务”。近年随着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展开以及环境治理、新能源的开发,大量民间资本进入地质工作领域,地质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对各种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越来越迫切,对可公开使用和上网发布的中比例尺地质图信息需求越发迫切,业内外呼吁强烈。中国地质调查局探索地质图底图的解密途径,向社会公开发布了1200幅1∶5万地质图,数据量达45.8TB。这些资料是自1999年地质大调查项目实施以来汇交的近8000多档地质调查项目的地质资料,实现了中大比例尺地质图网络公开服务。   促进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提出向地球深部进军的战略科技问题,把地质科技创新提升到了关系国家科技发展大局的战略高度,这是新时期党中央赋予地质科技工作的光荣任务。全国国土资源系统科技创新大会上,国土资源部提出了全面实施“三深一土”的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战略。如何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部、局科技创新会议精神,夯实“三深一土”科技创新战略基础,支撑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精心服务国土资源中心工作,这对中国地质调查局区调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编制1∶2.5万填图试点方案。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编制了《1∶2.5万地质填图试点工作方案》,系统总结国内外大比例尺填图现状,认真分析我国开展1∶2.5万地质填图的必要性,明确了1∶2.5万地质填图定位和目标,提出六类试点建议,得到了钟自然局长的批示。   初步形成1∶5万区调技术标准体系。按照2016年局出台的修订方案,研编了《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指南》和《1∶5万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指南》试行稿。借鉴发达国家优秀做法,设计了新一代地质图样板图幅。编制了深覆盖区、浅覆盖区、艰险区填图方法指南,初步总结沉积岩、侵入岩、火山岩、变质岩、复杂构造区、蛇绿混杂岩填图方法,探索了同位素填图等新方法应用。   创建区域地质数据更新体系。中国地质调查局完善了数字填图技术,显著提高数据采集、传输、处理的能力和效率。构建了基于原始数据的1∶5万→1∶25万→1∶50万→1∶100万→1∶250万→1∶400万国家区域地质图谱系和比例尺从大到小的更新方式。开发了“智慧地质”编图建库软件,打通了以“数据+专家知识”进行人机交互式智能化更新的技术途径,从数字地质向智能地质迈出坚实一步。   搭建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的平台   突破性的科技创新,主要是依靠人才。   新一届局党组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全面准确把握中央和部党组对新时期人才队伍建设的新要求,深刻分析地质科技人才成长规律,明确了“科技兴局、人才强局、依法治局”三大战略理念,大力改革地质调查成果与人才评价体系,建立了以“五问”、“五不唯”为导向的评价标准。遴选出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李四光学者”、“卓越地质人才”和“杰出地质人才”。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地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关于加强地质调查成果评价的指导意见(试行)》《关于计划协调人、工程首席专家、项目负责人责任与权利的暂行规定(试行)》《关于加快推进地质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试行)》等3个指导意见和3个暂行规定,为科研人员“松绑”。   中国地质调查局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将人才培养与项目相结合,通过与西澳、加拿大、日本等合作项目培养,使人才成长与工作实际需求、基础科研攻关系紧密,同时又具有全球视野。通过这种国际合作项目培养方式先后走出了10多位填图领军人才,有效建立起了填图人才梯队,为打造区域地调工作野战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7年是实现“十三五”目标的关键一年,也是地质调查新百年的起始之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区域地调工作将继续秉承初心,坚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国土资源中心工作构建区调顶层设计、以陆块聚散与资源环境效应为主线强化基础地质研究、建立完整的三个系列区调技术标准体系、强化综合性成果集成创新与应用服务、加强专业人才培训,大力提升解决重大资源环境问题和地球系统科学问题的能力,全力实施“三深一土”战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新型地质调查局。

杏鑫在线注册_中国地质学会第十六届青年地质科技奖揭晓 评选出金锤奖10名、银锤奖40名

杏鑫在线注册_中国地质学会第十六届青年地质科技奖揭晓 评选出金锤奖10名、银锤奖40名

  中国地质学会第十六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银锤奖)评选近日揭晓,曹淑云等10名同志获金锤奖,王文磊等40名同志获银锤奖。   金锤奖获得者分别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曹淑云、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苏本勋、山东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张军进、中化地质矿山总局贵州地质勘查院杨光亮、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张会琼、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瞿建华、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匡增桂、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刘守强、中国地质科学院李采、河北工程大学赵存良。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王文磊等40人获银锤奖。   第十六届青年地质科技奖经自愿申报、专家推荐、推荐单位初评等程序,从全国地勘行业共推荐有效候选人292名。他们是我国地质科技和地质找矿战线中的杰出青年代表。   青年地质科技奖是我国地质界青年的最高荣誉奖。据中国地质学会秘书长朱立新介绍,中国地质学会自1988年启动设立青年地质科技奖,旨在表彰在地质科技领域取得突出成绩、思想和科学道德好、在青年同行中树为榜样的优秀青年地质科技工作者。   截至目前,已有625名优秀青年地质工作者获此殊荣,其中授予金锤奖125名,银锤奖500名。同时,二十多名金、银锤奖获得者荣获了中国青年科技奖。青年地质科技奖已经成为中国地质学会的品牌,在地质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获奖者绝大多数已成为地质科技工作的骨干。

杏鑫怎么注册_海上丝绸之路非洲7国矿产潜力评价首战告捷

杏鑫怎么注册_海上丝绸之路非洲7国矿产潜力评价首战告捷

  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调中心组织实施的“海上丝绸之路非洲中东部7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日前顺利完成2017年第一阶段野外工作任务。   该项目依托“周边国家重要成矿带对比研究”工程,旨在深入推进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走出去”战略。项目下辖“中-坦合作坦桑尼亚姆贝亚省恩通巴地区1∶25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示范(以下简称“1∶25万化探”子项目)”、“坦桑尼亚基岩裸露区低密度地球化学填图(以下简称“低密度化探”子项目)”两个子项目。   2017年4月24日~7月21日,天津地调中心“1∶25万化探”子项目工作组一行6人远赴坦桑尼亚开展野外工作,完成采样面积5800余平方千米,化探分析样品(组合样)累计1300件,样品采集、加工处理均严格遵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并结合GPS航点存储、航迹记录与采样点景观照相等办法来同步控制采样质量。   初步预计,“1∶25万化探”子项目成果将首次编制出坦桑尼亚恩通巴地区系列地球化学图件,并提供金、铜、铌等矿产勘查远景区5处~8处,积极为中资企业提供有用信息。“低密度化探”子项目则将首次展示坦桑尼亚基岩裸露区71种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特征,编制坦桑全国尺度地球化学图件,也可反映活动造山带与稳定克拉通地区相关地球化学元素分布状态的异同。   据了解,天津地调中心分别于2016年4月~7月和9月~11月两次赴坦开展野外工作,不仅超额完成了地球化学填图样品采集工作(“1∶25万化探”子项目完成采样面积7500余平方千米,采集样品1644件;“低密度化探”子项目完成采样面积22万平方千米,采集样品1909件),还完成了相关路线地质调查400余千米以及典型矿床考察若干处。目前,“1∶25万化探”子项目和“低密度化探”子项目的样品分析测试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前者将分析39种元素,后者将分析71种元素,分析工作包含了大部分有成矿潜力的元素。   施工期间,天津地调中心领导班子始终高度关注坦桑尼亚“海上丝绸之路”项目的野外工作实施与项目进展情况。今年7月,天津地调中心总工程师苗培森曾赴坦桑尼亚项目工作区慰问职工,并开展了野外调研与技术指导工作。在坦期间,苗培森还专门拜会了坦桑尼亚地质调查局局长Abdul Mruma,双方进行了友好会谈。通过会面,双方一致同意继续加强在地学方面的合作,同时拓展更加广阔的合作领域,进一步提升双方研究合作的水平及国际影响力。图为坦方技术人员参加野外培训。

杏鑫登录注册_《关于加强城市地质工作的指导意见》工作推进

杏鑫登录注册_《关于加强城市地质工作的指导意见》工作推进

  考虑实际需求和工作基础,工作推进的总体考虑是:示范引领、鼓励为主、有序推进,通过3年实践探索,最终为面上推广做好理论、技术和政策准备。   (一)加强示范引领,有序推进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与地方政府以合作形式,开展城市地质调查示范,完善城市地质工作理论、技术、方法和标准体系。国土资源部主要加强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持力度。   (二)强化地方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一是要求各地报请地方政府建立协调机制,制定专门工作方案,研究出台配套政策,保障工作投入,推进任务落实。二是将城市地质工作的有关要求,依法纳入土地出让合同、划拨决定书和矿业权出让合同,落实相关建设开发主体的责任和义务。三是健全完善城市地质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制度,促进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   (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将城市地质工作与地勘单位转型发展有机结合,鼓励地勘单位按照市场规则,积极参与城市地质工作,推动地下空间产业化规模化开发利用。   下一步,我部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41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型城镇化的系列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指导意见》贯彻落实,与有关部门密切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补齐地质工作短板,服务城市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全过程,推动城镇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杏鑫登录注册_擦亮艰苦奋斗的精神名片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文化建设侧记

杏鑫登录注册_擦亮艰苦奋斗的精神名片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文化建设侧记

  2017年8月27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女大学生牛笛,作为第十三届全运会群众比赛项目中获得金牌的运动员代表,参加了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和体育系统先进表彰大会,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作为地学特色行业大学,在近65年的办学历程中,无论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还是文化建设中,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遵循“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不断擦亮艰苦奋斗的精神名片。   艰苦奋斗精神内化于校风学风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过长期的学科积淀,形成了富有地学智慧和文化特色的大学精神,即艰苦奋斗精神。艰苦奋斗是该校的优良传统和办学治校法宝,也是校风学风的真实写照。   随着该校教育事业和校园文化的不断发展,艰苦奋斗精神思想内涵也在不断发展。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表现为争当“建设时期的游击队员”的豪迈气质,到七八十年代体现“艰苦奋斗为荣,找矿勘探为荣,献身地质事业为荣”的“三光荣”精神,再到90年代的“热爱地质科学、献身地质事业”的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精神作为大学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学子,成为激发一代代地大人自强不息、努力奋进、立志成才的精神源泉。   地学类专业的特色,决定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该校的大学生、研究生,常年跟随老师到新疆、西藏、青海、甘肃、青海等艰苦的野外环境中,从事地质科学研究。在野外从事研究工作,不仅训练了学生专业水平与研究方面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克服困难、敢于拼搏、艰苦奋斗的意志力。   艰苦奋斗精神体现于校园景观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艰苦奋斗精神,深深根植于地球科学和地学文化之中,也源于地学教育中的人文内涵。以地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基色,把“地质元素”融入大学文化建设,能够直观形象地呈现学校的精神风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   校园的标志性文化景观,是大学精神的外在集中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历史传承的重要载体。近年来,该校先后建成了勘探队员雕像、化石林、院士长廊、博物馆、四重门、校训碑等文化景观。如,树立在学校图书馆前的地质勘探队员雕像,不仅是老一辈地质工作者的缩影,还是艰苦奋斗教风学风的艺术表达,呼唤着新一代地质人早日学成、在奉献中追寻生命的真谛。   位于该校东区中心位置的院士长廊,集中展现着该校校友、在该校工作过和正在该校工作的两院院士画像。两院院士不仅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也是该校艰苦奋斗校风学风的典型与楷模。学生经过这里,都会停下脚步,感悟艰苦奋斗之于成长、成才的关系。   艰苦奋斗精神呈现于体育文化   艰苦奋斗精神,不仅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学学科中得到呈现,在体育文化中也到彰显。登山、攀岩、野外生存体验等,长期以来成为该校特色文化的组成部分。大学生攀岩训练馆,是亚洲最大的室内攀岩馆,每年到攀岩馆参加训练的学生人数达5000人次,这里是学生磨练意志、勇攀高峰、培养艰苦奋斗精神的运动平台。而户外拓展运动训练基地,由国家登山协会和该校联合建立,设有23个高低空拓展运动项目,每年有学生近1000人次参与训练,这里是培育大学生挑战自我勇气的“舞台”。   在体育文化运动方面,该校有着光荣而骄傲的历史。自1958年成立我国第一个业余登山队,先后和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生登山队,攀登了6000米以上的高峰近10座。就是凭着艰苦奋斗精神,为国家培养了王富洲、李致新、王勇峰、次洛等一大批登山健将。   从2012年到2016年年底,该校师生将艰苦奋斗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实施了“7+2”登山科考活动。所谓“7+2”,是指世界七大洲最高峰和南、北两极极点,代表着极限探险的至高境界。在登山科考队队长董范教授的带领下,登山科考活动历时1756天,行程12万多千米,成功登顶亚洲珠穆朗玛峰、欧洲厄尔布鲁士峰、非洲乞力马扎罗山、澳洲科休斯科峰、南美洲阿空加瓜峰、北美麦金利峰,并成功徒步北极点、南极点。   艰苦奋斗精神彰显于文艺活动   从客观上讲,地学事业是艰苦的事业,更是充满激情与豪迈的事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文艺活动中,围绕艰苦奋斗精神,不断挖掘时代寓意,用文学与艺术的形式,进行生动鲜活的演绎。   近年来,该校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池际尚教授生前带领学生在野外从事地质科研的事迹,分别创作音乐舞台剧《雪莲花开》和音乐交响诗《我常怀念她》,在武汉、北京、上海等地进行多场演出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此外,该校教师围绕地学题材和艰苦奋斗精神,创作的文学剧本《祁连山魂》,2017年获得全国首届大地文学奖。   文艺活动中充分彰显艰苦奋斗的精神,不仅传递思想的正能量,还宣扬了艰苦奋斗精神在当代的生命力。   艰苦奋斗精神扎根于学生心灵   艰苦奋斗精神不仅在文化建设中得到生动呈现,在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都得了体现。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中,老师在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时,将艰苦奋斗精神纳入到教学范畴体系和理想信念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结合。   每年暑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近百个社会实践团队,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奔赴祖国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比如“山中花儿”爱心助学团队,从2005年起,连续12年到广西,给贫困山村小学的孩子义务补习功课。一届一届的大学生,利用暑期休息时间,告别大城市,本着吃苦与奉献的态度,给山村的孩子上课。该团队由最开始的一个支教点——广西靖西县吞盘乡岩奉小学,发展到10余个支教点。至今“山中花儿”助学团队已派出暑期活动志愿者600余名,资助金额达25万余元,受助学生300余人次。   为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意志,该校对全校一、二年级学生实行早操制度。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要求学生从事体育锻炼。为了将早操作为制度延续下来,出操考勤和大学生综合测评结合在一起。这项制度的长期坚持,使大学生养成了勤勉、准时的学习生活习惯。   该校大力倡导的艰苦奋斗精神,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已经深深内化到广大学生的思想与行动中。艰苦奋斗精神作为中华传统美德,与这所大学的文化气质、文化追求气脉相通,在今后的大学文化的建设中,将继续擦亮这张精神名片。

杏鑫在线注册_创新引领,一流成果尽显国际范 ——中国地质调查局开足马力建设国际顶尖研究中心纪实

杏鑫在线注册_创新引领,一流成果尽显国际范 ——中国地质调查局开足马力建设国际顶尖研究中心纪实

  国际大科学计划是深化中国与有关国家在地球化学、岩溶地质领域务实合作的实际行动,将引领全球范围的岩溶科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蓬勃发展,对优化人类生存环境,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5月12日,继“国际岩溶研究中心”成立之后,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物化探所建设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揭牌运行,这意味着国土资源部已成为我国惟一拥有两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类中心的部门。同一时间,同一地方,依托岩溶所建设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成功续签协议。   两大中心的成立和续签,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中国在地球化学、岩溶地质方面工作取得成绩的肯定,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弗莱维娅·施莱格尔女士所说,“中国有关方面为国际科研合作、发展壮大相关科研机构所做的大量努力,有效地促进了全球科技交流与能力发展。”   取得世界一流系列创新成果   近40年来,我国陆续实施了一系列地球化学调查计划,使我国地球化学研究走在世界前列,居于国际领先地位。   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着眼于加强全球地球化学家的合作交流,系统测量五大圈层化学元素的含量,绘制地球化学基因图谱,构建全球地球化学基准值,可以为资源评价、环境保护、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系统持续的科学数据和解决方案,服务全球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截至目前,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在地球化学调查研究方面取得了四项重大科技创新——   一是已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理论和技术方法,有效指导了地质找矿突破。发现了大量超微细金和纳米金,突破了金是惰性的不能在水系中长距离迁移的传统认识,超微细金可以长距离搬运,形成大规模区域异常,为金矿区域地球化学勘查奠定了理论基础;创新性发明了活性炭富集或聚胺酯泡沫塑料富集金技术,使金分析检出限降到了0.3纳克/克,为圈定低含量金异常提供了技术保障。   二是研发了76种元素的高精度实验测试技术,形成了由专业研究机构引领,辐射30个省级地质实验室的全国性地球化学样品分析和质量控制体系,为不同尺度地球化学调查提供了强大的实验测试能力和数据一致性保障,也成为目前世界上测试指标最多的国家。   三是研制了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矿石、生物等系列共234种地球化学标准物质,占世界上该类标准物质50%以上。这些标准物质被美国、加拿大、欧洲等40余个国家采用,并被全球地球化学基准委员会推荐为国际地球化学填图的标准物质,为中国乃至全球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数据的一致性和可对比性提供了技术保障   四是牵头实施“化学地球”大科学计划,与欧、美、俄等60余个国家一道建立了覆盖全球陆地22%的地球化学基准网,为全球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权威观测数据;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区域地球化学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和“化学地球”软件平台,其中后者是世界首个具有化学属性数字地球平台,可实现对全球地球化学大数据管理、展示和查询。   同样,国际岩溶研究中心走的依然是科技创新之路,并在岩溶地质调查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   一是连续承担国际地质对比计划,开展岩溶地质调查研究工作,创新性提出岩溶动力学理论,从地球系统科学、全球视野将岩溶研究领域从传统的地质地貌学,发展成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的综合性学科。   二是深入调查研究不均一岩溶含水介质,发展探测技术,研制岩溶地下水开采新技术,并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对世界岩溶区发展中国家地下水资源开发、水害防治起到引领、指导作用。   三是原创性地提出岩溶动力系统与全球变化新方向,建立了岩溶洞穴石笋年代际精度的过去气候变化记录技术方法,可分辨过去极端气候事件,为未来气候变化预测提供了可能;建立了流域尺度岩溶动力系统中碳循环的概念模型,为碳汇通量计算、模型研究等提供依据;开辟了人工增汇新途径,为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岩溶生态系统研究成果为国家《岩溶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提供科技支撑,不同类型岩溶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起到试验、示范效果,多项技术获得国家发明和实用性专利;岩溶景观资源开发生态旅游,有力支撑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建设;岩溶塌陷探测、预警技术及应用,为城镇化、岩溶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支撑。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   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对两大中心的全力支持,促进了地球化学、岩溶地质在服务我国乃至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更大作用。   从历史上看,我国分三个阶段稳步推进地球化学调查研究:一是自1978年开始,我国实施了以找矿为目的的地球化学调查计划,为国家矿产资源基地规划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二是自1999年开始,我国实施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计划,为耕地管理和保护提供了重要支撑;三是自2005开始,我国组织实施了全国地下水水质调查计划,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   国际岩溶研究中心解决了地下水资源、地下水污染、岩溶石漠化问题,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油气调查领域、景观旅游产业发展以及提升相关学科发展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查明了岩溶地下水赋存条件,完成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评价:西南岩溶地区发育2763条地下河,地下水总资源量达1620亿立方米/年,可开发利用量为534亿立方米/年,目前开发利用率仅10%,开发利用潜力丰富;实施了地下河开发利用示范工程20多处,钻探成井8000多眼,解决了1500万人饮用水困难;创新提出了堵洞成库、建柜蓄水、抽水调节和束流壅水4种岩溶地下水有效开发利用模式,在贵州、广西、云南等地广泛推广应用;基于岩溶地质的重要认识,建立的岩溶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已在广西平果县形成示范基地,成功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1000公顷,植被覆盖率由2001年的10%提高到现在的70%,每年可利用岩溶地下水资源1万立方米,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已在岩溶区100个县推广;在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和渤海湾盆地,调查研究了深部古岩溶发育规律和碳酸盐岩油气储存机制,圈定油气聚集有利区30万平方千米,建立了古岩溶发育结构的地球物理响应模式,指导油气勘探开发取得良好成效。   国际岩溶研究中心的工作获得了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赞扬,被认为“解决了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尤其是与岩溶有关的资源环境问题”。   国际大科学计划引领世界合作   我国一直重视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合作,自1998年以来,先后举办了26次国际地球化学填图培训班,培训达600余人次,培训人员分别来自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60余个发展中国家。在岩溶研究方面,国际岩溶研究中心总共举办了国际学术会议11次、国际培训班8次,与9个国外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16份,与40余国家的600多科学家开展了培训与交流,在全球建立了39个岩溶碳循环监测站。科技部认定“岩溶动力系统与全球变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为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在此基础上,两大中心分别组织实施了“化学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全球岩溶动力系统资源环境效应”国际大科学计划,推进一流研究中心建设与发展,这是当前及下一步工作重点。   依托“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牵头实施“化学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组织会员国绘制全球地球化学基因图谱,建立“化学地球”大数据平台,支撑全球自然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积极支撑“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地球化学填图双边国际合作研究,服务沿线国家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继续实施矿产资源地球化学调查;全力推进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等。   在此基础上,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制定了首个未来六年的工作规划,将依托国际合作平台,利用中国特色领先的地球化学填图技术,采集世界各国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球化学数据,为资源评价和环境变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重点在中伊土等3个经济走廊区域实施地球化学填图工作。   与此同时,依托“国际岩溶研究中心”牵头实施的“全球岩溶动力系统资源环境效应”国际大科学计划,组织建立全球岩溶环境监测网络,对比调查全球岩溶水循环及其资源环境效应,创新水土耦合调控技术,研究和查明全球不同岩溶动力系统类型的碳水钙循环规律和资源环境效应,突破岩溶关键带资源环境科学问题的瓶颈,创新岩溶资源勘探开发和岩溶环境治理与保护科学技术体系,创建全球岩溶资源环境信息平台,各国共绘全球岩溶一张图,为人类提供全球岩溶公共服务信息,为不同类型岩溶地区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岩溶环境治理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国际大科学计划是深化中国与有关国家在地球化学、岩溶地质领域务实合作的实际行动,将引领全球范围的岩溶科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蓬勃发展,对优化人类生存环境,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